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2024-08-05

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通用9篇)

篇1: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学校及周边安全整治力度,防范和打击学校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清除校园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杜绝发生校园刑事案件;学校周边安全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部门联动、校内校外结合的打、防、控网络和相关工作制度及长效管理机制。

(一)整治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环境。重点整治非法、违章经营的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店,对学校200米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坚决依法予以取缔。重视对学校周边针对学生出售(租)非法出版物的整治,净化学校及周边文化环境。

(二)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环境。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以及“三无”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坚决打击“黑校车”,落实交警护学岗制度,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三)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以排查整治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为切入点,重点排查、整治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和校园及周边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周边出租房屋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加强学校治安、消防安全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强化学校技防设施建设。

(四)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重点整治学校食堂卫生、饮水卫生、校内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无牌无证的非法经营摊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严禁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五)整治校园及周边教学环境。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校园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督促做好防护设施,明确责任,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六)清查清理学校周边学生临时食宿点。重点整治学校周边学生临时食宿点,对无证经营的食宿点给予关闭,对有证不规范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给予关闭。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安排,周密部署

教育局成立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这次集中整治行动。各学校、幼儿园也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和责任,研究制定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

各学校、幼儿园要广泛利用广播、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以“校园及周边安全”、“学生和儿童平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的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师生参与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

(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在各学校、幼儿园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由县学校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由综治、安监、教育、公安、卫生、消防、工商、文体、行政执法等部门成立安全整治排查小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学校治安、校车管理、食品卫生、周边环境、设备设施、消防用电、学校房屋、住寝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

(四)建立台账,落实整改

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分类整理,根据部门职能职责要求,按照单项整治和联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部署和分解整治工作任务。对突出隐患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整治工作不力、整治效果不明显,整治后出现反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重点督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五)检查验收

集中整治期间,教育局以督查、抽查、暗访等形式对各学校、幼儿园进行督查和指导,重点检查学校及周边安全整治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对整治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并纳入年终综治工作目标考评。

篇2: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副组长:董明生(副校长)

成员:杨永波、张春国、芮汉纯、王福玲、冯英龙、

孙红岩、候立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中心校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由于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长和中层领导及村小校长任组员,同时副校长董明生和张春国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校园的高度出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务求实效。

(二)明确工作要求。

各校校长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稳步推进。

(三)强化监督,严肃纪律。

篇3: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上海市19区按所处地理环境分为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分别在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随机选择3个区,在所选区中各随机选择1个社区,将所选6个社区中所有中小学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共调查42所学校,其中小学26所,中学14所,九年制学校2所;中心城区18所,边缘城区24所。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调查表”。由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学校门口道路情况、警示标志设置、平时和上下学时段过往车辆、车速、学校附近环境及学校门口交警、协管人员维持交通情况等。分析符合各指标的学校数,以率和构成比作为统计分析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42所学校中,23.8%的学校门口未划分车道或小区内道路,33.8%的学校门口划分二车道,16.7%的学校门口划分三车道(表1)。28.6%的学校大门100 m附近没有“注意儿童” 交通标志,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33.9%和20.8%,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4%的学校门口100 m附近没有专门的人行横道线或者过街天桥地道,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33.3%和12.5%,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门口人行横道线设有交通信号灯的学校仅24.2%,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分别为33.3%和19.0%,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门口人行横道线与学校大门的距离在2~500 m不等,其中距离为10~100 m的学校居多,占64.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上学时段(7:00-8:00)学校周边步行环境情况

2.2.1 学校门口家长拥堵情况

71.4%的学校有家长拥堵在校门口导致过街视线受阻的情况,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分别为50.0%和87.5%,边缘城区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P<0.01),其中拥堵情况严重的学校有6.7%,均为边缘城区学校。

2.2.2 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方式

38.1%的学校家长以自行车/助动车为主要方式,其次为步行,占26.2%,私家车占11.9%,其中边缘城区学生家长以小轿车接送明显低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比重均衡的学校占23.8%。见表2。

2.2.3 学校门口道路经过的机动车数量、车速

40.5%的学校门口为5~10辆/min;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边缘城区,机动车车辆经过学校门口的速度均不超过40 km/h,其中50.0%学校门口经过的机动车平均速度为20~40 km/h,其次为5~20 km/h,占31.0%。其中边缘城区学校经过的机动车车速以20~40 km/h所占比例最高(P<0.05)。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4 上学高峰时门口拥堵情况

