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2024-05-14

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共6篇)

篇1: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2005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某日,兴之所致,闲翻诗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姿态万千,信心然不可自胜。邻室却突然飘来动感的音乐。分辨之下,竟是邻室幼童学唱热辣情歌。惘然,怅然!不禁感慨: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细观时下之社会,不禁更增忧虑。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剧让位于日剧韩剧。歌德康德难觅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至若淫秽暴力之魇,沆瀣一气。余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

时下,一些名曲、名句出于商业目的被大肆窜改,而不同艺术类别的鉴赏,引用,结合必须服从于一个崇高的主旨美。席勒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以音乐,广为传唱;世界名曲被作为广告歌曲,两者同样是艺术主题的再创造,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是审美的升华,后者却是审美的毁灭。而只有例如前者的事物,才能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才能培养性情。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是说意志懈怠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也是指骄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净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我国浩瀚的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

我们的成长更要呼唤人文品格的修养,古之圣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塑造自身的品性。正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中,多少也包含着胸怀宇内的人文关怀,而如今,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种种最为质朴的,关系人类生存的人文品格都被忽略了。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哲学的被冷落。自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这一哲学盛世早已一日难再晨。古典主义哲学的高潮在黑格尔之后也戛然而止。哲学家成了世上最孤独的人。而哲学成了被忽略的财富,未经省察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倘若我们的生命旅途,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存价值、人类理想的思索,我们必将淹没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成为某些哲学家所担忧的一个符号。

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点评】:这一篇作文,如同一声春雷,响彻大地;如同一位哲人,细诉真谛。文章紧扣命题要求,从成长中的影响入手,开宗明义: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面对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下的文化的被侵蚀,被扭曲,作者感到痛心和不安。

2006年上海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动听的旋律,五彩的音符,对!那就是音乐。从小在音乐的环境中长大,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同时,我更享受着音乐给我带来的美妙和幻想。我一直想握住音乐的手,一直,甚至是一种渴望和迫切想握住你的手,然而却总有那一段不知宽窄的距离。

当别的孩子还在听着外婆桥的时候,我的身边已经萦绕着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当别人开始学唱周杰伦的《双截棍》时,我的身边却有着维瓦尔第的《四季》&&对于此,难道我还没有握住你的手吗?是的,没有。虽然你离我是那么的近,甚至唾手可得,但我却觉得,你的内容是那么的深邃,你有几百年的文明,可待我去追随!

步入童年,我开始了我的琴童生涯,每一天我都在你的怀抱中长大,原以为这样我握住了你的手,已经完全走进了你的世界,但是,我错了!和你在一起的时间愈长,却愈使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在我赏阅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后,在我欣赏了海顿的《时钟》的严谨,贝多芬的《命运》的澎湃,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轻悠与闲适后,我震撼了,我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是肉体上的,精神上却仍有那一丝的欲望,幻想和看不见的距离。

我一次又一次地品尝你的韵味,十几年,几乎每一张cd都听过不下十遍,每一次都迫切地伸手想要握住你的手,但每一次却总有喜悦中的遗憾。这样的场景在幻想中就犹如宙斯想要抓住上帝的手,却被那一道鸿沟隔开,可望而不可及。或许,音乐,你就有这样的一种魅力,让我充满幻想,让我不断企求,让我大步前进去追寻。

在我15岁那年,参加了帕尔曼的大师班。这位大师并不如我想像的一般:风度翩翩,矫健的步伐,灵活的舞台表现力,却是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了双腿残疾,下肢瘫痪。这大出我的意料,然而,当他撑起手中的弓,灵活的手指跳动起来时,我发现音乐在他的演绎下有着别样的风情和感觉。我熟悉的音乐更具生命力和无限的张力了。此时,我明白了,音乐是需要心的演绎,不只是技巧与音符的堆砌,而是生命的华彩,人生的篇章。

我爱音乐,我想握住你的手,或许,我现在握不到,将来也握不到,但是你的奇幻和异彩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和体味,这也就是中外音乐家都用一生去追随你的原因吧。

去梦想,去寻觅,去征程。

只为了想握住你的手。

2007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请忙一些吧

《红楼梦》中,探春起了雅兴要创诗社,于是大伙都寻思着要各起个别号,而宝钗给宝玉琢磨出这么个号来富贵闲人。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破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是万幸了,哪儿还闲得了?

