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2024-07-24

包法利夫人(共8篇)

篇1: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的女性解读

谢飞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法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2008级02班)

指导教师:马秀丽

摘要:对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爱玛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为追求这所谓的理想爱情,爱玛做出了许多当时男权社会不允许的举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去选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不正经的女人”。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她身上的一些所谓的“特质”,实际上是女性所共有的,体现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从爱玛对理想爱情追求的失败中可以看出,女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必须与男权社会做不懈的斗争。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爱玛,爱情,理想,男权社会,女性意识

长期以来,父权社会以男性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为依据,压制女性的正常发展。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往往天真无知,任人摆布,委曲求全,没有独立的人格,只不过是男人不可缺少的点缀品而已。在传统文化中性别歧视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圣经.创世纪》里,是上帝创造了男性亚当,而女性夏娃只是亚当用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的;基督教的观点认为,女性是不洁的;伊斯兰教主张,男人掌管女人;中国传统要求女人要三从四德亦是相同的道理。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过:“女人劣于男人”;亚里士多德也在他的生理学中阐述了相同的观点: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是男性有缺陷的,发展不完备的形态„„这些说明什么,这些有力的证据足以证明男权社会的存在,女性只是以男性社会所规定的社会角色而存在着,即男人的妻子,情人,女儿或家庭中子女的母亲,她们是以“第二性”的身份存在于社会的边缘的。然而,社会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在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有女性自由栖息的空间,都应该听到女性自主发出的声音。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女性追求的典型。

一. 女性意识的觉醒

《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爱玛,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爱情,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追求那理想而完美的爱情,因此,不管是爱情的萌发,还是爱情的破灭,爱玛都在不懈的追求着她心中所向往的唯美的爱情。

《包法利夫人》整部小说就是围绕爱玛的一生的感情来写的,它分为三部分,由爱玛追逐爱情到陷入误区,最后到爱玛在绝望中自尽。她的人生角色是由一个农家少女,到乡镇医生的妻子,再到子爵的舞伴,最后成了莱昂的情人及罗道尔夫的情妇,这一系列的形象既说明了爱玛的浪漫主义理想的破灭过程,又有力的表达了爱玛对那种充满激情的爱情的神往,从而更说明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想要得到解放,同样的欲望,同样的需求,为什么女人却没有得到的权力?在19世纪的法国,女人是因为男人而定位的,作为一个女人,他没有自我,她只是男人的女儿,妻子,母亲或是情妇。于是爱玛嫁给包法利以后,就被冠以夫姓,成为包法利夫人,所以在那种男权主义完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爱玛的追求行为只能被谴责,被视为不洁。爱玛有错吗,她只是在追求想要的幸福,追求一个真实的自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爱玛活不下去了,社会不允许她的所作所为,她只有一条路——死。

爱玛向往奢华的生活,渴望充满激情浪漫的爱情,所以在嫁给包法利夫人之后她不可能向其他传统女人一样,恪守妇道,无欲无求,一心想着相夫教子,爱玛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不甘寂寞,她为了自己所想真的付诸实践了,她勇敢的追逐着,当然这种独特让她周围那些平庸的人物更加没有色彩,她的大胆追求,她所释放出来的炽热的感情充分展现出爱玛内心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表明了爱玛女性意识的觉醒,所以说,某些人不能把爱玛对情人的追求简单的认为是对性欲的追求,爱玛想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男人,而是一个懂她爱她欣赏她的伴侣,肉体上的满足固然重要,可是比起心灵上的需要那又算得了什么?

二. 渴望两性的平等、和谐

李健吾先生评价爱玛和《包法利夫人》时说:“她的悲剧和全书的魅力就在于她的反抗意识和对生命无休止的追求”爱玛的追求表现出她已经有了初步的女性自觉自醒意识。在男权主义社会里,女人的舞台就是在家里,她们的任务就是在家照顾孩子,侍候丈夫,这就造成了女人低下的地位。爱玛在生产的时候为什么会急切的希望是个男孩,就是因为社会让她对自己没有了希望,她把所有的寄托放在孩子身上,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她不是没有母爱,只是社会让她不敢,甚至不能爱了,因为性别的不平等,因为性别的不和谐,她已经无能为力了。其实现在重男轻女的实例也是存在的,男权主义的的根基太深了,男人有权干这干那,不受约束,女人呢,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局面的改变只能等到男女性别真的平等了才会有希望。

心理的默契是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没有默契,就没有共同生活的支柱,那这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家,就像包法利和爱玛一样,他们根本没有交点,一个活在平庸的现实里,一个活在虚幻的浪漫里,一个追求平淡乏味,一个追激情唯美,所以他们不会真的走进对方的心理,不会有心灵的沟通,就像小说里所说的:“他们生活上越接近,她在精神上离他却越远了。”包法利先生不懂风情,枯燥乏味,没有理想和追求,平庸又现实,而爱玛呢,风情万种,充满激情感性,对爱情与生活充满理想,唯美又浪漫,而且具备了女性主义思想,因此他们俩的婚姻注定是个悲剧,爱玛注定会选择逃离。在婚姻失败中,爱玛把心转嫁到生儿子上,因为男人是生活的主流,不会像她一样挣扎在痛苦中,可是这个梦很快就破灭了,她还能怎样?最后她把自己的心转嫁到情人身上,因为她没有了寄托,只能把所有的爱寄托在情人身上,她不满于现实,她想要情人能带给她不同于平庸的现实的所有一切,她的爱情,她的生活,乃至她的生命。然而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社会不允许,现实不允许,她最终终究逃不过残酷的命运,一个女人的命运。安娜如此,潘金莲如此,女人们的命运啊,在男权社会里上演着一出出的悲剧。

