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2024-06-04

江西高考理综训练(精选6篇)

篇1: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2017江西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

江西高考语文试题江西高考数学试题江西高考英语试题江西高考理综试题江西高考文综试题 江西高考语文答案江西高考数学答案江西高考英语答案江西高考理综答案江西高考文综答案 愿你执才高八斗生辉笔,饮才思万千智慧水,带气定神闲满面笑,拥胸中成竹满怀志,书锦绣嫣然好答卷,定折取桂冠来题名。出国留学网高考栏目为你准备了“2017江西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已公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热点聚焦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征集志愿 一本分数线 二本分数线 三本分数线 专科分数线 一本大学排名 二本大学排名 三本大学排名 专科学校排名 文科热门专业 文科大学排名 理科热门专业 理科大学排名

篇2: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Br:80 I:127 Na:23 Mg:2

4Al:27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首先总结出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规律

B.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C.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D.电场是人们为了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入的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物质

15.如图所示,铁板AB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先缓慢抬起

o铁块B端使θ角增加(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

B.磁铁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铁板对磁铁的弹力逐渐增加

16.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上面放置一小铁块,现有一水平

向右的恒力 F 作用于铁块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铁块与长木板都向右运动,且两者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B.若水平力足够大,铁块与长木板间有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C.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D.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仍将保持相对静止

17.我们赖以生存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有1/4是双星,假设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2r2(rr1)

GT242r2r142r1323B.GT2C.GT2D.GT

218.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以恒

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小球受的合力对小球做正功

C.水平拉力F的瞬时功率逐渐减小

D.小球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

19、在远距离输电时,输送的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所用导线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

为S,总长度为L,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为P′,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用,则P′、P

用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20.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长为L、宽为b、高为d的矩

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为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为金属材料。图2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为U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带负电的尘埃被吸入矩形通道的水平速度为v0,当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将被收集尘埃的数量与进入矩形通道尘埃的数量的比值,称为除尘率。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增大除尘率,则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只增大电压UB.只增大长度L

C.只增大高度dD.只增大尘埃被吸入水平速度v0

2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的O点有速率相同、方向各异、质量为m、电荷量

为-q(q>0)的大量粒子。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x,y)。不计粒子的重力,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O点出发的粒子中,只有一个出发方向的粒子会过点P(x,y)B.从O点出发的粒子中,可能有两个出发方向的粒子会过点P(x,y)C.若知道过P点粒子的出发方向与OP之间的夹角,则可求得粒子 的运行速度

D.若知道过P点粒子的出发方向与X轴之间的夹角,则可求得粒子 从O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下图20分度游标卡尺0刻度损坏,但有一格对齐,读数为__________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9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测量电路来没量电压表的内阻RV。图中两个固定电阻的阻

值均为R,S2,S2是开关,E是电源(内阻可忽略)。①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中的实物图连线;

②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开关S1保持断开,合上开关S2,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再合上开关S1,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电压表内阻RV=。(用U1、U2和R表示)

24.(13分)如图甲,平行导轨MN、PQ水平放置,电阻不计.两导轨间距d=10cm,导体棒ab、cd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棒在导轨间的部分,电阻均为R=1.0Ω.用长为L=20cm的绝缘丝线将两棒系住.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t=0的时刻,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丝线刚好处于未被拉伸的自然状态.此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感应电流磁场的影响.整个过程丝线未被拉断.求: ⑴0~2.0s的时间内,电路中感 应电流的大小与方向;

⑵t=1.0s的时刻丝线的拉力大小.(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做答)33.【物理——选修3-3】(15分)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以下有关振动、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必须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 B.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x,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x将增大

(2)(9分)光纤是现代通讯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它利用全反射原理来传递光信号。

现有一根圆柱形光纤,已如制作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为n。假设光信号从光纤一端的中心进入。为保证沿任意方向进入的光信号都能传递到另一端,n不能小于某一值。(1)求n的最小值;

(2)沿不同方向进入光纤的光信号传递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求最长与最短时间的比。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编号)(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

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选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B.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减小 C.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94E.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41Be2He126C0n

F.200

238

个92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23892U

(2)(9分)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A1kg的物块A与质量mB2kg的物块B,A与B均

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

高点C。取g=10m/s,求:

(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B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新建二中2014届高三理科综合训练卷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D 7 B 14 CD 8 C 15 DC 9 D 16 DA 10 B 17 DB 11 A 18 DD 12 B 19 BDC 20 ABBCD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2.1.340;6.5772

