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方案

2024-07-26

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方案(精选8篇)

篇1: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方案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励志教育要从小抓起。

小学生励志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让广大学生把学习当作天职,把激情化为动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自立自强自信,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

二、达成目标

通过励志教育,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品行上由“不敢犯错误”到“不愿犯错误”的转变;

3、管理上由“我被管理”到“我管理自己”的转变;

4、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

三、组织领导

搞好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途径。为此,学校成立励志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周景通

副组长:郭金萍 姚珊珊 贾书薪

成 员:级部主任、政工组长、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及内容

(一)宣传动员

1、学校政工处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自立自强,励志成长”德育教育启动仪式。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可结合升旗仪式),发出“自立自强,励志成长”主题活动倡议。各级部和班级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制定年级活动计划。

2、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了解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学习《励志习惯养成方法》,读励志故事,通过不同形式创设励志氛围,激发和唤醒内在动力。

3、组织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感动自己的中外成功人士的典型材料,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交流,也可以召开以“等主题我的未来”、“扬理想风帆”、“有志者事竟成”等主题的班队活动。

4、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文化长廊等励志教育宣传阵地,宣传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创设教育氛围。下发励志学习材料组织师生学习,让励志教育深入人心。

(二)活动实施

1、采用“每日三步育人模式”,开展日常励志教育。

A、励志故事、语录。政工处精选部分励志小故事发送给各年级,各年级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寻找适合年龄段的励志小故事互相分享。班主任利用晨会时间带领读故事,谈体会或者写一句体会感言。精选励志语录,班主任利用晨会时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对于一些精选语录,还可以利用升国旗的时候,全校师生集体朗读。让学生在读故事、诵语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励志教育,让故事中的人或事走进学生内心,使教育意义深刻久远。

B、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不只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学生填写的方法,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助我前行。”我们要求也可以记录心情和计划,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和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教师的指导才会更全面更深入。教师查看成长记录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符号、笑脸、等级或简短评价等给以肯定、激励和鼓舞。教师查看的时间,要求为一周两次到三次。在学生每日对自我肯定与教师激励共同作用下,实现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主动成长。

C、反省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的同时,要反省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评价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利用四个笑脸给自己进行每日反馈,认为极好记4个笑脸,很好记3个笑脸,好记2个笑脸,差记1个笑脸。

2、寻找身边学习榜样。小学生年龄小,励志目标易小而实,身边榜样所起到的示范引领效果显而易见。九月份中,鼓励学生励志学习,并寻找身边学习榜样,月末各班推选出1至2名优秀学生代表到学校政教处,由政教处和各班班主任最终确定30名优秀学生代表做为榜样进行宣传推荐。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及相关人员准备材料,最后以看板的形式展现优秀学生事迹,以榜样力量带动全员励志成才。

3、励志教育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完成的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课,形式上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为主,比如励志视频、课堂讨论、励志歌曲、励志故事等,让学生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活动总结

依据平时检查和集中督查情况,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 划的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10个班级作为“励志教育示范班级”,每班推荐1至2名学生作为校级“励志教育优秀学生”,对获奖班级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制作专题励志教育宣传栏,总结励志教育成果,形成经验材料。

篇2: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方案

为了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成才观念,学生工作处、团委结合《教学学风整顿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体2014级学生中开展励志成才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加自觉的行动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后续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亲人。

二、教育背景

学生进入大学后,成长历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学生进入第三学期,曾经对大学充满的企盼与向往随着自己的亲历亲为而日渐消退。一部分学生思想开始迷茫,信念开始动摇,情绪开始低落,行动开始怠慢。学生中的分化倾向比较突出,成才的斗志日渐消减,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与此同时,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是高职院校各专业课密集开设的关键时期,是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习得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的励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成才感恩的抱负,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目标

1、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品质与精神境界。教育学生将学习作为天职,将激情化为动力,将理想变成现实。

2、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积极自我暗示,自立自强自信。

3、利用科学设计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立志—励志—求志—圆志的实践体验和经常性的反省,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合作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积极健康的心志、反省的习惯等优秀的成功品质。

4、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品行上由“不敢犯错误”到“不愿犯错误”的转变,管理上由“我被管理”到“我管自己”的转变,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教育安排

