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2024-06-20

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通用8篇)

篇1: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生产情况

2013年东营市以建设高层次的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农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农业生产克服病虫害、涝灾等不利因素影响,总体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农业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在政策驱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三力合一”作用下,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0.6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17.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5%。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59.64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9.3%;牧业增加值24.87亿元,同比增长0.4%;渔业增加值24.19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42亿元,同比增长10.9%。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业结构为51:1:21:21:6。农业内部也有明显变化,突出表现为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水产品继续保持高附加产品占比上升的趋势。

(二)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增加。今年,我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43万亩,同比增加27.25万亩,增长15.5%;夏秋两季总产量均实现增收,粮食总产量达到81.74万吨,增长7.7%,创2002年以来新高。

1、夏粮生产全面增长。全年播种面积83.18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4.36万亩,增长5.5%;总产量36.83万吨,增长7%;亩产442.8公斤,增长1.4%。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良种普遍使用,小麦品质较好。我市积极落实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推广优质麦种,目前我市种植小麦品种多为济麦

22、济麦16和良星99等优质高产良种,小麦品质较好。二是我市积极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实施“一喷三防”技术,病虫害防治得力,管理较为科学有效。三是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前期生长,不利于后期颗粒饱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

2、秋收粮食作物“两增一减”。今年全市秋粮播种面积120.25万亩,增长23.5%,总产44.91万吨,增长8.2%,单产373.5公斤/亩,下降12.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05.89万亩,增长23.5%;产量40.13万吨,增长6.9%;单产379公斤/亩,下降13.4%;稻谷、高粱等其他谷物类和豆类作物单产全面下降,薯类作物单产同比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增加明显,许多农民将往年种植棉花的耕地改种粮食;二是持续强降雨导致许多农田形成涝灾,个别地块出现绝收。

(三)棉花种植全面下降。今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为192.14万亩,同比减少16.86万亩,下降8.1%,总产9.54万吨,单产49.7公斤/亩,分别下降25.8%,19.3%。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是棉花价格连续几年低迷,种植棉花比较效益下降,承包土地种植棉的农户仅能保持盈亏平衡;二是7月份的持续强降雨导致棉田涝灾严重,此时正值棉花花蕾、花铃期,几乎没坐下伏季棉花桃,不仅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而且严重影响了棉花的质量。

(四)蔬菜用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蔬菜种植以大棚种植为主,散户种植蔬菜的面积不断减少,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2.4万亩,同比下降4.2%;大田蔬菜生产受强降雨影响较大,涝害明显,严重影响产量,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45.91万吨,同比下降0.7%。

(五)禽流感等疫病影响畜牧业发展。禽流感等疫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也正在改变着居民的消费习惯,进而影响到畜产品消费市场。截止到13年末,全市生猪存栏73.19万头,同比增长3%;出栏132.85万头,同比增长

1.4%。牛存栏25.63万头,其中奶牛存量增加,肉牛和役用牛减少。羊存栏114.8万头,其中绵羊74.6万头,同比增长0.2%,山羊40.2万头,同比下降0.4%。活家禽存出栏均有所下降,存栏2413.6万只,同比下降2.9%,出栏7615.95万只,同比下降3%。肉类总产量27.55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1%、5.3%。奶牛养殖产业化、规模化趋势明显,散养户基本消失。

奶类总产量18.71万吨,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随着澳亚现代牧场、佳发集团、正邦养殖等一批大项目的落地运行,我市畜牧生产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六)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以促进渔民增收为中心,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渔业的综合生产、科技创新、资源养护能力,扎实推进我市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52.09万吨,同比增产2.09万吨,增长4.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1.86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0.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2.2%;高附加值的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海参9042吨,同比增长113.7%;梭子蟹2475吨;增长20.6%;大闸蟹13168吨,增长1%。

(七)除畜产品外,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据全省抽样调查计算,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9%,比上年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1.1%,比上年涨幅扩大了6.7个百分点,小麦、玉米、稻谷、棉花、蔬菜和水果等品种价格均上涨。林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9%,比上年涨幅扩大2.0个百分点。畜产品价格仍呈弱势,全年同比下降1.3%,但比上年跌幅缩小2.0个百分点。渔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1%,比上年涨幅缩小2.6个百分点。