3-3-

524答案:⑴1.0×10A,顺时针⑵1.0×10N34、(1)BDE

35(1)BCE(2)

(1)设B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B,到达C时的速度为C,有mBgmB①

2C

R

„„„

1122mBBmBC2mBgR„„„„②代入数据得B5m/s„„„„„„22

mB12„„„„④ 2

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

B的速度为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Ep

ImBBmB1„„„„„„⑤

代入数据得:I4Ns,其大小为4Ns„„„„„„⑥

(3)设绳断后A的速度为A,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mB1mBBmAA„„„„⑦

篇3: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一、周一:100米,立定跳远

1.准备活动快跑4圈。

2.三个跑的练习。

3.30米加速跑3次。

4.50米加速跑3次。

5.100米跑4次(测试)。

6.快速跳台阶接加速跑3次。

7.(支撑高抬腿50次+摆臂练习50次)×4组。

二、周二:上坡跑(斜坡)

1.准备活动快跑4圈。

2.三个跑的练习。

3.长距离上坡跑3次。

4.上坡跑(拉大步子+冲刺)3次。

5.上坡跑接平跑3次。

6.400米跑2组。

三、周三:800米,耐力训练

1.准备活动快跑4圈。

2.三个跑的练习。

3.30米加速跑2次。

4.80米加速跑3次。

5.800米练习(测试、按要求跑)。

6.500米跑3组(要求步子大,弯道重心向内)。

7.弓箭步走20米×4组。

四、周四:力量训练,足球

1.足球运球绕田径场3周。

2.力量练习:

(1)负重半蹲(男150斤、女100斤) 4~5组。六、周六:力量训练,足球

(2)卧推杠铃(男60斤、女30斤)4组。

(3)快速两头起12次×4组。

(4)快速两头翘10次×4组。

3.足球绕杆射门练习,要求以上(3)、(4)可以练足球等待时循环做。

五、周五:速度,耐力,足球

1.运球绕田径场3周。

2.三个跑的练习,30米加速跑2次。

3.50米加速跑2次。

4.变速跑6圈(直道全力快跑接弯道慢跑)。

5.足球绕杆射门练习。

6.向下跳8次。

1.足球运球绕田径场3周。

2.力量练习:

(1)负重半蹲(男1 50斤、女100斤) 4~5组。

( 2)卧推杠铃(男60斤、女30斤) 4组。

(3)快速两头起12次× 4组。

(4)快速两头翘10次×4组。

3.足球绕杆射门练习,要求以上(3)、(4)可以练足球等待时循环做。

篇4:2015高考理综失分诊断

考生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写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o理状态、对于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度和质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等原因,导致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1.阅卷老师心目中的高分物理试卷表现为:

(1)审题能力强,题意理解准确到位,能将隐含条件无遗漏地挖掘出来;

(2)合理借助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再现解题信息;

(3)思维过程展示清楚,运用的物理知识和规律一目了然,公式书写正确;

(4)解答过程完整,推理严谨,细节上漏洞少,运算准确,最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高;

(5)书写规范、整洁,表达有条理、有层次。

2.细则决定成败.谨小慎微防失分

阅卷老师为不少考生因非智力因素所犯的错误而导致无谓的失分而唏嘘不已。据抽样统计,高考物理试卷中,考生在容易题(约占40分)、中等题(约占60分)、高难题(约占20分)因各种失误而丢掉的分数分别达到8分、8分、12分左右。高考阅卷都是按步得分的,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规范。解题过程务必清晰,画出必要的图形,保证列式正确。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失分现象

从2014年高考阅卷情况看,失分主要表现为:

1.知识点遗忘:对于大多数考题,考生一般都能意识到出题者究竟考查哪个知识点,这种考题一旦遗忘对应的知识点,就很难答对。

2.审题不清,理解偏差,抓不住关键字词:比如选择题中的“正确”与“错误”,“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示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

3.思路混乱,找不到解题方法:考场上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目,就认定以前见过类似的,但就是想不起来原来的做法,也辨别不出眼前的题目和原来的有什么区别。

4.作图随意,缺乏严谨:①作图时,未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线上及两侧;②没有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用折线连接;③往往漏掉原点及最后一点;④不注意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⑤书写数据时的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不清;⑥实物连线图中没连接到接线柱上,在空中交叉;⑦滑动变阻器连接出错,限流、分压电路混淆不清,电表连接不考虑量程。

