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实习小结

2024-07-07

上海电气实习小结(共6篇)

篇1:上海电气实习小结

总结

不知不觉中,在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临港工厂的日子也已经有些时日了,可回想在学校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多和广,从水平的找中到内缸的找中,以及各种量具的用法,虽然工作并不复杂,可是很烦琐。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电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后面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上海电气电站临港工厂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以电站主机设备制造为主。上海电气电站临港工厂成立于2007年8月1日,拥有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加工设备,并得到上海电气一流的技术支持。工厂坐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上海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拥有最大码头泊船吨位5000吨,最大码头吊装能力1400吨,铁路直接与车间连通,水路、铁路和公路交通便捷。工厂占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

工厂净资产投入约13亿人民币。工厂拥有主要设备18台,其中精密、重大、稀有设备 7台;同时拥有上海电气临港基地所属的先进的计量、理化、试验设备。主要产品:300MW-1800MW核电、百万等级火电汽轮机和发电机组。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岗位是汽机总装,主要了解了汽轮机,按照发电能力来分,产品可分为大机和小机。大机中,火电组有20万,30万,60WKW等,核电机组由90万,100万KW的产品,小机有

25.30.60MW等不同类别的 产品。汽轮机的构造原理主要由燃烧室(或锅炉).喷嘴.汽轮组成。高压高温的燃气或蒸汽通过喷嘴作用在汽轮的叶片上,使叶片旋转输出能量做功。总装的含义就是把已加工好且质量合格的零件和部套组合起来,保证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总装多采用修配法,工作量较大。其要求如下:

(1)各零部件在总装后应具有准确的位置,保证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之间具有规定的轴向和径向间隙(即保证正确的通流间隙)。

(2)转子置入轴承后,应与静体部分保持严格同心;各转子的联接应使所有转子的中心线在垂直平面内形成一条平滑的连续曲线,在水平平面内形成一条直线。

(3)各汽缸的配置应根据各转子联接形成的实际位置保持水平位置或倾斜一定角度。

(4)配合件和滑销系统必须规定过盈或间隙,以满足热膨胀。汽轮机总装

(1)准备工作包括:总装台、技术文件的准备、装配工具的准备(起重工具、调整位置工具、找中心工具、其他工具)、汽轮机零件和部套的准备

(2)基架与箱体及低压缸台板的接触检查和滑销系统的刮配、低压外缸的接配

(3)箱体与高、中压缸就位,找中定位、内缸找中定位,轴承的安装、转子找中、通流部件找中定位和各定位键的配制;

(4)通流间隙的测量、调整,膨胀间隙检查。

我主要的岗位是30,60W汽轮机的总装,在这里我可以为各位领导详细讲解下其总装主要的步骤:(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或许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又或许因为其他种种原因,我们临港工厂多以总装低压缸为主,其中30,60W的居多。首先,当外缸来到我们工厂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检查它是否有损坏或者哪里加工不够彻底又或者是否需要开NCR(不符合项报告)。在这之后,我们应做的是为其磨台板,按照工艺要求,低压缸与台板接合处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即一块台板与外缸贴合处需做到5丝不进。当然,凭肉眼和经验,我们很难满足工艺,这时我们需用红丹粉,它与油调和可以形成一种附在台板表面的一层类似与膜的东西,当台板与外缸接触时,台板上的红丹粉通过台板与外缸之间的来回拖动,可以使红丹粉附在外缸上,以为方法我们来检查台板与外缸之间的间隙,只要有75%的面有红丹粉且5丝不进,这就是差不多完成了,总共有12块台板。

磨完了台板,接下去就是重点了,上台,不过在上台之前,外缸(2个偏缸,1个中缸)必须相互之间用螺栓打紧,这也有一点危险性,毕竟螺栓也分上下,随之也要我们爬上爬下的打紧螺栓,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安全也是必不可少。这也是各位临港工厂领导一直反复强调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核电的一份保障)。

众所周知,发电机有调伐端和电机端,偏缸也是如此,在行车的帮忙下,3个下半缸落入台位之后,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轴向和径向的调整,在这里注意的是,因为条件的原因,我们这里是从调伐端的中心位置拉了一根线到电机端,以粗略估计下缸的左右位置,然后先去调电机端的轴向和径向位置,在这里,我也接触到了我们常用的2个测量仪器,框式水平仪和海洋水平仪,前者只能粗略地看出缸的偏差,而后者能够精确地看出左右前后偏差多少丝,我们可以通过液压千斤顶来调节缸的位置,以保证缸(电机端)处于中间位置,轴向误差不能大于5丝,径向不能大于10丝,然后以电机端为基准对中缸进行找中,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对调伐端进行找中。在落内缸之前,必须在下半中缸上放一个销子以此来配合内缸底部的孔。

落入内缸之前,我们必须先放入排气导流环,然后再落入内缸与7级隔板,随之整个装配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与外缸一样,内缸也必须找中,这就比较繁琐了,首先我们要先落入2个轴承座,然后落入对找中最有用的东西,假轴。假轴也必须对其找中,我们把百分表一端贴在假轴上,指针读数靠在档油版上然后对假轴进行旋转,当档油版上的读数左右为0,下面为40时,即为中心,因为假轴很长,而

