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

2024-07-11

计算机基础教案(精选6篇)

篇1: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1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课题: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对计算机的历史和计算机的基本设置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历史、分类、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1.班级:

应到:

实到:

请假:

2.班级:

应到:

实到:

请假:

二、安全提示:

1、上课前请所有同学检查好机房内的设施设备,是否有损坏情况,如有及时登记上报给老师。(没有也请自己登记好)

2、上课期间任何同学不能在机房的电脑主机上充电。

3、任何同学上课不允许追打、嬉戏。

4、上课期间任何同学不能随便离开座位。

5、上课期间任何同学不允许随便损坏机房内的任何大小设施设备。

6、下课离开机房时任何同学不能带走机房的任何东西,并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清理干净工作台的垃圾后方可离开。

三、讲授新课

(一)电子计算机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而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来控制其操作过程的现代化电子装置。

(二)电子计算机的外形(提问)

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授课教师:杜承蔚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1

(三)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1

B、存储器

存储器是电子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各种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加工的中间数据、处理完成的结果数据及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弄清楚存储容量的单位

1、内存储器

2、外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2、软件: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A、系统软件

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的软件,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工具

B、应用软件

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一般由用户编写或外购

(八)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

1、学会开启计算机

2、学会关闭计算机

四、学生复习题

1、计算机主要元件发展经理了几代几种变化?

2、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些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又包括哪些部分?

3、试区分主机、CPU、计算机及计算机系统

4、说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的功能

5、计算机按其性能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

6、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举例说明

7、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下课安全提示

1、有序的离开实训室

2、下课铃未响不允许离开实训室

3、待下课铃响后,整理好工作台、清理干净垃圾、打扫好卫生、授课教师:杜承蔚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1

关好门窗、断电、带走自己贵重物品,然后有序的离开实训室。

授课教师:杜承蔚

篇2:计算机基础教案

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1、什么是操作系统

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基本资源,方便用户方便而有效的使用这些资源的程序集合。裸

机:

仅有硬件的计算机就是裸机,裸机是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功能: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3、操作系统的分类:

(1)按使用环境分为批处理、分时、实时系统。(2)按用户数目分为单用户(单任务、多任务)、多用户,单机系统、多机系统。(3)按硬件结构分为网络、分布式、并行和多媒体操作系统等。

4、常见操作系统: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Linux和UNIX等。其中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环境的演变与发展 以IBM PC机型为例:

DOS→Windows 3.x → Windows 9x → Windows 2000 → Windows XP

二、windows XP 基本概念

1、启动关闭计算机

启动:按下计算机上的电源开关,如果计算机安装了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则自动启动windows XP;如果安装了多操作系统,会显示系统选择菜单。

进入到了登陆界面,系统要求用户选择用户,如果设置有密码,输入密码进入到windows XP中。

系统的管理员帐号为administrator,通过管理员帐号可以创建其他不同权限的帐号。(选择“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选择——用户帐户,打开窗口,可以进行用户帐号的设置)。

关闭计算机前,要正确的退出windows,才能确保对计算机的一些设置进行保存。如果非正常的关闭,会导致文件的丢失,或出现硬盘损坏。

选择“开始”——“关机”(或在桌面下按Alt+F4),打开“关闭计算机”对话框,进行选择。

2、键盘、鼠标及其基本操作

鼠标

鼠标操作包含有:指向、单击、双击、三击和拖动等。

三击在word中用于选定整个段落或整个文档。移动:在桌面上移动鼠标 拖放:先指向对象,再按下鼠标按钮,然后拖动对象到一个新位置,最后释放鼠标按钮。鼠标的指针:不同形状代表不同意思 键盘

(1)键盘的分区

键盘上键位的排列按用途分为4个区

打字键区

功能键区

全屏幕操作键区

小键盘区(2)键盘的操作指法:

手指按键分工

操作要领:不能看键位击键(盲打)

3、汉字输入方法 输入法的选择

(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键盘语言指示器

(2)键盘:中英文切换:Ctrl_Space

各种输入法循环切换:Ctrl_Shift

全角半角切换:Shift_Space

4、认识桌面

桌面是指windows所占据的屏幕空间。

用户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桌面的“开始”菜单来完成。桌面上包含常用的系统程序图标和快捷方式图标。(复制、更名)

桌面的设置:在桌面的空白处右击,可弹出桌面的快截方式。选择“属性”命令,将打开“显示属性”

