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2024-07-22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精选6篇)

篇1: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保护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建设

贵州省安顺市有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43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彝族、白族,户籍人口284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109.9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39%,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分布广。安顺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是助力安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资源。

一、安顺市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情况

安顺市的少数民族中以布依族、苗族和仡佬族人数较多,分布较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联系增多,少数民族普遍都要过春节等传统节日,形式和汉族大体相同。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六月六等。“三月三”以祭祀社神和为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要念摩经、宰杀牛或猪、染彩色糯米饭、祭祖、祷告山神、扫寨及歌舞表演。“六月六”是纪念先祖大禹和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内容有“祭祖”、“祈丰年”、“传族规”、“玩山”、“歌节”等。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牛、打狗、杀猪或宰鸡,特别要包粽子,祭祀祖宗。妇女们背着装满粽粑的提篮,抱着鸡走亲访友,男人们则在寨中聚会,端杯餐饮,制订本寨子的寨规民约; 老年人给少年儿童们摆苦情、讲传说、传族规,男女青年新装艳服,手拎萧筒、四弦胡、月琴,口吹木叶,成群结队聚集于旷野草地或某个寨子对歌、“囊冒囊哨”、丢花包。妇女们要把新衣服拿出来晾晒,防潮防霉,孩子们用竹筒制作的水枪打水仗娱乐。

布依族还有在农历正月三十(也有正月二十八)过“了年”的习惯,这天用糯米面、黄豆面、干红薯面等做成圆弹子粑粑,用油炸成嫩黄色,等待已出嫁的姑娘回来团圆合欢。

“三月三”、“六月六”这两个节日苗族同胞也过,习俗和布依族差不多。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跳花节、四月八等。跳花节主要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二举行,为的是纪念先祖蚩尤,并为苗族多年不育的夫妇祈福。跳花场设于山坡草坪,适当宽阔,由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场主,并由场主带领人去栽花树、吹唢呐。男女盛装而来围着花树起舞,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月八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杀鸡、煮红鸡蛋、做彩色糯米饭或打糍粑过节,为的是纪念苗族英雄杨鲁(亚鲁王)。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银饰,穿戴新衣,从山顶、山腰、田坝的村村寨寨向四月八节日活动场地聚集,这一天要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打秋跹、请球接球、武术、茶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即“仡佬年”,农历三月初三,寨中长老宰杀5只公鸡、5只母鸡,以鸡血滴于酒中,共同祭祖,并祈祷山神、草神保佑全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吃新节,农历七月第一个晨(龙)日或茂(狗)日举行,届时人们可任意采摘谁家粮食做贡品祭祀祖先。意为纪念开山辟草的先民,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成果。

牛王节,农历十月初一,每家用鸡、糯米粑敬奉牛王菩萨,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把糯米粑挂在牛角上,以谢牛的辛劳。

回族以伊斯兰的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为传统的重大斋庆节日。

安顺市各级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深入开展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跳花节”、“四月八”、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有效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2018年,关岭自治县开展了苗族“花树节”、布依族“三月三”、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等民族节庆活动,活动参加人次为4万余人次。紫云自治县开展了“四月八”庆典活动,打造了地区节庆品牌。平坝区举行了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苗族“跳花节”。黄果树旅游区先后在白水镇翁寨村举办了布依族“三月三”活动,在黄果树镇王安村举办了苗族“四月八”活动,在黄果树镇石头寨村举办了布依族“六月六”活动。

二、各地特色民族技艺传承情况近年来,各县(区)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特色民族技艺,各有特色,亮点纷呈。

镇宁自治县铜鼓十二调、民族服饰、布娃娃、布依织锦、花格布等民间技艺正在打造旅游品牌。镇宁简嘎乡开展国家级非物“布依勒尤”技艺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师生的好评。镇宁对民间工艺、技艺实行“镇宁民族蜡染手工”认证,提高了广大手工工艺制作者的积极性。镇宁县组织民间“铜鼓十二调”、艺术团参加省里6届民族巡游活动,向省内展示镇宁特色民俗文化遗产,受到关注。

关岭自治县盘江小调等,坚持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通过对布依族唢呐、大号、芦笙、铜鼓、跳花、板凳舞、对山歌等民间艺术和民族服饰、刺绣、织锦、蜡染、民居建筑、民间雕刻、苗族银饰等民间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开展了丰富的文旅活动,如踏青季“蜡染的安顺·花样的木城”魅力三月三活动、木城布依六月

六、凡化地戏表演、花树节(苗族芦笙舞)。

紫云自治县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的民间技艺在格凸河景区进行表演,传承发扬民族民间技艺。

平坝区传承的民族技艺有:龙海村布依族抵杠,在丧葬、婚庆、节日或各种集会中进行。在抵杠前,必须由寨老将杠“请出”放于寨前土地庙处进行祭祀,以乞求保佑寨邻平安,五谷丰收等。祭祀完毕再由寨老亲自将杠取下,交给选手在 指定的地点比赛。比赛在事先划好的圆圈中进行,选手以抵倒对方或将对方抵出圈以外为胜。

普定县补郎苗族乡注重苗族刺绣、蜡染、服装服饰、手工艺品山区人才建设,重点打造等堆村为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目前,补郎有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加工厂4个,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1个,懂少数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加工妇女80人。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大力挖掘苗族古歌、苗族阿江、苗族射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果树旅游区传承的民族技艺主要有地戏、蜡染、苗族服饰、安顺木雕等。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境和问题

