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后感

2024-07-21

《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8篇)

篇1:《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过一种有勇气的生活

过一种有勇气的生活

―《教学勇气》读后感

史伟锋

【专栏简介】:

西安市沐春阅读共同体由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由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赵清风老师发起,小组成员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主,长安区、莲湖区、碑林区等区老师也参加其中。自第三届“长安行――教师勇气更新活动”在西安举行后,有更多的老师加入了读书活动,大家沐春而生。7月,长安《教学勇气》读书会成立,发起人长安三中康知霞老师负责日常管理。史伟锋老师是该读书会成员。老师们用文字记载着每个“拥抱勇气”遇见“沐春”的日子。

“沐春长安”栏目将编发所有来自西安地区“沐春读书共同体”的教师们的阅读心得、教育故事、情感美文。

――编 者

作者史伟锋,汉族,陕西乾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英语教师。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对绝大多数人,的确如此。我们的意识无法超越现有物质阶段,而伸向未来。所以,我们的生命历程犹如穿行一个漆黑的隧道,只能看见已走过的路,只是回头看看自己哪几步走歪了,哪几步走得“帅极了!”,得一些经验而已。我们无法看见前方。对着漆黑的隧道尽头,我们只好拿深深的回忆当作暖暖的暇想。上帝可怜我们,说得有光照亮,于是我们有了若干带头大哥。他们是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牛顿,莎士比亚,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约翰威尔逊,杰斐逊等。伟大的他们可以“无中生有”,超越若干世纪,至今仍然指引我们前行。

作为一个在隧道里还摸索前行的一个队员,我正昏昏沉沉不知所措时,忽地从天而降一本“武林秘籍”,名曰《教学勇气》,是一位名叫帕克.帕尔默的美国同行写的。我如获至宝,欣然学习之,不禁凄然泪下。这本秘籍反而使我回忆起了久违了的教育江湖……光明顶上,飘渺峰前,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旌旗招展,一队队人马整齐站成了方阵,各武林门派名号字迹忽然明朗起来。最左侧的是“学习理论”方阵,他们人多势众。一下子竖起了四面旌旗,第一面旗子上写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排头的几位是大师级人物,名震江湖。碰巧我都见过。第一位是巴甫洛夫,只见他一挥手,身后一众人马齐呼:“嘿――哈――经典条件反射”。第二位是斯金纳,他也一挥手,身后人马齐呼:“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嘿――哈――”。第三位是桑代克,他一跺脚,身后一干人马也齐呼:“联结――试错,嘿――哈――”。第四位是班杜拉,只见他一击掌,身后众生也高呼:“观察,嘿――哈――”。

第二面旌旗上面写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排头也是几位大师级人物,江湖地位不可小觑。我却不大认识,听说第一位是苛勒,他一挥拳,身后一干人马齐呼…“完型――顿悟,格式塔,嘿――哈――”。第二位是布鲁纳,我比较熟知。只见他也一声吼,身后一众人马高呼:“认知――发现,哈――嘿――”。第三位是奥苏贝尔,只等他一声长啸,身后一众干将高呼:“有意义――接受学习,嘿――哈――”。第四位是加涅,只见他一仰勃子,身后一众干将齐呼:“信息加工,嘿――哈――”。第三面旌旗上写的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排头也有几位领军人物,江湖名声响彻云霄。我只熟知其中一位,罗杰斯。第四面旌旗上面写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排头几位也是名震江湖,我以及我等众多同行都很熟知,他们是皮亚杰和维果斯。这一干人等时尚新潮,不屑于呼天喊地表态度,他们都表情疑重,若有所思。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这便是知识”。留览完第一方阵,我已汗流浃背,这不是因累的,而是心虚汗颜。再抬眼望去,还见“学习动机”方阵,再紧邻着“学习迁移”方阵,“学习策略”方阵……

天色已晚,风沙再起。已看不清方阵的各武林门派的名号字迹了,唯独隐约看见了“学习动机”方阵里的几面旌旗,可能是“斯金纳强化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他们在干什么?十年磨一剑,他们在“华山论剑”,已经矗立上百年了……

想当年自己曾拜师于名门之下,却因资质愚钝,还加上贪玩,以上各派武功只识皮毛就拜别师傅下山了。学艺不精就行走江湖,如今在工作中,――咦,我是干什么工作的? 教师。专门清除“普天下孩童有效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一只掉睛白额大虫”。由于疏于技艺,只好用从生活经验中摸爬滚打习得的“五禽戏”与之博斗,数载,难分胜负,近来还有点处于下风。……不知不觉地,周围已经黑压压一片人了,是我的同行们――教师。难道大家都来“华山论剑”了?彼此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嘘寒问暖,嘈嘈声一片。不知谁喊了一声,帕尔默大师到了,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人们让出了一条道。只见一位长者,飘然而至,脚下似黄金铺地。他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朗声说到:“来,大家围坐在一起。我们都是同行,有共同语言,咱说说教育教学的事。首先声明,我不属于上面‘华山论剑’中的任何一派,没有‘藏经阁’,没有独门‘兵器’。我只教大家些‘吐纳运气之法’。大家别拘谨,都围着坐一圈,就当这是课堂,只要我们心灵相通,这也是教堂。”忽地天外传音,“我们围着圆圈跳舞,但是秘密就坐在中间且知道一切。” “咦,帕尔默大师是基督教静修会的?”不知谁问了一声。帕尔默仍然朗声道:“是的。

现在我问你们几个问题,第一,你们的教学是源自心灵的吗?你们在教学中认同自身吗?你们在教学中认为自身完整吗?”这时,我那愣头青的劲儿上来了,回答道:“当然,我们教孩子们时掏心掏肺,是源自心灵,我很认可自己,教不教孩子我都认为自已很完整。”帕尔默大师说到,“肤浅,再静静地想一想。” 于是大家安静了。顿时,我明白了,帕尔默说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关于心灵,生命,爱等主题。让我再想想,我之所以能爱不是我自己孩子的一群孩子,是源自我对这孩子将来像吾辈等立世为人的悲悯之心。这是孟子所说“人之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心之明镜,常擦常净,我有这四心,算不算完整?帕尔默好像知道了我的静思,说到:“你不要在我这儿说孔子孟子。看来你还得继续静思。好了,第二个问题,你们在教学中恐惧过吗?如果是,那是因为你们过着分离的生活!”我又二起来了,说道,“我不恐惧,只是孤独和焦虑。焦虑自已的付出与学生成绩的产出比,目前还没有伤及性命的恐惧的事。我倒是常孤独无知已。我在教学中不与学生分离,除给孩子们讲知识外,我还给孩子们讲故事,讲我自已的爱恨情仇。”帕尔默说,“肤浅,再想想。你难道就没有遇到过‘来自地狱的.学生’?难道你没有过入错行的感觉?”