5、窗口

窗口是桌面上用来查看应用程序或文档等信息的一块区域。windows所有的程序都在窗口中运行。

1)、窗口的组成 2)、窗口的操作(1)打开

(2)关闭 Alt+F4(3)移动

(4)最大化

双击标题栏(5)调整大小

(6)切换

按住Alt连续按Tab选择切换的窗口;按Alt+Esc,切换到下一窗口。3)、对话框组成

按Ctrl+Tab为选项卡的切换 按Tab为当前菜单切换选项。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

1、“开始”菜单

(1)程序

(2)文档

(3)设置

(4)搜索

win+F

(5)运行

win+R

2、任务栏

任务栏一般在桌面的最下面。从左到右项目分别为:

开始菜单、快速启动栏、任务栏、通知区域。鼠标右击任务栏空白处,选择“属性”可进行设置。(通过设置,可以选择合适自己习惯风格的菜单栏)。

篇3:计算机基础教案

信息技术是一个高新技术领域, 具有发展迅速和知识复杂两大特点。但是它涉及面极广, 并且只有与各行各业结合才有生命力, 这给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难题。教学的实践证明, 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 用“滚雪球”式的方法学习, 用层次结构组织教学。按照基本目的和教学规律, 将信息学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 计算机信息处理平台。这一层次主要任务是进行平台能力教育, 即是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内容应当包括单机平台 (当前主要是Windows) 和网络平台 (当前主要是Internet) 的主要操作、在这些平台上的日常工作 (如字处理、表处理等) , 以及平台维护 (如系统配置与设置、病毒防治、压缩解压等) 。

(2)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这一层次的宗旨是使学生对当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并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同时还要对学生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意识的教育, 以便能很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3) 程序设计。这一层次的目的不仅在于它是应用计算机解题的基本功, 有助于深刻理解计算机的程序存储控制原理,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严谨地运用公理系统进行演绎思维训练的与普通数学相平行的另外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极为有用, 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一些改革的尝试呢?

(1) 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当有明显的时间性。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必然带动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另一方面, 由于设备、师资、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 计算机与信息的基础教育必然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 除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外, 还表现在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上选取的区间的不同。对先进的院校来说, 如何探索新的教程及其体系也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最好能形成“2003”、“2004”、“2005”……等一系列不同时间性版本的大纲和教材。这个系列将描述出我国计算机信息基础教育内容不断前进的轨迹。同时它不要求把所有的院校都拉在一个水平线上。设备先进、力量强的院校可以选新一些的大纲和教材;设备落后, 力量弱的院校可以选较陈旧一些的大纲和教材。

(2) 改变计算机中心的职能。

在研究课程大纲和内容改革的同时, 必然要涉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计算机信息这门课程来说, 这些更为重要。但现实是, 计算机升级换代周期越来越短, 计算机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尤其是图形界面的使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对机器的速度、容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台P4兼容机大约5000元人民币。如果考虑学生5~6人合买一台机器, 每人平均不到1000元。加上学校补贴 (应为学校省下了一大笔设备购置费和维护管理费) , 再加上公司的资助和薄利多销, 每人大约只需花费500~800元。学生花了这么点钱, 在整个大学期间便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机器了。对学校来说, 既节省了费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省下的买机器的钱用来进行网络建设, 不仅解决了上机难的问题, 还可以在网上开展其它教学或活动。

上述的想法如果说得以实现, 或者说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达到一定的程度后, 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的学生一定没有问题了, 一定可以把计算机基础课学好了, 但事实上未必如我们所愿, 那么作为学生应该怎么样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呢?

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1) 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 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 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WPS”, 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 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 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的需要, 如果继续坐等老师来传授知识的话, 恐怕只能是坐以待毙。因此, 中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学习方法, 努力培养自学能力, 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这里所说的自学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课前和课堂上对教材的自学, 另一类是课余时间对教材之外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前一类为课堂学习和后一类自学打下基础, 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后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带有广泛性和选择性, 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的获取。但是, 不管哪种形式的自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只有自学, 善于自学,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自学是为了掌握知识, 为培养技能打下基础, 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 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而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恰恰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而其中技能性, 也就是操作性, 则占据主要地位。

动手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 实际操作一下, 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 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 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 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 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敢于动手, 勤动手。实践, 实践, 再实践, 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3) 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 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 就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 我们就要用, 要常用, 用它处理信息, 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各种各样的书面测试并不是考查的真正目的, 关键是使用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有意义的场合, 最好是现实生活中。衡量一门英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英语说的有多好, 衡量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用计算机帮助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学以致用, 学有所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才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的真正目的。

