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

2024-05-29

防灾科技学院(共8篇)

篇1:防灾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 人文社科系寝室文化节

策 划 书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寝室文明建设,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寝室氛围,我系将举办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旨在改善我系学生寝室环境,确保学生寝室安全、增强寝室凝聚力、提升寝室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进而营造更加安全、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推进和谐宿舍的建设。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丰富我系乃至我校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品位,进一步美化同学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准备中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化相互的友谊,提升大学生素质,达到进一步融洽学校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将宿舍的风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彼此的宿舍生活和文化有一个相互的了解和借鉴作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活动原则: 公平、文明、健康、和谐、娱乐。

四、活动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13级新生和12级学生。

五:活动形式:

(一)各宿舍展示自己宿舍的才艺;

(二)中间环节抽奖;

(三)文明宿舍的室内环境采集。

六:时间安排

四月中旬开始向各班发起宣传准备节目,五月一号之前收齐节目的单子 五月四号到五月七号之间选节目 五月八号到五月二十二号彩排节目 五月二十三号开始最后上演

备注:五月十五号出展板和和海报,五月十六号开始贴出展板和海报面向全校。十八号之前出主持人演讲稿。

评分原则,四个老师打分求平均分再加上宿舍平时的平均数。各站百分之五十。

七:节目流程

开幕式七点;开场舞《》

节目上场《》《》《》《》《》

中间抽奖

最后评选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四个

八:颁奖典礼

(一)颁发参赛作品的奖励

(二)颁发文明宿舍的奖励

(三)请系领导徐老师做最后节目点评

九:预算

十:嘉宾

徐占平老师。李一航老师。樊凡老师。迟晓明老师。刘洪川老师。

十一:协助部门

舞蹈队,办公室,礼仪队。

篇2:防灾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是中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截至11月,该校坐落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余元;图书馆实体馆藏23万种,71万册。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历史发展

1975年,国家组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

1983年,学校迁至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 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

1985年,国家批准组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

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0,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被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20,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年11月,该校设有地震科学系、防灾工程系、防灾仪器系、灾害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继续教育中心等系部[4] 。

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等。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05%,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38%,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6.38%,具有行业和工程背景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2.17%。拥有一批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专家和教授。

同时,该校作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培训基地,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进了包括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到校任教,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5] 。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1-2] 。

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程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省级精品课程(数字地震信号处理)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获得第五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第六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实践教学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2个(含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建有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师生成绩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及地震系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在第二十五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该校5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108项。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该校。

12月5日,SuperMap杯第十三届全国高校GIS大赛现场答辩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由我院灾害信息工程系黄猛老师指导的张若飞、皮现磊同学开发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地震地壳运动模拟》获得了三维应用组开发组二等奖,谢传明、魏江博和薛永龙同学开发的《云南地震震源管理平台》获得云平台应用开发组三等奖。

1月20日—23日,学院代表队参加河北省第七届大中学生武术比赛并连创佳绩。

本届武术比赛有来自河北省内的43支代表队共516名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参加,是河北省历届大学生武术比赛中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武术盛会。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包括拳术、短器械、长器械、对练、传统拳、传统器械和集体太极拳等项目。比赛中,学院代表队奋勇拼搏,共获得27项成绩。体育部武兴东老师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地震科学系王国栋同学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湖南科技学院校徽图

2.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校徽

3.西安电子科技学院校徽

4.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校徽

5.湖南科技学院校徽

6.金陵科技学院校徽

7.科技学院网络简历范文

8.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校徽

9.广告学专业求职简历(武汉科技学院)

篇3:防灾科技学院

我国自从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 公益性气象服务以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 (气象科技服务) 已逐步、有序开放, 国外一些商业性气象服务机构已经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美国阿姆斯风险决策公司5年前已经开始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共同开发中国台风评估模式;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 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 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 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 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也已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起步较晚, 如果从1985年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算起, 迄今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 无论是气象服务产品的数量, 还是服务手段、服务水平较之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日本商业气象服务开始于1954年, 截至1998年1月, 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 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 (WSI) , 无不以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为主要特色, 而中国目前尚没有私人气象公司。