我静静地思考后说到,“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做法就是拉长时间去解决,诊断,分析,从“学习动机”门派那儿看能否找到几样“兵器”,再好好琢磨“使用说明”,然后实践,再评估,再改进。这不正是你们美国人一贯的学术做法?怎么你倒像我们东方古人一样遇到这事而要靠静思,顿悟?至于入错行的事,就不在此说啥了”。这时旁边一位同行说到,“看你绕的远的,咱们手头就有一件‘兵器’――‘同理心’嘛!对于来自‘地狱的孩子’应该管用。”帕尔默说,“看把你们都一个个能的,还不停地反驳我。你们找一找,有多少‘秘籍’是关于学生的?有多少‘秘籍’是关于教育教学的?汗牛充栋。有几本是关于你们教师自已的?凤毛麟角!唯有我这本‘教学勇气’是关于你们自已的,还不知好歹!好了,既然你们如此博学,那就谈一谈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反正我爱主观主义,讨厌客观主义!把人弄得像机器一样。顺便再谈一谈教与学的悖论。”这时大家面面相觑,悔恨当初师从于黑格尔大师时,没有好好练习“辩证法”这门“兵器”。此时大家不再出声了。帕尔默这时说到,“刚才说你们在教学中过着分离的生活,还不承认。我更要说的是建立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就像现在咱们围坐在一圈讨论一样。要有‘第三事物’――‘伟大事物’坐在中间,要存在共同联系的关系网,要存在一个个自由的个体,要畅所欲言但要有敬畏心,而不要吵闹却专制的暴君。这样,你们还纠结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吗?”大家这时被深深地说服了,不再说话,周围一片寂静,皓月当空。帕尔默又说道,“我再问你们,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共同体?难道仅仅是因为开头发言那位愣头青所说的孤独吗?”大家都说应该建立共同体,却想不出原因。帕尔默继续问到,“你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一种无力感吗?如果有,想过改变吗?”大家听到这话后都惊异不已,后心一凉,不觉得衣衫早已湿透。帕尔默最后起身朗声说到,“起来,同行们。决心过一种不分离的生活,建立共同体,走向公众,促使选择性激励系统形成!这就是教育改革从你我的心灵出发!”顿时,掌声雷动。然而一股青烟之后,帕尔默大师已不见踪影,地上只留下一本“武林秘籍”名曰“教学勇气”,封面已泛黄且卷角了。大家凝视远方一会儿,自发地原地吐纳运气,几个回合之后,顿时觉得功力倍增,神清气爽,下山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飘渺峰,晨钟暮鼓,松涛云海。

篇2:《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喜欢。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也许正是这种感觉吗?记忆中,常常享受着小资或从政发达了的同窗好友们总喜欢问我同样的问题:教书有什么意思?我每每语塞,以笑笑了之,无奈只能由得他们恣意地来“点拨”我一番了。事后想来,总觉得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总找不出那最能表达心意的句式啊!这回不由大彻大悟了!在翻开此书的那一刻,我恐怕就已经让这句话给征服了。 读帕克?帕尔墨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看着看着,好像进入了情境,书中的事例仿佛娓娓道说出的是自己心中的困惑与反思。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帕克如此地描述着他曾被人请进一个要上政治课的班级时的感受。虽说时间只有一小时,但那位“来自地狱的学生”的一举一动完全打乱了教学思路,帕克的心思与教学注意几乎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地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没有效果,甚至帕克越努力他越后退。就这样,帕克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在作者的表述中是如此诉说他的感受的:“那天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质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线都消失了的地方。” 这无疑是最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不也是这样时常关注着那极个别走神的同学,竭力地想让他回到课堂教学中心,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他的“沉默”不仅搅扰了我的教学情绪,也影响了整体教学策略。虽说,这样的事往往不为他人所觉察,因为毕竟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更何况我们对课堂纠正个别同学的“走神”与“开小差”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不会怪罪于教师的“多此一举”,甚至在“为了一切学生”的幌子下,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堂而皇之的正常教学行为。可这恰恰是我恐惧的地方,面对课堂上那个茫然的学生,我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无能,“虽然我笨拙的表现没有被其他同仁所察觉,但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就是这样的感受,明白真切!我们常常会自我怜惜,嗔怒于那个“来自地狱的学生”。 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常常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也许课堂上我们所面对的“沉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沉默――“这些人恐惧那些有权力的人,懂得不说话较安全”。帕克的话无疑是醍醐灌顶,原来,学生面对我的竟也是一种恐惧。我们之所以会“自乱方寸”于自我恐惧,问题始于一种更内在、不易处理的地方,始于我们自己不能敏锐地读懂这些个别学生的行为这一事实,更谈不上去感受他们面对我时的内心的恐惧了。我们从来就没有按照他们的状况来解读他们,我是以我自己的观点来剖析他们,那些对他们作出的自以为是的结论往往促使我们陷入教学低落时刻。 其实,“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我们的学生中、存在于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在教学的每一天里,我们也曾热切地盼望有这样的时日:我能对教学全局了如己掌,我能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权威性、如此有力量,所以我无论何时走进教室,心中都不会再有害怕的感觉。因为我深深懂得,教与学对于我个体和集体的生存,对于我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直面教与学的恐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不再停滞、失望,让师生化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篇3:《教学勇气》读后感

有独创性的人总是受到奚落, 这在艺术界是常有的现象!