(一)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民俗文化保护的机构缺乏、力量薄弱、经费不足。民俗文化不像基层建设容易看到成绩,导致部分同志不重视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民俗文化处境堪忧。许多民间艺术面临濒危境地,如苗族刀山火海、布依族抵杠等,由于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活动平台,生存空间越发尴尬。

(三)传承队伍青黄不接。传承人队伍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如西秀区湾子村的仡佬族傩戏,参加表演者,年龄长者七八十岁,算年轻点的也有四五十岁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普定的铜鼓十二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表演者主要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所以培养传承人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

四、对弘扬活态民俗文化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民俗文化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民俗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认识传承保护民俗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和服务群众,加强整体保护,注重传统民俗的活态保护。要把弘扬活态民俗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二)建立专门机构,系统整合挖掘民俗文化资源。西秀区湾子寨村、紫云自治县巴身小 村等都是民族风情浓厚的村寨,应当将其作为挖掘的重点。加强对民俗传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整理,着重打造出各地民俗文化品牌。

(三)培育传承队伍,发挥其民俗活动中的作用。民俗文化活动传承人是民俗文化活动组织者和能人,是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的活态载体。要在深入普查、了解的基础上,遴选各级传承人,并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将其技艺用录像等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并真正传承下去。

(四)建立专项基金,推动保护工作持续进行。开展民俗活动涉及道具、鼓乐以及服装等相关费用,经费来源可以各显神通。建立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以保证民俗文化 的发展、传承与保护。

篇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建立科学发展机制,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综观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具体情况,科学发展机制的确立应包括政府主导机制、民众参与机制、专家指导机制的构建。

(一)政府主导机制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大事,这决定了该举措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政府化行为。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等整个过程都应以政府为主导。当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能力十分弱小,其组织形式普遍处于原始状态,表现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关联度低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市场指导。市场是乡村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载体,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市场的开拓是广大壮族乡村村民颇为关注的问题。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因为村民们只有在了解市场动向的前提下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受社会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民众的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加之村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仅依靠村民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对传统工艺市场的调查与评估。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传统工艺市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对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进行正确的市场指导。2.活动支持。壮族乡村地区普遍具备“文化丰厚、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特性,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就素有“风景小桂林、气候小昆明”美誉,近年来有关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旧州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仍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难得的、活生生的、底蕴深厚、不断发展的文化整体[2]。壮族乡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政府在当地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的形式实现“经济唱戏”的目的,如通过举办绣球文化旅游节、绣球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专家来调研、商人来考察、游客来观光,节庆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势必为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赢来商机与生机。3.资金帮扶。资金紧缺是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桎梏,也是目前当地农民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积极适当的资金帮扶,既要安排必要的研发启动资金,也要兼顾广告宣传、技术培训、技艺保护等方面的费用资助。对于资金的来源,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采取投资与受益相挂钩、民办公助等原则进行多渠道筹集。此外,还可借助乡村的传统信仰文化组织相关民俗活动进行社会募捐等。

(二)民众参与机制

扎根乡土、依附自然的乡村传统工艺是源于乡村、基于乡村的草根文化。广大乡村民众是乡村传统工艺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承人。离开乡村民众的广泛参与,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将无从谈起。为此,应该注重落实民众参与机制,通过激励、抢救、带动等方式充分利用乡村民众的力量推动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1.激励创业。为了树立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进而壮大乡村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队伍,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该着手组织建立乡村手工艺人档案,收藏他们的作品,同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如乡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竞赛、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品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和颁发证书,使人们树立尊崇乡村文化艺术的人才价值观,激发人们在手工艺产业方面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农民艺术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让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及成果得到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2.抢救人才。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文艺家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3]对于壮族乡村绣球技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能手往往是绣球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绣球产业化开发的主力军,但一些手工技艺能手多是年迈老者,年轻能手寥寥无几,如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必将造成“人走技失”的局面。例如,最具特色的旧州绣球绣制工艺“堆绣”,目前只有极个别老人掌握,24股的堆绣技艺目前已经失传。而从总体上看,旧州年轻一辈绣工的技艺与老一辈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抢救技艺人才势在必行。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鼓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跨代传承,如动员开展家族(庭)式传承,即鼓励祖辈与父辈将技艺传给子辈与孙辈;组织实施师徒式传承,即乡村传统工艺协会通过办班培训或通过资深艺人招收门生,将技艺传给学员或学徒;等等。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深入采访年迈的乡村传统工艺能手,通过调研―整理―归档等程序,建立乡村传统工艺能手的资料库。3.带动学习。目前,乡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不达标,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以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为例,目前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水平,其薄弱的文化基础及思想意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州绣球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如巨型绣球的制作,巨型绣球的造型设计涉及代数、几何等知识,球体的巨幅图案也需要更高的设计、绘画与刺绣技艺,而当地大多数手工艺人因缺乏必备的知识,所以对绣球制作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绣球生产所涉及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培训等形式对当地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带动民众学习。

