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规划蒙牛

2024-07-21

it规划蒙牛(共6篇)

篇1:it规划蒙牛

很早就关注格力,其文化,经营方式,厚道,诚信经营,品质保证,行业领先都符合我的职业追求。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格力既有行业内的世界标准,又有空调行业唯一的“ 世界名牌”,这样的企业是我梦寐以求加入的公司,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的职位,作为一个具备管理和经济知识的学生,相信我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希望格力的进步能融入我的一份力量,真诚期待加入贵公司。很早就关注格力,其文化,经营方式,厚道,诚信经营,品质保证,行业领先都符合我的职业追求。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格力既有行业内的世界标准,又有空调行业唯一的“ 世界名牌”,这样的企业是我梦寐以求加入的公司,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的职位,作为一个具备管理和经济知识的学生,相信我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希望格力的进步能融入我的一份力量,真诚期待加入贵公司。

“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蒙牛有今天的骄傲成绩与牛根生先生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而他的个人魅力最闪亮的一点就是他身上德的品质。如何将这种美德变化成整个蒙牛企业的企业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能持续发展下去,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不单单只凭现在牛先生的个人魅力而实现企业更高的价值,总有一天牛先生也是要退位的,很多人都会问: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最符合公司要求的?“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是坚决不用。”其实牛先生的这句经典名言是相当符合公司普遍性需要,是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框架,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基本要求并不容易。几乎每个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要将德放在首位,那德的标准是什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每个公司对德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德与才之间如何去平衡?职业道德与个人社会道德,个人信仰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有德行的人才又如何去对待?于是又延伸出很多的专业试卷先来考考应聘者,尽可能将德去量化,其实德是很难被量化的。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这样的人才是相当难遇的,伯乐与马都极为重要,还需要有些缘分,伯乐更需要把握时机,不要放过。而马多半在伯乐提携下快速成长,这是相互互动的关系,这是一种人才运用的完美境界。“有德无才,培养使用”,这部分人员在公司应该占有相当比例,无才并不是说就真的一点才干都没有,而是指不够全面,或者不够专业,也许不能创业,但是能很好的守业,能将她/他所管理的部门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在深处,并且坚持下去,任劳任怨,其实这已经是才与德并存了,这类人才如果给予更好的培训,更好的支持,就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他们能与公司并存亡。“有才无德,限制录用”。这里用了一个词“录用”,就是说在经过试用后就要慎重再慎重考虑这种人在公司的位置,是公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需要的某类人,他们在个人能力上可能具有较强的一面,但是在职业道德上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出卖公司、出卖同事、欺上瞒下、拉帮结派、蓄意延迟他人产出,“不听我者亡”等等,这种人一旦发现就必须限制使用,控制在一定的比例里,逐渐淘汰。“无才无德,自然是坚决不能用。”

公司有了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如何有配套的人才安置与人才管理,这里面包括物质(薪津、各种物质待遇等)、专业(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未来前景(公司的未来前景、团队的未来前景、个人发展空间等等)、精神(荣誉与自豪)。好的人才管理会得到更多的有德有才之人,而那些有才无德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与管理框架下同样会得到抑制与转化。

你制定好毕业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了吗?

2008-05-09 | 文章来源:百度空间

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关键的五年,这个时期是人生职业的起步点,是从离开校园开始迈向而立之年的时期,也是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提前制定了职业规划,锁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具体职位,将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面的职业之路开辟一条广阔的前景;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就闯入职场,东撞一头,西撞一头,撞来撞去,等三十来岁的时候,而立之年,难立大业,回头看过,职业生涯脚步紊乱,轨迹为一条弯来弯去曲线,甚至三十多岁以后,饶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二十多岁起步的原点。再想向前,却步履维艰,无所适从。还有人奋斗了几年之后又回到当初起步点,彻底迷路。经常发生渺茫、彷徨、瓶颈、无奈,站在十字路口,左右摇摆,迈不动步,赔上时间成本,浪费掉的青春再也找不回来。

职业顾问案例1:

张倩是学计算机的,这个专业是父母为她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计算机是人类的未来,搞软件的人肯定吃香。可是,在大学里,张倩觉得自己逻辑思维不强,不是搞软件的料,学习劲头不足,成绩也很一般。2002年毕业后,还是通过关系进入一家私企软件公司,做了二年程序员,但自己在程序这块做得实再不好,计算机更新太快了,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去求进,一个是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技术还是停滞不前,对于IT业来讲又是一个吃青春饭行业的,自己是一名女性,技术并不是强项。听到同学做ERP销售不错,心想自己口才好,爱交朋友,沟通能力强,应该去做销售,于是就开始做起ERP销售来,可是,开创市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个同学比自己早做两年,市场面大,业绩自然好于自己,张倩心理也很不平衡,再加上年龄在一天天向30岁靠近,婚姻问题、宝宝问题,就摆在眼前,再做销售已经力不从心,自己感觉真的没什么前途。五年时间飞快的过去了,一些同学已经做到主管的位置、一些同学成了软件行业的主力军,而自己下一步将做什么工作,该如何安排自己?张倩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来到宏威职业顾问,请咨询师帮助解决问题。

职业顾问分析:

张倩出现“职业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三:

1.没有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之痒、职业困惑就在眼前。职业是人生最大的大事,试想:还有比职业更重要的吗?职业最怕没有规划,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会是前程光明吗?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专业的各个职位都有所不同,要早日做好职业规划,做适合自己的。不能做迷茫一族,盲目做事,走了弯路,赔上时间成本和青春后悔不及。可是有的人到了大学快毕业了,甚至毕业后已经做了

一、两份工作了,还没有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也没有制定出第一个五年计划自己的职业定位将做什么?将如何执行,每个台阶怎么上?怎么能不迷茫?怎么能不出现职业困惑?

2.IT业行业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加上张倩的基础理论学的很一般,所以,无论从职业兴趣还是工作能力上她都不是一个佼佼者,再加上计算机行业飞快的发展,自己很难与之同步发展,所以,第一个职业出现危机,职业瓶颈到来的就更早。

3.女性的具体问题困扰,如:婚姻问题、宝宝问题,使本来就不出色的第二个职业又发生了障碍。

职业顾问案例2:

陈晓学的是机械专业,在学校成绩不错,毕业后前三年工作也很出色,在公司里技术成熟、独挡一面。可是,这些年机械行业的慢牛动作,使他感到压抑,沉闷,薪水与自己的几个做IT的同学相比,低了一大块。于是,自己总想转行,看到IT人士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工资也很可观,真是羡慕死了,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进入IT行业,最后想了个办法,没有技术,去做销售,或者往生产管理上转,也试着去应聘几次,可是面试机会都没有,毕竟专业知识欠缺,心理又不塌实,所以,是否坚持改行,一直犹豫不决,举旗不定。在彷徨中又过了二年,于是在2006年来找宏威职业顾问,咨询师为他做了分析后,坚决不同意他改行,而且,告诉他,机械行业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要火起来,2007年沉睡了多年的机械行业果然大有起色,陈晓也从沉睡中醒来,焕发了精神。

职业顾问分析:

陈晓的问题是外部原因导致内心的不平衡,而引起职业脚步差点错乱的原因:

1.每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平台,找工作最好按照发展方向,应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某一个平台。然后脚踏实地,一个平台、一个平台的往上走,逐步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每个人的职业主要根据个人的实际不同找到职业切入点,否则,糊里糊涂找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导致职业错位,职业处于游离状态。竟在边道上晃悠,始终没有步入正轨。由于方向不对,越走越错。几年之后回头一看,职业生涯走出一条蜿蜒小路,曲曲弯弯,来回周折。

