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2024-07-07

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共8篇)

篇1: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对于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的把握、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对于自我教学风格的把握等四个维度来考察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可以在分别叶照每一个维度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教学能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中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此外,以这四个维度来评价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也是对教育理论的探索创新。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师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的 四个维度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探究、发现能力。但是,在很多课堂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教学效率不高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情况。究其原因,恰是因为教师注重了教学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内涵,忽视了对教学基本功的自我培养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完全有必要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全面性和阶段性要求,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参考和帮助。下面,试为成长中的教师提供一份自我发展的参照。

一、考察教学能力的四个维度

1.对于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的把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全班的同学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必须的文化知识,达成目的的基本方法是山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来引一导、帮助个体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过程。所以,上课前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2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表达相同。教师有了高度熟练地掌握、运川这些知识的能力,才有可能把它们完美地呈现给每一个学生。

3.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总要有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方法,对于不同}j,学生总能找到最适合于他当前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无定法是指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也应i亥采川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掌,...各种教学方法。

4.对于自我教学风格的把握

教学风格是指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的某种教学特色,比如,有的教师善于讲解,有的善于演示,有的善于组织学生讨论等等。一位教师一旦形成了其教学风格,就总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能力四个维度的发展阶段

1.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的把握

对于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及学习心理的把握司劣为四个阶段。首先,刚刚成为教师时,总是把土大学时(或者考取教师资格证之前)从书本上所了解、掌握的学生心理特征作为基本依据。难免主观臆断和单调片面。其次,工作二年至三年之后,知道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发言情况来了解个别同学的学习状况更为直接、可靠。必要时与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来了解情况。第三,工作五年至六年之后,有上进心的教师还会通过其他教师、其他同学、学生家长等渠道来进一步了解某些同学的学习状况。现在,有的教师还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才;一解情况、沟通思想。第四,通常在工作十年之后.有的教师就已经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的教师为数不多。

2.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刚刚成为教师时,总是把上大学时在知识上的不足补起来,并尝试从教的角度去重新组织知识,找出更为深刻的知识结构。其次,工作五年之后,往往对于所教内容比较熟悉,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有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使学生快速进步的最佳方式。第三,工作十年之后,有的中学教师还能使用大学的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善于帮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体系,为国家培养一些特殊人才。比如,有些特级、高级教师在培养少数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方面就卓有成效。第四,通常在工作十五年之后,有的教师就已经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他们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善于把“启发式的问题”转化为“算法式的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钻研精神。这样的教师具备了教育专家的某些特质。

3.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

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刚刚成为教师时,总是把教学法类教材上介绍的各种教法加以运用,从中找出使用便利并比较有效的儿种方法广为应用。当然,其中总是少不了讲授法。其次,工作三年至五年之后,往往形成一些习惯,比如某些知识总是采用某些教法。如果某位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和教改勇气,那么,他的教学就可能不断地重复下去。习惯进一步加强了。第三,工作十年之后,有的中学教师在熟练掌握各种教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针对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力,使全体学生在各个方而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自我教学风格的把握

对于自我教学风格的把握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刚刚成为教师时,基木上没有教学风格的意识,只是下意识地去发扬学生喜欢、同事赞赏的教学方式,尽量避免去做大家都不喜欢的事情。其次,工作六年至七年之后,往往形成一些好的教学特色。比如有的教师擅长探究式教学,把问题设计得系统完整、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使学生如同科学家一般,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而最终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有的擅长讲解式教学,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忽而如溪流涂涂,忽而如劈云飞瀑,使人屏心静气、洗耳恭听、如醉如痴。第三,工作十几年之后,有的中学教师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极具艺术性的教学风格。需要讲解时则条理清晰,丝丝人扣,寓情寓景,活灵活现,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大彻大悟;需要探究时则由一个问题进人主题,草灰蛇线,绵延不断,解一问而通全篇。一堂课需要讲解则详略恰当,需要探究则追索发现,需要讨论则随时辩答,不拘一种教学方式,只要效果完好即佳。随时而动,随机应变,随心所欲,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此谓教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达此境界者不知凡几。