人的志向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它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及生命价值的基本态度与追求。一个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为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励志教育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志向问题、理想问题。因此,教育活动必须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

(一)全面开展培植激情的动员活动(10.13—10.19)

1.“我之最”班级演讲活动(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或警句、我最理想的大学、我最佩服的一个同学、我最讨厌的行为等)2.分班召开以“我的未来不是梦”、“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有志者事竟成”等主题班会,集中宣传已评选出的、“三好学生”、“学习之星”,其励志事迹。

3.各教学学院组织学生开展“点燃激情,励志勤学”演讲比赛,各班以不同形式创设励志氛围。

4.组织好一场励志讲座或先进事迹报告。各教学学院通过利用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标兵”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也可以请我校的往届成功毕业生回校讲座。

(二)深入开展思想交流的谈心活动(10.20—11.2)

1、期中反思,各班辅导员、任课教师和相关领导,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现状定期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针对学生现状“一生一策”,选择最佳时机和场合与学生进行一次平等的谈话沟通,倾听学生心声,让学生倾泄情绪,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症结,给学生鼓劲加油,提振学生信心。

2、学生工作处、团委下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各班辅导员要对“重点”学生跟踪调访,通过家长、好友做好沟通工作,并做好详细的家访记录。

4、密切关注有思想极端情绪的学生,通过落实“三好四联”制度,做好深入细致的情感矛盾的化解工作。通过层层的真情谈心,让每个学生感受关爱,让每个学生心情舒畅,让每个学生轻装上阵。

(三)认真开展高效学习方法的推介活动(11.3—11.16)

1、各班开展“学法交流”的专题活动。每天利用课外时间(10—15分钟),请1-2名学生,介绍某学科某知识的有效学习心得,以激励个人,引领全班。

2、组织上年度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就学习方法在全年级内作经验介绍和方法交流。

(四)广泛开展学优贫困生的帮扶活动(11.17—11.22)各班开展“结对帮扶,比学赶超”的活动。各年级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打击任何一个后进生。激励学生不言满足,不言放弃,争取天天向上,人人进步。

(五)组织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大比拼(11.23—11.30)

1、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十严禁”》、《学生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相关要求,在学

生中开展收集“我最喜爱的励志格言”活动,并以此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同时通过黑板报、宣传窗、书画的形式宣传表达这些格言。

2、始终如一地将学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深入持久地加强学风、考风的教育与建设,评选全勤学生。

3、始终如一地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健康安全放在与行为、财产安全的同等地位,确保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五、教育原则及要求

1、知行统一的原则。励志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激励学生志向,增强学生成人成才的精神动力,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既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行动问题。因此,励志教育活动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知而必行、不行必纠的原则,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行动问题结合起来。

2、循序渐进的原则。励志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沿着认知——认识——认同的思维发展路径开展工作,切忌唱高调,不得走过场。思想工作要有爱心,转化工作要有耐心,帮扶工作要有热心,育人工作要有恒心。要深入学生的思想,找准问题的症结,制定可行的措施,争取可观的效果。

3、因势利导的原则。学工战线的同志要有锐敏的眼光,善于挖掘和运用身边的典型和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提高教育转化的效果,励志教育要可信、可比、可学,选取的案例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可比性,才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共鸣。

本次活动的时间跨度大,要求各班级做好班级活动计划,全面落实《教学学风整顿活动方案》的督查引导步骤中的“督查”、“通报”、“改正”、“约谈”、“处理”、“学习”等六个环节,对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及活动要求要有整体认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把握工作节奏及活动的进度,力求在相应时间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篇3:励志教育下的学生成长案例

个案:杨同学, 男, 高一 (下学期) , 文科班

一、学期初的情况

据观察和了解, 杨同学性格比较急躁, 易冲动, 上课爱说话, 学习效率低下。容易根据自己的对老师的喜恶来选择科目学习。在个性方面, 自尊心很强, 挫折心理较弱, 容易逃避问题和责任。平时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 情绪化时会与老师发生口角。在家与家人很少交流, 但比较尊重母亲。

