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理造价管理现状的一点思考

2024-04-16

对监理造价管理现状的一点思考(精选6篇)

篇1:对监理造价管理现状的一点思考

所谓工程造价管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的建造价格。由于任何一项工程从决策立项到竣工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而且在它的预计工期内,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都不断地变化,这就决定了该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期内都始终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中,直到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形成,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是一种针对工程建设全过

程的动态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严格地说,完整意义上的针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至今并未真正形成,目前较多看到的还只是一些相互割裂开来的各个建设阶段的造价管理,由于它们“条块分割,彼此互不关联,所以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水平还呈现在非常初期的阶段,近几年来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依托工程建设监理进行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就充分体现出目前所处阶段的初级性。

一、工程建设监理无力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近十几年来,工程建设监理发展的很快,而且其对提高我国投资效益和建设水平,尤其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上,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对项目投资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的初衷。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实施监理的工程中,真正开展项目投资控制的不到%,也就是说,大部分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的工作还是落在建设单位(业主)身上。这显然是令人费解的,因为一般建设单位不熟悉工程知识,也很少了解工程进展过程中各种技术经济关系,往往只会从财务角度审核工程开支或仅从数字上来审核工程费用,很难有效控制项目资金的正确使用,而工程建设监理作为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专业的工程微观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把监理工程师排除在项目投资控制工作之外,实际上建设单位(业主)聘请工程建设监理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

发达国家里,监理工程师被誉为工程建设的经济专家和管理财务的经理。而在我国,监理工程师面对项目投资控制却经常是软弱无力或束手无策,具体分析起来,感觉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其一,建设单位(业主)的原因:不少建设单位依然沿用旧的基建管理观念,什么事情都由建设单位来指挥领导,忽略工程建设监理的存在,或把建设监理作为一种形式或摆设;唯恐建设监理对投资进行监控后,削弱了自己对工程的控制权,在国有投资项目上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当然也有些建设单位的领导人,为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不想让资金管理公开化,以便趁机捞取好处,监理工程师是工程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赋予他们投资控制的职权,必然会成为这些人的绊脚石。

其二,监理单位原因: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监理人员都是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转职而来,普遍缺乏经济观念,监理过程中只习惯于运用自己熟悉的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而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因此在主观上也没有将项目控制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的监理措施中去的意识,结果在社会上造成一种错觉,就是监理工程师只能管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如何控制工程造价,那是建设单位(业主)的事情,不把控制工程造价列入监理职责范围也就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三,监理的法律环境原因:目前我国在工程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方面法规、规章上对监理行为尚未有较为完善的阐述,另一方面在建设单位(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之间也不存在双方认可的通用规范,(我国尚未加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款不具法规的强制性),反映到工程建设监理的地位上,就是一些不平等的监理合同大有市场,而且建设单位(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之间授权与被援权关系往往被理解为纯粹的雇佣关系,即建设单位(业主)想让监理工程师做什么,监理工程师就得做什么,建设单位(业主)不想让监理工程师做什么,监理工程师就没有必要做什么。这也是监理工程师迫于业主意图无意于或无力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因之一。

不管何种原因,监理工程师目前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现状都是不正常的。工程建设监理是受建设单位(业主)委托,承担工程施工阶段的建设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控制的,众所周知: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互相关联、相互制约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目标系统,但我们更应明确,市场经济下的工程建设运作,归根到底是一项投资效益的实现,脱离这个根本目标的进度和质量要求,根本就失去存在意义。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师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预期成果,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经济措施也是最基本的措施,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措施运用,建设监理工作缺乏权威,工程目标的实现也难以保证。所以对监理工程造价控制的切实授权即是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又符合建设单位(业主)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利益。

二、施工监理对造价控制的先天不足

工程建设监理原本是受业主委托承担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控制,而且按照工程建设规律,这种工程建设监理应当是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的监理。但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主要还是集中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而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将工程的设计构想转化为项目实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

前工程图纸设计和施工承包商确定一般均已完成,所以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工程新增费用控制、现场工程签证和工程费用索赔处理等方面。从现实监理实践来看,有一个因素同时对上述各方面都构成巨大影响,那就是设计问题:

(一)设计图纸的矛盾导致工程洽商变更大量增加。这个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有些是建筑图与结构图尺寸对不上、位置有偏差,有些是平面图与大样图的尺寸偏差;还有些是土建图与安装图标注矛盾,安装方面该预留孔洞的位置在土建图纸中没有标注,或管道预留后混凝土构件就根本无法布筋或浇捣等等。这些问题有些在施工前发现了,办个洽商给予明确,但更多的则是在结构施工完毕,进行装修施工或安装施工时才发现,这时就需要重新剔凿,或需要补钻孔洞,有的甚至须拆除重做,既严重影响结构质量,又造成工期拖延,同时还增加了大量原本不该发生的费用。

