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2024-06-30

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精选6篇)

篇1: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Q/×××-×××-××××

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

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

2×××-××-××发布

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发布

2×××-××-××实施

I

Q/×××-×××-××××

目次

前言...............................................................................3 1 总则.............................................................................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分类.......................................................................4 4 分类.............................................................................4 5 管理职责.........................................................................4 6 危险化学品管理...................................................................7 8 应急处理.........................................................................8 9 考核.............................................................................8 10 附则............................................................................8

Q/×××-×××-××××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91号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购买、使用、储存保管、防盗等工作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

本标准由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初审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年××月××日实施。本标准由×××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Q/×××-×××-××××

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贮存、使用和报废等有关管理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发放、使用和报废等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务院第591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通则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术语和定义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4 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判断依据请参照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通则(GB13690-2009)、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和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有关规定。5 管理职责 Q/×××-×××-××××

5.1 物资供应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和发放等环节安全负全责。5.2 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职责。5.2.1 依据国家、行业有关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或标准和本规定有关要求,结合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实际,编制二级单位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程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并认真监督落实。

5.2.2 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台账和使用登记,把好使用安全关。5.2.3 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相关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岗前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相关工作。

5.2.4 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检测和检验工作,保证好用。

5.2.5 按照公司应急演练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和总结。5.3 安全监督部门职责。

5.3.1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履行审批手续会下发执行,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5.3.2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安全评价、备案和报废处理等工作。

5.3.3 负责危险化学品工作人员公司级安全教育,并监督二级单位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按规定进行考核。

5.3.4 定期组织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对问题、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6 危险化学品管理

6.1 危险化学品采购管理

6.1.1危险化学品的采购由使用单位提出计划(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物资部门负责采购。

6.1.2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要选择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和有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要按流程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其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资质、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技术服务、应急救援相关资源的支持能力等,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采购剧毒品必须到公安部门办理购买凭证和准购证。6.1.3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核对、确认包装或容器上贴有或拴挂有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6.1.4 在签订购货合同或协议时,应对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承包方提出相应的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要求,承包方和运输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和证书。6.1.5 使用单位对新购进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程序进行验收,危险化学品应包装完好,无泄漏现象。

6.2 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

6.2.1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房间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消防法规及标准要求,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储存设备、消防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6.2.2 危险化学品入库存储前,应由仓库保管员及使用单位一起对货物及安全标签、CSDS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入库。

6.2.3 剧毒危险化学品库房必须采取“双人、双锁”收发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存货必须有详细的记录。有防盗和报警设施,并保持好用。

6.2.4 物资供应部门必须向供应商索要所购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表(MSDS),MSDS应包括紧急事件、泄漏遏制及清理处理程序,并根据最新产品及时更新。Q/×××-×××-××××

6.2.5 所有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其安全管理常识,严禁无关人员或违禁物品进入仓库,并对库房和库存品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6.2.6 根据危险物品性质及安全技术说明书要求进行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放。

6.2.6.1 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安全距离、储量等应符合规定;

6.2.6.2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6.2.6.3 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6.2.6.4 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6.2.6.5 挥发性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加盖,并定期进行检测。

6.2.7 对于用来暂时存放危险物品的贮藏柜,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规定: 6.2.7.1 保持贮藏物品整洁和摆放有序; 6.2.7.2 应保持最少的存货量;

6.2.7.3 柜门上应贴有每月最新的存货清单及负责人员的资料,以供参考。6.2.8 未经许可人员不允许进入危险化学品库房,任何人不得在危险化学品库房内饮食、吸烟。

6.2.9 物资部门应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危险品存储的审查,以确保存储的合理性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有效性,对发现的不符合事项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需要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6.2.10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其电气、动力设备、照明装置、仪表和开关等应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国家颁发的《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等规定,分别采用防爆或隔离措施。

6.3 危险化学品的发放及使用

6.3.1 危险化学品领用由使用单位经过危险化学品操作培训的人员凭《危险化学品领用单》领取,《危险化学品领用单》应盖有单位专用章或有单位负责人签字,内容字迹清楚;使用单位必须将失效或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及时退库,并填写《危险化学品退库单》。6.3.2 仓库管理员应严格审核领用手续,按批准量和先进先出原则发放,并将物料安全数据说明表(MSDS)或使用说明书一并交领用单位,说明注意事项,保留《危险化学品发放和退库记录》。

