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融合

2024-07-12

文化与旅游融合(共8篇)

篇1:文化与旅游融合

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周东青1/文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被地方政府视为新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因而没有经济上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噩运。为此,文化和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如何融合,则是不小的挑战。不妨看看一些地方的探索。

第一,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比如,福建省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文化资源的旅游开放开发,促进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品位的提升。方案从不同侧面、不同创新点,针对不同问题确定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艺工程、文化旅游资源影视开发工程、文化旅游资源跨地区整合开发工程、历史文化古镇(村)文化旅游融合开发工程等八大示范工程加以推进。八大工程共有二十个重点项目,如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有武夷山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厦门鼓浪屿名胜风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等三个项目为重点项目。

第二,从当地特色文化中挖掘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壮大的互促共进。比如,江西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千年瓷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柴窑逐渐退出舞台,依靠高科技手段控制的气窑、电窑成为主角,现代窑炉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古法制瓷工艺的衰落。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活”的老手艺人下岗,传统制瓷工艺面临即将消亡的命运。最近几年,景德镇开始对散落民间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来又发展成为生产性保护,将优秀的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给他们待遇和荣誉,让他们重新组成传统的制瓷生产线,建设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景区景点。古代制瓷作坊已是最具活力的景点之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法制瓷的工序,每道工序上都由优秀的老艺人亲自完成。景区内,古代制瓷作坊 1 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咨询师

经过了改造,北侧是生产线,南侧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区。如此一来,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景德镇提出将继续深挖陶瓷文化,以发展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以运营景区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城市旅游融入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之中。

第三,将文化融合进城市营销中,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便是让城市鲜活起来,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成为外界认识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比如大连“浪漫之都”、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等。以成都为例,熊猫、美食、宽窄巷子甚至茶馆、麻将都体现出它“休闲之都”的风格。而这也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无形招牌。贵州省各市州也通过“多彩贵州”这一品牌,诠释和宣传当地的文化,进而成为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敲门砖”。

第四,引入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旅游胜地。比如各地涌现的文化创意园区,以及画家村、作家村。当地本来没有这些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艺术家,带来了某种文化的聚集,进而成为文化地标,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西部有些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偏远乡镇,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比如某县梯田吸引了周边城市摄影爱好者的到来,出现了梯田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机构,梯田摄影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则获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总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实现两大产业的互促发展,各地应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地的新模式。

篇2:文化与旅游融合

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我县城乡面貌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我县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文化旅游融合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深。

当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还停留在观光旅游和浅层次的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域文化价值发掘和创新不够。多为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全。

文化特色产品少,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开发、制作、销售比较滞后,对本土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接待大型团队的旅游购物商店和特色街区。

三、文化与旅游人才不足。

现代化旅游更需要的是同时精通文化和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全县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不足,创意发展不够。尤其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的人才。

为此,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1.寻乌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故土,建议加大资金投入,以寻乌调查纪念馆为中心、将革命烈士陵园等旧址串珠成链,整合红色资源。2.深度开发民间技艺、时令民俗、农耕展示等休闲旅游活动,着力打造客家迎故事、寻乌山歌、寻乌客家传统技艺老蟹子、鼻吹唢呐、打盘花、山茶油土榨技艺、传统戏剧汶口汉剧、传统舞蹈香火龙等品牌,通过图片、展板、实物、场景以及现场互动等手段,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特色,引发游客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共鸣。

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链价值。

各景区、景点应充分利用本地客家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加大对农家宴、特色主题文化民宿、系列农副产品、民间工艺品、根雕竹制品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提升旅游商品设计水平,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技术和工艺包装,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规划发展旅游商品购物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包括文化、娱乐、工艺品等在内的旅游超市,重点扶持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

篇3:广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究

一、广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考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文化融入旅游, 会增强旅游的生命力、吸引力, 提高旅游的档次和品味, 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 文化因旅游得以传播。通过文化产业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符合广西区情特色, 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 吸引人气财气, 既是富民的现实选择, 也是强桂的重要途径。

