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与管理论文

2024-07-29

养护与管理论文(通用8篇)

篇1:养护与管理论文

名词解释

1.路面管理系统的含义: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路面现状和未来的使用

需求,以一系列评价与分析模型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过程。

2.桥梁管理系统的含义:是指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分析、养护

决策和状态预测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成活率:是指栽植后发芽长叶至少在一个生长季节以上的成活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比。保存率(存活率):是指在栽植之后成活两年的株树占总栽植株树的百分比。

4.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

用,路基会出现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5.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

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6.泥石流: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称为泥石流。

填空

1.产生滑坡病害的两个主要作用因素是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

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有哪三项技术内容:路面损坏状况、平整度分

析和抗滑性能。

3.冬季养护有哪几项内容:除雪、除冰、防滑和修补坑槽。

4.桥梁检查分哪三类: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5.桥梁技术状况水平利用哪两项方法相结合进行评定:分层综合评定和单项控

制评定。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公路机电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7.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保养维修、更新改造。

8.检验公路绿化的指标是:成活率、保存率、修剪保护状况。

9.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包括: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档案管理。

10.养护维护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工

作装和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背心。

11.形成翻浆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土质、温度、水。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料场再生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板清除、集料加工、再生

集料使用。

13.涎流冰可分为河谷涎流冰和山坡涎流冰。前者主要危害桥梁,后者主要危害

公路路面。

14.梁式桥养护的内容主要有裂缝的修补和主梁的补强加固。

15.经批准采伐分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

简答

1.公路养护工程分类及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程分类: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

发展方向:①检测技术现代化;②评价方法先进化;③养护决策科学化;④养护技术现代化;⑤养护管理规范化。

2.路基养护的工作内容。

① 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② 疏通、改善、铺砌排水系统;

③ 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

④ 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⑤ 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⑥ 有计划的布局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标准。

3.路基损毁的类型: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塌陷、水毁冲沟、路基

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

4.桥梁养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① 建立健全公路桥涵的检查、评定标准。

② 建立公路桥涵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数据库,实施桥涵病害监控,实施科

学决策。

③ 桥涵构造物的养护。

④ 养护作业和工程实施应注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环境保护。

⑤ 桥涵构造物养护应有对付洪水、流水、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具备应急交通方案。

⑥ 桥涵构造物的经常养护维修与加固。

5.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桥梁对应养护对策。

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要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要进行中、大修或加固;四类桥梁则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加固或改建;五类桥梁直接进行改建或重建。

6.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及其区域组成:养护作业控制区是指公路养护作业所设

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7.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方法。

⑴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① 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均撒一层2~5mm的干

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

②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⑵路面的横向或纵向裂缝,宽度在6mm以内的,应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粘度较低的热沥青或密封胶灌入缝深的三分之二,之后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

当缝宽大于6mm时,应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裂缝维修,具体步骤:开槽、清理和干燥、灌缝、缝边修整。

⑶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沥青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如果基层强度尚好,可选用以下维修方法:

①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封层厚度为3~6mm。

② 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

混合料上封层。

③ 改善沥青透层罩面。

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

①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标评价为优和良,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取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

②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下,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级次级以下是,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包括沥青混合料修补、板块破碎和碾压稳定后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③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等级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罩面或加铺层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④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刻槽、罩面等措施提高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

⑤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应采取铺筑沥青混凝土或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措施提高其承载力。目前尚没有规范规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可根据交通量明显大于设计交通量的情况,使用现有交通量对路面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检验器是否满足要求。

篇2:养护与管理论文

摘要 针对公路的使用情况和目前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以尽可能少的养护资源和资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公路 养护 体改 调研