二、几点建议

(一)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水平。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三大培训”为主要手段和平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稳定农业生产,打通产销渠道。一是加大农业设施建设,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农业节水滴灌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和高产稳产能力;发展设施农业,鼓励设施化栽培、设施

化养殖,借助人工技术,减轻气候、地域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和限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鼓励集体、个人引进试种新品种,加大高产良种示范推广和服务力度。二是多方面拓展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顺畅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完善标准,提高效益。依托我市生态、口岸优势,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培育壮大具有东营特色的农产业发展,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篇2: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担保客户准入基本条件

一、【贷款主体】

1、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接受非农产业的贷款担保申请。

2、贷款主体成立并实际运营二年以上,经营稳定,企业处于成长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

3、贷款主体得到当地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合作银行的认可和推荐,经营项目受过各级财政奖励扶持。

4、贷款主体相关生产经营证件、手续齐全、合法,有健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

二、【经营项目】

1、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对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有较强带动作用。

2、农业资源优势明显,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销售渠道畅通。发展规划符合实际。

3、经营项目有一定的品牌价值。

三、【财务状况】

1、有基本健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财务管理规范。

2、有明确的贷款用途和盈利预期。贷款用途主要为补充流动资金、适度扩大和改进生产、引进新技术、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土地长期租赁等方面,不涉及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大额固定资产投入。

3、贷款额度合理,贷收比原则上控制在30%以内,优质客户最高不超过40%;

4、对外担保总额不超过净资产的40%,对外担保企业数量原则不超过3家,且对外担保企业经营良好,负债适度,结构合理。

四、【信用状况】

1、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信用意识,无负面信息,无恶意不良信用记录(诉讼、逾期、欠息、拘留、刑事处罚等情形)。

2、不涉及民间借贷和大量互相担保贷款。

3、实际控制人身体状况良好,诚实守信,无不良嗜好,对所从事行业有一定经验。

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篇3: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近日在山东考察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畜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 关系到产业发展, 关系到政府形象,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提高监管能力, 加大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瘦肉精”行为,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在东营市利津县大印肉羊养殖合作社, 高鸿宾详细询问了合作社在组织养殖户发展生产、保障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做法, 听取了去年利津盐窝镇发生“瘦肉精”羊案件处理情况, 以及当地政府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汇报。在潍坊伊利乳业有限公司, 高鸿宾参观了该公司现代化的检化验室和生产线并与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在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畜牧兽医站, 高鸿宾详细查看了相关监管档案并询问当地防疫、检疫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 基层畜牧兽医站是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是推广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重大责任。基层畜牧兽医站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监督执法和服务水平。

篇4:山东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业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使得农业走持续性发展之路,山东省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模式上不断探索。

关键词:山东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0引言

山东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高梁、谷子、水稻、棉花、花生、烤烟、麻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牧草、蚕桑等,是全国粮食、棉花、花生、蔬菜、水果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名列全国前茅。全省粮食总产852亿斤,增长2.7%,连续六年增产。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不仅可以解决我省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矛盾,而且有助于提高全省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我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在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省政府在会议上也多次提出要加快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人力和物力上下了较大的功夫。

2我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率不高在我省,现在已建设完成了很多个农业电子商务网站,除了提供农业政策信息外,还能提供供需信息等情况。例如,山东省农业厅建设的山东农业信息网(http://www.sdny.gov.cn),山东农业电子商务信息网(http://www.ny086.com),但总体上这些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较窄,应用效率很低,基本上还处在摸索阶段。

2.2单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脱轨目前,在我省,由于还实行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存在着大批的单户生产的农户,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必然与大市场需求严重脱轨,单个农户的生产能力有限,掌握市场变化的能力不足,在市场交易中,很难把握准市场动向,掌握市场交易的主动性。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容易造成生产与需求脱节、交易成本过高、库存压力较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低。再者,大市场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与单个农户之间各自进行交易,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

2.3农民观念较低,农村计算机普及率低由于受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制约,有一部分农民根本不了解网络的优势,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有一部分农民认为搞不搞电子商务无所谓,离自己还很远,只要农产品能够卖出去就行;还有一些农民想到网络上销售农产品,但是担心产品网络销售的不安全,怕上当受骗,这些都是现阶段农民观念较低所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农村现在的计算机普及率较低,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宽带人均普及率仅为7%,农村的宽带普及率更低甚至在西北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这个数字基本为零,这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文化素质较低等原因密切相关。因为没有接受过电脑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学习,基本处于“电脑盲”阶段,他们不会将钱投资用于购买电脑、上网等设施。