(二)设计图纸中的施工要求不明确,造成工程结算扯皮甚至费用索赔。目前设计图纸对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建筑装修业的施工要求多是选用各地标准图集,但有些设计人员在索引标准图集编号时不细致明确,就给后续的工程结算埋下祸根。例如有些设计图纸在选用面砖地面时只标明“地”,没有进一步明确是“勾缝”还是“不勾缝”,而勾不勾缝在定额单价上是不一样的。又如水磨石地面是普通还是美术,内墙瓷砖是白色还是彩色等等。此类问题如果承包方在招标答疑前没有发现的话,往往按照较低的单价做投标报价,待实际施工要求与投标报价的标准不符时便要求进行调整。因为这是由于设计图纸的不明确造成的,所以不能简单按承包方的漏项处理,期间往往造成结算扯皮或费用索赔。

(三)有些设计与施工脱节,造成施工难度加大,相关费用也增加。目前相当比例的设计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去过施工现场,施工经验贫乏,对实际施工工艺缺乏了解。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往往存在难以施工甚至无法施工的情况,对此实际施工时不得不因采取特殊措施而增加技术措施费用。例如某项工程,建筑图的设计人员片面强调造型效果,结果造成施工时定型模板的支设相当困难,承包方因工料消耗超出定额过多而提出增加费用,给工程结算带来争议。

(四)如果说以上几点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是显性的,还有一点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以说是隐性的,那就是钢筋增量。这是因为做设计概算时往往不计算钢筋增量,一般只有到施工阶段才能看出它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有多大。而钢筋增量的多少可以说是与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密切相联的。现在有些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配筋时,不是经过严格计算,而仅是凭经验或查手册,若把握不定便加大配筋量。这样,结构的安全系数有保证了,费用却大大增加。例如我们曾监理过一个住宅楼工程,设计选用的楼板分布筋为φφ,而按照规范并无必要配这么大,后与业主、设计协商,设计同意改为φφ,仅此一项节约投资近万元。笔者所接触过的工程钢筋增量基本都超定额含量,有的甚至达到%或%,而实际验算下来,大都无此必要。如果在设计时能从经济上把把关,这么大的浪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凡此种种,可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遇到的相当比例的扯皮事项都源自设计原因,且即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又极大增加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其实对于设计图中的许多问题,监理工程师们在熟悉图纸时也能发现,但由于无法直接干预设计,这就决定了施工阶段监理投资控制工作的被动和低效。因此,仅限于工程施工阶段的建设监理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特性,要切实做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的建造价格,就必须将建设监理范围扩展,至少应向前扩展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三、关于工程结算审核

在我国工程监理活动中,绝大多数业主在竣工验收之后,并不直接按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的工程结算与承包商结算,而是将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的工程结算书再委托社会审计单位审计,然后按审计的结果与承包商结算。目前这种工程结算审核模式司空见惯,在人们观念中好象已经顺理成章。但静下心来追溯源,确可发现上述逻辑存在明显缺陷:

其一,缺少法律依据。以监理审核并签署的工程结算作为业主向承包结算的依据在我国是被法律法规认可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规定: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拔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总监理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发布有关指令,签认所监理的工程项目有关的支付凭证。项目法人不得擅自更改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而社会审计单位与业主仅仅是合同委托关系,即业主委托其进行工程结算书的审核,其审核结果对业主与承包商的结算并无直接的约束力,是否以此结算完全取决于业主单方面意愿,而缺少基本法律条文支持。

其二,舍近求远、隔行求医。从工程承包合同生效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甚至保修阶段结束为止,建设监理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所以监理工程对承包合同理解和分寸把握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了解、责任是非关系的明确都是任何社会审计单位所无法比拟的,通过现场工程量的计量签证以及处理工程量增减、工程价格变更、索赔与反索赔,监理工程师掌握了工程结算审核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情况反映到结算凭证中,未必都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就是表达出来,其中隐蔽工程部分也再无法跟实物一一核对,社会审计单位单纯依靠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其审核的准确性显然是要打折扣的。

此外,建设工程项目的特性决定了工程结算书是集技术与经济于一体的技术经济文件,监理工程师作为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具备工程结算审核的知识能力,而目前受托承担结算审核的社会审计单位不少是以财务审计、查帐、验资为主要业务的会计(审计)事务所,他们主要是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当局颁发的各种财务制度、规章、规范和定额等进行审核,这显然与直接承担工程管理及造价控制工作,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尤其是依据投标书单价、材料与设备价格及组成,工程变更、工程索赔,以及工程进展期间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的监理不能相提并论,委托会计(审计)事务所审核建设工程结算,真是犹如隔行求医,情理不通。

所以,虽然目前业主将经监理审核的工程结算书再委托社会审计单位审计,然后按此与承包商结算的工程结算审核模式司空见惯,但并不证明它就具有合理性。从其本质上讲是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管理模式的延续,它能够与如火如荼发展的工程建设监理共存,正好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矛盾性,以及工程建设监理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尴尬地位。

综上所述,令人深切感觉到目前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正处于一个根本性变革之前的阵痛当中。因为随着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独立于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专业化中介服务部门的重要性必将日益凸现,即业主愈来愈多地依赖于专业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以至使其成为建筑市场除业主与承包商之外的第三大类主体。显然我国眼下“条块分割”的建设管理机构和建设监理即无意也无力搞好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是与此格格不入的,而且上述种种矛盾和尴尬在我国加入后,还会随着国内建筑市场对国外同行开放和国内建筑企业走向世界更加烈地体现出来,建设管理体制的重新构建势在必行,很值我们思索的是目前这样的建设监理能在将来市场化的建设管理体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吗?