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

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要忙。

农民应当忙着种田,生产粮食;军人应当忙着战斗,打击敌人;文人应当忙着以笔为枪,扫灭文坛上的反动势力。近来很有些人,贬抑起鲁迅来,而提倡林语堂、周作人的闲适幽默,我大以为不可。当是时也,日军大兵南下,国军一溃千里,正是民族存亡之时而志士为国效力之秋也。林、周等人不知为国事而忙,反倒以闲自居,实为可耻。须知你今日不忙,他时沦为亡国奴,又如何闲适得起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忙着写文章。

是的,我们有今日的生活,完全是当年像鲁迅这样的志士仁人忙出来的。如果那时都是些林、周之类的闲人,则后果必然难以想像。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天下太平了,是否可以不那么忙了?我不同意。欧阳修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如果有了面前这一点成绩我们便松懈了,自以为nb023: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那最后要忙就来不及了。

但我想补充一点:忙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忙不可过分,忙不代表放弃一切闲暇。在某些大城市如日本东京,人们没日没夜地干,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包括下班后),是否就说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呢?恐怕未必。在那儿,忧郁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须适度。

请忙一些吧!做个富贵闲人是快活的,可若一个个都是闲人,没人来忙着工作,怎么行呢?总之,危难之时,一定要忙;太平岁月,也断不可懈怠、放松。在不过度的情况下,还是该多忙一些,不是吗?

【点评】

本文以宝钗给宝玉所起的富贵闲人作为引子,由凤姐的忙,引出本文的主旨,可谓起笔不凡;加上论证中引述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材料,反映出作者知识面之广。

文章思路清晰。先用比较的方法,阐述民族危亡时,仁人志士要忙;接着深入一层,提出天下太平了是否要忙的问题。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注意观点的辩证性。在强调要忙的一面后,又给出要忙得适度的告诫。而文末的小结,完整了结构,展示出作者行文技巧的成熟。

文章在引用林、周的材料上略有小疵,虽瑕不掩瑜,但积累材料、运用材料的准确性还是应注意的。

篇2: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

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这个题目总体比较容易,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文题都很相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写出新意却不算简单。

【审题分析】

从审题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抓关键词。这个材料的整体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穿过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没有不穿过的自由,所以这里的自由与不自由是在选择道路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由与不自由是附属于这个选择的。通读材料不难提取出关键词“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联想到困难、挫折、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无奈与不快等等。总体来看考生比较容易在看到题目的最开始便想到一些可以选择的材料。

另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矛盾在于“选择”和“不能选择”。我们可以做出很多选择,例如人生该如何度过;但是我们又不能选择生老病死。

综合两组关键词来看,“自由”在于自己能否作出“选择”。

类似的很多话题在孩子们平时的练习中有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哲学和政治,擅长这一学科或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深刻性。

【写作内容】 从写作内容分析,这个材料依然要求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学生考察这个材料的思路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及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料需要学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

比较容易联想到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可以联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无禁忌,必须在规则下有序进行。

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度过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们也必须经历生老病死。【趋势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12年上海高考】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综合前几年的题目来看,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为思辨类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们不仅要联系自身反观当下,似乎还需要对一些哲理有一定的体会和思考。上海作文以09年为一个标志性转折。那年是说郑板桥的事例,结果造成一定审题的障碍,考生感觉困难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个反弹,是这几年来最简单的一个材料。材料中的两个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无需考察两个事例的区别,所谓两个事例,就是一个事例,不过,命题者是把发展观放到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变化,他的思辨性变强了,给出了两个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学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风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进行思辨考虑,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别人、由内而外的进行思考,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材料中隐含的条件也比较多,比如放弃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我们写作时要必须考虑进去的。也就是说,材料在开放之外,内含的限定性条件增多。那么13年的作文是这个延续,体现的就是这个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事情,进行思辨思考,结合自身以及社会。所以,上海作文的稳定就在这两年体现的特别明显:自我与社会联系,思辨性突出,观察自我以及思考社会,我对自己的关注就是对社会个体的关注,我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还是社会的一员。

题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是上海高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思想。所以学生要善于由“内”而“外”,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因此,明年作文,我们可以预计上海依然会延续这个成熟的作文命题风格,这也是新一届高三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

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1)

掬一捧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而不自由。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宁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然而,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作为一个至少还享有选择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与权力的个体,我不相信,不相信沙海面前的我们终将会在对自己”不敢从心所欲”的不信任中停下脚步,拒绝抗争;不相信巴尔扎克那“我粉碎一切障碍”的决心不足以令所谓“绝对”的沙漠有所动摇,更不相信小小的考验与劫难便会让所有人都成了经历牢狱之灾后的王尔德,让曾经“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的豪迈在颓废中消失殆尽。诚然,我们不能使绝对存在的人生沙漠凭空消失或易位,但至少,我们可以将相对的自由紧握在手,将真正的责任担负在肩,戴镣铐而舞,最困难,却也最美妙;履沙漠而行,最艰辛,却也最自由。

不可否认,“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听上去是在自欺欺人。早已因大漠风沙而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人生旅行者怎么会因为可以在未知中探寻前程、享受不同程度的沙石侵袭而欣然坦然?但事实正是如此。当苦难与磨砺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直面甚至是笑面它们往往比一味地逃避来得更有气度与力量,也就更有可能指引我们达到因心灵的释然洒脱而自由的境界。大漠之中,或许我们会同鸠摩罗什一样,凉州观日,竟成晨昏莫辨,望朱成紫,可我们亦能坦然于世:我们的目光,是向上的;态度,是昂扬的;心境,是高人一等的,如此,夫复何求?