2.4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业农村问题连续发了4个“1号文件”其中都有对农业信息化的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农业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这些文件都说明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是相当的重视,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大。山东省所有的市和95%的县(市、区)农业部门、90%以上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化工作和信息服务机构,全省已累计培训农村信息员24000多人,总数位于全国前列。但是,相对于山东省庞大的农产业来说,这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3我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探讨

农业电子商务按照交易主体划分,可以分为B2B和B2C。另外,政府参与进来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我们可以称为C2G2B模式。

B2B模式是指指农业产品的需求方(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与农业产品提供者(农户)之间的电子商务。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以广大农民为主而需求者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当前受到我国网络普及的情况仍不高、农业生产者的思想意识较落后,文化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得到较大的应用,但在山东省的广大农村,还很难推广。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规模很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或者集体生产单位来说,确实一种合适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节约成本,更快的获取市场情报,为自己在供需市场中争取最大利益。

BtoB模式是农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加工企业三者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联系起来,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这种模式缺乏与农产品原材料的接触,从供应链来讲,也是不完整的,依然存在“供应危机”。原材料一旦短缺,三类企业的供应链就会产生“断层”,将会出现”共亏”的局面。另外,这种模式对于单户生产的农户来说,可实时性也不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来与电子商务平台沟通,甚至于农户个体根本就没有条件或者不会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结合山东省农户生产较散的情况来看,在农业电子商务化的进程中,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与积极引导。因此,C2G2B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应该是更好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由政府作为中介,既给农户提供产品的养殖、供求以及培训等信息,又给需求企业提供产品的供应信息等。对于政府的角色,由于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论是农户还是企业都能信任它的中介作用。另外,对于农户来说通过政府所掌握的市场的动态,可以更好的指导农户的生产,包括生产品种、生产量等等,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采取“订单式”生产的方式,首先保证农户生产的产品能够被收购。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产品需求反馈给政府部门,由政府派技术人员下乡来来指导农户生产出达标的农产品。在资金的结算上,一种方式是政府鼓励农户和企业都开通网上银行,直接进行资金的结算;另一种方式是,为了打消农户害怕拿不到钱的顾虑,政府出面来进行资金的结算,或预支或者其他方式等。

从以上分析来看,C2G2B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更适合我省农业的发展情况,但是并不是说一刀切。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来有理有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目的是尽快让农业信息化,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篇5: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一、为更好地实施农业厅党组制定的《山东省农业厅农业投资项目廉政监督若干规定》,便于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加强对厅管项目的廉政督察,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的范围:凡是由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投资(或组织投资)并下达、由省农业厅主管或省农业厅与其他部门共同管理的农业类项目,都要按本制度规定进行报告。

三、负责报告的单位:农业厅具体负责项目管理的单位(包括开发办、扶贫办)。一个项目只由一个单位报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厅属单位共同管理的项目,如果两个单位属并列关系的,则由一个主管的单位负责报告;如果两个单位属综合管理和具体管理关系的,则由具体管理的单位负责报告。

四、报告的内容和方式:按照“山东省农业厅国家投资项目报告简表”(附后)所列的内容,认真填写该表格,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一个较大的项目在多个单位(县市)同时实施且投资额不相同的,须把每个县市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填报;如果是覆盖全省所有县市的项目(如粮食直补项目),可作为一 1

个项目填报。

2、“厅主管单位”栏填写农业厅负责具体管理的单位(管理单位不止一个的,负责报告的单位排列在前),与其他厅局共同管理的项目,也要在该栏注明。

五、报告的时间:在立项单位正式下达项目计划文件后15天之内。本制度开始实行时正在实施过程中的项目,要在本制度实行后15天之内报告。

六、省农机办、畜牧办、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对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分别由各单位纪检组(纪委)负责。

七、本制度的实施、检查和解释,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

篇6: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发布日期:2002-04-13浏览次数: 218来源:作者:

(1994年4月21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5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04年7月30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和渔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土壤、水、大气、生物等。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农业环境有关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农业环境质量负责,将农业环境保护作为整个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环境资源状况逐年增加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