2.每个人在经济大潮里游泳,机遇与风险并存,每个从事的行业都象一只股票,高高低低,既随大势,又有自己的独特走势,但是,行业又不能象股票那样可以随时买进卖出。因为隔行如隔山,新的行业里你没有优势,很难进入。就是进去了,你也要在师弟师妹们后面爬行,心中很难平静,必然引发再次跳槽改行,造成职业生涯脚步紊乱。在你的行业里,你行但行业不行,你还能顶一阵;改行之后行业行而你不行,那可就惨了。改行的阵痛和枯涩,验证了“隔行如隔山”是真知灼见的道理。“隔山放炮”,没有准头,对老的行业的积累全部清零,对新的行业从头再来,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要求,甚至表现出了基本行业常识的缺乏,所以朝阳的行业不一定给你带来的是阳光,必须理智的对待自己的行业和工作。

职业顾问案例3:

薛明小的时候,常跟爸爸妈妈外出旅游,看到那些各式建筑,就特别喜欢,想当个建筑大师,如愿以偿的考上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通过关系,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家乡的国企建筑公司搞建筑工程,每天就是在施工工地上,最能发挥才能的就是帮助领导分析一下图纸,建筑设计根本不用,提出几次意见,领导却认为他有点狂枉自大,薛明很烦闷,忍耐着做了一年半,听说做房地产非常赚钱,于是跑到南方做起了房地产营销,效益还不错,自己也在南方买了房。可是,每次想起自己自己的设计专业,想起自己童年的梦想,自己的心就在作痛,再加上今年房地产下滑,于是又辞职去重新找工作,很想回归自己的专业,设计出理想的建筑。可是,想想自己转眼毕业五年了,自己没有现场实地经验,专业还能拿的起来吗?也没有经常去学习现代设计风格,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吗?在苦闷中,薛明走进了宏威职业顾问。

职业顾问分析:

薛明的问题,是典型的没有做好第一个五年规划,职业起步点没有锁定在合适的位置上的问题:

1.职业起步点的工作,一定要做自己适合的工作,看发展前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另很多年轻人向往,可是当你不去演奏这个音乐,职业就变的凝固了。同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各个职位不同,差别很大,所以,作好第一个五年职业规划,锁定职业的起步点,是极其重要的。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需要经历五个时期: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结束期。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其中:职业选择期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人岗匹配,就是一个原则,毕业的第一个五年正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和刚刚跨入职业稳定的阶段。在职业的起步点必须锁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具体职位,必须是在充分、透彻、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地与职场当前形势、企业具体要求相结合,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在拟订计划之前,先要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评估、自我定位,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缺欠、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行业、什么职位等问题。职业观,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前所处的状态和具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能力,也是指人才对职业的看法与领悟。

2.发生五年之痒,职业面临迷茫,那么如何设定新的职业目标,如何从边路回到自己的职业主干道,以及如何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发展方向,就是当务之急。必须抓紧制定好第二个五年计划,重新为自己定位,使自己迅速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主干道上来。并且马上整合自己的所有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生涯规划中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不抓紧时间做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续职业游离,那么职业必然走向不可救要的地步。

对症下药,根据自己在职业道路上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重新确定目标,重新找出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按照长期性、挑战性、清晰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的原则,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在规划路线时,你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你希望通过什么路线去实现生涯目标?你适合通过什么路线去实现生涯目标?你的组织能够给你提供什么样的路线让你实现生涯目标?

每个职业人,都将面对就业市场上“质”与“量”的双重压力。多寻找学习机会,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迫在眉睫,尽量不要偏离中文专业轨道,不要转换事业跑道,除非自认“机会成本”是值得承担的。针对大学毕业10年的人,现在应该开始由“学习阶段”进入“深化和发挥阶段”。围绕自己的专业,适当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工作极具挑战性,要使自己的工作多样化,首先技能多元化。

职业顾问郭策友情提示:

从上面三个案例可以看到,不论是哪种情况导致的“职业瓶颈”,都与没有制定第一个五年职业规划相关,在现代职场上,没有职业规划的人生,就像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要么只能走下坡路,要么就被人推着走。职业发展五年,如果通过第一个职业规划的定位得到健康发展,应该是坐到了部门经理或者主管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做职业规划而导致发展不健康,已经出现职业瓶颈、脚步紊乱,那就必须通过重新定位、转型或者转行来解决,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不割伤疤不长新肉。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职业开出新枝、长出新芽,得到新的发展,是必经之路。如果你已经通过做出第一个五年规划取得了职业发展,那就赶快做第二个五年规划,求得更大的发展吧,如果你因为没有做过第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发生了五年之痒、“职业瓶颈”的问题,那就赶快做第二个五年规划,让你的职业回归到主干道上来吧!

一.×××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20010年-2015年,25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

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 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2、企业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测评结果(略)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1.2005-2008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

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职务目标:外企企业商务助理

能力目标:具备在经济领域从事具体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5篇以上论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1万元;商务助理年薪5万

2.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经济目标:年薪10万

3.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职务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25万

六.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为了家庭牺牲职业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28岁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差距:

1、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技能、创新能力;

3、快速适应能力欠缺;

4、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

5、社交圈太窄。

八、缩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时间:长期

(3)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间:五年以内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显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呢?我认为重要原则是要“专注!专业!专家!”只有拥有成为别人不可代替的“专业价值”,才不会产生困惑,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专注才能积累优势,专业才能摆脱平庸,专家才有身价。因此,我要努力成为岗位上的专家,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价值。目前我正在参加锅炉专业的技师考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早日成为岗位上专家水平的员工。

五、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具体措施

(一)不断反思,克服缺点

随着自身年纪的成长,工作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倦怠的感觉,会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今日的所得,已经不错了,再努力也是白搭,这是一种职业疲劳现象。我要不断反省自己,努力克服这种职业倦怠,因为正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东西,使人短期感觉稳定安逸,长此以往却会导致失去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同时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中投机取巧、马虎轻率、嘲弄报怨,对领导分派的任务眼高手低、借故推脱,无所谓什么成就感,从而丧失了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二)加强学习,充实自己

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我清晰的感知到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与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不仅使原来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及拥有的工作技能变得不太适宜,还使原有“合格”的人力资本快速贬值。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知识老化造成的自身贬值,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不断增加和积累自身的技能存量,更新和提高个人知识水平,才不会为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将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将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对于个人而言,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形成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企业,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立足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我要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与时俱进,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知识动力。

(三)忠诚敬业,共同成长

忠诚,简单地说,就是他人优先,就是在精神上和行动上稳固而坚定地密切关注、高度重视他人的利益。对企业的忠诚表现为与企业共命运、爱岗、恪尽职守、克已奉公。忠诚体现在爱岗上,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能使自己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主动、节俭、意志、自信和创新。敬业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前者仅仅是把敬业当作谋生的寄托,而后者则会让自己感觉到工作是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敬业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敬业前提。其次,敬业要追求完美,这是敬业的关键。再次,敬业还要讲求奉献,这是敬业的根本。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离不开员工,员工更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发展壮大,员工才能更大程度地发展;而企业的成长,要依靠于员工的成长。每位员工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推动企业的进步,当员工主动承担起推动企业成长的重任时,实际上就已经迈出了和企业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步伐。企业是员工的船,船进,员工就有胜利到达彼岸的希望;船退,员工就失去前进的希望。所以,员工和企业是为互为一体的,利益是统一的,员工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可能和企业同成长。我们公司多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所经过的艰苦历程,就如同一艘驶往成功码头的大船经历的波折,因此,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个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要谨记这一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努力做到与公司共进步、同发展。

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加强对岗位的认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明确定位,术业有专攻,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熟悉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文化。全力以赴,争做高级管理人才,要努力成为岗位上的专家,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最终在具备应有的条件后当上高级经理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我始终坚信在格力能实现我的理想。

确定自己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我们要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激发兴趣,储备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坚定自己的脚步,持续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切的艰难险阻,追求自己的梦想。审视现在,创造未来,我相信,成功就在我们眼前!