5.运算能力太差:缺乏动手运算的训练,其弊端在考试时显露无遗。

6.解题书写不规范:①力学题不画受力图;电学题不画等效电路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题不画粒子运动的轨迹圆和找出半径关系;②没有分步列式,物理公式不写字母表达的原始方程;③遗漏所求物理的必需单位;④不注意题目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典列剖析:

(2014新课标卷I)如图1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为2.8.得分率为46.67%。 【失分诊断】①不理解系统内加速度;②因为几何关系不明确而导致错解失分;③不会使用功和能量观点建立初、末状态之间的参量关系方程。

三、列出你的失分清单

考生借助阅卷评分细则,对于每一学科的试卷你可以作如下分析:

A.在考试之前,我对这一科目的考试有多大的把握?

B当我答完此份试卷时,自我感觉是否顺利?

C.答完此份试卷时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D.完成试题后我是怎样做的检查?检查的效果如何?

E.在本次测验中,造成丢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①由于粗心失误丢了多少分;②由于审题错误丢了多少分;③由于记忆混淆失误丢了多少分;④由于答题不规范,或因书写质量太差丢了多少分;⑤由于答题步骤不全丢了多少分;⑥由于答题的速度慢,没有做完题丢了多少分。

F.在本次测验中,我最满意的是对哪三道题的回答,其原因是:

①此题恰好被我押中了;②其实不懂,但是我蒙对了;③这道题很难,多数人都做错了,但是我做对了;④以前我总是做不好这类题,但是这次我做对了。

G.在本次测验中,我最不满意的是对哪三道题的回答,其原因是:

①此题本来会做,但是却因为马虎做错了;②此题根本就没看懂;③此题与做过的某个题很相似,但是有些区别(是个陷阱),我没有看出来;④以前就怕做这种题,希望能躲开它,没想到这次真考了。

四、阅卷老师对于复习的个人建议

方向1:提升应试能力,避免失误丢分

①避免审题失误丢分;

②避免粗心失误丢分;

③避免记忆短路丢分。

方向2:调整策略,全力冲刺

策略①:研究题型,学会举一反三;

策略②: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策略③:考试时思路清晰,淡定从容。

nlc202309011303

方向3:十大增分利器要记牢

①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②清除屡犯的重复错误;③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④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毛病;⑤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⑥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⑦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利用时间;⑧提高书写质量;⑨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⑩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总之,只有将掌握好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转化为高考分数,我们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否则,知识和能力在高考面前就是无效的。而减少失分,是取得高分的不二法则。

化学:审题严密,书写规范,减少过失性失分

重庆市特级教师 吴俊红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在命题形式上继续突出课标要求,回归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相较于201 3年的考题,在必考题部分题目计算量减少,试题难度整体来说较201 3年有所降低,但是从阅卷场上的情况看来,考生存在着大量的过失性失分,虽然考题降低了难度,但是平均成绩较往年无明显变化。下面,笔者就阅卷的情况,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在高考阅卷场上,阅卷老师常常为一份份回答精彩的高分试卷点赞!这些高分试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说明这些学生自我要求严格,学习习惯好;二是解答完美,无懈可击,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合理、简洁,老师对他们的答案无可挑剔,说明这些学生基础扎实,已经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三是思维流畅,思路清晰,说明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上述的种种特质帮助他们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老师们也为不少学生所犯的低级错误而扼腕叹息。据统计,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学生在容易题(约占30分)、中档题(约占50分)、难题(约占28分)因各种失误而丢掉的分数分别达到5分、8分、14分左右,特别是前两类题目的丢分,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注意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每次考试后,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提醒自己在后面的考试中吸取教训,加以改进,完善解题机制,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无谓的失分。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失分现象

化学高考考生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审题不严密、概念不清晰、实验不重视、思维不灵活、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考生在参加考试时要提醒自己不要犯低级错误,强化审题严密、书写规范等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小失误。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和表达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过失性失分,这是很不划算的。可以这样说,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如果审题习惯能好一些、书写规范一些,每个学科可以增加10分以上。

1.(2014上海卷)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原理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 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0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一[Cu( 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CS2熔点高于C0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为5.3,得分率为44.2%。