篇2:对监理造价管理现状的一点思考

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 将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位的客 源国。

这样看来中国旅游业的春天即将到来,就 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而言可谓形势喜人。但我们 在高兴之余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国内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形势并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上他们在经营中还 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失误。

面对新形势,中国旅游企业集团面临的困 和问题主要是:全国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尚未 成,旅游企业集团的网络化发展举步维艰;旅 企业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人 资源开发及与此相关的投人、产出机制,激 机制还尚未成熟;参与国际化运营的核心竞 力还相当薄弱;市场竞争中企业行为还不够 范、诚信度不足、市场秩序不稳定等。同时,企业的集团化建设上,产品市场的扩张性限,要素市场的流动性限制,集团内部的制度 限制等也制约了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进程。这些综合因素都表明中国的旅游市场前景 好,中国旅游企业施展拳脚的空间很广阔,但 们必须首先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有一个清楚的 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的 展。

2,目前中国旅游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2.1,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按照我国政府人世的承诺,根据协议,不迟 2003年12月31日,外国企业在我国经营酒 店、餐馆等将不再受企业设立和控股约束;不 迟于2003年1月I日,允许外资控股旅行社;不迟于2005年J2月引日,允许外资独资设立 旅行社;不迟于2005年12月31日,取消对 合资旅行社不能建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换句话 说,一旦期限到来,国外的跨国旅游集团将携 巨资、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和相关旅游资源 的优势大举进军中国旅游市场,形成国内市场 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严峻局面。也就是 说国际上的大型旅游企业将对国内旅游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一旦进入中国 市场,将会与中国的旅游企业争夺市场。失去 了国家的政策保护,中国旅游企业将面临严峻 考验,将会进人一个全方位的市场竞争阶段。更为伤脑筋的是外国旅游企业如果进人中

国,可能会以高薪从中资企业挖走人才,这样势必会导致中方大量人力资源的流失,造成企业 的内部瘫痪。国内最大的民营旅游企业春秋国 旅就曾经遭遇过这样尴尬的事情。1996年春秋 国旅与国外著名的罗森布卢斯合作。合作进人 到第二年,企业的赢收入由第一年的20多万增 加到了400万,合作事业正处于日上中,但 这时春秋国旅的骨干们却被人用高薪、留学等 优厚的条件给挖走了,使得原来愉快的合作只 好作罢。这应该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2.2,企业内部管理松散,竞争力较弱。2.2.1,资金短缺。中资旅游企业就实力而言 除国旅、中旅等老牌企业外,一般实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那些中小旅游企业更是资金缺乏,信誉度不高,他们由于资金薄弱,一般不会同时介人多重业务,这样就导致企业业务面狭窄。在今天这样一个旅游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势下,旅游企业,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饭店其单体

生存都是没有保障的,企业自身的规模将直接 影响到他的信誉。大批财力雄厚的外资企业的 进人对于原来资金就很松散的中小旅游企业而 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小旅游企业在某种程度 上来看就是旅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从 道德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值得同情的,但“商场 如战场”,这里的弱者只可能被强者吞噬。2.2.2,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旅 游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对于国内游客而言,他们现阶段还属于初级产 品消费者,一些新奇的娱乐场所,海滨避暑,名 声较大的观光景点和名胜古迹等较适合旅游者 的需求,他们的特点是希望花较少的钱和时间 经历最多的旅游活动。而我国在发展旅游业之 初所设计的大部分旅游产品是为境外旅游者制 定的,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对象的问题,因为随着 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收入已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亮点,不容忽 视。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旅游业的总体投人 极为有限,所以旅游产品集聚性和规模性较差,这就与国内旅游者对时间和费用支付上的要求 产生矛盾。换句话说,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所提供 的产品形式是比较单一的,这种局面已很难适 应我国日益活跃的旅游市场的发展了。而与此 同时,外资旅游企业将大举进人中国市场,这无 疑会给原本发展就不健全的中国旅游企业造成 极为被动的局面。

2.2.3,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旅游企业体制极 为混乱,内部管理机制导致短期经营行为,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旅游企业纷纷败下阵 来。以南京国际大酒店为例,该饭店是1993 年由江苏省中旅、香港中旅和中旅总社分占40 %、25%和35%的股份,于1994年破土动 工的。三方自筹资金及向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贷款,共计投入9000万美金,总投资超过1 亿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13亿多。就是这样 一个耗资十多亿在南京盛极一时的国际性的高 星级饭店及其所属地产在2002年12月29日被 公开拍卖,原因是经营严重亏损。该酒店在 后期经营状况不堪理想,一直处于高投人不产 出,连年亏损状态,给投资方背上了包袱,截至2002年底,该酒店已欠银行本息约6.5亿 元人民币。业内一度甚至有一天亏损一辆桑塔 纳的传闻,酒店几部运营的三菱电梯也由于债 务问题几度封停。其实面对市场、面对竞争,许多的老国资旅游企业管理也是极为混乱,内 部论资排辈、管理松散现象极为严重。特别 是一些机关下属的旅游企业,他们原来靠的是 “等饭吃”,根本不习惯于自己去“找饭