且只靠2端支撑,越往中间越是往下荡,这也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在这里,师傅都是事先规定好一个数据,然后再对内缸中心进行测量,在测量的同时,内缸与外缸间的前后距离也必须时刻注意着,在对内缸进行调整的同时,2边用千斤顶互相调节位置,先左右后前后,是找正的方法,对内缸找完中之后,随之而落的是6级的隔板与持环,当然在落之前,我们必须放入垫块,而他们的找中方法与内缸大不相同,只是调节方式从内缸的千斤顶变为了改变放入垫块之间的大小与偏心块的尺寸。然后放入隔板千分齿,用来测量转子与其之间的间隙以便再次加工,然后再拧入定位螺丝其其他螺丝,以便盖缸。

第一次盖缸要做的是,测量中缸顶部法兰的数据,这必须爬上中缸最高点进行测量其天地之间的数据。所谓的天地是指,隔板 持环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数据以便来调整垫块的数据。得到想要的数据之后对其开缸,虽然不复杂,但是来来往往很是繁琐,但是有一点,每次放入假轴的时候必须对其找中,才能测量出正确的数据。然后需装入端汽封。

汽轮机的灵魂无非就是转子,但是在转子落入汽轮机之前,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即(以上的)才能保证转子落入汽轮机时避免不该发生的错误,在转子之前,我们必须对2端各自进行通油来去除铁销等等垃圾,保护转子的轴径。转子的叶片与隔板,持环的片子相反。通完油后,装完尾带汽封与隔板汽封后,落入转子,转子的落入需相当小心,据消息说一颗毛坯转子大概需3000WRMB,它即不能损坏隔板也不能破坏汽封,落入转子之后,我们必须对它进行第2次

盖缸,以保证它能正常转动,之后还有接油路和盘车总装,大概的程序差不多都是这样,只是我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从老师傅那只学到了些皮毛。也让自己明白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很长很苦,也从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督促自己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争取能够转正。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生产,这才是关键的,安全生产时任务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改善安全措施更是保证生产质量的提高。

试用期工作结束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试用期的一些收获和体会,都对于我们今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上,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篇2:上海电气实习小结

端正态度,学会坚持。这是我从实习处带领我们的师傅身上得到的。通过那短短几天的跟随实习,他们身上的这种闪光点,已经深深打动了我们。昆明的日照很强烈,很多学生打着伞懈怠地在一旁打酱油,而他们却还是耐心的给我们讲授接触网、供电线路等设备的结构、用途及作用。有一个师傅在下午带完我们之后匆匆的去加班了,其实他本可以休息的,但他担心会拖累其他人的整体进度,这里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了。

在昆明南的时候遇到师傅,他羡慕的说现在的大学生很幸福,他说他没有这么高的学历,他从单位的最底层做起,脏活累活,雨天阴天,他就这么一步步的坚持过来了。他的心态,他的坚持,给即将面临择业的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既体面有高薪的工作没有那么多的,关键是我们要看得起自己的工作,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即使会遇到困难,要学会坚持,相信付出了总会得到回报的。

当然这次的实习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个人感觉时间上有些仓促,没有留给我们多余的时间去实际动手操作一些东西,感到很遗憾。另外,我自身也存在许多缺点亟需改正,比如缺乏经验,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而不能理清思路很好的去解决;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共不能抓住重点。不过,我相信这次实习之后,我会不断反思和感悟,从而不断进步。

篇3:上海电气实习小结

一、上海电气的改革历程

上海电气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局部整合, 分拆出部分优质资产进行组建企业集团的尝试

1987年, 按照中央“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 上海市将包括闵行区“四大金刚” (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 在内的9家大型国企从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 (简称机电局) 划出, 重组为以电站设备为主业的国有大集团, 即上海电气 (集团) 总公司, 成为全国首批计划单列的57家试点大集团之一。

(二) 整体整合, 机电局所属企业全部注入到电气集团, 并授权经营

为解决出资人人格化、出资人到位的问题, 推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1995年5月, 上海机电局整体“翻牌”, 改制为上海机电控股 (集团) 公司, 1996年又与上海电气 (集团) 总公司联合重组, 成立新的上海电气集团。这一阶段明确了上海电气的3大功能 (即管战略、管资产、管干部) , 相继建立了8大事业部 (即电站、输配电、机床、通用、重机、工程动力、基础件、家电) , 制定并实施了财务监管的5项措施 (全面预算、财务总监、信息监控、一头结算、随机稽查) , 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使命。

(三) 重组上市, 彻底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 上海电气在集团层面实施了以核心资产上市为目标的整体改制改组, 以总公司充当出资人, 股份公司发展核心产业, 管理公司整合存续企业。2004年3月, 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9月, 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 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 迈出了上市进程的重要一步;2005年4月,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 2008年12月, 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功实现了A股回归。

二、上海电气重组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一) 理顺了体制、产业和管理三个核心矛盾

1. 彻底破解了困扰企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上海电气 (集团) 总公司通过核心资产重组, 首先组成了有限责任公司, 引进了战略投资者, 建立了具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之后变更为股份公司并成功上市, 打通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壮大了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两个阶段的重组过程科学合理, 即“先内后外、先私后公” (先境内后境外, 先私募后公募) 。

第一步:2004年3月, 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原始投入57.1亿元, 引入5家外来战略投资者 (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汕头明光投资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 , 私募资金27.5亿元, 实现了存量对接增量、国资对接民资、长三角对接珠三角, 以多元、混合的产权结构取代了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