一、公路的分类及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1、公路的分类及特点

公路总体分为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包括县道(通乡及乡际公路)、乡道(通乡及村际公路)和村道(通村、村际公路)。纳入专业化统一管理的一般是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中的重要县、乡道。村道基本未列入养护管理范畴。农村公路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且农用车及农用机具多、轴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农村公路在使用中存在着行车严重不规范的现象,乱停车的机率相当高;普遍缺乏有组织的管养,或者基本无人管理,处于无序使用状态。另外,农村公路特别是通村公路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如:相当一部分道路沿线无排水设施,有的路段边沟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渗入路面、甚至路基工作区,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2、公路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在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方便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已经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识,并且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里程增加,技术等级日趋提高,路面状况极大改善,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以及县际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护管理部门的设置还不完善,乡镇又没有养护机构,致使乡镇道路养护管理脱节,导致大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建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对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市公路分布及行业现状

1、公路分布及行业职工现状

我市现有公路里程9428.9公里。其中国省道418.25公里,县道1234.65公里,乡道1839公里,村道5937公里。现有养护里程3491.9,现有职工 1918人(其中在职职工1094人,离退休人员824人)。在职工年龄构成方面,年龄在34-45岁之间的职工为537人,所占在职人员的49.1%。在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的为129人,所占在职人员的11.8%。在职职工人员中从事养护生产岗位的仅811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74.13%。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以中老中年职工为主体,文化程度偏低,非生产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较多的职工群体。

2、养护管理现状

据调查分析发现,养护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养护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不健全,养护机械化程度低,养护生产落后,养护职工思想观念滞后等,种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护工作的难度,影响到了养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1)计划养护经费不足,导致日常养护费超支现象严重。由于养护经费总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加上现行事企不分的管养体制,造成人多,费用开支大,养路与养人的矛盾十分突出。

(2)村级道路的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基本上没有落实,重建轻养的现象十分突出。

(3)养护小修保养工程工艺落后,科学化程度不高,工程施工大多还采用以前的工艺,很大程度上以人工操作为主,导致工程效率低,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4)养护机械配备不健全,使用年限较长,经济性差。现在所使用的养护工程机械基本上都是十几年前配置的机械,都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一方面导致机械化程度落后,难以达到现在的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机械折旧维修费用较高,增加了工程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

(5)养护改革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给现有的养护机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全国公路系统养护改革的逐步推进,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养护工作以公司化运营这一新思路、新模式给养护职工老龄化,观念落后的养护群体造成了多方面压力,养护职工在思想上的不稳定情绪比较明显,甚至产生了迷惘,夹杂有抵触的情绪,看不到改革的曙光。所有这些都需要实践的验证,需要以有效的改革成果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实现养护职工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

三、现行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事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具体表现在: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机构,既代表政府担负着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同时又承担着公路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是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是生产按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大锅饭、铁饭碗、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严重,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厂、站、库和设计、施工、养护等生产性单位,都依附于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长期依靠吃养路费过日子。这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管理,也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1、人浮于事,效益低下

近年来,各地由于重复设置机构,扩充人员,特别是由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加之大锅饭的体制,使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且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农村公路项目分散,不受重视,因此,长期处于无人养护状态,服务质量低下。

2、公路养护部门即道班形同虚设

农村道路中的乡道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状态,再加之路政管理不到位,“超载”车辆较多,造成了农村公路的提前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当地农民修路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3、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

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道班工人仅仅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甚至连养护材料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四、养护体制改革的对策及研究

要解决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把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同时,要建立由车辆养路费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共同组成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新机制,提高养护水平。

1、公路养护应走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多年来,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县道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

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并落实责任

各县(市、区)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编制农村公路养护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提出养护项目,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对养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业务上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并组织村民委员会实施本行政村的村道日常养护工作,健立全健全管理养护责任制,落实日常养护人员并协助做好上级补助项目的实施,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村道养护资金。

3、农村公路养护及养护大中修费用来源及保障

公路养护大中修的资金要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5]49号文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省交通厅每年在统筹安排养路费时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按以下方式解决:

(1)各县(市、区)征收的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原则上全部用于本地农村公路养护。

(2)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

(3)村道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日常养护经费,由村民监督使用。

4、人员分流及解决方案

养护体制改革后的人员,建议市委、市政府行文明确按以下方案分流人员解决养路职工的后顾之优:按照一部分特殊的养路工人可按一年折算一点二年的工龄计算连续工龄,连续工龄满三十年的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对于体弱多病的人员可以办理病退手续;另一部分身强力状的年轻职工可进入新建的养护公司,不原意进入公司的人员可直接转入社保,另谋职业。