【精解精析】(l)a项,减压,导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b项,增加NH3的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项,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项,及时移走产物,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铜液中的氨水(碱性)能与C02发生反应,当C02适量时发生的反应为2NH3+C02+H20=(NH4)2C03,当C02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NH4)2C03+C02+H20=2NH4HC03;

(3)由化学方程式“Cu (NH3)2Ac+CO+NH3=[Cu(NH3)3CO]Ac”以及“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吸收co最适宜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即①低温加压下吸收co;②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③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有C、H、O、N,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C>N>O>H;氮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 规律可知最外层排布的轨道式是(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元素气态氢化物低温稳定性或者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进行判断。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根据co2的电子式(:O::C::O:)可以写出CS2的电子式(:S::C::S:);因为“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所以CS2的熔沸点高于C02

nlc202309011303

【失分诊断】本题的丢分点主要有:将选项“bc”中的“b”写成“B”;在比较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时,未注意“短周期”,将铜元素也纳入比较;要求写出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写成了氮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或电子式;将CS2的电子式写成结构式。

2.(2014安徽卷)Na、Cu、0、Si、S、CI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 周期第族;S的基态廪子核外有 ______ 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2)用“>”或“<”填空:

(3)CuCl(s)与0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qC、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I CuCI(s),放出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CI0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IOz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6.4,得分率为45.7%。

【精解精析】(l)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lA族;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电子基态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2。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SiNa+;一般来说,原子晶体(Si)的熔点高于离子晶体( NaCI)的熔点,故熔点:NaCIS,所以酸性:H2S04

(3)根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02(g)-2CuCl2(s)+2CuO(s) AH=-177.6 kj.mol-1.

(4)在此氧化还原反应中(Cl2 +2CIOi =2CI02+2CI-),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oz,转移的电子数为2e,所以用单线桥表示为(

【失分诊断】本题的丢分点主要有:将表示N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lA的“A”漏写;将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2写成ls22s22p63s23p2;漏写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焓变AH的单位,AH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一致,或将表示放热的“一”写成“+”;在使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将箭号的起始错位、指向弄错,或在箭号上标注“失去”二字,使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未在箭号上标明“得到”或“失去”或将箭号的起止错位;或将CI写成CL或cl,将Cu写成Cn,将Cl02写成C102或Cl02等。或将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成电子式或轨道表示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

考生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三个月,主要应该进行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专题复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考生构建起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知识从无序到有序,由零乱变系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各种类型题的基本解法,并掌握更优质的解法,同时,考生也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综合复习的目的是优化考生的解题机制,提高考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在这个阶段,考生要注意提高训练质量,优化应试技巧和得分策略。

总之,高考场上的成败取决于考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在考试中只要注重细节,减少过失性失分,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生物:扎实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细读慎审避免大意失分

重庆市特级教师 颜英波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保持了近年来重基础、重实践、考能力的风格,注重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考查方式和试题素材两方面均具有新颖性。从阅卷场上来看,大量考生存在着过失性失分,令人十分惋惜。下面笔者将根据高考阅卷的情况,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高分的考生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基础扎实。2014年卷的选择题第1、2、3、4题都注重对教材中基本实验、基本知识和结论的考查,绝大多数优生能得到24分。7-1题考查了生态部分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优生得分情况也不错。第二,联系实践的能力强。选择题第5、6题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需要考生把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相结合,锁定适用于该题的生物学知识。第三,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如7-11(2)题和第9题图、表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考生必须获取并完成转换。第四,书写工整、答题规范。

2014年生物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丢分都比较严重,选择题平均失分20分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生错了3个及3个以上的选择题,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2、4、6题,其中1、2题属于容易题,4、6题属于中等难度题。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更不乐观,失分主要集中在第7 -11(2)题(系高难度题)、第8题(1)的①小题(系高难度题)和第9题(系中、高难度题),主要原因是读题不仔细、抓不住关键信息、迁移能力不足以及答题不规范。

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呢?第一,细心读题、抓关键词;第二,镇定地甄别模棱两可的选项;第三,结合题干与教材进行思考;第四,尽量用专业术语答题;第五,把自己的答案放入题目中再阅读,检查是否通顺;第六,书写工整、答题规范;第七,解决“会做”与“做对”的关系。

nlc202309011303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高考试卷

1.高考生物选择题阅读量、信息量大,部分题目综合性强,每个选择题同时考查多个知识点。选择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相互无关。这类题目一般较简单,基础扎实、熟悉课本的考生易得分,但需要冷静辨认。如2014年重庆卷的第1、2题,主要考查生物课本中实验的相关知识,属于记忆、理解层次,考生只需熟悉教材,掌握实验原理、材料用具、操作步骤和基本概念就没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多读课本,不能搞题海战术,盲目刷题。