二、笔者采取的教育措施

1. 了解杨同学性格后, 及时为其调整小组

开学一个月以来, 笔者发现杨同学虽然在该组的表现积极, 但性格过于活跃, 与组员是同质的人, 没有一个人可以克制他的“动”, 以致他的纪律过于松散, 与组员产生不和, 所以本人决定找一个可以牵制他且让他的正能量发挥出来的小组。经过几方面的协调工作并征得涉事两组和他本人同意后, 笔者把他调到动静皆宜的另一小组, 组长是英语科代表、文静又上进的女生, 跟杨同学可以形成互补。组长的“柔”可以克制他的“刚”, 组长的认真也可以督促他的学习。

在调整座位后, 杨同学的上课积极性不减, 而且该静下来的时候也可被克制住, 没有出现在上一组的不和现象, 且跟新小组成员更能处得来。

2. 与小组长合作, 共同督促杨同学

第一小组的组长是笔者的心腹, 她非常了解和支持本人的想法, 并承诺尽量帮助和督促杨同学。由于组长的以身作则和刚柔并济, 杨同学的行为开始有好转:没有迟到的现象, 没有缺交作业的现象, 上课说话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

3. 顺藤摸瓜, 建立师生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关系

杨同学开学初的个性就比较突出, 骨子里的傲气让他对老师都抱有怀疑态度, 而且很少与老师打招呼。一次, 他因不满笔者提出要在期中考前的活动课留在班上自习的要求而发脾气。由于他想争取第九节活动, 于是拉上四名男同学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要跟笔者理论, “声讨”笔者的“霸权主义”。本人认为这正好趁此机会好好给他们上一节思想课, 以教育他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及为人处事。杨同学带头用非常差的语气“质问”我的决策, 要求还他们自由选择权。当人生气时, 很难进行理智的沟通, 于是笔者就静静地听他们的抱怨以及心声。待他们出完气后, 本人才开腔。首先, 笔者表达了做决定的出发点;其次, 表扬了他们为自己据理力争的勇气;然后, 就狠狠地批评他们处事冲动的做法。继而本人用较为柔和的语气对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并鼓励他们以后要多向老师提建议, 但前提是要用理智说话,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记住班的口号“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会平静自己的心情。结果, 杨同学带头向我道了歉, 并认同了本人的说法与决定。

4. 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表扬与批评

在与杨同学的母亲通电话后, 笔者得知他上学期几乎每天24小时都用手机挂Q, 但这个学期一开学笔者禁止带手机回校后, 他就很少挂Q了。笔者就这一点, 在班会上大力地表扬了他自制能力的提高, 他也感到很自豪。而杨妈妈给本人反映问题, 本人也会马上找机会跟他谈心。自上次冲突后的和解以来, 他比较愿意跟本人主动和心平气和地说话。

5. 找准学科切入点, 以一科带动学习的兴趣

杨同学是一个爱表现的人, 因此, 他非常喜欢上外教的口语课。于是, 笔者鼓励他学好英语, 和表达愿意帮助他的想法, 并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在英语课堂上, 笔者也抓住每一个可以表杨他的机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积极转变。逐渐地, 他经常主动来办公室找本人问问题、面批英语作文, 本人也及时地在全班面前赞扬他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以强化他的学习主动性。他期中考试的成绩是79分, 期末考试提高到了96分。虽然是有进步, 但自尊心强的他并不满意自己的分数, 所以笔者马上又对他进行挫折教育, 让他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还好, 他上英语课还是充满激情。

三、欣喜的转变

1. 家长反映他的良好变化

杨妈妈在期末考试后跟笔者通了一次电话, 表扬他在这个学期后期的情绪变化, 肯定了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跟家长有更主动的交流并积极承担家务, 人也变开朗了。

2. 小组长的汇报

小组长表示, 他的学习积极性比期中考前有很大进步, 行为习惯也有了不错的好转。

3. 杨同学个人反思

在期末考后, 高一结束之前的最后一次班会, 笔者让全班同学拿着自己在课室“能量墙” (专为张贴学生的目标和座右铭而设置的宣传栏) 上写的目标以及在“责任与承诺”墙上对自己行为改变上写的目标, 总结过去的一年的点点滴滴, 从为人处事、学习习惯与方法、学科得益与困惑、高一目标达成度以及高二展望几方面进行反思。其中, 杨同学的总结是这样的:

“这一年, 我在为人处事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日常的人际关系也搞得比以前好多了, 而礼貌方面也从以前很少向老师问好变成现在见到老师就主动问好。在校外生活中挂在嘴边的‘谢谢’也比从前多了。再者, 在做事处理事情的时候也成熟多了, 不会向以前如此冲动。此外, 我高中三年的目标是让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继续升华, 再通过两年的努力考一个本A的大学。其次养成一个主动去学习的习惯。不要只是在老师踢一脚才走一步, 然后再花费更多的经历在自己薄弱的科目上。”

的确, 杨同学在为人处事、情绪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与老师的关系也改善了不少, 虽然成绩只是某些科目有了一点点进步, 但笔者相信, 只要他的信心不倒、学习热情持续, 他会慢慢取得更大进步的。

结束语

篇4:励志教育:贫困大学生的必修课

摘要:随着各高校扩招和对高校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群体,承受着家庭环境、人际交往以及学习就业等各方压力,给高校以及社会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以贫困大学生为出发点,探究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的必修课。

关键词:励志教育;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健康成长,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是高校和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励志教育,激发贫困大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贫困大学生求真、崇善、趋美,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1.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因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好以及虚荣心趋势使他们的心理产生自卑,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存在着焦虑与抑郁交错、自卑与自尊交织、嫉妒与偏执共存的复杂心理状态,以至于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出现了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待人接物热情不高,人生目标不明确,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关注的重点。

1.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时代内涵,为高校深化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不能忽视的,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棘手,同时更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群体,以励志教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高度”是时代赋予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2 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需要

在全社会都在关心贫困大学生物质困难的同时,心理贫困现象悄然而生,强烈的贫富差距使挫折感在贫困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社会不公的矛盾、自卑与自尊交织、焦虑与抑郁共存、逆反与依赖互融、无奈与愧疚交错、自闭与幻想共生等等,甚至有部分同学成为身心“双困生”,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因此,在经济扶贫的同时,励志教育和精神教育也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利措施。通过励志教育让贫困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树立贫困大学生真正的自信、自强,培养成身心健全的当代大学生。

1.3 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开始盛行,部分媒体为赚取点击率对“官二代”、“富二代”等现象过度报道,助长不良风气蔓延,使得贫困大学生出现严重“志力”不足、志向迷失,继续奋斗劲头逐渐消失,主要表现在:奋斗精神缺失,思想素养不高,心理问题高发等。要使他们成长成才,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1.4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据有关数据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在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一部分学生常常追求名牌甚至是奢侈品,导致贫富差距在高校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虽然这些学生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教室、同一间宿舍,但他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些贫困生由于虚荣心的原因使其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攀比消费等行为,致使其自身价值观扭曲,发生偷盗、自杀等行为。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创造出一种和谐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2.当前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淡薄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以贫困大学生当做励志教育的主体,将他们的利益为励志教育的出发点,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动力,从而在根本上体现出励志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关键。而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不以学习为主,而以衣着、首饰、电脑、手机等的好坏为评标标准,加上部分老师激进的言语,负能量的传递,早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抛到脑后。

2.2 励志教育的内容不系统

励志教育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一致战胜挫折的赏识教育,是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的。而现实部分高校中,虽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拿励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其成才,摆脱心理困境,其内容往往是谈心谈话、案例教育、群体游戏等等,根本没有成套的励志教育内容,更不会从学生励志教育体系、老师育人体系、班级课程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进行教育教学。

2.3 励志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分离

部分高校把受励志教育者列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在受励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受到同学各种非议,如家庭困难、身体残疾、心理不健康等等,这本身加重他们的心理扭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应该把励志教育融入到其他教育理念系统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渗透励志教育理念,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励志教育的存在,而不应该把励志教育和他们教学体系分开。

2.4 教学方法的滞后与单一

正如周远清教授所指出的“我国教学方法、教育方法不先进甚至落后为国人所共识,为世人所议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已成为一种常说、常写、很难做的常用词。”励志教育教学方法的滞后与单一表现更为突出。从说教式的教学过程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到教材建设相对滞后限制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再到多媒体教学手段被扭曲等等,无不体现出励志教育教学方法的短板。