69.0%的学校门口存在车辆拥堵、车不让人情况,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44.4%和87.5%,边缘城区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0.01),其中1所学校(边缘城区)门口拥堵情况很严重。

2.2.5 学校门口道路经过的自行车、助动车数

33.3%学校门口道路每分钟经过的自行车、助动车数为5~10辆,31.0%学校为10~20辆,其中中心城区学校以5~10辆居多,占44.4%,边缘城区学校以10~20辆居多,占50.0%。见表4。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6 道路交通秩序维持情况

在人行横道线附近没有交警、交通协管员或者其他专门人员维持道路交通秩序的学校占52.4%,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61.1%和45.8%,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放学时段(15:00-17:00)学校周边步行环境情况

2.3.1 学校门口拥堵情况

73.8%的学校门口有很多接孩子的家长拥堵在学校门口导致过街视线严重受阻情况,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50.0%和91.7%,边缘城区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1)。

2.3.2 家长接孩子放学的主要方式

33.3%的学校家长主要以自行车/助动车接孩子,步行占21.4%,小轿车占16.7%,三者比重均衡的学校占28.6%,其中中心城区学校家长主要以步行为主要方式接孩子,占38.9%,其次为自行车和小轿车,均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城区学校家长则主要以自行车为主要方式接孩子,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3 学校门口道路主要经过的机动车数量、车速

33.3%学校门口每分钟经过的机动车数量在5辆以下,其次分别为5~辆,占31.0%,10~辆,占23.8%。其中中心城区学校门口道路经过的车辆主要5辆以下,占55.6%,其次为5~辆,占33.3%;边缘城区学校门口道路每分钟经过的车辆主要在10~辆,占37.5%,其次为5~辆,占29.2%。车辆车速主要为20~km/h,占45.2%,其次为5~km/h,占33.3%,其中中心城区学校门口道路经过的机动车车速均低于40 km/h,仅1所边缘城区学校机动车经过车速为40~60 km/h。见表3。

2.3.4 放学高峰时学校门口拥堵情况

64.3%的学校门口存在车辆拥堵、车不让人情况,其中中心城区学校为44.4%,边缘城区学校为79.2%,边缘城区高于中心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

2.3.5 在学校门口经过的自行车及助动车数量

38.1%的学校门口道路每分钟经过5~辆自行车及助动车,26.2%学校每分钟经过10~辆。其中中心城区主要以5~辆居多,占44.4%;边缘城区主要以10~辆居多,占37.5%。见表4。

2.3.6 道路交通秩序维持情况

52.4%的学校人行横道线附近没有交警、交通协管员或者其他专门人员维持道路交通秩序,其中中心城区为61.1%,边缘城区为45.8%,不同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平时时段(上下学以外时间段)学校周边步行环境情况

2.4.1 道路交通秩序维持

有66.7%的学校附近人行横道线没有交警、交通协管员或其他专门人员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75.0%和61.9%,不同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2 学校门口道路经过的机动车数量与车速

47.6%的学校门口道路每分钟经过的机动车数量低于5辆,其次是5~10辆占33.3%,尚有部分学校门口多达20辆。见表3。

2.4.3 学校门口道路上经过的机动车车速

在学校门口道路上观察10 min,门口经过的机动车平均速度以20~40 km/h居多,占52.4%,其中中心城区以5~40 km/h居多,边缘城区以20~40 km/h居多(表3);35.7%学校门口经过的机动车最大车速低于40 km/h,33.3%学校低于60 km/h,26.2%学校低于20 km/h。见表5。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4.4 学校门口道路车辆拥堵情况

门口存在车辆拥堵、车不让人情况的学校有52.3%,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占33.3%和66.7%,中心城区低于边缘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其中存在严重拥堵情况的学校2所,均为边缘城区学校。

2.4.5 学校门口经过的自行车及助动车数量

42.9%学校每分钟经过5~辆,26.2%学校每分钟5辆以下,23.8%学校每分钟10~辆,其中经过中心城区学校车辆在5辆以下居多,占44.4%,边缘城区以5~辆居多,占54.2%(表4)。