第二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是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度大,需要考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如2014年全国I卷的第3、4、5、6题。

总之,考生在做生物选择题时应该放慢速度,静心阅读,才能识别陷阱,得到高分。

2.非选择题中问题设置较少,但每个问题难度大,分值也大,易丢分。在答题时需要抓住关键词,锁定用于答题的知识点。

问题一:书写乱、差

这是个人习惯问题,也是人为丢分的环节。建议考生在复习之余规范卷面,一份书写漂亮的答卷可能会被扣分,但至少不会被误扣分。

【解决建议】如果考生的字不漂亮,就应尽量保证工整地书写,要让阅卷老师读懂你的答案。

问题二: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在各种考试的阅卷过程中我们都发现考生的某些答案与题中的问题不相关,即使是高考答卷中也不例外。这类考生主要是没有仔细审题,想当然地作答,或没有明白出题者的意图。

【解决建议】进入高三复习后,特别是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读题、审题方面的演练,养成细心答题的习惯。

问题三:表述不准确、不规范

经过高三复习后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起来了,但是不清楚“听懂、理解、掌握、解题与得分”的关系和重要性,于是在做题时感觉良好,失分却严重。

【解决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适时总结、比较一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如“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滴”“细胞质、细胞液”“遗传物质、核酸”等。平时练习后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异,逐渐总结、规范自己的答题方式。

问题四:获取信息的能力差

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是考纲中明确规定的能力考查范围,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解决建议】在平常的复习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题干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在平常的考试和练习中有意识地整理、总结这类型的题目,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典例分析:

(2014重庆卷7题第1问)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1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l→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_________ 加剧。

【抽样分析】此题第一问平均得分1.7分,得分率为42.5%。

【精解精析】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从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与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种间关系有关。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就能准确地找到答案,如题中加点的字就是我们思考答案的关键信息。将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机物的是分解者。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是次生演替,与土壤中的种子或繁殖体有关。物种数目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也增加,植物之间的竞争加剧。

【失分诊断】有的考生把“分解者”写成“微生物或细菌或小动物”,这是对“分解者”概念不清导致的。有的考生不知道“种子或繁殖体”这个答案,说明其没有掌握次生演替。有的考生把“竞争”写成“种间斗争或种间关系或生存斗争”,这是混淆了相关基本概念以及忽略了题干中的“植物”二字的结果。

四、阅卷老师对于复习的个人建议

知识掌握与实践运用都是高考的重点,在生物科目中这一特点也非常明显。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如何尽最大可能减少过失性失分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找准方向、把握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是做好二轮复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1.回归教材

基础概念与知识均直接来源于教材,这是高三后期复习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考生对基础题的解答能力,增加答案的准确性,同时为综合性题目与实验探究题目打下知识基础。

2.精简、重组知识网络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已经构建了大量的知识网络,考生要做的就是把老师构建的知识网络精简、重组,变成自己的东西,以便在解题时搜索使用。特别要注意易混淆、易忽略的概念和结论等。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对解答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很重要的意义。

3.注重错题

荞成归纳错题的好习惯,对于自己错过两次以上的题,以及第二次遇到仍然不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总结原因,多次练习。需要考生有足够的耐心将难点一一攻破,要记住每减少一个失误,就是在为高考加分。

4.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解题必然要先审题,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需要细心和耐心。不少同学看到题目想当然地猜测问题,未读完题目或者没有仔细看清问题就下笔作答,结果要么是错失分数,要么多次修改答案影响卷面整洁。欲速则不达,把题目审透,审准,挖掘、转化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在脑海中筛选相应的知识点,组织答题语言,此时下笔答题才可“一挥而就”。习惯不是短时间可以形成的,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该方面的练习,为高考做准备。

“光说不练假把式”,拿出实际行动改变自己在复习和考试中不足的地方,在考试中冷静对待眼前的试卷,仔细答题,降低失分风险,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发挥便是一种胜利。

篇5: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广西来宾市教学质量调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联袂(mèi).

淇水汤汤(shāng).

B.羁绊(jī).