总之, 只要牢牢地把握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三大诀窍, 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学习动力也会随之逐步增强, 最后, 你必定能驾驶信息技术这艘航船, 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是计算机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技校学生掌握计算机文化, 提高信息素质、信息技能和信息能力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方式, 因此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当有明显的时间性;改变计算机中心的职能;当前情况下学生如何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

篇4:计算机基础教案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案例教学;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1

Talking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omputer Basis Advanced Case Teaching Research

Liu Wei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Case teaching;Non-computer majo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影,王波.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Vol.4,No.9,2008.12

[2]杨玉强,赵绪辉,陈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Vol.30,No.3,2009.09

篇5:计算机基础教案

知识培养目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操作系统概念;存储器分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发挥能力; 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资源以使

计算机高效率工作的软件。

(1)操作系统: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有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简称OS。

(2)计算机语言:按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2、应用软件:是指用户编制的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负责解释,执行规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指令,完成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工作。它由运算器、控制器二大功能部件和若干寄存器组成,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也称为微处理器。

2、存储器: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

(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种。

(1)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主存、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与外存储器相比,其速度快,容量小,价格较高,主存与CPU直接连接,并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存取方式,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时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两面类。①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可随时读出和写入。

②只读存储器:简称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导入的存储器。(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名叫外存储器,简称辅助外存。

辅助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三类。磁盘存储器通常分为软磁盘存储器和硬磁盘存储器两类。

(3)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结合在一起,形成 主——辅存储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存储和高成本的矛盾。但主存储器和CPU之间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限制CPU速度潜力的发挥。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在主存与CPU之间设置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构成了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层次的存储结构。Cache的容量小、体积大、价格高,完全由硬件实现,速度高于主存数倍。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是把数据和程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的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顺序地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输出设备把计算机所产生的结果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信息形式(如字符、图像、表格、声音等)或其他机器所能接受的形成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注:打印机是广泛使用的输出设备,从打印方式分类,有击

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针式打印机是常见的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是常见的非击打式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又称为点阵式打印机。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分别介绍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组成,使学生深刻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作业:课后习题中的第一题中:

8、14;第二题中:1、16、18、19、20、32;第四题中:2、10、16。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仔细看书。板书: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①操作系统: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有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简称OS。

②计算机语言:按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运算器、控制器二大功能部件和苦干寄存器组成,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也称为微处理器。

2、存储器: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种。

主存储器又可分为随时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3、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打印机是广泛的输出设备,从打印方式分类,有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

第二节 多媒体系统及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知识培养目标: 多媒体系统概念及特性;

计算机的种类、发展及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语言包括哪几种?

3、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

4、打印机可分为哪两类?

一、多媒体系统的概念

1、多媒体及多媒体系统:简单地说,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利用,这些媒体可以是图形、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动画等信息综合表示形式。所谓多媒体系统,是指多媒体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软件服务系统及有关的多媒体数据库组成的有机整体。

2、多媒体系统的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二、计算机的种类

1、计算机的分类:按大小把计算机划分为巨型机、小巨型 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六类,另一类分类方法是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进行分类,这

种分类方法把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计算机、笔记 本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等五大类。

2、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

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据此,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计算机是以电子管为主要器件;第二代计算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第四代计算机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第四代计算机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3、计算机的应用: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特性;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知道各个阶段的主要器件;计算机的应用的几个方面。作业:课后第一题中的13;第三题中的4、5。

第三节 信息的表示及计算机病毒知识

知识培养目标:信息表示;

计算机病毒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

开拓思维 重点和难点:数据单位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多媒体系统的特性有哪些?

2、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电器件是什么?

3、计算机的应用有哪些?

一、信息的表示

1、二进制数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只认识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由“0“和”1“分别表示,形成了所谓的二进制数。生活中常用的十进制数是由0~9共十个数字组成的,同样,二进制数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如二进制数“01100101”。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或指令都用二进制数表示,但二进制数不便于阅读,书写和记忆通常用十六进制数或八进制数来简化二进制数的表达。

2、数据单位:计算机内的数据有两类:数值数据和符号数据。表示数据的单位有位和字节等。

位(bit),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用0或1表示,如二进制数“10011101”是由8个“位”组成的,“位”常用b表示。

字节(Byte),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元,常用B表示,微型机中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半角英文字符的编码(如ASCII码),两个字节可存放一10个汉字编码。2(即1024)个字节称为1K字节,记为1KB。随着存储容量的增大,还有下列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8b 102030=1B;2B=1024B=1KB;2B0=1024KB=1MB;2B=1024MB=1GB。