很多意在表达自我的纯粹绘画艺术家大多总是同生存、贫困抗争不屈。这姑且不说, 本文只说绘画本身的勇气问题。

现代生活中, 成人多以“勇敢”为荣, “胆怯”为耻;所有的伟人都被戴上了“无所畏惧”的超人光环。然而, 人在寻求自身位置时总有一种无名的畏惧感、惴惴感。艺术家也不例外。

绘画艺术发展到今天, 已被过分渲染成证明自我、宣扬个性的、仿佛是任何一个绘画从事者尽可以自视为勇士而进行宣言的场所。可惜愈是如此, 绘画创作者愈是感到无所适从。因此, 有必要重视绘画勇气的问题。

几乎每个儿童都喜欢画画, 他们的画面天真迷人, 而他们几乎个个“无惧无畏”。但他们成长之后, 继续画画的人如凤毛麟角, 因为“随着课题的进展, 解题的方式越来越多, 越是认真和博学的人, 便越是感到寻求新解的困难;而这种寻求, 本来就像西西弗斯和吴刚所从事的活动一样, 是一个自我追逐的永无止境的循环。”这显然是一桩可怕的苦差事。没有几个人吃得了这种苦, 否则凡高等绘画艺术家不会被叫做“疯子”。而迷人的艺术, 有时候给艺术家本身带来更多的是一种苦难的体验。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画家艾贡·席勒25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构图风格。他的作品十分注重表现强烈的性感, 因此被指控为从事色情活动。他被判刑入狱, 铁窗生活使他痛苦万分, 但同时也使他清醒了头脑, 他后来创作的肖像画神情忧郁但造型优美。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席勒染上了当时横行欧洲的流行性感冒而离开人世。我们不得不忧伤地清醒他不是直接死于艺术迫害。艾贡, 这位青年艺术家说过:“爱就是一切……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这种体验, 这样, 我就能再次创造一种新东西……”至今, 又有几个人能领会这类艺术家的意义呢?他们会怎样看待象席勒这位对艺术热爱、认真得近乎偏执的艺术家们呢?席勒表现性感的创作可以被侵犯, 不可侵犯的是他继续绘画的勇气。

在中国文革时期, 文人画因为不能为现实政治服务而沦为“黑山黑水”, 画家潘天寿、李可染被诬为“黑画家”, 被折磨致死。这是政治极端“扯皮”之下对艺术最残酷的摧残, 然而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却不朽于人间。

二、勇敢者

勇敢者“冲过”绘画和生存, 甚至是生命的关口, 单纯地面对绘画本身的问题, 还必须不断克服自己, 超越自己, 与自己开战。而这容易造成一种来自内心的对自我从事课题能力的不信任。“一旦将这种不信任转化为具体事件, 艺术活动的结果便不再是也不必是可以预期的了, 其意义仅仅在于永无休止的试验——过程的展示和体验。此中没有成与败、美与丑、正与误、真与假的区别……也就是说, 绘画的过程和过程本身有了独立价值, 不再从属于目的。绘画活动……由此从意识的自我钳制中挣脱出来, 进入一个哪怕更为混乱无序但毕竟充满别的各种可能的新天地。”简而言之, 绘画已达到时下常言的“艺术多元化”。然而这种多元化也使得绘画进入一个过于狭窄的个人嗜好的风格潮流的危机时期。这是绘画史上“反抗”的必然结果, 并且这种“反抗”还将继续发生作用, 因此, 不必畏于“危机”而束手束脚。一百多年前, 印象派也曾面临同样的危机, 结果出现了后期印象派, 其成果更加辉煌, 并左右了后来的艺术发展。整个二十世纪的绘画似乎“乾坤混淆”, 在保守的学院派眼中, 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画家简直就是叛臣逆子, 让人惊恐不已;但不可否认, 绘画行为更加叫人神往了。

杜尚, 无论艺术史如何发展都不能忽略的这位画家, 其最不可思议的绘画行为——“现成品”, 要告诉人们的却是: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具有艺术的魅力。然而到1961年, 他很快意识到任意重复那种“表现形式”的危险性, 并逐年减少“现成品”的创作, 这是富有深意的勇气。他使得后来企图以“现成品”来表达艺术的行为显得既呆板又做作, 以及过时。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在新的世纪获得了荣誉的光环。可是在他有生之年, 他面对的是冷淡的公众, 得到的是一种古怪而荒谬的赏识, 他自身又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他羡慕技法纯熟的学院画家, 渴望得到正统派承认的抱负和与之背道而驰的艺术追求。他遭到粗暴的嘲笑, 他的画被观众割坏, 从展厅撤出;但他不可能改变他通过顽强地实践而获得的方法, 他为了创造的自由而触犯着长久以来被视为神圣的戒律而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信念和耐心。

此外,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马蒂斯、培根……不知道有哪一个绘画艺术家不曾经历过类似的遭遇……

几乎整个绘画史都证明了人类试图战胜对世界的恐惧。这句话绝不言过其实。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希腊, 其古代艺术对战士充满崇高的礼赞。而绘画史也离不开一个大前提——你究竟怎样看待万事万物。你有勇气坚持你的看法么?最严肃的事情是:你要时时战胜绘画艺术因缺乏与公众交流而产生的受挫感。而这要用画家具体的活动来说话。

三、勇敢者的创作

是的, 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交流。但绘画的交流是困难的。正如德拉科洛瓦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画了一幅好画, 我并未表达出什么思想, 但人们却这么说。多么愚蠢的人啊!”

艺术因为其基础是建立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使其自身的矛盾更加尖锐!