皮下脂肪(zhī).

C.绮丽(qǐ).

殚精竭虑(dān).

D.醇厚(chún).

造纸作坊(zuō).

答案 C

2.(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踟蹰 一抔土 乌烟障气

B.揩油 廖落 伤元气 开门揖盗

C.杂沓 韶光 画座标 珊珊可爱

D.刨花 斑驳 戴高帽 一切就绪

解析 A.障—瘴。B.廖—寥。C.座—坐。

答案 D

3.(2013·山东省济南市巩固性训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进素质....

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议论边慨叹人.

压轴(chòu).铩羽而归(shā).酾酒(shī).开花结果(jié).形骸(hái).挥斥方遒(qiú).聒噪(guā).呼天抢地(qiāng).解析 A.压轴(zhòu)。B.开花结(jiē)果。D.聒(guō)噪。

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

解析 不厌其烦:不嫌麻烦。本句应用“不胜其烦”。

答案 C

4.(2013·浙江省五校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教授认为邹家健以自荐方式参选区人大代表的举动是符合现行体制框架前提下参与选举,本身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这体现出选民具有了相当的参政议政的自觉意识。

B.近来,国内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成了常态。对此,肿瘤专家表示,雾霾已经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C.一年一度的春节人才交流大会日前举行,这是蛇年春节后杭州首场人才招聘会,64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约1.3万多个岗位,最终近4 000人达成了择业意向。

D.借助电影上映,富阳将加强对《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的宣传,让更多人的目光从影片延伸至拍摄地,为此,计划把黄公望隐居地、新沙岛等景点串联起来,推出“看电影、走实景”主题路线。

解析 A.“符合”之前少了“在”。B.“诱因”不需要“引起”。C.“约”与“多个”重复。

答案 D

5.(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六次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②在中国诗歌里,还要有意境。

③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④就是林语堂说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⑤什么是意境呢?

⑥主观情谊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②④⑤⑥③①

C.④②⑤①⑥③B.②⑤④③⑥① D.④⑤③⑥①②

解析 根据已给句中的“有了„„有了„„有了„„就足够了吗”,可以判断下面句中应搭配“还要有”,所以排除C、D两项;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如此才符合正常的逻辑顺序,⑤应在④之前,所以排除A项。

答案 B

6.(2013·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下学期周考)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初次出场时虽然“身未长足,形容尚小”,但精明机敏之

气质已然初露端倪。所以,当王熙凤患病时,王夫人便命探春和李纨管理荣府事务。探春兴利除弊,颇作了一些改革,以至曹雪芹在判词里也赞她是“才自精明志向高”。可惜的是,嫁得“中山狼”,致使“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红楼梦》)

B.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水陆大军八十万,直逼江东。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中,曹操在铜雀台大宴文武众将,饮至半夜,酒酣,横槊而赋《短歌行》诗,并乘着酒意刺死了败其兴致的张允、蔡瑁。(《三国演义》)

C.高老太爷的灵柩停在家里,陈姨太以在家生孩子会有血光之灾为由强迫瑞珏搬到城外生产,觉新不敢反抗。结果,瑞珏因难产而痛苦死去。瑞珏之死让觉新突然明白,夺去了他的幸福,夺去了他深爱着的两个女人的青春和生命的是整个封建礼教、封建制度,他绝望了,但这也使得他经过再三犹豫后终于决心暗中帮助觉慧出逃。(《家》)

D.克洛德曾经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但弟弟的不成器让他伤心,长期的自我压抑让他有严重的自虐倾向,但爱斯美拉达的出现在他死寂的心灵里燃起了熊熊的爱欲之火。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又刺伤了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爱斯梅拉达因此而被捕,并被判以绞刑,但事后不久,他自己也跳楼而死。(《巴黎圣母院》)

解析 A.初出场时“身未长足,形容尚小”者是惜春,“嫁得中山狼”者是迎春。B.大宴众将是长江的战船上,被刺死的是刘馥。D.克洛德是被卡西莫多推下楼而摔死的。

答案 C

(201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长 安 夜 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7.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唐山一中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道 中 寒 食

陈与义

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注 ①也有人认为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詹慥。

7.请指出本诗最后一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

答案 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①奔波仕途,怀才不遇、一事无成的潦倒失意之情。诗的前两联,诗人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功业无成,只能以诗抒怀,虚度人生。②思念家乡、内心愁苦、孤独寂寞之情。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