吃”,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内部

庞杂的人事和机构制度也使得他们很快落人两 难的境地。

3,中国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有鉴于此,要想使得我国的旅游企业在面

对WTO,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能够生存并发展 起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正,对自己企业在市场上的实际状况和发 展方向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定位。这一点我 国的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已经着手实施。以中国 中旅(集团)为例,2002年,中旅集团彻底扔

掉了“等靠要”的思想和依靠企业经营积累缓步 发展的传统模式,确立了通过资产运作,实现超 常规跨跃式发展的新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目 前,中旅已利用企业自有资金,实现对13家地 方旅行社的资产重组;在整体收购瑞典中国旅 行社的同时,与德国TUJ公司在北京成立合资 旅行社的协议将签署;中旅的企业改制、筹组上 市方案已经确定,即将进人全面实施阶段。由此可见,中旅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其 他旅游企业也应该紧跟其后,把对企业的改制 纳人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轨道上来,只有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篇3:对中国儿歌现状的一点思考

我国通过儿歌来教育儿童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竹枝词》六组、《都城小儿祈雨歌》、《小儿戏具谣》等这些都是古代儿歌的经典之作。当然, 近现代也不乏优秀的儿歌作品:《歌声与微笑》、《卖报歌》、《蜗牛与黄鹂》等等。在吟唱中, 优美的旋律、多变的节奏以及丰富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这些优秀的儿歌是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必需品。大量的作品是以某些知识内容作为素材, 引导学生形象有趣地认识自然、社会和生活, 活跃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可以说儿歌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一首好儿歌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甚至一代人的成长。

近年来, 像《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儿歌几乎堙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灰色另类儿歌、情歌之类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有的带有色情暴力倾向, 有的发泄厌学等消极情绪, 有的传递关于社会的负面内容, 低级趣味的感觉充斥其中。孩子们过早地涉足到了成人空间。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利于积极向上情操的形成于培养。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审美方向的不良扭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方面, 网络大众传媒发展飞快, 儿童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接触多样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儿童身体发育成熟较快。同时未成年儿童大多处在心智技能发展不成熟的状态, 是非善恶观念还不稳定, 大多以自己的感受为判断标准, 因此, 在选择歌曲的时候容易被所谓的灰色另类儿歌、情歌之类的流行歌曲所迷惑。

二、学校音乐较陈旧, 与儿童精神需要脱轨。儿童学习儿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音乐课及其各种音乐活动,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较陈旧, 大多数歌曲旋律老化、歌词老旧, 与现在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 不能引起学生的演唱兴趣, 不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感受相撞产生共鸣。缺乏吸引力, 自然也就不能再儿童中广为传唱。

三、专业创作队伍流失, 音乐资料匮乏。一方面, 建国初期的优秀作曲家退下来之后, 新一代词曲作家没有接上。主要是受利益驱使:因为创作一首流行歌曲让歌星演唱往往比在刊物上发表一首儿歌得到的报酬要多得多。再者, 创作儿歌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 年轻的作家一般那很少愿意从事于儿歌创作, 这与我国有3亿多儿童的现状是极不相符的。另外, 新一代的词曲作家缺乏创新融合的意识, 大都有墨守成规、机械重复的恶性循环, 导致我国音乐资料严重匮乏。

四、地方政府投资、支持力度不足, 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较弱, 出版社和销售商利益第一的理念的影响, 整个大环境非常不利于提起儿歌创作者的创作热情。2005年制定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只是局限于北京、南京等这些大城市, 在地方还没有很好的起色。

根据以上分析, 要建立长效的儿歌创作与发展机制, 国家和社会就应该致力于:

第一, 致力于组建一支专业的儿歌创作队伍, 并广泛征集社会上的优秀儿歌作品, 集思广益, 为儿歌资源库储备更多高质量的经典之作。

第二, 更新学校音乐教材用书, 保证教材的与时俱进, 同时在教授过程中多与当今实际、伦理道德相联系,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值, 学以致用。

第三, 联合各个主要影响力量, 扭转儿童的审美方向。包括:学校、网络、社会、传媒等设立专门的儿童区域, 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审美情趣。

第四, 地方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力度, 严格施行《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 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使儿童能够得到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精神食粮。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 优秀的儿歌不仅会影响少儿的童年, 甚至还会影响其一生的价值取向, 所以, 关注儿歌即关注教育, 关注儿童, 关注祖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艳秋.从传承到飞跃——儿歌历史的探析与思考.名作欣赏, 2011, 17.

[2]郭智林、聂敏.中国童谣儿歌的历史、现状及展望.文学与艺术, 2010, 1.

