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2024-07-12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精选8篇)

篇1: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xx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对于我们xx,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1、加强领导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校级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2、完善各项制度,为课改提供保障

在制度方面,我校通过教代会重新修定了《全员聘用方案》、《教学常规考核要求》、《初三出口奖励条例》、《教学质量奖励条例》、《请销假制度》、《教师规范性要求》、《程序性制度》、《评价体系》等30多项重要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以制度确保课改的顺利开展。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报销制度;鼓励教师购买相关参考资料,同时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的奖励,如对课题研究的奖励、对各级获奖论文的奖励及对课改中的先进个人、教研组进行奖励等,以制度保障课改的经费需要,从而增强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程改革,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也缺不了社会、家长等外在配合力量。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做法、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等。并采取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切实推动课改深入

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

首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参加市、区的各级新课程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自课改以来,我校外派参加国家级培训17人,省级培训6人,市级培训27人,区级培训42人,校本培训则达到了全员参与。

其次,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交流外出学习经验和自己课改中发现的经验与问题等。自2004年以来,我校每周星期一下午第四节课为专门的学习交流课,全校在职员工全员参与,交流促进,有利于课改成果的总结提炼和交流推广,有利于课改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三,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领导作相关的讲座、报告。自课改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鼓励外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家讲座,使其认真学习,而后回校交流;另一方面重视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保证教师学有实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第四,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的集体成长。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

篇2: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2010-06-27 23:04:2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2)

xx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对于我们xx,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科根据自

身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1、加强领导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校级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2、完善各项制度,为课改提供保障

在制度方面,我校通过教代会重新修定了《全员聘用方案》、《教学常规考核要求》、《初三出口奖励条例》、《教学质量奖励条例》、《请销假制度》、《教师规范性要求》、《程序性制度》、《评价体系》等30多项重要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以制度确保课改的顺利开展。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报销制度;鼓励教师购买相关参考资料,同时学校

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的奖励,如对课题研究的奖励、对各级获奖论文的奖励及对课改中的先进个人、教研组进行奖励等,以制度保障课改的经费需要,从而增强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程改革,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也缺不了社会、家长等外在配合力量。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做法、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等。并采取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切实推动课改深入

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放在了课程

改革的首位。

首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参加市、区的各级新课程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自课改以来,我校外派参加国家级培训17人,省级培训6人,市级培训27人,区级培训42人,校本培训则达到了全员参与。

其次,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交流外出学习经验和自己课改中发现的经验与问题等。自2004年以来,我校每周星期一下午第四节课为专门的学习交流课,全校在职员工全员参与,交流促进,有利于课改成果的总结提炼和交流推广,有利于课改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三,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领导作相关的讲座、报告。自课改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鼓励外派教师参加各级

各类专家讲座,使其认真学习,而后回校交流;另一方面重视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保证教师学有实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篇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一、定向

定向, 即师生共同确定新课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难点, 明确学习方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疏导和归纳, 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目标, 同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形成强烈的达标意向。

1、教师活动。

在定向环节中, 教师首先要把创设最佳的教学精神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从课堂教学一开始, 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 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情感化, 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诱发感情;以指导观察, 体会感情;以饱满的情感, 陶冶感情;以丰富的理念, 升华感情。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录像和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内容、方法, 然后根据达标要求,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工成中心问题, 并以自学提纲的形式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尝试。同时, 要注意目标和问题要适度, 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要求。

2、学生活动。

在定向环节中, 首先, 要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从原来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旧知, 且与新知建立和谐的联系, 初步了解了旧知和新知的特性, 进而增强了求知欲, 开启了情感的闸门。其次, 宜采用发现法学习。学生根据达标要求, 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学习内容, 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主动地去分析教材, 发现问题, 并进行综合整理, 将教材内容加工成若干问题, 自定学习目标, 与教师共同商讨。