第二步:2004年9月, 为实现上市融资目标, 有限公司转变为股份公司, 2005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首次招募H股29.7亿股, 每股发行价1.7港元, 共计公募资金53.5亿元。2008年12月开始了A股回归, 在上交所以每股4.78元的价格, 招募6.16亿股, 又募集资金29.5亿元。

2. 优化了产业结构, 突出了核心主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上海电气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能发挥集团现有优势、体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为标准, 通过反复研究, 筛选出“电力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交通运输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等) 、以及环保设备”四大核心业务板块, 明显提高了产业集中度。这四大核心板块均由其股份公司经营, 其中电站集团销售收入占股份公司的50%以上, 是集团四大核心产业板块的重点和龙头。集团目前核心产业定位于电站成套设备, 发展目标直指电站工程总承包能力 (EPC) , 包括工程设计 (Engineering) 、材料和设备采购 (Procurement) 、工程施工 (Construction) 等环节, 由此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在重点发展电站设备生产及服务能力的同时, 根据比较优势, 培育其他优势产业, 形成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 解决了大企业的组织管理难题。

上海电气组织运作架构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总部层面, 简称“三总部”, 即总公司、股份公司、管理公司。总公司负责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和班子建设。股份公司囊括了集团总公司的核心产业, 包括电站设备、输配电设备、机床、轨道交通、环保设备、印包机械、重工、电梯等生产企业集团。管理公司主要负责未纳入股份公司的其他企业续存资产、债务和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整合工作。第二层面是产业集团+管理部, 逐步形成产业集团管控工厂 (成本中心) , 管理部管控企业 (利润中心) 的运作格局。目前, 上海电气初定11个产业集团, 作为集团主业和发展主体, 其中属于股份公司的有8个 (电站、重工、输配电、机床、电梯、印包机械、轨道交通、环保设备) , 属于管理公司的有3个 (集优股份、海立股份、自动化仪表股份) ;另外管理公司还设有3个平台型的管理部, 是管理公司内部按下属企业的相关性和管理的便利性划分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 代表管理公司对划定范围内的企业群实行整合、消化和管理。第三层面是企业实体, 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了企业健康程度, 增强了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改造重组后上海电气集团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

(二) 破解了资金、债务、人员三大历史遗留问题

上海电气将核心产业重组上市后, 存续企业的整合由管理公司全权负责。在整合过程中, 重点解决的就是国企改革普遍存在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债务怎么办”三大问题。

1. 放开产权链, 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1) 资本运作, 股权转让。对股权多元化合资企业和部分经营状况尚可的国有企业, 经过管理业绩提升和“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式的整合后, 将股权转让。一部分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向收购, 一部分进行市场化转让。其中, 仅股份公司就收购了20户企业, 股权变现收入10多亿元。 (2) 行业重组, 上市募资。将行业特点鲜明、产品配套能力强的机械基础件行业的8家企业 (如上海工具厂、上海轴承厂等4家轴承企业以及上海标准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 进行重组, 组建了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经业绩提升和整合包装后, 于2006年4月在香港主板市场成功上市, 共募集资金15亿元。 (3) 产权交易, 资产变现。对资产规模小、整体资产质量较差、但部分产品有市场的国有中小企业, 放开产权、“国退民进”, 由民营资本并购、控股, 共引资20.3亿元。 (4) 盘活存量, 开发资源。对所有土地、房产、设备等资源统一进行集约化经营、租赁、管理和开发,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共实现收入44.3亿元。

2. 整合资产链, 破解“债务怎么办”的难题。

(1) 企业破产核销。对列入国家计划内破产的3家企业 (上海轴承公司、上海大隆机器厂、上海砂轮厂) , 积极争取政策, 进行规范操作, 共核销坏账约51.4亿元。 (2) 债务重组清偿。通过各种方式, 以25亿元的重组成本, 清理了金融债务总额达101亿元 (平均清偿率为24.7%)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管理公司以集团的名义与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对原债转股债务和政策性剥离债务进行协议重组;二是与商业银行通过诉讼终结、以物抵货和还本免息等方式进行重组;三是对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库存积压实行严格考核。

3. 重组产业链, 破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1) 企业改制吸纳一批。规定在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中, 任何一家民营企业出资来收购或控股 (包括经营者收购) , 都必须至少吸纳原国企40%以上的职工 (实际达70%以上) , 并以此作为国有产权转让的必备条件。 (2) 技能培训转岗一批。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公司一手抓岗位开发、一手抓转岗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 提高离岗职工就业技能;先后与多个用人单位进行合作, 吸纳了1000多名离岗职工;组织了数十场招聘会, 推出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录用数千人。 (3) 发展服务业安排一批。如发挥上海电气特有的设备安全监测资源的优势, 创办了“立足业内、面向市场”的生产性服务业新载体———上海电气安全生产监测中心, 为转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已安排了数百名职工上岗。 (4) 自谋出路放走一批。对自谋出路的职工, 在经济补偿上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职工走向市场。四年来自谋出路的职工共达2万多人。