(一) 广西拥有丰富的壮乡文化优势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广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西有浓郁芬芳的节庆文化, 如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文化节、柳州三月三歌节、北海珍珠节、百色美食文化节, 还有凭祥边关节、阳朔渔火节、恭城桃花节、横县茉莉花节等;有五彩缤纷的民族风情, 如伊岭岩壮族文化、贝江苗寨文化、贺州瑶族文化、三江侗寨文化, 以及绚丽多姿的织锦、蜡染、铜鼓、建筑、石刻艺术等, 堪称民族文化的精华;广西地处中国南海北部湾, 陆上与越南接壤, 特殊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生态环境, 形成了北部湾地区海滨风光与珍珠文化相结合的海洋文化、峡谷边关风光与少数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边疆文化, 和以有“长寿之乡、人瑞之地”著称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长寿文化;广西境内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 有丰富的红色文化, 东兰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的地区之一, 是红七军的故乡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是邓小平领导右江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 是我党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韦拔群烈士的故乡, 涌现出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 成为闻名全国的“将军之乡”。广西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 红七军军部旧址、广西省工委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革命遗址, 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地。广西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长寿文化、海洋文化、边疆文化和红色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内涵。

(二) 广西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资源

广西拥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具备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清新空气等现代旅游要素, 拥有山脉、河流、岛屿、气候、森林、动植物、温泉、岩洞、民族风情等风景资源, 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宁明花山、锦绣瑶山、鸳江秀水、龙胜梯田、德天瀑布、巴马长寿乡、红水河七百弄、独秀峰、涠洲岛等, 景点多, 分布广, 已初步形成山水风光、滨海度假、边关揽胜、民族风情、长寿养生等一批旅游品牌。广西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 是联结大西南与粤港澳、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客源市场。随着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建设、景区景点的发展完善, 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吸引力明显提升, 发展旅游业多重叠加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三)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必然选择

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 促进文化旅游的相互融合、共赢发展, 是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必然选择。广西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 要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个目标, 经济总量十年“翻两番”,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倍增”, 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同步提高, 起点低, 任务重, 压力大。丰富的壮乡文化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广西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增就业, 对促进广西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广西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受各种传统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产业发展水平低, 结构不优, 面临转方式调结构与扩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等服务业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旅游业每收入1元,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 可增加相关行业4.2人就业。推动农业人口从事旅游与文化服务产业来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绿色“GDP”, 既收获“金山银山”, 又保护“绿水青山”, 无疑是广西调结构保增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广西有49个贫困县、750多万贫困人口, 贫困面广, 贫困度深, 脱贫致富难度大。这些贫困地区大都生态环境良好, 是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 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广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是经济后发达地区, 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 “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 景区建设缺乏特色

秉承大自然的青睐, 广西到处是蓝天白云, 绿水青山;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沿海、沿江又沿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但景区建设缺少创意、鲜有特色, 沿江与沿海, 民族地区与边关地区, 建设布局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由于景区建设缺乏特色, 精品线路不多, 严重影响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广西4A级以上景区数量全国排名第8位, 但国内游客人数全国排名第18位, 旅游总收入仅相当于广东的1/5、江苏的1/4、浙江的1/3、四川的1/2, 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6位。广西与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各有千秋, 但云南入境游客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分别是广西的1.3倍和1.5倍,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广西高3.8个百分点。

(二) 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广西旅游景观点多、面广、线长、跨度大, 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 如景区外旅游标志不明显, 道路不畅通, 景区内服务水平跟不上, 游客“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的现象屡见不鲜, 吃住行游购娱处处受限制, 使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11月中旬, 全区地方管养的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6766公里, 县、乡、村道的优良路率分别达到46.1%、35.6%、27.3%, 差路率分别为6.24%、14.44%、22.32%。广西同邻省公路、铁路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七市“断头路”亟待解决。与西南邻省云南相比, 广西在交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云南建成支线机场11个, 比广西多7个, 开通航线319条, 比广西多113条。因此, 保持域内道路交通“外通内畅”仍然是广西今后公路基建的重要目标。

(三) “文旅融合”的广度深度有待拓宽和加深

广西特色文化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不够全面, 许多景区景点还只停留在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址自身价值的简单展示上, 没有文化旅游的衍生产品, 缺乏让游客身临其中进行互动体验的文化旅游项目, 文化氛围不浓、品味不高, 使游客“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严重影响了广西文化旅游的辐射作用。所以, 充分挖掘广西独特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海洋文化、福寿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 以文化理念创意旅游, 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 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 做大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增添旅游业的文化魅力, 仍是广西文化旅游产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有待提升