3、字符编码:ASCII码:在ASCII编码中,由7位二进制 数组成128个字符编码,其范围为0000000~1111111 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

三、计算机病毒概念及特性

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通过自身 自身复制传播,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根据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病毒,其主要牲 是:(1)是人为编制的程序,短小精悍。(2)具有传染性。(3)具有潜伏性。(4)具有破坏性。(5)具有可触发性。

总结:此次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二进制数,计算机内的数据

有哪几类,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和最小存储单元分别是什么,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哪些。

作业:课后第二题中的26、28、31、35

第二章 文字输入技术

知识培养目标:熟悉掌握键盘操作;

了解文字输入知识 重点和难点: 键盘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练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计算机内的数据分哪两类?

2、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元是什么?

3、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哪些?

一、文字输入基础知识 文字输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键盘输入法和非键盘输入法。

1、键盘输入法:

目前的汉字输入法有以下几类:(1)流水码 常见的流水码有区位码、电报码、内码等。(2)音码 例如,全拼双音、双拼双音、智能ABC、微软拼音等都是常见的音码输入法。(3)形码 最常用的形码有五笔字型、三角码、表形码等,适合专业打字员使用。(4)音形码 常见的音形码有郑码、钱码、自然码等。

2、非键盘输入法:非键盘输入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联机手写输入、语音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

二、计算机键盘操作

1、计算机键盘:

(1)、键盘的分区:目前,常见的计算机键盘一般分为四个区:打字键区、功能键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2)键盘功能介绍:

ESC(退出键):退出程序或取消一个操作。

F1~F12(功能键):可执行软件设置的某些命令功能,不同的软件一般定义不同。ENTER(回车键):又称换行键。当输入指定命令时,它是命令的结束符;在文字编辑处理时,它又是换行符。

Backspace或←(退格键):使光标左移一格,同时删除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ALT(转换键)和CTRL(控制键):各有两个,它们必须和其他键组合使用,可产生较强的功能。如:ALT+CTRL+DEL为热启动。

SHIFT(上档键):有两个,必须与其他键组合使用,用于大小写字母的临时转换及上档符号的输入。

Caps Lock(大写字母锁定键):在连续输入大写英文字母或小写英文字母时采用。该键有Cap Lock指示灯提示,灯亮为大写方式。

Num Lok(数字锁定键):通过该键实现小键盘上的数字与光标控制键之间的转换。有Num Lok指示灯提示,灯亮为数字方式。

Delete(删除键):删除光标处的字符,且光标右边的所有字符均依次左移。

INSERT(插入键):又称插入不敷出 /改写转换键。插入状态时,光标处可插入输入的字符;改写状态时,用输入的字符覆盖当前字符。BREAK(中断键):中止程序运行。Pause(暂停键):暂停程序执行。

Home键:将光标移至一行的行首或文档的开头。End键:将光标移至一行的行尾或文档的结尾。Page Up键:屏幕内容向上翻一页。Page Down:屏幕内容向下翻一页。

↑↓←→(光标移动键):上、下、左、右移动光标位置。A~Z键和0~9键:用于输入字母和数字符号。

篇6: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2008-08-28

第一讲: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讨论、发言意识和能力。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自我介绍,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询问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各种情况。导入新课:结合了解到的情况(猜测:参次不齐)给学生以必要的说明:(计算机基础好的,应谦逊,差的,不要气馁,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前进!)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产生于1946年,美国。再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基本情况。发展:以构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来划分,历经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第三代(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2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计算机的特点

速度快、精度高、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先让学生讨论5分钟,再请学生发言总结(你所了解到的计算机用途有哪些?畅所欲言,彰显学生个性)

最后教师再做总结。注意渗透一些我国计算机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反馈与巩固:根据本节所学和你本人以前的计算机知识,说一下你对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应用知道有多少?找三个学生发言。

课堂小结:本节课要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树立起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布置作业:

1、请你搜集有关资料,来说明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属于哪些领域。

2、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第二讲: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CPU、内存条、鼠标、键盘各一个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提问: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导入新课: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这节课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组成。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一台计算机要处理和解决人们给予的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1、要有计算机的硬件{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要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的。出示CPU让学生观察

1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组成,也有人称它为微处理器。

2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装置。根据功能不同,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出示内存条、软盘和硬盘让学生观察并讲解。

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执行的数据和程序,按工作方式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前者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全部消失;而后者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外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暂时不用的或需要长期保存的各种程序、数据等信息。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盘都属于外存。

3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最常见),还有图形扫描仪、条形码阅读器等也属于输入设备。

4输出设备

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再让学生了解下显示器、打印机的分类

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是计算机必须具备的,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且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

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程序等都属于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

是为了解决各种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而编制的程序。例如:WORD、WPS、记事本等都属于应用软件。

四、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也就是“存储程序”的思想):

程序装入计算机并启动该程序后,计算机便能自动按编写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根据指令的要求控制机器各个部分运行。

最后教师再做总结,注意渗透协调一致的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反馈与巩固:提问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课堂小结:本节课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树立起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布置作业:

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什么组成?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什么组成?