二、探究

探究是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它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相互交流和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创新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自主感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探究, 鼓励学生质疑, 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1、教师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从知识的传授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 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鼓励者。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适当启发点拨, 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寻找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最佳结合点, 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潜力, 从而形成了师生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另外, 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 还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创设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求异, 敢于争辩,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2、学生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一是要有自主创新学习意识。要求学生的学不在于寻求什么结论, 而在于展示“我是怎样寻找这个结论”的过程, 展示思维过程、探索过程的独特性、层次性和创造性, 学生表现出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一种潜在意识和能力, 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方法, 呈现出自主性的发展趋势。二是个体自主探究。根据自学提纲, 主动学习, 边读边想, 边圈边注, 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联想与归纳, 达到解疑的目的。三是小组相互探讨。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小组相互质疑问难, 交流自学情况, 敢于质疑, 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四是集体相互交流。先交流各小组综合的答题要点和规律性知识及疑难征答, 后由教师对难点、重点及不同观点进行适时适度的诱导, 集体攻关, 由“小老师”解惑释疑, 自己作出正确结论。

三、评价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 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 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自评、学生自评或互评及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评价的内容是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本身价值。评价要求致力于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迅速转化为能力。

四、内化

内化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交流、反馈的信息, 精心选编一组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将新的认知结构运用于要解决的新情境中, 通过迁移重组, 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过程, 并在认知的基础上, 经直觉分析综合, 达到创新。

1、教师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首先要建立新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特征进行再造想像或创造想像, 让学生融会贯通地自主创新学习,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其次是综合设计。教师根据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真正从心理上获得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 从而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促进创造思维品质的形成。

2、学生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首先要自我辨析。针对综合性的训练, 学生在短时间内, 通过知识的迁移, 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关键点及其含义, 把知识组成点、线、网的系统, 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激发乐学的情绪和探索的欲望, 形成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动力。其次要公开表述。学生可先自我、再小组、后集体交流并整合, 通过集体交流和整合, 学生将个人学习成果贡献给集体使用, 同时接受集体的帮助, 享用集体学习的成果。

篇4: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一、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四师现有普通中小学校26所,其中独立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37185人,其中小学生20394人、初中生10915人、高中生5876人,校均规模1430人。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3018人,其中专任教师2520人(小学1146人,初中953人,高中421人),学历合格率100%。

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思想已成为四师教育人的共识。教师从角色、观念、行为、心态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逐步形成。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四师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体现了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一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66团三中、71团的“杜郎口”模式,73团的“金祺珊六步教学法”等大刀阔斧地走出了一条课改新路。

二、教与学的评价标准呈现多样性特征

学校、教师逐渐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有机结合,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近年来,四师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中考招生制度评价、普通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呈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向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促进了学校师生的个性发展。2007年以来,四师在中考制度改革方面,将体育由30分增加到现在的100分,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中考质量分析方面,更加重视学校的合格率、进步率,使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放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上。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成为推进课改的首要工作。近十年来,四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多轮全员培训,培训教师达2000多人次,培训讲座100多场次,使教师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新教材,走进新课程。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区域教研、城乡联片教研、科研课题导向研究、专题研讨等多种新的校本研修模式不断形成。通过举办师级教学大赛活动,各学科推出新课程优质课大赛、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大赛、新课程优秀论文大赛、新课程优秀校本课程大赛等活动,培养了大批青年教师,锤炼了教师队伍。通过考核评选出90名师教学骨干,通过举办研讨活动评出优质课150节、优秀案例100多篇、优秀校本课程50多个。广大教师依托课题引领,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全师现有国家、兵团、州、师级立项课题100多项,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成为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成长的过程。