据广西文化厅公布数据, 2013年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为29, 456.88万元, 广西文化厅2013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总额为61, 075.32万元, 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仅占总额的48%。而据我国文化部数据, 2013年全国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占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比例为86%。可见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对于拥有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广西来说, 文化传媒宣传的投入显然不够。邻省贵州的山水文化游、云南的民族风情游家喻户晓、名扬海外, 两省借文化旅游创收不少绿色GDP, 这对广西不无借鉴作用。所以, 广西应该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投入, 借各种新闻媒介、会展节庆活动等手段把桂林山水文化、北海银滩海洋文化、巴马长寿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推向海内外, 提高知名度。

(五) 政府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有待提高

在强调加大文化与旅游融合宣传的同时, 还应加大文化与旅游部门的协调配合。就文化旅游的资源和要素而言, 由于旅游景区归属权不同, 有的属于文化管理部门, 有的属于旅游管理部门, 有的属于交通管理部门, 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 各行其令, 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相互推诿, 严重影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整体合力。如文化管理部门职责主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事业管理等, 旅游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业管理、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两个管理部门在文化工作指导、市场信息反馈方面沟通协作不畅、执行不力。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各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协调配合, 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

三、促进广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

广西奇山秀水鳞次栉比, 12个世居民族、近2000万少数民族, 其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各具特色, 发展旅游业可以挖掘的特色题材很多, 我们应该把丰富的民族内涵、多彩的民族风情与神奇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交相辉映, 形成独特靓丽的旅游风景线。由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就是集秀美山水、民俗文化于一身的创意作品, 多年来海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热情不减, 充分见证了文化融入旅游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以我们要深入挖掘、全面整理广西的文化旅游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提升,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把民族特色融入到城市、乡村建设、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要素的方方面面, 使旅游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同时要注意提升广西旅游产业中文化产品价值, 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 改变文化资源展示、阵列的单一模式, 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贴近游客、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 转化为既有鲜明文化特色, 又有很强参与性和很广消费面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 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要依托资源优势, 制定广西文化旅游工艺品发展规划, 创意制作符合广西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 挖掘旅游品牌形象价值, 拓宽旅游品牌产业链条, 逐步提高精品份额, 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艺品种。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改造、包装、升级, 使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

(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自然风光遍布八桂大地, 民族风情丰富多彩,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路况欠佳甚至道路不畅, 以及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首先必须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 干线公路、旅游专线、内河航运为补充, 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南宁、桂林国际机场及重要旅游景区支线机场建设, 加快南广、贵广、湘桂及沿海高速铁路建设, 着力完善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络, 打通断头路, 形成放射线, 提高环通率, 强化交通支撑力, 使游客花最少的时间、付最小的开支、走最短的行程、用最便捷的交通完成广西之旅, 充分体验广西山水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魅力。其次要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车辆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方面的条件, 重点旅游区要合理布局高中低档接待设施, 特别是要建设一批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饭店、宾馆,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水平, 使游客在广西吃住行游购娱样样开心, 处处享受。

(三) 积极进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教育

文化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维护成本高、创意空间广的产业。要强化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工作, 充分运用报刊、广播、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传媒手段, 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品牌推介和展示活动, 形成多角度、高密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势。发挥市场推广优势, 将反映广西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 充分展示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增强宣传效果, 不断扩大广西文化旅游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做好“内业”的同时, 要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走出去战略, 借助名人、名家做好“外业”, 充分利用广西有利的区位优势, 扩大与区内外国内外客源城市的交流与协作, 推出省际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构建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平台, 争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广西文化旅游的兴趣与关注, 提高广西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四) 完善文化与旅游行业管理机制

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企业主体、社会参与, 群众受益”的发展战略, 突破地区、部门、行业等方面的壁垒, 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和良性运行机制, 找准“管理服务切入点”、“产业发展交叉点”、“产品开发交汇点”与“企业参与互动点”, 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链接。政府要在发展规划、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指导, 使之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健康发展。要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 坚持以市场运作为导向, 以投资融资为纽带, 整合旅游演艺资源, 促进演出单位、演出场所、旅游公司强强联合, 共同培育旅游演出市场, 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进入文化旅游市场, 从国内外消费者的需要出发, 努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文化旅游精品, 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际惯例的文化旅游品牌评估体系, 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开发好两个市场, 提升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摘要: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符合广西区情特色。但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 “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进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教育, 完善文化与旅游行业管理机制, 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是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丽芳, 林刚.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模式与案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03) .

[2]毛燕.四川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14, (19) .

[3]彭清华.抓住建设桂林旅游圣地新机遇推动旅游强区建设跃上新台阶[N].广西日报, 2013-07-05.