第七条 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与防治

第八条 农业环境保护实行预防和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农

业生产基地、城市副食品基地、名特优稀农业生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域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农业资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耕地和资源实行特殊保护。禁止在保护区内擅自兴建非农业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群众植树造林,加快山区、平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及开垦国家禁止开垦的陡坡地。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开发治理荒山、荒地、荒滩,控制风沙危害,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贫瘠化。

从事采矿、石油勘探开发、挖砂、取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治理措施,减少占用耕地和破坏植被。造成破坏的,要复垦还耕、恢复植被并赔偿损失。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禁止超量开采地下水,防止海水入侵、水资源枯竭和地面沉降。

第十三条 禁止新建对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已经建成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禁止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嫁给无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生产。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生态农业,设立生态农业试验区,推广农业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发和利用农村新能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贷款、能源供给以及其他经济、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引导农业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第十五条 保护草原、草场和人工草地。草地使用者应当合理经营,防止因过量放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禁止砍挖固沙植物、取土破坏草场植被。

第十六条 严禁占用农业用地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禁止在农业用地和农用水源附近堆放、处理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农田提供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泥,必须符

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 禁止向农田、草原、林地、渔业水域及灌溉渠道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对用于灌溉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定期组织监测,防止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被污染。

严禁向农用水体倾倒垃圾、废渣和排放油类、剧毒废液、含病原体的污水;不得在农用水体中浸泡、清洗装贮过油类、有病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十八条 向农业环境排放废气、烟尘和粉尘的,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保证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果树、蚕桑、牧草及其他农作物不受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十九条 饲养畜禽和进行农畜产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和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第二十条 保护青蛙、蛇、猫头鹰等益虫、益鸟、益兽,严禁猎捕、收购、出售。

第二十一条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积极采取综合防治农业生物病、虫、鼠、草害的技术措施,及时回收农膜等有害废弃物,防止、减少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对国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农业等部门应当予以公布和宣传,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环境污染严重,妨碍农作物正常生长、生产的农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

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内生产的农畜产品定期组织监测,及时确定并公告在该区内不宜种植的农作物及不宜作食品、饲料的农畜产品。

第二十三条 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认证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指导下,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

职责是:

(一)组织开展农业环境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

(二)负责农业资源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组织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质量调查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四)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五)保护珍稀濒危农作物、近缘野生植物和畜禽等农业生物物种资源;

(六)调查处理或者参与调查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七)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八)依靠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的其它职权。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水利、林业、水产、矿产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职责范围内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等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拟定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对农业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对农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同级农业等部门的意见。

农田区域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农业建设项目,必须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农业部门预审后,方可按规定报批。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监测设施,负责组织本辖区的农业环境监测。

第二十九条 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

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属于农业生产中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造成的,由农业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属于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其他公害造成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调查处理。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等部门,在对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纠纷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时,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农业环境监督检查实行监察员制度。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由省人民政府农业部门统一制发的《监察员证》。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工商、土地、林业、水利、矿产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向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泥作肥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责令其停止侵害,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草地上砍挖固沙植物或者取土破坏植被的,责令其恢复植被,并按照破坏面积每平方米处以一至三元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严重污染的,责令其消除污染,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

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有关部门执行罚没处罚时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六条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七条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严重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篇7:山东省设施农业装备现状与发展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集成产业(主要设施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代表),涉及建筑、材料、机械、环境、自动控制及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类系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我省,设施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致富的优势产业,搞好设施农业将在我省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占据重要地位。设施农业装备,即用于设施农业中的作业机械、环境控制设备、卷帘卷膜装置等,作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研制与推广应用必将推动设施农业上台阶、上档次。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的升级一定包含着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优化。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要在农业资源严重短缺及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应对我国加入WTO对农业提出的挑战,就必须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的“装备化”是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举措。

一、山东省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

山东省设施农业的生产起步于7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中、小型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的蔬菜栽培已具相当规模,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产基地,为丰富山东乃至全国的“菜篮子” 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潍坊、泰安、日照、枣庄、烟台、临沂等地,特别是寿光、昌乐、莒县等县市,已基本建立起了产、供、销的设施栽培服务体系。据统计到2002年末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213万hm2,而设施栽培面积达73万hm2,约占34%,占全国设施栽培蔬菜总面积的40 %。山东省已成为全国冬春设施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