这就提出了一个实质而具体的问题——画面、画面、画面。不管画家的主观感情如何, 他都得作为一名观众来观看自己的创作。马蒂斯, 这位野兽派艺术家、领袖冷静而富有理性:“我始终寻求人们的理解, 当我遭到评论家或同行的责备时, 我想他们是对的。——假若那是因为我的创作还不足以使人理解的话。这种想法使我终身不带怨恨去工作, 甚至对批评也漠然置之, 不管这种批评源自何处, 我只希望自己的作品清楚明白地达到表现目的。”马蒂斯强调的是表现, 是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在当代, 国际间几乎达到了这样的共识:艺术没有定式, 没有模式、没有风格。问题是:绘画作品本身若没有力量, 理论便一无是处。无论布拉克如何坚持说有价值的只是意图, 毕加索又是如何地赞同, 他们的绘画作品是他们的有力证据, 他们因而才没有被叫做骗子或空谈家。

然而, 在绘画过程中要坚定脑海所想的很难, 因为总有一种更加巨大的外在力量在驱动着你……除非你心中早已孕育了要走这条路的意志。对于一位“不老道”的绘画从事者来说, 在绘画过程中就得警惕、得克服自己觉得现状不错就驻笔的“得意”;尤其是现状的确只是一种偶然、一种无关积累的巧合时, 非常害怕继续画下去会“破坏”效果;因此, 要有勇气告诉自己, 这还不够真实。塞尚说过:每一个笔触都能改变一幅画。“这并不是说, 如果一个笔触被去掉或改变, 一幅完成的画看上去会不同。而是, 在画一幅画的过程中, 每一个‘新’的笔触都会改变前面所画的每个笔触的效果, 因而画家每画完一个笔触, 就会发觉自己面临着一个新的情境。”“也就是说, 在绘画的过程中, 总的绘画问题可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修正的问题。物理的和知觉的媒介随着这个游戏的进展修正着这个问题。”“在所有部分都找到它们明确的关系之际, 这样一个时刻就到来了:从这时起, 除非整个地重画一遍, 否则, 我要在自己的画上添加一笔都是不可能的了。” (塞尚)

一幅画完成了没有?——标准是什么?马蒂斯的画面, 让伦勃朗相信已经完成似乎不太难, 但怎样让“所有人”信服?“最绝对”的理由是:“我真诚地认为我的画面很明确地表达出了我的意思了。”但这显得太“蛮横无理”了!

20世纪的绘画艺术家拒绝专断固执的思想, 却使得绘画艺术成了不受法则约束的“怪物”, 已定的法则总是受到侵犯。“无休止的标新立异使绘画意义的不可读性造成了艺术家与大众的严重隔阂;因价值标准的变幻不定而导致了价值观的虚无;因不断寻找艺术自律的临界点而背离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终极使命——对人的精神和困境的关注以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求。”困郁于此, 我们开始不断地怀疑自己的绘画创新行为, 产生犹豫和胆怯。殊不知, “艺术本身不会演变, 人们的思想在变化, 表现方法也就随之变化。”我们运用人们所理解的语言去表现新的、闻所未闻的现象, 这并不意味着妥协。因为正如“人生只有一次选择, 要坚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 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回, 错到底, 作为后车之鉴” (吴冠中) 。

四、反叛精神

当代的艺术就是“人在思想的支配下, 通过一个行为, 对空间进行有意义——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意义的占领”。所谓不局限, 即是说, 无论绘画艺术的意义如何扩展。视觉艺术始终是挣不断的母体。

不要被杜尚的“骇世惊俗”震呆了, 象他反对视网膜艺术一样地反对他, 他的艺术和理论正象征着体系的彻底崩溃和创造的绝对自由!走回画布来, 来发现他所看不到的视网膜的审美情趣!那里还有很多“为什么”, 正如雷诺阿所说:“如果你可以解释一幅画, 那么这张画就不是艺术品了, 因为什么因素使一幅伟大的作品伟大, 这始终是个谜。”……高更说:“要多考虑创造而少想到结果。”既然无论哪一种态度、方式、表现手法都必定会产生结果, 不管这结果 (包括社会结果) 令你欢欣还是沮丧, 你都坦然接受, 这才是一种有胆识的勇气。须知, 就连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在隐退之前都有过眼见公众厌弃自己而将赞词置于奚落他们的入境者头上的痛苦体验。公众对成名画家尚且如此, 何况对未名绘画者呢。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除了一种反叛精神外, 不应该有什么别的承袭。”20世纪初这句名言, “应该把博物馆统统烧掉。”便是这种反叛精神的极端表达。博物馆当然烧不得。没有“博物馆”, 从什么地方进行反叛呢, 换句话说, 如果有位“知情者”如龟般长寿, 目睹始终:这些烧掉博物馆的勇敢的艺术家们“自由创作”的“新作品”, 不过是余温未尽的灰烬的翻版罢了。这, 岂不是人类的自嘲自贱, 滑天下之大稽么?所以, 作为后来者, 那种反叛的精神和勇气是基于对大师、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 甚至是自己经历了一段绝致的顶礼膜拜之后, 主观能动地产生出来的。它来得毫无声息, 一旦进入你的身体, 你就会感到蠢蠢欲动……必须使勇气成为一种潜意识, 自觉不自觉地调度使用。而且这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只要是真正用心从事绘画艺术活动。

摘要:在现实工作生活与绘画创作实践中, 在阅读大量绘画艺术哲学理论、艺术史以及绘画艺术家传记之后, 绘画创作者就能强烈地感到绘画中勇气的存在。尽管艺术家们总认为绘画艺术其实如邻家小孩可以亲切交往;可是, 绘画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 始终是抽象的;包含其中的绘画勇气问题, 要探讨明确很难。文章巧取“形而上”三个字, 是巧取哲学中“形而上学”含义中偏激武断的不科学性来揭示艺术本身的不需科学性;进而展示绘画勇气的神秘性……

关键词:形而上,艺术多元化,勇气,反叛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多尔.阿西顿《艺术家论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9.