篇4:渭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探析

【关键词】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旅游如果没有文化的衬托不但苍白无力,而且枯燥乏味。所以,旅游商品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果缺少文化内涵,那么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就会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如果没有文化作为推动力,那么他就不会发展繁荣,不会有动力和活力。近年来,从渭南市的旅游文化发展现状上,深深的认识到这个规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上,把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秀美山川完美的结合起来,使文化和旅游产业同时发展,在旅游区增加文化的宣传与渗透,将文化的底蕴赋予旅游文化产业中,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全市旅游业的繁荣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渭南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

渭南是千年京畿,长期为三辅重地,关系京都安危。渭南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之美誉。在这里留下了最古老的人类文明,“蓝田猿人”、“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隶书鼻祖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成为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史圣司马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华第一诗集——《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渭南洽川。这里是我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官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周、秦、汉、唐两千多年,一直是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曾出过隋文帝杨坚等6位皇帝,宋代名相寇准等80多位宰相,唐代大将郭子仪、爱国将领杨虎城等300多位将军以及著名诗人白居易、水利大师李仪祉、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一大批古圣先贤曾在这片热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200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选的100个世界名人,中国占6位,渭南历史文化名人隋文帝杨坚就是其一。

二、自然赋予渭南的山水之美

渭南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般的分布着许多景点。渭南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处: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是道教名山;风景秀丽的洽川,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诗经文化、黄河文化、古莘文化源远流长,古有莘国等遗迹、遗址丰富;司马迁祠墓,壮观的自然景色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素有“陕西故宫”之称,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民居瑰宝党家村、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陕西的“九寨沟”,美不胜收;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科举场所——清代考院等,渭南可谓自然景观璇旎多姿,人文景观独树一帜。

三、渭南历史文化与山水之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应该是把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深度融合的城市。它的魅力就是它的特色与个性,这也是城市竞争力的灵魂。渭南把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渭南文化与旅游呈现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可喜局面。

(一)以体制机制的调整创新为切入点,巧妙融合文化与旅游,做大做强做优渭南文化旅游产业

渭南在保护、利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扶持华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提线木偶戏、富平的阿宫腔等民间艺术的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聘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及陕西广电媒体,认真策划和打造了一批特色突出、恢弘正气的反映渭南特色文化的精品节目。把皮影雕刻、陶瓷制作、石刻、木雕、面花、剪纸、麦秸画等民间技艺等拳头文化产品,按市场手段物化出来,融入渭南主推的精品线路之中。渭南还重点开发了与游客互动的文化旅游产品。如让旅客参观富平的陶瓷制作过程并亲手制作陶器;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让游客动手捏面塑、学剪纸、学唱秦腔、碗碗腔、老腔、阿宫腔、同州梆子、眉户等;学皮影戏、提线木偶的操作等等,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喜爱和宣传渭南的文化。

(二)以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为关键,融合渭南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渭南以六大旅游建设目标来逐步实现当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一是加快华山秦岭山水精品旅游区的建设。二是加快东水旅游板块的建设。深入挖掘整合黄、渭、洛三河所承载的华夏文明内涵和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统筹策划实施一批以洛川黄河湿地、瀵泉芦荡为重点的“水韵”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三是加快渭北人文旅游板块的建设。开发整合、利用渭南“字之源、酒之源、诗之源、史之源”的文化历史价值,策划实施“寻根谒圣”的系列文化旅游项目,重点实施“谷雨民祭仓颉、清明风追司马”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渭南还制定了旅游产业相关领域的支持目标,包括:基础设施、产品开发、社会文化思考、旅游区规划、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取得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与政策、市场的双对接

渭南市政府设立“旅游开发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景区规划编制、市场营销、大项目策划和改造升级等,引导对精品景区开发及环境治理的投入。土地政策向旅游项目倾斜,在调整用地、建设规费及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给予最优惠待遇。出台《渭南市旅游营销奖励办法》,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来渭旅游。坚持“做优做强,轉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方针和“景区开发要建精品,旅游服务要创品牌”的原则,明确精品景区建设的任务目标:重点开发比较优势明显,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带动功能,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经济拉动明显的核心景区。

千古渭河长流,滚滚黄河东去。渭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明显加快,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方兴未艾,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正在迸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积极利用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旅游文化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兴起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颜晓萍(1966— ),女,中共渭南市委党校基础理论部副教授。

篇5: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同时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和多样化。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但依然步履艰难

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巴黎、伦敦、北京等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