三. 理想实现的方式——转嫁

爱玛的追求,体现了女性理想实现的一种方式,女性实现理想的方式很多,其中爱玛的方式很现实,更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女性在幼年时是一个独立的人,随着注意力向男性,恋爱,婚姻的转移,而逐渐放弃了自我,变成了被动的客体,他们成了家庭,成了社会的牺牲品。爱玛在幼年时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如在选择丈夫的问题上,她是有一定自主的权利的。在修道院的读书生涯中,她学会的不仅仅是浪漫的爱情,更明白了一个女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得“攀龙附凤”,找一个好男人做依靠。于是她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希望通过家人实现少女时代的爱情梦想和理想生活的梦想,但是平庸的丈夫让爱玛看到的只是绝望和无奈。在男权社会里,男人的成功比女人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甚至可以说无限倍,女人作为附属品,根本就没有权利谈什么理想与爱情,女人的舞台就是家,围着丈夫和孩子转就是必须的,作为女人,一个有理想的女人,只能靠男人来成就自己,证明自己了。为了讨好这个可以让自己实现理想的男人,女人有牺牲了多少?

中国的唯一一位真正称帝的女皇——武则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光鲜的背后有着无尽的泪水和血水,为了成功,曾委身于两个男人,为了成功为这些男人争风吃醋,为了成功,踩着自己亲人的尸体,为了成功,忘掉自己所受的所有,强颜欢笑,只为能在深宫中有一席之地,女人

啊,在那些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只能牺牲自己的所有,才能换来那微薄的成功,还是带着鄙夷和浅薄的目光的成功,多么的悲哀啊!

四. 结语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爱玛有憧憬,有理想,有追求,有胆量,敢于反抗平庸的现实,敢于与命运作斗争,他的所作所为对男权主义进行了直接的冲击,尽管最终还是以失败结局,那也不都是他自己的错,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现实,那样的命运,她能做的只能是微微的挣扎了,爱过了,就不后悔,爱玛最后的结局是注定的,不过他真的为自己活过了,就没有遗憾,她的一生是精彩的,尽管他遇人不淑,尽管他一无所有,但是他真正的活过了,她的一生充满激情与活力,为爱而生,为爱而死,风风火火,潇潇洒洒。爱玛死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活不下去了,惋惜的同时,我更多了一丝钦佩,为爱无怨无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月日

篇2:包法利夫人

而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条导火索:法律实习生莱昂认识了艾玛。他们一谈话就凑到了共同点——莱昂和艾玛一样狂热地喜爱浪漫主义文学,一样追捧浪漫歌剧,一样讨厌平庸和稳定……夏尔的笨拙现实跟莱昂的浪漫相比实在相形见绌,这直接导致莱昂与艾玛相爱。但迫于已婚的压力,艾玛克制了自己的感情,莱昂也去了巴黎。

第三条导火索一样是在荣维尔镇。庄园主罗多尔夫找夏尔为佣人治疗时认识了艾玛。与莱昂不同,罗多尔夫是个性情暴躁,行为放荡的大害虫,他垂涎于包法利夫人的美貌,用尽一切手段、甜言蜜语激化了艾玛本就厌恶底层生活的神经——他是个庄园主,“据说年收入一万五千法郎”。在贪婪的驱动下,艾玛很快就陷入罗多尔夫的泥潭,成了他的情妇。这次艾玛是真正付出了情感,但最终天真的她在自以为从此步入上流社会生活时被罗多尔夫抛弃。

第四条导火索发生在法国卢昂。夏尔以为妻子只是想更换住所,就带她到卢昂生活。但在那里,艾玛又见到了莱昂——此时的莱昂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从实习生变成了公证人。在物质精神的双重刺激下,艾玛大胆抛弃了丈夫和孩子,妄想从此和莱昂生活,期间她不断购买奢侈品,住最豪华的旅馆,极尽一切浪漫的享受。可是莱昂的经济能力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这个女人的欲望,况且艾玛的过分大胆和反复无常,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和同事的嘲讽严重影响了莱昂的公证人事业。最后莱昂选择了甩掉艾玛·包法利。