当然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定期修改。并且把大目标化成各各小目标,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篇2:it规划蒙牛

关于构建蒙牛集团供应链的分析报告

一、蒙牛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2009年跻身亚洲五百强之列。

蒙牛集团致力于乳品事业,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2009年7月,中粮集团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8月,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替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担任蒙牛集团董事长。中粮的入驻,进一步推动了蒙牛“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原料到产品更趋一体化”进程。2012年4月,孙伊萍接替杨文俊担任蒙牛集团总裁,新总裁,新长征,新蒙牛,来自中粮集团的孙伊萍正带领蒙牛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企业现状分析

(一)蒙牛的规模与市场占有率

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11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373.9亿元,为国家上缴税收 21.77亿元。目前,蒙牛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32%。

(二)重建质量管理体系

2012年4月,新总裁孙伊萍上任后,企业内部探讨了蒙牛的未来、蒙牛的愿景、蒙牛的使命和蒙牛的价值观,最后确定,蒙牛的企业愿景就是要做质量最好、最专业、最专注的乳品企业,蒙牛的价值观是阳光、高尚、责任、创新。以新价值观为指导,依据中粮全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建立了新蒙牛的质量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由三个职能部门组成:质量安全管理中心、营运质量管理中心和奶源质量管理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端到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原辅料、运输、生产、出库、储运、消费者九大环节,并为这九大环节制定了详尽的管理标准,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控制能力。

1.先进工艺的保障

40多座与国际牧场配套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每一滴原生奶在几小时内,通过全程保鲜的现代化运输链;投资12亿建成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液态奶加工厂;

加强机械自动化,中国第一个挤奶机器人落户;优化供应链项目;巡更系统为原奶安全加上“电子锁”。

2.严格检测保安全

生产线上的每一包牛奶都都要经过 9 道工序、36 个监控点、105 项指标检测,只要有一项检测项目不合格,整批产品都不允许上市。

蒙牛高科技乳品研究院的分析中心配置了近三千万元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27人,定期对公司的原料和成品进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菌鉴定、营养成分、维生素、添加剂、重金属、微量元素等共367项食品安全项目检测,切实保证公司出厂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在原奶环节,蒙牛会进行滋气味品尝、近20项理化指标和40多项安全指标检测,检测不合格的牛奶,蒙牛全部予以拒收。检验量由过去的16万次/月,增加到50.4万次/月,从而实现了重点安全指标的批批检验,保障食品安全项目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100%受控。

生产线上的每一包牛奶都都要经过 9 道工序、36 个监控点、105 项指标检测,只要有一项检测项目不合格,整批产品都不允许上市。

奶源问题一直是中国乳业整体面临的核心问题。作为行业领军者,蒙牛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探索适合中国的牧场模式。目前,蒙牛通过自建、参股、合建,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牧场的全国布局。今年2月,蒙牛全资子公司富源牧业正式宣告成立。下半年富源牧业多个牧场开工或投产,实现奶源自控;2012年蒙牛计划在东北、河北、内蒙、华南等地建设12个现代化、规模化的牧场。

三、蒙牛供应链运作模式

(一)扩张式奶源管理

依据“得奶源着得天下”竞争法则,在上游资源奶源的争夺上,蒙牛作为先行者之一,已经奠定令众多竞争者垂涎的优势。目前,蒙牛奶源供应模式有三种,“公司+农户”传统模式、“公司+规模牧场”探索模式、“公司+OEM供应商”创新模式。

1.“公司+农户”传统模式。

技术缺乏是制约奶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其表现之一以小规模生产、分散农户饲养为主。蒙牛的“公司+农户”模式采用“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统一加工”流程。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的500多个奶站都是由民间资本投资完成的,蒙牛通过与奶农签订奶源订单合同,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2.“公司+规模牧场”探索模式

此模式能够从严格意义上实现对奶源的全程监控,确保牛奶的完美品质。蒙牛现有澳亚示范牧场,近两年又在马鞍山、尚志、张家口等全国十几个主要生产基地投资兴建了万头规模的现代奶牛养殖牧场。

3.“公司+OEM供应商”创新模式

面对乳业资源分布不均且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神速发展的蒙牛诀窍之一就是大肆并购地方企业,让当地企业贴牌生产。设在各地的OEM供应商只负责生产不负责销售,质量监督由蒙牛统管。这种扩张式的“生产车间”衍生模式,使得蒙牛短短8年内就建起几十个分厂,从1999年营销额4000万元人民币,跃至2006年底的年销售额21亿元。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二)全程式库存管理

目前,蒙牛的主要产品有巴氏消毒奶、酸奶、液态奶、冰淇淋、灭菌奶和各种奶粉。上述产品中,巴氏奶和酸奶的货架期最短,必须保持快速的库存周转,相比之下,冰淇淋和奶粉保质期长,对库存周转的速度有所放宽。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严格监控不同种类产品的生命周期,防止过期产品流入市场。

1.在供应链前端管理库存。

蒙牛早在2002年就开始悄悄使用立体库管理库存,10多座立体仓库已经纳入了蒙牛的仓储管理体系。并且在太原、广州等地仍继续筹建立体仓库。在立体仓库中,产品信息自动采集系统与生产系统联系起来,将产品信息直接传入仓储系统,由仓储系统控制分析完成相应的指令。基于立体仓库,能够从宏观上及微观上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每一袋牛奶都不会成为过期出厂的漏网之鱼。而且,根据库存信息还可以随时改变工厂的生产计划和终端的销售计划,实现销售终端和生产环节的有效配合。

2.在供应链末端管理库存。

蒙牛的销售终端包括大型超市、便利店、以及各种送奶公司,这些终端的产品库存时间要受到严格的控制,既不能出现在某个销售终端断货得不到补充影响销售额,也不能因为大批发货造成积压从而使得库存过多造成损失。

(三)多样化配送网络管理

出身于内蒙古的蒙牛,原奶资源十分丰富,但远离消费市场,为实现 “从奶头到嘴头,全部管道输送”,蒙牛必须因地制宜,解决产品的远距离运输和市场投放等问题。

1.传统的分销模式。大卖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传统渠道组成了蒙牛的渠道主体。具体而言,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公司直营+经销商配送”扁平平台式,经销商演变为配送商,只负责配送,蒙牛通过增设二批,细分区域网络,提升终端服务功能;第二种“公司直营+社会力量配送”扁平网络式,通过构建自有配送中心,并招募大量社会人员负责配送,形成密集性网络式;第三种“传统经销代理”金字塔垂直式,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距离较远的偏远地方。

2.电子商务式的直销模式。随着蒙牛的高速成长,除了传统的批发、零售之外,送奶到户的直销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主要实施在对牛奶的新鲜度和追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求方便更加关注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因此,电话订购和网上订购、送货上门成为一种极具竟争力的配送模式。

3.专卖店式的终端销售模式。在固守本土、精耕细作同时,蒙牛采用连锁加盟控制终端网络,进一步完善网络应对竟争对手挑战。连锁加盟专卖店的开设将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通过建立垂直管理的连锁专卖系统,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对市场和渠道的掌控能力,增加市场覆盖率。

(四)有所侧重式投资物流基础设施

作为一家采取“先市场、后生产”策略的企业,蒙牛把较大比例的资金投人到了市场扩展方面,因此,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人,非核心资源是尽可能采取外包策略,对核心资源则是自行投资。