(三)专家指导机制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开会研讨、撰写论著等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了解乡村文化的个性特征,继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又有利于对外宣传,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构建专家指导机制,应该落实以下两点:1.创设研究平台。所谓的“研究平台”,一是研究基地,如依托专项试点项目建立的“政府主办”式研究基地、由政府联合科研机构或高校共建的“官学合作”式研究基地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自身研究需要自行选择某一乡村作为研究点的“民间自办”式研究基地等;二是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如在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建成的壮族生态博物馆,这为专家学者研究旧州壮族绣球手工技艺及其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三是经济文化示范点,如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被文化部选定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为旧州绣球技艺的保护开发创造了积极的环境。2.实施对接指导。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乡村传统手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接指导形式:其一是“专家―民众”形式,即专家启动其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乡村民众;其二是“专家―政府―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提交当地政府,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指导乡村民众;其三是“专家―企业―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转让企业,再由企业通过培训等方式指导乡村民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旧州绣球为代表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开始走向市场。受其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仍然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生产和销售均有待改进与提高。要打破当前的发展桎梏,应该启动创新理念,着手对“产”和“销”问题进行调整。

(一)生产策略创新

目前,绣球产业的开发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与理性分析,这导致绣球产品的生产缺乏针对性,商品种类相对单一,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绣球产品的销售面,制约了绣球产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应该从绣球的功能入手。从文献资料看,绣球最初是壮族男女求偶传情的产物[4]。以绣球传情求偶的习俗至今在壮乡仍有所保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代的更替,当今绣球已不仅是壮乡男女的爱情信物,更多情况下还可以充当多样化的商品角色。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并拓展绣球的现代功能,有针对性地对绣球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制作,例如可生产成双结对的“情侣用品”类绣球、囊括挂饰、摆饰、香球、贺礼等多种形式的“生活用品”类绣球、用于点缀装饰盛大节庆活动会场的“节庆饰品”类绣球、附属于当地旅游业的“旅游纪念品”类绣球、附属于民族体育赛事和民间游娱活动的“体育用品”类绣球,等等。如上所述,通过丰富绣球的产品种类来扩大绣球的市场功能,而绣球市场功能的扩大势必为绣球赢来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消费者。

(二)营销策略创新

当前,手工艺品开发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手工艺产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营销问题理应成为开发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文化促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作了定义:“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一旦被赋予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提升。如旧州绣球是当地壮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这是制造绣球销售亮点的重要筹码。为此,产业经营者应该注重挖掘绣球的文化意蕴,如在颜色上,绣球的主色一绿色象征着壮族世代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稻作文化,主色二黄色反映了壮族古老的信仰文化―――土地膜拜,主色三红色体现了壮族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鲜艳的色彩搭配彰显了壮族人民热情勇敢的性格、自然纯朴的感情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念,等等。将绣球的文化意蕴融入销售环节,通过文字图片的宣传介绍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势必能让无形的文化价值转为有形的产品价值,从而提升绣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2.平台促销。构建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平台是广开产品销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借助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趋丰富的大好形势,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当地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以旅游为销售平台,将壮族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融入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行列。此外,举办壮族乡村手工艺品展销会等标志性节庆活动也是构建绣球销售平台的有效途径。3.广告促销。在众多促销手段中,广告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广告界有一句行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6]因此,在对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宣传时,应该策划好可以唤起人们注意的醒目标语和响亮口号,如旧州绣球可以将广告语设计为“购旧州绣球,游美丽壮乡”、“旧州:精美绣球眷恋的地方”、“好绣球、旧州造”等。另外,广告代言人的选定也非常关键。物色广告代言人,其重要的准则之一就是在产品与人物之间找到一种价值诉求与文化内涵的融通,使广告代言人与产品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旧州绣球广告代言人的遴选,在影视圈中因扮演“刘三姐”而声名大振的艺人可考虑列入人选的范围,因为绣球与刘三姐是一脉相承的:其一,绣球是壮族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送给阿牛哥的定情信物;其二,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脱离“四旧”、逐渐被社会认同的新起点。

“品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将产品与消费者的认可迅速连接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多重财富。”[7]要实现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经营者应当树立起品牌意识。

(一)落实商标

落实商标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是通过法律途径树立和保护自有品牌的重要手段。商标是品牌最光荣的象征,一枚好的商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商家创造利润。旧州绣球商标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特色化。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特定乡村地区的民族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可将这些特性考虑成为其商标设计重点凸显的优势因素。第二是提高知名度。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因素融入商标设计中,有助于商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可。旧州绣球在商标的设计上就具备有利的知名因素,如具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的产地旧州,再如在当地技艺精湛、曾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杰出绣球能手,等等。第三是具有合法性。近年来不少商标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民族产品商标的设计引来了诸多非议和官司,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商标的设计应注意吸取前车之鉴,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完成。

(二)优化包装

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商品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实现内装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壮族乡村手工艺品普遍没有采用正式的商品包装,这使其商品价值大受影响,非常不利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如何给乡村手工艺品设计合理有效的商品包装,首先是凸显特色。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的包装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兼顾地方特色,如可以在包装的正面,将工艺产品的精美形象、关于传统工艺文化意蕴的文字介绍以及山清水秀的壮族乡村图景,经过现代技术处理,整合成情景交融的广告图,以吸引消费者。其次是注重适用。壮族乡村地区众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材料都不具备防潮、防尘及抗污染的功能,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包装要适用于抵抗外界环境的破坏。另外,介于绣球的购买者有跨省份,甚至是跨国的特点,所以包装还应注重迎合目标市场的接受需要,如包装上的产品文字介绍应同步体现壮文、汉字、英文三版说明。再次是体现美观。基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外形精美的特点,可以在包装盒的其中一面设置由透明材料作成的视窗,这样既不影响密封的效果,又可以让购买者透过视窗欣赏到工艺品的精美形象。

