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2024-09-07

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2012春行政本科班###12441012012##

随着我国经济重心从农业转向工业,涌现出了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找工作的现象,形成了所谓的“农民工”’,在城市,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因为“农民工”普遍学历低,特别是农村青年。农民工转移难,就业难的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困扰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大难题。本次农民工就业调查,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就业意向,从而为他们能正确选择就业,改善他们的收入及社会地位。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就业需求”问题,共调查了4名对象,他们均符合规定的条件。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邝一龙,男,23岁,高中,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5人。他在本区的一间车行任职销售员。月收入2500元左右。他很想参加短期的市场营销培训,掌获了营销技巧,提升业务能力。这对于他继续留在发达城市有一定的帮助,毕竟销售行业具有挑战、有付出,才有回报,因此它所包含的困难、挫折、艰辛是一般工作无法比拟的,所以他更希望转身车辆理赔保险行业。

骆杰文,男,25岁,大专,团员,未婚,家庭成员有4人。他在本地区的一间工厂任职技术员,月收入1800元左右,他想通过业余学习提升学历,学习管理学,成为一名管理层,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程敏,女,27岁,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有6人。她在本区的一家工厂任质监员,月收入1800元左右。她很想通过业余学习提升学历和自身文化素质,希望政府能为返乡创业提高优惠政策,自主创业。

张凯,男,35岁,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有4人。他在本地区的一间私人公司任保安,月收入1600元左右。他很想通过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机电技术,从而提生工作能力,获取更高的工作报酬,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一、调查现状及分析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初中学历的2人,占总人数的50%; 中专学历1人,占总人数的25% ,大专以上学历1人,占总人数的25%。在这四位农村青年中,其中三人从事技术体力劳动,一人从事销售工作,月收入大概在1800-2500元左右。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意向。

2.对就业需求程度及途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意识中改变就业方向很明确,只

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只是选择短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但他们的工作枯燥且工作时间长,也间接消极了农村青年的求知、进取向上。经过四名调查对象,得到一个结论:就是都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或技能,但由于他们来自落后的农村,一没学历二没技术,只能胜任普通操作工这类的工作。虽然也曾考虑通过短期培训进行充电,学习电脑、销售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相信,只有这样他们的明天才会更好,但大都由于家庭条件、时间不允许,只好放弃。现在只能好好工作,多赚点钱,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改变工作层次,其中50%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或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通过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改变就业,另外的50%则希望通过自身的业余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对自身发展进行更进一步定位。

二、制约农民工就业原因

1.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工地等需要体力活的工作,然而受楼市低迷影响,建筑业、搬运业等务工的民工大都失业返乡。

2.现代企业对当代农民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现代化大潮中,随着社会对经济发展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那种只靠力气吃饭的“旧式农民工”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理念。由于农民工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局面。所以,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内在因素。

3.受自身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制约,不少农民工的工资较为低下,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受待遇低下的打击,不少民工在城里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压力加大,萌发回乡念头。

4.就业供求信息不对称。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朋友或熟人介绍,很少参加招聘会或者上网搜索有关招工信息。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大量用人单位要么在网上发布人才需求信息,要么在大中型城市组织专场招聘会。这种招聘途径和农村的现实状况很不对称,以至出现了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而大量待业农民工却无法获知相关的招聘信息。

5.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

三、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农民工就业促进组织,达到就业供求平衡机制。城镇人员失业以后可以在社会保险机构或相关的部门进行登记,也可以找工会等组织寻求再就业;大学生群体就业中也有相关的学校、教育机构等部门进行就业促进;而农民工失业以后不但享受不了各种保障,即使再就业也是十分困难的。

2.政府做好“红娘”,促进农民工就业。政府或民政部门可以带领农民工参与到县、市乃至区组织的各种招聘会,为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健全人才中介服务平台,送岗下乡活动。真心实意帮助农民工解难题、办实事。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区间的无序流动,降低农民工就业成本。

3.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完善工会组织,使农民工可以通过集体谈判以及组织化的渠道表达意愿、维护合法权益;要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并严格执行《劳动法》;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骗取农民工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

4.充分利用各县市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系列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地方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现代传媒手段,向农民工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发展订单式培训。多渠道培养农民工就业技能,为农民工就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5.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调整投资机构,把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注重建设能够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直接增收的中小项目。

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清理整理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实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工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城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近转移就业,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五、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篇2: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报告

前言:实践参加者:

实践主题:农民工就业、工资、劳动保障及其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

实践时间:2010.7.10至2010.8.30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就业状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

(二)农民工职业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四)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障碍

1、户籍壁垒。

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农民工不是不能干,而是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不被允许干。农民工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使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就业极不稳定。

2、行业和工种限制。

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农民工群体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成为城市的边缘人。

3、技能障碍。

除了外力限制,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缺乏技能。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与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

4、信息缺失。

农民工一度被称作“盲流”,主要是指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五)、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当前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的原因,还有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融合和接纳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2、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