五、结束语

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农村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建成后的养护管理问题。农村公路本来等级就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用不了几年,好路就变成坏路了,政府的投资和老百姓的辛勤劳动就会付诸东流。从建养并重的角度,公路养护特别是农村公路养护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无人管养或不科学管养,都会造成农村公路的路况质量

篇3: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与养护对策

90年代初高速公路发展的起步带动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浪潮, 然而一批早期的国道, 省道面临着技术缺陷, 设计缺陷及管理缺陷面临着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车辆荷载的不断加大, 对行车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 各种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当前事故频发地段集中在规模较小的桥梁上, 由于过载导致桥面混凝土层损伤严重, 高低起伏不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为避免桥梁垮塌、坠车伤人事故的发生, 加强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是当下“公路人”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公路桥梁畅通无阻, 对整个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1) 对于公路养护管理, 国家政策上应予以倾斜, 更好的推动管理进程。在管理层面上, 考虑最多的应该是人员安置及团队组织管理水平。应根据区域及路段设立特定的养护队伍, 保持养护的连续性及可靠性。具体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和安排一年一度的定期检查日程, 组织实施辖区内养护的定期检查, 最终递交检测报告为下一步养护任务提供理论基础。如今养护队伍的建设需要上级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 做到人员安排及任务落到实处, 切勿泛泛而谈。

把工作落实到最底层。随时掌握公路桥梁的使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把事故危害降低的最小值。保证和落实“安全行驶, 平安运输“的管理理念。在具体养护与施工的过程中, 应多考虑施工人员的情绪及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基层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 能够有效的避免失误及违规操作的发生。

(2) 建立完善的公路桥梁信息数据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符合各行各业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更加健全和完善了行业的办事效率。对于公路与桥梁的原始档案, 也是就是建设单位递交的竣工资料和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等最初数据及资料也应该存储到电子设备中区, 为以后养护及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属于静态数据库。然而随着年复一年的损耗, 也需要将养护管理队伍分时传回来的资料加以整理形成动态数据而后进行分析, 测算其损耗率再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使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可行。

(3) 加大公路桥梁维护费用的投入:为保证公路桥梁运输顺畅, 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需切实可行的把维护费用落到实处。根据实地情况制定相关的养护管理目标及方法。做到“心系道路, 情系百姓, 不放过一处坎坷”的目标为人民服务, 通过多元化的商业运作把资金落实。

(4) 全面落实失修的公路桥梁改造的措施

巡查时发现的存在不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技术评定标准中四类状态的均系危险工程。主要包括桥梁重要部件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 且有继续扩展现象, 关键部位的部分材料强度达到极限, 出现部分钢筋断裂, 砼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的破损现象, 变形大于规范值, 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能达到平时交通安全通行的要求, 以及承载能力比设计降低25%以上的类型。这些桥梁必须尽快实施加固、维修和改造, 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对于桥梁改造工程,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引入竞争机制, 应当实行招投标制度, 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质量管理, 把好材料质量关, 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力度,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从而保证桥梁建设质量, 减少使用期间的后顾之忧。

(5) 公路桥梁桥梁的养护对策

对于钢筋混凝土桥, 由于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很小, 初拉应力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 不过肉眼较难发现, 当运营初期梁承受活荷载时, 裂缝使有所发展。实际上,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今的受拉钢筋的应该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裂缝。

在初拉应力和弯曲应力作用下, 混凝土的裂缝对梁的强度影响不大。按耐久性要求, 如果裂缝细小 (<0.2mm) , 则暴露于大气中的梁中的钢筋不致锈蚀、即使裂缝达到或略超过允许值 (0.2mm) , 只要已趋稳定, 对梁的强度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对行车不必采用特别的限制。但当裂缝发展较多且宽度较大时, 梁的刚度会于降, 钢筋易受有害介质的侵蚀, 结构物的寿命就会缩短。因此, 对于那些不断发展的裂缝, 要特别注意观察。对于连续梁、拱等超静定结构, 必须注意因基础不均匀下沉所造成的裂缝的发展。如下沉不止, 则可能导致结构物破坏。另外, 预应力混凝土的箱梁, 由于昼夜温差过大, 也可能引起裂缝的产生。