[2] (法) 约翰·利伏《塞尚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3]陈训明.《毕加索·马蒂斯论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篇4:教学的勇气,就是返回自身的勇气

美国教师帕克·帕尔默就是这样的追问者。在《教学勇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译)这本书里,他通过对教学勇气的追问,建立了这样一个信念:优秀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这一信念与教师的心灵有关。很少有人像帕尔默一样,如此关注教师的心灵,并以如此的方式进入教师的心灵。因而,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引导教师返回内心,走向自我的书,是试图超越于外在的技术、技巧,而走向内心的书,是一本涉及到教师的灵魂奥秘的书”。帕尔默提醒我们。教学不外乎是人生中的心灵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乐事,既游离于学科又与学科关系密切。教学对于教师本人最大的价值在于,教学滋养着他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在他看来,任何一本讨论教师的书,都不能不涉及到教师的心灵问题,都应该以某种方式去探索教师的灵魂奥秘。

提到教师,人们常常马上想到的是教学,是艰辛的劳作,进而联想到奉献精神,仅此而已。似乎“奉献或牺牲”就是教师全部的灵魂奥秘。在这样的灵魂世界里,教师的灵魂是圆满的、完善的,笼罩其上的天空始终是晴空万里,彩旗飘扬,这样的灵魂始终流光溢彩。与此同时,教师情感中的焦灼、困惑、迷惘、痛苦等心灵风暴常常遮掩在黑暗里,教师心灵中的软弱甚至懦弱,常常被视而不见。在以往,教师的勇气,是朝外的,是面对学生和教学之事的,因而是与自己无关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常常被教导,要勇敢地面对教学中的困难和失败,要无惧地面对学生的挑衅,换而言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迎接“外部”的挑战,很少有人告诉他们如何迎接“内在”的挑战,很少有人直截了当地相告:你需要回到自身,你需要返回内心,直面你的内心,透析精神懦弱、心灵浮躁、灵魂无根等种种心灵的缺失,将它们勇敢地挖出来,置于阳光之下,日日揣摩反省。

在教学中,教师之所以常常缺乏勇气,是因为我们往往把这些困境归结为外部环境,归结于学生,但很少归结于自身,很少从自我的角度去寻找教学困境的根源。我们缺乏面对自我的勇气,当自我受挫,遭遇伤害之后,立即匆匆忙忙地奔赴外部,寻找可以疗伤的止痛药和安慰剂,然后把它们像膏药一样贴在创口处,像遮羞布一样遮挡自己的隐私。殊不知膏药下的伤口正在持续地腐烂,遮羞布里的隐私正在发生隐秘的癌变。帕尔默的意义就在于揭开了灵魂的伤疤,让丑陋的、腐烂的、触目惊心的伤口裸露出来。他以充满激情的理性方式对教师的心灵说了真话,这是一本说真话的大书。种种关于教师心灵的真话,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教师具有对自我的恐惧,害怕打破心灵的幻象,害怕看到那个因幻象消失后裸露出的存在着种种缺失的“我”,因此,他缺乏返回自身的勇气。这句话背后的预设是:教育者首要的任务不是塑造别人,而是重建自身。

仅仅把教师视为“牺牲者”,并不能简单地视作具有“教学的勇气”,如果同时牺牲掉的是返回自我、正视自我的勇气,如果这样的牺牲是以丧失自我存在的价值为代价,那么,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懦弱的牺牲和不道德的牺牲,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份报告中所言:“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

如果教师敢于牺牲自我固有的种种幻象,敢于因承认心灵的缺陷而牺牲对自我的种种预设,敢于牺牲一遇问题就归结于外部因素的教学习惯,这样的牺牲,可以称之为完美的牺牲和有道德的牺牲,这样的牺牲,就是一种教学的勇气。因为,这种牺牲不仅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对教师而言,教学的价值就是能够滋养教师的心灵。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不好的教学反而使自我的缺失弥漫扩大,从而变成对自我生命的伤害。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因教学而伤害了甚至摧残了身心的教师。好的教学之所以能够成全自己,滋养心灵,是因为教师将教学和自身认同、自身完整结合在一起,他不会只顾埋头于教学之术,而不顾教学之“我”,不会把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自我”割裂开来。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回到内心世界,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帕尔默看来,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教师把自己的灵魂状态、所教的学科,以及教师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教师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其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教师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他所看到的,他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相反,自身的不认同、不清晰和自身的四分五裂,是不好的教学的源头,是教师不幸的根源。

能够进行如此好的教学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帕尔默对此不吝笔墨:“好的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好的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归根到底,好教师拥有丰富的关于自我的知识。帕尔默深信,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获得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都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术。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藏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这种奥秘可以解释教学为什么如此复杂:因为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导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两个过程如此紧密地缝合在一起,随着学生的变化和教师的变化,展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与之相遇的首先不是学生,不是课程内容,而是自我。当教师还不了解自我时,他也不能够懂得他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这种对自我的知识,不仅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很重要,对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无论“我”处在教师生涯的什么阶段,无论“我”教的学科多么学术化、专业化,“我”教的东西都是“我”关心的东西——“我”关心的东西就是“我”的自我。这种对自我的关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漠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对自我毫不关心,导致灵魂失守,如何去爱护学生的心灵?

因此,教师爱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爱自身的力量。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我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我们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我们的心灵找回,像优秀教师那样,将真心献给学生?获得这种力量的首要途径就是,返回自己的根基,在自己的根基上教学和思考,同时,将教师的根与学生的根相连。这时,教师的心灵就变成了一台动力强大,心思细密的织布机,“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一旦教师进入到了这样的共同体中,教师就可能重获失去的内心世界的资源和内在的力量。有心灵力量的教师,有完整心灵的老师,才会培育出具有内在力量的学生,才会教导学生获得完整的自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已经是或者即将成为教师的任何一个人,都值得看一看这本关注教师生存意义和心灵缺失的书,都需要将帕尔默的如下一番话作为教学的箴言:

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是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篇5: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帕克.帕尔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读此书,甘之若饴,前段时间读过一部分,后来它神秘失踪,读过的部分像美酒一样不断在心里发酵。昨日它又出现在我的面前,重读了读过的部分,又一次感叹它的真实,感叹它的影响力之深,不禁为这折服。采撷部分精彩内容,以做赏析。