三、教学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

1.把四因素初步结合,侧重知识传授

许多教师都可达到这一层面。他们基本上能够胜任教师工作,但是缺乏创造性和改革热情,易于墨守成规和不思进取。

2.把四因素有机结合,侧重能力培养

少数教师把上诉四因素结合得比较好,教学中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尽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他们勇于教改,注重自身培养,积极探索好的、新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

3.把四因素完美结合,侧重个性发展

极少数教师把上诉四因素结合得非常好,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尽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进步。同时,他们的教学完全就是艺术的享受,学生在最佳的环境里以最好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效益。

篇2: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一、政府宏观调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 采取有效可行的政策制度等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如政府加大对教师的培训经费, 每年对教师轮流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 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参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 但它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保障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1.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因此, 政府要出台教育政策制度保障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继续教育。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教育亦是。大学不是有高楼大厦就是所谓大学, 而是要有大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要发展的内在因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但是, 我国地域辽阔, 发展不均衡, 许多农村地区政府投入不足, 因教师培训经费、办公经费紧张而使教师的继续培训缩水, 课程资源贫乏, 教学的硬件不硬, 软件有限。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硬件, 没有实验仪器室、电教室, 图书室因大多书籍陈旧使学生没有阅读的条件。

2.教育政策制度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主要体现在教师奖惩制度、职务评审和聘任制度方面。教师的考核制度对教师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导向作用。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能够表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如教书育人,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3.教育政策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就区域教育而言, 在一个固定的区域, 要形成一整套教育政策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 引导教师行为, 约束教师行为, 让其良性发展。教育政策制度要指明教师发展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有重要意义。教师会根据既定的目标运用有效的策略、有力的措施和可行的方法去不断学习, 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因此, 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够, 对教育的支持不足, 政策引导不到位, 就会极大地阻碍教育的发展, 使得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是纸上谈兵。

二、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为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起着助推作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能在一定时期根据需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具体培训时, 有的教师的培训动机不是为了提升自身能力, 而是为了晋升职称、加薪。有时因教师的不重视, 培训中心也是走过场, 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只是理论讲的多, 具体的教学操作层面指导少。由于培训时间和培训场地因素的影响, 培训范围小, 培训层面涉及少。这样也会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政策导向促进教师能力的发展

教师任职学校对教师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中对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就学校对教师管理而言, 要有科学、实用的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要搞好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书写教案等工作。就书写教案来说, 大多数教师的教案实用性不强, 可操作性不强, 教师授课从未用过教案, 而是为应付学校、教研组长或上级检查的。现在新课程运用的模块教学, 应当有较大的弹性, 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来开展教学, 可实际不是这样, 非要每所学校统一起来, 或教育主管部门把一个区域内的教学进度统一起来, 学校没有自主权, 教师没有自主权。这种做法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 教师的自主性体现不出来。再者, 部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分配有不公平现象。有的教师不上课还要满工作量, 代课多的教师年终又得不到优秀, 且工作繁重。这样, 教师之间由于不平衡而使工作的积极性会受挫。所以,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调动教工作的积极性, 要给教师提供教研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

四、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爱发牢骚, 满肚子的怨气, 但大多数教师不愿接受自己不积极的评价。一方面, 由于在本单位任职时间长以后, 教师本身生存的环境比较封闭, 教师的危机感不强, 竞争意识不足, 教师能上能下, 竞聘上岗的制度没有形成, 大多数人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自己提升、学习的动力不大。另一方面, 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面来讲, 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引导不够, 尤其是对刚上岗的新教师培养不够, 教师发展的方向不明确, 教师自主发展的动机没有很好激发起来。因此,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尚有赖于教师个人发展自觉意识的唤醒, 并在其专业自觉的引领之下, 达到对教学能力及发展的更深理解, 为自己的日常实践教学获取更为可靠和坚实的理智支持, 实现教学能力的发展, 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各种教育制度的正确引导下, 树立目标, 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只要教师自身努力了, 必定可以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根本好转。