(三) 更加突出了技术创新这个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上海电气特别强调, 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复制的, 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是企业盈利的关键。解决技术人才问题是解决技术来源的关键, 加大技术投入是解决技术人才和技术来源的关键。基于这种理念, 上海电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从2004年起, 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15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2009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入研发资金更是多达30亿元。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 上海电气也加强了创新管理。一是重点项目推进的统一计划。上海电气围绕提高设计技术和集成技术研发能力, 各有关单位在集团战略规划部的统一组织下, 实施了专人负责、专门攻关的研发管理模式, 技术领军人才和广大职工共同参与, 形成了很强的创新合力和执行力。二是资金的统一平衡管理。通过实行统一的科技项目预算管理体制, 进一步发挥股份公司和管理公司的作用, 加强了集团研发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的统一管理。三是资源的统一配置。在集团统一部署下, 上海电气打破产业板块之间、企业之间的壁垒, 按照有利于项目推进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了研发、试验、人才、成果的共享, 实行统一的资源配置机制。四是科技成果的统一管理。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作为集团科技服务管理平台, 承担着为企业科技项目提供支持和服务、深化细化知识产权工作、实行专利、技术资格认证等科技成果管理任务。

在创新路径上, 上海电气不拘一格, 引进技术二次创新、集成创新 (产学研相结合) 和自主创新三条路同时走。在引进技术上, 以海外并购提升核心技术能级。收购日本秋山国际, 使印刷包装机械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收购德国沃伦贝克机床、控股日本池贝公司, 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国际竞争力。在产学研合作上,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联合培养研究生、与海外研究机构合作以及设立院士工作站等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成效。自主创新方面, 组建中央研究院, 以共性、关键、超前技术的开发研究为主攻方向, 并与各产业集团及各下属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一起, 逐步形成了“三位一体” (集团总公司战略性技术研发+产业板块的技术研发+企业技术中心) 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上海电气集团重组对辽宁的启示

上海电气重组过程是我国国企改革的缩影, 也是国有企业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转变的成功尝试, 对辽宁的国企改革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一) 启示一:集中改革, 整体重组, 从根本上破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难题

上海电气的改革重组一直是沿袭机电工业局管理下的集中式改革和整体重组。市机电局整体“翻牌”成为机电控股 (集团) 公司, 实现了由政府主管部门向企业的身份转变, 紧接着与原来的电气集团联合重组为上海电气 (集团) 总公司, 随后便进行整体改制重组, 成功实现主业上市。在上海市装备制造业的地方企业中, 除上海汽车公司外, 几乎所有的装备制造企业都重组到上海电气集团中, 这样, 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 扶持发展好上海电气这一个企业, 就等于管好了整个上海装备制造业。

近年来, 辽宁的部分企业也实施了重组与整合。如沈鼓集团凭借品牌和管理优势对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和重大技术改造, 组建新的沈鼓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和沈阳矿山机械集团合并重组成北方重工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由我国重机行业两大重点骨干企业——大连重工集团和大连大起集团重组而成。沈阳市将原来的三大机床企业合并为沈阳机床集团, 并将核心资产实施了上市融资, 行业整合重组取得了初步成功。沈阳变压器厂被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并控股, 形成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从总体上看, 辽宁的企业整合目前呈现出分散重组的特征, 大都局限于同一行业内的、小范围的重组, 且重组后在所有制上的变化并不大, 比如北方重工仍然是国有独资企业。辽宁的企业重组还更多着眼于企业规模、产品结构上, 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并未触及, 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 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进展较为缓慢。这种一家一户式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并未从根本上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家一户的改革不但极大浪费了政府的资源和精力, 也疲惫了企业的神经。同时, 分散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技术力量也得不到整合, 不能形成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制约了大型成套设备以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 特别是制约了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形成。因此, 从技术集成能力角度看, 企业整合重组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 沈阳、大连两市都各有很多属于不同行业的装备制造企业, 在原来政府的各行业管理部门撤销以后, 统一归口国资委管理, 但面对众多的国有企业, 国资委也仅仅能做到配备干部和充当出资人的角色, 没有能力从全局的角度筹划企业的发展。从上海电气的重组效果看, 合并重组最直接的效果是减少了企业数量, 而更重要的则是减轻了政府管理国企的负担。通过重组, 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政府就可以更多地授权于企业。这样, 企业管理层就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司发展需要自主决策, 提高决策能力和效率。

(二) 启示二:大企业集团的组建壮大了企业综合实力, 形成了国际品牌, 塑造了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形象

品牌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世界一流的企业正是通过品牌以及品牌战略来创造商业神话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品牌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形象, 如通用电气、西门子和三菱重工就分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典型标志。

辽宁号称中国的装备工业部, 一些企业已经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北方重工、大连重工·起重、大连船舶重工、沈阳鼓风机、瓦轴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行业内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但仅属于产品品牌。这些品牌目前尚无一个够得上世界级, 而且是分散的产品品牌, 只是一些“点”在闪光, 还未形成代表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形象的品牌。

上海电气在这方面又已先行一步。如果说提到中国的装备制造, 就会想到辽宁和上海, 那么提到上海的装备制造就一定只会提到上海电气这一家, 而想到辽宁的装备制造业, 则是一个个似乎彼此不相关的企业。上海电气正是要通过塑造公司的整体品牌来扭转各种产品品牌的劣势, 在整体装备制造业方面创造持续的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通过上海电气这一整体品牌, 竖起上海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旗帜。

辽宁已经拥有了一批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装备制造企业和著名的装备产品, 如今需要做的正是进一步整合有形资产, 提炼无形资产, 打造出能代表辽宁装备制造整体形象的品牌标志。

(三) 启示三:

重组合并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规模和效益都实现了高速增长, 效益增速高于规模增速