尽管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破题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北京、杭州、苏州等发达文化名城取得了较好进展以外,很多地区和城市只是将二者融合停留在了口号上,在融合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和旅游的性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融合的点和面。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叠加,硬性拉郎配,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绝非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涉及资源包装、景区改建、项目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方一阵风式的做法很难取得实效;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分开来看,文化、旅游都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二者在行政职能上分属不同部门,融合的扶持政策、专项规划还比较欠缺;四是很多地区旅游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核心文化旅游设施匮乏,文化遗产保护负担重,增加了产业开发的风险,也加大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难度。重庆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走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重庆市先后提出打造温泉之都、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实施了一批旅游主题年重大建设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相比,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目的地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粗放、旅游产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为了实现进位赶超,重庆市将文化、旅游二者大融合大发展作为突破口,打造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以及三大市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2011年重庆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多美元,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在西部12省(区、市)排名中,重庆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列第6位、第5位和第4位。

1、特色举措助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在旅游规划策划中,重庆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找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通过重庆旅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全市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以解决其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城乡旅游开发公司与区县合作,丰富重庆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重庆市旅游局组建了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专门负责重庆旅游与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广。2011年6月,隆重推出重庆电视台旅游频道,推出了《旅游新时空》、《旅游这些事》、《走四方》、《巴歌渝舞汇》、《驴友吧》等旅游文化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知名媒体投巨资宣传推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重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知名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旅游文化专栏,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创办了《重庆旅游》、《中国西部?旅游版》杂志,联合主办《旅游新报》等。

2011年6月,重庆市提出了“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在很短时间内,提到“重庆非去不可”的微博评论达4万多条,关注“重庆非去不可”的网络新闻、评论超过1000万条。“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旅游的宣传主题口号,已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重庆卫视上播出。

近年来,重庆市组织开展了上百项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大力宣传重庆旅游和文化,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重庆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季等。特别是《印象?武隆》实景歌会采用独特视角和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武隆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观众在干沟峡谷中,体验清风徐来、雾霭缭绕的自然景观,品味巴蜀人隐忍、坚韧、不辞辛苦、团结协作,在险境中顽强求生又乐观豁达的意志,充分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内陆开放助推文化与旅游大发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内陆城市都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交通条件落后等瓶颈,长期制约着旅游业发展。2008 年7月,重庆市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战略。五年来,重庆已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格局,外资、进出口贸易、服务外包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第一,重庆开放从跟跑变为领跑。

(1)“五个重庆”建设吸引游客

2008年7月“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成为了重庆发展的新战略。“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正如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的,森林、宜居、平安、健康、畅通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是重庆旅游的对外形象。

(2)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做大旅游“蛋糕”

一是国内合作务实有效。近年来,渝陕、渝鄂、渝桂、渝粤等双边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落实。如:重庆至西安客运铁路专线纳入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渝鄂联合在渝举办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渝桂推进陆路快速通关合作;“重庆·山东周”、“重庆·沿海省市周”合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成果丰富;渝西川东八区县协作会成功召开,各方签署了高速公路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招商引资等11个方面的合作协议书。

二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汇聚世界各地精英。重庆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了2011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重庆旅游大篷车巡游活动、重庆六大旅游精品景区推介会、2011日本JATA国际旅游展等数十项国际性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推介重庆旅游和巴渝特色文化。并配合国家旅游局编印了中、英、韩、日、法、德等多语种的《重庆旅游指南》和《重庆旅游地图》。

(3)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旅游外资

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来渝投资旅游业,吸引外资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引入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扩大与国外旅游管理、智力、投融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机构的交流合作。较大的旅游项目有:香港融汇国际投资控股公司投资35亿元人民币,开发国际温泉城;美国维多利亚游船公司拟在奉节县建设游船基地和旅游码头,整体打造九盘河旅游景区,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万豪、海逸、希尔顿等10多家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入驻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路径总结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旅游业提出了“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如何借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如何借旅游增强活力,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已成为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6:金融 金融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得益于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地方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张家界文化旅游发展初期以旅游演艺产业为着力点,充分诠释了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早期的张家界旅游是“白天看山,晚上睡觉”的单一观光模式,旅游经济以门票收入为主,旅游产业单一。2006年该市旅游演艺产业开始兴起,目前该市有演艺剧场11个,演艺节目8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台节目分别是《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和《武陵魂·梯玛神歌》。2012年以这3台节目为主的张家界旅游演艺总产值超过4.5亿元,接待观众200万人。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张家界“慕戏”而来的“回头客”占比近30%,游客的观光时间由1.8天延伸至2.8天,每年带来超过10亿元的旅游收入。产业融合中,张家界旅游由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初见成效。