经济效益是衡量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的很好的指标。在日本仅一家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WTN) 的年均气象服务收入就高达300亿日元 (约合3亿多美元) , 而中国的气象服务总收入不过30亿元。但从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收入稳步上升的趋势来看, 国人对于气象科技服务还是有很大的需求, 如果按照中国目前气象服务总收入30亿元来计算, 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40,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至少应在1200亿元;如果按德尔菲气象定律来计算,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由此可见, 中国气象科技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2 建设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意义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原有的公益性服务难以满足社会的特殊要求, 而且开拓了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促进了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是坚持气象服务的现代观念, 将现代信息服务和管理思想引入气象科技服务的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技术体系和气象服务管理系统。“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 旨在利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可靠的专业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最大化地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的专业优势, 借鉴成功的业务运营思路, 为用户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基本气象信息和多种专业化、个性化的高附加值的气象信息服务, 使各种服务手段组成一套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各有侧重、快速有效、覆盖各类人群的“自动化”服务机制, 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 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已经进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 并开始与国内气象服务组织展开正面竞争, 他们在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同时, 也给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和竞争结果令人难以轻松面对。因此, 建设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有助于增强我国气象科技服务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外同行的整体抗衡能力。

3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研究内容

作者认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由资源、技术、手段、用户服务和管理五个部分组成, 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实现全方位气象服务的保障。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资源, 主要包括: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的成就, 具体指现有的气象信息服务品牌, 如气象信息服务平台、“1 2 1 2 1”、“9 6 1 2 1”声讯服务系统、气象短信服务以及气象人才和气象服务经验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技术, 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服务技术, 如计算机知识、软件技术、人文知识、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将信息服务技术同气象信息自身规律相结合的特殊技术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手段, 主要包括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和技术之上的服务手段, 如: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等为媒介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人工坐席、“1 2 1 2 1”、“9 6 1 2 1”声讯系统、大容量的外呼系统、大容量的呼入系统、短信系统、彩信系统、W A P系统、W E B系统以及其他服务系统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用户服务, 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的用户对象, 解决不同用户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问题, 不断发现、挖掘和引导用户, 使用户更多地关注气象信息、使用气象信息, 不断扩大用户群。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管理还存在效率不高问题, 这是因为人员对现代IT技术应用技能参差不齐, 难以一下子统一到电子化的管理上来。而现在的各种系统管理, 已都纳入到基于IT技术的电子化管理, 并把管理工作作为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很多气象信息服务的成本很高,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问题。因此, 促进气象部门内部管理意识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气象服务管理层的重要任务。

4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内容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气象预报、信息发布、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等五个方面, 要建立以准确的预报为前提, 以信息发布为基础, 以追踪服务、信息情报采集和灾后评估为过程的一个全程的服务 (基本网络结构框图如下) 。

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是我们以往非常重视的, 但在“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中, 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基础单元, 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完成了灾情信息的接收、预处理, 接收信息经分类、格式化、标准化后存入各类相应的数据库, 它构成了整个防灾减灾系统的信息支撑层。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将形成具有全方位反馈机制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使气象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和及时收集, 构建以服务为主题符合天气灾害区域性特征的防灾减灾服务网络, 这将有利于对各种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致灾天气的监测、诊断, 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气象信息的可靠性。

5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特点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简单地说有如下特点:

第一,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是一种全面的气象服务和服务效果的检验, 能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 前瞻性地为用户潜在需求提供服务。它不同于传统的认为简单地提供天气预报或观测数据便是气象服务。

第二,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应急系统, 如公安1 1 0、医疗120、火警119等单纯地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服务, 它的服务过程更加着重于与气象业务的实时结合, 它不属于目前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第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灾减灾, 是趋利避害并举, 既要为防灾减灾又要为开发气象资源、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技术, 是一种复合型的现代科学技术, 体现了先进的通讯技术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先进的气象科技与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的结合;防灾减灾工作中避害与趋利的结合;“气象服务”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公益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的结合。

第五,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立的气象灾情报告、用户需求实时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用户的实时气象情报, 结合现代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手段, 能有效提高中小尺度系统天气临近预报的准确率。目前有的城市建立了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电话和灾情报告志愿者队伍, 不但能够主动、迅速获取准确气象情报或灾害报告, 而且为气象部门的实时保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的评估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6“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应用前景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是一项充满现代化科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该系统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可面向其他行业 (如水利、地震、林业等行业) 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 实现服务的共享。因为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提供的不仅是数据和信息服务的共享, 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方法的共享。“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由于它在服务上具有准确、快捷、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 这种共享关系的建立将使气象行业在为各行各业的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多、更好的服务作用和参谋作用, 从而成为面向政府和全社会的信息中心。

