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评价模板

2024-07-26

卓越绩效评价模板(精选8篇)

篇1:卓越绩效评价模板

卓越绩效评价要点

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的评价,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部分,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部分,以便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这两部分的评价相互关联,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依据,而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度量。除了初期自我评价可能会仅使用定性评价外,在大多数实际评价中两者是联合使用的。欢迎你的来电咨询:康达信丁先生 ***

从评价的主体角色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第一方评价(自我评价)、第二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质量奖评价);从评价的客体特征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资料评价(评价人员仅对反映组织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资料进行评价)和现场评价(评价人员深入组织的运营现场进行评价);从评价人员的组织形态看,卓越绩效评价又可分为独立评价和合议评价(评价人员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讨论,作出综合一致的团队评价结论)。

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规定要求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结果两种评分项进行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对“过程”的评分要点

对“过程”的评分是指,评价组织为实现标准4.1-4.6中各评分项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展开和改进的成熟程度。用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方法”评价要点:

(1)组织完成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2)方法对于标准评分项要求的适宜性;(3)方法的有效性;(4)方法的可重复性,是否以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为基础。

“展开”评价要点:

“学习”评价要点:

(1)通过循环评价和改进,对方法进行不断完善;(2)鼓励通过创新对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变;(1)为实现标准评分项要求所采用方法的展开程度;(2)方法是否持续应用;(3)方法是否使用于所有适用的部门。

(3)在组织的各相关部门、过程中分享方法的改

进和创新。

“整合”评价要点:

(1)方法与在标准其他评分项中识别出的组织需要协调一致;(2)组织各过程、部门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系统相互融合、补充;(3)组织各过程、部门的计划、过程、结果、分

析、学习和行动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的目标。

2.对“结果”的评分要点

结果是组织在实现标准4.7要求中得到的输出和结果。评价结果的要点为:

(1)组织绩效的当前水平;(2)组织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3)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绩效;(4)组织结果的测量与在“组织概述”和“过程”评分

项中识别的重要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过程和

战略规划的绩效要求相链接。

卓越绩效评分过程

1.了解组织

评价人员通过撰写(对于自我评价)或阅读(对于外部评价)“组织概述”来了解组织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的环境

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交付方式、途径,如直接交付、通过经销商等;组织文化,组织的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教育水平、职位和年龄构成等,以及特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要求;主要的技术和设备设施;

组织运营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财务及产品的法规要求,以及认证、注册登记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的关系

组织机构和治理系统,董事会、高层领导和母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适合时);组织的主要顾客群和市场细分,它们对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要求、期望及其差异点;价值创造过程中供应商和

经销商的角色,最重要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类别,最重要的供应链要求;与主要供应商和顾客的伙伴关系和沟通机制。

(3)组织面临的挑战

在所在行业内或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规模和发展情况,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类型;组织超越竞争对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正在影响组织竞争地位的主要变化;行业内比较性和竞争性数据的获取资源,行业外类似过程比较性数据的获取资源,对获取数据方面的要求;组织在关键业务、运营和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战略挑战。

(4)绩效改进系统

聚焦绩效改进、指导系统评价和改进关键过程的总体方法,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组织内学习和共享知识资产的总体方法。

2.逐项的定性评价

在了解组织的环境、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和绩效改进系统后,评价人员根据评价准则、评价要点和指南,对各评分项的要求逐项评价,逐项写下定性的评语。每项评语应包括3个部分:

(1)观察到的事实。基于评价准则,组织所做的或没做的;(2)实例。用于支持“观察到的事实”的典型例证;(3)因此会有什么结果。对照关键因素、评价准

则进行推论。

3.逐项的定量评价

在确定分数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应当评审评分项中的所有各方面,特别是对组织具有重要性的方面;(2)给一个评分项评分时,首先判定哪个分数范围总体上“最适合”组织在本评分项上达到的水平。(3)组织达到的水平是依据对四个过程要素、四

个结果要素整体综合评价的结果,并不是专门针对

某一要素进行评价或对每一要素评价后进行平均的结果;

(4)在适合的范围内,实际分数根据组织的水平与评分要求相近的程度来判定;(5)“过程”评分项分数为50%,“结果”评分项分数为50%;(6)当由若干评价人员进行合议评价时,按照如