金融服务创新中的“政银联动”举措

在这些数字背后,政银联动+金融创新的举措无疑成为了“张家界现象”如火如荼发展的引擎。

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出台对旅游地文化节目的扶持政策,首先向张家界倾斜,并将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作为一项重要决策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张家界市政府制

定了《张家界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立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投入。

近年来,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出台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助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深度介入,同时也为银行机构调整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结构、拓展业务空间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有利契机。张家界中支出台了《金融支持旅游经济的若干意见》,把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信贷投放的增长极和着力点。特别是张家界成为国家综合旅游改革试点城市后,张家界市中支联合市金融办出台了《关于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加大信贷支持、创新信贷管理服务机制、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为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了一个多方联动、政策倾斜、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展初期,在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时往往面临有效抵押不足、授信额度偏低等问题。自2008年以来,张家界市金融机构结合文化旅游企业自身特点,通过景区经营权质押、股东担保等方式,化解“担保”难题,累计发放贷款近3.5亿元,满足了25家旅游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在缺乏足够土地房产抵押的情况下,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市分行推行景区经营权质押,以黄龙洞景点45年经营权为质押物,为黄龙洞生态文化广场项目授信1.5亿元。该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首次将景区经营权这一无形资产纳入反担保范畴,为张家界老院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贷款担保。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项目发展初期缺乏足值的固定资产抵押。为疏通项目贷款融资瓶颈,农行积极争取项目大股东天津宁发集团和广西张誉集团提供担保,贷款2250万元,同时以委托贷款方式获取大股东低息借款2300万元,为项目的成功推出提供足额的资金扶持。农业银行利用审批便捷、额度灵活的小企业简式贷款,近五年累计为张家界军声画院、张家界大剧院等小型旅游文化企业提供8000万元贷款扶持。此外财政扶持降低了融资成本。《张家界·魅力湘西》项目被市政府纳入西部大开发项目库,每年贷款贴息200万元。

使旅游产业与金融业互惠双赢

大湘西地区不仅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主体区域和中部地区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配套政策的地区,也是湖南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赋存最高的区域。在2013年5月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上,张家界、怀化、湘西州联合签署了《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宣言》。要把握文化旅游发展的大好政策机遇,通过发展连锁品牌、联动营销,有效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共同体,在大湘西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

金融机构要针对文化旅游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品牌化、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大力拓展文化旅游融资渠道。一是创新内部信用评级和授信审批机制。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特色,综合考虑无形资产价值以及企业家信用和企业未来成长性等非财务因素,合理设置评级要素和指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开办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对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供供应链融资、联保联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对大型实景演出等重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产品。三是创新融资方式。由于文化旅游企业价值增长难以确定,要在寻求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扶持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文化旅游企业担保融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旅游产业,多渠道地支持文化旅游企业的成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避免同类主题的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发挥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共生效应,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扶

篇7:文化与旅游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态势喜人。

1、多措并举,融合发展的氛围和机制已经形成。着眼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注重政策引领。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文化与旅游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营造良好环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各地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融合发展氛围。三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成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注重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宣传推介上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坚持以文促旅,旅游项目文化内涵得到极大提升。对原本以休闲观光为主的纯旅游项目,各市、各有关单位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核心主题,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创新理念,不断完善服务,着力优化环境,强化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特色,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比如,承德市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投巨资推出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提升了该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皇家文化的魅力,旅游收入呈井喷式增长。

3、坚持以旅兴文,不少文化项目(企业)成为特色“旅游景点(区)”。石家庄市的藁城宫灯博物馆、唐山市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启新博物馆、保定市的曲阳石雕和易水砚产业基地、邯郸市的大剧院和磁州窑博物馆、沧州市的乐海乐器生产基地、邢台市的沙河工艺玻璃基地等,原本都是宣传文化部门扶持打造的文化项目(基地),近年来通过创意提升、改造升级,特别是通过增加体验、互动等功能,都发展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实力、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4、挖掘各种资源,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皇家文化、太行文化、长城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现代工农业文化等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5、顺应时代潮流,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以河北大学科技文化产业园、新乐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园、中国动漫实训与考级中心、唐山丰南中国游戏产业发行基地、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据产业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正在成为市场“新宠”,初步形成了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

6、市场日趋完善,效益持续攀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呈逆势上扬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增长了17.7%和26.6%。