钢筋混凝土墩 (台) 身主要因混凝土存在内外温度拉应力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网状裂缝。它常发生在常水位以上墩台的向阳部分, 一般裂缝宽0.1-1.0mm, 深1.0-1.5cm, 长度不定。由于基础松软或沉陷不均匀, 呈现下宽上窄发展至墩 (台) 身的裂缝。出于混凝土浇筑接缝不良而引起混凝土墩 (台) 身产生水平裂缝:由于墙间填土不良, 陈胀或基底承载力不足, 引起下沉或外倾, 而导致翼墙和前墙裂缝或断裂。

5.1 裂缝的维修与加固措施

(1) 对钢筋混凝土桥的构件, 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其受拉区的裂缝。对未超过允许值的裂缝, 为预防其受大气因素影响, 一般可采用涂刷水玻璃或环氧树脂的办法, 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当裂缝大于允许值时, 一般采用空压式的方法来灌注外氧树脂填充裂缝;当裂缝人于0.4-0.5mm时, 应将裂缝凿开、刷净, 然后建模补以环氧砂浆或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 如果体积较大, 可用小石子混凝土予以补强;如果裂缝大大超过允许值, 则应采取加固或更换构件的办法来解决。但应查明原出并通过计算来确定。

(2) 对砖、石、混凝土拱桥的裂缝, 可以采取上述措施处治:勾缝处理;当拱桥的纵向裂缝超过允许值时, 一般采用跨中、1/4处和拱脚附近各设一道横向钢板来加固, 或在上述位置加设五道横向预应力拉杆以防止裂缝发展;拱桥的砌体结合不好或受力不均, 填土松散, 基础沉降等发生的较深裂缝, 要采用压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或做镶面石或设置混凝土帮面、帮圈来加固, 严重部位必须进行翻修、石拱桥灰缝如有脱落, 如风化剥落, 可喷注每层厚为1.0-3.0cm的10号以上水泥砂浆, 分2-3层喷注, 每隔一至两日喷—层。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作用下, 会因混凝土板、接缝、基层、土基的缺陷产生各种类型的损坏, 其中既有设计的原因, 也有施工质量的问题, 以及人为的、外界的因素, 也可能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养护良好的条件下, 其使用年限要比其他路面长, 但一旦开始损坏, 则会引起破损的迅速发展。因此, 必须做好预防性、经常性的养护, 通过日常的观察, 及早发现缺陷, 查明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使路面保持完好的状态。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丁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 以及水文、地质、气候、交通和出路等级等情况, 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等相应修补措施, 对于较大范围路面修理, 应安排大、小修或专项工程, 使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以机械养护为主, 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是整个交通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管理措施是保证安全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中之重。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长效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明宪;方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下册) [C];2004.

[2]田春艳;刘勇;;高速公路桥梁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4北京国际桥梁结构评估研讨会论文集[C];2004.

篇4:公路养护与管理研究

关键词 道路养护 管理措施

在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这就使得传统的养护和管理的体制经不再完全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服务公路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点

(一)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

(二)是公路养护公路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的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

(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

(五)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部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情况上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三)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二)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三)坚持机械化养护

篇5:园林苗圃苗木管理与养护

一、苗木的选择

1、在苗木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苗圃苗,且在苗圃生长已两年以上的。

2、所有苗木均选择不含任何病虫害的苗木。

3、所有苗木均选择相对于惠州气候能够适应的。

二、苗木的运输

1、苗木在装车时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装车,保证苗木在装车过程中不受损伤。

2、苗木装车时,所有与车厢有接触处均用草垫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苗木受碰撞而损伤。

3、苗木运输过程中,我方派专人跟车,以防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耽搁时间,保证苗木在起挖后第一时间运到现场。