下合议原则:评分极差小于等于15%时,使用中间

分;评分极差为20%或25%时,通过讨论决定或使

用中间分;评分极差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讨论决

定。

4.综合评价

依据逐条评语,归纳编写“综合评价报告”,包括最重要的优势或出色的实践与结果,以及最显著的改进机会、担忧、弱项或差距。

评分项的得分百分比与该评分项的分值相乘,即为该评分项得分,并将所有评分项得分相加,即得出被评价组织的经营管理成熟度总分。在满分1000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500分是一个基本成熟的等级。

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欢迎你的来电咨询:康达信丁先生 ***

组织与人一样,也存在优势与不足。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组织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省思”。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发扬优势,改进不足,才能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而自我评价正是组织审视自我,明确优势和发现改进机会的一个有效方法。

组织的自我评价是组织自觉地采用某种标准,对其活动和结果全面、系统、定期地进行评审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我改进,追求卓越。早在质量奖产生以前,已有不少组织自觉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寻找当前存在的不足。但这些活动只是个别行为,其方法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直到质量奖的兴起,自我评价才真正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得到了更多企业的重视和采用。而自我评价理论经过不断完善,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不少企业在申请质量奖的活动中发现,一旦自我评价形成常规,不仅对获奖有益,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机会和方法。

一、自我评价的一般流程

自我评价应当是包括“评价、改进、创新和分享”的“学习循环”,即:通过评价、找到改进和创新的机会并排出优先次序,配置资源予以实施,并在获得成效后组织内部分享、推广,然后回到新一轮的“学习循环”。

1.领导承诺和评价准则培训

首先,高层领导应明确对自我评价的主导责任,因为自我评价要求受评组织是活动的主体。同时还应当为高、中层领导和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骨干人员安排导入培训,为随后的正式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2.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进行自我评价的合适区域。自我评价的开展范围既可以是整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的一个

部分,如一个部门、一个分厂等。

(2)选择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自我评价是针对

过程和结果的,开始时可以选择1~2个过程及其结

果,做先导性试验。

(3)界定自我评价涉及到的单位或部门。因为过

程通常是跨部门的,所以应当根据所选择的过程,来确定在对该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时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

(4)选择内部评审员,建立自我评价组。评审员

可来自质量、设计、生产、人力资源、企管、财务、市场及办公室等部门。必要时聘请外部顾问参与、指导。

(5)制定自我评价的计划和指导方针。包括评价

时间、场所、评价内容和评审员分工安排。

3.实施自我评价

按照“评分要点”和“评分过程”的要求,逐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优势、改进机会以及分数,并提出综合性的自评报告,列出最重要的优势、最显著的改进机会,编写综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附上详细的评分表。

组织可以按上述要求进行全面的详细评价,也可以仅进行定性评价而不进行定量评分,仅输出综合报告而不编写逐项的评语。

组织可以基于现状直接开展自我评价,也可以先组建材料编写组,收集材料、数据,提出初稿,作为正式评价的依据和参考。

4.制定改进和创新计划

在完成自我评价后,召开自我评价汇报后,向高层领导报告自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5.实施改进和创新计划(1)组织的最重要优势及巩固措施,以及进一步发扬光大、分享、推广和创新、变革的可能性;(2)组织的最显著改进机会和优先次序,以及如何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采取改进措施;(3)卓越绩效模式的下一步推进计划。

建立改进团队,授予团队权限,并配置必要资源,实施改进和创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我评价本身只是一项分析和评价的活动,不会导致组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发现的待改进领域,如果不采取任何改进措施,则自我评价是无效的。因此,组织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和创新计划,才能真正体现自我评价促进组织持续改进和创新,向着“卓越”目标迈进的特点。

6.分享、推广改进和创新成果

跟踪改进和创新计划的实施进展,验证改进和创新计划的效果,并将行之有效的改进和创新实践进行分享和推广。

二、自我评价应注意的事项欢迎你的来电咨询:康达信丁先生 ***

1.确保高层领导的参与。高层领导可以协调各种资源的分配,起到模范作用和激励其他人员。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可以使组织自我评价经受住许多挑战。

2.选好自我评价的时机。组织在任何时候使用卓越绩效准则都不嫌早,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在下述情况下就不宜作自我评价:

(1)所有管理计划都是短期的,根本没有长期策划和经营战略;(2)正在进行重大的组织变化;(3)组织采用“黑匣子”管理制度;