篇4:对高中写作教学现状的一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教会学生如何写议论文得高分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他们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见解,应该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真谛。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追求这个真谛呢?首先,要解决学生不肯写的问题,要让学生愿意写,有话可说。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乐于表达。在命题设计上,要尽可能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靠近,贴近生活热点、走进学生生活,同时命题形式要灵活、新颖。其次,在要求上,我们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淡化写作的要求,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倡导学生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实现写作个性化。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选择以新闻时事评论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时评来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兴趣,使他们写作时不再敷衍了事。

时评是议论文的一种,也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严格地说,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和隐藏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观点。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群众性,短小精悍,思想深刻,言辞锋利,形式灵活。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能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聚焦时事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如前段时间南京玄武区有关部门为美化道路要拆除路边的报亭,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师及时组织学生搜集评论,并展开讨论。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所以学生对此事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气氛活跃,写起文章来意气风发,丝毫没有往日的应付痛苦之状。

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还得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时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勇于质疑批判、积极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纷扰复杂,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时评写作可以让他们直面人生,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师利用时评作文,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武大樱花树下穿和服拍照”事件的时评写作中,学生能辩证的一分为二看待武大学生行为,既肯定他们爱国的一面,也提出爱国应该理智,方式应该温和,最后总结出今时今日的环境下,真正的爱国应以“宽容、和平”为前提,不沉溺于过去的屈辱,而是着力创造未来。在时评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思考、交流,他们对社會的认识不再流于肤浅,审美趣味、人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地调整。

时评写作还可以解决写作素材陈旧、说假话空话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写起作文来往往只会拿屈原、司马迁、李白、项羽、李清照等古人说事,素材老套。而时评作文完全可以弥补这种缺陷。时评作文让学生不再眼盯着古人,视野投向广阔的社会,关注现实中的人和事,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觅取大量的生动鲜活的素材。

时评写作,给目前写作教学带来了一阵新风,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我手写我心,实现写作个性化,将写作变成一种生命需要,全面提高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篇5:对部队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摘要] 在当今物质横流,经济腾飞的时代,人民的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举国上下都投入到经济建设的热潮中。而相对封闭的军营如何面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式下,研究新时期部队的管理工作。江泽民同志说过“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句寓意深刻的话,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努力解决好 “打的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关键字]部队管理新时期

在当今物质横流,经济腾飞的时代,人民的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举国上下都投入到经济建设的热潮中。而相对封闭的军营如何面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式下,研究新时期部队的管理工作。江泽民同志说过“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句寓意深刻的话,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努力解决好 “打的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而我们消防部队由于其特殊性,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浪潮中如何正确面对冲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以下我就新时期部队管理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部队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部队管理是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因此部队管理要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部队执勤战备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部队组织功能效率,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积极性,按照消防部队的宗旨,性质,把队伍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战斗集体,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部队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坚决按照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广大官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依法从严治军,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部队,建立正规化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发扬我军管理的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的本色,密切官兵关系,增强内外团结和部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的作用,提高部队管理系统功能效益,培养部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优良的战斗作风,预防各种事故,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部队作战,训练等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二、部队管理的职能

部队管理职能,是指部队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管理活动客观存在着必然的发展过程和步骤间,必然的联系。管理职能是对这些步骤,次序和联系的能动性施加作用,使管理活动沿着其固有的规律发展,以提高管理效益。部队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控制职能,协调职能上述五个职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五个职能围绕管理目标发挥整体作用,并持续地协调运行。从而使系统的功能在不断放大,使目标不断的增益。

1991年1月,在军委扩大会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战斗力很强的人民军队。”

《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建设纲要》的正式颁布,其核心内容就是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建设部队。“五句话”总要求作为新时期治军建军的重大方略,思想极为深刻,内容十分丰富,概括了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涵盖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我军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极大的丰富了新时期邓小平建军治军的思想。

在经济热潮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形成了在军队构成上的改变,以前战士的主要构成是农村兵,工人兵,而现在高学历士兵,家庭条件好的城市兵增多,对部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管理并使用好已经成了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这部分士兵有文化,思想有活力,有很多“点子”,大部分是独生子,独立性弱,好冲动,精神承受力弱,入伍前还有很多的社会习气。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消防军人,是很具有挑战性的。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应当在常规的政治,业务教育当中,不违反条令条例要求下,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在部队创新,对确实条件好的要大胆使用,把先进文化引进军营。现在消防部队的新装备、新技术越来越多,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如何使用,如何维护等方面也是一大难题,而高学历,城市兵的到来,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有利条件。同时虽然我们提出新时期部队构成发生的变化,高学历兵,城市兵增多,给管理虽然带来难度,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他们也活跃了军营文化,带来了科技活力,很多大学生的入伍的确带来了先进的训练、管理方式,而未来一段时期高学历人才入伍已成一种趋势,所以只要引导好,教育好,使用好,我国消防事业的腾飞指日可待。

三、部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部队管理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当前部队管理实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说,部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好坏。