1.为掌握渠道信息,蒙牛自行构建“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奶制品保质期短将严峻考验蒙牛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该平台能够将销售终端的各种情况实时体现出来。除了订单和库存管理之外,这一分销管理平台还能够提供移动供应链解决方案,蒙牛业务员与导购员每天的一线市场信息都能实时汇总到平台上,最终是为了实现终端网点业务的动态管理。

2.为减少低附加值业务,外包车辆运输资源。蒙牛有3000多个奶站,1000多辆运输车,10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计总价值达5亿多元,全部是由社会投资完成。

四、蒙牛核心竞争力

蒙牛自1999年创业之初,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一路高歌猛进,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着,得益于以一系列精彩品牌营销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牛根生于1999年创立了蒙牛,刚诞生的蒙牛无奶源,无市场,无厂房,无品牌。但在短短的几年里,蒙牛由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乳业巨头。2006年,蒙牛在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乳业行业中居于首位;2007年,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奖杯。

(一)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核心专长,指一种能用于许多产品的、具有关键性的技术或技能的能力。蒙牛快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中国乳业品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蓬勃发展之时,即“天时”;它背靠大草原,接近优质奶源,及“地利”。处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市场背景下,机遇的识别与捕捉尤为重要,营销策划成为乳制品企业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内部来看,蒙牛自创立开始,便具有高度的市场意识与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构建了“先市场、后建厂”的发展模式,并组织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营销活动。率先推出了“乐利枕”项目,大大方便了消费者。随之,又抓住市场空挡,相继率先推出了各种口味的早餐奶和儿童奶系列。

回顾蒙牛的发展历程,几乎每过一段时间,蒙牛就会推出令人惊叹的营销策划活动。他们擅于把握市场机会。

因此,我们把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其强大的营销策划力。

(二)蒙牛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运用

蒙牛核心竞争力的运用过程:以事件营销为契机,集中力量进行强有力的传播推广,不断强化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慢慢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中国乳品第一品牌的形象,同时开展大量的促销活动,使企业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其一:娱乐营销。2005年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红透了大江南北,蒙牛在酸酸乳的外包装上都印有“超级女声”的宣传信息,在提升超级女声知名度的同时,也趁机为自己造势。蒙牛作为超级女声的冠名赞助商也名利双收。

其二:体育行销。2007年,蒙牛与NBA联手,如以“篮球”和“营养”作为主题在全国推广,共同发起一场针对营养不良、亚健康的“公益篮球对抗赛”。这些活动都能为蒙牛很好地造势,提升其品牌形象。

其三:公益行销。2006年5月,蒙牛投资一个多亿,联手中国奶业协会等共7家单位,率先发起“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捐款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捐奶助学工程,向全国500所贫困小学的贫困生免费提供一年的牛奶,掀起了普及性的全民饮奶运动。这些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蒙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总体来说,蒙牛的营销攻略最主要特点就是由简单的营销向“营心”转型,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每次都引发宣传热潮,打造了企业的品牌,促使企业不断实现飞越成长。

(三)蒙牛核心竞争力其他方面 1.蒙牛集团核心竞争力之投资高科技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据统计,蒙牛集团现拥有投资12亿元建设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且蒙牛集团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国际顶级乳品研发中心,结合蒙牛集团自身原有的一流研发部,形成了一条国际领先的完整研发生产链。此外,蒙牛集团还在世界乳业生产先进国家开设了海外工作站,整合全球先进技术为消费者服务。

2.蒙牛集团核心竞争力之开发新产品

蒙牛集团通过发力科技创新,目前蒙牛产品已经有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品、奶酪等5大类400多个品项,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细分的牛奶矩阵。几乎每个消费者都能在这个牛奶矩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3.蒙牛集团核心竞争力之精准生产

准时化项目的推行,通过对工艺流程各环节的协作与效率的长效分析、改善,从而减少以至消除过程中的一切浪费,实现了精准生产。

五、蒙牛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观点

(一)蒙牛核心价值体系

(二)蒙牛文化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设的灵魂;

社会主义道德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三)蒙牛观点

我们付出所有,不断向前,只为让你感受到这每一滴的幸福。我们致力成为质量最好、最专业、最专注的乳品企业

六、蒙牛市场竞争环境

(一)全国奶业格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现在全国奶业的格局

我把中国奶业分四大块:巴氏奶,也就是保鲜奶;液态奶,酸奶,乳饮料; 冷饮;奶粉,在欧美,保鲜奶是主流,但在中国,原奶区域失衡,季节失衡,奶源主要在北方,在郊区,而需求主要在南方,在城市;夏季产奶量大,而冬季的消费量大;这些地理,人口因素使液态奶成了主流;伊利与蒙牛的战役也集中于这块战场。

(二)蒙牛与伊利两者之间的竞争

蒙牛和伊利具有相同的产品,共同的市场,剪不断的渊源,他们之间的竞争从蒙牛创立之初就没有停止过,并在伊利2003从光明手中夺得中国乳业老大座次的同时升级为PK对决。经过几年的比拼,两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乳品业的两极,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两个对手在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发展战略等领域的巅峰对决。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1.产品创新

为增强盈利能力,伊利和蒙牛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1)液态奶产品

液态奶是中国乳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占据中国乳品业的60%市场,液态奶的市场份额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排名,这是蒙牛和伊利争夺的主战场,他们在液态奶产品的UHT奶、乳饮料、酸奶等三个主阵地展开猛烈的争夺。

①UTH奶:功能型伊利“早餐奶”和蒙牛“晚上好奶”,高端型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逐对比拼

持续的产品创新,使两家巨头在价格竞争激烈的UTH市场中稳定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但蒙牛产品种类更丰富,获益也更大。

②乳饮料:伊利“酸酸乳”战蒙牛“优酸乳”

在乳饮料市场,先有伊利的“优酸乳”,向主要消费人群的青春少年传递从“青春滋味,自己体会”的诉求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蒙牛推出追随品牌 “酸酸乳”,并借助“超女”之势,飞速发展,市场份额也超越了“优酸乳”。

为避免低端产品的过度竞争,蒙牛推出了高端产品“心情二次方”,伊利也随继推出对抗产品“C小调”,宣传其即营养又健康。后蒙牛又推出了“真果粒”,含有可嚼果粒的常温乳饮料,解决了营养和技术两大难题,定位于白领女性,继续走高端路线。伊利也对外宣称,率先在其优酸乳中添加OLIGO益生元和CPP(酪蛋白磷酸肽)促钙因子,使得优酸乳不但口感好、有滋味,而且更益于健康。

从两家报告分析来看,乳饮料市场争夺的结果是,蒙牛占优。

③酸奶:奶源地之战与技术之争

酸奶产品的利润水平和市场增速也都优于白奶,但技术要求更高,且需低温保存,保质期短,不利于长途运输,所以酸奶产品的竞争的着力点在奶源地和技术实力方面。普通酸奶市场的价格战也是一直不断,但在酸奶领域伊利和蒙牛PK的主要看点是奶源地之战和技术之争。

奶源地之战。先是伊利发难,使“长富乳业”抛弃蒙牛,转投伊利,从而占有了长富乳业在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蒙牛也积极展开对当地奶源的收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购工作,并马鞍山投巨资建奶源基地。

技术之争。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在酸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化竞争。2005年伊利成立了酸奶事业部加强对市场的开发,还与世界乳业巨头芬兰维利奥合作,享有了LGG益生菌在中国市场连续5年的独家使用权,并于2006年初推出了自己的LGG益生菌酸奶,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向中高端市场发力。蒙牛也先后推出过LABS益生菌酸奶、冠益乳酸奶等产品,并在2006年末与达能合作成立酸奶公司,利用达能先进的制造工艺与研发技术,提升其酸奶的市场竞争力。