摘要: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 从政府支持、教师教育机构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篇3: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关键词】初任教师 教学反思能力 制约因素

一、相关概念

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及教师自我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修正、改进自己教学的过程,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内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初任教师。初任教师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处于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工作岗位任职1-3年的教师。任职第一年为入职期,第二、三年为成长期。对初任教师任职时间的界定基于这样一个依据:从我国中学现有学制来看,初任教师需要三年的时间完成初一到初三或高一到高三的教学工作。

二、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存在的问题

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反思意识不够。初任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把握不住教学反思的机会,教学反思程度不够宽、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仍然处于自发阶段,不能保证教学反思的质量,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第二,教学反思的途径单一。许多教师只是写写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日记。教师之间交流仅仅限于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师很少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没有进行教学研究,很少发表教学论文。

三、制约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因素

1.教师自身原因。

(1)初任教师理论修养不足。初任教师的反思存在反思视角狭窄,反思深度浅,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标准模糊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初任教师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使得其反思局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程度,很少对自己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但教学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且还应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否则,教师的反思只会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难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因此,初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学习和接受一定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开阔自己的视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合理化。

(2)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意识缺乏。由于教学理论的缺乏,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薄弱;部分初任教师将教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在教学中表现出被动和消极精神状态,不会去主动反思或深入研究教学;有些初任教师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是因为认识不到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看不到教学反思对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对反思的价值持怀疑的态度。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教师缺乏教学反思的意识,他们都不会注重发展与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3)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方法欠缺。教师在初任阶段教学热情高涨,但是由于教学经验有限,教学素养不足,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教学反思方法。“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教师在反思时,没有掌握反思的方法,就会导致反思陷入混乱与无序,或者无从下手,不知围绕什么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或者仅凭个人的经验,而个人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狭隘的经验,导致了原地踏步式的反思。这种原地式的反思对教学改进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义显然值得怀疑。因此,掌握多样的教学反思方法对于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环境原因。

(1)学校未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学校的反思氛围是影响初任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精神力量。长期以来,在教学上教师各自为战,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之间的这种氛围不利于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与效果。此外,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给教师课时安排得非常满,工作量过大,任务繁多,根本没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再者,学校对初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视、管理不够,不能给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提供足够的支持。克瑞墨·海因曾指出,反思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需要校长、管理人员、其他教师等对教师反思给予支持和合作。没有这种支持和合作,没有这种反思氛围,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或者浅谈辄止,或者半途而废,或者不得其法。可见,一个良好的反思环境对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具有强大的影响。

(2)学校仍沿用传统的评价制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功过的评判和总结,更是关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体验的完善和奖赏。但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上,把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硬性指标,并与教师的聘任和奖励直接挂钩,导致教师只愿谈成绩,不愿谈缺点。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初任教师的教学反思意思的确立,更限制了其反思内容的丰富性。这样的评价体系仅仅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考察,忽视了对教师综合全面的评价,而且也没有为教师以后发展指出努力的方向。因此,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为初任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葆华.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地区的学校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07.

