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24-07-20

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精选4篇)

篇1: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几年,广州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府、信息惠民、信息兴业、网络新都、网络文化、信息创新、信息合作等七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统筹规划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实施“智慧广州”战略,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示要求,科信局草拟了《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目前,《意见》已正式发文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规划部署“天云计划”,摸清建设基础,征集建设需求,厘清建设思路,规划建设内容。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通过市科技经费、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电子政务经费以及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省现代信息服务业资金配套等予以支持,鼓励交通、药监、质监、卫生、档案等部门以及商贸、旅游、物流、港口等企业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3、建设试点示范项目

一是组织“科技亚运”专项,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2010年亚运会的交通运输、安全反恐、食品安全、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为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推进“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黄埔智慧港”三大试点示范区域的规划建设工作,为智慧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支撑平台。三是组织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从港口物流、车辆管理、食品溯源、智能卡、地质监测等领域入手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探索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推广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4、促进交流合作

建立院市合作、校市合作、企业合作与区域合作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分别与中科院、清华、北航以及香港和马来西亚有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协调组织质监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和职业院校展开合作,把握先进理念,引进技术人才,促进联合共建,开拓应用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

5、开展宣传推广

通过承办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主办的部分省市物联网高层论坛,筹建物联网成果展示厅,举办城市管理与现代物流领域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论坛,组织网络经济院士讲座,召开智慧城市建设研讨会,在主流媒体开展“信息广州”、“科技亚运”、“智慧广东”、“网络商都”的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

氛围,鼓励市区两级部门、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总体思路

以加快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为主线,按照以人为本、需求主导、创新驱动、促进转型的发展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应用创新与产业化、统筹规划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全面实施“智慧广州”战略,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规划、突出建设重点、创新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产业化,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合作、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率先开辟智慧城市发展新路,促进经济社会和城市运行智能化,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十二五”期间,广州将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重点在“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全面推进”上下功夫: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要有重大突破,全面推进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建设。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智慧广州”将重点建设、新设施、新应用、新产业、新技术、新环境“五个新”,推动经济社会、城市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力争至2015年,成长一批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突破和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催生相关新产品,培育出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知识型领先企业,建成新一代互联网络国际枢纽、城市运行感知设施和智能处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运作、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等领域的智慧化,基本形成“智慧广州”架构,展示“幸福广州”新风范。

2、近期重点工作

一是出台政策文件。抓紧出台《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部署“智慧广州”建设重点,明确“智慧广州”建设机制。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推进成立“智慧广州”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确保“智慧广州”各项工程的协调推进力度。三是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建设一区(天河智慧城区)、一卡(社会保障市民卡)、—页(市民个人主页)、一库(城市海量信息资源数据库)、一平台(网络平台)“五个一”工程,重点做好“天云计划”规划部署工作。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争取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并通过做实、做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建设“五个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五是组织举办智慧城市建设国际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凝聚智慧力量,共谋科学发展。

(三)几点启示

1、机制建设是关键环节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创新推进机

制是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一是领导和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涉及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不仅是科技和信息化部门的职责,需要建立由市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领导直接抓的领导机制,统筹资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二是绩效考核机制。落实规划中各项工程建设任务,需要在责权利统一、明晰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绩效考核机制,争取将有关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体系之中。三是项目建设机制。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先期需要依靠政府引导与支持,但形成各项目的社会化和长效化运作机制、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共同建设是发展方向,建设有利于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推广全链条发展的扶持方式尤为重要。

2、试点示范是优先策略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内涵、发展路径、评价体系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以试点示范为切入点,有利于探索经验、鼓舞信心。一是围绕全市发展重点与社会关注热点,选取一定时期内能出成效、出亮点的重点领域,分类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二是根据全市发展布局,选取有基础的区域,建设能够集中展现智慧城市特色和亮点的综合试点示范区。

3、资源整合是重要手段

落实智慧城市各项建设任务需要整合各部门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提供针对性扶持措施。一是在技术研发层面,需要

整合技术改造资金和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及国家、省驻穗科研机构及行业科技机构等资源,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在应用推广层面,需要整合电子政府、电子商务、城市管理等政策和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大规模典型应用。三是在产业发展层面,需要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政策、各产业基地和园区等资源,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