2.4.6 学校门口设摊情况

14.3%学校门口10 m范围内有乱设摊点现象,中心城区、边缘城区分别为16.7%和12.5%,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城市机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不断上升并居高不下,在中低收入国家,车祸罹难者中很大比例是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群体(行人、骑自行车者)[3],上海市中小学生的主要伤害死因是道路交通事故,其中行走时致死的比例最高[2]。

人、车、道路在特定环境中构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良好的步行环境是保障步行者特别是儿童步行者行走安全的基本要素。有研究发现儿童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上学期间[4],说明上下学道路交通环境对儿童步行者的安全步行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尚有一定比例的学校附近100 m处没有“注意儿童”的警示标志,50%以上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没有交警或协管员等管理。调查还显示,70%以上学校在上下学高峰时校门口存在车辆拥堵、车不让人的情况,近15%学校10 m内有乱设摊现象存在,妨碍儿童的正常行走,增加了儿童的步行安全困难。因此,应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强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的整治,设立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提供一定的交通管理等举措,以提高儿童的步行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起主导作用的始终是人的因素,其中机动车驾驶员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违章超速开车是主要肇事原因[5]。调查显示,部分机动车经过学校时车速在40 km/h以上,对儿童步行者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加强交通法规宣传,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对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同时,应对儿童适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对道路交通法规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步行能力,使学生理解“校门口我减速”的重要性并能传递给父母和身边的驾驶员。

“以人为本”是道路安全的根本出发点,道路伤害的主要危险来自于交通环境,应从道路、车辆、交通运输量、安全法规、保护和防范设备等层面,构建避免导致人类失误的交通安全系统[3]。因此,加强多部门合作,整治学校周边不良环境,改善学校周边不安全设施,增加人力物力,加强执法力度和交通安全教育,为儿童步行者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步行环境对降低儿童交通伤害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志谢:本文曾得到徐汇、长宁、闸北、闵行、宝山、奉贤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摘要:目的 了解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状况,为社区学龄儿童步行安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随机选择3个区,在所选区中各随机选择1个社区,以所选社区内所有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于2009年1月对6个社区内42所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步行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28.6%的学校大门100m附近没有“注意儿童”交通标志,76.8%学校门口人行横道线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45%以上学校门口经过的机动车平均车速在20~40km/h;上下学高峰时,70%以上学校存在家长拥堵在学校门口导致过街视线受阻情况,60%以上学校门口存在车辆拥堵、车不让人情况,50%以上学校附近人行横道线没有交警、协管员或其他专门人员维持交通。结论 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为儿童步行者营造一个安全无障碍的步行环境。

关键词:安全,机动车辆,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功焕,周脉耕,黄正京,等.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3-198.

[2]冯晓刚,杨青,陈依.2001-2004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5):203-205.

[3]王声湧.道路交通安全: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3):147-148.

[4]孙奕,严春香,李双喜,等.用X-11模型对儿童伤害住院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50-1853.

篇4: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变成学校教与学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素材料和德育软环境,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学校治安秩序和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中学虽然是城区的一所城市学校,在校学生1200多人,但寄宿学生多,有1100人左右。学生生源较复杂,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也较多,有200多人。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学校周边网吧较多,管理比较混乱,黄色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学生周末来校时,在学校附近遭敲诈、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教师、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评价。

2.分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背景、根源,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邕宁区城关中学09级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问卷回收后实行了综合统计处理。

四、学校周边环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显示:

1.学校附近经营的网吧违规经营现象(未成年人随意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急需整治。

2.学校大门附近存在乱堆物现象,学生在放学或上学期间无交通民警值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特别是在周六上午放学、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出现,在学校周边学生被抢劫、殴打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五、问题的根源分析

1.闲杂人多,冲突风险大。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加上校道距离街道有三百米左右,位置偏僻,没有围墙,学校周边治安问题严重。

2.网吧、游戏厅多,诱惑风险大。网吧、黄色网站等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治安的影响严重,黑网吧遍地开放,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尽管学校一再禁止学生前往游戏厅、网吧,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甚至旷课沉迷网络。

