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红色历史

2024-07-23

牢记红色历史(精选6篇)

篇1:牢记红色历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教案:重温红色历史 感悟红色精神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三)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二)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三)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四)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五)红色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再次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做好当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这种红色精神一步步继承好、发扬好,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和力量。红色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是照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年,我们确定了XX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奋力开创XX事业的崭新局面,我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伟力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警根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XX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我们要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紧跟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说具体点,就是首先要把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要提振起来精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对待工作要心存一份敬畏很感激,要把它当作事业,我们有些同志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了,工作了这么久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哪些方面有所长进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红色精神砥砺干事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第一代XX,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牢牢把握XX使命任务,深入推进XX等专项行动,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走改革的必由之路,按照XX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要埋头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推动XX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更多化学反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作为XX系统领导干部,我们既承载着上级的重托,又承载着全体党员的期盼,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得不承认自身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秉着对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迅速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为推动各项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红色精神坚守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XX事业创造辉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实现群众新期待,着力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新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业务工作上还要结合编制、队伍的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以红色精神鞭策自我革命

只有不断自我革命、深化从严治党,Xx队伍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要坚持自我革命常态化,以铸牢忠诚之魂为根本,自觉用自我革命的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用革命文化来矫正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凝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持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坚持自我革命制度化,牢牢把握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树牢全面从严管理的导向,以严明政治纪律推动各项纪律全面落实,以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扎紧制度笼子来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行为,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铁军。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真的也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我们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的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从每一名党员做起,开展一次大整改、大整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志们,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能抽取几个典型的方面来回顾那段历史、谈谈如何理解红色精神以及如何将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并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实际当中。因此,今天这一课,有些方面讲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能够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能够深入学习、好好思考,争取所有所获。下步工作中,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都要择机开展理论授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成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深入开展。

今天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牢记红色历史

9月3号,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

回顾70年前的今天,有多少中国军民和爱国人士为此抛头颅撒热血,才最终换来了如今的这和平盛世。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九月二号,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正式举行,至此抗日战争结束。

但是关于“历史认识”的战争永远没有画上句号。特别是日本政府安培上任之后,多次对当年抗日战争的史实进行掩饰说这是假的和篡改历史书,对日本人民进行洗脑,想让日本人们以为自己的国家并没干过这些事。

历史的战场,再次硝烟四起,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需要借鉴当年的历史遗物来警示日本政府。

这几年日本争钓鱼岛、篡改历史、否认当年对中国的侵略等掩饰当年的行为,让许多爱国人士都愤然不止。面对这些行为,有些中国人更是为此做出了疯狂的举措。例如:在大街上看着凡是日本生产的或者是看到日本品牌的产品都破坏掉,这样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很爱国,实际上确实一种愚蠢的行为。日本货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为什么中国人不买国产货?不就是因为国产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没有日货的好

在这个年代里,虽然没有真正的战争,但是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战争”。抗击的是历史的遗忘和篡改,保卫的是记忆和真相。

我们青少年应该有爱国主义精神。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必须有。就像那个美国小男孩在中国留学,每当升旗的时候他就拿着美国国旗嘴里唱的是美国国歌。这样的精神我们不该有吗?在歌唱中华民族共和国的国歌时,不应该在国旗下窃窃私语的讲话,不应该在国歌响起时,我们依旧我行我素的做着与升旗无关的事情,我们应该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国旗,大声高昂的唱着国歌。

维护正义和平,一直是人类的最高责任与共同追求。历史不容忘记,正义不容挑战。

篇3:《人民日报》的红色历史

一、“大党报”格局下的《人民日报》

1948年春, 解放战争形势转折, 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连成一片, 华北局的成立将“大军校、大党校、大报纸、大银行”的创建提上日程。而《人民日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人民日报》是由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成, 作为华北局的机关报。然而, 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 在党中央加强统一领导的方针下, 《人民日报》从诞生之初就开始逐渐担负起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作用。它的报道重点, 是站在全国的角度上进行考量。如在创刊社论《华北解放区的当前任务》中, 除了提到发展工农业、安定社会秩序之外, 还深入剖析了军事斗争的重点及趋势, 显现出一种大视野、大战略和大胸怀。

人民日报社所在的里庄及东焦村, 条件艰苦, 创刊以来不时遭到敌机轰炸, 报社成员不得不经常疏散躲避, 1948年夏还经历了最为危险的一次进出阳泉大转移。但是, 乐观的新闻战士们并不惧怕, 《人民日报》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也从未间断。

后来, 解放军势如破竹, 《人民日报》先后派出了平津先遣队, 随军接管主要通讯社和报社。副总编辑王亢之等组建了后来的《天津日报》, 由范长江带队的北平先遣队亲自见证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时刻, 接管《华北日报》和中央社北平分社, 并迅速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