篇3:包法利夫人的教育困惑

《包法利夫人》中严酷的写实绝对服从现实, 正如福楼拜曾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为自己剖白, “我总觉得强迫自己深入事物的灵魂”, “而且特意回避偶然性和戏剧性”[2]。十九世纪上半期, 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正在不断地推进, “从大革命开始, 世俗化的公共教育制度的建设就成为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但是“世俗化的教育体系是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世俗学校与宗教学校并存的体系”[4], 在这个体系中存在一种专门针对广大女子的特殊教育形式即女子宗教教育, “十九世纪上半叶, 法国中上层的资产阶级的女子大多要进修道院接受一段时期的教育, 以陶冶性情, 约束思想, 为日后进入上流社会打下基础”[5]。很长时间以来, 宗教教育在女子教育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 19世纪的教会女子教育将宗教教育和家政教育结合起来, 以期培养出具有基督徒品德的贤妻良母。费奈龙 (Fenelon, 1651—1715) 在他撰写的《论女子教育》中就认为, “女子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像男子一样, 限制在与其职责相关的范围内;职业的不同应该使她们的所学不同”[6]。拿破仑针对女子宗教教育更是指出:“没有它, 人们就无法统治;没有它, 一个国家片刻都不会有安宁。”[7]于是从拿破仑时期起, 就有大量宗教团体被批准从事女子教育, 并指出宗教教育是女子学校的第一要事。1807年5月, 他就埃库昂女子学校的教育问题写了一个意见书, 提出了女子教育必须首先从极严格的宗教教育开始, “在这一点上绝不允许有任何妥协”。他说:“妇女头脑的薄弱, 思想的不稳定, 她们在社会所占的地位, 她们需要永远服从……所有这些只能用宗教、用温柔慈祥的宗教来对付。”[8]尽管法国大革命严重冲击了当时的宗教教育, 但是1815-1875年的法国由于革命的威力总让革命后获得统治地位的人感到后怕, “天主教作为一支保守的力量一直为不同国体下的历届政府所用, 仍发挥着控制社会、维护秩序的作用”[9], 就正如大革命的幸存者特鲁瓦主教也认为“王座与祭坛之间有着永恒的契约, 二者生死相依, 唇亡齿寒”[10], 这为宗教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包法利夫人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 接受的正是宗教教育, 本应该偏于保守的包法利夫人的思想和行为怎会如此般反宗教教义呢?郑崧认为, “宗教学校的教育就像一把双刃剑……一个人接受宗教教育越好, 则越不能忍受教会的严格控制。宗教学校的世俗知识教育必然会激发学生的世俗要求和期望, 这种世俗要求和期望在更为复杂的社会中进一步增强。因此, 教会学校的成功反而有可能削弱教会学校作为纯粹的宗教机构的影响”[11], 同时伴随着自由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这使得宗教教育在恢复和发展的同时又隐藏着从外部到内部的反因素。爱玛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不正规、不健全的, 她可能正是受了这种不正规教育的毒害而陷入虚幻主义。

具体看来, 爱玛完成到包法利夫人的蜕变, 她所接受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自然教育、宗教教育和社会教育。童年时期, 她所接受的主要是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 就是以儿童的“内在自然”和“天性”为中心的教育, 即尊重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而实行的教育。它十分强调“自由”的思考, 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 而不以人或社会为师。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的。爱玛母亲去世得早, 因此她所接受的自然教育是不完整的。这种教育会对爱玛产生重大影响, 使她萌生最原始的自我思想, 也就是本源思想:释放自己的本能欲望, 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大量阅读浪漫派作品, 预示着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她的越轨行为, 体现着她对本能欲望的释放。

爱玛的青年时代, 她在修道院接受的正是宗教教育。G.T.佩吉认为宗教教育是“某种宗教或某些宗教在其信仰及实践方面所进行的灌输 (indoctrination) 、教导 (instruction) 与教学 (teaching) ”[12];C.V.古德在他所编的《教育词典》也认为“宗教教育指那些通常由教会或其他宗教机构所进行的教育, 其目的特别着重于宗教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教诲 (inculcation) ”[13]。这种教育在无形中束缚着爱玛人性的发挥, 抹杀着爱玛童年时的那份本源思想。此时爱玛的思想陷入混乱, 她一方面接受自然教育的自由思想, 一方面又接受宗教教育的束缚思想, 但是这两方面她都没有受到过完整教育, 使得她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在包法利夫人的成年时代, 她接受的主要是社会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及其人与人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婚后的爱玛不自觉地接受着社会教育, 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包法利夫人。社会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接受社会教育的质量, 此时“法国资产阶级引以为自豪的英雄年代过去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庸时代”[14]。人们处在庸庸碌碌中, 缺乏浪漫主义情怀。生活的单调使包法利夫人想尽办法去摆脱, “她在家庭中找不到幻想中的爱情, 便急于要在社会上去寻觅”[15], 而她摆脱的指导思想却正是基于她所接受的自然教育和宗教教育的结合体。

从爱玛到包法利夫人的转变过程中所接受的三种教育看, 主要构成了影响爱玛一生的三对矛盾。首先是自由浪漫主义思想与宗教式禁锢人的思想之间的矛盾。爱玛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浪漫主义思想在她的大脑中滋生, 使她满脑子都是诗情画意的东西, 这使得她在世俗生活中努力追求细腻的感悟, 丰富的精神生活。爱玛十三岁进入修道院学校念书。她在那里受着贵族式的教育, 学习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乐等。但毕竟她接受的是宗教教育, 无形中受到思想压制, 主要表现为宗教采用教士、修女的监督和宗教教条、道德的灌输来压制人的欲望;但压制的结果却出现了相反的局面, “宗教的禁欲主义的说教、宗教音乐和布道都以虚幻的情调刺激人们的欲望, 在人们心灵里种下淫猥堕落的种子”, “爱玛性格热情, 想象丰富, 宗教布道和宗教音乐深入她少女多幻想的心灵, 使她受压抑的情感更加猛烈地爆发出来, 于是她沉湎于对爱情虚无缥缈的遐想”[16]。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 势必会产生妥协与反抗并存的局面, 如爱玛对父亲安排婚姻的被动接受与后面包法利夫人的一系列伦理越位的反抗相并存, 又如婚后包法利夫人始终保持同查理的夫妻关系与她的一系列反伦理道德行为相并存。不健康的宗教教育使包法利夫人表面服从, 不完整的自然教育又使她暗中反抗, 但她始终还是没能够跳出伦理叙事话语圈, 最终走上不归路。