四、苗木栽植前的修剪

苗木栽植前要进行一定的修剪,由于受景观影响,不能对大苗进行过重修剪,但为了不影响苗木的成活,必须对部分苗木进行少量修剪,如桂花,在不影响冠形的情况下抽稀枝条。

三、苗木的栽植

1、苗木栽植前要将树坑事先挖好,挖好的树坑除符合相关标准外,树坑浸穴后内要填入部份松黄土,并按照相关要求放入基肥。苗木到场后要立即组织栽植,不出现苗木到场无人种植的情况,当天到现场的苗木尽可能在当天栽植完。

2、大规格的苗木栽植过程中,要栽植工人相互协作,栽植、草绳绕干、打围堰、浇定根水、打扶木一步到位。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养管采取的措施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

一、适当遮阴。对于耐荫树种、花卉、播种期过迟的苗木、春季新购进的芽苗,要采用降温措施,减轻高温热害的不利影响,如搭荫棚等,有条件的可采用遮阳网,避免日灼危害苗木。

二、适时松土除草。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进行松土除草。松土宜浅,保持

表土疏松,以利于苗木生长。除草宜“除早、除小、除了 ”,撒播苗不便除草和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松土要逐次加深,但要注意不伤苗、不压苗。

三、防涝。做苗床的地块如果比较低洼,在雨季到来之前,应提前挖好排水沟渠,及时排水。在夏季干旱的情况下,灌溉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天气干旱时要注意淋水,保证苗床湿润。

四、合理追肥。苗床施肥一般采用速效肥或腐熟的人粪尿。苗圃中常见的速效肥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施肥次数宜多而每次用量宜少。一般苗木生长期可追肥2至6次。第一次宜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左右,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最后一次追肥时间要在苗木停止生长前1个月进行。对于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左右,应停止追施氮肥。追肥要按照“由稀到浓、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分期巧施”的原则进行。

五、间苗。对过于密集、生长不良、发育不健全、受伤和有病虫害的苗木,以及影响周围多数苗木生长的“霸王苗”要及时间除。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及时摘芽、除蘖。

六、防治病虫害。苗木发生立枯病、根腐病等可喷洒敌克松或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防治食叶、食芽害虫可喷洒敌敌畏、敌百虫等药剂。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蟋蟀等可用敌百虫、乐果喷洒,也可用辛硫磷稀释后灌根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捉。

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

根据冬季特点,为确保明 年春季造林苗木质量和成活率,苗圃地要加强管理,提高苗木抗性,使苗木安全越冬,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首先要清理苗圃的杂草 和树叶,用人工把杂草和树叶清理一堆,放到空地烧毁,以防别人燎火烧死树苗,并减少病虫害传播,影响春季造林苗木质量 和用苗量。

2、苗圃地要及时浇冻水,冻水要浇大浇透,使苗木吸足水分,增加苗木自身的含水量,防止冬季大风干燥苗木失水过多,影响造林发芽率和成活率。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现在未浇冻水的苗圃地应抓紧时间,必须要浇冻水。时间可安排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有利于土壤渗水吸收。

3、减少苗圃地苗木损失,首先防止放羊、放牧啃吃树皮,苗木损失树皮,造成苗木体内水分流失,直接影响苗木质量,还要防止人为破坏的损失,确 保苗木安全越冬。

4、修剪苗木下部侧枝,减少 苗木水份消耗,剪去部分下部枝条可以提高苗

木质量,在起苗时方便、省工省时。

苗木地的全年管理作业表 作业种目 树木修整 树木修整 根部修整 除草 施肥 灌木 防治病虫害 撒除草剂 更换空水 补栽 内容 落叶树剪枝 常绿树剪枝 修剪 根据高度 适时进行 以冬季施的肥料为主进行 随后树势立即衰退的树木 结束时的修整其他 次数(1)(1)(1)3(1)5 2 3 1•四期 2•四 3•四 4•四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轻量修剪 基本剪枝 基本剪枝 出芽肥 追肥 冬季施肥 蚜虫霉病 介壳虫 过渡型 接触型 土壤处理型 施工次数 1~3次 /2~3年 1~2次 /2~3年 1~2次 /年 适宜 1次/年 适宜 适宜 适宜 适宜 适宜 常绿树 落叶树