3.留守儿童多,安全风险大。我校大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父母離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心理缺疏,生活缺扶,导致离群孤僻,戒备心、逆反心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4.社会风气误导多,生存风险大。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一是影视作品追求收视率,臆造离奇情节、渲染江湖习气误导学生玩酷、猎奇、充“老大”,产生认知错位,导致思想沦落、言行偏差、无心学习;二是媒体夸大渲染学生安全事故,人为炮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误导公众将所有安全风险统统强加于学校。加上各相关部门只是应付检查,常常以工作忙作为理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到一项一策,一事一责。学校校警工作待遇较低,校警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专职人防岗位空缺也是问题的根源。

六、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学校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做到:高度、切实、第一、立即、加强。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由政教处负责,明确任务,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来访登记、值班守卫、夜间巡逻等制度,加大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如,实行周末学生回家、返校时学校领导、老师、校警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与稳定。加大对保卫人员的管理力度,召开主题会议,购置保安服、钢盔、警用电棍、对讲机等保安设备。积极争取城区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支持,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工作。

3.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五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对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建议、意见

1.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园警察”,配备警具、警械,赋予校园警察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执法权,不至于面对歹徒时,顾虑重重,无法及时、有效制止侵害。

2.建立安全缓冲区。对治安情况复杂的校园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巡逻。在该区域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业入驻。充分发挥文化稽查部门、公安机关的作用,加大对黄色网站、网吧、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管理力度。

3.将安保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如何保护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校园安全保障经费应由政府埋单。

篇5: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

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陇西县蒲河小学2012-2013学

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平安建设、构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认真贯彻区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学校综合治理网络机构,将综合治理工作分解到学校各个部门,建立和完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使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完善、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我校将继续努力保持学校稳定,教育教学秩序良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洁安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安全的良好学习环境,为学校推进名校工程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工作目标:

实现减少、消除、扼制特大、重大责任事故,做到“四个到位,七个无”的工作目标,即:宣传教育到位、硬件设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各项制度到为;校园内无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无严重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及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重大伤亡及伤害事故、无重大火灾隐患及火灾事故、无责任交通事故、无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及无传染性疾病流行事故、无人员违法犯罪案件发生。进一步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学校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做好学校的综治工作,建立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减少师生违法违纪现象。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工作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综治工作

综合治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确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切实做好对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学校安全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逐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形成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协调工作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协调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真正形成“校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协调工作格局。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学校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稳定。

3、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

(1)加强治安队伍的建设。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要求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组的成员要积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2)提高技防水平。学校要在作好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效结合的同时,还要求教工将贵重物品存放好,特别要加强对财务室、计算机房等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

(3)继续认真落实《陇西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道路安全与校车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严防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履行“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放火工作原则,定期实施日常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学校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5)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淫秽书刊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环境,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4、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1)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切实杜绝教职工违纪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制观念、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2)加强校园内互联网络的管理。加强校园内互联网络的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责任到人,落实校园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监控措施,抵制各种有害信息侵蚀,筑起一道防迷信、反动信息的“防火墙”,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3)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和防范活动。要经常开展各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要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中毒、”不稳定因素”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校门卫、教学楼、专用室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治安防范,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5、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综治意识

篇6: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既要教书,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育人,使学生从小懂得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做人的道理。一年来,我校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同时,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针,扎实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学校得到了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平安学校工作中取得了系列的佳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教育活动的文件及通知精神,把安全管理、整洁校园作为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更新观念,求真务实。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大管理力度。

1、我校切实加强了对学校的管理及建设“平安校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防范意识,把安全工作置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实、抓牢。成立了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和政教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由班主任为组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各班级展开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健康、稳步、协调、快速发展,保证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2、统一了以建设“平安校园、美丽校园、和谐校园”保障学校安全的关键在防范的认识。各处室根据工作实际,在落实原有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充实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坚持分管领导抽查与各部门自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做到了边查边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做好记录,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处理。

3、不定期的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周边的居民不注重身边的环境卫生,将一些垃圾也扔在围墙周边等。这些极大的影响了校容校貌,我们多次进行整治,周边居民表面予以配合,至使一直多年头疼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6、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卫生整洁氛围。通过板报、专栏、广播等方式在校内经常宣传安全常识,结合法规宣传月、安全活动月、安全活动周等形式印刷并发放安全材料;与派出所密切配合,结合家访,举行安全讲座,将校内的安全与家庭安全和社区安全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检查评比,督促学生安全行为 :