爱玛接受的非健康的主动“学校”教育与查理所接受的机械式的被动学校教育构成第二对矛盾。爱玛在教会学校念书, 虽然这里的“学校”教育是不正规的、不健康的, 但爱玛却是积极主动的, “她很少游戏, 把教理问答记得滚瓜烂熟”, 这是很可贵的。而查理呢?入学前, 父亲试图对他进行斯巴达式的训练, 母亲“梦想高官厚禄, 看见他已经长大成人, 漂亮, 有才情”;入学后, 他按部就班;后来父母要他学医, 他又机械地听从, 并机械地学习“布告栏的功课表”。这一系列过程, 他都是一味消极被动地接受、服从并机械地完成“任务”, “他完成繁琐的日常工作, 就像蒙住眼睛拉磨的马一样, 转来转去都不知道磨的是什么”。两人靠婚姻绑架在一起, 有的只是浪漫与平庸、激情与冷淡的碰撞。另外, 爱玛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学校”教育的内容却是偏感性、偏伦理性的;查理消极被动、木讷呆滞, 学校教育的内容却是偏理性、偏实践性的。教育对于二人显示出极其不协调性、不平等性, 这值得进一步思考。

爱玛接受的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与包法利夫人接受的社会教育之间形成第三对矛盾, 它直接反映“浪漫主义追求与庸俗鄙陋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17]。它是造成爱玛悲剧最重要的原因。爱玛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的, 她渴望自己获得奇异般丰富的感情和精神生活;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是枯燥乏味的, 是使人迷惑并让人堕落的, 而这些也正是她在社教育的现实中所被动接受的。她一直都生活在自我建构的幻想中, “她追求细腻的感情、丰富的精神生活, 结果却是耽于物欲和淫乐”[18], 不知不觉犯下许多过错。结婚以后, 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时刻接受着社会教育的浸透, 内心的冲突始终没有断过, 直到她的死亡。初婚时, 爱玛以为终于得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爱情, 但不久就发现查理是个平凡庸俗的人, 他“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 见解庸俗, 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着寻常, 激不起情绪, 也激不起笑或者梦想”, 他“不会游泳, 不会比剑, 不会放手枪”, 和爱玛心中的骑士完全不沾边。这时她悔恨自己为什么结婚, “我的上帝!我为什么要结婚”, 这是她步入婚姻生活后理想与现实之间第一次产生矛盾冲突。接下来, 她内心的矛盾冲突更是一次次加剧。因参加侯爵家的舞会, 包法利夫人被侯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和珠光宝气的舞会场面给征服。风流潇洒的子爵邀请她跳舞, 更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这时, 想到她的生活, 她“希望死, 又希望住在巴黎”。之后她将参加舞会的漂亮衣服和鞋子都“虔诚地”放入“五斗柜”, “她的心也像它们一样, 和财富有过接触后, 添了一些磨蹭不掉的东西”。从此她变得懒散, 对丈夫总是看不顺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包法利夫人被动接受的社会教育与之前主动接受的自然教育、宗教教育纠缠在一起, 将珠光宝气与清新浪漫相混合, 呈现出世俗化、物欲化的倾向。包法利夫人在完成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位人物,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赖昂。他们之间两次感情的变化更是凸显了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第一次, 包法利夫人与赖昂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不断地交换书籍和歌曲”上的, 是建立在共有的“志趣”上的, 这种关系是真诚的无功利性的;可是第二次, 赖昂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后生, 而是一个有着充分社会经验的人。他一见面就只是想在身体上占有包法利夫人。这个巨大的转变, 正是充满物欲的社会教育所造成的。赖昂四处闯荡, 接受社会教育, 变得虚伪至极、自私自利;而爱玛又正好受到这种不良的社会教育的间接毒害。其他人物如勒乐、罗道耳弗、居由曼等与爱玛都有交涉。在这一系列的交涉过程中, 都反映了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社会教育使人的地位客体化和行为畸形化。笔者试着把爱玛与赖昂等人物联系起来分析:踏入社会的初期, 原有的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自由理想在他们的大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生活的深入, 他们又都受到社会教育的共同影响, 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推动人们的思想教育已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资本会主义社会片面注重时间效率, 注重物欲的享受, 因此社会没有能够形成与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自由思想相适应的风俗环境, 从而形成几种教育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在社会中随之造就了三类主要的人:一类是像查理那样平庸麻木的人, 一类是像赖昂那样适应社会而利欲熏心的人, 再一类就是像爱玛那样为“自由”奋斗而最终走向毁灭的人。这正是福楼拜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伦理重构以及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的关心与反思。