(三)有效宣传

创新的宣传方式对塑造、打响品牌至关重要。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文字、图片的纸质介绍或影视、网络的立体传播,在宣传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寻求更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借助会展进行宣传。“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8]通过会展宣传新兴产业或特色经济往往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展经济在当地发展迅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年一度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该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和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广西的壮族文化与东盟诸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特性,抓住博览会这一有效平台,深入宣传特色鲜明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将壮族乡村传统工艺融入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轨道中。再如,借助高校进行宣传。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率的提高,广西高等教育形成了“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开放―合作办学”的新局面,高校的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与高校对接的宣传即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宣传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如可以选择广西的部分高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之际向外国留学生赠送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首先,此种做法属于公益行为,没有商业气息,更易于产生宣传效应;其次,投资少但却可以产生跨区域跨国界的宣传效果;再次,宣传活动对象是高校的师生,他们是社会上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产生的社会内化力比一时的直接销售力意义更深远。此外,还可以借助名人、借助节庆、借助活动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联动开发

篇3:浅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

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需要的文化生态, 不单单是扶持几个传承人、设立几座博物馆。最好的保护方式在于把它活化, 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让乡村有场景可以承载, 维护文化传承的生态链, 使之扎根在当地民众生活中, 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与经济社会一起不断向前发展。由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活动平台, 开展活态展示

古时, 各类民俗活动极为盛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传统庙会被禁, 民间艺术表演一度沉寂,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民间技艺濒于失传。现在, 我们要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竭力来挽救濒于失传的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只要不是封建迷信, 只要不损害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这样的活动都应该得到允许和支持。在活动中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是一种生动的活态保护手段。有关部门应多方面搭建活动平台, 让其在活动中活态展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 解放思想, 使得一些传统的民间节会活动得到恢复, 并在新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5年首届中国武义温泉节, 举办了大型民间艺术踩街活动, 俞源、宣平抬阁、桐琴花轿、履坦马灯以及九龙戏水、鲤鱼跳龙门等优秀民间艺术进入广场表演, 上街游行, 让民众真切领略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文魅力。这是一次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忆和怀恋, 让广大民众实实在在过了一把民俗文化表演之瘾, 从而在客观上对历史传承的乡村民间艺术进行了一次温故知新的演练。武义县桃溪镇陶村,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注重本地民间文化遗产陶村草曲、浪街、舞龙灯、迎大蜡烛的保护和传承, 结合本村文化资源特点, 形成本村的特色文化活动。所以, 该村的武义昆曲是省级非遗代表作项目。

二、发掘产业亮点, 实行活态开发

活态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可与乡村文化的产业开发结合起来进行。激活乡村文化的“现代芯”, 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不错选择。发掘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可以形成新的产业亮点, 变为新兴城镇的产业支撑。乡村文化中大量的传统手工技艺, 合理利用自身价值, 可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和经济效益。可以尝试将典型的民间艺术, 利用现代技术和艺术理念, 开发成现代艺术品, 引入现代生活。还可以利用传统手工技艺开发旅游纪念品, 逐步推进乡村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义县熟溪街道郭洞村, 是一个具有丰富毛竹资源的古生态村, 该村的篾匠何文良, 从小拜师学艺, 有一手高超的竹编手工技艺, 他把传统的农耕竹编——畚箕、箩筐、竹篮、托盘、团圞、米筛、金丝灯笼、竹编葫芦、甚至冬天用于烤火的火笼, 进行浓缩加工, 成为一件件精美、玲珑的旅游纪念品, 在郭洞旅游景点上设摊销售, 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何文良的姻舅徐文彪, 则把这些浓缩农耕竹编通过网络销售, 产品漂洋过海, 远销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等国家和地区。事实证明, 此举既能传承民族文化符号、保存文化认同, 也可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

三、建立生态博物馆, 达到活态保存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是法国博物馆学界两位承前启后的开创性人物乔治·亨利·里维埃和索瓦·于贝尔在197l年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相对独立的社区群体中, 仍然保留和延续着包括建筑、语言服饰、饮食、工艺、知识、信仰、道德、风俗以及生活能力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文化形态。1995年, 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棱嘎乡建立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即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保护的不只是单独的文物和古老的建筑, 而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 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它的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截然不同。传统的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搬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与此同时发生的是, 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 远离了它们所处的环境。而生态博物馆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之上, 即文化遗产应该被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之中。

生态博物馆提倡的是一种文化的原生地保护, 展品包括房屋、河流、节日、传统等等, 表现的是一切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如利用乡村典型的民居建筑, 把村民生活起居用的家具、民俗器具、灶台、饮食等等原样陈列, 并可以让人们亲身体验。它的建立, 既可以很好地展现农村的建筑文化、农民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等, 还可以更好地保护乡村的民居建筑、古老家具、民俗器具以及凝聚在其中的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等。由于生态博物馆具有传统博物馆所缺乏的性质, 并顺应了当代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觉醒和高涨的潮流, 顺应了当代要求文化遗产权和文化遗产的解释权应回归原驻地和原居民的呼声, 顺应了人类要求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愿望。因而成为一种有效地保护文化生态的方式, 已经成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博物馆建设模式。