7 结束语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立的气象预报、信息发布、信息情报收集、追踪服务和灾后评估系统, 不仅有利于气象业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弥补业务建设的不足, 还能给气象业务以新的推动。

信息情报的提供, 极大地改善了观测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天气本身、不能完全观测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现状;有效改善各种衍生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不能通过自动观测来描述的局面;用户情报与先进的探测设备 (如雷达、卫星等) 相结合, 为后续的气象保障提供可靠依据;定性的、定点的和全方位的气象情报, 为我们今后预报分析和天气过程的监控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法。

有了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用户信息的实时反馈, 可以解决现在天气预报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需求有的放矢、预报结果不能准确客观地验证的问题。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立将使灾情报告更及时全面, 灾后评估更准确可靠。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意义、研究内容、建设内容以及应用前景, 阐明了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词:科技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4.

[2]王君, 李慧芳, 曹淑超.气象经济与气象经济学发展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 (3) .

[3]陈继华, 徐文莉.略论我国商业气象发展方略[J].管理观察.2008, (7) .

[4]许小峰“.气象经济”概念辨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3, 26 (4) :12-14.

[5]鞠运福, 王宝.浅议气象经济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气象.2004, 24 (3) :41-42.

[6]杨金月, 刘洪利.论我国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J].求是.2004 (11) :220-221.

篇4:防灾科技学院

专家讲座澄清末日谣言

地震专家李克昌副研究员,为同学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向同学们讲解地震知识和防灾避险技巧。

“我每到一个学校,都会有同学提到2012世界末日这个问题,”李克昌副研究员认真的讲到,“但我还是要说,这不过是个谣言,同学们不用担心。”随后,李克昌副研究员从科学的角度讲解了末日谣言的起源及无依据性,化解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

应急包受到追捧

“十米的救生绳会不会太短?”“这个透明的是什么?”防灾应急包前水泄不通,同学们拿着各种应急设备关切的问这问那。

“如果发生火灾,使用救生绳只需要离开失火的楼层就可以了,所以10米的长度并不短。”、“这个透明的是应急储水袋,发生地震以后,有储备一定的饮用水是很有必要的。”工作人员一一回答。

亲密接触地震仪

“原来地震仪就是这样子的啊,它怎么测量地震的?它现在为什么不动呢?”同学们对地震仪充满了兴趣,好奇的同学还用手狠狠拍了拍桌面,想看看地震仪是怎么工作的。

“这种地震仪,分别通过三台仪器,来记录地震产生的波动……”地震局工作人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答。

与此同时,新奇的互动科普展品、二氧化碳特性实验、茶水变墨水实验、科普展板等,也让同学们从动手动脑中受到科学教育,提高了学习兴趣。

从3月28日至3月30日,重庆科技馆防震减灾系列活动先后走进丰都县平都中学、丰都二中、职教中心等学校,1.2万余名师生参与了活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董泓麟编辑:渝科)

篇5:防灾科技学院

实习报告书

专业系别报告题目(专业)生产实习报告报告人班级指导教师XXX/XXX/XXX带队教师XXX/XXX/XXX实习时间实习单位

篇6:防灾科技学院EU英语协会章程

第一章

第一条 本协会定名为:防灾科技学院EU英语协会;简称:EU协会;英文名称:English Union;英文缩写:EU。

第二条 本协会由防灾科技学院学生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共青团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团。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为:传播英语知识,弘扬国际文化。

第四条 本协会挂靠于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接受防灾科技学院社团联合委员会与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老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会员和干事

第六条 会员的入会:凡对英语感兴趣且同意并遵守本章程的各年级同学均可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社团招新期间提出入会申请,面试合格后即可加入协会,享受会员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七条 会员的权利:会员享受协会针对会员举办讲座的听课权、享受协会针对会员举办活动的参与权、享受协会面向全校举办的活动的优先参加权,享受协会为会员提供服务的权利。

第八条 会员的义务:会员拥有每年参加一定数量协会主办或协办的讲座的义务,拥有支持并尽可能参加协会主办或协办的活动的义务,拥有服从协会安排的义务。

第九条 会员的退会:主动提出退会申请或多次不参加会员必须参加的活动的会员视为自动退会,坚决不履行会员义务的会员责令其强制退会。已经退会的会员不再享受会员的权利,再入会则需按照入会程序重新申请入会。