我省设施农业装备发展起步较晚。1996年前后山东省农机研究所、山东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山东红旗机械厂、博兴华兴机械集团、常林集团等单位先后开始开发研制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及配套作业机具。1997年,山东省农机管理部门在全省第一次机械化设施农业现场会会后,根据冬暖大棚构造和材料不合理、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等情况,提出了大棚改造五项措施,即:改立柱竹杆顶棚为无立柱钢架结构;改土坯墙为砖砌体加保温层;改草帘覆盖为轻型保温被覆盖;改人工卷帘为机械卷帘;改大水漫灌为滴灌。这五项措施的推行,为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近几年,山东省加快了设施农业装备开发研制、生产与推广应用的步伐,把其作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机科技创新和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作为措施之一,省农机管理部门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列入全省七大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之中。两年来,全省共建设省级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工程示范基地5处,市级创新示范点28处。据农机管理部门统计,到2001年底,我省日光温室卷帘机械、田园耕作机械、微灌设备等装备保有量达到32万台(套),经测算,平均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9.7亿元。设施农业装备从无到有,由单项向多功能过渡,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不断提高,产品品种结构逐步得到了改善。

1、田园管理机械

该机械作业于温室大棚或其它小地块经济作物,具有旋耕、扶垅、培土、开沟等功能,配套动力为2.2-4.5kw,以风冷柴油机为主,个别为汽油机。该机具操作方便、移动灵活,配套性好,目前在潍坊、济宁等地区的温室大棚中已得到较好地示范、推广。田园管理机械最早由日本、韩国引进,近几年,我国许多企业也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如山东华兴机械集团,引进消化吸收韩国亚细亚机型,目前,零部件已完全国产化,机械性能接近国外产品,售价在3000元~5000元,若配套旋耕、开沟、扶垅等机具,售价在5000元~8000元。潍坊杰农机械厂,为台商合资企业,是我国较早的田园管理机械生产厂家之一,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反映良好,近两年,由于市场竞争及价格因素,产品已较少生产。寿光亚细亚农业机械公司,为韩国独资企业,产品在韩国加工,在我国组装和销售,由于价格较高,仅在潍坊等某些县市有市场。有些企业生产简易型田园管理机,由于操作及配套作业性能相对较低,成本及售价较低,仅在某些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如山东红旗机械厂、山东诸城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高密市田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柳州蓝天机电有限公司、江苏扬州农丰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上述机型一般比国外的同类机型价格低一半,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农村的购买力水平,但总的看,产品性能不高,功能不尽完善,又由于其利用率较低,全省推广使用田园管理机总量不多,约占作业量的3%。田园管理机在日、韩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已普遍采用;且产品的技术、质量和配套性上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价格多在万元以上。

2.施肥机械与装置

温室大棚内的追施肥,因受作业空间的限制及种植作物品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方式,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温室还配有营养液配置设备。

施底肥:常以农家肥为主,铺以化肥。两者搅拌均匀后撒于地表,然后使用小型翻耕机械将底肥埋入土层中。

追肥:一般采用化肥专用深施器进行追肥。

液肥混施:将化肥或其他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溶入水中,随灌水作业浇灌到作物的根部,达到补肥的目的。

二氧化碳增施技术,就是补充增加棚室CO2含量,满足光合作用需要,以利蔬菜增产和提高品质。山东理工大学和解放军二炮北京长缨机电设备厂研制的燃煤式温室气肥增施装置(CO2发生器)氯量可调,安全可靠,成本较低,使用也较普遍。

3、微量灌溉设施

近几年我省温室大棚中采用微量灌溉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灌溉管理设施与自动化技术有所发展。微量灌溉以滴灌、喷灌、渗灌、微喷灌等为主要方式,其特点是控制水量准确、灌水流量小,土壤水分变幅小,并有可兼施液体如可溶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功用,节水、增产、降湿、提温、省工、高效。微量灌溉几种方式的输、配水方法大致相同,一般包括有:压力水源、过滤装置、干支线输水网、灌水器、旋肥缸等。在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中滴灌技术已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并普遍采用。一个标准日光温室的滴灌设备(国产)在1000元左右。我省莱芜塑料总厂、潍坊润泽节水灌溉有限公司等以及北京、郑州产的产品我省均有,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所以得到了推广,有些经济条件好的还购置了以色列、荷兰等国外产品,每套设备2000多元。