1、按照学校制定的学期活动方案,各班级均成立安全检查小组,轮流值日,检查督促学生的日常安全行为,并把各班学生的安全情况,动态显示于本班安全栏目之中,为班级评优树先,找出依据,为督促学生的安全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班级进行不定时检查、抽查,指导工作,对所发现的问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通报,使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学校对学生的在校及路途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检查指导,对学期中未出现安全问题的班级给予表扬,同时也对出现安全事故和隐患的班级及违反规定班级和个人的进行批评教育。

4、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安全行为。

四、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卫生整洁意识,提高整洁环境的能力:

1、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座谈会,对学生在家的卫生习惯及日常行为进行汇报、交流反馈,矫正,提高学生的卫生整洁意识。

2、组织“家庭环境之星”的评比活动。围绕“小手拉大手”,以生带家的方式,将美丽整洁校园的具体目标分解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各班级都组织学习了有关制度文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安全、卫生知识。

篇7: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简报

一保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消费。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店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认真检查其经营许可证,生产日期,以及是否建立进销货台帐、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关。对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不合格食品,依法从严查处。

二是规范校园周边市场主体经营环境。严查学校周边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坚决取缔黑网吧,依法清理校园周边的小商及走贩。并加强市场巡查密度,严防已经取缔的无照经营行为死灰复燃,力争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的社会文化环境。查扣恐怖、赌博和含不健康文化内容的玩具;彻底清查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篇8:学校周边环境工作计划

关键词:社区,生态环境,黄石港区,健康课堂

人不仅仅是自然人, 还是社会人, 其思想品德的形成, 健康人格的塑造, 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尤其是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对其影响更为深刻。健康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环境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和努力, 学校周边的社区生态环境更是对健康课堂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社区生态环境的内涵

学校周边的社区生态环境指的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其中物质环境指的是学校周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 如花草树木、自然湖泊、道路、商店、各种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学校周边社区的社会风气、人文精神、人们的精神面貌等等。学校周边的社区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要想构建健康课堂, 就必须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建设, 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才能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才能真正的构建起健康课堂。

2 社区生态环境对构建健康课堂的影响

社区作为影响健康课堂构建的微观环境之一, 对于健康课堂的构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些作用既包含积极方面, 也包含消极方面, 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积极影响

良好的社区生态环境对健康课堂的构建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具体如下:

(1) 优美的社区自然环境有利于净化师生的心灵。街道两旁绿树如茵, 花草旺盛, 路面干净整洁, 社区周围依山傍湖, 环境优美。这样良好的社区环境就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 容易让人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 也能激发人的灵感。而健康课堂的构建本身就需要师生保持一颗干净纯洁的心灵和富有想象力的头脑, 所以, 优美的社区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2) 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社区, 其公共服务设施就比较健全, 像体育场、图书资料室、文化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书法绘画室、党员活动室等设施都很齐全。这些设施虽说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 为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但也潜移默化的对周边学校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这些积极健康的活动和文化, 那么久而久之也会激发他们的各种兴趣爱好, 开拓他们的视野。构建健康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这些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就在客观上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有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3) 和谐文明的社区风气有利于规范师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社区风气往往起着“春雨润无声”的作用, 良好的社区风气一旦形成, 对社区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如社区经常开展评选社区好媳妇、评选社区孝星活动, 组织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鼓励青少年参加环保、献爱心等有益活动, 就有利于社区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学校周围的社区如果能有这样和谐文明的社区风气, 对学校的教育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师生来说, 这都是好的榜样, 有利于他们形成懂道德、讲文明、爱卫生等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而健康课堂的构建必然少不了师生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 和谐文明的社区风气有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4) 平等互助的社区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友好关系的形成。社区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助互爱, 这对良好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构建也能起到榜样作用。另一方面, 社区成员之间能团结友爱, 那社区成员和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比较容易相处, 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好了, 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的产生, 这也有利于学校教育不被外界干扰, 同时有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2.2 消极影响

好的社区生态环境对健康课堂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 相反, 差的社区生态环境就不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1) 拥挤嘈杂的社区环境容易扰乱师生的心境。如果一个学校周边的社区环境很拥挤嘈杂、卫生条件差、绿化面积小, 这样就在无形中使人的情绪急躁, 感觉很沉闷, 师生如果经常出没于这样的环境中, 必然对其良好心境的形成产生影响, 也就自然不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2) 不良的休闲娱乐场所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习惯。像学校周边社区的网吧、游戏厅、棋牌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 也可能渐渐养成爱玩游戏、爱赌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要想构建健康课堂, 就要尽量远离这样的环境。