6.3.3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和库房应贴有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建立《危险化学品清单》和《危险化学品使用记录》,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名称、使用日期、使用人、用途、用量和剩余品的处置等内容。

6.3.4 使用单位应按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表(MSDS)或使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未完全明确化学性质的物品不得混合使用。

6.3.4 工作人员作业前必须按照要求使用个体防护,现场负责人对安全措施、紧急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认其可靠、可行、可用。6.3.5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发放、使用管理和储存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6.3.6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装置,应根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和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害及毒害程度,设置相应的排风、通风、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泄压、降温、防潮、避雷、阻止 Q/×××-×××-××××

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隔离操作和自动报警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6.3.7 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专用防护用品和器具(如酸、碱作业岗位要戴眼镜、处理问题时必须戴面罩)。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得在剧毒物品场所饮食,应备有一定数量的解毒药品(甘草含剂等),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6.3.8 包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容器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规定,印贴专用的标志和物品名称。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性质(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贮运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

6.4 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

6.4.1 为单位运送运输危险物品人员必须熟悉其性质和应急处理方法,应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以及运输单位具有合法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格。

6.4.2 装卸危险化学品前后,对车厢、库房应进行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装过剧毒物品的车辆,卸后必须洗刷干净。

6.4.3 运输相互碰撞、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它危害的化学危险物品,以及化学性质互相抵触的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车上混装运输。

6.4.4 装运危险化学品车辆不得人货混载,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危险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6.4.5 装运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辆排气筒上必须装有阻火器,并配备灭火器材。车头应悬挂“危险品”标记,罐车要挂静电接地导链。

6.5 安全教育培训

6.5.1 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化验人员、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工作。6.5.2 企业应在应急救援演练计划中,至少安排一次危险化学品全面或桌面应急预案演练。

6.5.3 企业应每年应定期对涉及危险化学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6.6 危险化学品现场管理

6.6.1 企业应明确危险化学品场所动火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6.6.2 企业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40号有关规定,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建档和备案等工作。6.6.3 危险化学品报废处理

6..6.3.1 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物必须严加管理,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处理。

6.6.3.2 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

6.6.3.3 包装容器必须在设备管理部专业人员监护下销毁。

6.6.3.4 剧毒物品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先提出申请,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门同意,报请主管生产副职批准,由安全监察部门联系地方环保、公安等部门按照规定处理。

6.6.3.5 凡需报废的承装危险化学品的金属容器、设备、管道等含有化学危险物质的,必须由使用单位按规定要求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

6.6.3.6 生产中的各类有害废渣、污物必须加强管理,不得随同一般垃圾运出。6.6.4 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Q/×××-×××-××××

6.6.5 维修、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等不产生火花工具。

6.6.6 输送液体物品,应采取防止泄露、消除静电的措施,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摩擦、撞击。

6.6.7 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设备间、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必须按消防安全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保证好用。

6.6.8 进入化学危险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必须防火安全规定。

6.6.9 对剧毒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品必须实行双人收发、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和双人使用的“四双”制度。7应急管理

7.1 发生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在积极进行自救同时,必须向值长、部门主任通报,造成人员伤亡或有事故扩大危险时,应及时通报企业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7.2 吸入毒物(有毒气体)的急救:应立即切断毒源,对有窒息性、刺激性毒物现场应加强通风,抢救者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做好自身防护方可施救,将中毒人员迅速救离现场,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条件可以吸氧。伤者失去知觉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

7.3 清除皮肤毒物:迅速使中毒人员救离中毒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皮肤和毛发彻底清洗,常用流动清水或温水反复清洗身体,清除沾污的毒性物质。有条件者,可用1%醋酸或1%-2%稀盐酸、酸性果汁冲洗碱性毒物;3%-5%碳酸氢钠或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酸性毒物。

7.4 清洗眼内毒物:迅速用0.9%盐水或清水清洗5-10分钟。酸性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碱性毒物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可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膏护眼,以防感染,无眼药时,只用微温清水冲洗即可。

7.5 误服毒物急救:对于明确误服毒物且神志清醒的,应马上采取催吐措施,使毒物从体内排出。除有催吐禁忌症外,都可采取催吐方法对口服毒物中毒患者急救。催吐方法:在患者清醒状态,可用手指、羽毛、棉棒、纸卷刺激口腔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进行催吐,有条件时可先服牛奶或蛋清加水混合液200毫升,然后进行催吐。