伊利和蒙牛在酸奶的收入占液体奶总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竞争的强度要比白奶差得多,但随着酸奶市场容量的增加,两家都在这一领域加大了投入,预计他们将在这一产品领域展开更大的竞争。

(2)冷饮产品PK 相比较液态奶品,冷饮产品的成长性和利润空间更大,伊利和蒙牛为争夺这一市场投入巨大。截至11月,伊利2006共推出新品65款,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产品线从低价格到10元包办。

因为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伊利将坐稳冷饮市场的头把交椅。

(3)奶粉市场PK

奶粉市场是乳品市场中的金娃娃,利润率极高。伊利是这一领域的高手,在2005年推出婴幼儿配方奶粉,取得了三位数的增长,已经领军中国奶粉行业的。蒙牛在这一领域的表现无法与伊利相提并论,正如牛根生自己所说,在奶粉市场中,蒙牛是一只“丑小鸭”。

2.营销创新

伊利、蒙牛双方斗法最精彩的看点就是在营销方面,这也是各种媒体评论最多的地方。蒙牛在营销方面是绝顶的高手,他们的“神舟”事件营销、“超女”娱乐营销、“送奶工程”公益营销,以及近日的“NBA”体育营销,极大的提高了蒙牛品牌的知名度,为业界所称道。伊利在这方面也积极追随蒙牛,他们的“政府”营销、“奥运”营销、“明星”营销也搛足了消费者的眼球。在这里,我想点评的是伊利的“政府”营销和“蒙牛的“公益”营销。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伊利:“政府”营销

伊利深吟“政府”营销之道,在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伊利都做得比较出色。2005年末伊利投巨资3000万元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鼎立支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伊利在中央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以“新农村·新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活动中,由于伊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带领500万农牧民发家致富,荣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业龙头企业”称号。另外,伊利的高利税是其政府营销最有力、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纳税总额已近50亿元,其中2005年纳税9亿元,是蒙牛的两倍还多。

虽然有关方面对伊利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过程颇有微辞,但“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低成本获得正是伊利政府营销成功的最好例证。政府营销的成功,使伊利可以获取良好的经营环境和较低成本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蒙牛:“公益”营销

蒙牛绝对是顶尖的营销高手,他们的“送奶工程”,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对蒙牛的忠诚度。但最为经典的显示蒙牛公益营销真功夫的篇章,莫过于蒙牛在获得产品创新大奖时总裁杨文俊的演讲。他说:“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乳业、代表中国千万奶农,来领取这个世界乳业的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整个中国乳业的、是属于13亿中国人的。特仑苏是蒙语‘金牌牛奶’的意思,我坚信,在民族乳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让所有的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的梦想!’一定能让所有的中国牛奶,都成为全世界的‘特仑苏’!”

近两年伊利的营销工作提速较快,尤其是近期“奥运+冠军”营销,在势头上大有盖过蒙牛之意。另外,伊利也在公益营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其政府营销也越来越公益化,与蒙牛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

两家公司在营销领域的持续投入,既培养了中国乳业市场又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极大的扩大了顾客基础,增加了销售量,近几年的超高速发展就是他们营销创新的最大成就。

3.战略碰撞

战略是企业主要活动的出发点,蒙牛PK伊利,从根本上说就是两家乳业巨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头发展战略的演义。

战略目标PK: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前二十强

这是伊利和蒙牛两个中国乳业巨头2010相同的战略目标。(1)伊利:先深耕国内市场,牵手奥运,借机出海(2)蒙牛:市场国际化,争取进行前10强

伊利与蒙牛战略上都希望成功世界乳业巨头,其实现途径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蒙牛的国际化走得早一些,伊利的乳品多元化做得好一些。

4.盘点

经过几年的PK,伊利和蒙牛都已成长为国内乳业巨头,与第二集团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也稳步提升,而且了他们的国际知名度都有较大提升。两家除了在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争斗外,还在奶源地建设、产能扩增、渠道管理、产品促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比拼,现在我们可以从两家企业历年的乳品收入总量、各类产品的比重、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看两家

PK的结果:

在乳品销售总量方面,伊利稍占上风,具体到各产品情况又各不相同:伊利的奶粉产品远强于蒙牛,两者不在同一水平;伊利的冷饮产品要强于蒙牛,且在2006年下半年有扩大这种优势的可能;液态奶产品蒙牛的占有率较大,而且也有扩大优势的可能。另外,伊利的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发展比较均衡,而蒙牛发展不够均衡,在奶粉产品发展不够理想。我们还可以看到,不论伊利还是蒙牛只要在他们产品创新做的好的领域,其销售收入、占有率等都会强于对方。

总结两家企业PK的结果:各有千秋,伊利稍有优势

(三)展望

虽然经过几年的快速成长,伊利和蒙牛都已成长为国内乳业巨头,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与世界乳业巨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与他们并肩,伊利和蒙牛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拓将很快面临与狼共舞的惊险。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两者竞争的效应。谈起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伊利和蒙牛的负责人均指出,除了乳业市场需求空间大等客观原因外,来自竞争对手的冲击给了企业发展强劲的动力。面对竞争,伊利把自己的发展主题确定为“双赢和倍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增”。而牛根生也深有体会地说:“竞争就如同渔民在运输途中要放的那条鲇鱼,沙丁鱼因为害怕被鲇鱼吃掉,拼命游呀游,结果死亡率反而大大下降。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我并这样理解,小而言之,我们是赛跑参照物,大而言之,我们是一家。只要是正当、公平的竞争,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双赢,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蒙牛和伊利的竞争不仅撑起了内蒙古乳品行业的脊梁,也为整个中国乳品行业注入活力。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潘照东指出,一直以来,国内纯奶的生产和经营几乎都是区域性和自给自足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牛奶加工企业,上海的光明、北京的三元都是立足一个庞大的地方市场形成的。面对入世以后来自达能、雀巢等跨国大型纯奶企业的强劲竞争,中国乳品企业如何尽快树立起大市场、大流通的概念,在最短的时间里组建起中国制奶业的全国性品牌大军至关重要。而伊利和蒙牛这对”草原兄弟"在全国性市场的龙争虎斗,无疑抢先给国内乳品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也带了奋起自强的好头。

我们希望伊利和蒙牛能够继续演义出更加精彩的对决,更祝愿他们如牛根生所说象德国的奔驰和宝马,在竞争中成长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但任重道远!