(4)自认为组织经得起任何考验;(5)不愿面对问题和解决矛盾。

3.评价应覆盖各层次、各部门。在现场评价中,评价对象应覆盖组织的各个层次和主要部门,这样方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4.注意改进经营结果而非考核或分数。有的组织将自我评价与考核相联系,甚至将管理人员的奖金与得分挂钩。自我评价过程重在发现改进机会,应当避免过于乐观,或者由于过于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自我评价的实质。

结束语:从符合性质量到实用性质量,从顾客满意到相关方满意,随着质量管理的演化,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反映了现代质量经营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企业追求卓越提供了途径和测量标准,也引导它们在观念和运作模式上实现改进和创新。可以说,标准的实施是企业展示管理特色和经营业绩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的过程。卓越无止境,企业只有深入理解和实践新的标准,坚持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才能真正提高质量水平和国内外竞争实力,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欢迎你的来电咨询:康达信丁先生 ***

篇2:卓越绩效评价模板

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产生和背景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于2004年8月30日发布,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二十多年来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多年来实施ISO9000标准的必然结果,是当今国际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最新总结。准则产生的背景是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的有关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制定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

标准在制订过程中,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质量管理奖评审和自我评价中存在的对竞争市场和竞争对手缺乏分析;对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不够科学;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不充分;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单一等差距,参照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用于质量奖的评价标准。

这套标准的制定充分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在企业薄弱环节中突显了条款的权重,因此标准的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二、卓越绩效模式与ISO9001;ISO9004;ISO14001;OHSAS18001之间的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 ISO9001;ISO9004;ISO14001;OHSAS18001标准都是质量管理领域的标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ISO标准是符合性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管理,建立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其背景是通过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往来。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个成熟度标准,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它为组织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价企业卓越经营的业绩,为企业全方位地自我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展示的是“大质量”的概念。

ISO9001:2000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象是顾客。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ISO9004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和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ISO 14001认证针对环境管理推出的管理系列标准和OHSAS职业安全卫生认证都属于管理是否合格的符合性评定。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兼容了对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在“4.1.2.1 公共责任”中,要求评估并确定其产品、服务和运营给社会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影响,预见公众的隐忧,并针对相关风险,确立满足和超越法律法规要求的关键过程、测量方法和指标,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在“4.4.1.3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中,要求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条件,并确保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作好应急准备。这些ISO 14001和OHSAS正是应对这些要求的方法。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绩效能力,为企业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增强竞争优势,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成功。《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我国二十多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果,是多年来实施ISO9000标准的自然进程和必然延伸。学习、贯彻这套标准将对我国企业提高质量水平,追求卓越绩效,提升综合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新时期质量管理工作新的开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大质量”概念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参考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条款,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组织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7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实现卓越绩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将质量的概念不断升华延伸到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充实和完善形成“大质量”的概念。

所以卓越绩效模式拓展了质量的范畴,既包括企业运作的微观层面的质量,也包含了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层面的质量。不仅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还包含了更多的内涵,如经济运行质量、人口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及其他产品过程和服务的质量。

质量管理已经渗透到组织的所有部门、过程和员工中同时延伸到组织的供应链相关方中。质量管理的边界由单个组织拓展到了组织群,不仅强调组织内部,还要跨越、连

接到所有的供方和重要的相关方。

卓越绩效的大质量概念强调系统最优,所有的子系统要符合系统最优的原则。系统管理的思想就是要重视整体策划、接口合理、重点突出。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质量形成的过程,就要研究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既要关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过程,还要研究和管理组织之间的合作及组织相关方之间的合作过程。

四、各国家和地区质量奖设立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纷纷设立质量奖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及企业竞争力。目前世界上约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质量奖。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质量奖计划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当推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Edward Deming prize)、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质量奖(Malcolm Baldrige award)和欧洲质量奖(EuropeanQuality award),这三大世界质量奖被称为卓越管理与绩效模式的创造者和经济奇迹的助推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奖的设置大都以美国质量奖或者欧洲质量奖为蓝本。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希望通过质量奖的实施来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促进,最终实现自身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说,三大质量奖的贡献不仅局限在美国、日本、欧洲,而在于将全新的管理理念带给了全世界。我国质量奖的开展情况: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 发展的新形势中国质量协会正式启动了全国质量奖,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开展了政府质量奖的评审。