3.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思想偏激现象,更严重的甚至出现有失道德行为发生。在经济上贫困并不可怕,可以通过高校的帮助使他们完成学习,但在思想上存在扭曲,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因此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就是使贫困大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树立自强不息的品质,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2 强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鼓励贫困生正确面对人生暂时的困难,正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不正确的观念,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在逆境中奋发成才。要让贫困学生认识到困难是实实在在的,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行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说:“千金难买幼时艰”。老子说:“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只要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百倍的努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现在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再加上国家助学贷款,保障了每一位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为他们减轻了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使他们能坦然地面对现实。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疏导、排解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3 建立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系统

励志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建设的平台,要构建学生励志体系、教师育人体系、班级课程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

学生励志体系是通过励志促进品德形成,突出之处是以励志为主导给学生以行为动力,如认知与朗读励志书,反思与成长记录,行动与自我评价等;教师育人体系要求老师以“生”为本,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等各个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班级课程体系是有主题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德育的一种课程形式,内容全面,活动多样,是对传统课程的继承与创新,不仅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道德知识,还要从学生发展需求的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管理评价体系是对已关注,有档案在册的贫困大学生的跟踪评价,对每一阶段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根据评价指标有专业老师对其进行评价记录,能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4 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除了进行“奖、贷、扶、补、减”等多种资助方式外,开展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重要途径和长远之计。学校应拓宽勤工助学领域,让学生在假期或课余时间做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来获取报酬,这不仅可为贫困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解决部分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让贫困生磨练意志,学会自立自强。要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让贫困生得到资助,还应让他们自己组织实施岗位工作,从而让贫困生感到这些工作不仅能挣钱,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3.5 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同时要动员社会资金,拓宽资助资金的筹集渠道,如企业、个人的捐赠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特别少,据统计,2015年我国社会力量对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贡献仅有4%左右。

政府要提供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不限于校内的助学岗位,学校要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如制定校友通讯录,定期举办校友会,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等,使有实力的校友能够积极捐资助学,全面推进各项资助计划,做到多渠道、多方法筹集资助资金。

3.6 营造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环境

高校要取得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理想效果,就必须营造好励志教育的文化氛围:其一是加强校园人文关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培养、人性的提升,而人文关怀关注人本身的命运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本身,充分了解其个人的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环境、心理状况及将来的发展意愿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关怀与帮助,并从着眼于培养人、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二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在励志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精神品格。其三是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励志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是引导、激励大学生的外在动力。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建设校园文化,要广泛利用网络等媒介,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使学生时刻感受自强、自立、向上的心理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激发贫困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鼓励贫困生积极加入班级管理组织、校园社团组织,将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寓于他们的自我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2).

[2] 杨哲,李雪峰.励志教育的思想基本原则[J].教育方略,2008.

[3] 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J].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4] 秦犹,陈立勇.关于高校学生资助与励志教育相结合的研究,高教高职研究,2009,(5).

[5] 张宏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6] 况蓉.大学生励志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篇5:小学生的励志教育方案

“感恩励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广大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改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学校研究决定,11月份在我校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感恩励志是人的精神根基,是学业、事业和人生的引擎和驱动力。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空虚迷茫、心地浮躁、意志薄弱、麻木冷漠、自私自利、消极被动,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出现的贪玩厌学、沉迷网络、交往不当、盲目攀比、顶撞对抗、暴力倾向等不良现象。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明伦理,扬美德,励心志”,可以唤醒人的良知、净化人的心灵、增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 “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做好”的自主性转变。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

11月1日——11月30日

四、主要内容: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侧重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一)、感恩父母,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二)、感恩祖国,就是要感谢祖国的哺育之恩,增强祖国尊严意识,热爱祖国,长大后报效祖国。

(三)、感恩师长,就是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

(四)、感恩他人,就是要感谢同学、朋友和他人的真切关爱,促进互助互爱。

(五)、感恩自然,就是要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爱一草一木,增强环保意识。

五、组织领导:

为在全校上下营造感恩励志教育的良好氛围,确保我校“感恩励志”教育活动顺利实施,特成立学校“感恩励志”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张廷喜 副组长: 李寿芹

成 员: 顾车云、史国亮、乐如旭、各位班主任

六、措施与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3日——11月7日)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感恩励志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全方位地进行感恩励志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