《人民日报·北平版》共出版41天, 直至人民日报总社来到北平, 方改名为《北平解放报》, 作为北平市委机关报。但是, 随着革命向西南推进, 从解放全中国的大局出发, 《北平解放报》大部分人员跟随部队万里南征, 创办《云南日报》。这些从太行山走进古都北平的新闻战士, 很多人在遥远的云南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再也没有回到《人民日报》的序列。他们以报人的身份, 为革命和新闻事业奋斗终生。

进入北平的《人民日报》越来越多的承担了党中央机关报的任务, 1949年8月1日正式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报道了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等新中国诞生的重大事件, “大党报”的影响力直至今天。

二、革命岁月的以笔为枪

《人民日报》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 《人民日报》利用舆论优势, 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著名的毛泽东“空城计”退敌就是一个鲜明体现。

1948年10月, 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日益危急, 傅作义图谋偷袭石家庄, 消息被我地下党员传出后, 除了紧急调动部队备战, 毛泽东还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三篇文章《蒋傅匪妄图突袭石家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蒋傅匪整个北方战线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 妄想偷袭石家庄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 揭露阴谋、战争动员、军事威胁, 整套报道可谓是锋芒毕露、一气呵成, 现在看来都觉得酣畅淋漓, 再加上毛泽东气势如虹的文笔和胸怀天下的气概, 三篇报道成为了射向敌人的一发发子弹, 鼓我士气, 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解放战争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在1949年4月22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毛泽东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长江风平浪静, 我军万船齐发, 直取对面……”, 最后, 这篇报道成为了新闻史上的经典, 而《人民日报》正是以一篇篇这样的报道, 记录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点点滴滴, 在战争中斗志昂扬, 在昂扬中发展壮大!

三、记者培训的高瞻远瞩

战火中的《人民日报》, 虽然革命宣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新闻本身的追求。成立之初, 报社组织了记者团深入基层调研土改, 还专门针对新人建立了办报培训班。再后来, 为了培养骨干力量, 适应“大党报”的趋势, 又成立了“华北记者团”, 开始了一系列立足现实而又高瞻远瞩的培训。

在培训中, 很多内容都与新闻专业主义有关, 力主将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兵逐步转变为建设国家时期的专业新闻人。记者们学习政策方针, 学习新闻业务, 还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在培训中, 彭真强调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 做到实、意、言的统一;范长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新闻业务, 比如“问”的艺术, 如何做采访记录, 如何让报道逻辑严密又不失大众化;刘少奇更是站在更高的角度, 提出记者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反对“客里空”以及党报编辑、记者要反映人民心声等等。这些教育, 在如今看来, 仍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篇4: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

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也是全国抗战开始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我们杂志专门刊出了一个纪念专辑,为了那难以忘却的记忆——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竟攻击中国驻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在历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可是进入近代以后,日本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早在七七事变之前就曾数次发动侵华战争。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战争,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军侵华战争是给中国人民造成危害最重、侵略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如今70年过去了,时间虽然能够抹去当年的硝烟和废墟,但是记忆的闸门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关上。所有珍爱和平的人士,都不会忘记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气吞山河的气概、不屈不挠的精神、血战到底的勇气,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可是,在日本国内却总有那么一些右翼势力,通过篡改教科书歪曲日军侵华史实,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与右翼势力的斗争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个人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过伤害,可是他能够正视历史,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悔恨,曾先后7次到南京真诚地向中国人民谢罪,被中国人民看成是真正的朋友。2006年1月5日,南京市各界人士为他举行追思会,缅怀这位敢于承认历史真相的正义人士。他就是原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先生。东史郎以自己的真诚和忏悔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历史不容篡改的典范。

目前世界还不太平,人类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种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恐怖主义危害依然严重,但是,和平、稳定是大趋势。

今天,我们牢记历史,就是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就是要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和世界普遍繁荣,尤其要支持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以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就是要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就是要共同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坚决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

牢记历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高综合国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就是要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篇5:牢记历史

同学们,你们知道上星期五是什么日子吗?那天下午又为什么要拉防空警报呢?

是的,上星期五是9月18日,2009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78周年的纪念日。那尖利的防控警报声,是在警示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9月18日,它原本应该是一年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从 78 年前的那一个凌晨开始,9 月 18 日这一天就深深地烙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上。这一天,让中华民族蒙受耻辱;这一天,让中华大地饱经磨难。这一天已成为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的伤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并布置假现场,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驻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随后短短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从那一天起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整整14个年头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我们无法忘记“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万父老乡亲的血流成河;我们无法忘记“731部队活体试验”中,三千名兄弟姐妹留下的森森白骨;我们无法忘记“毒气战”中,二十七万无辜百姓惨遭毒杀;我们无法忘记“万人坑”中我无数中华儿女的尸首分离……

历史不能忘却!我们不能忘却!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篇6:牢记历史国旗下讲话

老家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据史料记载,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莆田先后涌现出2,370多名进士、12名状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您(1232-1277),字德刚,南宋参知政事、著名抗元英雄,宋名相陈俊卿第五代从孙。原名子龙,生于福建莆田,逝于浙江杭州,是继岳飞之后,与文天祥等忠烈齐名的爱国民族英雄。据您身后数百年,赞誉他的诗文、佳联不老少。我最欣赏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那副。清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在去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祭祀您时,特意题写一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短短38个字,既把您与文天祥相提并论,又对您爱国精神予以充分肯定。