第一 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讲过:“我们现在有不少干部,不会管理部队。连队干部不会管连队。好多事故都是因为不会管理,不会做工作,不会做人的工作,不会做思想工作,使矛盾激化而发生的。要把部队管理好,就要提高管理能力。所谓管理的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

管理是一项根本性工作,是说管理关系到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军队建设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和为谁服务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管理关系到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

我军几十年的建设时间证明,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主要靠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靠政治工作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作用,同时也离不开严格正规的管理,来贯彻部队的建军思想,原则和条令条例,通过管好干部带好兵,建立正规的内部秩序和良好的内外关系,培养部队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发挥坚强的基础作用和保证作用,如果忽视和放松了管理教育,就必然会影响部队的作风纪律建设,就会出现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部队形象的问题。管理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管理中是否坚持与我军性质相适应的管理原则和方法,不仅决定着部队管理工作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军队建设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然而我们有些管理者站不到这个高度上认识管理工作,错误的认为,管理是一项行政事务性工作,搞好搞坏无关军队建设大局。以至管理工作摆不到应有的位置,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如有的以单纯行政命令带兵,有的以兵惩兵,有的误岗罚岗,误假罚假,甚至有的还打骂体罚士兵,如果部队管理都按照这些方法管理下去,军队建设必然要偏离正确的方向。管理关系到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

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既要管人,又要育人,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是管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有些管理者只知道管人,不注重育人,有的管理不严,标准不高,致使个别军人违纪,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可以说,个别军人犯错误或是犯罪,除了自身原因外,管教不力,经常失控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把广大指战员培养成为优秀的革命战士,必须加强管理教育,改进管理教育方法。

第二,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一项全局性工作

说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是说管理教育关系到军队的全面建设,影响着部队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整体效益。是由部队管理工作性质决定的部队管理工作涉及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政治思想建设,军事训练和战备工作,还是后勤技术保障,都离不开严格科学的管理,管理工作搞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各项工作,关系到部队全面建设,如果把管理工作看作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是业务部门和基层的事,只是就管理抓管理,不仅管理工作搞不好,而且必然影响部队建设的全局。是由部队管理工作目的决定的部队管理工作最终目的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要实现这一目的,管理者必须站在部队建设全局的高度去考虑管理工作,为了部队建设的全局利益,抓好管理工作的落实,最大限度的发挥部队最佳的整体效益,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现在部队管理教育中出现的效益低下,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图眼前利益等,说到底就是有些管理者对管理的目的不够明确。管理者没有站在部队建设全局去筹划管理工作,而是站在某个局部考虑问题,这必然会在管理中顾此失彼,不能有效地发挥部队整体效益。是部队建设大局决定的在新形式下部队的大局就是保持部队高度的稳定。要保持部队高度的稳定,部队各项工作应该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同时,部队全体官兵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作到令行禁止;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这就需要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通过严格的管理教育,来实现部队高度的稳定。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官兵切身利益受到一定影响。加之社会上一些消极腐朽东西的侵蚀,加强部队的管理,对保持部队高度稳定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

说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说管理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管理工作作为搞好其他工作的必要前提,渗透于部队的一切工作之中,部队的全部活动都有赖于严格科学的管理来保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和战略任务,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以正规化为必要条件的,而建设正规化的军队,实现“五统四性”,大量的工作是管理。比如正规化的内部秩序,要通过管理来建立,正规化的教育训练,要由管理来保证;优良的战斗作风,要通过管理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要通过管理来维护;器材装备越先进,越依赖科学的管理。离开了管理工作,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就难以实现。新时期我军管理工作的基点应建立在正规化的基础上,为实现我军的“三化”服务。时间证明,部队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能否搞好管理,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基础是否牢靠。基础牢,部队建设就有可靠的保证。

第四,部队管理是部队建设一项经常性工作

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管理。消防部队平时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一种集团,组织严密,分工精细,步调一致,高度集中统一,都离不开管理。管理规律决定部队管理是一项不间断的经常性工作,要严格遵循一定规律不停地运转,管理工作时刻不能间断。部队平时的业务训练、以执勤战备任务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完成及日常生活等都有大量的管理工作。在火场上管理任务繁重,要求高,要取得灭火作战的胜利,也要管理工作作保障。所以管理工作不能不经常,时管时不管。否则,部队就会失控,就会出问题。

篇6:对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一点思考

提 纲

一、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三)建立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成本观念淡漠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三)企业材料使用是相当混乱的

(四)成本信息不能满足材料成本管理的需要

(五)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六)材料管理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

三、改进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二)加强采购管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三)加强物资使用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四)强化材料管理的基础工作

(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六)完善制度,加强考核,落实责任 对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正在进一步深化过程中,改革成本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国有企业的材料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要加强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必须抓好材料采购,减少材料的采购成本;必须强化材料的使用管理,做好材料的最优化使用;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保证材料成本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必须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促进材料成本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必须在整个管理中,始终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原则,健全材料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成本管理