9.(201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2)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_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君子之于天下也,______________。无莫也,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答案(1)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2)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3)江娥啼竹素女愁 芙蓉泣露香兰笑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无适也 义之与比

每日必背5分钟资料储备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二)

久假不归:假,借用。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语出《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本指尚可振奋人心。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表示庆祝、欢迎的盛况。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涣然(若)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语。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蹚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有口皆碑:碑,记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为然:然,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每日必读5分钟素材积累

发现被遗忘的“沙”

2013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一位年轻人因得不到尊重和认可而向一位老者求助,老者启发他“成为珍珠那样优秀的人”,年轻人却陷入深思:难道只有珍珠才值得人尊重和认可吗?

没错,沙子中的珍珠的确光彩夺目。然而,即使是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也同样会泛出金子般的光芒。难道没有人发现那被遗忘的沙也同样散发着的微光?

珍珠与沙子如此,人,亦如此。

其实,在生活中被遗忘的“沙”随处可见:少有人注意到那些地位高、权位重的人身边出谋划策的“军师”;那些投入蓝天怀抱的航天员身后默默挥汗的、不知名的协助者;那些光鲜的明星背后被鲜花、赞扬所遗忘了的幕后工作者„„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珍珠的夺目,闪光灯下的鲜花和掌声,而忽略了那些被遗忘的“沙”、被遗忘了的不眠夜、被遗忘了的汗水。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忽视了沙,钟情于珍珠呢?

根本原因:名利使然。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被那些名、权、利迷乱了双眼。在羡慕和向往的同时,不断地对其加以肯定和承认,无意中忽略了平凡的人,并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了轻视、否

定的态度。人人皆如此,也就形成了珍珠不断被肯定,而沙渐渐被遗忘的现象。

间接原因:虚荣心作祟和从众心理。

虚荣心作祟。有一种人,他们渴望进入“珍珠”的世界,希望占到一寸的光亮,从而满足他们日益膨胀的虚荣心。而不屑欣赏沙的微光,一味地阿谀奉承,这造成了“珍珠”和“沙”之间矛盾的加剧。

从众心理。同其他人不同,他们发现了沙粒的微光,并也曾为之一振,然而他们没有勇气脱离众人,表达出自己的尊重和承认。于是他们只好违心地夸赞珍珠的美丽,而忽略了沙子的微光。长此以往,沙的光芒渐渐被遗忘„„

“沙”的被遗忘,不论是名利使然,还是虚荣心、从众心理所致,总之现在,社会上重优忽劣的弃“沙”现象已形成恶性循环。珍珠般夺目的人过分自负,看不到自身的弊端,只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停滞不前;沙般被遗忘的人,在不断的不被尊重和承认中,自信心逐渐崩塌,直至最后放弃了自己的微光,放弃了去寻找属于让自己发光的舞台,而甘于做一粒被遗忘了的沙。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光芒,成为在某个尘封的角落里被遗忘的沙粒中的一分子。“弃沙”现象对我们的发展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遏止呢?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被遗忘的“沙”,人人如此,相信正能量的传递将会使社会展现出一份前所未有的曙光!

阅卷组点评:

这篇议论文让评卷老师眼睛一亮,精神为之振奋!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新式八股文中显得与众不同,俨然一颗熠熠闪烁的珍珠。文章切合题意,角度新颖,中心突出,论证思路清晰,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启人心智。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论证的气势和说服力。作者开篇就提出问题,深刻剖析材料,结合社会实际,提出“生活中被遗忘的‘沙’随处可见”的观点,然后从根本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种“遗忘沙”现象的原因。间接原因又分两个并列的层次来论证。接着收拢全文,首尾照应,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收束简短有力,启人深思。

核心亮点:

篇6:江西高考理综训练

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湖南省怀化市第三次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瞅(chǒu)见.

召(zhào)唤.

B.差(chā)池.

煞(shā)白.

C.潋(liàn)滟.

靡(mǐ)丽.

D.形骸(hái).

豁(huò)免.

答案 C

2.(2013·山东省高考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怄气和事老指手画脚苦思冥想

B.坐阵绩优股礼义廉耻涣然冰释

C.表率黄梁梦千古之谜弥天大谎

D.通缉急就章钟灵毓秀额首称庆

解析 B.阵—镇。C.梁—粱。D.首—手。

答案 A

3.(2013·山东省临沂市第三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蔡明已上了21年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她透露今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被直接毙掉。....