篇3:卓越绩效评价模板

由美国最早提出的“卓越绩效模式”反映了当代先进的质量经营理念和世界级企业、组织成功的经验, 是一套引导和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普及和管理水准提升的系统方法, 被公认为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2004年, 我国在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 正式颁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 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 也用于质量奖的评价。卓越绩效评价办法适用于我国医疗系统的绩效评价, 可它对信息的全面性、正确性和评价者本身的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评分办法得知, 卓越绩效准则采用1000分制打分,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和人类思维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 所以评审专家很难对某一类目或条目给出一个定量分数, 而且也无法处理专家在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性”, 较为方便的是审核专家对评分项进行判断时用语言形式 (如差、及格、中等、良好、优秀等) , 直接给出偏好信息。基于语言形式的偏好信息决策分析方法, 是国际上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我国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结合GB/T19580—2004标准,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专家语言信息处理的评价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

在做医院绩效评价时, 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里参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国家标准, 给出医院卓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三、问题的描述

参与评价的医院对象集为X=x1, x2, ..., xn, n≥2, 其中xi代表第i个参评医院;指标集为A=a1, a2, ..., aq, q≥2, 其中aj代表第j个指标;审核专家集为E=e1, e2, ..., em, m≥2, 其中ek代表第k个审核专家。本文考虑的语言评价集

假设审核专家ek的重要程度可用一个权重来表达, 记为vk, k=1, 2, ..., m;审核专家ek从语言评价集S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医院xi对应于指标aj的评价值, 记为pkij∈S, i=1, 2, ..., n;j=1, 2, ..., q。指标aj的权重wj按照表1指定。为保证评价一致性, 语言评价集S要满足如下性质:

(1) S是有序的, 当i≥j时, si≥sj;

(2) 存在逆运算“neg”, neg (Si) =Sg-i, 这里g+1是S中元素的个数;

(3) 最大、最小化运算, max (si, sj) =si, min (si, sj) =s j, 其中si≥sj。

四、语言评价信息处理及其集结算子

(一) 二元语义

二元语义是一种基于符号转移的概念, 它是采用一个二元组 (si, αi) 来表示语言评价信息, 其中si∈S, αi表示由计算得到的语言信息与预先定义的语言信息集S中最贴近语言短语si之间的偏差, 显然αi∈[-0.5, 0.5) 。通过下面的转换函数θ可以将单个语言短语si转化为二元语义形式。

同时, 若β∈[0, g]表示语言符号集结运算的结果, 那么可根据函数Δ及Δ-1实现二元语义的基本换算:

若 (sk, αk) 和 (sl, αl) 为任意两个二元语义, 则有如下性质:

(1) 有序性, 当k≥l时, 则 (sk, αk) > (sl, αl) , 这里“>”表示“好于”。当k=l时, 如果αk=αl, 则 (sk, αk) = (sl, αl) ;如果αk>αl, 则 (sk, αk) > (sl, αl) ;如果αk<αl, 则 (sk, αk) < (sl, αl) 。

(2) 存在逆运算“neg”, neg ( (si, αi) ) =Δ (g-Δ-1 (si, αi) ) , 这里g+1是S中元素的个数;

(3) 最大、最小化运算,

其中 (sk, αk) ≥ (sl, αl) 。

(二) 专家意见综合

医院卓越绩效评价涉及一级指标7个, 二级指标22个, 是一个多级评价问题, 也是一个群决策问题。如何将多个专家的语言评判信息进行集结, 给出合理、有效的评价结果?近几年围绕该问题提出了若干方法, 以下主要采用最近发展的T-OWA (Two-tuple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算子对各个专家给出的语言偏好信息进行群集结。

设, (s1, α1) , (s2, α2) , ..., (sm, αm) , 是一个二元语义符号集合, 则T-OWA算子φ定义如下

其中向量C= (c1, c2, ..., cm) T中的元素ci代表集合, Δ-1 (si, αi) , i=1, 2, ..., m, 中按照从大到小排在第i位的那个元素;v= (v1, v2, ..., vm) T代表专家权重向量, 由模糊量化算子Q (r) 按下式给出

显然

上述式中a, b, r∈[0, 1], 在“多数”、“至少一半”和“尽可能多”原则下, 模糊量化算子Q (r) 对应的参数 (a, b) 分别为 (0.3, 0.8) , (0, 0.5) 和 (0.5, 1) 。