篇4:浅析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备课能力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要备好课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编写的, 只有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 才能领会编者意图, 融会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内容的章节体系以及重点和难点。在初步掌握教材后, 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等情况, 从而掌握各类学生的学习程度, 预见他们各自的学习困难。这样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才能把教案设计的更贴近学生, 切合实际, 从而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言传身教, 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 这就要求教师能把知识和经验尽可能有效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因此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老师的语言还应该符合现代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要求, 做到准确、清楚。比如:在我们学习《幂的乘方》时, 对于 (23) 2有的教师读作:2的3次方的2次方, 我认为错是没错, 但是听上去有重复的感觉, 如果读作:2的3次幂的2次方, 既不重复, 又能体现课题:幂的乘方。教学语言规范, 学生对课堂内容就易于接受, 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当然作为数学这门功课来讲, 有时借助于实物、工具的演示来表达或许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 数学课上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还要求老师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很多数学老师容易忽视的地方, 其实学生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 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严密的推理能力。

三、解题能力

解题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如果教师自身的解题能力较差, 那么你对题目的指导、评讲常常会顾此失彼, 不得要领, 面对学生中出现的新的解法会措手不及。更有甚者, 会贻误学生。而教师经常亲历阅题解题, 寻找策略, 困惑突围的过程, 便能够发现教学中疏漏或薄弱的环节。通过解题, 才能弄清哪道题容易犯错, 哪个知识点可以扩展,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便能有的放矢,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课堂效益, 把握教学改革的思路, 把准课改的精神和动向。

四、课堂设计能力

在上一堂课之前, 首先得对这一节课要讲什么, 怎样讲, 重点、难点是什么等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这一堂课进行周密的设计, 体现出一堂课的目的性、知识性、科学性、条理性。可以说, 课堂设计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导课设计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数学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我们导入《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你穿多大的鞋?学生可能回答36、37码等, 可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23、3 1/2公分等, 由此可以提问学生:你知道鞋大小的这两种表示方法的由来吗?这两种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入x公分的鞋是多少码?

2、提问设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这就跟老师的设疑非常有关, 成功的设疑解疑, 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会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兴趣。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 也可以缓和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

3、板书设计

数学课跟别的课不一样, 不主张简明扼要, 应该突出详略得当, 把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写在醒目的位置, 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对于较难的题,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 可以详细的板书解题过程, 同时也能对学生在解题格式、解题要求上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

五、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以创新的观念去努力创设民主、自由、探究、奋进的课堂学习气氛, 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的有益时空, 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与自主探索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些, 教师必须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 都要紧紧围绕“创新”这个中心, 设计“教”与“学”的最有效的方案, 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常言说,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 而是发现。同样, 教学中缺少的也是有意义的有新意的探索过程。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 去深入的挖掘教材、体会教材, 灵活运用各种有利的教学资源, 构建自身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和谐统一的、可操作的新教材, 去驾驭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情景,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索、归纳和总结, 完成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达到提高能力、学会创新的目的, 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一次习题课上遇到一道比较新颖的题目:如图1, C是线段BD上一动点, 分别过点B、D作AB⊥BD, ED⊥BD, 连接AC、EC.已知AB=5, DE=1, BD=8, 设CD=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 AC+CE的值最小?

六、教育科研能力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 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中学数学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中最强的活力, 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应该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我们教师要把教学工作和教育科研能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 增强了科研意识, 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5: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团队 竞赛能力 提升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已将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和发展高校教师团队竞赛的能力,在具体竞赛中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协调合作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团队竞赛能力这一概念出发,分别从高校对教师教学团队竞赛重视不够、内部沟通不畅、竞赛机制不健全等三个方面来探究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在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团队建设和内部沟通、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搞好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络这三部分来较为详细地阐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具体实践有所启发。

1 团队竞赛能力概述

1.1 团队竞赛能力的概念 要将理论上的团队意识与实践中的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相结合,需要对团队竞赛能力这个概念有着清晰的界定。所谓教学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这样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1]。团队的竞赛能力则是指依据某种条件下而形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共同体,其内部各成员在面对同一竞赛目标时,通过观察、交流和协作取长补短,调和差异,最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

1.2 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能力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就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团队竞赛能力的培养有过一段阐述:“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作为高校的教学团队,每个高校教师无疑都是优秀的个体,但是如何在高校竞赛中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并且运用团队意识的相关理念,在比赛中按照特定的目标和一定的规则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以整体意识让高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得到互补,共同协作,共同承担风险、共同迎接挑战,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切实提高和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团队竞赛能力是我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 当前在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能力构建上存在的问题