第三讲: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及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配置及性能指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计算机的配置及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对计算机配置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演示法

教学用具:CPU、软驱、内存条、主板、显卡、U盘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提问计算机系统构成。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微机系统的配置和性能指标,以使大家对微机有更多的了解,对我们今后的计算机操作有更大的帮助。

讲授新课:出示一个主机箱,分别指出主板、电源、磁盘驱动器、有关功能卡等,并讲述它们的有关作用。

一、主机

是微型计算机最主要的部件,一般由机箱、主板、电源、磁盘驱动器、有关功能卡组成。

1、中央处理器 是微机的心脏,它决定计算机的性能和档次。另外对学生介绍一下有关CPU的发展概况,以及中国的目前CPU研发情况。

2、内存

提问学生内存的分类及区别是什么?

3、磁盘驱动器

是微机的外存储器,功能是实现对磁盘上数据的读写操作,分为软驱和硬驱。

4、光盘驱动器

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驱动器有三大类:只读型、一次性写入型和可擦写型。

5、显示卡

又叫图形加速卡,也叫显示适配器,简称显卡。介绍显卡的分类情况。介绍以上几种部件,都要出示实物,对照讲解。

二、微机的外设

1、U盘

它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交换产品,可用于存储任何数据文件和在电脑间方便地交换文件。

特点:采用闪存存储介质和USB接口,具有轻巧精致、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容量大、安全可靠、时尚潮流等特点。

同时出示U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观察。

2、显示器

分为LCD显示器、CRT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按工作原理分)

3、键盘和打印机

键盘有101、104、107键盘,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4、鼠标

目前常见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

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

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2、存储容量

是衡量计算机存储二进制信息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存储设备可容纳二进制信息的最大字节数。

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运算速度

一般用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

4、外部设备扩展能力

指微机系统配接各种外部设备的可能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反馈与巩固:(让学生做答。)

1、主机箱内有什么部件?

2、CPU的中文名字叫什么?

3、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了解计算机的配置和性能指标,使大家对微机有更多的了解,对我们今后的计算机操作及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布置作业:

1、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第四讲:计算机安全维护及多媒体技术应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操作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系统维护,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教学难点: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提问计算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导入新课:为了使我们今后能正常使用计算机,使它能安全健康地为我们服务,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病毒及其预防等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 引导学生分析: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其核心部件主要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这些电路由半导体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功耗小、耐压低等特点,故对供电电源、静电、接地、温度、湿度及抗干扰均具有一定的要求。

正确的安装、操作、维护和使用,不仅能大大地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使用效率。

1、要有稳定的50/60Hz、220V的交流电源

2、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5—45摄氏度

3、湿度为20%—85%

4、搬运主机时先关闭电源

这几点是计算机一般操作、维护所应注意的事项。除了硬件方面外,正确选用合法的软件,也是计算机安全操作的重要内容。

二、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病毒的概念: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入侵计算机系统的有害程序。病毒的特点:破坏性、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和欺骗性。

(再简单扼要地介绍病毒的起源等问题,渗透计算机道德教育。)

病毒的预防:要经常查毒,一旦发现计算机染上病毒要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处理。让学生讨论:如何具体地预防病毒?(5分钟)

请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介绍

1、多媒体系统的定义:是指能够同时获取、编辑、处理和输出多种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系统。

2、多媒体的基本元素:这些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

3、多媒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反馈与巩固:让学生做答,老师提醒并完善。

1、使用计算机应注意哪些事项?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了解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使大家对正确使用微机有更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计算机操作及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有哪些特点?