3、加强农民工工资和用工管理。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农民工工资情状

(一)、工资普遍较低

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1、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

据调查,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潜在规则”:多数开发单位都将“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款”作为招标的一个必要条件,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再将工程款分期分批拨付给施工单位,这就给拖欠工资问题埋下伏笔。一个经常出现的情形就是:等到工程完工,开发商往往以商品房销售不畅为由,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这就直接导致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

2、将拖欠工资做为留住人的一种手段。

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用尾欠作为留人的手段。包工头普遍担心春节后人手缺乏,或者跑到其他包工头那里,往往拖欠农民工一部分工资,一般在600元左右,强迫农民工来年继续在其手下干活。

3、雇主有意拖欠。

多见于餐饮、制衣、制鞋等企业,雇主有意拖欠,有钱也不发给农民工。

4、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欠薪。

农民工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能力较低,认为老板给不给钱,或者什么时候给钱,是老板的事,自己拿他没办法。

三、农民工劳动保障情况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二)有部分农民工未签订了劳动合同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四)劳动时间较长,劳动报酬低第三,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水平低。

在农民工劳动保障方面要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

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

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

一般来说, 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入我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尤其是英语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流动人口多半来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制度创新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创新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制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就教育问题来谈教育的制度创新,因为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2.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正逐步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克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农民工子女比较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

3.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尽量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

4.关心贫困农民工子女,切实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

采取“减、免、捐”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对进城务工人员中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在接受政府、学校及个人资助时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经费。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渠道,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5.增设相关课程,增强流动儿童防范意识。

针对流动儿童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应增设安全教育课程,教会学生注意在家、外出的安全、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及常见伤病的自救方法,确保流动儿童的人身安全。

目前,学校应对农民工子女,采取不设门槛先入学,后办理有关手续的办法。对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一视同仁,按照上级政策,借读费、学杂费和书费全免。对困难学生,积极争取教育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的资助,加之学校的减免、捐助政策,保证他们在学校完成学业。

注释:参考文献

[1] 雄若愚,董结琴.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国情国力,2002,(12).

[2]周佳.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J].教育科学,2003,(6).

篇3: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开展论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失地农民”成为一个不断在壮大的群体, 在其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 为谋生计, 大部分适龄人口需进入劳动力再就业市场。而就业培训无疑是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及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某市高新区正在进行城市化改造的三个村作为调研对象, 共发放问卷215份, 收回有效问卷196份。被调查对象涵盖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 性别比例较为恰当, 受教育程度能够普遍反映失地农民的基本文化水平。数据分布合理,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能够普遍反映调查地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1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1.1 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失地农民对于就业培训的参与度并不高, 原因主要有:农民失地后均会得到高额的补偿金与安置费, 对于再就业的热情较低;失地农民受小农保守意识的影响, 参与就业培训的意愿较低, 仅有18.20%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就业培训, 同时, 实际参与培训的失地农民仅占21.43%, 且参与频次大多为1~2次;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年龄在25~55岁之间的失地农民的教育水平多为初高中, 占78.06%。对于就业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理想, 逐步挫伤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失地农民更愿意享受现有生活, 对于继续社会化和自我发展的愿望不强。

1.2 政府部门:对就业培训的重视度相对较低

目前, 当地没有出台有关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系统、完善的政策制度, 就业培训缺少制度的保障;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小, 未形成长期的资金给付机制, 经费拨发缺乏连续性, 就业培训工作不能形成长效稳定的机制, 从而不利于就业培训的持续性开展;政府所组织的就业培训多受经验性因素的影响, 事前对于失地农民的需求考察、意愿分析不足, 从而导致培训的内容、方式等多方面与不符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 仅有13.35%的失地农民对政府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

1.3 培训自身:就业培训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培训的设置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形成成熟的机制与模式。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 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切身需求, 如对创业培训的需求为19.84%, 实际提供率仅为2.24%;就业培训缺乏良好的考核机制, 对于失地农民的考核往往以签到为主, 缺乏对失地农民的约束与规范, 简单随意的结课方式大大降低了结课证与就业资格证的含金量, 使得整个培训的效果不佳;缺乏培训后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的反馈机制, 培训机构不能很好地了解培训的效果, 不利于培训的改进与提升。

1.4 社会环境:对参与就业培训的失地农民的接纳度不高

由于就业培训自身的诸多缺陷使得社会对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不高。意味着, 即使参与就业培训, 失地农民仍然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承认度不高,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失地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两者相互作用,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目前就业培训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 改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意见与建议

建立就业培训的激励机制, 提高失地农民参与积极性。运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措施, 使失地农民能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并通过考核奖励机制, 对表现优异的失地农民进行再激励。

构建就业培训系统的管理机制, 将培训效果纳入政府政绩的考核范围。加强对培训机构、人员的有效管理与监督, 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将培训效果与政府政绩直接挂钩, 从而提高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重视程度,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政策环境。

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 系统全面地进行课程设置。兼顾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 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采取“宽进严出”的结课方式, 同时, 加强对接受培训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的跟踪反馈, 建立长期的反馈机制。

加强社会宣传, 提高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认可度。通过大众媒体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进行广泛宣传, 转变社会对就业培训的态度, 引导公众对就业培训进行广泛监督, 提高社会对培训结果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为接受培训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89.