一、心灵缺失的原因

“当学术文化贬低内在真实,仅仅赞誉外部世界时,学生和老师就失去了心灵。”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想到许多关于名师的争论。魏书生是我97年刚参加工作时接触到的名师,因为听说此人有神力,带着两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的自我学习扎扎实实,所带的学生成绩突出。然而今年在Q群却看到了对魏书生的质疑,说他是技术派的代表,在他的眼里只有管理的技术,缺少语文的涵养,在语文教学方面缺少建树。徐江老师“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等观点都遭到了质疑,质疑者称“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会造成泛语文化,语文会上成政治课,而“语文味”的提法更不靠谱,语文这一提法本身就不科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迎合某种统一杂合在一起的概念,远比不上“语言”或“母语”更明确科学。

在我看来,有质疑的声音,说明“语文学科”的成长和进步,不管是魏书生、徐江,还是程少堂,他们都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有益地探索,语文的教学既需要管理技术,也需要哲学化的解读,还需要语文味的体现。这不是简单的杂合统一,因为他们提出的角度都不是语文的本质,而是冰山一角,魏书生的管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秩序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徐江老师的哲学解读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价值提供了可能,而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则是上课过程要注意的一个元素,至于语文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则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来体现。当然语文不一定从“味”的角度进行建设,还可以从音律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探索。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潜在价值,魏书生、徐江、程少堂老师在一定的角度上启发了你,你是否能用好他们教给你的招,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取诀于你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潜力的发挥。而不要忙着去公开迎合或质疑他们的观点,你思非你想,世界就是这样的微妙。

二、心灵叩问的力量

“我是谁?我有没有把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我有没有恢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有没有获得生活的完整?”读到这句,想到的是《尘埃落定》那个傻子,每天起床后都会叫仆人问自己“我在哪里?”“我是谁?”通过这两个追问,傻子少爷表面上像个得失忆症的傻瓜,而实际上却很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这两个追问让他活在当下,尽量做好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活在当下,是多么简单又高深的生活艺术呀!当年于丹老师就是凭着“活在当下”的视角来解读《论语》而成为学术超女的。历史上有多少故事都是活在当下的最佳解释呀!活在当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生活的校准仪,你可以高瞻远瞩,也可以回味往昔,但你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当下。昨日不可挽回,明天遥不可及,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拥有和正在拥有的。

帕克的这一句叩问,让我清楚今天的力量,也让我知道,我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幸福而完整的将来规划一下。

三、心灵伙伴的影响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舞伴,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教学相长是儒家经典主张之一,在接触到帕克这个解释之前,教学相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心,虽然在师范实习之时,已经撰文写过关于“教学相长”的小文。从帕克的解释当中,我知道了长辈擅长的是经验,而晚辈所拥有的是生机。我们的教育如果继续禁锢年轻人的生机,只强调长辈的经验传承,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因为缺少舞伴而失去许多精彩。独舞和合舞的区别就是:独舞更重表演性质,比如众多公开课沦为表演课的事例;合舞更重互动性、和谐性,合舞能战胜人类的害羞、恐惧等阴暗心理,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演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建学生传播生机的舞台,我们的教育教学必然不是像现在这般的死气沉沉。

四、心灵诗歌的升华

日复一日,我振翅寻觅,温恭求真,却深感难尽人意:

我的心声、呼唤,没人理,世人啊,只信实、崇强、斗力!

我雀跃,朝求知之家探求——

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鼓翼奋飞,带迷途的孩子 归家。

利笔伸正义,力透纸背。

我为正义伸张;向上面解释——

唉,正义的名堂繁又长。

申辩正义也孤独难当。

—— 斯坦福德《受启发的导师》

本诗分成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出了孤寂,第二小节写出了奋进方法,第三小节写出了无奈。每个人都会追求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幸福植根于不幸,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孪生姐妹,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王崧舟语)。

篇6:《教学勇气》读后感

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所以,我们不能关上门教学,不能自我蒙蔽和故步自封。我们需要一种同事之间互相切磋、对话的共同体的指引,集众家之智慧来完善教学。我应该带头建立同事共同体,有计划地多组织教研活动,多组织听评课,展开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既提高我们的专业实践,又从中提高自我认识。但提高同事共同体的坦诚对话需要三个元素:对话的新主题,对话的基本规则,需要领导。

二、对话的新主题。

开展有广度或深度的同事之间的对话共同体,需要有对话的新主题。本节探究两个能生成优质教学和促进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进行优质教学的适当话题: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以及能丰富我们教学自我感的隐喻和影像。文中通过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两种对话的新主题。主题一,是要求在代表课程进度的线上指出老师所经历的关键时刻,通过时间线和我们自己经验的资料,我们把类似的、共同的时刻聚集在一起。当我们聆听彼此的故事时,我们时常会默默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主题二是要求教师填空,“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________。”生成和探究我们教得最好时我们的独特身份认同所蕴含的言语和影像,更深入探究自身认同和完整。

三、对话的基本规则。

新的对话主题能帮助引发一些关于优质教学的有效谈话,但需要有对话的基本规则来帮助我们尊敬彼此的弱点,而且避免在开始之前使对话冷场。我们需要设立一些基本规则,让我们安静地、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别人的问题,去鼓励别人的心灵走出来,允许别人的心灵以他自己的水准和速度去自行发现自己的答案。反思我在听评课时,有时,我的评课有点自以为是,说得太多,以后要注意评课方式,点到为止,引起授课老师自我反思即可。

四、需要领导。

共同体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能改造教学的过程,它有很多形式,能影响很多人。但是,只有领导者期待这种对话并发出邀请,而且提供舒适的空间,它才真的会发生。好的领导常常都与教学过程相关。好的领导从我们一直探讨的教学本身的模式出发,以教与学的伟大事物为中心,创造着围绕这个中心聚集在一起的真正的共同体空间。领导者把老师召回教育学过程的核心,鼓励教师共同工作、分享工作激情,才很可能建立这种共同体。

篇7: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帕克.帕尔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月第一版 。)