人,活着,总不可能一路走在安逸之中,没有瀚海阑干作伴,没有堂皇凋零作叹,总会遇见的,是绝对的沙漠;我们,走着,终究是要寻求心灵的自由,扫除飞沙走石连天,涤荡浓云薄雾在胸,定会拥抱的,是相对的自由。

尽情舞蹈,纵使身着镣铐(2)

我们生下来就是要穿越沙漠的,作为所谓的“命运之注定”,我们足踝上那层抹不去的黄沙便是这一生注定要担负的镣铐,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站在绿洲的浓荫中逃避,因为这黄沙之旅便是人之一生。

或是烫人砂砾磨坏了足踵,或是水袋空瘪,食粮断尽,或是漫漫沙漠中无处可寻觅绿洲踪迹……这千百种生之苦难,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正如罗蒙诺索夫无法拒绝在污泥中摸打滚爬的童年,正如曼德拉无法拒绝锌皮房里二十七年的逼仄,正如史铁生无法拒绝在“最狂妄的年纪”遭遇病魔,不幸也罢,不公也罢,这副镣铐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礼物”。

于是有的人因这被剥夺的自由而垂下了头颅:海子把年轻的生命了却成了铁轨上一个潦草的惊叹号,王尔德把满腹的才华埋葬在了无望的牢狱之中,文森特淌血的残耳与绝望的枪声让世人叹惋……他们把死亡与放弃当作了与命运决裂的方式,却不知这等与镣铐拼个鱼死网破是何等愚蠢软弱的选择——他们投身的并非超脱沙漠的自由,而是黑暗无边的束缚。

于是又有人选择错了“穿越沙漠”的方式:强权的压迫是高尔基痛恨又畏惧的“沙漠”,古拉格集中营赤裸的现实如此残酷,却被蒙上纱幕涂上粉脂——这等求全自保的方式只会让“沙漠”吞噬心田,再无逃生的可能。诚然,方式和道路的选择是我们的权力,但违背正义和心灵的步履又是何等沉重?这样的人生,又怎能舞出人生的风采,灵魂的高度?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话的确铿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带着镣铐跳舞”,尽情舞出生命的绿洲。看啊!那些负轭之人舞起来了!罗蒙诺索夫的全俄首所大学,曼德拉的崭新南非,史铁生的地坛……命运的把戏化作了坚忍、勇敢以及乐观者足下的泥丸,生活的限制囚禁不住茫茫大漠蓬勃生长的绿意。这世上总有什么是可以被选择的,既然生与死,顺与逆的自由被无常所剥夺,那就踏着沉重的镣铐起舞,这是你的自由,更是你对生命的不辜负与义务!

尽情舞蹈吧!纵使身着镣铐。就算你没有了拒绝沙漠的自由,没有了回避灾祸的权利,没有了鲜花,绿荫与清风供以选择,你也照样可以用不停歇的舞姿征服黄沙,用不知苦的足板踏平荆棘。至少,你还可以选择面带微笑,心怀感激。

唯有此,你才能打破生命的限制,舞出不凡的天地!

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3)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是的,我们拥有许多自由的权利,但是却又注定逃脱不了命运的枷锁。正如我们可以选择穿过沙漠的方式,却无法逃避穿越沙漠的宿命。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既然我们无法对抗不可抗力,无法避免死亡这一终究会到来的归宿,我们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在人生的沙漠奔波?

是的,尽管我们知道自己的归途,尽管我们要戴着镣铐去不断地穿越人生的困境,我们还是会在有限的自由中享受生命,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舞出最动人的精彩!

是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脆弱——我们无法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我们也无法像鱼儿一样横绝江河。可是,就是拖着这充满着种种限制的血肉之躯,我们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在生命的镣铐里,化不可能为可能,我们造出了飞机潜艇,我们上天入海……命运可以禁锢我们的躯体,却禁锢不了我们灵魂和梦想的自由!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坦然,一种智慧。难以忘记史铁生在地坛对生命的感悟:“上天看似无情地夺去了我的双腿,实际上他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来体味生活。”史铁生的双腿被禁锢了,但是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还拥有生命,还可以享受生命的一分一秒,他还可以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的思索去填充自己学识和灵魂的高度。看起来,他无法再去跋山涉水,可是他的灵魂却比我们常人走得更远,他用最完美的方式穿越了这人生中最干涸的沙漠——尽管这沙漠他不愿意遇到。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超脱,一种境界。难以忘记曼德拉在走出罗本岛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曼德拉应该是一个能够打开自己心灵枷锁的人,他用自己的隐忍和悲悯情怀,在穿越人生的沙漠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那么,即使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也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拥有最珍贵的自由与价值。

所以,不要埋怨上帝禁锢了你什么,要全心全意地生活,做最精彩的自己,过无悔的人生!