[2]高艳, 李华, 陆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基于西安曲江新区的调查[J].经济师, 2010 (3) :23-24.

篇4: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1.桦甸市永吉街道辖区征地基本情况

桦甸市永吉街道地处桦甸市城乡结合部,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近年来,街道辖区的大量农用土地因工业、城市建设被征用,致使许多农民失地。2009年,永吉街道有10个村土地被征用,共涉及农户825户,占街道农业人口的32%。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调查,失地农民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调查的576个失地农民当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没有;二是就业能力差。从事农耕的占85%,并且大部分缺乏一技之长,就业能力差;三是相应的社会保障没有及时跟进。上级相关部门只为完全失地农民办理了失业登记证明,并为已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的完全失地农民连续补贴3年50%的保费。

2.农业用地征用存在的问题

2.1对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机制 由于市政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扩建,征地面积也随之扩大,失地农民也逐渐增多,失地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它涉及到户籍、计划生育、义务教育、住房安置、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

2.2失地农民中18岁以下的人员没有经济来源 在调查中发现,0~18岁的人员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属消费层,占失地农民人员26%,没有生活来源。

2.3失地农民中45~60岁之间的人员就业难 这部分人员绝大部分以从事耕田为生,文化素质较低,一旦失地,转行就业非常困难。

2.4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补助标准偏低 目前,桦甸市只发放给完全失地农民连续3年50%的社保费用补贴,部分失地农民没有任何待遇。

2.5征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征地过程中,为了工作进度作出的一些承诺,征地后没有兑现,造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3.今后针对失地农民就业于生活问题的几点建议

3.1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 失地农民的知识含量、就业观念,难以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要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就业能力的增强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责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可以把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这既可以增强用人单位聘用失地农民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3.2广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失地农民就业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把就地、招工、投资入股、住房、划地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发挥征地单位就业促进的作用。

3.3消除就业障碍,为失地农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主要是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消除影响征地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各种壁垒,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农民进城后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二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3.4重视资产建设,缓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 失地农民的资产建设,有赖于政府的重视和培植。要让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资产建设,形成长效的收益机制和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化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住宅时,既要确保他们居有其屋,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

3.5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 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篇5: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摘要:目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个人因素如不想从底做起,技术不够精通,也还包括外界因素如就业岗位少,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更少,相关的政策也还不足。对于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1:农民工学历低,技能低,没有一技之长,2:就业机会少,加上大学生与农民同台竞争、抢占农民工就业岗位,这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更加少了3: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甚少,很多方面都没有保障。为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的两难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教育方面改革,要注重技术与学识并重,注重实践引导。政府方面要做好相关的保护政策。对于农民工,要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技能,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政策,社会保障方面要做好。

关键词:就业、创业、专业、技能、论知识是大学生,论身份是农民工、素质、政策、社会保障、学历、岗位、信息沟通、毕业生人数多、政府、实际出发、职业培训,„„

前言:我所做的调查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情况。采用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法及文献法。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反映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让大家更加关注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增加,对社会的影响的很大,社会上的无一技之长的靠劳力的弱势群体-农民工自然免不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的将是两方面的就业难。根据调查,目前至少有3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我所了解,还有一些毕业生呆在家里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找到工作,因为他不想从底做起,在他看来受过教育的不该从事这些工作,因而处于待业的状态。还有部分是由于竞争太激烈而找不到工作。如今很多大学论知识是大学生,论身份是农民工。农民工就业方面,很多进城务工的都因为岗位少,技能低,加之大学毕业生的同台竞争而处于劣势地位找不到工作,大多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都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体力消耗大而所获工资低。调研的20个农民工中仅有12人找到相对固定的工作,很多农民工谈到自己的生活时,都为工资低,付不起城市高额的生活费而心酸落泪,在他们的身上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比如最重要的就业问题,很多人因为自己子女高额的学费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就业,然而却因为就不了业而背负更大的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现况