七、蒙牛供应链设计目标与策略

(一)目标:蒙牛供应链的目标是继续开发新产品,加强供应链中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用户满意度等。

1.开发新产品:中国目前乳制品市场上总体来说是供小于求的,在宏观环境方面,中国国民收入显著提高,以前认为是奢侈品的牛奶,现在一般的消费者都有能力购买。其次在行业环境方面,近十年来乳业品处于成长期,乳业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蒙牛应该继续完善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品、奶酪等5大类产品品项,构成一个庞大而细分的牛奶矩阵,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在这个牛奶矩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2.加强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中国乳制品问题不断,消费者正在逐渐丧失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质量必将成为中国乳品企业未来的生命线。

3.提高用户满意度:目前市场上顾客对乳品的满意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更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好的营销策略,客户体验更好的产品及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等,都应在提高顾客满意度方下更大功夫。

(二)策略:蒙牛供应链设计策略是基于功能型产品对应的效率型供应链

我们通过对蒙牛产品的分析可得,其产品系列是属于功能型产品,客户已经接受其作为营养健康食品的功能,需求相对稳定,市场调节相对容易,企业间的竞争往往集中在成本上。只有效率型供应链才能更有效的降低供应链中的实物成本,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占据市场和利润优势。

措施包括:

1.企业内流程再造,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 2.不断加强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之间的合作,降低供应链成本; 3.根据市场竞争状况,适时降低价格,巩固市场占有率等。

八、蒙牛供应链管理方法

蒙牛集团的的供应链管理方法采用的是有效客户反映(ECR)

(一)原因

无论是从这种思想的发源地美国食品杂货行业,还是蒙牛所处的行业与产品的特性来说,这种管理方法都适合与蒙牛的供应链管理。

(二)构建技术

首先,ECR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蒙牛与流通与批发零售企业之间开发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自动订货系统(CAO)。CAO系统通常与电子收款系统(POS)结合使用,利用POS系统提供的商品销售信息把有关订货要求自动传向配送中心,由该中心自动发货,这样就可能使零售企业的库存降至为零状态,并减少了从订货至交货的周期,提高了商品鲜度,减少了商品破损率。还可使蒙牛以最快捷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商品在市场是否适销对路的信息。

其次,ECR系统还采用了两种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即种类管理和空间管理。种类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不从特定品种的商品出发,而是从某一种类的总体上考虑收益率最大化。就乳制品而言,不考虑其品牌,而是从乳制品这一大类上考虑库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存,柜台面积等要素,按照投资收益率最大比原则去安排品种结构。其中有些品种能赢得购买力,另些品种能保证商品收益,通过相互组合既满足了顾客需要,又提高了店铺的经营效益。空间管理指促使商品布局,柜台设置最优化。过去许多零售商也注意此类问题,不同点在于ECR系统将两者结合实现单位销售面积的销售额和毛利额的提高。因而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

九、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与激励

(一)对于以蒙牛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条中,供应链业务流程的主要绩效评价指标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销率指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我们选择的时间单位是月和日,这个主要是乳制品的产品性质决定的。

2.产品质量指标: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高蒙牛的品牌信誉极为重要,也是消费者对中国整个乳制品行业的要求,建立端到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原辅料、运输、生产、出库、储运、消费者九大环节,并为这九大环节制定详尽的管理标准,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控制能力。

3.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库存费用及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它反映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1)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通讯成本包括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讯费用,如EDI、因特网的建设和使用费用;供应链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等。

(2)供应链总库存费用供应链总库存费用包括各节点企业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之间在途库存费用。

(3)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等于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之间运输费用总和。

(二)激励机制

1.价格激励 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在战略上是相互合作关系,但是各个企业的利 益不能被忽视,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对于产销率完成较好的代理商、零售商等,可在价格上给予更优惠的待遇。

2.信息激励 信息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属于一种间接的激励模式,但是它

《供应链管理》课程项目报告 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如果能够快捷地获得合作企业 的需求信息,本企业就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必然使合作方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篇3:it规划蒙牛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市场趋势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信行业, 运营商在经营战略、业务模式、经营内容和用户的选择等方面都面临巨大变革, 价值链从过去的用户、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这样单一的价值链条延长到用户、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内容提供商, 而链条的核心是消费者。电信运营商、内容集成商、系统集成商、业务提供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和终端制造商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 共同满足客户需求。运营商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企业间的竞争, 而是以运营商各自组成的产业链集团间的竞争。

在市场方面, 传统语音市场趋于饱和, 而互联网络蓬勃发展、市场空间广大,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达到5.13亿人, 中国手机网民已达到3.56亿人[1]。其次, 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习惯出现显著变化, 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 互联网发展创新速度之快和沟通模式的变化, 对电信运营商构成挑战巨大。大部分传统电信服务商采用人与人之间双向通话的方式, 而对新进入者采用开放平台, 满足多样化且快速变化的用户期望和需求, 使得通信模式发生了蜕变, 从一对一双向对话转变为多对多协同通信。因更好更廉价的技术、开放标准、宽带业务以及无线通信网络的更大普及, 通信环境的控制权从电信服务商转向开放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对于电信提供商来说, 挑战不仅在于了解技术, 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人们通信行为的根本变化。第三, 互联网和信息服务在实体经济收入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在线旅行预订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全面增长, 尤其是支付牌照解决了长期以来支付企业对其服务资质的后续担忧, 也为其赢得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支付企业在手机支付的全面布局, 也带动了手机在线支付用户的增长, 支付服务覆盖扩大到更多类别的线下交易, 带动了更多“边缘人群”向网上支付用户的转化。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 推动了传统产业结构及其在经济活动中运行模式的调整, 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渠道和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此过程中, “平台、信用、渠道”正逐步成为互联网经济中完成价值循环的关键因素, 并形成连接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新垄断性桥梁。

面对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 传统电信运营商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 如何将通信时代的普遍服务转化为商业模式上的优势;如何在创新产品与业务同时, 转换思维方式, 实现传统领域的产品与服务在新商业模式下的内涵延伸;如何发挥和加强在客户群、渠道、品牌信用、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与价值链布局等等, 是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时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面临的战略性课题。

2 聚焦新发展要求的IT价值观

传统电信市场的全面竞争以及移动互联网对运营商传统业务优势的冲击, 使得运营商不得不面临重构、开放、竞争、协同的新环境, 如何从单一产业链结构, 逐步向新型数字商业生态系统转变任重而道远。在新的环境下, 电信业正由“通信业”转向“信息服务业”, 企业发展也已由过去的“利润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这种认知的变化, 也意味着企业战略及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词及其内涵可聚焦于如下几个方面:

1) 通信业时代, 主要是面向公众服务为主体的通信网络运营, 以公众基础设施的普遍服务为主要特征, 相对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较小, 具有一定的封闭型、单一性。

2) 信息服务业时代, 主要是面向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信息化运营 (网络运营只是基础内容之一) , 面向主体的变化使得面对的外部环境其复杂性、多样性、可创新性、跨领域性、开放合作性等因素大大增加。

3) 无论在通信业时代还是信息服务业时代, 运营商的传统优势和核心能力仍然是运营, 但运营的内涵及其广度与深度在发生着演变。

4) 利润驱动与价值驱动:利润仍然是企业关注的重要指标, 但在新的环境下, 获取利润的战略思路在变化, 即关注价值。可以认为, 利润驱动只是价值驱动的一个子集, 价值驱动与利润驱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价值驱动的企业战略不仅仅关注眼前的收益, 更关注对未来获得有利局面的中长期布局, 这就导致了盈利策略和聚焦点的变化, 即由单纯的产品提供转向掌握价值链。

由于企业战略及其内涵的变化, 使得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运营商的信息化成为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 运营商正在逐步由传统的通信企业向信息化企业进行转变。信息化企业[2]核心有两点:

1) 信息化企业基业长青:就是通过信息化固化和保存企业核心理念, 通过信息化刺激变革和进步, 包括信息化上升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围绕核心理念, 信息化帮助企业在文化、策略、产品、目标、权限、管理政策、组织结构、奖励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持续性的价值创新等。

2) 信息化企业新价值观, 包含了3个部分:与企业商业模式内在统一的价值网络整体经济利益最优化是“信息化企业”的价值追求;破坏性创新是“信息化企业”不断发掘新价值创造方法的有效手段, 构成企业科学发展的驱动力;企业社会价值是“信息化企业”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所系, 是“信息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价值来源。

从价值观上, IT已不再单纯是技术支持与单向被动的业务支撑层面, 而是体现了企业级的视野, 企业级的信息化成为一种战略性的思维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业务与文化环境下, 信息化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正在并且将继续不断发生深刻影响。对于一个参与移动互联网竞争的信息化企业, 其企业信息化也就是企业的战略、业务、产品、运营、管理、服务等思想总集的一种具体体现。思想指挥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铸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企业信息化将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并成为一种战略与方法手段。