四、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从讲台走近了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主动探究,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是在校本课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我师校本课程达50多门,师教育局编写的校本教材《魅力家乡我的伊犁》在四师所有中小学使用,得到师生好评。各校校本教材有《美丽的可克达拉》、《64团团史》、《72团团史》、《美丽的新源》、《西域明珠》、《边陲重镇——霍城》、《草原明珠——新源》等。丰富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是借助综合实践的平台,放飞师生的梦想。四师连续多年在参加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年会中,选送的优秀活动案例、论文、现场说课、研讨课等均取得好成绩,有近100篇论文、案例获奖,对四师中小学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舞台,施展学生的才智,把学科教学、学校传统课与青少年科技创新进行有机整合。多年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方面我师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03-2012年,四师参加了10届全国、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优秀科技小论文、小发明获奖数均名列兵团前列。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校长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因。因此,师教育局一直把师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几年来培训超过2000多人次,除国培计划外,师教育局专门组织了100多名骨干教师前往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参观学习课改经验,已连续3年选派了200多名教师到山东杜郎口跟班学习。各团也采取有效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师教育局每年分两次组织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开展大型的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到边远团场、民族团场的中小学,上示范课120余节,召开教学研讨会30场次,参加观摩研讨教师1500余人,促进了团场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师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看到和充分肯定成绩与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在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部分团场和学校对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和校长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还不够。各级领导和校长必须增强对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二是国家课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一些学校国家课程开设不齐全,课程课时开设不足,课程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和高中通用技术、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薄弱。各校今后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是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还部分存在,符合素质教育的激励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等科学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实现改革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按照国家和兵团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同心协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四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5: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动力,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高举和谐治校的旗帜,坚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原则,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良好的校风、育人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较高水平和管理的日趋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及时整改,进一步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更好地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近年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党支部等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深化“社会、家长、教师”联系。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材成为教师的共识。坚持“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改变了以前那种只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的做法,做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方案,面向每一个孩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我校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努力实现小学的基础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提高素质,为人的终生学会做人、做事、生存、竞争打下基础。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体学生的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的质量。其次,更新了学生观,树立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坚信“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育”,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它要求教师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前提下,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育教学质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严格常规管理,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狠抓了课堂及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在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实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现了教服务于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打造了高效课堂。

2、规范活动课程

我校坚持活动育人,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发展个性特长。开展“小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学生在这全面发展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我们在为“培养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而努力!

篇6: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

“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音乐、美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半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一、二年级为28课时,三、四年级为35课时,五、六年级为36课时,七、八年级为40课时,九年级为3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附件4: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3.本地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六早上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一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全县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学校工作。教育股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局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教育局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篇7: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过去的一个学期,学校在县教研室等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立足学科,结合校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课改工作取得了预想成效。

一、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探讨课程改革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经验,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一种真诚交流、和谐探讨的课改氛围正在日益浓厚,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校本教研实际而有效的做法。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抽查,以避免形式化,突出实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3、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

为及时了解课改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坚持经常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探索课改新方法。

为增强教师交流机会,研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学校积极开展教研组内观摩课和学校统一组织的赛教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能以新课程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氛围,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赛教,涌现出了一批校级教学能手、课改先进,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胆魄、锤炼了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继续强化“四指导”,推进课改有效实施

为了切实把“课改”理念和要求落实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推进新课程实施,板桥初中不断强化“课改”中的“六指导”:

一是指导学习。重点是指导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学校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各级举行的“课改”相关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师参培率和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通过集中学、分组学、自学、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以“合格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为载体,以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为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四点一线”的校本培训网络。学校大力倡导“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鼓励“拜师学艺”和“名师带徒”,通过名师点评和名师引领,使广大教师逐步适应了新课程教学,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二是指导思考。主要是指导自我反思,引导教师及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跟上了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教学行为是否正确?教学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是否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三是指导研习、研讨。学校始终把“深入研究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程,正确使用新教材”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寻找自己教学切入点和衔接点;按照制度化、常规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指导教研组活动,积极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为教师展示教研、教改才华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大胆改革,激“活”常规,通过“扶——引——放”,改革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以反思找问题,以问题研究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

四是指导教育教学总结。重点是引导教师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要求教师每天有一句话心得,每周有一段小结,每月有一个教育教学个案或点滴体会,每学期有一篇论文;改教师每学期工作总结为总结工作经验、体会或课题研究报告、教学个案、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课改论文和成果交流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记入个人档案。学校还成立了教研教改经验论文撰写指导小组,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课改的主要成效