就我调查的20个大学生之中有7个还处于待业的状态。七个之中有两个是毕业三年仍未找到工作。问其原因,他们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加上专业不对口。其中有8个虽然已经找到工作,不过所做的工作与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更有甚者,薪酬还不如农民工,部分。其余的找到的是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以前大家都说上大学好找工作,原因在于很少人上大学,同时国家还可以为大学生分配工作,可是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改变了,不再分配工作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如下1: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03.6万,大学生依然是“天之骄子”,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到了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总数增加了80%,达187.7万,此时大学生就业不如原先想象的那样容易。2005年和2006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分别增长到306.8万与377.5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和3.6倍。而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平民化”是必须的,是大势所趋,只有高等教育“平民化”,才能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改变我国资源禀赋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平民化”程度还不够,还应继续加大。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平民化”进程中,劳动力素质提高了,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却没有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就出现了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劳动力市场对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增加。这就造成了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2: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选择与市场需求脱钩,有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学历,而不注意未来的就业去向,这就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和教育层次招生过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和教育层次招生过少,结果就是大学生过多,而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供给严重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是供给基本上由国家决定,而需求则由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决定。国家和学校的招生计划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专业构成,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多是基于前一两年的“热点”,对“热门”专业一拥而上,这样就造成了四年之后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几年前的“法学热”为例,几乎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法学专业,而对高素质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虽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完全不能与毕业生的增加量成正比,法学毕业生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就业难现象尤为突出,大量毕5业生的就业渠道与本专业无关。另一方面,关于“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偏见让教育层次的偏误性渐行渐远,劳动力市场对本科生及专科生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农民工就业状况:

近年来,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单纯靠农业劳动已无法让生活得到满足。为此,很多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可是城市的生活对于农民来说并非那么好适应。找工作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据调查,就20个人之中仅仅就12个人找到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只有5个人选择花大笔钱去培训,考取驾照。由于近来我们那引进了出租行业,而目前他们又处于待业状态,他们就打算去贷款租车,可是农民贷款并非易事,就算贷到了,租到车了,也不是一切OK了。有一个农民工谈到自己的生活了,眼角都湿了。他是选择贷款租车做生意的。可是最近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他的车与摩托车碰到了,本来那责任是对半分的,可是开摩托车的那一方有一亲戚是交警,硬是不肯付那么多责任,硬要他多付款,交警一直刁难他,将他的车扣了,不肯归还,那可怎么办呀?没有工作一天就没有资金啊,还要交付每天的停车费,出租费,利息费,生活费„„身为农民又没人能帮忙,生活的压力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了。是啊,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也是社会一大问题啊。

为何农民工就业难?

1:劳动者素质偏低: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部分劳动者年龄偏大,又缺少技术,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2:外出就业盲目性:民工就业渠道少、信息收集难,与用工单位就业信息不对称增强农民工流动盲目性。农民外出多靠“血缘、人缘和地缘”关系,此种情况导致农民外出的随意性、自发性较大。与他人或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沟通较少,导致农民工之间相互帮助的可能性较小,导致政府管理措施的出台、帮扶措施的执行有较大的困难,对口帮扶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的农民工换单位的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外出民工的就业难度。

3:3 社会保障的滞后性: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大约五成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或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没有和单位签订任何劳工合同。留守儿童的教育抚养和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农民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并未得到保证,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做出了一些规定,这些社会保障的不完善性导致农民工参保积极性较低,甚至有退保的现象。加上我国法律起步较晚,行政职能部门监查不能面面俱到,农民工的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护。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要从政策上鼓励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迅速调整,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中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摆脱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利用我国教育的成果——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而不是仍然依靠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创造企业的利润。从而有可能摆脱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困局。因此部分产业应该尽快重组升级,提高效率,更好的运用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带来的收益,减小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新的力量。国家以及个人家庭耗费大量资源培养的大学生不能从事最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

2: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面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招生计划的专业设置上应该降低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小或是市场已经明显饱和的专业的招生量,做到结构平衡。对于“热门专业”的招生增量要理性控制,不能一哄而上,这样不仅在数量上造成了这些专业人才的供给超额,在质量上也不能保证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应用性强,有着稳定市场需求的专业,应该保持原有或有步骤地扩大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的层次上,我国现有的制度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应该扩大培养技术工人的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校的招生量,削减本科层次的招生量或控制其增长幅度。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的调整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农民工就业难该如何解决?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2: 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由于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引导农民工群体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事实上,一部分农民工经过外出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资金积累,有了较强的创业意识,故政府对农民工群体创业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各地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3:各方提高信息沟通,努力提高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就业。一方面在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掌握本地区农民工的数量、就业意愿等信息;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可以与劳务输出地区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联网等各种渠道发布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4 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为其提供人文关怀。目前我们有《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但实行起来却不尽如人意,特别在农民工这一庞大的务工群体中,更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

结尾:尽管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如何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和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是亟待推进的工作。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掌握技能都是必须的。是的,我承认目前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都很难,我们不能无视它,也不能畏惧它。我们所要做的是集合众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只要大学生转变观念,多加学习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只要农民工加强职业训练,以创业带动就业,只要我们的社会保障做得好,政策落实得好,只要各方各界能同心协力,那么那些“两难问题”就不再是难题,因为难题会随着大家的共同合作而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创新期刊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考——李林太、高金登凤凰网—

调查者:

篇6: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剑阁县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广元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民工就业现状调研的通知》的要求,为准确了解我县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由县农劳办带头,在相关单位抽人组成调研组,深入元山镇、白龙镇、普安镇、剑门关镇、下寺镇等乡镇进行调研,组织召开农民工就业座谈会等开展调研。先将调研报告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全县辖57个乡镇,总人口69.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52万人,有社会劳动力33.99万人。从去年至今年3月,累计外出务工人员45.9万人。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落实责任,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取得了显着成效。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兴建工业园区,吸引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我县,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进一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开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农民工民工就业情况

1、外出农民工民工就业情况

据我县抽样调查和各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全县累计转移就业农民工达45.9万人,年劳务收入31.98亿元,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为18-45岁的青壮年,占转移就业人数的83.7%;市外农民来剑就业0.23万人;转移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占90.2%,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人员证书》的不到0.5%。

从行业分布看,我县外出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分别占39.3%、32.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

从地域分布看,省内就业比例较低,省外就业比例较高,且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省市。另外,据我县农民工调查监测结果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县农民工就业区域有从省外向省内“回流”迹象。

2、来剑农民工民工就业情况

由于我县属较典型的农业县,二三产业相对滞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市外来剑就业人员很少,据2013年年度统计,来剑就业人员仅0.23万人,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和服务业领域,分别占47%和35%,其他领域共计只占18%。

三、农民工市民化情况

1、意愿和人数。在融入意愿方面,“愿意在城市长期务工、生活”的农民工占主体(63%),高于表示“不愿意”(21%)和“看情况”(16%)的比例。我县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较为强烈。另外,调查也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些。据不完全统计市民化人数达15万人左右。

2、社会保障。我县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险的险种范围不断拓宽,调查显示了我省农民工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保险从无到有,但是参加的险种单一(多为意外伤害险)且比例很低,仅占不到7%。

3、劳动权益。我县外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还不到2%的农民工与就业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从调查结果来看,经常遇到被拖欠工资问题的农民工仅占受调查者的17%,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工没有遇到过被拖欠工资现象。理性解决劳动纠纷的诉求有所提升。调查发现,我县农民工解决工资拖欠的途径包括:通过找领导、向劳动监察投诉、向工会反映等。

4、随迁子女教育。我县外出农民工子女上学的具体情况是:在老家公办学校上学比例为92.5%,在务工地公办学校上学比例为0.5%,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占2.7%,在私立学校占4.3%。

5、住房。调查显示,我县外出农民工居住现状呈现居住方式多样化的特征。19%的农民工是通过“租房”,78%的农民工住在“单位宿舍”,3%的农民工可以“自购商品房”。

综上所述对加强农民工就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平等的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免费为提供政策咨询和适时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收集岗位信息,开发针对农民工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完善企业工会组织,使农民工可以通过集体谈判以及组织化的渠道表达意愿、维护合法权益;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严格执行《劳动法》;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骗取农民工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富余,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造成的结构性过剩。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急需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农村现有大量较低素质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因此,应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环节来抓。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源头。打破现有与市场需求相分离的应试教育格局,树立全面向社会办教育的新理念,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规模和水平,提前培养学生的实用就业技能。二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抓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注重培训

以农村18—40周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家政、餐饮、建筑、电子、服装、修理等适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培训质量,打造高品位的劳动力品牌,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受训农民转岗就能就业,就业就能凭技能留得下、挣到钱。三要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及时传授予给广大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篇7: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

从1990年以来,因瓮福矿肥基地建设、株六铁路复线建设、马遵公路建设、城镇建设及公益设施建设等因素,**市共征用农民承包土地1.35万余亩,占当年农村土

地承包面积22.53万亩的5.98%,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因征地而失去全部或大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民达到1.26万人,占当年农村土地承包人口19万人的6.63%。按照政策规定批准农转非7265人,占失地农民的57.6%。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虽然得到了征地补偿,但解决长久生计是一个大问题,就业成为第一需要。按全市农村劳动力占人口比例61%计算,不论是否进行农转非,总体上约有7700人需要陆续解决就业问题。