在束缚中寻找自由(4)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

——卢梭

人生如沙漠之旅,旅程和目的地已被设定,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束缚;但旅程的道路与方式因人而异,这是每个人不同的自由。束缚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但之所以感到自由的多寡不同,则源于对束缚挣脱的程度差异——自由是挣脱束缚中努力而来的结果。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正像是那只自由的鸟,即使身陷囹圄之苦,但内心却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憧憬与向往。肖申克监狱的围墙高大如山,却挡不住一个清白之人向往自由的心。一个几百年才能挖通的隧道在安迪十四年的不懈努力下超额完成。自由属于安迪,属于每一个在束缚中挣扎拼搏的勇敢之人。他们都是自由之鸟,生来属于无边无际的苍穹。

束缚不一定有形,无形的束缚也时常存在。而无形束缚更可怕的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当事人经常是沉浸在束缚的“温柔怀抱”中,却丝毫未觉自己已身陷泥潭,并越陷越深。无形的束缚于李开复来说就是当下生活的优越;于季羡林来说是三顶“桂冠”的褒奖;于约翰·列侬来说则是对于生活的疲于奔命。但我看见了被束缚的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李开复“从心选择”,放弃现有优越条件为了理想毅然前进;季羡林洗清泡沫,还自己一个自由身;列侬停下飞快的脚步,等待着灵魂的回归,不拘于世俗。为了自由,他们勇敢地在束缚中寻找,不论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只要寻找就义无反顾,自由女神也在他们的正前方微笑招手。

篇3: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一、对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的评析

1. 注重对语言逻辑的检测

《考试手册》在“识记与理解”中将2012年的“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修改为“运用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这里包含了两个外延的扩大:一个是由“基本语法”扩大为“语法”;另一个是由“现代汉语”扩大到“汉语”。其一体现在第4题,由考关联词的使用到考语句的衔接;其二体现在第19题,由考现代文语言衔接到考文言文的断句。

此外,试卷第4题“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这一题型多见于高考全国卷和高考其他省市卷,相对于选择关联词的题目,语句衔接题更适合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段内层次的把握和句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不无裨益。

试卷第19题“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这一道题,则以更灵活的方式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对文言文语言表达规律的掌握。以上两道题的出现,均可以看做是命题者对语文教学本真回归的期待,可以看做是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这一思想的召唤。

2. 强化对语文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是语文考核的两级能力,其内在的反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2013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第6题“本文研究的视角新颖,阐述的方法多样,请结合文章对这两点作简要说明”,题干本身的分析把握就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检验。“研究的视角”“阐述的方法”是这两点研究的对象,其特点是前者“新颖”,后者“多样”。学生首先要对“视角”这一术语给出界定,对“新颖”作出判断,“视角”即观察的角度,“新颖”即意味着与众不同,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此得以体现。“阐述的方法多样”的梳理与归纳可以看到学生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展示。

本次试卷第12题“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颇具匠心”即构思巧妙,它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和效果?对主旨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有何裨益?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思维纵深程度的考量。

3. 不同的语言形式进入考核程序

面对试卷中出现的复杂多变的语句,学生由分析综合进而到鉴赏评价,这是语文本身最原始状态的呈现,也是语文教学应该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次高考语文试卷要求学生第12题赏析的这段话:“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其中“却”字的转折关系极易使学生产生前后句表意的相反或后句是主旨的所在这一错误想法,而这恰恰是欧式语句带来的影响。如果能排除这一干扰,围绕文章中心人物,把握全文情感脉络,就不难得出结论。正如答案所言,这一句的实质是再次表明“我”是“一个无信仰者”而又“深深地被他吸引”,进一步突出对惠特曼的崇敬。同时,句中强调采访后的“我”仍然“没有变成追随者”,说明自己对惠特曼真诚平等的态度,更以此突出惠特曼的真诚坦率,这与本文不刻意渲染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而重点突出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意图是一致的。可以看出,无论语言形式如何变化,它都是为人物的塑造、主旨的体现、情感的抒发所服务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放弃扎实有效的课本教学,追求做题讲题的“题海”战术的现象愈演愈烈。其危害在于,学生缺失了语言的基本素养和语言的内在感受,教师流于表面、虚浮空泛的解说和论述使学生始终与感受文本的精髓无缘。而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已经在昭示着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到了尽头。它需要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认真面对我们的教材,重读文本,细读文本,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美文的海洋。

1. 落实结构教学,注重逻辑分析

文章的结构是词与词、句与句的相互依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分析过程的逆推恰好是布局谋篇的匠心的展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与学生一同进入文本,研读课文这座“大厦”的精巧结构?是否观察到每个“房间”的合理布局?正如学了建筑学,却看不懂图纸,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原因在于不能清晰地理清文章中各段落的逻辑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应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清段内层次,把握逻辑关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形式,最后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特别是散文的结构教学,应作为结构教学的重中之重。如《合欢树》《邂逅霍金》《老王》《回忆鲁迅先生》《小溪巴赫》《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课文,师生应沉浸其中,探寻勾连,注重逻辑,于看似松散的行文中发现路径,以求其真意。