在爱玛的一生中, 她逐步挣扎于这三种教育形式中, 她别无选择, 除了接受。她本应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但是最终这样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却被宗教教育给标准化了;她本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形成联系实际的理想, 但是最终这个理想却被自然教育和宗教教育给虚幻化了;她本应该获得与她所接受的自然教育和“学校”教育相适应的社会教育, 但是最终这种社会教育却被那个时代给物欲化了;她本应该在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 但是最终她的受教育地位却被那个时期的社会给客体化了, 因此这些就构成了爱玛的教育困惑, 也就构成了那个时代的教育困惑。究其根源, 不管哪种教育形式, 它都是社会、时代环境所承载起来的, 因此世俗化、物欲化的社会成为爱玛走向堕落的罪魁祸首。爱玛的教育困惑, 就是她的思想困惑, 其实质就是她的社会定位的困惑。她找不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生道路, 因而四处“求援”, 终而陷入社会为她所设的“陷阱”中, 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虽然爱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 但是爱玛的人生抉择却值得反思, 她的行为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百态的反抗, 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这为其行为本身注入了跨时代的意义。

爱玛的教育困惑对现在教育本身很具有启示意义。人从出生到终结主要接受三种教育, 即自然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对于教育本身要有全面的认识, 避免成为教育的客体, 而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14][17][18][法国]福楼拜著, 李建吾译:《包法利夫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乔治桑和福楼拜的文学争论书信》, 见《文学理论译丛》, 第三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第180-181页。

[3][4][9][11]郑崧:《国家、教会与学校教育:法国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从旧制度到1905年》, 学林出版社2008年。

[5][15][16]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6]Lougee, Carolyn C.Noblesse, Do-mesticity, and Social Reform:the Educa-tion of Girls by Fenelon and Saint-Cyr,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Vol.14, No.1, pp.92-93.

[7]转引自王敏华:《拿破仑与法国天主教的复兴》, 见《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第156—157页。

[8]王养冲、陈崇武选编:《拿破仑书信文件集》, 第325页。

[10]Dansette, Adrien.Religious His-tory of Modern France, Vol.1, pp.172, 174.

[12]Page, G.T.E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 1979, pp.289.

篇4:现代包法利夫人

多半是为了一个根本不了解的陌生人,不惜毁掉自己拥有的一切,为了爱情赴汤蹈火。”

在学生时代,我们都读过“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一个备感失落的女人,对平淡婚姻不满意,内心又充满了狂热的幻想,与情人私奔,而最终又被情人所抛弃,反反复复。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夫人们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各种冷暖,只有自知。

大家都承认,陷入情网的女人比男人“酷”。不像那些怯懦的男人光说不练,有心无胆,她们有勇气去放弃,去改变已经拥有的有条不紊、蒸蒸日上的生活和稳定的感情关系。这些女人并非是轻浮不负责任,也不是整日无所事事,相反,她们都拥有优越的生存条件以及把握自己命运的愿望。精明和能干使她们处于不败的地位,谁也别想骗走她们一个铜板,侵占她们一点利益。可有一天,或者在职场上,或者私人生活中遇到一个陌生男人,她们却常常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不能自拔。那一幕虽然令人如痴如醉,但也极具破坏性。

陈兰,29岁,高级会计师,长相中等,工作出色,有一个相恋八年的男友。平时工作之余,她喜欢读书、看电影,设想自己生活在小说主人公的世界里,并体验随之发生的浪漫故事。一天,在一家医院里,她遇上了一位帅气的男人,爱情之火进发,她认定他才是自己理想中的男人。尽管对这个男人几乎一无所知,她还是决定马上付诸行动:离开自己的男友,投身这个男人的怀抱中。

这时的陈兰活像电影“女人都疯狂”的主人公塞莱斯特,文学作品让她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也许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这个人物的影子:对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充满了幻想,不惜放弃一切去得到他,能做到这一点的,无疑是包法利夫人第二。

现代的女人往往对身边围绕的中规中矩的男人们无动于衷,认为他们过于平淡无趣,却对一个偶然机会中遇到的陌生男人一见钟情,任激情燃烧而不加任何克制。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把这归结予以下几个原因——

1、认定“爱情高于一切”的心理基础,愿意为爱情做出牺牲。

2、认为现实感情生活过于平淡,渴望超级浪漫的相遇。

3、拥有自主自立的经济地位,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改变生活。

4、与工作中的谨慎风格相反,在感情上充满自信和冒险精神。

5、缺乏自制力,向自己的欲望妥协,

于是原本无可挑剔的充满女人突然变得幼稚而轻浮,为了和新情人约会而绞尽脑汁,整个头脑被热情奔放的情话占据,迫不及待地要把情意发散出去,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事业和亲情晾在一边。

登峰造极的包法利夫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投入陌生男人的怀抱。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这儿:她们为自己编织了无数的理由来证明自己荒唐的选择,沉浸于美妙的幻想并怡然自得,而且不加思索地投入到行动中。

危险也正在于此。今天的女人,不再靠对爱情的幻想弥补空虚的生活,相反,她们在生活中都是处处要强的人,不愿让一切脱离控制。然而,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喜欢掌握命运的女人更容易为爱而疯狂。她们以这种方式松弛自己,让平时被压抑的欲望得以释放,释放得既激烈又无序,就像高压锅在压力下喷气一样。她们对陌生的男人倾注热情,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只有在陌生人身上才能充分释放被压抑的幻想力。

现代包法利夫人们愿意将目标锁定为自己可以理想化的男人。爱情观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如此,所爱的对象就仅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化身。他们可能是已婚的男人,只想调情,不愿惹火烧身,如果有必要还要让女秘书帮着挡驾,或像无赖一样逃之夭夭。对热恋中的女人来说,挑战在于让幻想变为现实,把自己的偶像变为贴心人。越是难以得到就越是吸引她们大把地扔下赌注,因为她们深信,自己的魅力足以征服对方。当爱情陷入一种疯狂,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丧失思考的能力。

女人们把真实的或幻想出的迹象看做是恋情的佐证。她们的悲剧在于太认真,不明白那销魂的一刻并不意味着对方深爱着自己,更不说明准备与自己共度一生。一见钟情是可能的,但一般来说,深厚的感情并非一蹴而就。时间才是爱情的最好工匠,要靠努力去维护。如果一个女人到了30岁还不懂得爱情幻影和真爱不同,她的感情收获将永远无功而返。

现代包法利夫入的心灵世界移情的诱惑

“一个有修养,有知识的女人,会轻易产生移情吗?”