家乡莆田,有句民谚--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您是莆田古人中,践行这一地方风尚和传统的标杆。据《兴化府志》记载,您受其高叔祖陈俊卿的影响,“幼颖悟,苦学不厌,年未弱冠,即以精于声律而驰名郡庠。20岁入乡学,25岁入太学。咸淳四年(西元1268年)夏五月,廷对第一,状元及第,初名子龙,度宗以其文章擅天下,御笔改名文龙。”并赐字“君贲”,意思是皇帝的股肱、卫士。

学而优则仕。按理说,您这位廷对第一的才子,走上仕途之后,可望宏图大展。遗憾的是,适逢南宋皇朝风雨飘摇的危难之秋。您任职的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地,历任官员到了这裡,免不了遭遇权势人物干扰,以致很难秉公处理政务。您到任后,一方面,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另一方面,公开声言,为官“不可以干以私”。他言必行,行必果--革除弊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关心民瘼。因为政声卓著,所以“人皆惮之”。因而深得镇东军元帅刘良贵的器重,“政无大小,悉以询之”,成为刘的得力助手。

您才华闻名天下,连大奸臣贾似道,也很赏识您,且以礼相待。《宋史》:“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从理宗开始当权,到度宗时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培植党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山头、划圈子。他察觉到“文章魁天下”的您受皇帝赏识后,便想把您纳入小圈子、为自己所利用。于是,接连上奏朝廷举荐您。短短几年功夫,您禄星高照、步步高陞,从校书郎、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等职,一步一步走上监察御史的职位。平心而论,与贾似道的举荐不无关系。

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人正直公道、为官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向正直耿介,且以为国为民为准则的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受其蒙蔽,不违背原则。相反,对贾似道弄权误国的行径,义正词严予以抨击和揭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西转运使起畏,在贾似道授意下,上奏请求实施“公田法”,一时之间,“史缘为奸,争以多买为功”,致使浙西一带“六郡之民,破家者多”,导致民愤四起、民怨沸腾。您上疏陈述得失,据理力争,并要求严惩起畏。“公田法”轩然大波得以平息后,百姓拍手称快,赞扬您“乃朝阳之鸣凤也”。

“朝中有人好做官”,古往今来,多少官员为了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削尖脑袋、踏破铁鞋,唯恐没有门路拉关系、没有机会找靠山。一旦拉上关係,只要找准靠山,大都可以好梦成真、平步青云。正因此,紧抱大腿者有之,甘当犬马者有之,卑躬屈膝者有之,出卖人格者有之。作风正派、刚直不阿的您,敢于同有恩于己的权奸贾似道公开唱反调、坚决作斗争,赢得群众好评,堪称官员楷模。今天看来,单是这点就足以“垂史传”了。

纵观您一生,足以“垂史传”的,还有很多。度宗三年(1267),元军长驱直下,围攻南宋国防重镇襄阳、樊城。贾似道的女婿范文虎率兵驰援,却临阵逃遁。守将吕文焕降元,襄、樊重镇相继陷落。朝野震动,舆论譁然。贾似道蒲鞭罚罪、掩饰其咎,对范文虎只作降职一级、出任安庆知府的“处理”。同时,任命“曾多献宝玉”的小人赵晋任建康知府,又让卖身投靠的无耻之徒黄万石出任临安知府。您对贾氏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极为愤慨,毅然上疏度宗,力陈贾之过失,并提出弹劾范文虎、赵晋和黄万石三人。于是,触怒了贾似道,被贬职到抚州。

在抚州任上,您初衷不改,清廉为官,深得民心。贾似道找不到借口,就以官爵收买监察御史李可,以您“催科峻急”的莫须有罪名,于1275年11月将您罢官,您只好返回兴化军故里。您这位洁身自爱、不移操守的名臣,却因为忤逆权贵而被逐出官场,这既是您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疾风知劲草,国危见忠臣。居心叵测的贾似道兵败之后,朝廷这才后悔当初没有采纳您的意见。于是,诏令宣召您进京。

可叹朝廷虽然罢黜了贾似道,却又起用投降派陈宜中为宰相。不久,元军攻下了临安北面文天祥据守的独松关,附近的郡守县令风声鹤唳,争相弃官逃亡。12月28日,您与文天祥、陈宜中等文臣武将商议,您主张背城一战,陈宜中却力赞议和。最后,谢太后采纳了陈宜中的意见,遂于德佑二年(1276)正月,派人向元军奉表称臣。痛心疾首却又回天无力的您,便以母老乞求归养为辞,无限惆怅地回到了故乡莆田。元兵陷福州后,派人劝降您,遭到严辞拒绝。您痛斩招降使的同时,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后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元军见劝降无望,便把您押往杭州。

上一篇:我真想回到小时候作文650字下一篇:体育观察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