(3) 不良的社区风气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如果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喜欢游手好闲、聚众赌博、盲目攀比、不爱卫生、不尊老爱幼、不讲文明等等, 这就不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 也不利于社区居民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久而久之, 他们的谈吐和行为作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就会阻碍健康课堂的构建。

(4) 不良的社区人际关系影响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有的社区居民处理不好邻里关系, 经常闹矛盾, 甚至聚众打架, 说话做事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这些不良的人际关系也会使学生耳濡目染, 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构建, 也就不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

3 黄石港区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通过了解黄石港区部分中小学周边的社区环境, 例如十八中周边的黄绵社区、十四中周边的师院社区、沈家营小学周边的池湖社区等等, 不论是社区自然环境还是人文风貌, 总体感觉都还不错。例如池湖社区和师院社区绿化面积都比较大, 街道也比较干净整洁, 社区居民大体都是教师和市委干部, 他们的精神风貌都比较积极阳光, 文化素养也比较高, 所以对其旁边的学校师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事实也证明这两所学校的师生道德风貌总体比较高尚。

但是, 与健康课堂对社区环境的要求来看, 部分社区的生态环境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社区也就仅仅只有体育场, 几乎都没有文化活动室、图书资料室等, 当然这些更多的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其次, 部分学校周边社区环境比较嘈杂。例如, 十八中周边的黄绵社区周围流动摊点很多, 摊贩的叫卖声也比较大, 加上路面不是很宽阔, 车辆比较拥挤, 各种机动车辆轰鸣声也很大,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的安宁, 不利于健康课堂的构建。最后, 一些学校周边网吧比较多。虽说学生也有放松的需要, 有玩游戏的需要, 但是中小学生一般心智都不太成熟, 不懂得识别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容易沉迷进去, 加上网吧的环境很脏乱, 很多人在里面吸烟, 这就极容易让青少年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4 对构建黄石港区学校周边社区良好生态环境的思考

良好的社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快健康课堂的构建, 因此, 黄石市市政府以及各个部门、黄石港区各相关部门以及各学校都要重视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 从思想意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着手, 努力将黄石港区学校周边社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美好。

4.1 思想意识上的高度重视

只有思想意识上先重视起来, 才会将其付诸行动。无论是政府、学校、社区还是家庭, 都应该意识到学校周边的社区生态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影响。可能有的家长或学校认为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内学习, 校外环境好不好无关紧要, 况且加强校外环境建设又得费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因此也就不那么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建设。殊不知,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已经诠释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小学生心智都很不成熟, 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误导, 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能够促进学校健康课堂的构建。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家长、社区等都应该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建设, 共同努力, 形成强大的合力, 从而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周边社区生态环境。

4.2 体制机制上的长效保障

要想构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社区生态环境, 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力度。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短期内的整治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反弹同样很快, 这就需要体制机制上的长效保障。政府各部门应该转变工作思路, 弃“被动防御”, 转为“积极预防”, 将各种隐患扼杀在摇篮里。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人民政府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社区内学校的发展需要, 努力促进学校、社区的和谐发展。同时要定期组织联席会议, 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搭建平台, 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控制度。学校也要主动加强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和社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加强沟通与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4.3 法律法规上的规范保障

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如《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暂行办法》以及《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责任追究办法》, 将工作内容和责任细化到各部门, 并将其纳入考核内容, 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有据可循, 以此来加强管理, 努力构建学校周边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经济发展上的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构建良好社区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加大力度发展社区经济,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社区成员只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才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品位, 才能提高其思想品德素养, 这样也就有利于良好社区风气的形成, 从而间接加快健康课堂的构建。

4.5 文化活动上的精神保障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可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 增强归属感, 使更多的社区成员加入到活动中来, 从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这样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有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提高了, 就会间接影响其周边学校的学生, 从而促进健康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童光庆, 孙大发.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建立长效安全防范机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3 (1) .

[2]赵泽碧.校园周边环境忧思录[J].科技信息, 2006 (2) .

篇9: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上一篇:道德底线不是道德下一篇:教师感恩节的短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