4、环境监控设备及温室供暖热风炉

目前棚室内的环境条件监控,仍然依靠生产者的经验、感觉或一些简单工具如:测温室的温度,用温度计;测水分的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测CO2浓度用CO2 浓度计等,显然只能粗略测试了解一些环境大概情况,但这些控制完全靠人工进行,不准确。

温室供暖热风炉多为燃煤式,因其非常适合温室大棚内特殊的生态环境,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温室大棚。如莒县农机局研制的PF-2型燃煤热风炉供热面积800m2,热效率为70%,每台价格为2000元左右。温室热风炉的运行原理是利用热风炉产生的清净热风,由离心风机送入温室大棚内的风筒,而烟道废气经烟囱排出室外。风筒上有φ10~φ15mm的小孔,热空气以射流形式进入室内,并可通过风湿调节装备和大棚内的进风、排风设施调节热风湿度。

5、卷帘机械

日光温室卷帘机是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卷帘机的出现不但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工时,而且延长了温室光照时间,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现有日光温室卷帘机主要有三种型式:

(1)机械式导链卷帘机,它将起重机导链安装在卷轴的一端,拉动导链,卷起或铺放草苫。该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工作效率非常低,与人工卷铺相比,省力不省功。

(2)卷轴固定式卷帘机,它将卷轴固定在温室后墙上,电动减速机带动卷轴旋转,使草苫卷起或放下。该装置需在温室后墙安装专用的支撑装置,对后墙要求较高,且价格昂贵。

(3)撑杆式卷帘机,该机构卷轴在转动的同时,随着草苫移动,结构相对简单,对温室墙壁无特殊要求,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日光温室卷帘机。

我省生产卷帘机的企业有十几个,主要有山东省农机研究所试制工厂、山东常林集团、莒县农机局推广站等单位。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产品价格相对于农民的购买能力高些,加之使用可靠性不高,目前推广效果不太理想。

6、植保机械与常温烟雾机

大棚内植保机械目前采用的是一些大田用的手动喷雾器移植品,这些手动喷雾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雾化差、农药残留量大。现个别地区有采用超低量喷雾机和烟雾机,如南韩生产的2U-2000型手提式烟雾杀虫灭菌器,国内生产的脉冲式烟雾机,效果良好,但我省均无生产。

二、山东省设施农业装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山东省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仍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且设施建造水平较低,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了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的基本设施就是塑料大棚,按其结构可分为拱圆形大棚和单栋或连栋的双层面及拱形的温室。目前除少数花卉及苗木生产基地采用了连栋大棚和较高标准的温室外,有80%以上大棚为结构简易的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规格、结构随意性较大,档次低,谈不上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也难适于机械化作业,而且这些大棚稳定性、可靠性较差,防冻、防病虫害能力较弱。

2、我省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于设施农业的发展,且发展比较缓慢,与上海、江苏、北京、天津等地相比存在差距,机具品种少、水平低、性能尚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这与我省农机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从总体上看,全国的设施农业装备水平都较低,设施农业的栽培、管理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按人均管理面积计算,仅相当于日本的1/

5、西欧的1/50和美国的1/300。如种植机械,目前真正能与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配套的蔬菜播种的条播机、精密播种机,以及按蔬菜栽培要求的育苗机、移栽机、穴栽机、嫁接机在我省均处空白,在全国也是廖廖无几,处于刚起步阶段,而国外工厂化育种、育苗技术以及与之适宜的机械已普遍推广。

分析其原因: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差,购买力低,是目前制约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是,产品开发周期长,生产经营利润微薄,企业很难抉择在产品开发上进行较大投入,同时由于市场空间有限又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现多数企业只在低端产品上进行竞争,使得一些建设起点较高的日光温室,难以选到合适的设施农业装备,而只能引进国外的产品。

三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农机专业户购买大量农机具,以收费的方式为农户服务,而我国的机具购买者是温室大棚业户,自购自用,严重限制了机具的作业使用效率,阻碍了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

三、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推广重点与方向

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与推广需根据各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设施农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气候及土壤条件差异,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进一步优化多功能田园管理机的设计结构,合理选择配套动力,注意人机工效结合。作为目前机型的换代产品,新机型应具有质量轻、动力足、性能好、操作舒适的特点,特别是噪声、振动、排放能得到有效改善,操作手柄设计尽可能使机具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动力为以2.2-5.8kw为宜,柴油机与汽油机均有配置。