在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上,**主要采取四种形式:一是与征地企业协商安置,如宏福公司及其下属包装制品厂安置约240人,占失地农民需就业人口的3.1%;二是协调市内企事业单位安置,如军民水泥厂、磷肥厂、交运公司、重钙厂、万亩果园场和环卫岗位安置就业约300人,占3.9%;三是经劳务公司安置,通过马场坪劳务公司组织1000多人临时就业,约占13%;四是推进自谋职业,如动员部分有条件的失地农民从事服务业,如市内营运三轮车、卖水果、卖肉卖菜、卖服装、卖早餐或夜市小吃、擦皮鞋等,约安置500人,占6.5%,工作报告《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除这四种政府推行的就业形式外,失地农民为了生计,部分自行外出打工,或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谋生。仍有少部分失地农民没有顺利实现创业或就业,仅以耕作剩余土地为业。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者约占13.5%,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富裕。如牛场镇东南街村朱治珍户,征地前从事种养业,年收入9884元,征地后经商,年收入16392元,收入大约增加65%。该村胡昌明户,用征地补偿和多年积蓄,修建两楼一底一个门面的楼房,门面年租金达1500余元,加上耕种剩余土地,一家人衣食不愁。经劳务公司安置临时就业和自行出外务工或在市内务工者共4000人左右,占52%,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部分还有所下降。如马场坪三堡村摆纪组18户人家,土地全部征完,在搬迁中家家都利用征地补偿款修了房屋,只有靠临时性的打工找钱维生,一旦找不到工做,一家人的生活就成问题,常常为找工作担忧。没有安置就业者约占34.5%,生活比较困难。这部分失地农民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从事商业活动屡屡失败,有的又疾病缠身,没有其它出路,其基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如高坪镇英坪村山冲组苏万兵户,由于素质较差,征地后没有能力从事其它经营,只有靠经营不多的剩余土地,近年来生病,不仅要支付医药费,而且庄稼也未种好,家庭生活很困难,靠民政救济维持生活。总体来看,失地农民就业不稳定和未转业人数占绝大多数,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就业问题。

二、引导失地农民就业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市内而言,可提供的就业空间小,人多岗少,竞争激烈,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非农技能差,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失地农民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女35岁男40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农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与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相比,其就业机会少,择业余地小,观念比较保守对他们择业就业影响很大。面对就业处于劣势的失地农民,政府引导上还存在一些的比较突出问题。

篇8:上传【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报告

返乡农民工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一种逆向运动,即“回流”形式。由于产业梯度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环境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返乡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渐成规模,其返乡原因也日趋多元化。

国内学者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社会支持,主要分析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等因素,如王国猛等(2011)等;第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影响因素,主要是侧重定量分析,大致可归类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环境因素等,主要有马芒等(2012)、魏凤等(2013)、陈文超等(2014)等;第三,返乡农民工就业机制分析,主要是通过实地调研,从就业促进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就业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于华江等(2009)、黄瑞玲等(2011)等;第四,返乡农民工就业政策建议,这是返乡农民工就业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主要有韦云凤(2009)、苏文军(2009)、彭文慧(2010,2011)等。

二、返乡农民工的特点

贵州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在不断扩大,2012年为742.59万人,截止到2013年3月底,贵州外出务工就业人员规模为776.26万人,其中跨省就业人员规模为579万人,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区域。同时,返乡农民工规模呈递增态势,跨省返乡农民工规模也呈递增态势,2012年贵州返乡农民工总数和跨省返乡农民工总数分别为93.09万人和53.54万人。截止到2013年9月,贵州跨省返乡农民工规模为72.71万人。从整体来看,贵州返乡农民工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农民工返乡前的就业地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主。

截止到2013年9月底,从长三角地区返乡的农民工约45万人,占贵州跨省返乡农民工的比例约62%;从珠三角地区返乡的农民工约21.8万人,占贵州跨省返乡农民工的比例约30%;从京津唐地区返乡的农民工约2.2万人,占贵州跨省返乡农民工的比例约3%;其他地区返乡的农民工占贵州跨省返乡农民工的比例为5%。

2.返乡农民工年龄结构总体偏年轻。

返乡农民工年龄结构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25岁以下的返乡农民工为31.27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43%;25~40岁的返乡农民工为26.17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36%;40岁以上的返乡农民工为15.27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21%。

3.返乡农民工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偏低。

返乡农民工教育程度以小学教育为主,技能水平较低。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返乡农民工为45.8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3%;初中教育程度的返乡农民工为21.8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30%;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返乡农民工为5.11万人,仅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当然,返乡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与全省农村人口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密切相关。由于返乡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下,专业技能整体水平不高。

三、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现状

为准确了解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1情况,2013年10月,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贵州大学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和本科生国庆期间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0份,回收问卷936份,剔除填写不完整问卷,有效问卷897份。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样本分布以男性和已婚为主,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调查样本分布在贵州省内9个州市。返乡前的工作地点在省外区域的调查样本占62.3%,其中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占全部调查样本的50.8%,这一特征间接说明了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性。

(一)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现状

1.外出就业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国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占35.7%)、建筑业(占18.4%)和服务业(占12.2%)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提高[1]。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从业也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而且这3个行业所占比重(73.3%)高于全国3个行业所占比重(66.3%),高于7个百分点,这说明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行业与全国农民工就业行业相比既相类似又更集中,主要集中在建筑业,这与全国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逐年递增相符。

从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从事相关行业的原因来看,“技能要求低”成为最主要的原因,这与前面提到的贵州返乡农民工教育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工资高”是次重要的主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贵州农民工返乡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月均收入为2530.1元,这一收入相对于贵州农村居民收入来说,无疑是一笔较高的收入,因而成为主要原因之一。再次是“懂这方面的技能”,说明部分返乡农民工从事与其职业技能有关的工作。这3个原因占了所占比重在70%以上,是返乡农民工从事这些行业的最主要原因。