四、扶持非遗传承人, 实现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大内容, 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和扶持, 也是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根本保护。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 应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

首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位要得到尊重, 政府要给予奖励和生活津贴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建立相应的平台, 让他们施展才干。通过传授、培训以及宣传,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较好的传承。

其次, 充分调动民间文化艺术、民间收藏等协会组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 因为是他们占领和坚守着大片的业余文化阵地。不应漠视这些队伍中的人才与藏品。

如武义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村的王舍安, 是武义县省级非遗代表作项目“武义泥水画”的省级传承人, 他积极做好带徒传艺工作, 并创办了传习所, 举办培训班, 传承武义泥水画绘制技艺, 为抢救即将失传的泥水画艺术, 付出了努力, 作出了贡献。

篇4: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关键词]乡村民居;环境设计;传统文化;改造;保护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the design principles, the dominant direction, the design concept and ideas,this thesis proposed that design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living environment,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protection, etc. To benefit rural residents,relying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echniques and embody local characteristics.Such design s- 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elihood of resident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ce; Environment design;Traditional culture; Reconstruction;Protection

[基金项目]本文获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基金支持。

我国近些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以农村青壮年为主的劳动力加入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使得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农村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生活,造成乡村建设力量的不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广大农村的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尤其是缺乏长远规划、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的后续发展。如何使传统民居得到改良,优美乡村环境继续存续下去,是亟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尊重当地居民根本权益,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而乡村居民的基本权益更应得到应有的保障。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农民的核心利益所在。农村耕地的减少和住房的改建又使大量有历史价值的老民居建筑遭到破坏和损毁,使遗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惨遭毁灭,造成了许多沉痛的教训。不管是耕种的土地,还是居住的宅基地,包括在自家宅基地建造的房屋,都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而有的地方为了取得好看的经济发展数据,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牺牲农民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古往今来农民居住要求的真实写照。因此乡村环境的设计改造首先应以农民的核心权益为出发点,为广大居住在当地的农民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做出为农民所需要的居住环境,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变大,城市先富裕起来形成的巨大影响对农村地区的冲击显而易见。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地方处于生活极度贫困的状态,如何引导农民脱离贫困生活,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尤为迫切和必要。而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改良。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国家在消除贫困人口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而乡村环境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主导。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非城市人的专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图1)。只有在物质层面解决了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其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乡村环境改造和民居建设应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为设计主导原则。

二、保护建筑生态脉络,传承传统文化内涵

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从东北到岭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存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包括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有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遗存(图2),正是有了这些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建筑类型的存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中国千千万万的乡村现存民居建筑中,有很多是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沧桑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建筑不仅记忆了传统建筑的文化脉络,让今天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更是见证了历史上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营建技艺和设计智慧,使今天的我们在学习研究的同时心存敬畏。乡村的建筑脉络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成型的,已经与乡村生态化融为一体,具有相对的成熟度和合理性。越是古老的村落,其自然生态性越强(图3)。但是近年来的工业化生产,显然已经打破了这种平衡。而经过长期形成的乡村建筑生态脉络一旦遭到破坏,再修复或者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似乎工业化程度越高,对生态化的破坏力就越大,这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悖论。保护好乡村建筑脉络,维护好当地的环境生态平衡,是乡村民居改造设计的基础目标。对现有的建筑肌理进行分析和梳理,总结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地域特征,为乡村环境设计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保护人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农村社会发展努力的方向。

nlc202309090751

乡村发展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蕴含在这些古村落里。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目前新建的乡村建筑缺乏应有的设计标准,所以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上就无法保证质量,造成传统文化的丧失。就目前农村改造现状看,对原有老建筑不分皂白一律拆除重建是很多乡村采取的简单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割断和资源的浪费,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就在一次次拆除重建中被毁灭。建设新的乡村环境,可以凭借高科技的现代技术来实现,但也许只需要一定的机械工具,凭借当地居民的手工劳动就能实现。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出,使得原本手工劳动具有优势的乡村也在传统建造技术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许多在历史发展中流传下来的手工技术到今天已经失传,只能在历史书籍或旧有实物中找到它们存在的影子,所以保护传统建造技术的任务也是任重道远。面对大规模的乡村改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实实在在地下功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要在基本的设计层面突出地域特点和传统习俗,既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又使设计内涵得到提升,让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使乡村居民得到实惠。

三、以专业技术为支持手段,以开发地方特色为源动力

在专业区分越来越细致的今天,任何一项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工作都马虎不得。同样,在乡村人居环境改造方面,有了专业设计能力更要有专业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方能实现原有设计构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在城乡建设中大量运用机械化工具和电气化设备的工业化生产,在建造速度上确实有较大提升,但是对传统技术的传承也造成了明显的掣肘效应。如果仅是为了提高效率单纯依靠工业化生产而摒弃手工操作,会使传统技艺消失殆尽;而若为了保留传统拒绝工业技术的应用,与现代技术的发展潮流逆向而行,也是不可取的。工业化生产是一把双刃剑,乡村建造既要利用好机械工具和工业生产效率,又能充分挖掘传统营建技艺的手工技能,使二者并行不悖,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图4)。