(2)增强作业功能,提高配套比。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适应设施农业的农艺要求,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作业装置便捷。能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作业。

(3)开发与小型管理机配套的精播机,以及用于蔬菜栽培的育苗机、移栽机、穴栽机、嫁接机等先进适用机具。填补省内设施农业发展所需装备的空白。

(4)机具能兼顾在露地蔬菜、果园、小块山地大田作业使用,提高机具的利用率。

(5)产品档次可高、低并存,逐步由单机向成套过渡,向系列化和智能化发展。

四、措施与建议

加入WTO后,我省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和农产品质量次、附加值低的现状已刻不容缓。发展设施农业,走农产品工厂化生产的路子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必备技术支撑条件,设施农业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必须加快步伐。根据我省提出的“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指导思想,结合我省目前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1.根据山东省的综合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在明确全省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和有一定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上档次、上水平,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可配以档次较高、较齐全的机械设施装备;对于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区、乡镇,应在巩固中求发展,逐步对现有的设施条件进行改造更新,设施装备的配置也要相应提高水平。总之,发展规划应从实际出发,突出当地特色,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型分散到集中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不要脱离实际,贪大求洋,盲目发展。

2.科研开发部门与生产企业应有重点、有步骤地研制、开发性能先进、功能实用、价格适中、可靠耐用,与设施农业发展相适宜、农民需求的技术与装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应走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的路子,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注重与设施农业特殊农艺的结合。同时把握发展趋势,跟进设施农业的发展的未来需求,有目标地进行一定的技术储备。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应给予立项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3.加大推广力度,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为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省里要建立一批 省级创新示范基地,各级部门要共同努力,下功夫把这些已建的和待建的示范基地建设好,有效地组织好设施农业装备的选型、试验,熟化技术体系的工作使其在先进设施、先进机具、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4.发挥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推动作用,抓好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引导和指导农民搞好设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要推动农民建立完善设施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组织,并创新和优化内部运行机制,组织其走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农业装备的使用效益。

5.加大政府对设施农业及其装备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设备农业装备的研发和示范基地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在普及推广中给予农民政策上的扶持,鼓励农民和社会投入,鼓励实施招商引资,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6.加强部门配合,发挥联动互效作用。设施农业是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生物与环境、工程有机结合,需生产与服务、市场齐开拓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应明确方向,找准位子,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实施同一个规划。在各负其职的同时,注意加强配合与协作,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中追求职能效益最大化。

篇8: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纖酬丨省_腦編2014年9月24日, 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与省府办公厅, 省农业厅、省农垦集团公司 (农垦总局) 、省供销社有关负责同志一行, 对省农业厅下属的农机事业单位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和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就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邓海光副省长先后参观了推广总站展厅, 鉴定站试验场所, 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南方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收割机中试车间、成果展厅等, 听取了农机化技术推广成果, 试验鉴定业务, 农装所科研开发、条件建设、成果转化等发展情况的介绍。在与研究所的干部座谈中, 邓副省长对农机科研体制改革发展, 加强农机服务"三农"等提出要求。邓副省长指出, 广东省缺乏现代农业装备龙头企业, 缺了这个就等于现代农业缺了手和脚, 要打造一枇广东现代农业装备龙头企业, 而且是现代企业, 是股份制的, 国有成份要占一定的比重。希望广东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有一个大的提升, 首先在机制体制上创新, 将科研团队、经营团队和生产团队进行分离, 在此基础上整体提升广东农业装备制造业。邓海光强调,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是加決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农机科研体制改革发展, 通过改革创新农机科研推广经营新途径, 着力提高农机市场化水平和辻会化服务能力, 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做大做强农业机械。要加快农机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 加强与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 扩大农机应用范围。要整合优势资源, 加大扶持力度, 争取经信、科技等部门的支持, 推动产、学、研、推的有机结合,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专业性、适用性及经济性,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在调研即将结束时, 邓海光副省长提出要更好地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更加重视科研设计、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环节。要加大力度引进和推广适合广东农业生产的国际先进农业机械设备, 解决广东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相关涉农部门要加强与农机系统的深度合作, 共同打造广东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企业。

上一篇:林清玄不南飞的大雁读后感下一篇:中班《多变的绳子》主题活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