为了对多指标进行综合, 仿照T-OWA算子作如下类似处理:

显然s∈S, α∈[-0.5, 0.5)

其中指标权重向量w= (w1, w2, ..., wq) T直接采用表1中的指标权值即可。

五、实证分析

(一) 评价步骤

假设m个审核专家为e1, e2, ..., em, 一级评价指标有q个, 权重向量w= (w1, w2, ..., wq) T, 第J个一级指标下有lj个二级指标, 权重向量wj= (wj1, wj2, ..., wjlj) T。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GB/Z 19579—2004) 中的评分标准, 对每一项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语言信息评价, 评价短语取自语言评价集S, 评价结果记为

以下给出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企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计算步骤:

步骤1按照公式 (2) 将语言判断矩阵Pj转化为二元语义判断矩阵, 不妨仍记作Pj,

步骤2按照公式 (4) 将上面得到的二元语义判断矩阵按列集结为

其中T-OWA算子和专家权重v参照公式 (5) 。

步骤3将仿照公式 (6) 进行二级指标综合, 得到第j项一级指标的二元语义表达

步骤4按照公式 (6) 综合q项一级指标给出该企业服务质量的最终评价

式中s∈S, α∈[-0.5, 0.5)

(二) 实证举例

将表1建立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应用于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x1、x2和x3进行绩效评价, 聘请5位专家 (从事医院管理或研究工作、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e1, e2, e3, e4, e5参加评审。实施的评分标准依据GB/Z 19579—2004国家标准, 收集的专家评价信息如下表2所示。

为使用T-OWA算子对五位专家的偏好信息进行集结, 在“至少一半以上”原则下, 模糊量化算子Q对应的参数为 (a, b) = (0, 0.5) , 此时专家权重向量v= (2/5, 2/5, 1/5, 0, 0) , 指标权重向量由表1给出。在表2基础上, 按照步骤1、2、3处理的中间结果 (限于篇幅只给出一级指标评价的中间结果) 见表3。

最后按照步骤4将7项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 得到3家医院以二元语义形式给出的卓越绩效评价结果:

最终3家医院绩效评价排序为:x1酆x2酆x3。

从整体评价结果来看, 这3家医院绩效评价等级都在“M”和“H”之间, 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M”, 综合绩效差距主要体现在“领导”和“过程管理”两个一级指标, 提示在医院组织领导、履行社会责任和适应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捷性等方面医院之间有待互相学习。纵向比较, 3家医院在“战略”一级指标上得分均较低, 提醒医院在战略目标或规划的制定、部署、执行、进展跟踪等方面有待提高。

六、结语

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公认的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 也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提升管理走向卓越的标准, 但我国医疗机构很少使用卓越绩效评价绩效, 从文献资料看也多以综述性研究为主。卓越绩效评价诸多条目需要定量的分值, 而定量的评价又难以规避专家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本文讨论了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卓越绩效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卓越绩效评价方法, 此方法还可用于医院自我诊断评价, 比较两个或者几个时期医院开展创建卓越绩效活动的成效性, 在医院卓越绩效评价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19580-2004) [S].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2]于宗河, 吕键.美国医院最新卓越绩效管理对中国医院管理的借鉴作用[J].中国卫生管理, 2007, 14.

[3]赵鹏图.“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 2009, 1.

[4]Herrera F, Martinez L.A Model based on linguis-tic 2-tuples for dealing with multigranular hierarchicallinguistic contexts in multi-expert decision-mak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 2001, 31 (2) :227-234.

篇4: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指南

在日本因品质革命战胜美国的企业成为经济强国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于是这些国家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来表达对品质的重视,推动品质的提升。以美国为例,美国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并由总统亲自颁发。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后来人们发现,赢得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企业,在股市上的表现远远高于其它未获奖的企业。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朱兰博士则称其为实现质量目标的路线图。卓越绩效模式的用途

卓越绩效模式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实现质量的组织模型,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价,找出企业急需改善的重点并进行改进,从而达到卓越绩效的目标。同时也使人们能够了解那些成功的应用这一模型的组织的经验。