篇2: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今年以来,瑞安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智慧城管等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截至11月底,该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为40亿元;三大通信营运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亿,营业收入19亿,宽带用户35万户,手机用户192万户,固定电话28万户,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60G。光纤入户工程基本完成,移动TD-LTE4G网络建成,实现全市信号覆盖。云电视、高清电视等数字家庭产品和服务已基本导入居民家庭。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销售全面爆发,全市快速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一、主要成效

一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成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投资600多万,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对城市部件的网格化和数字化管理。投入近1亿元打造智慧公安,建立了统一的指挥中心平台,建设了接警处警、综合查询、卫星定位等八大综合应用系统,并购置刑事技术装备、监控系统等有关信息化设备,新增和改造2000多个视频监控和智能卡口点。在侦察打击、治安防控、内部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智慧交通迈向新起点,规划投资1个多亿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已经完成投资460万元完成交通诱导一期工程,在市区主要路区、街道架设了29个LED交通诱导显示屏,投资400多万投资建设交警指挥中心。智慧电网初步形成,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变电站调度数据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二是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该市投资500多万建立防汛指挥、水利气象等视频会商系统,实现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智慧管理。教育系统近几年来共投入2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智能教育体系。财税部门的金财工程进展顺利,建立财政综合业务系统、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乡镇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预算编制、资金审拨、报销审核、非税收入等财政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并成功推广了企业纳税网上申报系统。实现了财政综合管理的智慧应用。社会保障累计投资2000多万用于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保险实时支付系统,实现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多种险种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并实现了同各大医院的联网,实现实时支付,提升社保管理的智慧管理水平。房管部门投资近800万多建设了数字房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房地产业务的智能化管理。旅游部门规划投资1000多万开展智慧旅游建设,目前完成投资120万,完成2个景区LED 大屏布局,完成建设旅游局OA系统,完成桐溪景区9个视频监控点建设,建立了花岩、桐溪、九珠潭等3个景区智慧旅游体验点建设。智慧医疗提上日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系统正在建设中。

三是市场监管领域初步实现了智能化。智慧环保体系初步形成,累计投资600多万元用于环境污染源监控体系建设、监控中心及排污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全市共计29家企业建成污染源监控系统,并通过市环保局管理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控。完成建设刷卡排污总量自动控制系统,经自动控制器与市环保局管理平台链接,实现总量监控,并通过刷卡方式限定企业月度排放总量,达到超总量排污自动关闭阀门的目的。目前,全市6家企业已经安装该套系统,正在安装企业10家。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库。投资90多万建立市场监管移动执法平台,为市场监管活动迈向智慧化奠定基础。

二、经验和做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发展目标。该市出台总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该市提出,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实现深度融合并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全省领先,互联网普及率居于全省前列,实现城区光纤全覆盖,4G(TD-LTE)网络建成并实现全市覆盖,全市各主要公共场所实现无线WIFI覆盖。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取得新突破,以物联网、互联网、应用软件、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管理、交通、旅游、环境卫生等领域实现突破,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

二是强化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局、经信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局、交通局、各通信运营商等40多家单位组成成员单位。该市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基础网络、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产业、智慧海洋、智慧医疗、市民一卡通等10大工程,涉及十多家主要单位,分别由各分管市长牵头协调推进。

三是强化协调沟通,加大监督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协调处理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事项。协调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落实、有人督查”的工作机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共享程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缺乏主导部门,跨部门的融合和共享工作滞后。二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的认识明显不足,简单把智慧城市当作技术问题,以为建设一套信息系统,解决一个业务问题就是智慧城市。三是项目投资过分依赖政府投资,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业带动效果也不明显,无法自我营血,从而导致财政压力加大,出现资金投入“无底洞”的现象,长期收益更是无法谈起,最终将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四是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有的部门规划定位不清晰,不考虑自身的部门特点,没有搞详细需求分析,导致建设的项目实际意义不大,真正需要的项目又没有实施开发。

篇3: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两年前,智慧城市对韶山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今,智慧韶山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真正引起主要领导的重视,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且一以贯之坚持下去,这需要智慧和胆识。

解放思想是先导

“稳增长、促和谐”,是党中央对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智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引擎,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利器,必须让主要领导对此有根本性的认识和认可。要说服主要领导深刻认可智慧城市建设,除了相关部委和厅局的广泛宣传和推广,更重要的是要去触动主要领导的内心。具体经验是:将智慧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将新技术的运用紧紧捆绑每年市委政府的重点工程。