1、分年级部举行“感恩励志教育”大会,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深切的感受到如何感恩励志。

2、以“感恩励志”为主题,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晨会、少先队活动课、黑板报、宣传版、校园网站、橱窗、电子屏等方式,悬挂感恩励志主题条幅,宣读《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倡议书》,组织和动员学生了解“感恩励志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全面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教育引导阶段(11月8日——11月25日)

1、各班级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教育让学生知道有关感恩励志的格言和小故事。

2、组织“感恩励志”,手抄报(中高年级)、绘画(低年级)评比,各班级在自评的基础上推荐3份上交学校参评,少先队大队部将评比出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并表彰。

3、各班召开“感恩励志”主题班队会,展开感恩励志大讨论:如何做到“感恩励志。4、3—6年级开展“感恩励志”学生征文活动,先自评,并推荐2篇上交少先队参评。

5、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下面的至少一项活动:

(一)、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1)、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2)、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由班主任收齐,留待与家长交流使用。

(3)、算算亲情账活动:算一算自己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

①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

②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③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④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二)、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1)、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开展申报“尊师重教”示范班的活动。要求“尊师重教”班级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以较好的行为影响到其它班级,同学。

(三)评选总结阶段(11月26日——11月30日)

1、各班级建立学生活动档案,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2、各班级对活动进行总结,将书面总结上交少先队。

3、学校对学生征文、手抄报进行评比表彰。

4、学校对“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月活动进行总结。

七、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班级要充分认识开展感恩励志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确保各项活动内容的顺利开展,努力营造“感恩励志”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感恩励志与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相结合。各班级要将感恩励志教育纳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活动之中,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篇6: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方案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承担压力的能力差,心理素质比较差,缺乏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和勇气。励志教育可以让学生知道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奋斗,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力都有好处,更能培养好的思考习惯,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为此,特制定并实施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励志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把学习当作天职,把激情化 为动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吃苦 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自立、自强、自信,努力实现“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及内容

这次励志主题教育,总体安排三周的时间,有计划、有 组织、分步骤的开展四个方面的系列活动。具体内容及要求安排如 下:

1、召开学生会议,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发送“励志成才”书面倡议,各班以不同形式创设励志氛围。

2、利用晚自习组织各班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励志视频(励志影片)。

3、谈(或写)感想。视频观看完后学生上台即兴谈感想,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

4、团支部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名人励志勤学典型事例。

三、活动安排(时间10月8日—10月25日)

第一场:13班、14班、15班(负责人:王德良)

第二场:18班、19班、20班、22班(负责人:任红)第三场:21班、23班、24班、25班(负责人:王德良)第四场:11班、12班、16班、17班(负责人:任红)视频播放负责人:任芳

四、活动总结

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4个班级作为“励志教育示范班级”,每班推荐一名学生作为校级“励志教育优秀学生”,对获奖班级嘉奖目标管理分10分,获奖个人颁发奖状(段考总结会上颁奖)。

五、组织领导

搞好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途径。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为此,学校成立励志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并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促各项任务的落实。本次活动要把励志教育主题活动与教学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围绕教学搞活动,搞好活动促管理,确保励志教育主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陈辉华

副组长: 王德良任红任芳

成员:各班班主任

长岭中学

篇7:勤奋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周庄中学开展“刻苦勤奋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磨练意志,刻苦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在校开展刻苦勤奋教育活动。为使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刻苦勤奋教育,就是要在学校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能受到熏陶和激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人生规划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主动、自觉、勤奋、踏实的优秀品质,获得心灵的完美,完成人格的升华。通过刻苦勤奋教育,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积极自我暗示,自立自强自信,发扬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品行上由“不敢犯错”到“不愿犯错”的转变,管理上从“我被管理”到“我管自己”的转变,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1、树立刻苦勤奋教育的榜样。各年级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广大同学“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2、创设刻苦勤奋校园文化氛围。各年级要加强刻苦勤奋教育工作宣传,营造刻苦勤奋教育氛围,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