企业使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自评,指导企业找出改善的重点,并进行改进活动,从而实现卓越绩效,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则起步较晚,2001年才由中国质量协会开始推广,由于起步较晚,在国内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对于自我评鉴的作用与目的不是很清楚,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企业从评价开始,走向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指南

我把使用卓越绩效模式进行企业评价诊断的过程分为3个步骤,以利于大家理解,如图1所示:

第一步、明确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的目的

通常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有如下两个目的:

1、以获奖为目的的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

卓越绩效模式起源于美国的国家质量奖,受这些质量强国的影响,我们国内也有国家质量奖,因此有些企业将越绩效模式评价重点放在国家质量管理奖的申请上,而国家质量奖的申请第一步是要提交申报材料,因此申报材料的撰写,便成为企业所着重的项目,造成企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这项文书作业。花时间研究如何撰写、咨询专业人员或顾问…等做法确实提高了申报材料的质量,但是企业所投入的人力、时间、金钱等成本,除了强化申报材料的内容外,对于企业内部的质量改善没有起到作用,这样的结果似乎不是企业参与质量奖评审的目的。

2、以追求卓越绩效为目的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

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达成企业目标,因此,

企业可以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清楚的描述企业现况,并针对企业现况量身订做的改善模式,并进行彻底的改善,以达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真正目的。

第二步:进行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

进行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是要通过公司的经营管理会议,向公司各部门及阶层人员明确评价活动的目的是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告知评价的范围及进行评价的计划安排,以赢得各个部门的支持及配合,确保能够达成评价的效果。

第二个重点是要选择执行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的人员。

由于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其实就是在给企业做体检,也就是企业诊断,和我们一般人做体检要到专门的医院找专业的不同科室的医生去检查一样,企业诊断的工作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的,企业诊断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经营、管理、发展等各重要层面。所以,「企业诊断」是很专业、很困难的工作。必须是具有经营、管理、策略运作、科技运用等之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专家才有能力来执行「企业诊断」。我们简列如下:

· 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经验。

· 对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与应用、市场信息等能深入了解。

· 对企业所属之产业环境、重要厂商之营运状况、产业经营之成功要素及竞争条件均能够充分掌握。

· 具有良好的发掘问题,以及分析、整合及判断之能力。

· 对于广为企业所使用之管理工具、管理系统、IT应用系统等的了解。

· 对于「企业诊断」之范围、构面及相关项目能充分的了解。

进行企业诊断时,诊断人员最好能具备上面所提到的条件,在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推行初期,企业可能不具备专业的人员,因此也可以和咨询顾问来共同完成企业诊断的工作。

第三个重点就是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的执行,在执行诊断前,最核心也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根据本企业的特色,去建立企业诊断的架构,并定义诊断问卷的项目及衡量标准,可参考“卓越绩效模式评价准则”来制定或在顾问师的指导下来制定诊断问卷。在问卷制定完毕之后即可开始实际的进行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活动。

第三步:报告评价结果并采取改进行动

各项诊断项目经过诊断之后,可以使用1,2,3,4,5分的方式给予评分值。用得分来表示导入程度,实施程度或实施成效的不同程度。因此进行评价是可行的。每一评价项目均可打出1至5的一个适当的分数。至于系统、流程运作或执行绩效等大项目的绩效值则是其所涵盖的诊断项目得分值的平均数或加权平均值,如表1。如果进行企业诊断的评审人员不只一位,则各项评价项目的评价得分就以平均值来表示。

诊断之后,针对评价得分较低的项目要提出改善对策。例如在「质量管理」中的一项评价项目「员工质量教育训练」其得分较低,则要提出改善建议,见下表2。然后,权责单位需依改善建议进行相关改善活动。

后记:1、由于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活动,限于篇幅,具体评价案例及评价表格就没有放在文章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和作者联系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篇5:卓越绩效自我评价

前言

为提高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和能力,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学习,了解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公司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指南对公司的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估,组织集团公司现有九个部门(人力资源/总经办/党工部、采购部、资产/运营/物业管理部、计划运营部、战略投资项目质量部、审计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项目工程部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中7大条款,六大结果,24条细则逐一评价,按照过程评分标准及结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0分,目标600分,实际评分结果为604分;

一、内部评价

按照子条款分项评价结果如下

二、评价结果分析

(一)、按照主条款评价结果及差异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1.按照条款分析:由于组织缺少市场营销部及计划运营部,顾客与市场及过程管理未评价,现有七大条款中,标准分为1000分,依据现有组织自评结果604分,达成率60.4%

