生活随笔日记文章:小区业主和物业的斗争

2024-07-04

生活随笔日记文章:小区业主和物业的斗争(精选1篇)

篇1:生活随笔日记文章:小区业主和物业的斗争

原文标题:从小区业主和物业的斗争,看出的千古玄机

为什么业主总斗不过物业公司

昨天下午正在家中码字,突然听见楼下人声沸腾,吵吵闹闹。

我从阳台望去,下面黑压压的人头,堵在停车场出口,一会警车也“呜呜呜”开来了。

这都是由于电梯口出现的一张关于停车场收费的通知,在整个小区引起的轩然大波。

停车场收费本来是常事,但因为之前小区停车场一直没有完善,就一直没有收费。

收费没问题,但收多少是个问题。业主们认为物业公司突然贴出来的收费标准高于其他小区,觉得不合理,拒绝交费。

物业通知今天要开始实行收费了,业主群里有人喊:大家团结起来,和物业公司斗争到底。于是我响应号召,赶紧跑下去,准备加入组织。下去了站在人群里却茫然不知所措,业主们你一句我一句,自说自话。物业公司几个人和警察抱着手站边上,脸上写着:随你们闹,闹够了各回各家。

其实在各地方的本地新闻里,经常看到居民小区发生这类事件:业主对物业公司各种不满,但各种维权和斗争的结果往往不了了之。

郁闷的业主们总结原因,多半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

几千、上万人的小区业主总是斗不过几十人的物业公司,无论从人数对比还是人员素质的对比上看,似乎都让人难以理解。

但从组织结构上看,出现这样的结果一点不意外,以无组织的一盘散沙抗衡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小集体,人数总不如程序化组织给力,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一个十人的黑社会帮派可以轻松控制好几个人口稠密的街区,所以一个规模不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可以控制统治一个广土众民的泱泱帝国。

我们设想另一种场景,假如还是我们这个小区,只改掉一个参数――业主不再是大城市里你向左走、我想右走的陌生人,而是从农村整体迁徙过来的庞大宗族,情况会变成怎样呢?

可想而知:业主可以对物业公司予取予求,物业公司几乎会完全丧失议价能力。

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秩序为管理结构的大型组织,一定会轻松战胜仅仅以利益为纽带,以雇佣关系为管理结构的小型组织。

置换到历史场景里来看,不但小规模的黑社会帮派摆不平这样的社区,就连中央集权政府也会感到头疼,所以政府想要集权,就必须破除地方上的各个宗族组织,斩断宗法纽带,在法律面前使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本不是一句得人心的话,因为,你会在家里讲平等吗?

“仁爱”的宗法

儒家维护宗法伦理,所以不喜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追溯起来,周代的社会格局就是宗法式的。大臣和士兵的纠纷,往往就是叔伯和子侄闹矛盾,如果亲戚之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何其冰冷可怕。何不找几个长辈调节一下,矛盾缘由是非对错都不重要,叔伯关心一下子侄,子侄照顾一下叔伯,矛盾就在你亲我爱中消弭于无形了。

孔子最核心的仁政观念,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土壤中自然成长出来的。

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规模变大了,生活节奏变快了,周朝初年奠定的封建、宗法关系也渐渐变淡,各种亲戚关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爱了,所以孔子才一心想要“复礼”,也就是通过“爱”的纽带,让社会返回到周朝初年那种温情脉脉的形态里去。

这才是孔子“仁爱”的本质。它不是今天所谓的博爱、关爱、雷锋式的爱,而是一种源自血缘关系为纽带和家庭关系的爱。

换言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应该相亲相爱,如果我们不是一家人,这种爱自然也就没了着落,彼此冷淡一点显然也算应该。

孔子的努力最后以失败告终,中国最终还是逐步走向集权。

从宗法到集权

集权的涵义,中央要对地方拥有绝对的控制力。这就必须把宗法大家族打碎成 一盘散沙,不容许皇权之下有任何民间组织的存在。

促成这种变化的更底层原因是:文字已经成熟,交通也越来越便利,治大国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所以帝王要做的,就是拆散宗法结构,推行编户齐民。

“编户”就是户籍制度,从此你不再是某个大宗族的一员,而是国家的一名居民。“齐民”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和你的父母、妻儿都是平等的,在极端的情况下,家人也可以彼此检举对方,发起诉讼。

一个被刻意拆散了宗法纽带的居民区往往会呈现出各姓陌生人杂处的样子,就 像今天的城市居民小区。

小区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乏力,道理上和编户齐民对地方政府的乏力如出一辙。

4.任何问题最后都不是问题

有些问题你拼命呐喊,声嘶力竭,还是无济于事。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也阻止不了“礼崩乐坏”,但总会有新的解决办法,就像宗法结构瓦解之后,没了着落的“仁爱”也会被重新解释。

所以当下无解的问题,不用着急,该干啥干啥。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单独或仍然发生的,所有单一的现象下面都有那潜伏着的来龙去脉。

公众号:雨轩小记(yuxuanxiaoji )

上一篇:住房储蓄银行运作模式下一篇:三级秘书职业道德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