2、课下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第五讲:数制及其转换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中的计数制,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教学重点:数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数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无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了多种计数制,其中最常用的是十进制;此外还有十二进制、六进制、六十进制等。采用什么进制,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实际需要。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二进制、十六进制等计数制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讲授新课:

一、数制的概念

1、又称计数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数字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举例说明:以十进制为例子,引入数制的三要素。

2、数制的三要素:数码、权重、进制

让学生分析二进制的数码有哪些?权重是什么?进制是多少?“

二、数制的转换

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的规则

让学生看书预习三分钟,然后找学生叙述如何转换。师生共同做一道例题:(21)10=()2 老师总结:除2倒取余

学生练习:把25、16、7转换为二进制数 找三个学生演板

2、二进制数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整数的规则 将二进制整数按位权公式展开求和既可。例:(1011)2=1Í23+0Í22+1Í21+1Í20=(11)10 学生做练习:

(10101)2=()10(110101)2=()10 3十六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规则

由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留下课下作业:

(1B5A)16=()2(101011100101)2=()16 反馈与巩固:提问数制之间如何转换?做两道习题。

1、(29)10=()2

2、(1101010)2=()10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布置作业:

1、(29)10=()2

2、(1101010)2=()10

3、(1001010)2=()10

4、(19)10=()2

第六讲:计算机中字符表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中的字符表示,了解汉字的编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德育目标: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ASCⅡ码

教学难点:对汉字编码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数制之间如何转换?处理作业问题。

导入新课:电子计算机不仅用于数值计算,还要处理大量文字信息,这些住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也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讲授新课: 一 ASCⅡ码

ASCⅡ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的英文缩写,它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因此共有128个字符,是最常用的表示英文字母和数字等符号的二进制编码。

让学生看16页图表,分别指出0、1、A等字符对应的二进制数

二 汉字编码

ASCⅡ码只能表示英文字母和数字等符号,要用计算机处理汉字,还必须对汉字进行编码。

1、汉字输入码

按照事先规定的编码规则,对每个汉字或词组用键盘上的符号进行编码,这种编码称为汉字输入码。又称外码

2、汉字机内码

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加工、处理汉字时所使用的编码。也称内码。3、汉字字型码

是指汉字字形点阵的数字代码。

所有汉字字形点阵信息的集合称为汉字字库。

反馈与巩固:提问:汉字在输入、存储、输出过程中分别使用什么编码?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掌握ASCⅡ码的有关概念,了解汉字的编码,丰富自己的计算机知识。

布置作业:

1、何为ASCⅡ码?

2、汉字的编码有哪几种?

第七讲:文字输入方法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中的英文输入,掌握汉字的智能ABC输入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录入操作能力。德育目标:对学生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英文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 教学难点:键盘操作的基本指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键盘一个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ASCⅡ码有何用处?什么是汉字输入码?

导入新课:为了在计算机上快速输入各种数据,必须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指法。键盘操作指法将键盘上主键盘区的各个键位合理地分配给双手各手指,使每个手指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讲授新课:

一、英文输入法

1、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录入数据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姿势不对,不易提高输入速度,而且易疲劳。

正确姿势要求:身坐正,腰挺直,脚放平;身重心置于椅子上,稍偏键盘左方,双肩放松,上臂与肘尽量靠近身体,大小臂约成90度角,手指自然弯曲,四指轻放于基准键“ASDFJKL;”上,拇指放在空格键上,击键时,应保持相同的击键节拍,不可用力过大。

2、键盘操作的基本指法

不击键时,手指放在基准键上,其中F和J为中心键,其键面上有凸起的小横杠或小点为标志,用手指可感触到;击键时手指从基准键位伸出,击键后应迅速回到基准键上。教师拿出键盘,分别指出各个手指的负责键位,并演示正确的操作指法,让学生观看,并在课桌上模拟练习。

3、数字键盘指法

使用数字键盘输入数据时,左手翻资料,右手击键,4、5、6为基本键位,0键可用食指,也可用拇指。

注意提醒学生:初学者总想看着键盘输入,这利于提高速度,应该一开始就培养良好的习惯,即盲打。从基本键位开始,依次训练每个手指,直到熟练为止。

二、智能ABC输入法

智能ABC输入法是中文WINDOWS3.2以上版本中自带的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简单易学、快速灵活,受到用户青睐。

智能ABC输入法的特点:

1、内容丰富的词库

2、允许输入长词或短句

3、自动记忆功能

4、强制记忆

5、中文输入中输入英文

6、以词定字输入功能

对以上功能,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反馈与巩固:师生共同回顾键盘指法和智能ABC输入法的有关知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和智能ABC输入法,以便于我们今后能熟练地进行中英文录入 布置作业:

1、熟记键盘手指分工。

上一篇:2011年春期城北小学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论“稻草的价值”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