2.对照卓越绩效条款标准,除去未评分条款,差异最大为4.5过程有效性结果,结果条款相关要求,达成率50%,次之为4.7条款结果,达成率53.13%改进机会:

1.以运营为关注焦点,是20xx年集团管控需要加强的部分

2.过程有效性结果和领导面的`结果数据和趋势分析数据,是制定绩效指标需要重点改进的部分。

(二)、按照卓越绩效分配至各部门,对部门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

1.依据卓越绩效标准,将标准条款分解到12个职能单位承担,按照分值,确认承担主要条款的职能部门分别是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计划运营、战略投资部、财务部

2.按照满分1000分,目标值为600分计算,每个职能部门达到对应标准条款满分的60%即为达标,

1)目前达标职能单位为:战略投资、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总经办

2)未达标职能单位为:计划运营部、市场营销部、工程项目部、审计部3)改进机会:

篇6: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引进国际最新兴起的先进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做。企业的竞争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慢进则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需要企业脚踏实地动手实践,只有在企业把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才能顺利地通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管理方法推进企业更深层次的发展。

实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使企业强身健体,完善管理。实现的式为自我发现(两平台、三要素)。

篇7:卓越绩效自我评价表

绩效管理自我评价表

版次:A/0

第1部分

评分项目评分标准 得分

领导

(1)

组织高层领导如何建立组织的价值观和绩效期望,并组织贯彻?高层领导如何为顾客及相关受益者创造并平衡价值?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2)组织的领导如何为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诚信经营等行为创造环境?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3)高层领导如何评价组织的绩效和应变能力?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对于本组织的产品、服务和经营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5)组织如何积极的支持公益事业?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第2部分

战略

(1)组织的整体战略策划过程是什么? 没有策划过程 有简单的策划过程 有较为全面的策划过程 有全面并较为有效的策划过程 有全面并有效的策划过程

(2)组织的战略策划是否考虑了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机会?是否考虑了经济、社会和道德的、法规的和其它潜在的风险? 没有考虑 开始考虑 有所考虑 较为全面的考虑 全面考虑

(3)组织的长、短期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平衡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组织如何实施战略,以实现主要的战略目标?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第3部分

顾客与市场

(1)组织的整体战略策划过程是什么?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2)组织如何确定目标顾客群和细分市场?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3)组织如何与顾客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赢得顾客,满足并超越他们的期望?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组织的投诉管理程序是什么?如何确保投诉能得到有效的、及时的处理?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5)组织如何测量顾客满意?如何将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用于改进?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第4部分

资源

(1)组织是否建立了系统的工作体系,如何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实现员工职业发展,以促进员工的合作、主动性、创新性,不断适应组织的经营发展需要?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2)组织如何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程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如何评价和测量员工的福利、满意程度和积极性?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3)组织如何确定资金需求,保证资金供给?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组织如何确定和提供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5)组织如何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建立和运行信息管理系统?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6)组织如何对其拥有的技术进行评估,并与同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7)组织如何与供方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第5部分

过程管理

(1)组织如何确定主要的价值创造过程?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2)组织主要的价值创造过程的关键要求是什么? 没有明确关键要求 仅有个别关键要求 基本明确关键要求 关键要求清晰明确

关键要求清晰明确并可测量

(3)组织如何对主要价值创造过程进行设计以满足所有的关键要求?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用于主要价值创造过程控制和改进的主要绩效测量或指标是什么? 没有测量方法和指标 有简单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有测量方法和指标

有系统的测量方法和指标并基本协调一致 有系统的测量方法和指标并充分协调一致

(5)组织如何确定主要支持过程?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6)组织的主要支持过程的关键要求是什么? 没有明确关键要求 仅有个别关键要求 基本明确关键要求 关键要求清晰明确

关键要求清晰明确并可测量

第6部分

测量、分析与改进

(1)组织是否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监测日常工作以及组织整体绩效?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2)如何确保数据和信息分析用于组织绩效的评审以及战略的策划?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3)如何确保所获得数据和信息的可用性,如何使员工、供方与合作伙伴、顾客在需要时易于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4)如何管理组织的知识,对来自员工、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知识进行传递、分享?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5)组织如何充分和灵活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各部门、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方绩效的提高? 只有孤立的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 开始有系统方法但未展开 有系统方法并初步展开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较好展开及有初步改进 有系统有效的方法并充分展开及系统的改进