7.6 伤口进入毒物处理方法:先采取阻止毒物从伤口由血液进入静脉措施,如伤口在肢体部位,迅速在伤口近心端用止血带或软布条等绑扎,以阻止血液回流为度,此后,每隔15-30分钟松开1分钟。局部进行伤口清洗、冷敷(湿毛巾用冷水或冰块),限制活动,并拨打120送医院急救。8 考核

8.1 违反本规定或造成事故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奖罚规定进行处罚。9 附则

9.1 本规定解释权归属本公司安全监督部门。9.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2: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以下简称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范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建档、备案、日常管理、应急处置、检查评价等内容。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有储氨罐及氨区、制氢站及罐区、柴油罐及油区。

第四条

关键名词术语解释

(一)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二)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三)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四)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各项目部(以下简称各部门)。第六条

引用文件

(一)《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第40号令);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四)《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26164.1-2010);

(五)《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能源局[2014]161号);

(六)《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国能安全„2014‟328号)。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七条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第八条

生产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是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直接责任人,对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运作,保证实际效果。

第九条

总工程师对公司重大危险源生产技术的应用安全性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建立公司重大危险源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技术管理体系,推动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十条

安全监察部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监督部门,是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建立与保存部门。

(一)明确并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责任制,负责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制定、修订工作;

(二)负责重大危险源辨识、定期评估、登记建档、备案申报、应急管理和安全报告等工作;

(三)监督各部门开展检测监控、现场处置、应急演练工作,以及、安全规程、防范措施、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情况;

(四)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五)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证安全管控、隐患整改所需资金,督促责任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六)负责对责任单位检修、运行规程编制的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设备部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责任单位,是设备管理、检修维护的执行部门。

(一)负责制定设备检修规程,建立设备技术资料台账,重大危险源及附属设备定期检修;

(二)负责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

(三)负责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设备、安全自动装置的检修维护、检测及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反事故措施;

(四)负责对检修维护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工作;

第十二条

发电部为重大危险源运行管控措施的执行部门,是人员出入管理部门。

(一)负责制定设备运行规程、日常巡回检查制度及出入管理制度,(二)负责运行操作、日常巡检和人员出入管理,及异常工况的记录;

(三)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现场接卸的安全技术措施、接卸操作及现场监护;

(四)负责运行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应急处理的演练工作;

(五)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评估、建档

第十三条

公司按照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和标准,结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及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第十四条

安全评估工作应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可进行专项评估,或结合安全性评价专家查评工作一同开展。

第十五条

重大危险源按单元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安全监察部要做好评估资料的存档工作。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五)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八)事故应急措施;

(九)评估结论与建议。

安全评价报告可代替安全评估报告,其安全评价报告中有关重大危险源的内容应当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按本规定及时上报。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四)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六)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安全监察部对辨识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逐项进行登记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一)辨识、分级记录;

(二)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三)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八)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九)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

(十)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十一)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八条 安全监察部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的格式要求进行登记备案。

第十九条 对按照评估结论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向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报告,予以注销。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 公司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建立完善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检修维护、巡检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第二十二条 设备部建立重大危险源设备技术资料台账,对所属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设备、管道、阀门)及附属设备定期检修。检修周期和工期一般宜与主机同步。压力容器及管道上的压力表、测温表应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并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部件和有关焊接工作的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完善设备技术档案。

第二十三条 定期组织开展防雷接地、自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泄漏检测仪等有关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检测、试验工作,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静电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检修操作规程,并定期审核、修订,保证其有效性。

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至少包括: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操作票制度、工作票制度、动火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出入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制度等。

第二十五条 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规定进行登记签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

(二)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门外指定地点。进入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三)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

(四)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办理审批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

第二十六条 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

(一)安全自动装置应投入运行,严禁随意解除联锁和保护。确需解除的,应严格遵守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二)运行人员密切监视设备系统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严格将参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认真进行设备系统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各种缺陷。发生超温、超压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专业人员,并详细记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三)设备点检(维护)人员每天定期对设备系统进行点(巡)检和设备维护,发现并处理各类设备缺陷,按计划完成设备隐患的治理工作;

(四)相关专业人每天检查设备系统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认真组织分析,通过分析参数超标的时间、程度情况,评估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影响,及时制订检查计划;