3 IT规划驱动力分析方法

在新价值观下, IT要围绕将信息化能力转换为业务与服务能力, 推进IT的技术、管控、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创造IT价值, 从而支撑和推动企业转变竞争模式, 提升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 围绕“人”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将促成物流、金流、信息流三者在不同阶段的内涵延伸, 并实现情感流和服务流, 企业信息化也将由“成本中心”转型为“业务能力集成运营与创新中心”, 从而实现由“IT支撑”向“IT创造”的转变。

从企业视角, 将信息化能力转化为业务与服务能力包括了3个层面的转化, 见图1。

一是面向客户和价值链的信息化服务运营能力, 其聚焦点包括功能、架构、接入标准、资源提供与管理、运营全视图、安全与连续性保障、专业服务等;

二是面向客户统一感知的服务能力聚合, 其聚焦点包括系统协同、信息协同、流程协同、服务协同、管理协同等;

三是面向客户价值引领的业务与服务能力创新, 其聚焦点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体验创新、价值实现方式创新等。

这3个方面围绕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核心即“运营”来相互关联。

与企业视角相对应, 从IT专业视角, 要实现对这种能力转换的接应, 则需要从IT能力建设与驱动力对应的二维关系角度来展开。

其中, IT能力建设维度归纳为4个方面:系统支撑能力 (support) 、信息共享与系统协同 (cooperation) 、运营与IT服务管理 (operation) 、管控与服务体系 (management&service) , 简称为SCOMS, 如图2所示。

驱动力维度主要包括了3个方面:战略与业务需求驱动 (前端、后端、管控) , 客户体验驱动 (售前、售中、售后) , 持续性发展驱动 (IT规范、能力储备、价值引领) 。

将IT能力建设维度与驱动力维度形成二维矩阵, 则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视图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矩阵式分析框架”。

通过此“矩阵式分析框架”工具, 可为业务管理人员、IT专业人员提供清晰的视图, 使得双方既可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分析所关注的问题, 又可将双方所关心的内容以一种内在 (一对多、多对多) 对应的方式实现在不同层面的映射和关联。

4 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信运营商在深化企业转型过程中, 自身核心能力的提升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而企业信息化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 IT如何更好的来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真正发挥企业生产力、战斗力的作用, IT价值观和IT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要素。通过对IT价值的重新审视、运用合理的方法将IT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则可更好地推动IT由被动到主动、从支撑向创造的能力转变, 来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摘要:聚焦移动互联网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经营战略、业务模式等方面的挑战, 重新审视了电信行业在新发展要求下的IT (信息技术) 内涵及其价值观, 并从规划角度诠释了在新价值观下, 信息化能力转化为业务与服务能力同企业战略的关联, 以及驱动力与IT能力之间转换映射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价值观,驱动力,规划

参考文献

[1]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

篇4:2006 IT政策:规划与治理

信息产业“十一五”开门红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信息产业如何在开局之年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在2005年底召开的一年一度的信息产业部厅局长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给出了答案。他在专题讲话中强调,2006年要把工作重点和工作重心放在与“十一五”规划相关的各项重要项目中,信息产业的工作仍将围绕五大主题展开。

一是务实推进3G,在“统筹兼顾、全盘考虑”之下,3G的发展要与“电信改革”结合起来。

二是创新是“脊梁”,继续突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的力量,引导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并加大投入,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加强对电信行业的监管,依法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逐步建立电信资费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在政策法规方面,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相关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制定工作;继续做好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要继续做好互联网管理基础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打击网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另外,还要积极推进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五是要“推进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质量可靠且农民用得起的实用终端。”同时,“推动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的尽快出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点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信息化,而农村现代化又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新市场。农村信息化显然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信息产业部的工作越来越向“人性化”发展,政府的“倾听民意、了解民声、为人民服务”的话,不再仅仅是口号而已。

透视未来15年的IT机会

2月9日,长达4万多字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那么,《规划纲要》对IT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规划纲要》首次把发展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定位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未来15年,信息技术创新将面临信息产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信息化关键技术这两大主战场。这预示着今后15年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今后15年,IT企业将有以下四大机会: 1.企业可以大量承接国家“技术”类创新项目。2.企业可以开始承接军方订单。这意味着,军方对IT产品采购的范围和数量都可能大量增加。3.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高新装备和产品实施首购政策。这意味着,政府补贴企业进口设备的政策,将逐渐改为补贴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4.企业可以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扩大研发投入。

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实并不是倡导封闭环境下的自主创新,而是倡导企业利用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人才和全球化生产推进自主创新。

点评:今后15年,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中,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产业,将成为各行各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手段。IT企业将拥有更多的技术研发机会。而全球化的自主创新将成为信息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反垃圾邮件立法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电子邮件被少数人利用发送垃圾广告、进行网络欺诈、传播反动色情信息、散布谣言、传播计算机病毒等,不仅影响了网民的正常网络通信,也对社会治安、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为了规范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 2月20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第38号令《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自3月30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重申了电子邮件通信秘密保护原则,制订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的基本措施,明确了垃圾邮件的界定原则,确定了规范广告电子邮件的选择政策,建立了垃圾邮件的举报机制,规定了违反“办法”的处罚措施。

虽然《办法》在法律效力上仅仅是一部行政规章,但它是今后制订法律层次的反垃圾邮件法的基石。

点评:《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反垃圾邮件立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关键的一步。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也要有所收敛了。

整治SP见成效

构建“和谐社会”是2006年政府倡导的主旋律。在这一前提下,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下称“SP”企业)中存在的大量违规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显然成为主旋律中的一个不协调的音符。

针对社会各界反映日益强烈的SP虚假宣传、诱导或诱骗订制、强行订制并扣费等问题,信息产业部从年初开始,就开展了“畅通网络,诚信服务”治理增值业务市场的专项活动。6月,信息产业部更是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分步推进。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企业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中国移动一方面加强对SP监管,推出SP分层分级管理和梦网二次确认;另一方面构建精品业务,重塑消费者信心。中国联通采取的措施与中国移动如出一辙。

其实,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基础电信企业能否采取有效措施从接入和代收费环节上来制约违规的SP。

点评:信息产业部不仅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为关键的是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电信资费监管长效机制。老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电子污染预防在先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危害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

如何治理电子垃圾?2月28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3月1日施行。11月6日,信息产业部又发布了与之配套的三个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和《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管理办法》对电子信息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以及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等均给予了定义;对于如何控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做了具体的规定;对于违反了《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

应对电子污染,企业必须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申办防治污染的认证标识,必须注意环保使用期限,必须兼顾欧盟出台的WEEE和RoHS标准。

《管理办法》出台的意义主要在于:1.体现了“污染防治,预防在先”的环境保护原则;2.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4.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5.积极应对欧盟指令。

篇5:it战略规划

为了使公司IT系统可以不断支持和加强公司的管理和业务的整体发展,更有利于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对IT架构体系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配置,真正发挥IT的优势,创造公司的竞争优势。

一、主要发展方向及其关键计划步骤

针对公司业务高速发展,从3个角度来进行整体的IT计划:

1、对网络系统全面规划和调整,升级服务器系统为server2003,重新配置硬件网络防火墙,完善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升级部分服务器硬件使其满足更高的系统要求。制定网络和硬件设备使用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包含公司本部与上海泰尔富的数据互通交换查询等)。