2.外出就业的月均收入与全国农民工收入水平大致相当。

从外出就业月均收入分布来看,贵州农民工返乡前最后一份工作的月均收入为2530.1元。这一收入高于2012年末全国外出农民工2290元的人均收入水平,但这一平均收入水平是调查时点贵州农民工返乡前的收入,既可能与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有关,也与贵州返乡农民工务工地点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关。

3.外出就业参加培训比例较低,正式组织的培训作用缺失。

从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期间参加培训类别来看,46.2%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其次,29.3%的返乡农民工是“自己跟师傅学技术”,这主要与他们从业的行业有关,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大多数是通过师傅的“传帮带”学习技术;20.0%的返乡农民工参加过“用工单位组织的培训”,说明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期间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参加务工地政府及其他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的返乡农民工人数很少,所占比例更少。这一数据说明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期间参加培训类别基本上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务工地政府及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培训的作用并不突出。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次数来看,贵州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期间,剔除从未参与培训的农民工(46.2%)外,参加1次培训的农民工占27.4%,参加2次培训的农民工占17.6%,参与3次培训的农民工占8.8%,这间接说明贵州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

(二)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现状

1.就近就业行业与外出就业行业关联度较高。

返乡前后就业行业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延续和提升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从就近就业的主要行业来看,建筑业成为贵州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的主要行业,占24.3%,这既与25.4%的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期间从事建筑业密切相关,也与贵州近几年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关。20.6%的返乡农民工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可能因年龄、家庭、技能等因素而不得不从事农业,而且调查问卷还显示,部分返乡农民工开始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初步实现规模经营。只有11.3%的返乡农民工从事制造业,而外出就业期间则是35.8%的农民工从事制造业,这说明贵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还不发达,难以满足返乡农民工就近从事返乡前相关行业的现实需求。

与返乡前从事行业相比,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服务业的返乡农民工占10.9%,与返乡前的12.1%略有减少;从事交通运输业的返乡农民工比例有所增加,从6.2%增长到9.9%;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返乡农民工比例略有减少,从7.2%减少到6.5%。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仍从事返乡前的相关职业,这有利于维持返乡农民工在务工期间获得的已有技能,能够带动其他返乡农民工提高自身技能。可见,外出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就近就业信息来源与人际信任仍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

就业信息来源反映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层次和就业机会的真实性。从返乡农民工就近非农就业的信息来源看,主要来自返乡农民工基于亲缘、友缘、地缘而形成的“强关系型”社会资本,分别为30.6%(亲戚介绍)、27.4%(朋友介绍)、11.8%(老乡介绍)。通过“强关系型”社会资本实现就近非农就业的返乡农民工占71.8%。通过政府基层组织部门和就业中介机构等正式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就业的返乡农民工所占比例为2.7%;通过招工广告、招聘会等渠道实现就业的返乡农民工占10.5%。可见,地方政府基层部门及企业等的“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在返乡农民工就近非农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亟待改进。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有学者研究表明,“青年农民工的人际信任结构呈现出对城市居民的信任缺失与对来自老乡、亲戚等信任度高的特征”[2]。调查数据显示,贵州返乡农民工的人际信任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表示对亲友“比较信任”的返乡农民工所占比例为52.0%,表示“不信任”的仅占2.7%;表示对基层政府部门“比较信任”的返乡农民工占15.8%,表示“不信任”的占27.6%,超出“比较信任”所占比例的近12个百分点;表示对当地企业(或单位)“比较信任”的返乡农民工占21.8%,表示“不信任”的占9.8%。就三者的信任程度而言,贵州返乡农民工对亲戚、朋友、老乡等亲友的信任程度较高,其次是当地企业(或单位),最后才是基层政府,说明返乡农民工所交往的社会依然是一个“强关系型”的熟人社会,这对返乡农民工就近非农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3.就近就业收入比外出就业减少,就近非农就业收入略高于就近就业。

返乡前后工资收入变化及其变化幅度是返乡农民工是否再次外出务工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就近就业月均工资收入来看,调查时点的返乡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239.9元,比外出务工平均降低290.2元,比外出就业收入平均减少了11.5%,这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农民工返乡一段时间后会继续外出务工。但是,如果考虑生活成本的话,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收入结余并不一定比外出务工少,而且还能增加与家庭团聚、照料家人等家庭活动机会。“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生活开支较大、收入结余少,因此在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就近就业,这也是当前农民工流动格局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3]。”尽管就近就业月均收入比外出就业少了近300元,但是如果考虑外出就业期间在流入地的日常基本生活、房租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收入结余并不比外出就业收入低。

为了解就近非农就业对返乡农民工经济收入的影响,文章对贵州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收入与就近非农就业收入进行简单比较。从就近非农就业的月均工资收入来看,贵州返乡农民工就近非农就业的月均工资收入为2368.4元,高出贵州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收入128.5元,实际上也就高于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返乡农民工。而且,就近非农就业的贵州返乡农民工月均收入满意度高于贵州返乡农民工整体的收入满意度,这说明非农就近就业是提高返乡农民工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的基础。