现状

措施

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其中建立科学现代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这篇小文拟就企业材料成本管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有效地控制成本开支,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具有巨大的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都是一系列“价值链”的一个小环节,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仅仅局限于生产这一狭小区域,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范围扩展到采购、销售以及整个行业的“价值链”的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分析,进而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现代成本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企业的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甚至每个人,每个环节都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进行核算,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成本任务和效益明细帐,在任何时候都精打细算,使资源得到最优化使用,从而整个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三)建立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代成本管理制度将市场竞争引入企业内部,将竞争压力传递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让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真实信息,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每个部门每个人将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二、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般而言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企业的经济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确定后,在一段时间内产品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是不会有大的改变,材料费用就成为产品成本的关键因素。在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材料管理在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材料使用和材料成本核算等是比较混乱的,造成了惊人的浪费,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先进观念是相脱节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成本观念淡漠

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进入市场经济后, 企业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企业既是生产者, 又是经营者。但实际工作中, 许多企业往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中心, 只注重产值, 却没有关注产品成本,不会考虑到企业内部产品的生产费用,其他非生产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 如管理部门的管理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的设计环节及供销环节等, 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认为这些不是生产者的事而是公司老总和销售人员考虑的问题。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 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场所, 也是生产的导向, 但是许多企业却脱离市场进行材料采购,不是以市场来合理调配资源,而是以人情关系网来决定是否使用你的产品,回扣、暗箱操作十分猖獗,质次价高,缺斤短两是很常见的事,结果用这样的材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是不高的,成本是不可能降下来的,企业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

(三)企业材料使用管理混乱

一般而言,企业的材料自出库之时就是成本增加之时,至于材料是否应用在专门方面?是否未使用?是否物尽其用?是否有更好的代用品?是否大材小用等等这些问题是没有谁会关心的,常会造成材料的白白浪费,产品成本高居不下。

(四)成本信息不能满足材料成本管理的需要

成本信息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出、传递或取得的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耗费情况的成本数据和成本资料。而材料成本信息是材料成本管理的依据, 它可以控制和考核企业的材料管理的成败, 可以用来制定企业材料的计划、预算和长短期的管理决策, 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有的部门或个别会计人员为了完成各种指标或任务,或为了部门利益,往往人为地调整成本, 乱摊成本, 不计、少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得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耗费水平, 造成企业虚盈实亏、潜亏严重、账目混乱、信息失真的局面。

(五)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 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 尤其是在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 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 经营能否顺利进行, 很大程度上取决对成本的管理手段。但是,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仍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 离电子化、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而随着影响产品成本因素的不断增加, 企业各成本管理部门所要处理的信息急剧增多, 这就迫切需要通过会计电算化手段进行企业的成本管理。

(六)材料管理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

一般企业材料管理由物资计划、材料采购、储存保管、使用管理等几大环节组成,这些部分分属几个部门,相互仅关心自己部门的那一小部分的工作,缺乏全盘的考虑,没有明确分割材料成本,一旦成本出问题互相扯皮推诿。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材料管理系统重账面管理, 忽略实物管理, 重事后算账, 缺乏经营控制, 忽略了材料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和管理决策。这样容易出现账实不符,账面成本不健全, 报表流于形式等现象。另外, 企业动态材料成本掌握不及时, 很少开展市场调查和生产经营活动分析, 难以实现科学化管理。事实上, 对一个企业来说, 材料成本管理应以优化企业价值链为着眼点, 应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方面的信息进行制度设计,形成明确的材料成本的管理制度,核算制度和考核制度,并按之执行, 以免材料管理上的混乱而造成经济损失。

三、改进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在企业材料管理中, 人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其加以重视, 可更有效地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效益, 对于改善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 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 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 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 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 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的5 个层次, 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就是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 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 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 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 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加强采购管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1、推行区域性物资采购,集中整合物资采购批量,提高供应厂商对企业更多的价格优惠。当前,部份省市都相继成立了企业集团和与之相适应的物资公司,各企业集团对其下属各子公司的物资进行了部分集中采购,在实践中已初步显现了物资集中采购的价格批量优势。例如,为进一步发挥集中采购的价格批量优势, 一些煤矿企业通过物流协会的组织,对通用的矿工钢、轻轨、钢绳、钢管、标准件、电缆、电焊条等物资材料进行区域性的物资集中采购,更大限度地扩大物质采购的批量,增加供应厂商对企业更多的价格折扣,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

2、阳光采购、扩大招标采购范围。实践证明,要降低物资的采购价格,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竞争招标,因而要尽量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这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通过招标,从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的价格、合同的签订等各个环节,进一步确定招标采购的品种和数量,杜绝回避招标、小范围议标及个别领导确定厂商和价格的不规范行为,从而能够有效地通过招标采购方式来降低物资的采购价格。扩大招标采购,首先是要搞好企业需用材料的年计划,计划量小或准确性差,临时性急件计划多,就不适于招标,当然就不能发挥招标采购的价格优势。其次是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方案和评标办法。有的物资用最低价格法评标,有的物资要用“质量、技术优先,价格合理”的方法评标。特别是一些企业需要的重要材料和专用产品一定要按“质量第一”来采购产品,否则低价格采购的重要材料,实际使用的材料成本反而更高。