教学团队是一个整体,而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则是现阶段高校教学的需要,是当代高校建设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2]。

我们应该看到,种种原因下,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賽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的能力建构上表现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2.1 高校对教师教学团队竞赛重视不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传授者,高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地球村的出现,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师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之一。而由此衍生出的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则是提升这一意识的有效手段。不可回避的是,当前各高校对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缺乏重视,大多数高校仍然将精品课程与教学团队、教学竞赛和师资培养孤立开来,忽视团队竞赛的作用,缺乏整体观念和团体意识[3]。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所应该发挥的功用并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构成一定的阻碍。

2.2 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内部沟通不畅 沟通是人与人或者人与团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行为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以达到思想、感情和谐一致的目的。沟通发生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高校教师之间,竞赛过程中教学团队的内部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沟通不畅所带来的危害比比皆是,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团队来说,鉴于团队个体的气质、情感、知识水平和态度都是不同的,在面对竞赛这一同样的消息时,不同的个体对自身的不同情形会进行趋利避害的考虑。这时候适当的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畅通而积极的沟通能够化解教学团队内部的矛盾,加强竞赛的目标意识并有助于提升整体团队的竞赛能力。

2.3 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机制不健全 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是近几年随着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团队意识而兴起的产物,由于产生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竞赛机制还很不健全,各方面都处于较为稚嫩的初始阶段。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的各类教学团队竞赛在人员的分配和定位,计划的制定和施行以及具体的实施,取得的成效中都表现得不太理想并且缺乏统一性、团队性。归根到底,这是由于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因此,提升和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需要各个高校和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落实方案。

3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能力的措施

3.1 加强团队建设和内部沟通 提升与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团队竞赛能力,需要从教学团队内部出发,加强团队自身的建设和内部顺畅的沟通。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教师们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个体教学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的意识,从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机制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加速培养师资团队的建设[4]。此外,作为教学团队这一整体,在面对团队竞赛时还必须注意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内部沟通问题。良好通畅的沟通对个体和团队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常而健康的沟通不仅能使团体中的个人心情愉悦,提高工作效率,也会使管理载体的团队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整个团队的竞赛能力。

3.2 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 一个和谐高效的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除了提高成员的个人素质和加强内部沟通外,还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培育一个优秀的领导核心来指导整个教学团队的运作[5]。这个领导核心直接决定了团队的工作方向和竞争能力,它既是团队的主心骨,也是团队的粘合剂,当整个教学团队参与到高校竞争时,团队领导就需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整个团队的团结和凝聚力服务。领导核心还要在充分了解团队成员个体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加以宏观调控,对团队成员的工作加以合理分工,针对个人不同的潜力,扬长避短,适时调整,使得整个团队在面对外在竞争时能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3 搞好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络 从整个团队的整体上来看,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竞赛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搞好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络。高校教学团队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它是高校的一部分,也是相关教育部门中的一员,教学团队竞赛能力的增强对于高校和整个教育部门来说都是一次变革,都会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团队竞争中,各高校团队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方向之间是有着共通的团队组织形式和竞争意识的,加强团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络有助于团队间的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

4 结语

为了提升与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针对教师教学团队竞赛重视不够、内部沟通不畅、竞赛机制不健全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作为高校教学团队的每个个体都需要在平等、公正、公开的基础之上,不欺骗、不敷衍,培养起与群体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参与团队竞赛中注重加强团队建设和内部沟通、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搞好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络,在个人、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努力下,正确地处理与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团队的竞赛能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相关教育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方成智.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

[3]章义伍.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4]张雁白,薛永基,苗泽华.创建学习型营销团队[J].中国市场,2005(40).

[5]姚朱明.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J].广东科技,2008(6).