农村经济要发展,乡村环境要改善,离不开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地域特色的定位。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沿海与内陆的环境有根本不同,中原与边塞的少数民族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每个地区的乡村环境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形象特色,保护现有的地方特色是维系传统文化的根本。当前的城市建设已经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同化现象,我们不能接受千千万万的乡村再重复这样的模式。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开发地方特色,很多乡村不再以耕种农业作为自身的惟一发展道路,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有的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开发乡村特色旅游;有的利用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风土人情,打造适宜本地的农产品开发或者公共服务业;还有的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派生出工商业、文化艺术产业等附加产业链(图5)。所有这些转变都是以当地的地域特征为突破口,可见开发适宜于本地居民的多种生产方式,打造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质是设计驱动的源动力。

四、转变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提升传统民居的存续价值

在乡村民居设计改造中,人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城市与乡村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乡村环境改造和传统民居设计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城乡之间的差异化,切不可盲目以城市规划的思路来指导农村营建,以城市建设方式来改造农村。广大农村环境的规划切实需要因地制宜,转变传统的设计思维观念,对现存的传统建筑由专业人士而非执政者做出认知和判断,评判其是否具有保护和改造利用的价值,然后针对整体村落形成完整规范的改造规划建议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再由权威部门做出规划建设和改造的具体措施。我国地域幅员辽阔,村落遍布各个角落,要想一步完成全部乡村改造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存续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重点研究,可以采用先重点后全面、先易后难的方式,按计划步骤一步步合理推进,以点带面最终完成乡村改建的任务。

乡村传统民居的设计与改造是一个逐步的理性认知的过程,肆意地对农村进行不加辨别地拆除重建,以及千篇一律的所谓“新农村建设”,结果只能是导致“千村一面”的局面,仍然是在重复城市建设的老路。乡村之所以为乡村,是因为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殊魅力,这种农村自身带有的文化基因是使农村继续存续下去的关键所在(图6)。如果漠视乡村民居的文化价值或是农村文化基因遭受毁灭,将带来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与挖掘,正是对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保护,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有力提升(图7)。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建设比以往也有了较大改观,但在文化传承、改善民生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依然薄弱。只有以谋取广大农民利益为己任,依托传统文化和技术条件,发掘地方特色,才能实现保护传统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3-57.

[2]伊庆山,施国庆.农业型村庄的空心化问题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2-27.

[3]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06-109.

[4]黄兆成,徐宁.中国西部生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51-456.

篇5: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尽管传统村落的环境和设备趋向落后,但由于传统村落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观光,乡村旅游业也渐渐兴盛起来。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传统错落环境的破坏严重程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社会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引发思考,把专注旅游发展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和活化方面上。在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进程也该提上日程,社会各界对此都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村落继续得以传承,而不是在遭到破坏后消失在时代进程中。

由于乡村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为村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对村落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是要基于市场经济和其他修复经验上进行的,从博物馆和其他著名景观的修复经验中,找到适用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的方法。

一、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

在现代经济体的表现下,社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现代都市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忙碌,使精神和身体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人们更倾向在旅游中探寻放松、愉快的氛围,欣赏美好的景观,并体验不一样特色的风土人情。基于此,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在传统村落中可以体验到乐趣并欣赏美丽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在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得到体现。并且传统村落中纯天然的种植物也对前来旅游的人们起到了很大的吸引力,使旅游者更愿意体验在乡村种植产业园中摘取纯天然水果和蔬菜的乐趣,在也体现了传统村落存在的旅游价值。

二、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保护

(一)对乡村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建筑的特性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传统村落的建筑由于是在历史上建立的,在外形风格方面都与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分别,在美观和实用性上的展现,使传统村落的建筑变成了一种文化遗产。因此,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的构造、形态和建筑风格与当地环境的融合,才能维持好传统村落的面貌。在建筑的保护上,要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和维修,尽可能在使建筑质量达标的同时,全面维持建筑的原貌,让传统村落的建筑依然保持好其自身的特性。

(二)对乡村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当地村民的衣饰、建筑和饮食上,还体现了当地特色的节目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些文化代表着传统村落的特色,所以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并参与进来,在传统村落中按照他们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不要为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传统村落的文化遭到摒弃,都要尽可能的像非物质文化一样去保护。

(三)对乡村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

传统村落的位置通常都在大山中,四面都是环绕的山和流动的水,这种地理位置的周围自然景观往往很突出,游客们正是为欣赏自然景观而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山中特有的动植物,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丰富了村落的物资,也支撑了村落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更加注重对乡村资源的保护,不管是自然风貌还是动物植物材料,还有特殊的资源产业链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这样才能使传统村落的发展不中断并持续进步。

三、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活化

(一)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尽管传统村落的资源丰富,自身的环境优秀,且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但传统村落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落后的设施和条件使村中的人们与现实社会脱轨太久,对乡村的发展进程不能有更好的促进。在对乡村进行保护的同时,需要注重将传统村落中太过落后的设备和设施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将现代化更方便、有利的设施引进到传统村落中,将现代化理念也灌输到村落居民的大脑里,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二)加强乡村旅游与资源相关产业体系的联系

在注重对乡村旅游各方面开发的同时,结合传统村落自身的优质资源,对旅游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规划,更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乡村的旅游业制定一套可以和资源结合起来的体系规划,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将资源融入旅游吃住方面和伴手礼体系中。政府要对乡村资源开发予以支持,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促进资源开发,结合旅游产业创建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促进乡村活化。