二、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但由于缺乏顶层性、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架构设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得还不够深入,“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省内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以及与国内国际城市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鉴于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由省发改委牵头,抓紧研究制定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系列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在全省推广承德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经验,省市县三级分别由政府常务副职领导统管文化和旅游工作,切实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切实解决扶持不到位的问题。从目前看,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鼓励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一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好支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二是整合省市两级宣传文化和旅游发展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扶持壮大特色文化旅游企业,支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产业集群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篇8: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动力分析

1. 旅游演艺的内涵

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现场以及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 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 统称为旅游演艺。旅游演艺来源于传统表演艺术, 到了现代工业社会以后, 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传统转向现代, 大量传统表演艺术都面临着难以适应现代文化的困难, 面临消失的危险。然而, 现代社会又催生了旅游业的发展, 传统表演艺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日益受到重视, 全国各地纷纷挖掘本地传统表演艺术资源, 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包装后推出旅游演艺这一旅游形式, 并取得了显著发展。现代旅游演艺脱胎于传统表演艺术, 而传统表演艺术是某一地区传统文化的体现, 因此现代旅游演艺的灵魂就在于文化。

2. 文化创意旅游的兴起

文化创意是指文化的原创性、创新性, 是指蕴含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独特的内容与崭新的形式, 简单地说, 文化创意就是用创造性的想法对原有文化形态进行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 文化创意理念及产业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并且超越经济领域与旅游业快速结合在一起, 形成文化创意旅游, 当前的创意旅游即指文化创意旅游。在文化转向的影响下, 现代人对文化的关注日益密切, 对旅游背后的文化价值越来越重视。文化资源是创意旅游的素材, 对文化的消费和体验是创意旅游者的原动力。在文化创意旅游中, 文化是基础,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共同属性

旅游演艺是旅游的业态之一, 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具体化和继续发展。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都以文化为基础, 都离不开文化, 两者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所以文化是旅游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共同属性。正是这种共同属性, 文化创意和旅游演艺拥有了共同的基础, 才使得两者能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也使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融合成为可能。此外, 创意这一要素非常重要, 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演艺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 使旅游演艺不会长久拘泥于某一段固定文化状态, 从而有力地促进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动力分析

1. 旅游者需求层次提高

传统旅游者对旅游对象主要停留在直观观赏和简单的体验上,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 尤其是体验旅游理念逐渐兴起以来,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在文化创意旅游大力倡导发展的今天, 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的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同时, 旅游者已开始从传统遗产保护式的旅游原真性向注重符号的后现代旅游原真性转变。后现代主义原真性认为真实性是超真实的, 是真是假, 是原件还是复制品, 是实体还是象征, 无关紧要, 是对真实进行仿制、模仿的像, 以一种超真实而存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 主要说明了心理需求是从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不断由低向高递增的过程。有学者据此理论与桂剧旅游演艺结合, 分析旅游者在观赏桂剧时在五种心理需求状态下的各种具体表现。旅游者需求的提高, 契合了旅游者心理层次需求的顶端部分, 对社会交往的需求表现在旅游者不甘心把自己当作过客, 希望在旅游演艺中通过亲身体验及互动交流满足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对受他人尊重的需求表现在旅游者对旅游演艺多元性、娱乐性等需求希望能够得到旅游演艺表演者的响应, 从而使旅游者感觉到被尊重;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在旅游者欲使自己的想法、需求在旅游演艺中得到体现, 而表演者为迎合旅游者对旅游演艺也做出必要的改动, 从而使旅游者自我的意志得到体现。

旅游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 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 又给旅游发展造成了压力, 在当今旅游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中, 旅游者的需求必须被重视, 旅游发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旅游演艺而言, 其发展也应跟随旅游发展主流和趋势的步伐, 才能使自身的地位稳固。单纯简单复制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内容, 可能在一时会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认清旅游者需求的变化, 最终可能会丧失大部分旅游者。