篇6:浅析层次教学与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 本身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多功能、实用型人才的使命, 那么就更需要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即要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要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 职业修养的培养;二要进行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从而在思想上、知识上获得双丰收。

然而, 由于职业教育性质所决定, 一般职高入校的基础、学识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心态不一, 有一定的差异性, 产生学生间跨度大、感。对教学内容采用多备精讲, 学生勤练,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刻苦钻研, 一丝不苟, 勇于探索, 敢于攀登的良好学风。发展知识, 提高层次,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基础差的学生, 突出正面指导, 经常以言行激发他们的各种兴趣, 启迪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 挖掘潜力。随时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绩。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材处理要恰到好处, 精备少讲, 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学习, 变被动为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目标的教育和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自学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如此, 面向全体, 让基础好的学生吃饱吃好, 基础差的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提高了层次, 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2手段新颖, 深浅适度,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层次教学, 还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知识程度的差异抓住教学中每一环节和契机, 创造有新意的、手段有新颖的深浅适度的提问和作业批改,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要依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差异实施对作业要求标准不同, 作业深浅不同, 完成多少不同等形式, 以达到长善求失的效果。批改方式可采取全批全改, 以求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以便纠正。面批面改可达到及时掌握学生实际, 有针对性分别指出优点与不足, 还可以说点心理话, 击点触面, 教育性很强, 这种师生感情融洽之中学习知识的效果极佳。互批互改, 同桌间、前后座之间互相互批, 增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知已知彼, 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自批自改, 课堂练习随时随地进行, 由教者给出正确答案, 自己批改正误, 使学生及时检查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提高自知之明, 教者也及时得到学习中的反馈。这样不仅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学能力。

篇7:浅析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儿个层次论文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培训

[作者简介]封栩琛(1973-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57-02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育队伍的特点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的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三个显著的特点:

1.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根据教育部2006年的统计,如以40岁为界,普通高校40岁(含)以下的专任教师数为692214人,占教师总数1075989人的64.33%;如以35岁为界,普通高校35岁(含)以下的专任教师数为520130人,占教师总数的48.34%。纵观1997年到2006年这十年间,30岁以下的教师增幅最快,年均增幅约15.04%,其次就是31~35岁之间的教师,年均增辐也达10%左右。这些数据说明,青年教师构成了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2.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逐渐提高。目前,国内普通本科高校教师中的硕士、博士生的比例一般均超过30%,相当部分高校达到50%,重点大学达80%以上。①学历层次的提高,对于整体提升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学历层次的提高只是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提高的一个充分条件。正如马克斯·韦伯曾经所说,具备学者的资格与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既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又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②

3.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居多。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院校,师范院校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强,因此,高校教师一般都由同类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担当。虽然他们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渊博,但由于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堂实习等专门职业性培训,他们的教育理论功底浅薄、教学技能不强是普遍现象。

简言之,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专门人才的重任,但他们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重视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研究,并着力提高其教学能力,对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对如何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已经有所思考和探讨,但从实践现状来看,多数高校尚未能开展系统化的培训,沿用的仍是以往的培训模式,即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作为大学教师的必要条件,由各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开展,以宏观上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职业道德为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课程以及普通话的培训和考试,补充了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但限于培训时间短暂,教师很难得到深入的提高。除岗前培训外,部分高校亦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培训方式,但总体上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指导不够。具体表现为:首先,培训缺乏系统设计:开展的培训活动往往分散于人事处、工会和教务处,缺乏统筹规划。其次,培训内容偏颇:现有的培训更多注重于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教育,或注重于学历层次的提高,有关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直接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培训欠缺。第三,缺少职业化的培训指导师:现有的培训指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深入③,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第四,结合高校性质和专业特点而开发的个性化培训匮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其教