四、结语

基于传统村落中的旅游价值,政府和社会群众已经就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通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自然资源产业进行整合,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深度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也对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展开了思考,以为传统村落现代化做出更多的努力。在对发展传统村落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要加以重点保护,培养社会群众对乡村有效、?e极的保护意识。通过对乡村的保护和活化进行探究和思考,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地优化对乡村保护与活化方面的研究。

篇6: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导向多样性等原则下进行村落建设与改造,为当代乡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空间环境保障。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069-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在会议中明确提出创建“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是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聚落环境。2013年,为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同年确立了1 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2014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201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公布,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定标准作出了具体规范,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9个部分。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各地区因自然、地理等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乡村作为承载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的聚落空间环境。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其核心价值,无论何种方式的“美丽乡村”建设,都应建立在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之上,这将对提升我国乡村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土文化属性、特征

乡土文化是客观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传播制度、传统的知识系统,是承载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即担负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又维系着乡村、宗族,社会经济与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能够充分反映某一地区百姓的日常生产活动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是人类在特定区域内历史、人文、生产劳动力、意识形态的见证[2],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其主要涵盖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形式,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3]。物质文化形态具有典型可识别性特征,它包括了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等有形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形态则主要包含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村落营造理念等无形文化形式。

二、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及其环境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民族众多,广大乡村存留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种建立在千百年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以村落为载体、自然形成的独特的村落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土文化根植于广大乡村,具有原生、本土、地域等典型特征,这些文化理念及形式是当地先民在生产生活经验、审美、道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在百姓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虽然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不同的属性特征,但两种文化形式并非完全独立并存,而是在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下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例如乡土建筑、传统聚落环境即是乡土文化意识的物质表征,同时它们又承载着对其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共生性关系,在我国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中无处不在,是构成乡土文化的内在核心。

从中国人居环境的最基本形式来看,源出巢居的干栏式、源出穴居的窑洞式、源出庐居的帐幕式,都体现了先民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乡土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延续。如我国黄土高原多数地区百姓居住的窑洞,其主要材料黄土具有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等优势特点,根据不同建造工艺可划分为土窑、接口窑、地坑窑、砖窑、泥墼拱窑等,在形态上有下沉式、靠崖式、独立式、混合式等,其选址、布局、结构、选材、形式等特征,充分反映了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能源,注重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土文化观念。

其次,村落环境作为物质载体还承载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手工艺、民间习俗等的产生与演变,都与村落建筑环境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以陕西长安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蒸、碾、制浆、捞纸、压纸等流程,制作环节多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完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村落布局与建筑形制也因造纸工艺而发生改变。又如,我国南北地区巨大的饮食习惯差异,也同样对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不同要求,两者共同构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饮食文化。

三、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

党和国家指出:强富美是中国三农的目标,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再次升级,是在提高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当下农村建设中“联排别墅”“千村一面”[4],乡土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所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到乡村的“根”,民族的“魂”。

当代乡村建设既要改善和提高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与质量,还要保留乡土文化的发展根基,保持乡村历史沿革、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广大群众有家园的认同[5],并为乡土文化在新历史时期创造可持续传承、延续、发展的生存土壤。同时乡土文化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的重要核心,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不断推进,乡土社会及其礼仪规范逐渐被贴上了“落后”“愚昧”等标签,致使乡村社会逐渐失范,不和谐现象等问题凸显。人们越发认识到本源文化的缺失对民族、地区、国家在文化可识别性方面所造成的危机。在保护传统文化过程中,也将教育问题纳入其中进行探讨[6],希望不同类型文化形式在为人类带来观赏、体验的同时,达到更为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进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增进社会稳定,避免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文化观念成为反映某一民族、地区、国家,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礼仪文化作为乡土社会的基本内核,包括了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善恶标准等事项,是民众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它们的传衍往往通过某种表演与口传形式,在村落中的戏楼或特定空间进行,或通过建筑装饰等艺术形式予以弘扬、警示,体现于村落、建筑布局等多个方面。这些乡土文化表达形式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文化遗产属性特征,同时又是构成乡村和谐发展的力量与源泉。它们由人的行为和所创造的生产物等构成,代表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心态以及风俗习惯,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历史与环境,将群体所选择或做出的某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的标准行为模式,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以及相互关联性、惟一性、可识别性等特点。其根植于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民俗文化活动、乡土建筑、农业生产景观等,都是地区文化符号的表达与承载形式。以我国乡土建筑为例,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江南、西南、闽粤等建筑形式,它们因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地域环境等不同,在建筑形式、造型、选址、选材、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特色各异,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乡土建筑营造理念,呈现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村落结构布局与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广大乡村百姓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包括了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对非物质性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7]。这些独有的乡土文化要素,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最能深刻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的物质与精神载体,是保持、体现村落乡土特色与风貌[8]的重要核心,是新时期乡村形象、内涵建设的基础所在,是唤起民众对本源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作为承载百姓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因受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水平不发达等问题制约,致使乡村功能未能得到同步更新、发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冲击,乡村百姓开始将标准向城市化生活看齐,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冲击,致使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对家园的认同感开始发生扭曲。在乡村的盲目建设与改造中,乡村固有的布局与结构被打乱,村容、村貌、农田风光、乡土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民居被拆除等现象频繁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与建筑特色的乡村环境,这种做法虽使村落基础设施等得以改善,但其构成要素、功能特点与乡村生活却缺乏紧密联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应以尊重乡村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为根本,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应在借鉴、传承传统村落优秀选址、布局、营造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解决乡村住宅、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使乡土文化与理念融入当代乡村建设与改造之中,为百姓营造具有较好乡土文化氛围与较高生活质量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