第十条 干事的加入:协会的会员若自愿参与协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可选择一个希望加入的部门,经部长审批通过后即可成为该部门干事,在享受会员权利的基础上承担干事义务并享受干事权利。

第十一条 干事的权利:干事享有会员享有的一切权利并且优先权高于会员,干事享有参加协会专门针对干事举办的活动的权利,享有竞选副部长、部长的权利,享有监督协会领导层工作的权利,享有无需履行会员义务的权利。

第十二条 干事的义务:干事拥有参与协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的义务,拥有服从部长及主席团安排的义务,拥有对外展示协会风采并维护协会利益的义务。

第十三条 干事的退部与退会:主动提出退部申请或多次不履行干事必须履行义务的干事视为自动退部,坚决不履行干事义务的干事责令其强制退部,退部的干事自动转为会员,不再享受干事的权利,但是享有会员权利并须履行会员义务。会员的退会请参照本章程第九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EU协会主席团,下设秘书处、外联部、组织策划部、文艺宣传部、编辑部等。

第十五条 本协会主席团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下属各部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一至三名。主席团及各部长、副部长属于协会领导层人员。

第十六条 本协会领导层每学年至少换届一次,副会长由自由竞选及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产生,投票人数须超过协会干事人数的一半,竞选人员不得参与投票,副部长、部长在自由竞选的基础上由主席团任命产生。新一任会长经上一任主席团商议后从选举产生的副会长中直接任命产生。

第十七条 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需要招收干事,人数由各部门自行决定,招新时间原则上仅限于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全校社团统一招新期间。

第十八条 本协会领导层的工作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领导层有答复成员质疑的义务。当领导层人员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时,干事有权利联名罢免领导层人员。其中副部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一半以上联名提请,部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联名提请,由主席团负责受理并作出答复。副会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及全体部长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联名提请,由会长受理并作出答复。会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及全体部长联名提请,由主席团全体副会长直接受理并作出答复。

第十九条 干事的强制退部与会员的强制退会由主管干事的部长或主管会员的部长提请主席团受理,由主席团作出答复。

第四章

活动管理

第二十条 本协会的一切活动之目的须为“挖掘会员潜力,提高会员能力”。

第二十一条 本协会举办的一切活动均为公益性活动,除保障协会基本运营所需的费用外原则上不得盈利。

第二十二条 本协会举办的活动分为自行策划与对外承接两种形式。除了法律、政策以及学校明令禁止的内容,对活动的形式不作限制,并适当鼓励形式新颖且受同学欢迎的活动。一切活动需经主席团批准方可举办。

第二十三条 本协会在对外承接公益活动时可向活动主办方收取成本费用。

第二十四条 活动的举办原则上不得安排在每学期的第十七教学周及以后的时间内。

第二十五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支出、借贷等任何费用需有专人记账管理,先由个人垫付的各种费用在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一并结清。

第五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本协会的所有资产属协会全体成员所共有,严禁个人在未经授权或允许的情况下将协会资产挪用、转借、出租、赠予、抵押、变卖以及其他形式改变原状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本协会设专门的副部级以上人员管理协会资产,管理员每学期至少向主席团作一次工作报告。管理员有义务随时向主席团报告每次活动后协会的收支情况,管理员必须在出现财政紧张或赤字时第一时间内把详细情况报告主席团。

第二十八条 本协会的财政支出需为协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或其他为协会成员谋求利益的活动所用,活动需经主席团认可后方可举办,违者自行承担该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 报销个人垫付的费用时须同时收回发票(收据),无发票(收据)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予报销。

第六章

终止程序

第三十条 本协会全体成员人数不足一人时自动注销。

第三十一条 在经过协会全体成员大会确定协会确需注销时,由协会主席开始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十二条 在协会成员不足一人、协会会长开始办理注销手续或协会突然注销的情况下,需由专人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处理剩余资产,清理后的所有剩余资产由全体成员平均分配,清理后的剩余债务由全体成员平均分担。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自协会资产清理完毕并经共青团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七章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经2011年4月6日EU协会全体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协会主席团所有。

篇7:防灾科技学院

1、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2、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3、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BCD码 B、16进制 C、格雷码 D、ASCⅡ码

4、在下列机器数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原码和反码

5、设[X]补=1.x1x2x3x4,当满足 时,X >-1/2成立。

A、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B、x1必须为1,x2x3x4任意 C、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D、x1必须为0,x2x3x4任意

6、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A、11001011 B、11010110 C、11000001 D、11001001