2. 现代科技进一步推动

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旅游演艺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甚少, 可现代科技在旅游演艺中的表现则是实实在在的。传统表演艺术除了单一的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和简单的工匠技巧应用之外, 其表演效果自然十分有限, 难以在视觉、听觉、嗅觉、情绪渲染之中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冲击。现代旅游演艺对科技的使用远远超出了传统表演艺术的能力范围, 使传统表演艺术只存在想象中的场景得以实现, 这具体表现在: (1) 音响效果。传统表演艺术舞台声音除了表演者说场外, 就是后台有限乐器的伴奏, 而且无论是表演者的说唱还是乐器伴奏都只能停留在原声而不能使声音扩大;现代音响系统实现了声音的电子化, 不仅扩大了表演者说唱和乐器的声音, 而且乐器在数量、搭配、合音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进和提高, 并且能对音响效果进行修正。 (2) 灯光效果。传统表演艺术基本上是没什么灯光效果的, 可用的只是自然光和火灯光, 更谈不上什么灯光搭配;现代舞台灯光效果主要借助电力, 从光的颜色、光的搭配、光的投射方式等方面完全开启了一个新的舞台格局, 给旅游者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 (3) 影像效果。传统表演艺术没有影响效果, 主要是在幕布上绘制一些简陋的图像;现代舞台运用先进的投影、摄像技术, 通过对电脑技术的应用, 可以播放录制影像和制造虚拟景象, 并且已经实现了舞台的3D化, 创造了立体式舞台, 这一系列的现代舞台影像极大地丰富了舞台内容和效果, 是传统表演舞台无法比拟的。

科技因素对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的影响十分巨大, 不论理论设想多么合情合理, 如果在技术环节上不能实现也是徒劳。科技因素是区别传统表演艺术和现代旅游演艺的关键,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深度融合永远依赖现代科技来实现。

3. 旅游演艺产品发展规律的需要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产品发展的经典规律, 1980年由Butler提出。Butler认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水平, 而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变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中生命曲线呈S形, 分别代表介入期、发展期、稳定期、滞长期和衰弱期六个不同阶段, 说明每个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无限的, 必须要精心保护以延长其存在时间,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旅游产品在总体原则上都不会脱离这一规律的制约。如果对处于稳定期的旅游产品不精心维护, 紧接着必然会走向滞长期和衰落期, 相反如果对处在滞长期和衰落期的旅游产品重新整合提升, 就会从滞长和衰落阶段转向复兴阶段, 从而延续新的产品生命周期轨迹发展。

当前, 关于旅游演艺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还没有学者系统进行研究, 但笔者可以坚定地认为, 作为旅游业态之一, 旅游演艺产品一定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哲学上说, 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必然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任何一个旅游演艺产品都不可能跳出这一哲学命题。从旅游演艺产品竞争的关系来看, 新形式的旅游演艺产品出现就会将原有旅游演艺产品置于被动地位, 即使原有旅游演艺产品正处在发展稳定期, 也会因受外部性原因影响被迫沦入滞长和衰落阶段。从旅游者角度来看, 旅游者对旅游演艺产品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旅游演艺产品会造成旅游者“审美疲劳”, 这样的旅游产品一定会被旅游市场淘汰, 跟上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步伐, 就会延长处于发展期和稳定期的时间。从旅游演艺产品本身来看, 旅游演艺产品自身处于对文化基础的不断挖掘之中, 对新的现代科技不断使用之中, 对新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理念和模式应用之中, 即使旅游者的需求暂时未表现出来, 但旅游开发者对预判旅游演艺产品发展趋势, 在没有旅游者需求外在压力的影响下, 也会对旅游演艺产品本身进行提升发展, 引导和创造旅游者需求, 最终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从多角度上看, 旅游演艺产品都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既然旅游演艺产品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延长其生命周期就十分必要。旅游演艺产品的基础是文化,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也是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是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生命周期的最主要路径之一, 而文化创意就是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生命周期的动力。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的发展,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当中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和旅游演艺是两个不同的业态, 但两者又有文化这一共同属性, 因此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演艺和文化创意的结合。

三结束语

从文化创意旅游这一大前提出发,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是必然的。当然,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有自身的特点, 融合动力来源也有自身的侧重点。本文关于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动力分析只是选取了三个宏观方面进行试探性研究, 对其他宏观方面和每一个宏观方面下的微观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这仍需学术界共同进一步探索。

摘要:本文在文化创意旅游大背景下, 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和旅游演艺融合的动力问题, 从旅游者需求层次提高、现代科技进步、旅游产品发展规律的需要三个方面, 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动力展开分析, 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初期理论性探讨,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融合动力,需求层次理论,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2]赵玉宗、潘永涛、范英杰等.创意转向与创意旅游[J].旅游学刊, 2010 (3)

[3]曾琪洁、吕丽、陆林等.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旅游学刊, 2012 (5)

[4]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7

上一篇:工作会主持词开场白下一篇:大学转专业-大学转专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