读此书,甘之若饴,前段时间读过一部分,后来它神秘失踪,读过的部分像美酒一样不断在心里发酵。昨日它又出现在我的面前,重读了读过的部分,又一次感叹它的真实,感叹它的影响力之深,不禁为这折服。采撷部分精彩内容,以做赏析。

一、心灵缺失的原因

“当学术文化贬低内在真实,仅仅赞誉外部世界时,学生和老师就失去了心灵。”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想到许多关于名师的争论。魏书生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接触到的名师,因为听说此人有神力,带着两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的自我学习扎扎实实,所带的学生成绩突出。然而今年在Q群却看到了对魏书生的质疑,说他是技术派的代表,在他的眼里只有管理的技术,缺少语文的涵养,在语文教学方面缺少建树。徐江老师“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等观点都遭到了质疑,质疑者称“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会造成泛语文化,语文会上成政治课,而“语文味”的提法更不靠谱,语文这一提法本身就不科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迎合某种统一杂合在一起的概念,远比不上“语言”或“母语”更明确科学。

在我看来,有质疑的声音,说明“语文学科”的成长和进步,不管是魏书生、徐江,还是程少堂,他们都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有益地探索,语文的教学既需要管理技术,也需要哲学化的解读,还需要语文味的体现。这不是简单的杂合统一,因为他们提出的角度都不是语文的本质,而是冰山一角,魏书生的管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秩序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徐江老师的哲学解读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价值提供了可能,而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则是上课过程要注意的一个元素,至于语文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则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来体现。当然语文不一定从“味”的角度进行建设,还可以从音律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探索。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潜在价值,魏书生、徐江、程少堂老师在一定的角度上启发了你,你是否能用好他们教给你的.招,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取诀于你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潜力的发挥。而不要忙着去公开迎合或质疑他们的观点,你思非你想,世界就是这样的微妙。

二、心灵叩问的力量

“我是谁?我有没有把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我有没有恢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有没有获得生活的完整?”读到这句,想到的是《尘埃落定》那个傻子,每天起床后都会叫仆人问自己“我在哪里?”“我是谁?”通过这两个追问,傻子少爷表面上像个得失忆症的傻瓜,而实际上却很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这两个追问让他活在当下,尽量做好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活在当下,是多么简单又高深的生活艺术呀!当年于丹老师就是凭着“活在当下”的视角来解读《论语》而成为学术超女的。历史上有多少故事都是活在当下的最佳解释呀!活在当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生活的校准仪,你可以高瞻远瞩,也可以回味往昔,但你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当下。昨日不可挽回,明天遥不可及,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拥有和正在拥有的。

帕克的这一句叩问,让我清楚今天的力量,也让我知道,我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幸福而完整的将来规划一下。

三、心灵伙伴的影响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舞伴,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教学相长是儒家经典主张之一,在接触到帕克这个解释之前,教学相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心,虽然在师范实习之时,已经撰文写过关于“教学相长”的小文。从帕克的解释当中,我知道了长辈擅长的是经验,而晚辈所拥有的是生机。我们的教育如果继续禁锢年轻人的生机,只强调长辈的经验传承,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因为缺少舞伴而失去许多精彩。独舞和合舞的区别就是:独舞更重表演性质,比如众多公开课沦为表演课的事例;合舞更重互动性、和谐性,合舞能战胜人类的害羞、恐惧等阴暗心理,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演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建学生传播生机的舞台,我们的教育教学必然不是像现在这般的死气沉沉。

四、心灵诗歌的升华

日复一日,

我振翅寻觅,温恭求真,

却深感难尽人意:

我的心声、呼唤,没人理,

世人啊,

只信实、崇强、斗力!

我雀跃,

朝求知之家探求――

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鼓翼奋飞,

带迷途的孩子 归家。

利笔伸正义,

力透纸背。

我为正义伸张;向上面解释――

唉,正义的名堂繁又长。

申辩正义也孤独难当。

―― 斯坦福德《受启发的导师》

本诗分成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出了孤寂,第二小节写出了奋进方法,第三小节写出了无奈。每个人都会追求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幸福植根于不幸,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孪生姐妹,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王崧舟语)。

篇8:《教学勇气》读后感

美国《自然》杂志早在上世纪末就撰文指出, 人脑在12至18岁时, 语言构筑能力发展最快, 因为这一时期后脑部的灰脑质以加速度递增, 而这一区域是负责人的感情和语言能力以及空间判断能力的。而最新科研成果也显示, 人如果刻意地培养语言构筑能力, 就能加快灰脑质的生成, 从而促进感情的丰富性和空间判断能力, 并形成良性循环。而初中阶段, 又恰逢这一阶段的黄金时段, 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的最佳时间, 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当仁不让, 把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 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恰逢其时, 常抓不懈。

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反应:“这么长的作文, 我怎么能写得出?”“这么优美的文章哪是我这类人能写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自卑。“自卑”, 词典上解释为“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比别人差”。自卑常常表现为懒惰、自私、不够自信, 学习上缺乏进取心, 工作上缺少热情。这是一种有害的心态。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十分重视这种不良的心态, 并努力引导学生克服这种精神障碍, 走出这种心理误区。

首先, 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自卑产生的心理机制。巴普洛夫曾经说过:“自卑根源于对生活的不自信。”弗洛伊德也曾说过:“缺少勇气的人最自卑。”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 自卑产生的心理基础是缺乏自信和实践的勇气。这样,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自信和勇气方面的训练, 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自信、实践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忱。

我们知道, 写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而“循序渐进”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条。这就使平时练笔显得十分必要,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每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前首先得定下一个“序”。从我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看, “先放后收”“有叙而议”“自方而圆”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序”, 不过, 关键并不是“序”本身, 而是在依此“序”渐进的过程中, 要始终贯彻的“自信”、“勇气”和“热忱”教学。