第7部分

经营结果

(1)顾客满意、不满意结果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2)组织对顾客十分重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结果、当前的水平及发展趋势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3)组织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测量或指标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怎么?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4)组织财务绩效的测量或指标,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5)员工学习、发展、权益、满意程度的主要测量结果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6)组织的过程有效性结果当前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怎样?包括生产率、周期等。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7)组织履行公民义务,支持公益事业的主要结果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主要方面有结果,绩效良好且呈上升趋势 持续呈现最佳结果,是行业标杆

(8)组织遵守法律法规的主要测量或指标的结果怎样? 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差 有少量结果并改进

主要方面有结果且绩效良好

篇8:建立卓越能源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节约型企业评价导则》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按照PDCA方式的评价原则, 提出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 节约管理从体系和目标、规划和设计、运行和控制、计量、统计和分析、宣传和培训等几个方面开展。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废水处理回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按照行业和区域能达到的先进水平确定节约评价值, 然后建立专家组进行符合性评审。

《节约型企业评价导则》正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 标准初步提出的节约型企业评价的框架要求, 对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是尚未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项目,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 考虑的方面不系统。

国家标准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已于2009年3月正式发布, 并于2012年修订。标准以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 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 遵循系统管理原理, 针对组织产品实现过程各个环节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 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 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针对能源的管理体系。

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在于引导企业建立符合标准的能源管理体系, 提高能源绩效。然而, 其并未对能源绩效水平提出要求, 不足以区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如标准规定了企业建立符合标准的能源管理体系需要做的事情, 做到何种程度, 评判标准如何, 标准本身均未涉及。

《卓越能源绩效评价规范》在企业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的前提下, 从领导、资源配置、意识与能力、过程管理、能效技术、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能效结果等7个方面对企业能源绩效提出了要求。其中, 《卓越能源绩效评价规范》总结了领导、资源配置、意识与能力、过程管理、能效技术、测量、分析与改进6个方面的最佳实践, 以此作为卓越能源绩效水平的标杆, 该部分作为过程存在, 通过定性评价得出;能效结果则主要通过定量对比企业能效指标同自身历史水平和同期行业水平得出。本标准通过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的区分, 力图通过过程的最佳实践性引导企业追求卓越能源绩效。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延伸

1.2011年12月17日, 国家颁布了《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1]2873号) 提出“万家企业要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 主动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与技术, 实施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 注重节能文化建设的企业节能管理机制, 做到工作持续改进、管理持续优化、能效持续提高”, 并提出了省级节能主管部门督促万家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2.2012年11月28日,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2]3787号) , 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指出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要将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情况纳入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当中, 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国家鼓励万家企业自愿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并在相关工作中, 对认证结果予以采信;对不选择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组织有关机构或专家通过评价等方式, 确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

3.《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 。该标准是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方法、指南, 也是认证机构开展效果评价的依据。

4.《山西省千家企业推广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的要求。

建立健全我省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系列的需要

从2012年3月至今, 就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我省已经发布了2个地方标准, 开展了3个地方标准的专家技术审查, 完成了2个标准的国家立项。具体为:发布实施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DB14/T 733-2013) 和《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DB14/T 732-2013) 两项山西省地方标准;组织召开了《卓越能源绩效评价规范》《电力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建材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3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专家技术审查会, 起草完成了《煤炭行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焦化行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2个国家标准的立项, 起草工作正在进行。

一系列能源标准工作的开展和标准的实施, 将使得我省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系列从建立、到认证、到评价, 再到卓越绩效评价, 体系建设循环更全面、更完善、更系统。

准确把控企业能源绩效的需要

1.运用系统的能源管理手段, 使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能源绩效改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在分析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开展能源策划, 明确了能源绩效参数及指标, 确定能源绩效参数测量和评价方法;通过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改进能源绩效提供有效的资源保证。

2.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能源绩效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和控制, 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从能源计量、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等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严格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损失、控制能源使用质量和数量、保证经济运行。

3.分析评价结果, 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依据能源绩效测量结果, 开展能源绩效分析与评价, 在能源绩效测量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为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提供依据。

上一篇:再见了童年作文300字下一篇:小学一课三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