实践活动中刻苦勤奋,从兴趣爱好中刻苦勤奋。

6、创建学生自我管理的刻苦勤奋教育模式。要建立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刻苦勤奋,在刻苦勤奋中生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相信自我、依靠自我”的信心。各年级可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增加“刻苦勤奋成长”内容,认真记录个人每一天的成长过程,指导每一位学生把每一天的生活当作刻苦勤奋的平台,每天反思自己,激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习惯,从而做到“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各年级要结合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举行“刻苦勤奋教育”等主题班会。

三、活动要求

开展刻苦勤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树立人生志向,磨练意志,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各班开展刻苦勤奋教育活动,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潜能发挥,立足于学生的成功成长,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要加强刻苦勤奋教育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和构建适合中学生实际的刻苦勤奋教育内容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刻苦勤奋教育的实践模式。要科学设计各项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刻苦勤奋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让刻苦勤奋教育真正贴近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得到家长支持。通过刻苦勤奋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促使班班奋发向上,人人刻苦奋进,真正使刻苦勤奋教育取得实效。

篇8: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作用的研究

一、励志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1. 励志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成才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励志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实施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当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存在着喜欢追求个人享受、自私自利、理想信念不坚定、抗挫能力差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2]

从理论层面来看, 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断推进有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又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达到一致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 使励志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创新活力, 有效地发挥励志教育在引领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 励志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是引领大学生走向成才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具有励志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用“中国梦”来引领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树立自我理想, 将自我理想和“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中国梦”作为提升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新理念, 对于激励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重要的作用。[3]

2. 大学生成才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在走向成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困惑,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感觉到对前途的渺茫而放弃自我, 对未来抱有失望的态度, 出现了思想和行为的严重偏离。那么, 针对这些问题, 应如何做呢?只有通过励志教育的渗透。

(1) 思想认识方面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成才过程中利己主义明显, 喜欢奉行西方的价值观, 受西方思潮文化的影响, 出现了价值扭曲现象, 形成这样的思想与在实践中的认识密不可分。所以, 同学们要想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需要积极投身到理想信念的建设中, 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自身,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思想意识方面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当前, 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存在思想模糊、意志不坚定、缺乏励志头脑等问题。有句格言:“性格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人生”。可见, 态度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在人的成功因素中, 智力因素占20%, 非智力因素占80%,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与态度等。[4]所以, 思想意识作为思想的表现形式, 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心态, 对于人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 通过励志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很有必要。

(3)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在网络化的影响背景下, 许多大学生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骄纵懒散、我行我素的习惯。他们骄傲自大, 不尊重长辈, 不听从父母的话。特别是在当代, 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他们娇养宠惯, 以至于其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知道, 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也应该注重加强励志教育。

(4) 行为方式的选择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在当代, 受经济社会的影响, 许多学生崇尚功利主义, 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 在选择理想目标时, 不能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对于理想也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许多学生为自己树立目标时, 出于自尊心, 树立远超过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 到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而有些同学自信心不够, 树立低于自己能力的目标, 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脱离实际的选择。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励志教育, 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同时, 引导大学生勇于树立“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决定, 使他们在学习中避免盲目而不知所措。

二、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1. 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作用

(1) 对思想认识方面产生的作用。首先,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它总是和一个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对思想起着导向作用, 影响着一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 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当代哲学家赵汀阳说:“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 但可以改变世界观。”所以应该通过励志教育的实施, 使大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用长远的眼光对待未来, 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 争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其次, 人生观作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看法, 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励志教育作为人生观教育, 能唤起学生的成就动机,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认识, 正确对待人生价值, 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实现自我目标, 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居里夫人有格言:“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 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不断走向成才有很大的启发性, 所以, 要通过励志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 价值观即人的价值观念, 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有导向作用。在当今时代, 由于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社会公德缺失、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自我立场偏离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尔基说:“一个人的价值, 全决定于他自己。”一个人价值观树立的正确与否, 自身原因起决定作用。因此, 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2) 对思想意识方面产生的作用。首先, 励志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加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炼, 提高抗挫能力。学校可以创办一些“宏志组织”, 让学生积极参加, 懂得立志、宏志的重要性, 也可以开办一些励志教育课程,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便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意志力。