上海电气将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能够体现集团优势的产业作为主营业务注入股份公司, 目标直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股份公司整合了集团总公司旗下与电力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重工设备等相关的几十家生产企业, 组成了几大核心产业集团, 形成了设备的成套能力, 避免了内部竞争, 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产品价格上升、成本降低, 直接导致规模和效益双双高速增长。公司的电力工程总承包能力初步形成, 根据麦克劳·希尔公司 (McGraw-Hill) 发布的2007年度ENR全球最大225强国际承包商排名, 公司位列第148位。

从规模上看, 股份公司营业收入从2002年的12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9亿元, 六年间增长了3.9倍, 年均增长30%;从效益上看, 营业利润从2002年的7.5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07.5亿元, 六年间增长了14.2倍, 年均增长55%, 实现了规模和效益都快速增长、且效益增速快于规模增速的大好局面。产生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重组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 具体表现为产业链条延长、产品成套能力加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2008年虽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股份公司仍然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其中:电力设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营业利润63.4亿元, 毛利率达到了18.6%。汽轮发电机、汽轮机、锅炉三大主设备产量分别实现28680兆瓦、27030兆瓦、24860兆瓦。工程总承包 (EPC) 业务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实现收入逾人民币100亿元。承接的海外发电设备订单总金额逾人民币200亿元, 海外市场竞争力不断显现。

机电一体化板块维持了稳步的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 营业利润24.8亿元, 毛利率为19%。电梯业务继续领跑中国电梯市场, 公司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率先实现单一工厂年产销3万台电梯和累计销售20万台电梯的企业。电梯出口业务再上新台阶, 整机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30%。

重工设备板块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实现营业收入逾人民币51.43亿元, 同比增长逾50%, 利润7.16亿元。公司与德国KSB公司合资后, 成功进入了核电泵阀设备制造领域, 核电核岛设备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 市场竞争优势将逐步显现, 囊括了国内市场所有的堆内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电设备订单, 同时承接了红沿河、宁德、方家山、阳江、海阳等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稳压器项目的订单。

交通运输设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78亿元, 利润7.4亿元, 毛利率为16.4%,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销量为148辆, 上海市场占有率约为27%。同时, 公司在重庆、深圳等地已经获得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业务订单。环保系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面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公司积极调整板块业务结构, 夯实产业基础, 并继续培育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业务领域的运营能力。

毫无疑问, 上海电气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 与其整合重组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直接相关。主业突出, 相关业务又相互配套, 使得企业综合实力和效益迅速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虽然门类比较齐全, 但众多相互关联的产品却分散在不同企业中, 难以形成系统集成能力和成套优势, 导致整体效益不高。因此, 辽宁装备制造业需要在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进行审视, 借鉴上海电气整合经验, 选择若干具有战略性的产业, 将分散的优势资源汇集到几个主导方向上, 通过重组再造形成合力, 从而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四) 启示四:

通过重组合并, 解决了人才不足、特别是优秀企业家严重不足的问题

人才是公司做大做强的根本, 包括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普遍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高级人才缺乏。由于区位等原因, 与上海相比, 辽宁在吸引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劣势。高级人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为各个企业所争夺。上海电气作为一个整体, 在吸引、招纳和使用人才方面, 无疑更能集中力量和节约资源。这也正是企业合并重组带来的好处之一。与其让各个企业为他们共同都需要的高级人才进行竞争, 不如将这些企业合并为一个整体, 集中力量来吸引高端人才。既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上更节约资源, 也给了人才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从而达到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双赢。

辽宁在人才方面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特别缺乏能够使企业做大做强的优秀企业家。鉴于这种形势, 与其多个企业配备多套领导班子, 倒不如学习上海电气集团, 组成一个大企业, 这样就可以优中选优, 组成一套有战略眼光和进取心的领导班子, 管理好这个企业, 实现1+1>2的效果。同时, 由于组建大企业集团整合了省内 (国内) 的企业, 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 那么企业就会减少内耗, 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参与国际竞争, 这样更有利于培育或招募最优秀的企业家。

(五) 启示五:

通过重组上市, 改善了资产质量, 做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国企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只有如此, 国企才能生存和发展。任何一个企业, 要做大做强, 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或进行规模扩张, 就需要注入资金, 而资金的来源渠道必须依靠自身的利润积累或外部筹措。企业自身盈利有限, 外部筹资渠道不通, 是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上海电气在这方面的改革则尤为值得借鉴。重组核心产业, 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 把国有独资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多元的、混合的产权结构, 再将有限公司变为股份公司, 在香港和上海挂牌上市。这一改革, 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 增强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而且也打通了国际国内融资渠道, 为企业的一系列重大扩张举措筹集了充足的资金, 为企业进一步的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 两次在证券市场IPO都是溢价发行, 以57亿元资本引入81亿元外部资本,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实现了55.7%的绝对控股地位, 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度增值。有了资金保障, 上市当年就投入15亿元研发资金, 研发项目覆盖了100亿元的销售收入,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3%, 接近国际知名企业的标准。

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企业中还有很多没有通过上市融资, 如北方重工、沈鼓集团、大连机床、大连重工·起重等企业, 由于其产品技术水平低于国外企业, 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不高,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影响了企业的授信能力, 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有效办法就是尽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 一个好处是IPO的溢价发行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实收资本, 降低资产负债率;另外, 一旦上市成功, 意味着彻底打开了融资渠道, 可以通过配股和增发等手段进行二次融资。

(六) 启示六:

整合了技术研发资源, 破解了应用科学、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的难题, 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技术创新能力是反映企业软硬实力的重要指标。上海电气在重组改造过程中, 花大力气整合了属下的技术资源, 形成了多层次分工明确的研发体系。上海电气的创新体系, 可分为集团总公司层面的中央研究院、产业集团层面的研发中心、企业层面的技术中心三个层面。中央研究院作为总公司的研发机构, 一方面充当科技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和引导集团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进行长期的、超前的共性技术以及集团急需的应用技术研发;同时, 还负责协同社会上的研发资源, 如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等。产业集团层面, 侧重于加强设计技术和集成技术等应用技术的研发, 提高技术集成能力, 以推进产业集团向设备集成供应商地位的转变, 提高在设备成套和工程承包领域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层面, 则侧重于围绕主导产品, 积极解决技术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 向精、专、特、优发展, 以推进企业成为主设备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各技术中心层面, 则以在专业技术领域内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为目标, 力争在某些方面超过竞争对手, 占据本行业技术前沿。

上海电气这样多层次互补的创新体系, 很好地解决了企业长期、中期和短期多方面的技术需求, 覆盖了应用科学、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产业应用技术等各个层次的研发活动。

研发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不掌握一些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严重制约了辽宁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需要的就是中央研究院这类进行长期和超前研究的机构。根据这一需求, 进一步推动辽宁企业的重组, 则无疑会整合各个企业的研发资源, 从而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共性核心技术难题。

(七) 启示七:

专门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负责剥离出来的人员、债务和资产, 妥善解决了遗留问题

国企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处理比较沉重的包袱问题, 如富余人员的安置、历史债务的清偿、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业务的处置等。上海电气通过对集团的整体改造, 将核心业务重组上市, 对于其余的存续企业以及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人员安置、债务偿还、资产增值等问题, 则由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 并联合政府、金融等有关机构, 进行统一处理。通过产权改革、资产整合、产业重组、技能培训等手段, 不但根本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而且为公司创造了新的价值, 还维护了社会稳定。

辽宁国企改革所面临的此类问题要比上海大得多。一家一户的改革会遇到这些问题, 整体改革也同样会遇到。与其每重组一个企业都处理一次这类问题, 不如另辟蹊径, 通过推进大企业集团的组建, 将各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归类合并, 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方案彻底予以解决。

(八) 启示八:

实施由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的产业模式转变, 主营业务由装备制造向装备系统解决方案过渡

装备制造业的做大做强, 已不仅仅是这一产业本身的问题, 现代制造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国务院颁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将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一项重点工作。

鉴于此, 上海市在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中, 已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考虑在内。如上海市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企业, 但他们却在努力探索这些工业集团如何做服务业, 如何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寻找“接口”。上海电气这一大企业集团的组建, 一方面可以在装备制造领域将其核心产业做大做强, 依托这些核心产业, 进一步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 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另一方面, 可以将一些辅业剥离出集团, 在全市寻找同类企业进行整合, 从而创造更多、更大、更强的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辽宁也已经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其中重要的一块就是制造服务业。装备制造企业的整合重组不仅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优势产业, 而且还能为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大规模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整合的必要性及建议

(一) 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 辽宁在企业整合重组方面有了良好开端, 如沈阳机床、北方重工、大连重工·起重、沈鼓等企业都实施了小规模重组。但这种重组的范围和规模都不及上海电气的力度, 我们的重组都仅限于行业内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合并, 合并后的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各企业自成体系, 协作性较差, 对大型项目工程总承包能力较弱。重组后企业的销售收入一般都在100亿元左右, 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这样销售收入近800亿的超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相比, 规模还是太小, 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更无法与国际上的大企业集团对等竞争。

纵观几个主要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都有几个世界500强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作为支撑。近些年, 国内的一些省份也在纷纷加大企业整合力度。山东省为打造千亿“巨象”, 于今年6月将潍柴控股集团、山东工程机械集团、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等大型企业进行整合重组, 成立了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多元化的大企业集团, 已经引起国内众多省市的瞩目。

辽宁拥有众多地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制约, 都在寻求与国内同行业或产品用户进行纵向重组, 如沈鼓集团引进了中石油和中石化, 北方重工引入了中国建材集团, 沈阳变压器厂已经被新疆特变电工收购控股, 随着这种纵向重组的不断进行, 关联方将越来越多, 产权结构日趋复杂, 就更不利于辽宁装备制造企业的横向重组。作为国内装备制造大省,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标志性企业, 不能任由别人来重组我们, 当务之急是必须主动开展横向重组, 将辽宁地方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出一两个多元化、国际化的大企业集团。

(二) 辽宁装备制造企业重组的建议

1. 先以沈阳、大连两市为试点, 由各市政府推动企业重组, 各组建一个装备制造集团。

如何组建综合性的大企业集团, 有两种思路可作为参考, 一是由沈阳和大连两市政府推动, 按市场机制, 选取具有行业代表性、资产状况较好的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 以企业现有资产为股本, 同时吸收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组建大型集团股份公司, 然后争取上市。二是由省政府推动, 在全省层面上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整合, 组建超大型集团股份公司。根据上海电气的重组经验, 考虑到我省主要装备制造业资产仍隶属于沈阳、大连两市政府, 我们认为首先由沈阳、大连两市各自整合较为稳妥, 各自依托自己的装备制造业优质资产, 再引进5个以上的战略投资者, 分别组建大型、多元化的装备制造集团公司, 争取率先打造出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