2. 把握文章的切入点,找准观点确立的突破口

阅读中如何发现作者的匠心独具?在众多相似的题材中如何特立独行?“这一个”到底是怎样确立的?以杨绛的《老王》一文为例,其中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样的视角,这样的感受,使《老王》成为众多回忆底层百姓文章的翘楚。如果在阅读时从此处切入,便能清楚地看到,与众多看似关注民生实则居高临下、表面同情怜悯内心遥远疏离的文字相比,杨绛的反躬自省带给读者的感动是多么深刻。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味到如此撼动内心的感受,正是对当下语文教学和教师水平的真正考量。

对于教材中的诸多在视角的选择、观点的突破上堪为经典的文章,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获得教养的途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想北平》《胡同文化》等,教师要和学生一同看到,在远离名利、摆脱喧嚣、珍惜人生、求真问道的荆棘路上有着前人留下的怎样的足迹。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沉下心来解读。

3. 分析不同语言形式,准确掌握作者表达的语义和情感

从大陆的当代文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文(雷海宗的《专家与通人》),从港台文(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到外国翻译散文(埃德蒙·戈斯的《惠特曼访问记》),可见高考试卷选文的日渐丰富。一方面对学生阅读视野的扩大无疑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的同时,要切实有效地将教材中的此类文章的教学工作做好,而不是蜻蜓点水或隔靴搔痒。例如,莫泊桑《项链》中“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一句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巴尔扎克《守财奴》中“‘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些句子中蕴涵着多重寓意。很多时候,我们囿于自我的思考不足,体味不深,面对这些充满着智慧和哲理的语言,常常在实际教学中含糊其辞、一带而过,或者胡贴标签、牵强附会。根治此种病症良方,只能是潜心阅读,品味涵咏,有重读经典的内心驱动,才能感染学生沉浸其中。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张大文有着五十年的教学生涯积淀,他以自己的激情与投入,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绽放出智慧的火花。他引导学生分析玛蒂尔德丢项链这“极细小的一件事”,给玛蒂尔德带来的是家境、生活的更加艰难,但同时也成就了她令人敬佩的品德,这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如果语文教学能带给学生这样的思维训练,善莫大焉。

篇4: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一、深入研究试题,明确方向

高考复习首先要明确考什么和如何考,唯此方能合理地制订复习方略。这不仅要求教师明确《考试手册》中的考点及新变化,同时也要关注近年的高考试卷,深入研究考点的呈现、试题的类型、问题的设计及评分标准等。综观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整体感觉命题中规中矩,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适中,充分体现了《考试手册》和《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强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试题与课本的联系,对语文教学及2011年的高考语文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1. 全面落实考点,重点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考试手册》中关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能力的测量在试卷上得到了全面而具体的落实。试题与《考试手册》的要求、“课程标准”的目标联系得更为紧密,并着重体现了对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的考查。以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一篇现代文阅读为例,第1题要求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对段落的整体把握,不仅需要筛选出段落中的关键句,还要进一步整合信息;第4题虽是要求理解第五段中“性灵”一词的意义,但也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意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而第6题的题干中更是明确要求立足全文归纳要点,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再进行概括归纳。这些题目都要求学生必须整体把握文本,读懂文意,才能全面准确地答题。

2. 课内外联系密切,设题新颖

增强试题与教材的联系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在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中这一指导思想体现得更为明确。名句默写延续了以往的传统,以初中和高中教材中的诗文为主。第16题则有了题型上的新变化,不再单一地考对课内作品名句的识记,而是要求考生能够结合课内《饮酒》一诗中的情感来理解,提高了对能力的要求。再如文言文阅读,第17题的四个实词解释中“造、素、徙”都是出自初高中的教材:第18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四个选项里各有一句是出自高中课文;第25题对于整散结合的句式的赏析,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前赤壁赋》等课文。详析试卷,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3. 作文彰显课改理念,追求不变

与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相比较,2010年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一中一外两则材料诠释题意,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提示语“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两则材料,与国人浮躁、急于求成、凡事追求速成、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等现状相呼应,命题者在引发考生关注身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见解——关注现实人生永远是作文命题的方向。作文材料本身不算新鲜,很容易让人想起环保、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等话题,但能检测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取”和“舍”的关系等。如果能想到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沉心静气,很容易将主题升华到对全人类的关怀上来。

二、把握学情,提高复习有效性

1. 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补学生短板

在高考这场选拔考试中,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应对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不同层面的分布情况了然于胸,这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高三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须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思维习惯、学习潜力等都比较清楚,在后期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最好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给予指导,在其短板上多下些工夫,寻找最容易见效的抓手,使其复习时有重点,方向明确,而不是盲目地做题目,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与高考要求之间的差距。