学能力和教学法的具体指向存在着一定差距,现有的培训针对性不强。

三、构建多层次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培训机构,建立以“岗前培训”“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外出进修培训”等多个层次有机衔接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1.深化岗前培训,实现宏观培训与微观培训相统一。岗前培训的目的是让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学习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提高基本素养,并了解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目标,为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因此,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首先必须参加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除此之外,立足于学校自身相关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对于青年教师迅速进入教学岗位也是不可或缺的,故应将其纳为岗前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是微观的具体化的内容,是对宏观层面培训的必要补充。因此,学校要组织进行专题讲座学习,由党政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发展目标,教学、科研、推广工作经验,机关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改革进程,使青年教师对工作及学校发展均有一定的了解,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2.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实现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统一。为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要每年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计划,同时聘请教学理论丰富、实践水平高的退休老教授担任专职的培训指导师,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

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评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则包括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等。为使青年教师在最快的时间里对理论知识有比较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在理论培训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以微格教学为基本模式的模拟课堂实践培训。为此,学校应建设一个教师培训专用的微格教室,将青年教师按其专业及拟授课程的相近性分成若干培训小组,各小组的培训过程均由培训指导师进行现场指导。每组的培训过程均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教学录像,对小组成员的模拟讲授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录音。模拟讲授结束后进入培训的第二阶段,小组成员共同观看录像,以学员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反馈。

3.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实现教学培训个性化。专业技能培训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培训,是各学院(系、部)在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指导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各学院(系、部)要每年制订具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青年教师熟悉相关课程及对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技能纯熟的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要由各教学单位遴选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结对指导、教学规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搭建专业技能教学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较迅速地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及要求,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章节)分析,形成较强的授课能力。

4.鼓励外出进修培训,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要拓宽培训平台,注重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实现有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做国内访问学者,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或高级研讨班,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办专业或新开课程进修培训等,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提供进修机会,明确支持培训经费、保留学习期间相关福利待遇等,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注释]

①张波.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7(4):91.

②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1.

篇8:浅谈如何提高幼的儿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幼儿;音乐;鉴赏能力

J605-4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想象力较丰富,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那么作为幼儿音乐的研究者及教育者,我们又如何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对音乐的认知

一般3至6岁的儿童,我们称之为幼儿。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则会变得比平时安静许多。这样也间接的影射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想利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同时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而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研究者,笔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有情趣的引导

1、从听觉感知音乐。接触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也是如此。

尤其是幼儿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而音乐所表达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只给幼儿听一遍就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倾听,同时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才能慢慢的体会所听到的音乐。我们可以在每次音乐课开始时,都让幼儿一起听或者唱一首儿童歌曲,如《我有一头小毛驴》,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歌曲的含义,让大家随着歌词内容想象一下,听完后由小朋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觉;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解。在放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就会随着老师的讲解听歌曲,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出来,甚至有的还会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着自己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快乐的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幼儿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2、从视觉感受音乐。回归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应多让幼儿听音乐会,看歌舞剧等艺术节目,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了解。从听到的、感觉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觉得这场音乐会是好还是坏,哪些歌曲好听,哪些能听懂。这就使他们初步形成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孩子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增强音乐带给幼儿的感染力。

幼儿音乐常常表现的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读懂图片。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在幼儿音乐课上为孩子们配备简单的与所听歌曲有关的图片也是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边听《粉刷匠》边看有关《粉刷匠》的图片,如果有条件,视频結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将会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从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音乐溶于游戏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尽如人意。例如:幼儿们在玩“丢手绢”游戏时,大家一起唱《丢手绢》,当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时,大家会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声,更兴奋,完全把歌曲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又如:在听《一分钱》时,可以让小朋友们跟着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歌词的内容,欣赏音乐。

(二)情趣的升华

在引导过后,孩子对音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名著,如:《梁祝》、《二泉映月》、钢琴曲之类的,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一点一点的倾听,慢慢的体会,由儿歌到名著,孩子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上一篇: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下一篇:如何做好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