准确定位是关键

准确定位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韶山的定位是立足“破解两大难题”,“致力三大目标”。

破解难题是动力。智慧城市建设有共性,但是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难题,体现地方发展的特色。如何破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应该成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考量。“问题意识”,是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直接动力。在韶山如果建设智慧城市能够有效破解两大发展难题,那就一定会触动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来重视。当前韶山主要的支柱产业就是文化旅游业,但是发展的潜力远未发掘出来,主要面临两大发展难题:一是每年来韶山旅游的游客人数超过1000万,是本地人口的100倍。但韶山区域不大,才247平方公里,而且景区占了97平方公里。因此,如何使游客更加满意?如何使政府在旺季管理更加省心?如何使基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加赚钱?这是市委、市政府无法回避并有待破解的一大难题。二是如何更多地留住游客,使送上门来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得到保留,这是韶山真正舞活旅游文化产业目标和关键。

致力三大目标。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结合韶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明确了三大发展和建设目标:一是全面提升韶山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着力提升党和政府基于虚拟网上的公共服务能力。具体包括:规划水平、服务水平、决策水平和安全水平。因此,需要继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拓展平台应用、大力开发基于云端的服务产品。二是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产业体系,全面增强政府的造血机能,换装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全面提升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以公共事业和民生事业为切入点,构建数字化的民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于云端的民生服务水平。为此,需要大力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力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扩大生活领域的信息消费需求;面向社会开放公共服务窗口,初步实现景区、市区监控实时化、景区服务数字化,游客预约网络化,提供基于“吃、住、行、游、购、娱、教”于一体的智能化全体验。

市场化是大抓手

要充分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智慧城市在推进的实践中,有两个瓶颈必须有效破解。

一是资金难题。韶山一年的财政也就4个亿左右,除去基本开支,能支配的资金也就一个亿。因此,必须充分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妥善解决资金难题。主要经验是:整合全市的信息化需求资源,制定政府的总需求,将需求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政府的手里,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让三大营运商“刺刀见血”释放最大的优惠。同时,把购物点、宾馆、休闲场所、购物点和各企业信息流、数据流整合,统一购买社会服务。仅此两点,就争取社会资金1980万,顺利完成了2013年智慧韶山的建设项目。

二是人才瓶颈。智慧韶山建设和运营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支撑。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市场化运用,由政府购买社会的公共服务。即保证了服务的水平,也解决了资金难题,更重要的是破解了“人才瓶颈”。

优化班子是保障

这里讲的“优化班子”,着重讲的是优化市委、政府班子的知识结构。在基层,目前班子的主要配备,还是以秘书和团干为主,真正懂高科技的成员少之又少,有些地方甚至一个也没有。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覆盖面广,技术性强。如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四化融合”,对市委、政府班子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领恐慌”凸显,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信息消费是趋势

目前,国家工信部推广的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就是典型的“以消费倒逼建设”的发展战略,无疑抓住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

一是在发挥政府战略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业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水平,通过供给创新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三是推动软件与硬件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虚拟消费与实体消费融合,以信息消费的发展带动和提升传统消费,挖掘和带动新兴消费。

四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

主要做法

统筹城乡、协调建设:韶山规模不大、权限集中,具备城乡统筹的独特优势,如果能做好城乡统筹示范区,为全省数字湖南、智慧城市建设树立标杆,必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智慧韶山”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规划,站在全市整体的角度,运用市场规律、创新建设模式,建立统筹协调管理体系,协调组织各政府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科学分工、利益共享,共同推进“智慧韶山”各项工程的实施,并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完善。

突出红色、融合创新:“智慧韶山”涉及城乡的方方面面,必须突出红色主题,深度挖掘吃、住、行、游、购、娱、教等旅游七要素,通过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有明显特色和丰富内涵的红色智慧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与韶山特有的历史文化深度结合,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共享、协同推进:在建设时就采用共享的思路,统筹规划、累加渐进。同时利用政府各个部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将人、物、信息、业务服务联系起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使有限的资源可根据需要重新配置,可适应变化快速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益,节省财政投入,同时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篇4:广州市推进“智慧广州”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18 个县、市、区,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845万,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该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全市城市化率仅有20%,农村人口占80%。2004 年9 月,在中央文件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之前,赣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适应形式发展,制定出台了《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决定用五年时间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实验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五新一好”,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