2. 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

语文知识看似庞杂琐碎,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有其体系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复习,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信息是呈零散状态的,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极易模糊混淆。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

一是对照《考试手册》对基础知识点的梳理,如文学常识、名句、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同时也明白了考点,再辅之以做过的较为经典的试题加以巩固,效果很明显。二是对高考试卷中一些常见题型的分类整理。例如《考试手册》中要求的“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等题型,对其加以分析、比较,可以总结出不同题型的命题规律、思路、方法等。教师也同样可以针对这些整理的题型告诉学生最基本的答题思路和要点,使学生的答题更为规范有效。

3. 精选材料和试题,精心讲评

进入到第二轮复习阶段,各种模拟试卷可谓是泛滥成灾,此时教师切不可拿来就用,搞题海战术,这样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耗费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厌烦,尤其是一些命题质量不高的试卷。当然也不是说这些模拟试题全都不用,这就需要教师的慧眼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扣高考要求,精选一些阅读材料和试题,或者自己编题。题不在多,贵在精,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一阶段要重点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比如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归纳作品要点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鉴赏写作特点等。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能力要求选择相应的典型材料和试题,按照考试时的时间分配要求学生限时做答,然后即时对材料进行精细的评析,当堂交流讨论学生的答案,找出问题所在,指导学生审题、答题。这样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及时反思总结,加深印象。

4. 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回归教材

近年的高考始终在探索课内外结合的途径,由简单地联系作家作品,到显性或隐性地结合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都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的学习。当然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看,解决高考试题的所有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都是来自于语文教材。近年的高考,诸如“‘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之类直指课本的题目屡见不鲜,因此,在备考后期对课文的复习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说来,高三上学期除了第五册的课文大部分精讲之外,教师基本上要完成课内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第二学期除第六册课文外,则既要进一步巩固课内文言文,同时也要复习课内的其他文章,包括自读课文,只有对教材里的内容了然于心,才能够做到课内外的融会贯通。

对课本的复习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按课本顺序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复习,二是对单元主题进行再归类整理分主题进行复习,三是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整合归类复习。复习的要点就是熟知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关注课后的思考练习,并辅之以相应的检测。

5. 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强化思维训练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为其设定不同的目标,安排写作训练的侧重点。有的学生可对其文章的立意提高要求,强调其思辨性;有的学生可要求其着重练习写文章的思路结构,要让学生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在现有水平上提升一个层次。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时要多鼓励,少打压,强调最佳立意,少下“跑题”的断语,尽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限时写作,结合写提纲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评并在班内组织交流。

这个时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所搜集的写作素材。整理的方法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既可以根据材料设计几个写作专题进行整理,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进行分类,这样既整理了素材也复习了课文。写作素材的来源除了学生自己的积累,也可利用课文、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剪报材料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文章范式,如层进式、对照式、双线式等,让一部分学生借鉴模仿。这样的整理可以同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既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社会,真情表达,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成就感。

篇5: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一、文献评述

阅读的实质是读者客观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读物的过程, 其间不仅要客观地再现作者直接表达的意思, 推测、推断隐含意义, 同时还要评价篇章内容、表达方法, 并用所得信息来解决问题 (祝新华, 2005) 。

关于阅读能力层次, Rusell (1965) 提出了字面解释、理解和评价三个层次, 后来N.B.Smith (1977) 又提出了复述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个层次。而学者祝新华则在前人基础上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提出了阅读测试的六个认知层次, 分别为:

复述——特点是认读原文, 抄录词句, 指出显性的事实, 考查辨认能力;解释——特点是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表面句意, 考查转译能力;重整——特点是分析、综述篇章内容与表达技巧, 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伸展——特点是推得隐含意义, 即引申含义, 拓展内容, 考查推论、想象、推测能力;评鉴——特点是评说思想内容, 鉴赏语言表达, 考查批判性思维;创新——特点是找新方法, 提新想法, 运用所读资讯解决问题, 考查创造性思维。

(祝新华, 2004)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 选文题材丰富, 体裁多样。现代文第一篇《笔墨的超越》是一篇漫谈书画艺术的说明性文章, 第二篇《天目山》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古诗词阅读王恽的《【越调】平湖月·尧庙秋社》是一首元曲, 也称散曲。文言语段第一篇选自欧阳修的《居士集·二十七》, 是一篇史传作品, 第二篇唐代元结的《九疑山图记》是先记后议的文章。

(二) 选文难度适中, 又具备一定深度, 融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选文难度适中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时出现过大的障碍而失去答题的信心。与此同时, 这五个篇目又具备一定的深度, 体现了选拔性测试中对试题区分度的要求, 保证了测试的效度。文章语言也各具特色, 清新流畅, 哲理丰富, 耐人寻味。