2. 借助振兴东北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机遇,

重组要一步到位, 方法上分两步走, 第一步吸收战略投资者, 组建股份公司, 第二步推动企业上市。在重组的路径上, 可以借鉴上海电气“先私募, 后公募”的资本运作理念, 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新股发行重启的有利时机, 分两步进行辽宁装备制造企业重组。第一步, 首先成立集团股份公司筹备机构, 集中核心资产和优质资产, 以私募方式吸收外部国有资本、外资、民资等战略投资者, 组建集团股份公司。考虑到我省一些装备制造企业战略地位的特殊性, 这一私募过程应保持我省国有资本60%左右的控股地位;第二步, 股份公司申请上市, 公开募集资金。这一公募过程将形成股本稀释, 最后应保持我省国有资本51%以上的控股地位。

3. 在重组的做法上, 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分离, 分开运作, 统筹管理。

可以借鉴上海电气成立三总部的办法, 用核心业务等效益较好的优质资产组成主营业务集团股份公司 (主营业务经营总部) , 准备整体上市;依托剩余资产, 组建另一个管理公司 (续存资产管理总部) , 统筹规划解决重组后的存续资产、待岗人员、债权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主营业务经营总部和存续资产管理总部由集团总部统一协调和管理。□

篇4:上海电气窝案

先是在7月24日,张荣坤旗下福禧投资(为上海电气第二大股东)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张荣坤正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进A8月之后,韩国璋及王成明先后被“双规”。3位高管相继落马,上海电气一时间成为重案漩涡。

种种迹象表明,一贯低调的神秘富豪张荣坤为此一系列案件的关键。张最初为公众所知是在《福布斯》2002年中国大陆100位富豪榜中,他以11.98亿元的身价排在第48位。之前默默无闻的张荣坤在2002年3月一战成名,福禧投资以32.07亿元从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受让上海路桥发展99.35%的股权,获取了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由于在高速公路上累计投资逾百亿,张被称之为“公路大王”。

但张荣坤的起家之本始终为谜。直到今年7月17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因涉嫌违规使用32亿元社保基金而落马之际,事态才渐渐明朗,据称这笔巨额资金正是被张荣坤拿去用以收购沪杭高速公路股权。祝在此笔贷款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回报。

成为“公路大王”之后,张荣坤又在2004年3月上海电气重组时,以福禧投资名义出资10亿元持有11%股权(上市后摊薄为8.15%),成为第二大股东。据称在上海电气改制时期,王成明私自将工业用地交予张荣坤,张将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之后又将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从中牟取利益。最初为二人牵线搭桥的正是祝均一。

篇5:电气生产实习报告小结_实习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气生产实习报告小结_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气生产实习报告小结_实习报告1

(1)表贴焊接:

在电焊的表贴收音机的时候,学会表贴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表贴焊接的体会,方法是:先在一端沾上一些锡,然后将贴片元件推移过去,用五步法焊接另外一端,然后再返回焊接之前的一端。表贴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因为那样焊点的温度太低,焊点融化不充分,焊点粗糙容易造成虚焊,而焊接时间长,焊锡容易流淌,使元件过热,容易损坏,或者造成焊接短路现象。

(2)调试与检测:

在焊接完成后,很遗憾我的收音机没有马上成功,不得不进行调试,调试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务,但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对表贴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首先我通过与原理图对照观察有无把芯片接反,短路,二极管极性是否正确,发现均无错误后,我又接着检查PCB上相连接部分是否导通,着重检查与芯片管脚连接不为,果然发现一两处导通不是很良好,立即重新进行焊接,当重新焊接好后,通电后立马就能收到无线电台了,但声音质量不是很好,我于是开始拨弄线圈,果然有变化,但是始终达不到好的状态,反而有时变得更差,让我不敢继续拨弄了,到了交给老师验收的时候,老师果然经验十足,一弄线圈立马见效,我也后悔当时没有大胆尝试。

电气生产实习报告小结_实习报告2

(1).在电子电工知识方面

1.熟悉手工焊锡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3.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2).在电工方面:

我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③万用表的使用。

电气生产实习报告小结_实习报告3

实习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表贴电路的焊接。培养和锻炼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终于体会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有提高。

篇6:上海电气实习小结

生 产 实习报 告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班级XXXXXX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信息与机电学院

日期:2011年 7月 7 日

在大学里面三年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后,我们在大三学期就要结束的时候迎来了外出实习。实习有两周,主要是参观了三家和我们专业有联系紧密的企业—上海奉贤新航星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师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星火热电厂。

6月28日,生产实习第一站——上海奉贤新航星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奉贤新航星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引进、生产顶尖配网自动化系统、智能配电设备和高低压开关柜为主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这和我们专业学习的电力电子控制有很大关系,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就是理论实践,参观这个企业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上海航星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生产面积55000平方米,职工500余名,其中特聘专家、教授、博士后导师10名,高级工程师30名,工程师50名,大学毕业生180名。企业拥有具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七大件等全套生产设备。现企业年产值2.2亿元并取得ISO9001国内、外双认证,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质量标兵企业等荣誉称号。