学生刚进入初一, 有的是新鲜感、自豪感, 对每一门学科都抱有极大的热忱。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热忱”, 引导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开始时不要求字数, 不规定内容, 让学生放开手脚写放胆作文, 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熟悉的已经写完, 新鲜的又写不出来, 于是信心开始动摇, 自卑开始抬头。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 并给予适度的写作技巧指导:如何根据中心选材, 如何确定材料的详略, 如何布局谋篇, 使学生对作文的构思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不过这一时期重要的不是技巧, 而是信心的培养, 这时语文教师可以用一些典型事迹来激发学生, 帮助学生重树信心, 重拾自我。譬如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的故事。蔡振华始终保持着对国外选手从未输过一场的全胜记录, 被誉为“乒坛魔术师”。在一场对瑞典运动员林德的比赛中, 比分以落后至15∶20 (当时是21分制) , 这时又是林德发球。当时蔡振华圆睁双目, 狠狠地盯着林德, 给林德以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压力, 致使林德最终以20∶22输掉了这局比赛。蔡振华能成功, 在于自己有坚定的信念, 用自信使对手丧失自信, 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生动的故事比长篇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学生一般能从这样的故事中领会教师的意图, 往往能再度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阶段, 作为教师决不可吝啬自己的褒扬之词, 对学生的每一点作文上的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再加上适度的技巧指导, 相信学生一定能重树信心, 重燃热忱。

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放胆作文后, 教师可以适度地“收”一下。这里的“收”, 是要求学生在记叙中有意识地融入描写, 特别是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 体味多角度、多层次描写的妙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这一阶段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勇气就是在这个阶段中丧失的。这时切忌教师粗暴的批评和拿质量较低的作文和质量较高的学生习作作比较讲评, 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使他们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足。美国“二战”名将“血胆将军”巴顿说过:“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不在于主意的好坏, 不在于能力的大小, 而在于是否相信自己的判断, 敢于适度冒险, 并采取行动。”哲学家康德也曾说过:“一个人失去金钱, 损失甚少;丧失健康, 损失甚多;失去勇气, 则失去一切。”亦即是说, 失败并不可怕, 要紧的是吸取教训, 再鼓勇气, 作新的尝试。作为教师, 所能做的, 就是帮助学生分析不足, 告诉他们要用勇气鼓起勇气。怎样才能鼓起勇气?唯一的方法, 就是多用勇气。你最怕什么?现在就去做, 不断地挑战自己, 勇敢地去行动, 这就是成功之道,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作为教师, 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胜利心态。这次作文失败了, 是不是完全失败?有无成功之处?帮助学生找出成功之处, 是帮助学生养成胜利心态的最有效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说, 人的神经系统对于真正的失败和想象的失败, 是不能分辨清楚的。当你想象失败时, 你的神经系统就会真的以为你失败了;当你感到必胜心态时, 你的内部机制也就定向在成功的方向上了。所以, 培养学生的胜利心态, 对鼓起学生作文的勇气, 克服自卑, 迈向成功, 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鼓起学生作文勇气的同时, 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写作指导。初一教材中已经出现了有关描写的文本, 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课文, 传授相关的知识:如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调动人体的感官, 多角度、多层次、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达到情景交融, 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如在教《最后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与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的关系等等。这样的“收”, 才能收到成效, 才能真正鼓起学生的斗志, 勇敢迈出下一步。

经过一学年的练笔之后, 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已有了一定的积累, 这时教师必须实施第二次“收”, 即要求学生在记叙、描写中融入议论和抒情, 而且有必要对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加以区分 (这是就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 假如学生基础较好, 第二次“收”可以大大提前, 甚至在七年级下就可以实施, 最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这第二次“收”的时间) 。至此, 作文训练真正进入到以“叙”导“议”, 以“方”求“圆”的阶段。“方”即规矩, “圆”即技巧。这里是学生作文的“分水岭”, 很多学生在这个“分水岭”前止步不前, 乃至“纷纷落马”, 丧失信心。很多教师都有同感, 每次带到初二年级时, 作文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甚至“大滑坡”, 究其原因, 就是没带学生走好这个“分水岭”, “收”力不够, “放”得太宽的缘故。故而以后想补, 也为时已晚。所以在这个阶段, 我们一定要讲究方法, 注意处理好“引导”和“督促”的关系。俗话说:“毛驴没人骑不走。”作文没人逼, 也不行。这一阶段的作文非“逼”不行。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堂作文指导课, 并严格控制作文时间、作文内容、作文数量。既要抓质量, 又要抓速度。质量和速度哪里来?“厚积”之中来, 这里的“厚积”, 不仅指丰富的素材“储备”, 也指丰厚的技巧“储备”。这时的“逼”, 就是逼学生不断丰厚自己的“储备”, 逼学生深入体会生活, 深入分析作品, 用一颗“热忱而敏感”的心, 去体味生活, 积累技巧。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热忱”。一个对生活缺乏热忱的人, 是不可能有丰富的素材“储备”和丰厚的技巧“储备”的。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总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德国伟大诗人歌德80岁生日那天还去爬树, 为的是体验生活。真诚地感受生活, 热忱地体验生活, 是“厚积”的必经之途。写作技巧的积累也一样, 无非素材在生活中, 技巧在作品中而已。教师既要为“方”而逼, 更要为“圆”而逼, 在不断的“逼”中养成规矩, 巩固技巧, 尽到一个领路人的真正责任。

“先放后收”、“有叙而议”、“自方而圆”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必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既需要学生有坚定的自信, 无畏的勇气和满腔的热情, 也要求“教练员”同样具有自信、勇气、热忱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记住拿破仑的一句话“信心能孕育信心”。但愿每一位教师能用自己的信心、勇气和热忱去激发学生的信心、勇气和热忱, 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摘要:农村中学学生作文能力较弱, 对平时的写作训练, 常缺乏热情。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农村学生心理, 寻找一条切实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 农村学生作文能力较弱, 主要是由自卑心理引起的。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进行写作技巧指导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训练, 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逐步引导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作文训练中, 真正达到提高作文水平, 培养文字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丁远峙.《方与圆》.

[2]《绍兴教研》.

[3]刘锡庆.《写作通论》.

上一篇:《软件项目管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下一篇:10生物科学专业迎新联欢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