3、推行专家采购,降低材料设备的运行成本。例如随着钢铁企业逐步实现高度机械化,生产所需材料设备的技术性、复杂性越来越高,如果采购的材料设备运行不经济,就会增加材料的使用成本。这就要求物资采购人员懂技术,懂业务。为此,企业可以成立以企业主管领导为组长,以物资部门、生产技术设计部门、机动部门、财务部门、法律事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谈判组。对煤炭生产和安全性影响大的材料设备,由专家组逐一与供应厂商进行谈判,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优化方案,优选设备,提高材料设备采购的可行性,降低材料设备的运行成本。

4、优选供应厂商,发展伙伴型供应商,降低材料采购的物流成本。在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服务等因素的前提下,致力于与质量可靠、供货能力强的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与伙伴型的钢铁企业在矿区筹建钢材专业市场,减少中间环节,简化钢材送货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与煤矿采掘机械设备的知名厂家强强联手,创新煤炭企业供应物流新模式,积极推行寄售式库存管理,使供应商库存前移到生产使用现场,供需见面,既防止了计划不周造成的物资采购积压,又增强了供应工作的快速反应力。可以与伙伴型供应商达成一揽子采购协议,使得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不仅能保证质量,又能及时交货, 而且还可以得其付款及价格的更多优惠,从而大大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三)加强物资使用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1、加强对材料发放的监督、跟踪,管理。一般情况下,企业材料在发出之后即作为费用支出进行核算。但在消耗环节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材料丢失严重,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因此要加强材料的跟踪管理,使材料真正用到生产各环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大型材料,应制定专项管理办法,设置专(兼)职跟踪管理人员,建立跟踪台帐,随时掌握材料的使用动态,杜绝丢失和浪费。

2、加强现场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使用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物尽其用。建立材料使用情况的台账,材料使用者必须研究材料的最佳使用的方案,对使用不善的必须作出考核。

3、强化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投入管理。例如,对建筑企业工地转换准备施工材料时,实行材料成本预决算制时,应严格按预算控制材料投入。工地准备完毕后,进行验收、决算时,应控制好重复使用材料的投入。

4、加强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在一些企业生产中消耗的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这一特点使得生产消耗的主要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和替代。加强物资的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这样的企业要组织人员,设立专职的物资回收复用机构。下达物资回收复用指标,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新材料投入,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5、搞好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及研究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要向科学技术要效益,通过采用物美价廉、低耗的新材料、新产品可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产品的品质。

(四)强化材料管理的基础工作 要实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 必须保证有真实的、及时的和完整的成本信息。成本核算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企业的损益, 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财会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同时, 财会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 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 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 精通会计法规制度, 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另外, 还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规教育。《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个规定将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责任严格区分开, 有利于阻止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从法律上堵住了单位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漏洞。

(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是提高企业现代化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过去企业的账目基本上是手工记账,企业年终盘整,部门每月盘整,不到年终或月末企业根本不知道效益情况,而且结果是否与实际相符,是有很大水分的,企业的经营决策常因账目信息不能及时处理或结果失真而出现失误。这一点在企业的材料管理上显得尤为突出,企业材料种类多,信息量大,变化也是很复杂,传统的手工方式是处理不了的,必须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使用了计算机后,在专门的软件帮助下,各部门的材料信息可以及时共享,可以实现对材料最优化使用,相互督促避免信息失真等。据调查,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运用了用友U8 管理软件, 建立了涵盖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往来款管理、成本管理、工资管理和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网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数出一门, 全企业使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已成为提高企业利润的一把有力武器, 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有效地集成, 使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可以高效有序地运行。

(六)完善制度,加强考核,落实责任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加入了WTO,我国企业的传统成本会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必须改变观念,从现代会计的大视野主动研究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加强成本会计工作,保证实现成本会计目标。归根结底,企业材料成本的目标实现是必须有制度保证,必须建立合适的材料管理制度。

1、贯彻“三全”管理原则。目前,多数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能只落实在材料部门,企业虽然制定了许多材料管理办法,但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材料成本管理与技术设计、使用管理部门、使用人员等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贯彻“三全”管理原则。即对材料成本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技术设计、生产使用、材料、财务、考核等过程和角落都要管到。只有真正实现材料成本的“三全”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材料成本管理好。

2、实行材料成本承包责任制。材料成本指标要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个人。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纵向将指标落实到基层用料区队、班组、直至使用者个人头上;横向与有关领导、职能部门挂钩,形成完整的承包网络,不留死角。实行承包责任制,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承包指标测算必须科学、合理;二是考核必须严格,奖惩兑现,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建立材料成本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开会分析研究材料成本消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搞好材料消耗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及分析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把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

(二)抓好材料采购,减少材料的采购成本;

(三)强化材料的使用管理,做好材料的最优化使用;

(四)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保证材料成本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

(五)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促进材料成本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六)在整个管理中,始终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原则,健全材料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陈玉聪:《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2006(1);

上一篇:如何做个好诉讼律师下一篇:我比儿子幸福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