1、课堂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

(1)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 一直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把注意力主要集中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因素的培养。通过改革,部分教师开始摒弃了“知识核心”,树立了“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推判性及其支撑他的独特人格。

(2)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盛行多年。通过课改,教师正在逐渐摒弃“教师本位”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3)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 在我国,“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讲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也从小形成于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而且发展为习惯。学生不敢也不想向老师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书本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而通过改革,教师开始注意学生拥有的潜能,建立起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采取了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以期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

2、课堂教学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我校在课改中的重点。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注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对差生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课堂教学新理念体现的亮点。

3、学习评价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

课改中,教师还积极进行评价方式的探索,努力构建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兼顾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的评价中,非数量评价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学生巩固率、及格率、优秀率和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保持堰口镇第一名。毕业班中考成绩连续列农村初中前茅,受到县政府奖励。

(2)、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果

学校积极围绕“课改”进行课题研究,岳富荣老师的省级微型研究课题《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正在申报中;近一年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奖6篇(其中:省级1篇、市级8篇)。学校还结合校本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偿试课改资源及校本课程开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在农村任教,虽然进行了各种培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还是比较慢,教学观念还跟不上,还是用老的一套或者凭经验进行教学,直接影响课改的效果。

2、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中考、综合评估等因素,教师们仍被分数所困扰,课改的深入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3、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去教”。关注学生不够,游离在学生之外,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启发不到位,教学实施不到位;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仍有待提高。

4、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改的实施。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5、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缓慢。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诚然,在实践中会面临种种问题和困惑,但我们会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总结、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多理解,多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新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8: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所以, 完全可以这样说:谁深入透彻地领会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谁就占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谁主动积极地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中, 谁就在制高点上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那么, 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本文重点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以期启发大家思考。

一、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原文, 融会贯通

1.读原文, 明原意。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首要的是潜下心来研读原文, 逐字逐句推敲, 明白文句表达的确切意思, 犹如“种”下一根“定海神针”, 然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这样, 独立思考, 学以致用, 使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课堂教学和评价考试的“指挥棒”。如果有可能, 应该对照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 读, 用笔标注出增加的、删除的、修改的那“200多处”内容, 琢磨之所以这样变化背后的理据和用心。

2.读“解读”, 通各家之言。用心浏览各家“解读”, 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潜入原文获得“定海神针”, 再来阅读各家“解读”, 听听方家怎么解释。可阅读直接参与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专家学者的文章, 如,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的《激发兴趣, 保护天性, 学会学习——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组核心成员王宁教授的《儿童与成人阅读语料的差距催生了字表》以及金波教授的《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1原2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特刊) 。

3.读中做、做中读, 解决实际问题。读原文和“解读”时, 对照教学, 看看他们解决了或试图解决哪些问题;再盘点自己的教学, 看看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是否可以从中获得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如此几个回合,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就悄悄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就长成“自己的精神”了。

总而言之,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靠自己阅读, 学习所得则看阅读者自己。

二、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深化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一以贯之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变化和直面问题的建议, 它们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 一以贯之的精神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以贯之的精神, 我概括为“三不变”:即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不变;坚持“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型不变;坚持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不变。

1. 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不变。语文课程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毋庸置疑, 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 使之与学科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水乳交融。

语文课程标准做出了回答: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即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 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此, 所得“道”才坚实有穿透力, 所得“文”才鲜活有生命力。

2. 坚持“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型不变。从实验稿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以来, 虽有争议, 但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本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给“语文素养”明确定义, 即“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 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涵盖了“能力”、“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 体现了一种新的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其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和“总体目标与内容”中。