B.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 000多头死猪。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C.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

D.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因为他要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 ....

解析 A.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C.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乘(chãng)机 .面面相觑(xù).募(mù)兵 .开花结(jiē)果 .拟(nǐ)人 .曲(qū)突徙薪 .漱(shù)口 .良师诤(zâng)友 .解析 A.面面相觑qù。B.煞shà白。D.良师诤zhânɡ友。

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D.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答案 B

4.(201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五月供题训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从4月30日至5月15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 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 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B.今年4月,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郑北泉被网友实名举报,称其与一涉毒团伙联系密切。该网友自称是郑北泉的下属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长谢龙生。

C.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主要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为主。

D.梁博说,参赛最大的收获是拜那英为师。他从那英身上学到了如何把音乐的情感把握得更沉静、平淡,如何在唱摇滚时把安静的地方表现得更丰富、细腻。

解析 A.虚词使用不当,“从”可改为“在”或去掉;C.句式杂糅,将“主要”删掉。

D.搭配不当,应将“丰富、细腻”和“沉静、平淡”互换位置。

答案 B

5.(201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第四次联合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⑤①③②④

C.④⑤③①②B.⑤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⑤②

解析 与首句时间状语衔接最紧密的是④,先写“山脚下”的“烟幕”,再写“缭绕”,后写“香味”“弥漫”。顺序是由视觉到嗅觉。

答案 D

6.(2013·南昌市二校联考)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遇见一队被押送到海船上服苦役的犯人,他一一询问了他们被关押的原因,同情他们的遭遇,杀散了押送人,把犯人全放了。堂吉诃德要其中的一个犯人把他行的善事报告给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犯人们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把他痛打了一顿。(《堂吉诃德》)

B.“一个天生的多拉,比全世界什么东西都好。”大卫在设法培养多拉的理智失败后,他感受到他在这种努力的过程中并不快活。于是他决定尽他最大的努力,在不改变多拉天性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亲自来改善家里的情况。(《大卫·科波菲尔》)

C.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捉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之灾”,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家》)

D.关羽退守麦城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断然拒绝。麦城孤城难守,救兵不至,关羽弃麦城欲投西川,路遇孙权伏兵,被马忠所擒,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关平。孙权虽斩了关羽首级,但也厚葬了他。(《三国演义》)

解析 孙权斩了关羽首级之后送给曹操,曹操厚葬了关羽。

答案 D

(201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除夜二首(其一)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 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7.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来看,第二句中的“意”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 曾经遭逢战乱、亡国南渡的无奈和感伤,漂泊异乡的惊叹,而眼下暂得欢愉的慰藉。(结合诗句分析。)

8.纪昀评价这首诗“气机生动,语亦清老,结有神致”,你认为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用虚写的手法,(或通过联想)写自己要在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拓展了意境,一扫前面情绪的低沉和复杂(纠结),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9.(2013·江西省吉安一中期中测试)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

浩然《夜归鹿门歌》)

答案(1)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2)披绣闼 俯雕甍

(3)既无伯叔 门衰祚薄

(4)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5)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每日必背5分钟资料储备

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一)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每日必读5分钟素材积累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2013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和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丢失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的妄自尊大,对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在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健力宝”公司,创造了可以与百事可乐比肩的商业传奇。可是,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却对别人的挑错一概拒绝,面对公司上至领导层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他不管不顾,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最终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对业界好友对他“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的挑错,他拒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宝暗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善自我呢?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羡林所说的那样:“别人说的话是鼓励是批评是鞭策,都是对我好。”其次,要学会甄别“有价值”的挑错与“一味为了挑错而挑错”,也就是说,在面对别人挑错时,不是固定的屈从,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码的信任。如演员于是之一辈子都在接受观众的挑错与批评,但必须经过“审视——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演到了人们心中„„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别人挑错的胸襟,能够带领你欣赏更旖旎的风景。

阅卷组点评:

阅卷组专家认为,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题目拟得好——“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这个标题,把“善待错误”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这就远远高出了那些只知就事论事的考生,这说明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激活全篇。当然,作者在选择论据上也费了一番心思,曹禺一例是正面的例子,论述了“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李经纬一例则是反例,从反面论述了“对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文章最后指出了对待批评和挑错的正确做法。可谓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核心亮点:

上一篇:工业互联网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