冬季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气温逐渐降低,大部分花卉苗木病 虫将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或休眠)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病虫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 明,冬季防治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翌年病虫的发生状况,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清理苗圃

大多数花卉苗木病 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苗圃内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再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苗圃内 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地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海棠及柳树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具有显著效果。

二、剪除带病虫枝叶

冬季修剪是苗圃管理工作中的重 要环节之一。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如月季、玫瑰等花木上的虫卵,杨、柳及花灌木上的介壳虫,剪下的 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并运出苗圃进行集中销毁处理。

三、冬耕深翻

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 的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蝼蛄等的幼虫、蛹、卵等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 还可以采取人工捕杀。另外,深翻可以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翻埋入深土层,深土层中的病原物被翻到地面,破坏了病虫的适 生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生。

四、涂白保护

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花木的冻害,提高花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在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 类等作用更佳。要特别注意的是生石灰一定要充分消解,否则涂到花木枝干上后易造成烧伤。

五、药物防治

由于冬季各种病虫多处于休眠状态,对 于那些在发生季节不易防治的病虫可以采用冬季药物防治的措施。如用50-100倍液的机油乳剂可喷雾防治介壳虫,晚冬 喷施1%的波尔多液2-3次能对梨锈病、月季黑斑病等多种病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管理养护措施总结

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预期植物景观效果,我拟采取如下综合的养护措施:

1、松土、锄草

入冬前浅翻地一次,深度约5-20㎝,来年开冻后全面平整。对孽生性强的各类杂草,一经发现立即根除,杜绝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该工程区域原为稻田,土质相对较松,但仍需对大树基部定期松土,并在其表面增施有机肥,局部改良土质,以促使大树尽快恢复长势。

2、修剪、整形

新种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提高观赏性。大树、乔灌木修剪以保留自然树形为主,乔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绿篱、球形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修剪一般在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进行,整形则主要在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要注意经常性挑草,草坪高度控制在5-6CM左右,超过高度用割草机轧平,草坪边缘每月一次切边保持线条清

晰。

3、施肥、浇水

灌溉时间视天气变化进行控制,梅雨前(最高气温300),每天早晚喷雾4小时,从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停止喷水。如久干无雨,土壤干燥则浇水灌溉,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健壮的有效手段,施肥须在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进行(苗木种植后约6个月、草坪为3个月),一般施肥用尿素、复合肥等根肥。对灌木也可追施叶面肥。

该工程处于经四路边灰尘较多,在无雨少雨季节也应定期给植株喷水洗尘,以免烟尘杜塞气孔,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4、病虫害防治

防治重点是大树和色叶小灌木,因大树经过移植,根系、树枝等到受到严重伤害,自然恢复期较长,抗病虫害功能下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对大树观察,一旦出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虫害蔓延。而色叶小灌木和杜鹃等在梅雨季最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叶片斑变和脱落,所以在梅雨季前就开始定期喷药防治。

5、苗木补缺

对死亡苗木进行清除,并在原有位置补种新的植株;对于人为破坏的缺空处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补种,使整体的绿化面貌饱满整齐。

6、地形整形

对土壤沉降、不平整部分进行整平、加土、及时撒入种植土进行地形修复。

7、除杂

篇6: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摘 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分析了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上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篇7:桥梁日常养护与管理问题探讨

桥梁日常养护与管理问题探讨

搞好已建高速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对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舒适运行,有效提高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张志明 作者单位: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管理处,湖北武汉,430415刊 名:科技风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年,卷(期):“”(1)分类号:U4关键词:悬索桥 养护 检查 维修

篇8:浅析公路养护与管理

1.1 内容丰富化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本着服务大众的理念, 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对公路养护管理方面正处于转型阶段, 向着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在管理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在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 以预防为主, 进行周期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改变过去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管理方式, 而是更多的应用到了现代化的数据信息。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 建立了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实行了信息检测制度, 并且利用数据统筹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公路养护方面, 只有不断的丰富养护内容, 才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管理公路, 提高公路的利用率,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2 数据信息化