就像语文课程曾作为经典范例之于诵读、作为知识之于传授、作为能力之于训练一样, 作为素养, 其习得方式是“养成”。“语文素养——养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型。“养成”当然包含诵读、传授和训练,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个体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感悟和体验, 是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和分享, 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历、探究和建构,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3. 坚持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不变。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提出以来, 广大教师积极尝试、努力实践, 课堂面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 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目标相距甚远。正如杨再隋教授总结的一样:“当前, 在课堂上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不放心、不放手的现象。教学中, 牵得太紧, 统得太死。常见的是, 教师根据课文情节发展的脉络, 按部就班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依次回答。答案或在课文中找, 或离开课文自由发挥。期间, 教师或肯定, 或纠正, 以此推动教学过程。表面看来, 课堂上一问一答, 显得很活跃, 甚至也有一两个比较精彩的发言。试问, 这能叫自主学习吗?课堂上表面的活跃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主动, 在认知的表层徘徊也不能掩盖学生思维的疲惫, 几个尖子学生的精彩回答更不能代替绝大多数学生的无精打采。从深层次看, 这不过是一种巧妙而光鲜的‘被动’。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激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透过字面, 在字里行间, 在词句段的关系和联系中, 在课文叙事情节的曲折交错中,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似乎可以说, 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为难能可贵, 更需要提倡。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提示、导引、激励, 在关键之处点拨, 在阻塞之处疏导, 在衔接之处穿针引线。可以说, 教师最好的提问是能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问, 古人倡导的‘启发式’意在于此, 即把学生的思维点燃, 调整到‘愤悱’状态, 在学生心未通而欲通, 言未达而欲达之时, 略加点醒, 学生豁然开朗, 这是多么美妙的学习境界啊!”学生豁然开朗, 又开始新的质疑问难, 如此循环往复, 求索无止亦无境。唯有如此, 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长成。当然, 这要慢慢来。慢慢来但不停步, 才可能获得切实的成果。

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来“保驾护航”。有关评价方式在本文第三大点专述。

(二) 与时俱进的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1. 明确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2011年版课标最大的进步或者说最大的理论突破, 就是直截了当地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课程性质”第一句话就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简洁明了, 掷地有声。

这一定义有三个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怎么理解?首先,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的不是单一性的, 是“实践性”的不是纯理论的。尤其是“实践性”, 实验稿课标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确, 并且为广大教师接受, 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2011年版课标还加上一句,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明确了实践的主要途径、过程和量, 即“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和“大量的”。但是, 如果只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还不足以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诸如数学课程、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科学课程等区别开来, 因为极少有“单一性”的、“纯理论”的课程。因此, 这三个关键词最核心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因为其他课程的核心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样定性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诸如把思想性强的课文上成品德课, 把科普性强的课文 (如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上成科学课, 把剧本或文学性强的课文上成表演课, 避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语文素养无关 (2011年版课标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 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等等。其次,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实践性的, 它“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回答完“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之后, 紧接着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特点明确界定, 即“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 我们可以说, 语文教学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 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 也不管教师的特长和风格有多少差异, 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调整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2011年版课标明确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在2011年版课标中, “语言文字的运用” (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 出现15次之多, 超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一词出现13次) , 成为最热词。不管是教学大纲还是实验稿课标都表述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或“祖国语文”) , 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什么2011年版课标把“理解”一词删去?这一表述将对语文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1) “运用”涵盖“理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运用”指“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理解”就是“懂;了解”。那么, 语言文字运用, 就是根据语言文字的特性加以利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能够根据语言文字的特性加以利用, 就基本能够“懂”或“了解”语言文字的特性了。当然, 由于我们学的汉语言文字, 即我们的母语, 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刻不用, 因此, 也有不一定理解就能运用的情况, 再加上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 有时他没有学过或不理解的书面词汇也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 此其一。其二, 从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对能力层次分类看, “理解”能力较“运用”能力低一个层次, “运用”以“理解”为基础, 要“运用”必先“理解”, 能“运用”必已“理解”。 (2) “理解”本身也是运用语言文字。