(三) 选文上注意了课本向课外的延伸;题型设置也与课本紧密相连。高三课本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专设“艺术与审美”单元, 且选了张大千《画说》作为必读课文, 而《笔墨的超越》就是《画说》的延伸;《天目山》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高中课本里的多篇文章都属于这一类型, 如《合欢树》、《最后的常春藤叶》、《小溪巴赫》和《病梅馆记》等等, 考生可以类推以阅读鉴赏同一风格的新篇章。另外, 王恽的《【越调】平湖月·尧庙秋社》和高二第一学期“词曲及其赏析”单元中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境基本相似;欧阳修的《居士集·二十七》是一篇史传作品, 高三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就专设了史传单元, 其中还选取了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而元结的《九疑山图记》则是课文《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等的延伸。所以整张试卷的选文, 看似无意, 却处处有心地照应着课本。

(四) 题目力求科学, 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首先, “考试手册”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命题的基本依据,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更加关注每一道试题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其次, 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依然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点, 直接测量对文本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有6题, 共计23分, 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29%;间接测量文本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4题, 共计12分, 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15%。

三、小结

2010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感觉比较平稳, 紧扣《考试手册》中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 和去年的题型基本保持一致, 变化不大, 只是与课本的联系更加紧密, 愈趋深化。考教分离实际上是高考的非正常现象, 干扰了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 也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鉴于此, 上海高考语文卷在近几年的命题中特别注意这一点, 试题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由简单地联系作家作品而渐趋深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无论必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 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认真赏析, 把握其写作特点, 不可有偏颇。只有课本融会贯通了, 才能运用自如向外拓展, 除此之外, 任何高强度的模拟训练, 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整张试卷的难度并不大, 基本上是些基础题和整体把握题, 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测试的六个能力层次, 除创意能力外, 其他均有涉及。其中, 重整、伸展和评鉴方面的试题占了很大比例。在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 如何合理分配各种题型的比例, 如何在试卷中体现创造性思维, 以及如何平衡和处理难易度与区分度之间的关系依旧是阅读测试命题值得思考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韵致洋.散曲[M].北京:百度百科, 2011.

[2]祝新华.中学阅读预期学习成果评估的三维模型——提高能力与激发兴趣.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第二届华文教学国际论坛, 2005.

篇6:历届上海语文高考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大学开始步入创新发展开放的阶段, 高校竞技体育也在逐步发展, 诞生了一系列如同大学生运动会, 大学生田径赛等各类竞技体育赛事。自1982年起, 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 至今历经9届。参与形式不再以单纯的高校组织为基本单元, 而是由组织架构合理的省、市为单位来组队参加。在大运会诸多的比赛项目中, 田径项目自始至终作为设项最多的类别, 而跳高项目, 更是结合了身体素质、技战术、心理因素等多重影响的重要竞技项目。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文献参考、对比分析、案例引用研究等方法, 解构跳高项目成绩在历届大运会中出现的规律和差别, 指出目前普通高等院校中跳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变化和优缺点, 对普通高校跳高项目竞技水平做一个充分细化的展现, 从而对于结合现行的竞技体育机制, 发展正确合理的职业竞技体育路线提出一个参考性意见, 同时, 通过诸多科学分析方法, 提高普通高等学校跳高项目竞技水平, 进而在田径项目的成绩构成中减少短板, 达到提高普通高校田径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之目的, 为我国普通高校运动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傲人佳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为主要对象 (男子跳高成绩破大运会记录) , 对比历届 (共九届)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最好成绩 (只取最优, 不分组别) 。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文件, 查阅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赛跳高项目历届成绩。 (2) 数理统计法:历届大运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最好成绩 (只取最优, 不分组别) 、相应年份等进行数理统计。 (3) 比较分析法:以图表形式, 将跳高成绩增幅降幅表现出来, 将历届最好成绩与相应最差成绩进行对比, 剖析目前我国高校跳高项目的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整体水平得到迅速发展, 但在项目的发展速度上不具备连续性

大运会共举办九届, 分别为1982、1986、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年, 以省市单位组队。从表1中九届大运会跳高项目成绩我们可以算出, 平均分数为2.19m, 最低分数为第一届2.12m, 最高分数为2012年第九届的新纪录2.27m。前六届保持在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从第七届开始逐步上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整体分数分布不均匀, 但呈上升趋势 (表1) 。

表2中九届大运会田径项女子跳高项目平均分为1.84m。最低分数为第二届1.75m, 最高分数为第九届大运会记录1.89m, 整体呈小幅上下波动, 除第二届过于偏低, 其他分数则较为稳定, 与平均分偏离很小, 却显示另一个问题, 女子跳高项目整体发展缓慢, 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逐步出现。