其次, 通过励志教育, 让学生以优秀革命战士为榜样, 使他们在成才过程中认识到榜样作用的重要性, 培养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坚强斗志。同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所以, 励志教育的实施在潜移默化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懂得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 将励志教育应用到网络中, 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促进意义。大学生可以随时关注有关励志网站、看励志影片、听励志讲座。社会也可以在网上随时公布有关励志教育方面的信息, 来充实大学生的知识面。当代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自由, 喜欢与众不同, 这虽然是好的, 但是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 提升自主创新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规范自我道德行为。

2. 对大学生行为产生的作用

(1) 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磨炼等内在因素和教育等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当然, 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立马生效, 也是经过长期的实施才能收到成效。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以励志教育为校训, 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 探索出一条如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路。亚里士多德说:“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 人便能养成习惯。”怀少中学自建立初, 就着重强调励志教育, 学生们自入学始, 就感受着学校励志教育的氛围, 这种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选择方面。励志教育不仅影响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行为方式的选择, 所谓思想不同, 做事方式也不同。例如, 意志坚定、有明确目标的人, 在选择前行的方法时, 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方法, 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前进;而意志不坚定、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 在成才道路上必定是唯唯诺诺。一般情况下, 这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机遇来临也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两种不同的人, 在成长中会选择两种完全不同的做事方式。选择对于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是无法衡量的, 要通过励志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 以免后一类人走向歧途。

因此, 励志教育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而且还对其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中, 提出了“三严三实”要求, 即“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 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充分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 不仅要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 而且还要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大学生也不例外, 在成才过程中, 要严于律己,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而励志教育正是影响这些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所以, 加强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三、优化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作用的策略分析

1. 社会应加强理想信念建设, 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

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作用如此重要, 首先需要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社会角度来看, 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建设, 引领大学生尊崇马克思主义信仰,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 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 提高其综合素质, 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所以, 我们要以理想信念来构筑励志教育体系, 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励志风气。

同时,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励志教育的渠道之一, 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社会,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 大众传媒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节目, 给许多青年人和大学生树立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对他们以后的成功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刊也可以刊登有关励志教育方面的名人名事, 或者在广播上讲述有关励志方面的故事,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励志教育的宣传作用, 将励志教育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达到强化励志教育的目的。

2. 学校应构建大学生励志教育平台, 形成励志教育长效机制

学校作为每个人走向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 也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学校应该组建一些有关励志教育的活动, 如开展有关励志方面的讲课比赛, 督促大学生学会立志, 在班级中普及励志教育知识;针对大学生的兴趣, 组建更多有关励志方面的社团组织, 将励志教育纳入社团活动中, 提高大学生的励志意识;学校也可以构建就业励志教育平台, 让同学们加强交流, 随时了解就业信息,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正确规划。

同时, 学校应当加强励志教育方面的投入, 广泛拓展励志教育资源, 使励志教育的内涵变成激励自身的一种精神良药。比如, 唐县第二中学实施的“三大步”励志教育法, 要求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三次有关励志方面的实施活动, 即集体朗诵励志信、填写成长记录、道德行为自我评价等。这样的活动对于学校形成长期的励志教育机制有很大促进作用, 并且将励志教育渗透到思政课堂中,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机制。

3.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注重励志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 并对应试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在发展, 学生的思想也在变革, 而使传统的教学方式继续用于课堂教学中,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对于社会培养人才也是一大障碍。因此,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 在课堂中应善于运用赏识教育, 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自卑的学生, 以奖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 教师要因材施教, 运用动机激励手段,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科学引导学生励志, 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地结合起来。[5]

4. 学生应多参加实践活动, 加强自我教育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应该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即将迈入社会, 都应该付诸实践, 提升自己的素质。多参加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 社团作为实施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可以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6]励志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自身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要充分利用学校励志教育平台, 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提升自我素质。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不舍,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无论求学还是立业, 只有锲而不舍、矢志不渝, 才能积善德, 成大业。

摘要:面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困惑, 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对此,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励志教育作为人生观教育, 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引领大学生走向成才的必然选择, 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励志教育,大学生成才,作用,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郑禹.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3) :72-74.

[2]马静, 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J].学术论坛, 2008 (08) :201-204.

[3]吴冰, 李租超.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励志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0) :10-11.

[4]李璟, 徐遵义.90后大学生励志教育探析[J].大学教育, 2014 (11) :31-34.

[5]陈登科.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8) :110-112.

上一篇:【实用】奶奶写人作文下一篇: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