4.就近非农就业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非农就业稳定性较差。

非农就业只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如果要真正实现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还需要使返乡农民工在就近就业之后有一份除土地之外的经济保障,这是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的基础。从贵州返乡农民工就近非农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来看,整体的参保率不高,有51%的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没有任何参加社会保险。从参保的49%分布来看,参保最多的是医疗保险,占应答频数总数的16.5%;其次是工伤保险,占16.1%,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和生育保险所占频数的比例都很低。从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参保率来看,农民工参保率并不高,以2012年为例,“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2011年提高0.4个、0.4个、0.2个、0.4个和0.5个百分点”[4],这说明无论是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农民工整体参保水平都不高,这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社会经济现象。

从返乡农民工返乡至今就近就业单位(主要指非农就业)来看,57.3%的返乡农民工返乡至今在1家单位就业,26.5%的已先后在2家单位就业,10.2%的先后在3家单位就业,6.0%的曾在4家及以上单位实现就业。从返乡农民工在现非农就业单位已工作时间来看,40.0%的返乡农民工在现单位工作3个月以内,33.9%的返乡农民工在现单位工作了3~6个月,17.5%的返乡农民工在现单位工作了6~12个月,8.6%的返乡农民工在现单位已工作了1年以上。可见,农民工返乡后虽然在家乡实现非农就业,但变换就业单位的频率较高,这说明返乡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差,导致其在相关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缴费率低的情况,不利于返乡农民工实现完全的非农就业。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前面的分析可见,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具有以下特点:就近就业从事行业与外出务工从业行业关联度较高,建筑业所占比例最高;就业信息来源与人际信任仍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对这类社会资本的信任程度最高;就近就业收入比外出务工收入减少约290元,就近非农就业收入比就近就业收入高约130元;就近非农就业的整体参保水平较低,约半数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导致非农就业稳定性较差,变换就业单位的频率较高,就近就业质量较低。因此,为提高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质量,本文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健全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一是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技能化,让返乡农民工学会闯市场的本领,提高其适应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把返乡农民工纳入“订单式”培训的统筹范围,实行“包生源、包培训、包就业”的订单式岗前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包括返乡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劳动就业技能。三是全面深化培训制度改革,不断整合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资源,全面统筹培训专项资金,提高返乡农民工培训效率。四是完善技能培训资金的政府分摊机制,对接受培训的返乡农民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降低劳动者个人培训成本,调动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近就业的后顾之忧。

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逐步健全与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增加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支付水平,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和内容,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二是完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适当降低返乡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缴费比例和缴费水平,健全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的参保机制,并履行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提高返乡农民工参保率。三是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转移接续。通过制度安排和管理创新,健全基本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制度,使返乡农民工能够实现城乡和地区间的社会保障转移接续。

3.合理引导“强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就业。

一是强化初级社会关系网络,推动返乡农民工尽快融入农村社区及就近就业地社区。返乡农民工在原有的“强关系型”社会关系资源基础上,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拓展就近就业地形成的以业缘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网络,使返乡农民工逐步融入就近就业地社区。二是组建返乡农民工就业协会或互助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引导和发挥这类组织的积极作用。根据各地返乡农民工情况,成立返乡农民工就业协会、志愿者协会、互助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协调返乡农民工家庭、用工单位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拓展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

4.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增强“弱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就业服务功能。

一是按照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强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切实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改善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构建完善的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平台。二是积极完善乡镇级就业中介组织,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县级人社等部门可在本县域内比较大的乡镇建立专业的就业中介组织,专门负责收集返乡农民工信息和本地及周边园区、开发区用工岗位需求信息,规范本地就业中介服务;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完善用工发布制度,利用农村“乡场”聚集机会及时向返乡农民工或其家人提供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三是明确政府职责,逐步建立包括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供给与发布、就业政策咨询与指导、农民工权益保障咨询等在内的城乡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发布本地企业用工信息,保障就业信息传递畅通和准确。

5.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是认真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与推动工作,制定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相关配套产业链,吸引产业跨区域转移,吸纳更多的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二是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给予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的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三是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面向民生领域的服务业,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业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及法律、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四是遵循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与推动区域产业转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及政策手段,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积极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五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地向专业合作社流转和集中,引导包括返乡农民工在内的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园区、新型城镇等区域流动,逐步减少农业就业人口,促进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非农就业。

摘要:基于2013年贵州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从事行业与外出务工从业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就业信息来源与人际信任仍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就近就业收入比外出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就近非农就业收入比就近就业收入略高;就近非农就业的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就近就业质量较差。出于稳定就近就业的考虑,本文从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作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上一篇:我在美丽的日照作文下一篇:关于我的梦想中英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