从表1、2可以看出本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跳高比赛展现出了比较高的竞技水平。

2.2 跳高成绩偏差幅度波动因素中不仅仅限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锻炼强度

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运会男子跳高成绩每两届之间总是以± (5%~8%) 的幅度上下摆动, 高校在选拔运动队队员是对身体素质如身高, 体重, 耐力等硬性条件规定基本一致, 所以图中得出的成绩浮动差产生的原因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差异没有太大关系。同时, 图2中女子跳高成绩也呈现出± (3%~5%) 的幅度波动, 第一届的女子跳高成绩为1.8m, 第三届为1.83m, 此后成缓慢波动趋势, 唯独第二届出现了一个大的落差。在单一的数据优化对比之外,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量化、客观地评价普通高等学校田径项目跳高竞技水平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了解跳高项目的发展趋势, 下一段数据分析中, 将每一届的跳高项目成绩作为一个样本, 分别取出第一名和每届前八名的平均成绩来作为测试定基, 对跳高成绩 (含男女) 的平均值进行定基值和环比值测算, 同时测算这两个指标 (第一名和前八名) 相应的平均值、环比增长幅度及定基均值。跳高成绩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速度表示为定基增长速度, 跳高成绩逐届动态增长则表示为环比发展, 而跳高成绩水平单期增长幅度表示为平均增长速度。

2.2.1 跳高项目 (含男女) 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速度分析

经过上面的统计测算分析, 普通高等院校女子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速度其均值为-0.016, 整体增速呈现逐届下降趋势。而另外的男子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速平均值为0.005, 整体呈逐届上升态势;男女两组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升降不等, 竞技水平发展步调前后不一致, 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其发展速度不仅缓慢, 常常出现下滑态势, 从而与全国跳高水平甚至世界跳高水平出现了相当的差距, 一旦这种发展速度短期甚至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改变, 那么势必将出现全国专业组水平、世界水平将普通高校组远远落在后方的局面。此外, 女子跳高项目发展均速明显不如男子跳高项目, 必须加大女子跳高项目的发展步伐, 才能有机会打破僵局, 进而持续的发掘普通高等院校女子跳高项目的短板和潜在竞争优势, 达到男女跳高项目同步快速平衡发展的目的。

2.2.2 跳高项目 (含男女) 前八名平均成绩环比增长速度分析

大运会男女跳高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的环比增速升降不一, 环比增速上, 男跳高项目则显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而女子跳高项目却一度出现了下滑的负增长趋势, 其竞技水平明显呈现下滑状态。在发展态势上, 男子组的上升趋势与女子组比较则尤为明显, 负增长成为了女子跳高项目的主要特征。从环比增速平均值来看, 女子跳高项目以-0.043的环比增速发展, 下滑特征明显, 而相反的男子跳高项目保持着0.004的微弱增速。

2.3 大运上中甲、乙项目组最优成绩的分别比较

按照大运会竞赛规程的规定, 甲组的运动员人学前必须是全日制普通 (高级) 中学毕业生, 而且入学前没有代表过各省、自治试、直辖市、俱乐部、行业体协、企业参加全运会、或由国家体育总局或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协会) 所主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分站赛、冠军赛、大奖赛、总决赛。因此, 可以把甲组的运动员视为高校自主培养的大学生运动员, 而甲组的比赛成绩反映了近年来高校自主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大学生运动员的情况。在以上最优成绩的筛选中, 甲组在男子跳高成绩汇总和女子跳高成绩汇总中分别占到了77.78%和66.67%, 这说明我国高校系统在探索“体教结合”, 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力量, 培养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结论

3.1 大运会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跳高项目整体竞技水平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 近些年来大运会田径比赛跳高项目整体竞技水平有所提高, 综合历届全国大运会跳高项目的成绩数据分析来看, 提高幅度较大的当属男子项目, 而女子项目的提升幅度尤其显得不足, 甚至呈现严重失衡的发展态势。

3.2 大运会普通高等院校男女综合竞技实力发展步调严重不同步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 普通高等院校男子跳高项目与女子跳高项目之间实力差距极其明显, 增速和增幅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女子跳高项目竞技水平增速极为缓慢, 与全国水平、世界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3 大学生其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赛前心理状态成为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运动队教练员对大运会这种身心结合的竞技体育的认识还保留在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平台上, 训练计划执行着高标准的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 安排大运动量的机械式训练内容, 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竞技体育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及其特殊的一项因素——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 目前运动队队员的身体素质已趋近于基本相同, 在同样的生活条件, 训练硬件设施下, 这组均匀波动的差值出现的原因便是除这些硬件条件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大学生心理因素波动的影响。

摘要:自我国对竞技体育训练制度进行改革以来, 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发展竞技体育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 研究分析历届全国大运会普通高校组田径跳高比赛成绩,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 参加大运会的普通高等院校跳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男女竞技实力发展不均衡;成绩不具备延续性, 同时存在着较为浮动的不稳定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跳高,历届成绩,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贡建伟, 黄建华.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4 (4) .

[2]潘前.试论北京奥运会后高校竞技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1) .

[3]詹建国, 蔡国荣.从第27届奥运会透视国际田坛实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4) :540-543.

[4]大运会组委会竞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运动会总成绩册田径部分[Z].

上一篇:医院护士2022年工作计划下一篇:2010高考复习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