周洁,32岁,一家大型企业的业务主管

她有稳定的家庭,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于是决定去看心理医生。逐渐地,看病变成为了和情人的约会一她彻底爱上了自己的医生,这就是心理学行话里所讲的“移情”。

她开始暗暗期待着看病的时刻,见医生之前,总要刻意打扮自己。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向医生吐露真言:“我想坦率地告诉你,我离不开你了。”

“我意识到我感情出了岔子,于是努力克制,审视自己的感情,它虽然颠倒,但不乏崇高:它远离现实,但充满激情。于是我对自己说:我为什么不能遵从自己的愿望呢?既然我爱上了这个男人,就该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

周洁向丈夫提出了离婚,在经过了精疲力竭的离婚手续之后,周洁再次出现在医生情人的面前。而她的情人是这样说的:“你的这种行为极其自私,因为你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我施加压力,让我背上感情的债务。”

才女变成性感娃娃

“为了这个男人我几乎失去了一切。”

何晴,28岁,编剧

在去年的元旦前夜,我和男友与几个作家和名人聚会,我坐在其中一位男人的身边。他是文化圈里的人,整个晚上,他的眼睛一刻没有离开过我。我一下子就坠入了情网。

我陷入了无法抵挡的感情旋涡之中。从早到晚,我的心里只有他。我脱下了工作装,换上了性感的时装,原来的那个我在燃烧的激情中消失殆尽。我的朋友和同事都不能忍受我这样怪里怪气的打扮,可我对此毫不在乎,也不再把工作放在心上。今天回忆起来,我只感到羞耻。

当时,我想马上和男友摊牌,然后和他一起生活。可后来,他对我越来越冷淡,连通个电话都很难。最后他说:“我决定冷静一下。”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断交。

我陷入漫长的期待,花了大量时间给他写情书,幻想着我们的相逢。有时,我在早晨等着他下楼,尾随他走到停车场。或者我在他的办公室外徘徊几个小时,期待着他的身影。我被催垮了,发高烧,骨瘦如柴。

尽管我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可那段时间我什么也写不出来,也无心去写,很快办公室经理找我谈话,向我提出了最后通牒,这时我才猛醒,为了这个男人我几乎失去可一切。

是浪漫导致危机吗?

“等狂热的时刻过去之后,我开始明白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男人。”

马渔,30岁,外企职员

那时我正筹备婚礼,我的男友是一个研究人员,在开始的时候很让我心跳,可在一起时间一长,就只剩下生活的琐碎,说起婚礼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激情。在一次中学同学的聚会上,我认识了这样一个男人,他身上的一切都吸引我:天使般的脸庞,沉默的眼神和使人难以接近的气质。

紧张的工作节奏带给我一种压力,同时我也惧怕即将到来的婚姻,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适应家庭生活,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下,我们彼此产生了共鸣,我如醉如痴地爱上了他。

我想离开现有的一切,跟他生活在一起,哪怕就是挤在一个顶层的破旧小房间。我认为我根本不在乎他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只要在他身边,我就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热恋中的我瘦了6公斤,我无心上班,找各种借口溜出办公室跟他约会。他没有足够的钱请我消费,我就慷慨地掏出钱包来付账。而我跟未婚夫在一起从来是他付账的,我也一向轻视坦然接受女人付账的男人。也许我以前的生活太一板一眼,反而导致自己的全线崩溃。

等狂热的时刻过去之后,我陷入了深刻的反省。我开始明白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男人,当爱情的光环褪去之后,他不再拥有任何能够留住我的理由。

篇5:包法利夫人

2013-11-18 17:08出处:其他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凌春燕

导读: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读书笔记高一作文高中作文读后感体裁作文

骑士的影子

一个是伸张正义的疯癫骑士,一个是耽于幻想的失足女子。在爱玛身上,我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影子。虽然二者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但前者更加彻底,后者多半是满足虚荣心而已,借此向庸常的生活挑衅,向所谓的命运不公平性报仇。

关于对爱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想任何人都超越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作者福楼拜。他笔下的爱玛“天性多感,远在艺术爱好纸上,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因此她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平静,她的幻想永远是不切实际的浪漫,或者更确切地说,以她所处的现实看来,她幻想的生活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她自己的。

尤其是渥毕萨尔之行是她差不多陷入白日梦的神经质状态,她能在“想象之中,跟着他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甚至“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用手指指点点,游览纸上的京城”。而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爱玛一直期待意外的发生和赖昂出走后她的状态几处,读起来让我感觉像是钱锺书先生的笔风。

总之,爱玛的形象在我理解的范围内,是没有超越作者所描述的。她的悲剧正如作者书中所透露的,是社会,是个人(除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外,她自己还深深地受着“夫贵妻荣”的思想的钳制),悲观一点说,是命运造成的。