7、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指令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 C、地址寄存器 D、状态条件寄存器

8、EPROM是指。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顺序是(A)→M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顺序应为。

A、(MSP)→A,(SP)+1→SP B、(MSP)→A,(SP)―1→SP C、(SP―1)→SP,(MSP)→A D、(SP)+1→SP,(MSP)→A

10、下面尾数(1位符号位)的表示中,不是规格化的尾数的是。A、010011101(原码)B、110011110(原码)C、010111111(补码)D、110111001(补码)

11、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A、增加内存容量 B、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2、CPU主要包括。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13、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X的内容,变址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A、EA=(X)+D B、EA=(X)+(D)C、EA=((X)+D)D、EA=((X)+(D))

14、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A、串行传输 B、并行传输 C、并串行传输 D、分时传输

15、下述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

A、PPU(外围处理机)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方式

16、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

A、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用于选择外存地址 D、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17、CRT的分辨率额为1024×1024,颜色深度为8位,则刷新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A、2MB B、1MB C、8MB D、1024B

18、设寄存器位数为8位,机器数采用补码形式(含一位符号位)。对应于十进制数-27,寄存器内为。

A、27H B、9BH C、E5H D、5AH

19、根据国标规定,每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用 存储。

A、一个字节 B、二个字节 C、三个字节 D、四个字节 20、某一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考虑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

A、23 B、25 C、50 D、19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设X= —0.1011,则[X]补为。

2、汉字的、、是计算机用于汉字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3、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 方面的应用,邮局把信件自动分拣是在计算机 方面的应用。

4、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5、RISC的中文含义是 ;CISC的中文含义是。

6、对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有两种方式,它们是 和。

7、机器字长16位,表示浮点数时,阶码6位(阶符1位),尾数10位(数符1位),则浮点补码表示时,最大浮点数是,绝对值最小的非0的正数是。

8、在存储系统的Cache与主存层次结构中,常会发生数据替换问题,此时我们较常使用的替换算法有 和 等。

9、一条指令实际上包括两种信息即 和。

10、按照总线仲裁电路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仲裁和 仲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CPU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简述这些寄存器的功能。

2、RISC机器具有什么优点,试简单论述。

3、计算机存储系统分那几个层次?每一层次主要采用什么存储介质?其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的相对值如何变化?

四、综合题:(共45分)

1、求十进制数―123的原码表示,反码表示,补码表示和移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表示,并设最高位为符号位,真值为7位)。(本题8分)

2、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3000H,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为02B0H,指令的地址码为002BH,程序计数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的内容为4500H,且存储器内存放的内容如下:

地址 内容 002BH 3500H 302BH 3500H 32B0H 5600H 32DBH 2800H 3500H 2600H 452BH 2500H(1)、若采用基址寻址方式,则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2)、若采用变址寻址(考虑基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3)、若采用立即寻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4)、若采用存储器间接寻址(不考虑基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5)、若相对寻址用于转移指令,则转移地址是多少?(本题10分)

3、现有SRAM芯片容量为2K×4位,试用此芯片组成8K×8位的存储器,(1)、共需要多少这样的芯片?(2)、要访问此存储器至少需要多少条地址线?其中片内寻址需几条?(本题6分)

4、某双面磁盘,每面有220道,已知磁盘转速r = 3000转/分。数据传输率为175000B/s。求磁盘总容量。(本题6分)

5、设浮点数x=2_011×0.101100,y=2_010×(-0.011010)(1)、计算x+y;(阶码与尾数均用补码运算)。

(2)、计算x×y;(阶码用补码运算,尾数用原码一位乘)。(本题15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A

3、D

4、B

5、A

6、D

7、B

8、D

9、D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0101

2、输入码,机内码,字形码

3、自动控制,人工智能

4、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5、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6、集中式刷新,分布式刷新

7、(1—2—9)×231、2—41、8、先进先出算法(FIFO),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9、操作码,地址码

10、集中式,分布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CPU有以下寄存器:①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②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③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④缓冲寄存器(DR):<1>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2>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3>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⑤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⑥状态条件寄存器(PSW):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2、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它有以下特点:①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②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③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④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⑤CPU中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当多。⑥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⑦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3、分为高速Cache——主存——辅存三级层次结构,容量从小到大,速度从高到低。存储介质:Cache SRAM 主存 DRAM 辅存 磁表面存储器

四、综合题:(共45分)

1、(本题8分)