随着现在公路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 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的复杂化, 在这种情况下, 对公路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在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养护计划的制订上都需要全面、准确和有效的基础数据信息, 这样在充分掌握基础数据信息的前提下, 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 从而实现监管, 使管理行业的实施更有效率, 养护计划的制订更为科学。

2 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基础数据维护与管理工作薄弱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信息系统, 它对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 内容复杂, 需要非常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同时还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性, 以便进行动态管理, 可以及时的了解公路的运行状态。所以需要专业化的人员进行管理, 使系统运行更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是在实际运行期间, 对于这些常规化的任务却无法保证, 因为在现阶段的公路养护公路系统中, 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 在技术和相关的制度方面还不够规范, 缺乏保证。对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本应该由上级部门来实施, 但是在现实中却是由下面的管理部门来承担, 这样就造成了数据采集工作无法及时的上传更新, 也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严重的制约了养护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就需要在数据采集、制度的建立以及信息利用等方面加强管理,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水平, 促进公路养路管理的发展。

2.2 养护与管理技术落后

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 需要做好公路技术状况调查及评定工作, 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 具有经常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其调查和评定的结果将成为制订公路养护计划的重要依据。

由于路况技术评定工作兼具行政性和技术性的双重特征, 不仅要求责任主体具备公共管理职能的资格, 同时也对主体在自动化检测设备与计算机辅助评定决策等技术方面有着很高要求, 造成了行业管理部门“该做无法做”、专业技术机构“想做不能做”的现象。因此, 若没有一个能够兼顾上述条件要求的特殊机构为公路管理机构提供专业服务, 将对养护管理工作的决策能力、实施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不利于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公路路况水平的提升。

3 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 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 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数据库系统, 加强公路技术状况检测, 健全养护信息采集工作制度, 完善科学养护决策体系, 需依托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专业机构配合省公路管理部门更好的履行公路养护管理职能。

3.1 依托专业机构履行公路养护管理职能

考虑到养护检测和应急处置工作兼具专业性、行政性等特点, 应由公路管理部门依托具备相关条件的单位, 设立一个事业性质的技术性专业机构 (以下简称“公路检测中心”) 具体履行上述职能。“公路检测中心”是具有公路试验检测资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专业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在公路管理部门的领导下, 承担对管辖范围内的公路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以及突发状况下应急处置设备的调度信息管理工作。

3.2 建立健全专业机构项目运作体系

“公路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公路管理部门安排的路桥检测任务, 为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养护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保障专业机构的高效运营, 基于具体的职能定位、业务运营特点, 层层分解工作目标与职责、优化业务流程和权责匹配, 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组织运作体系, 形成层次分明、对不同层面均有较强适用性和操作性的管理文件体系, 加强业务运作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3 取得的社会效益

“公路检测中心”通过定期开展干线公路中的路桥技术状况检测与数据采集、分析和评定, 提出分析报告和养护对策建议, 为公路养护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公路检测中心”对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公路工程质量, 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科学制定养护规划, 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 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 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以飞速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上的飞越,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汽车量的激增, 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严竣的挑战, 同时, 作为陆地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路已越来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公路成为区域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 保障着人们的出行及物流运输的安全, 因此, 加强公路管理和养护已是当前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

摘要: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基础的载体, 公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路有关部门的经济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公路的质量主要是取决于施工期间的质量, 但是在后期的养护阶段也十分关键, 有效的公路养护, 不仅可以减少公路病害的发生率, 而且还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提高公路的利用率, 增加有利的效益。所以在对公路养护方面要加强管理, 从人员到设备, 从技术到制度。提高公路养护管理,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文中对当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说明, 并针对当前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如何加强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内容,问题,公路检测中心,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 21 (2) :31-3.[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 21 (2) :31-3.

[2]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2]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暑期夏令营助教心得下一篇:施工现场培训学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