3. 确立汉字教育的独立地位。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新定位, 将对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给足时间。时间是前提条件, 没有时间保证, 哪来质量。仅就写字练习而言, 2011年版课标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我认为, “10分钟”和“教师指导”都是刚性要求, 也是保底要求, 是“每天的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地说, 既是阅读教学的任务, 也是习作 (写话) 教学的任务。如, 2011年版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 “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等。有教师问, 到高年级没有那么多要求“会写”的生字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第一, 随着年级的升高, 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确越来越少, 但是要求越来越高, 如做到“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速度”;第二, “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练习, 并不局限于书写“会写”的生字, “好词佳句”的积累、练笔作业、作文书写等都要当做练字的过程;第三, 实践出真知。具体实践还需要一线教师的专业勇气和智慧, 但不管怎样, 引导学生爱写、写对、写好、写快, 功德无量, 不能动摇。 (2) 科学指导。依据汉字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多认少写”的原则, 科学指导, 提高效益。首先汉字是表意文字, 绝大多数汉字音形义联系紧密并有规律, 掌握了, 不仅能够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益, 还能获得文化陶冶和审美享受;其次,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 由爱写、写对、写好到写快。 (3) 着眼未来。让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 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三) 直面问题的建议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十年课改努力解决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 集思广益, 提出解决的策略、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措施, 教师们可以“拿来用”。

1. 解决“过深分析”和“过度发挥”的问题。实验稿课标颁布实施十多年来, 阅读教学存在“内容分析”上打转转、串讲串问等问题, 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指出, 要尊重教材, 尊重学生, 多一些辩证法。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 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强调阅读教学要与“教科书编者、文本”对话, 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辩证, 要和谐。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既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又“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既“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又“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强调综合培养阅读能力, 使之协调发展, 避免“割裂”,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2. 解决“矫情做作”的朗读问题。朗读 (包括默读) 是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好的朗读如同说话, 你看《新闻联播》不是朗读稿子吗, 不是说话吗?好的朗读就是理解, 就是表达, 然而, 我们的课堂, 教师教小学生朗读课文, 却像“话剧表演”, 教师要小学生像“话剧演员”, 要么要求学生生硬地读出“字面意思”, 要么要求学生夸张地模仿人物的表情动作, 要么要求学生故作领悟了意思似的紧锁眉头, 似乎非此就没“领会思想感情”, 非此就不是“有感情朗读”。

对此, 语文课程标准态度鲜明:“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防止矫情做作。

3. 解决读与写割裂的问题。正如儿童口头语言的培养和发展要向口头语言学习、要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成长一样, 儿童书面语言的培养和发展要向书面语言学习, 要在书面交流实践中成长。

同理, 书面语言的学习也应该如此。上小学了, 主要学习书面语言了, 本应该因为需要而自觉自动地向书本学、向同学学、向老师学, 但为什么学得慢、学得累、学得不开心、学得不怎么好?原因是什么?如果从教学上找原因的话, 主要是“三大割裂”: (1) 阅读中, 读与写割裂。比如,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是积累书面语言, 快速充实儿童书面语言库。积累之法有很多种, 多读书、多认字、多背诵、多复述、多抄写“好词好句”, 并且多将抄写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写话、习作中 (各学段都如此) 。可实际教学并非如此。比如,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是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在“表达情意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一句话“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实际教学并非如此, 教师更多地在“教”学生理解、分析“写什么”。 (2) 生活中, 写与用割裂。学生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完成作业、为了考试, 而不是为了练习种种思维方式。其实, 写作方式就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生活方式。这样, 写作就与生活和生存联系起来。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写作, 是因为生活和生存需要, 因为有用。然而, 现实并非如此, 所以, 学生难以自觉自动去书面表达。 (3) 写作中, 写与读割裂。表现为写读错位, 写前以“读”来指导学生, 实则限制学生思维, 使学生不敢下笔;写后修改需要用“读”时, 读中汲取的营养却不见了。而且,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要求和想当然地让学生成为“写作家”。于是, 教师畏难指导作文, 学生更是恐惧学习作文, 相互埋怨, 恶性循环。