2、全面方面的完善各业务的主要应用系统,初步计划对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实验室、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并增加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3、建立统一的IT组织架构,对哈尔滨泰富和上海泰尔富的官方网站进行互连,使双方的IT架构紧密相连,对公司的宣传与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基础建设

建立上海泰尔富公司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网络和硬件设备,规范并统一基本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系统平台。

建立威海恒大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网络和硬件设备,规范并统一基本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系统平台。

根据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统一公司本部与上海泰尔富公司相关的数据库选择、开发平台的选择、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统一。

三、信息系统框架建设

ERP系统的实施

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推动、重点突破”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加快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一体化管理、运行、控制、优化为主线,覆盖企业生产、采购、供应库存、销售、人事、成本、设备和企业管理等部门的ERP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增加收益、提高效率、沉淀企业知识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宏观决策能力和持久的竞争力。

经过公司管理层的最后讨论,最终确定采用北京集翔信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XL-PCM ERP系统。并于2008年11月签订软件开发合同。

具体计划如下:

2008年11月-2009年5月为前期准备实施阶段需要完成ERP软件到服务器的配置安装,安全维护。并且需要IT部门所有人员熟练掌握其所有技术功能与其配置操作。

2008年6月-2009年9月为中期实施阶段此期间IT工作人员需

要对ERP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与使用,并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议,并对ERP系统的BUG进行记录,上报与修改后测试的一系列操作,使其最后达到可以安全运转的程度。

2010年9月-12月需完成系统的标准功能、标准流程的介绍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五大系统,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在完成主系统后要对其下属子系统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实验室、人力资源等,也进行相应的培训。最终制定出比较完善的ERP管理流程制度规范。

根据ERP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流程优化。

ERP操作系统的培训

ERP项目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抓好培训工作。每一个领导、每一个员工要自觉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搞好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加强对ERP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在ERP系统实施前和实施中,要对技术骨干进行必要的系统软硬件操作培训,要让他们直接参与数据的采集,熟悉各种业务的程序和范围,以便在以后的系统运行及二次开发中发挥作用。技术骨干对软硬件系统的掌握程度和对业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着ERP项目的实施。技术骨干和企业部门的“一把手”是ERP项目成功实施的两大支柱,只有他们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ERP项目的管理优势。

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流程优化

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首先以管理和业务流程为主,从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适当的优化,然后在ERP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功能和相关的客户开发进行固化。

公司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公司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以人为本。对于业务流程中各相关部门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明确的流程固化。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流程图描述业务流程。通过这种方式,固化和优化在财务核算和管理、采购、销售、产品研发、订单下达等相关环节的流程。

四、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总投资预算600万元人民币。其中:

①硬件等设施投资250万元,用于上海泰尔富公司增添服务器、终端机、监视器及交换设备等硬件装备及网络工程建设;

②软件开发投资350万元人民币,哈尔滨公司用于开发各种管理系统软件;

2、效益分析

直接效益

①费用控制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费用控制可以使年管理和销售费用等费用降低15%。

②成本分析与控制 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对产品制造过程实施全程跟踪,严格按工艺标准进行生产和成本管理,同时通过对比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差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使年生产成本降低10%。

③库存管理精确控制各种材料、产成品等存货的库存量,调控平衡销售与生产计划,严格执行以销定产,可以大幅减少各种物资存货占用资金,使库存物资储备量达到最小甚至做到“零库存”。

间接效益

①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方面 实现公司内部网络化办公,所有工作人员几乎不用离开工作岗位即可实现日常业务处理,沟通顺畅。极大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②提高企业信誉方面 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快速协作,及时处理与客户及外部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合理协调解决业务问题,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

③提供决策支持方面 中高级管理者可迅速全面了解、掌握公司各项业务运转情况,以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各项报表数据为参考,及时做出合理、恰当的决策。

④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使用的及时性为公司能够快速捕捉商机提供了根本保证,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网络部

篇6:IT个人发展规划

毕业前一个学期,于利特意拽来好朋友跑到其在上海的哥哥家讨教求职、就业经验。令他倍感意外的是,好朋友的哥哥说,要是于利是他的亲弟弟,他不希望于利也做编程。朋友的哥哥接下来说,编程表面上看起来薪水高、待遇好,很是风光,实际上是份不折不扣的苦差事,有时候甚至都觉得不是人干的。整天就围着一样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转,还必须得集中精力,一点都错不得,真的很累。

虽说这两年是赚了一些钱,但是付出的精力和健康代价实际上远不如此。而且,编程的工作环境封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以前了。听完朋友哥哥一番话,于利觉得编程类工作的确有些可怕,而且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功底,工作起来想必更吃力。而且,自己的性格是偏外向的,也不喜欢整天大部分时间与电脑字母打交道的封闭环境。考虑后,于利决定找偏硬件类的it技术工作,而且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功底。

毕业后,于利顺利在现在这家it公司找到了网络工程技术服务工作,待遇虽然没有编程的同事高,但是比起同龄人中其他行业的人来说已算不错了。刚开始,于利觉得挺满足,然而,做了两年后,慢慢地,于利开始焦躁起来。这时的他,手上的工作已经很熟练了,没有了原先的新鲜感。在现在这家公司也看不到有晋升的空间。

最要害的是,于利总觉得技术工作也有点像吃青春饭的,自己也不是非凡喜欢,总不可能一辈子做技术;即便自己愿意,客观环境也不一定答应,技术更新换代的那么快,自己很轻易就被后来的年轻人淘汰了。可是不做技术,自己又能干嘛呢?

抱着这样的念头,于利又做了一年,最近,他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厌倦,对未来也从未感到如此的迷茫,迫切地,于利想要为自己的将来选择一条更好的出路,于是,他来到了向阳生涯。

职业规划师分析

没有完美选择,适合自己最好由于国内长期缺乏职业生涯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职场新人在选择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不够成熟与理性。他们中大多数人会跟随大流的思想,认为最热门的即是最好的。热门的的确是公信力好,普遍意义上靠的住的选择,但对个人来说未必是最好的。

于利很早就瞄准了当时热门的it行业作为自己以后职业发展的空间平台,在大学专业选择的时候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应该说他在当年中学刚毕业的时候就能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式来考虑自己的专业选择,这种眼光值得肯定,但他同时也忽略了一点,他始终都是站在大众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却忘了想想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合适的。

事实上,职业选择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须基于自身的个性、能力、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虑。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能力有别,价值观也可能各式各样,所以,并没有完美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找到职业选择的真命天子先定位,后择业有句歌词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选择也是这样,没有多少选择可以重来。一次职业选择一旦付诸实践就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这些都是不可重来的。要使职业选择可能面临的遗憾最少,在选择之初对自我准确的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定位是一个自我了解的过程,是一个对就业形势把握的过程,也是一个将自己与就业环境紧密结合的过程。好的定位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优点,发掘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空间。当然,定位除了自己主观上的深入思考以外,借助一些专业的测评也是有必要的。于利的职业偏好、职业性格和职业技能是可以与it行业工作较好结合的。

于利的案例给那些想要进入it行业的年轻人一点重要的启示,倘若你只是项目it行业的高科技、高待遇,而并不确定这个行业是否是自己的爱好所在,是否希望在这个行业长远发展,那么,最好先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it职业培训机构开始将职业规划引入培训课程。

择业同时需规划既然专家的测评结果显示于利的职业选择是适合其职业发展的,那为什么于利还会如此的焦虑和不安呢?最大的原因在于择业的同时于利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缺少长远的发展目标。

从目前于利的情况分析,他在技术的纵深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于利的职业气质中体现出很好的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治理技术潜能,建议于利可以从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着手,同时补充一些组织治理方面的知识能力,逐渐过渡到向治理层面发展。

上一篇:小学八一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凤台土语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