原码:11111011 反码: 10000100 补码: 10000101 移码:00000101

2、(本题10分)

(1)、3500H(2)、2800H(3)、002BH(4)、2600H(5)、452BH

3、(本题6分)(1)、8 片(2)、13条,11条,4、(本题6分)解: 因为 Dr = r×N r = 3000转/分 = 50转/秒 所以 N = Dr/r =(175000B/s)/(50/s)= 3500B 磁盘总容量 = 3500B×220×2 = 1540000B=1.54MB

5、(本题15分)

(1)阶码: 11010 尾数 :11000000(均为补码)

篇8:防灾科技学院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 地处长江上游, 介于东经97°26’~110°12’和北纬26°01’~34°21’之间, 总面积达48.5万km2。大致以龙门山———大凉山为界, 其西为高山峡谷与高原, 其东为盆地, 全省耕地面积6.72×106hm2、园地面积为7.67×105hm2、林地面积2.22×107hm2、草地面积1.22×107hm2, 是全国重要的粮油产地, 其粮食产量历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左右, 经济作物油菜籽、蔬菜、茶叶、柑橘、蚕丝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 高差悬殊, 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西南部地区为干湿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地区又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形成寒冷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同时四川也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 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重发, 抗灾能力弱[2,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农业气象灾害呈逐年增加、强度增强、危害加重的趋势。2006年高温干旱, 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 2009~2010年特大旱灾, 2010年3月低温阴雨, 2010年7月暴雨洪涝灾害就是最明显的诠释[4,5]。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资料与方法

针对四川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控问题研究需要, 在收集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四川卷、重庆卷) 》、历年农业统计年鉴、四川省防灾减灾年鉴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 (http://www.cma.gov.cn/) 四川区域站点数据, 并邀请作物栽培、农业气象等专家会商, 采用历史数据分析与专家研讨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四川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危害, 识别影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灾害因子、监测防控现状与问题, 提出未来研究重点与目标, 为稳定四川省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安全有效供给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3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危害

3.1 季节性干旱

季节性旱灾是四川省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旱灾已成为该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季节性干旱以春、夏、伏旱出现频率最高, 均在60%以上, 冬旱次之 (45%) , 秋旱最少 (20%) , 以盆地为主要发生区域[6]。1961~2010年, 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线性拟合增长率分别为0.10℃10年、0.09℃/10年、0.13℃/10年, 同时高温日数也呈增加趋势[7]。以四川盆地为例, 1951~2010年的60年间, 除11年无旱灾或无旱灾资料记载外, 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 成灾达49年[4,5]。

四川省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影响, 盛夏期间一般有一段高温伏旱天气, 常常与水稻的生殖生长期相重叠, 即水稻高温热害, 是盆地东部水稻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常年均可能发生。近年来轻度高温热害呈减轻的趋势, 中度发生变化不明显, 而重度发生呈增加的趋势[8,9]。高温会导致小麦、油菜和水稻逼熟, 影响结实和作物单产。冬暖则导致小麦春化过程提前和油菜早花早薹。

3.2 暴雨洪涝

暴雨和洪涝也是四川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暴雨是形成洪涝的根本原因, 而洪涝是暴雨成灾的主要表现形式。四川洪涝的出现同暴雨时空分布基本一致, 盆地和西南山地局部地区洪涝常年均有发生, 但大范围的区域性洪涝却主要出现于盆西、盆西北和盆东北地区。近50年来四川盆地平均年降水量以近20年来减少最为明显, 仅有1973年降水异常偏多, 1961年、1981年和1983年降水显著偏多, 1964年和1967年降水偏多, 多雨年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7]。据1956年至2010年统计, 共出现167次区域性洪涝, 平均每年3次。时间上主要出现在5~9月, 各月发生洪涝的频率为5月9%, 6月9%, 7月36%, 8月28%, 9月18%。洪涝不仅破坏农田和基础设施, 而且造成农作物受灾减产甚至绝收。据历史数据统计, 仅四川平均每年遭遇洪涝灾害的县就达105个, 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每年48.9×104hm[4,5]。

3.3 低温冻害

四川盆地春秋季节, 气温变化不稳定, 春秋季多低温寒潮。

3.3.1 春季低温

3月上旬以后, 盆地海拔500m以下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 连续3d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2℃的频率在50%以上, 3月中、下旬大部分地区减少至20%以下, 这会导致水稻烂秧, 影响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结实。