怎么办?语文课程标准用心良多, 综合治理。首先是明确语文课程性质, 调整语文课程核心目标, 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表述上删去“理解”一词, 并不是说, 语文课程不要“理解”, 更不是阅读不要“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应培养的四大能力规定得清清楚楚:“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其次, 提出阅读本身也是“运用语言文字”, 即“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第三, 强调读写互动, 读中学写、写时用读、读写共进。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重视体会课文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各学段的写作目标中都强调“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写读书笔记”;在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习作教学, 先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让学生易于动笔, 快快成文, 不以“读”来限制学生, 待作品完成后指导修改时强化“用读”——看看什么地方借鉴了阅读中积累的语料或汲取的营养。若有, 好好欣赏一下;若无, 好好用上一招——或好词、或佳句、或修饰、或细描、或议论、或抒情——再比较原来写的, 体会一下这样改变的意味。如此循环, 日积月累, 不断强化读中学写、写时用读的意识, 渐成习惯。这是“读中学写、写时用读, 读写互动”的操作程序, 也是“多读多写”之真意。

4. 解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标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学段)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是语文课程首创, 也是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语文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为什么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标要求?这一目标要求将对教材建设、教学和评价产生什么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巢宗祺教授给“非连续性文本”下了定义:所谓“非连续性文本”, 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 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目标要求有其历史原因。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和内容写入语文课程标准当属“亡羊补牢”之举, 今后的教材一定会有相应的内容。

5. 解决“假话、空话、套话”和无“话”可写 (“失语”) 的问题。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但是, “真话、实话、心里话”并不等于“作文”, 换言之, 生活是作文之源。但是, 生活并不等于作文。由“真话、实话、心里话”到作文、由“生活”到作文, 思考是必由之路。不思考、懒于思考或浅尝辄止, 那“话”还是话, 成不了“文”。由话到文、由生活到作文, 其桥梁是“思考”。

小学生要学习思考, 教师要教学生学习思考。第一, 给学生思考的“支点”。阅读是最重要的间接“支点”, 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不读书, 如何思考?读书, 是和作者一起思考, 是学习作者思考。观察和体验是直接“支点”, 所以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鼓励“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要求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第二, 给学生思考的“自由” (心灵自由) 。不自由, 如何思考?当然, 不思考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自由。所以,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自主写作”、“自由表达”, 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改进作文命题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第三, 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多读, 读得多思考的机会就多。多动笔读, 拿起笔随读随批注、随记, 是读而思的绝好机会。多写, 写得多思考机会就多, 包括加强平时练笔和“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和展示交流形式。多改和互改,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自改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是自我完善;互改是对同伴思考的学习和思考, 是分享思考和彼此完善。而后的教师改, 则是在学生自改和互改的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使之思考更得法, 更周密, 更深刻。“只有写, 才会写”, “只有改, 才写得好”, 只有在实践中写作才能学会写作, 这是写作的不二法门。

会写作, 就是会思考。写作形式越丰富, 思考方式就越丰富;写作内容越丰富, 思考触角就越丰富;写作灵活多维, 思考就灵活多变。“抄袭”、“套作”不用思考, 所以要“坚决抵制抄袭行为”!

6. 解决语文学习方法偏差的问题。语文学习“少、慢、差、费”,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多读多写, 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 沟通课堂内外, 沟通听说读写,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除提倡“多读多写”和“大量的语文实践”外, 强调要“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怎么理解?