同样,包法利夫人不仅仅只是爱玛一个人,正如查理的母亲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包法利夫人。她遭受着丈夫、儿子的双重背叛(儿子的背叛表现为爱妻子胜过爱母亲)。杜比克寡妇也是一位遭受背叛的人,查理对她无爱,这一切都是现实造成的。可怜的朱斯丹,只是爱玛命运中另一悲剧人物。

查理在书中,可以看作是另一个爱玛,他同样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以为爱玛快乐,他制造着“自己能使爱玛幸福的假象“,他甚至为爱玛的幸福偷情提供了方便,如让她与罗道耳弗骑马郊游、惊喜地安排她去鲁昂弹琴(实则是去和赖昂谈情)等。他一心为爱玛的幸福奔波,却从未发现他们的世界几乎没有交集。

书中有一处描写同床异梦的章节,读起来让人心酸,感慨查理这般深沉的爱给错了对象。读者们会多少人为结局处的他太过懦弱,不仅原谅情敌,还把一切归咎于命运,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最自然的解释,那时的他已经不能为力了,命运是最大的敌人。爱玛死后,查理唯一的浪漫就是给爱玛设计了一个符合爱玛憧憬的棺木,读到此,不禁想着,可能他一直在努力地消除两者间的隔膜,只是没有成效。

篇6: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书中的女主人公爱玛出生在外省的一个还算富裕的农家.她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小说中的情节使她对爱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以为结婚就可以实现她的愿望.在机缘巧合下,爱玛嫁给了医生夏尔.可是在婚后才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在蜜月里,她体验不到快乐,在此后的相处中,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胆小懦弱,迟钝无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哪 生活在她看来变得不再绚丽多姿,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活着罢了.这时莱昂闯入了她的生活,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 在频繁的交谈中,莱昂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这个有夫之妇 可莱昂不敢向爱玛袒露自己的心迹,他怕被爱玛拒绝 最后 选择了逃避,去了巴黎.爱玛在莱昂离开之后才后悔没有挽留他。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念被渐渐冲淡了,另一个男人走了进来.罗多尔夫第一次见到爱玛就被她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乎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女人弄到手,他很自信自己能够成功,因为他有钱.罗多尔夫用尽花言巧语是爱玛神昏颠倒,她的虚荣心迅速膨胀起来.一开始爱玛有过犹豫,但在罗多尔夫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她臣服了.爱玛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小说中向往的生活,感到既刺激又欣喜.可是爱玛的独占欲很强,久而久之,罗多尔夫对她产生了厌倦。当爱玛下定决心抛弃眼下的生活,和罗多尔夫双宿双飞时,他退缩了.罗多尔夫觉得一切都是逢场做戏罢了。他狠心的写下了一封信,可笑的事文字中完美的掩饰着自身的疲倦,反之把一切都归咎于“命运”二字,极力地推卸责任。他无情的走了,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似的走了.爱玛崩溃了,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她积债如山 陷入身败名裂的绝境.爱玛求助于她的情夫,但他们在这时却像个缩头乌龟似的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时候,世间丑态在爱玛眼前展露无遗.她走投无路了,最后选择了死亡.爱玛,也就是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还是自己对命运的臣服,最终导致了爱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篇7: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幻想是毒药

人们常说,现实和理想有很大的差距,每个人在这段差距面前采取的态度不同,有的人能振奋精神,积极地认识和面对,量力而行,采摘硕果。有的人会原地不动,选择溺死在对理想的想象中。而有的人则会背着对现实不满的包袱,筋疲力尽,累死在盲目追去幻想的路上。最近在看福楼拜的作品《包法利夫人》,觉得当中的爱玛就是上面说的第三种人。爱玛是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少时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但是她最感兴趣的是描写男女情爱的小说,并深受其影响,一直幻想着可以拥有书中所描写的奢靡、热烈的爱情。现实是她嫁给了一个平凡的医生,过着宁静简单的生活,拥有的爱情也和生活一样平和。虽然夏尔很爱她,但是现实和她德尔理想差得太多,她不能压抑住自己内心对浪漫炽热爱情的渴望,这种渴望冲昏了她的头脑,她看不清现实,只知道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冲去,结果,在莱昂和罗多尔夫的激烈碰撞后,她服毒自尽,成为这场碰撞中的牺牲者。她的医生充满了浪生笑语,奢靡淫乱,冷酷虚伪,或许不值得同情,但是她上演的却是一场确实的悲剧。悲剧的根源,不是她在药师家偷拿的砒霜,而是她自己对幻想的不理智坚持。

对幻想的固执才是真正的毒药。首先,幻想让人沉迷于对未来的假象中,难以自拔,而且幻想的越美好,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就会越不满意,就会使人越来越不愿意面对现实,接受自己不符合幻想标准的一切。就像爱玛,她无数次地抱怨夏尔的胆怯与无能,她讨厌夏尔的穿着言谈,讨厌夏尔吃得太多,讨厌他饭后懒洋洋的休憩,甚至讨厌身边他的呼吸。而关于莱昂和罗多尔夫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她厌恶平凡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急于挣脱。其实如果她可以认清幻想的假面,接受现实,不得不说,她会是一个很幸福的女人。夏尔是那么爱他,早晨去工作,夏尔会刚出门就回家来给她一个吻,生活拮据也要尽力满足她的要求,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每次我都想,如果爱玛可以认清现实,及时回头,总会有那个可爱温馨的家在等她。可是她没有回头,幻想蒙蔽了她的双眼,她固执的坚持着,并一步步走向灭亡。