(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土文化不仅与当代乡村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建设紧密相关,也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传统意义来看,乡村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随着城乡发展,乡村的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9]。乡村的农田、水渠、建筑、美食、民俗风情等都充满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对于生活在紧张和繁忙的城市中的人而言,乡村无疑是人们追求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的理想目的地。

保持与传承乡土文化,不但有利于增强乡村自身特色与生态建设,还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优化乡村传统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收入水平提供了多种途径。

四、乡土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乡村建设不仅要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还应将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从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乡村在建设中通常将重点更多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承载的物质与精神价值。部分新建村落在乡村建设中进行一味的样式模仿,导致了“建设性”破坏的频繁发生。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利用、开发过程中,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开发性”破坏也屡见不鲜,致使乡土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不断消亡,承载形式与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发生变异。

针对我国目前乡村整体生存、发展现状,基于乡土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一)传承、保护型

传承、保护型主要针对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古村落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建筑风貌被损,农田受到污染、水系被填埋、植被被砍伐等现象频繁出现,不仅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整体空间形态,也造成村落景观生态格局的破坏,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也因生存空间的变异而逐步消亡。其次,乡村建设中通过拆除、合并村落与城镇聚集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做法,也造成乡村面貌和空间形态等遭到破坏。古村落是某一地域环境下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集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为一体,包含了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古村落保护不等同于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应体现自身的活态化特征与价值,这也使古村落保护在实践操作层面具有很大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设施改造、乡土建筑及其环境修复、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是此类建设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是这类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苍坡村现有486户居民,占地146亩,村落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建筑为1178年修建,距今天已有800多年历史,2013年入选我国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建筑布局上,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文房四宝”之意向元素进行布局,展现出浓郁的耕读文化气息。苍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对村落风貌进行整治,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修复年久失修的民居。其次,提升改造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观光,有效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基于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并非个案,在我国广大乡村具有典型保护价值的村落数不胜数,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二)创新、新建型

近年来,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国家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另辟新地进行重新建设,为乡村居民创建更加适宜安居生活的家园。

以重庆渝北区为例,该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广大乡村不同程度受到出行难、就医难、吃水难和养老难等问题困扰,给当地百姓在生产生活、致富创业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6年时间建成100个特色农民聚居区,在满足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达到全面提升。在各聚集区的建设中,村落选址充分考虑基础功能与产业导向等因素,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整体设计之中,其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都在原有形式上得到了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较好地保持了渝北地区的乡土风貌特色。其次,将产业导向与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衔接,在村民享受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使搬迁居民住得下、留得住。

新建型村落在“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中应将传承、创新有机融为一体,根据地缘优势探索乡土文化、绿色生态等相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在建设规划中应依托乡村产业导向进行村落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保持移民原住地建筑风貌与室内结构布局,并依托乡土文化特色对居住区公共文化设施等进行规划、建设。

(三)挖掘、改造型

挖掘、改造型建设模式,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复杂与多见的一种形式。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等问题而提出,指通过对乡村内部与外环境进行建筑更新、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落整体形象,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

陕西丹凤县竹林关村则是这类改造形式的典型,在历史发展中这里曾是重要的水旱码头、商贸古镇,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竹林关村以创建“秦岭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延续历史文脉,重塑商贸古镇,打造宜居乡村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建设。在对村落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村落环境进行整治,将原有乡土民居与商铺进行保护与修复,对村民自建房进行统一立面改造,对主要路段进行商贸古道步行街开发利用。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其次,实施水资源开发,修建拦水坝,使干枯河道形成静态水面。依托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创建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州河北采摘园。有效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居住生存现状,并为未来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造型“美丽乡村”建设量大而且面广,既要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延续,又要将现实难题予以化解,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很大操作难度。在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

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

乡土文化因地域不同而特色鲜明,并具有延续、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性。“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在乡村保留传统乡土文化的本旨与内涵,还需通过合理的传承方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并在新时期换发光彩。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各项工作,应避免盲目追求样式、风格而使乡土文化生存空间缺失,建设前期应进行充分的科学研判,从而形成针对保持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及其改造方法,为乡土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壤。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应以整体性保护为根本,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村落结构与聚落空间环境等要素;在“挖掘、改造型”“传承、新建型”“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村落的历史沿革,继承、创新乡土村落环境的布局、结构、样式、色彩、材质等构成要素。

2.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以村落为载体,对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尽可能避免因过度建设、开发所带来的破坏。

3.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乡村周边自然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性景观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有效整治违规采石、挖沙,乱砍滥建行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防止生态环境遭受建设性破坏。

4.公众参与原则。“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公众行为,乡村建设应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为百姓营造舒适宜人、具有归属感的乡村环境。

5.产业导向多样性原则。探索“生态―观光―人文―体验”为一体的乡土文化保护、利用模式,利用古村落、科技农业、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景观、绿色生态资源等要素[10],形成集人文、生态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方向。

六、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将乡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旨在以传承乡土文化为切入点,改善目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等现象,并以此拓展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为百姓营造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这种建设思路与观点,将对我国城乡建设、乡土文化保护等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操作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扶贫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广告营销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