多读多写和大量实践是语言类学科学习的共同特征, 学汉语如此, 学英语等其他语种亦如此。但中国孩子学习汉语言文字应该有适合学习汉语言文字的个性化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我认为,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母语, 一是汉字。从母语方面看, 学习母语有其独特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无处不学、无时不用——不是方法的方法。其独有的现象是学生的语言表达常常超过学段目标。如,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来玩球》:“拿着球, /几个好朋友, /赶快来玩球。”教师问:“这个时候, 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答:“我都迫不及待想玩球了!”一年级的孩子居然会用“迫不及待”一词!“留心处处皆语文”、用心时时学语文, 即“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应随文学习, 重在运用, 不需“系统”讲授和操练, 也不应追求系统性, 不作为考试内容。

从汉字方面看, 汉字是表意文字, 学习表意文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明白古人造字之用心”。即从字形结构就能明白其“显示出来的直观的意义”——字形义”亦即“本义”, 因为“古人没有词的概念, 他们说的本义是就字而言的”。虽然“字形义和词义是两个概念, 从实际情况看, 一个字的字形结构显示的意义与它表示的词的意义有的是一致的, 重合的, 有的就不一致, 是错综的”, 但是, “字形结构与词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字形结构认识词的本义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勇于破解评价考试难题, 面向未来

评价考试是块“硬骨头”, 是教学改革绕不过的“坎”、难以突破的“瓶颈”, 语文课程标准勇于担当, 破解难题。因此, 教育部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 提出“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通知》 (教基二[2011]9号) ]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了十年课改的经验教训, 加大了评价考试改革的力度, 大幅增加了“评价建议”的内容 (从实验稿课标的3页半增加到7页半) , 基本与“教学建议”对应, 使之更加充实、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真正肩负起破解难题之重任, 肩负起科学地指挥评价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重任。

(一) 评价建议给教师实施评价考试带来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评价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主体及结果运用等目标要求, 将给教学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换言之, 如果不能或不怎么能“促进学生学习”、不能或不怎么能“改善教师教学”就不要或不宜评价考试, 就必须改进评价考试。谁来判断?毫无疑问, 是语文课程标准, 更是一线教师和学生自己, 要还权给教师, 还权给学生。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评价的“三大主体”和“三个辅助”:“三大主体”即教师、学生自我和学生之间;“三个辅助”即学生家长、社区和专业人员。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自我反思”。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和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 只有在自我评价的实践中才能培育和形成, 别无他途。

评价考试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做了详尽的阐述, 增强了评价的确定性和针对性。就学生学习而言, 一是评价“学习水平”, 即“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二是评价“学习状况”, 即“关注学习过程”, 如, 兴趣、方法、习惯、体验、感受、创意。

与评价考试内容相对应的是方式方法。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合适的内容, 才有效, 才可信, 才能发挥应有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功能, 最终实现评价考试的根本目的。宏观上,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重视定性评价;中观上, 提出“四大评价方法”, 即纸笔测试、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微观上, 就语文课程的五大方面分别提出评价建议, 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照着做。语文课程中适合过程性、质性评价的内容一定要交给过程性、质性评价去做, 不适合纸笔测试的内容, 坚决不用纸笔测试。

(二) 评价考试中的难题还需教师拿出专业勇气和实践智慧破解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基本上可以照着做, 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还是有一些难题尚待解决。 (1) “被评被考”。相对教学权来说, 教师的评价考试薄弱;相对学习权来说, 学生的自我评价权几乎无。 (2) 评与考割裂。纸笔测试的成绩 (不管用“等级”还是用“分数”记录) 与其他评价方式所得的结果怎样整合成学业总成绩, 避免“一考 (卷) 定终结”。 (3) 考所非考。适合用纸笔测试的内容怎样命题以测出所要的素养, 保证考试效度。 (4) “等级”不“等”不“级”。评价结果的“等级”怎么称说 (优、良、及格抑或A、B、C或其他) 和评定。尽管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明确规定“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 (《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育部教基[2000]1号) , 十多年过去了, “等级制”实施得如何?这些都需要实践工作者的专业勇气和专业智慧, 并且在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探索。不管怎样,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 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管理者抑或教研员, 都要一手研究课堂教学一手研究评价考试, 致力于将课堂教学与评价考试调整到跟语文课程标准一致。只有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科学指挥下, 课堂教学与评价考试形成合力, 才能圆满完成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大业, 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

上一篇:2018青年论坛领导演讲稿与2018青春励志奋斗演讲稿下一篇:演讲稿班级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