(一)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在村庄规划编制方面。赣州计划用3 年时间(2004 年—2006 年)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各乡镇和中心村编制较高起点的规划(五图一书),一般村庄编制简易规划。对于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地建房;未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新村镇规划选址原则上安排在荒山荒坡,并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在民房建设方面。按照符合规划、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各具风格、分户推进,不搞强迫命令。要求规划部门设计1000套实用美观、式样各异、具有客家民居风格的房型无偿供农民选用(现已设计150套),避免千村一面。破旧房拆除后不能复耕的由集体统一收回,流转给其他农户按规划要求建房。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赣州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8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 80% 以上,卫生所普及率达到80%。同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布局教育、商贸网点,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功能。

(二)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发展新产业。通过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健全市、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建立健全良种繁育、科技推广与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和市场营销四大体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做大做强果业、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支持发展烟叶、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乡)一业”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要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 农户”、“合作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担保公司 +合作组织 +农信社 +农户”、“股份合作社 +加工企业 +农户”、“农业专业协会 +产销组织 +农户”等不同形式的产业模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实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标准体系,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生产发展。积极与改水、改厕、改灶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以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每个县建立一个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重点建设2—3个骨干专业,每个乡镇建立一个职业培训基地和一个主导产业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计划5年内培训农民200万人,让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 1—2 个劳务品牌,促进农村

劳动力由“离乡不离土”向“离乡又离土”转变,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劳务产业格局。

(四)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多形式、多类型、多途径的发展路子,采取松散型与紧密型、初级与高级相结合的方法组建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比较完整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力争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户。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性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组织效率和带动能力。全市重点抓好40 家示范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操作能力,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安排专项资金,完善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五)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在农村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争取五年内村组道路畅通,农民全部喝上洁净的自来水或山泉水,实现人畜分离,用上水冲式厕所;大力实施“改灶”工程,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设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二是抓好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农村开展以建好一所“道德夜校”、栽种一片“道德林”、建成一堵“道德墙”、建立一册“道德簿”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进村户、文明育新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农民致富能手竞赛”等系列活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四进农家”评选活动;组建农村新风理事会、农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查赌禁赌会、“五老”宣传队等群众组织,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以及“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着力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三是加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一片耕地、一座水库、一片山林、一处村落”的生态村发展模式。力求全市60%以上的村镇达到文明村镇标准。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每个村建起一个文化室、活动室或图书阅览室。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功能,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习惯,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创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方式方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陶冶农民情操,增长致富技术能。五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不断探索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空心房”改造,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农村“二女户”、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试点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争取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六)以“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一是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提高乡镇政府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把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锤炼和检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通过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先进性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组织、指导、带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全面实施乡(镇)村干部农业知识技能“过关”制度,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2005年起,分五年从全国选拔1000 名大学生,安排到乡镇工作。四是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和推广“民情日记”、“民情反馈卡”、便民服务中心、“民情110”等亲民、为民的好做法,建立以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制。五是实施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主题的“堡垒工程”和农村党员“先锋工程”,巩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赣州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赣州模式”,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村镇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启动了4025 个村庄整治建设点;完成了 264 个乡镇总体规划、1046 个行政村共计16794个村庄规划的编制;“空心房”改造面积达410 万平方米,其中按规划重新安排农民建房4800 户,面积72 万平方米,节约土地7020亩;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污泥和路障,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7.9万间,面积130.3 万平方米,完成6718 个村庄的改水,改厕10.3万座,完成通村公路3580公里。目前赣州农村乱搭乱建的房子和土厕所消失了;牛栏、猪栏被统一易地重建,人畜不再混居;新修了环村水泥路、排水沟,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有的村庄配备了农民健身器材,有的则修建了农民休闲绿地,农民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是新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烟叶、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基本完成;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逐步落实,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产业的推动效应日渐显现,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8.1%。

三是新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全市新建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14个,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3049个,联结农户56.2万户,占市农户总数的35.1%。

四是新农民培育力度加大。通过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全市共培训农民52.56万人次,其中农实用技术培训33.23 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9.33 万人;“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中专生”计划顺利实施,已招收大学生667名,中专生403名。