3.3.2 初夏低温

5月上、中旬连续3d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5℃会影响水稻分蘖, 在盆西北和盆东北出现频率为30%~50%, 其余地区为10%~30%;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3d以上平均气温低于20℃, 对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6月上旬以后, 低温基本上不再出现。

3.3.3 秋季低温

9月中旬是晚稻抽穗扬花期, 一般要求日均温不低于20℃, 否则会导致水稻空壳多, 产量大幅度下降, 并引起红苕霉烂等。省内9月上旬连续3d以上平均气温小于20℃的频率普遍在20%以上, 盆西北大于40%。

霜冻指造成植株损伤或死亡的低温冻害, 四川西部高原霜冻期长, 强度大, 危害特别严重, 是农林牧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盆地和川西南地区霜冻虽然较少, 但盆地北部重于盆地南部。如果以最低气温<2℃为霜冻标准, 并按低温强度分为轻微 (0.1~1.9℃) 、一般 (0.0~-2℃) 和严重 (<-2℃) 3级, 全省大体可以划分为3级区域:盆地内部及川西南河谷地带属于轻冻害区, 无严重霜冻, 轻微和一般霜冻全年各在15d以下。盆北、川东南及川西南山地区属于中冻害区, 全年严重霜冻一般为5~25d, 轻微和一般霜冻各为15~25d。川西高原属于严重冻害区, 全年各级霜冻在25d以上[6]。

4 防控重点及未来科研需求

4.1 提升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针对西南地区发生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 通过农业和气象部门有机结合, 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 提升“一极一轴一区块”等重点区域以及川西高原和盆周山地气象观测资料稀疏区的监测能力。随着监测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大数据应用越来越普遍, 气象部门要构建基础性综合性数据库系统和海量气象信息存储系统, 通过完善与水文、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 加强监测信息收集处理和共享能力建设。由气象和农业部门合作, 牵头构建集孕灾环境、成灾机制、受灾体和灾损评估于一体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模型、方法和指标体系。

4.2 大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研究工作

现有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概念内涵、针对性、过程分析有待加强。如存在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同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缺乏具体评估的农业承灾体;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和指标等同于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和指标;在防灾、减灾能力因子选择方面, 所选因子与防灾、减灾能力缺乏实质性关联等问题。现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大多以单一灾种对单一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灾后的评估, 仅少数研究针对作物全生育期或关键期, 利用数理统计、作物模拟模型等方法, 开展了单灾种风险、多灾种综合风险动态评估[10,11]。

未来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技术、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变化评估研究等将会得到加强,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将向精细化、动态化方向发展。基于3S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将成为未来研究发展及其业务应用的重点[11]。

4.3 推进多灾种并发情况下的综合防控与避灾减灾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针对四川省主导特色农产品, 选择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共5种主要粮食作物和柑橘、猕猴桃2种水果, 按照“工程防灾、生物抗灾、结构避灾、技术减灾、制度救灾”的基本思路, 重点开展季节性旱灾、洪涝灾害、低温阴雨与高温热害等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控与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和模式的集成示范。包括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技术集成与应用、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动态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区域灾害综合防控生物工程技术体系构建、抗旱抗冻耐洪涝淹没的作物新品种源筛选及抗逆简化播栽关键技术研究、避灾减灾农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12]。

参考文献

[1]四川在线, 四川省耕地面积10080万亩人均为世界三分之一[EB/OL].[2014年04月30日]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4/4/30/10300479.shtml.

[2]程绍敏.四川盆地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减灾对策[J].四川气象, 2000, 20 (1) 31-34.

[3]徐精文, 杨文钰, 任万君.川中丘陵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 2002, 23 (3) :49-51.

[4]温克刚, 马力.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重庆卷) [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5]温克刚, 詹兆渝.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四川卷) [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6]甘书龙, 傅绶宁, 唐洪潜, 等.四川省农业资源与区划[B].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7]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近半个世纪以来四川盆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增1) :27-31.

[8]韩兰英, 张强, 姚玉璧, 等.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规律与成因[J].地理学报, 2014, 69 (5) :632-639.

[9]何永坤, 范莉, 阳园燕.近50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3 (12) :39-43.

[10]王明田, 张玉芳, 马均, 等.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 (10) :2803-2811.

[11]王春乙, 张继权, 霍治国, 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学报, 2015, 73 (1) :1-19.

上一篇:小学品德学科下一篇:幼儿园上学期中班老师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