航星电器公司是专业生产制造高、低压开关柜、变配电设备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企业,在何志明董事长的带领下,经过努力奋斗已在强电、弱电、微电“三电”合一产品研发及制造上具有显著的竞争力,并确立了探索多元化、集团化的宏伟发展战略,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上海市重要的变配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和奉贤一业特强企业。公司不仅顺利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认证,还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城乡电网改造推荐目录名单,是上海市电力局和下属各供电局同时颁布的可选用入网的单位,是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实施单位、奉贤区首家科技领军企业、上海非公有制企业“五好”党组织、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证单位、专利成果转让重点实施基地、上海市名牌产品企业,已获50多项专利。多年来,航星通用电器一直默默辛勤耕耘,以真诚、友善、低调、务实、创新的作风做了不少探索,产值连续突破并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被列为奉贤区的财富50强。新航星集团始终坚持在战略统率下的企业发展模式,致力将航星电器及其相关产业整合起来,以城市新经济产业业态和输配电设备等高科技产业投资经营发展为主,兼顾其它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和潜在优势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企业成长格局。

航星的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蕴涵着丰富的航星内涵,以树立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支柱,通过企业文化的感召把每个人团结在一起,凝聚所有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新航星电气有限公司具有多种产品,部分产品与世界知名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进行了合作。

ZYN-40.5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系上海航星通用电器有限公司集合国内外先进开关柜之长而开发的中压开关设备。它广泛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40.5KV的单母线及母线分段的电力系统,用于接受、分配电能并对电路实行控制、保护及监测。

ZYN-40.5开关柜配置美国Cutler-Hammer(原Westinghouse西屋)公司生产的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一代真空断路器,或法国Schneider公司生产性能优良的SF6断路器。开关柜的二次回路配置性能可靠的综合微机继电保护和监测装置。开关柜具有各种防误操作的措施。本开关柜满足IEC298、GB3906、DL403等标准。

ZYN-40.5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是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设备。

航星MP2000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各种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来监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或被选定的设备。MP2000系统作为一个高频系统,不受工频电流流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成本。

MP2000系统由主控单元来实现对设备和元件的监控、保护和控制通讯。主控单元(在现场或远离现场)可以是Pc机、已存在的大楼管理系统。PLC或离散控制系统。通过各种现有的软件,操作人员可以得到各种监测数据,并根据自己的安全受权等级对设备进行控制。

航星MP2000系统可以根据通讯的要求或增加新的设备而进行升级,也可以装在已有的电力系统中。

MP2000特别适用于下列场所,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水泵站,冶金矿厂,机械制造工厂,机场,商务大楼,医院,宾馆,银行,智能住宅小区,大型购物中心。

6月39日生产实习第二站——上海师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师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4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是一家传统机械制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科技型生产企业。本公司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公司占地面积12000M2,建筑面积5600M2,拥有各类加工设备及检测设备60余台,固定资产总额600万元,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员工87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人,中级技术人员15人,公司下设四个生产车间及技术部、市场部、生产部,品管部,财务部等。

上海师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发SMZ系列多功能“自动装盒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SMZ-100B药板型自动装盒机、SMZ-100P药瓶型自动装盒机和SMZ-80J针剂型自动装盒机。可以与泡罩机,贴标机连线,实现高产能的流水线作业。该设备采用光、电、机一体化设计,采用国际先进的PLC控制、国际流行的人机界面﹠触摸屏显示操作系统,同时具有自动剔除不合格产品的装置,缺书、缺瓶、缺盒定位停机的功能。目前公司又成功开发出SMZ-125系列自动装盒机以提高自动装盒的效率。除研发药品系列装盒机之外,还开发了化妆品领域的自动装盒机;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包装设备。

上海师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有着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就对原材料成份进行光谱分析检测,以保证原材料的材质质量。机器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和加工结束有专职检验人员对零件加工精度进行检验,以保证每个零件都符合技术要求。装配结束后由检验员对机器外观、运行速度、基本功能进行综合检验。主要使用噪声分贝检测仪、震动检测仪对该机在稳定速度下进行检测。以保证每台机器的综合性能达到企业标准。(本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材料的材质决定机械的寿命,装配的精度决定机械的稳定。通过以上的质量保证体系装盒机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

7月6日外出生产实习第三站——上海星火热电厂进行生产实习。

上海星火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

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以上就是一次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按水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强制循环,直流锅炉三种类型。依靠工质的重度差而产生的循环流动称为自然循环。借助水泵压头使工质产生的循环流动称为强制循环。

自然循环形成:汽包、下降管、下联箱和上升管(即水泠壁)组成一个循环回路。由于上升管中的水在炉内受热产生了蒸汽,汽水混合物的重度小,而下降管在炉外不受热,管中是水,其重度大,两者重度差就产生推动力,水沿下降管向下流动,而汽水混合物则沿上升管向上流动,这样就形成水的自然循环流动。

强制循环锅炉的结构与自然循环基本相同,它也有汽包,所不同的在下降管中增加了循环泵,作为增强汽水循环的动力。

直流炉的结构与自然循环锅炉结构不同,它没有汽包,是依靠给水泵压力使工质锅炉受热面管子中依次经过省煤器,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器一次将水全部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现在一般只宜用于亚临界,超临界压力锅炉。

为期两周的外出生产实习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我们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巨大应用力量。现在,我们带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再去看那些以前冷冰冰的钢铁机器,已经不再是枯燥及无聊了,反而能从中发现很多精巧之处,体验到这些钢铁之身别样的魅力。

上一篇:小小贺卡寄深情下一篇:2016学年个人读书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