其次,幻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它只会让人越陷越深,用虚妄的快感蛊惑你,最后淹没你,让你连后悔的余地都没有。爱玛她固执自己的幻想,想得单纯,也去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爱情,或许某种程度上,她是有所收获的,她收获了肉体上的满足和灵魂上的自我满足,但是她得到的也并不是她想要的。她以为罗多尔夫是她的真爱,她幻想着可以和她有小说里一样的故事发生,但是罗多尔夫在获得了她的肉体后,面对爱玛提出的私奔的要求,他爽约了。这着实给了爱玛很大的打击,但是爱玛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幻想的不可行性。还是固执坚持着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的爱情是存在的,所以她又有了和莱昂的故事,但是莱昂也只是为了享受偷情的快感,不久他就厌倦了,他有自己的现实生活要过,所以在事务所人向他发出警告后,他就抛弃了爱玛。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活,不可能按爱玛的幻想,给她想要的生

活。每次爱玛都以为自己是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她什么都没有得到,在得到她的身体,并榨干她后,她被抛弃了,没有人会帮她,原来的她所谓的真爱都不见了,她带着幻想破灭后的失落,走上末路。

幻想抽干了人对现实的认识,使自我的不满足不断扩大,丧失了活的兴致和意义,从而更加迷恋对幻想的追求,而一切幻想都是空中楼阁,没有现实依据,没有任何归属,所以最后还是要毁灭的。

篇8:《包法利夫人》叙事视角分析

一、俯视的视角

福楼拜说过“艺术家在他作品里, 应像上帝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 无形无影却全知全能, 处处不见处处在”。他像造物主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 创造、选择要表现的人物, 用悲悯的眼光俯视创造出来的群生。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外省风俗”, 不仅限定了描述的地点和空间, 而且隐含了描写的对象。文中通篇没有作者肯定的人物, 唯一可以勉强称为正面人物的医生拉里维耶尔, 也只是为了再现文中人物的丑态。作者也厌恶这个社会现实, 他在论及这部作品的信中说道“这鄙俗的现实, 加以艺术再现, 你看了反感;难道我不同样憎恶?” (特罗亚190) 。他要“好好写写平庸的人”, 那么作者必定是高于所写人物的, 视角也一定是俯视式的。这就拉大了作者和笔下人物之间的距离, 并可以对人物进行嘲讽, 其文体风格也必是反讽式的。反讽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标志, 福楼拜也恰恰被认为是现代小说的开端者。

福楼拜选择的俯视视角, 使作者跳出喧哗骚动的现实, 从一个抽象的高度观看、描绘人间所发生的一切, 并从中探视人生和人性。

二、冷眼旁观的视角

《包法利夫人》是让读者去“看”的小说, 而不是去“听”的小说。

第三人称叙事的方法, 使叙述者能够冷眼旁观故事的进行。通过文中人物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采用“画面”的形式来展示人物和事件。如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的认识是通过爱玛的眼睛看到的“一进门道, 就觉得冰冷的石灰, 好像湿布一样, 落在她的肩头”。“他的便帽低低盖住眉;上下嘴唇微微颤抖, 脸格外显得蠢。”人物视角的使用, 极大的增强了客观度。同时, 作品以“戏剧性场面”代替“叙述”。最为典型的是农业展览会的交叉画面, 大会发言者的声音和罗道尔弗与爱玛的声音交叉出现, 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多声部现象。这一细微的描写, 把外省男女的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 暗示在外省, 像查理那样的庸俗之人是普遍存在的。

1852年7月福楼拜在信中分析自己“从外表看, 人们会以为我应当是一个史诗、戏剧、传奇故事作家, 然而实际上, 我喜欢从事的只是分析或解剖, 假如我可以这样说的话”。这也恰恰说明了作者以冷眼旁观、客观实录的方式组织故事。

三、“我们”的视角

《包法利夫人》的篇首, 叙述者“我们”从第二句开始就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之间不断转化, 最终在六页之后消失不见, 完全转化为第三人称叙事。但是, 在中卷第八节处“我们”一闪而过。

是谁在用这个“我们”叙事?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人物加叙事者, 其空间等同于叙事内容的空间, 是讲述内容的现场目击者。第一人称叙事, 产生的效果是强烈的真实感, 我们似乎置身于所讲述故事之中, 目睹着人物的行为和事件的进程, 仿佛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不是虚构的故事造成的幻象。群体性的叙述视角,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所述内容的可信度, 小包法利的怯懦、中规中矩、无聊、受人嘲笑, 都是群体的认知。

第三人称叙事很久之后, “我们”再次出现, 他注视着包法利的一生, 观看着爱玛的痴狂, 不仅是注视者, 还是参与者。这也深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是看客也是被看者。作品结尾“姨母家道贫寒, 为了谋生, 如今把她送进一家纱厂。”从这句开始到末尾, 行文的时态由过去时转换为现在时。再次揭露了叙述者的位置:既出离于故事, 又藏身于故事;既是看者, 又是被看者。

结语

上一篇:《认识电路》教案下一篇:活力青春,青春南京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