五是新风貌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 5个、省级文明村镇30 个;创评“文明信用农户”10.4 万户;该市首创的“关爱留守孩子工程”在全国推广;农村新社区的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六是“好班子”建设明显加强。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启动了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了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考选了190名大学生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广泛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化“三民活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为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农民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切实改善和密切。

三、赣州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反复强调要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镇建设、防止政府包办代替、防止急躁冒进,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让农民得到实惠、受到农民广泛欢迎的政策措施,筹措投入了大量资金,补助了大量的物资,从“三清三改”起步,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解决农民群众一家一户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三清三改”,60 多万农民饮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卫生厕、走上平坦路,人居环境有了较

大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有了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二)农民主体、政府推动。农民是新农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尊重,更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得以体现。从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赣州市十分注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如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吸收村民代表参与,既加强对农民的规划意识教育和规划知识培训,又增强了农民对规划的认同感,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二是让农民群众在新农村中享有决策权。比如,在确定示范点的过程中,一改以政府确定示范点的方式,组织农民自愿申报和建设改造项目,由农民群众自己决定是否申报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根据群众积极性的高低,确定示范点或给予项目支持。三是建立农民民主理事权。通过在村庄中选择一些有公心、愿意为村民服务的人员组建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使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四是建立鼓励农民出资投劳机制。创新政府的资金项目支持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实物补助,并与农户自主完成的工作量挂钩。这种奖勤罚懒机制,有效激励了农户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政府推动,重点是宣传发动、物力、财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市、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把村镇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免费为村庄和农户建房提供规划。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截止2005 年12 月份,全市己累计投入新村镇建设资金7.9亿元,其中财政安排1.6 亿元,专项资金投入1.2亿元,社会筹措资金(包括农民自筹)5.1亿元。

(三)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赣州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克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编制村庄规划,而且大多都达到了“五图一书”或“三图一书”标准。在搞好规划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引导农民到规划区内建房,拆除“空心房”、流转宅基地,改造旧村落,建设新村镇;另一方面开展对农村违规批地、乱占耕地建房的整治工作,查处一批乱批乱建的行为,遏制了一户多宅、挤占耕地建房的现象。同时,严格规划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规划管理所,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了“先规划后建房、未规划不批建”。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坚持“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三配套”的村镇规划建设理念。“一个保留”,即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客家建筑文化、彰显赣南客家文化底蕴,注意保护山体、河流、水塘,凸现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两个坚持”,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三个不”,即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三配套”,即基础设施配套、房屋设计配套、社区服务配套。在搞好村镇规划的同时,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不失时机地着力推进村庄整治和改造,探索总结出了五种村庄改造建设模式。

(四)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在工作路径上,首先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自主推选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其次,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统一扶助标准”,就是根据本地农村实际和自身财力状况,确定建设项目及补助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定点”,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农民自愿参与率高的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对示范点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就是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拨付办法,以“实物补贴”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这既使政府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又使农民成为投入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而且政府补助的实物,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确保质量。—“农民自主建设”,就是村庄的整治改造、“三清三改”、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建设,都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来组织实施,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筹集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如在改路中,一些地方通过理事

发动群众先清理路障、整好路基,再由政府补助水泥、按施工标准硬化路面,节省了不少投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五步决策法”,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正确执行,使广大村民既成为规划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成为规划的监督者和受益者。同时,还立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实际,积极探索了一些花钱少受益面大的技术路径。在改水中,采用无塔式多户集中自动供水、单户加装气压泵自动供水和引用山泉水三种改水模式,让农民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改厕中,推行“三格式无害化”、“沼气池式”和“双瓮式”厕所,以及小型玻璃钢整体化粪池厕所。这些模式和技术,因成本低、效果好,深受农民欢迎。

(五)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一是强化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党建、组织、农业和规划建设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调度和协调,并整合了市、县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新农村建设承担全面责任。二是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市、县、乡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指导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一村一名”指导员制度,按照自愿服务的形式,向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三是广辟资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各县(市、区)不但挤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而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帮建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广辟资金渠道。2004 年9 月至今,全市累计整合资金5 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持和服务。比如,动员组织全国各地大学生暑期到赣州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开展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活动,要求城镇教师和医生轮流到农村支教支医;组织赣州在外公职人员和在外创业务工人员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他们纷纷捐钱捐物、献计出力,成为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学雷锋工作计划 文档下一篇:财务预算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