(五)安全监察部化学、热控、金属监督主管掌握监督设备的运行、事故及缺陷情况,贯彻反事故措施;

(六)公司危险物品(化学品)购置、储存、使用人等,每月核对所管辖危险物品数量,严格控制购入及储存数量;购置新的危险物品类物资时,物资采购人员应掌握购置的危险物品理化特性,将购置情况报送安全监察部,安全监察部根据相关规定确认危险物品分类,组织对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二十七条 在重大危险源区域从事任何检修与维护工作时,应熟知化学危险品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风险预控制度,并依据有关规定履行动火工作票手续。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在从事设备运行操作或检修维护作业应使用铜质等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必须使用钢制工具,应涂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

第二十八条 系统检修开工前应用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并泄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与系统的隔绝点需挂锁、加装带手柄堵板(盲板)。恢复堵板(盲板)前,需确认堵板内无压力,如出现工作间断,每次开工前应再次测量气体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九条 重大危险源半径30m范围内严禁明火和散发火花。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或进行可能散发火花的作业,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在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符合规定后方可动火。

严禁在运行中的管道、容器外壁进行焊接、气割等作业。第三十条 发现系统泄漏时,应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查漏,禁止明火查漏。严禁管道内带压复紧紧固螺栓和用捻打等可能产生火花、静电、温度的方法消除外漏。

第三十一条 当进入设备内部进行维修时,除应用氮气对相关设备和管道进行吹扫外,还应保证设备内氧浓度达到18~22%。

第三十二条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系统,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内施工前,须办理工作票,经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后,在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第六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四条 应急处置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当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形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第三十五条 发电部负责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第三十六条 安监部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第三十七条 公司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

第三十八条 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

第三十九条 各部门按照应急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

第七章 检查、评价与反馈

第四十条 各级安全、技术监督人员每月应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及时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在安全环保例会上通报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情况。

第四十一条 各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隐患管理台帐,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上报和管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第四十二条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每季度应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公司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专项检查应将重大危险源作为重点内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

第四十三条 安全监察部每三年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各部门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八章

第四十四条 本标准由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篇3: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中第3.4条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 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这里所指的“单元”应包括:

1.1 一个 (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1.2 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 (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2 甲醛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1 甲醛装置的辨识“单元”确定

一般甲醛生产企业的生产装置、甲醇罐区、甲醛罐区、中间罐区可视为一个 (套) 生产装置确定为一个单元。如一个甲醛生产企业有多套生产装置, 且装置边缘距离大于500m, 则按两个单元进行辨识。

有些大型化工企业除了甲醛生产装置以外, 还有与甲醛相关的上下游产品或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 则需要结合是否同属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装置的边缘距离是否小于500m范围来判断, 如属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则要将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2.2 物质临界量确定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 甲醇、甲醛 (含量大于90%) 被列入表1中, 可直接查找。

甲醛溶液未被列入表1, 其临界量需根据物质特性在表2进行查找。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268-2012) , 甲醛溶液的联合国编号为1198, 类别为易燃液体, 次要危险性为腐蚀性物质。因此将依据甲醛溶液闪点, 判定临界量。

甲醛溶液的闪点随甲醛浓度和其中甲醇含量的不同而异。不同甲醇含量的37%甲醛溶液的闪点数据为:0.5%甲醇含量的闪点:85℃;4.1%甲醇含量的闪点:75℃;8.0%甲醇含量的闪点:67℃;10.1%甲醇含量的闪点:64℃;11.9/%甲醇含量的闪点:56℃。

工业常用37%甲醛水溶液中甲醇含量在1%左右, 闪点大于61℃;部分企业生产的37%产品中, 加入了12%左右的甲醇作为抑制剂, 防止甲醛聚合, 此类甲醛溶液的闪点小于61℃;除外, 还有一类含量在40%以上甲醛溶液, 闪点也小于61℃。

甲醇为易燃液体 (表1:序号43) , 临界量为500吨;

甲醛 (含量>90%) 为毒性气体 (表1:序号25) , 临界量为5吨;

甲醛溶液 (23℃≤闪点<61℃) , 临界量为5000吨;

甲醛溶液 (闪点≥61℃) , 不在辨识范围

2.3定量计算

当单元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若满足公式q1/Q1+q2/Q2+…+qn/Qn≥1, 则为重大危险源, 其中:q1, q2, …, 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 单位为吨 (t) , Q1, Q2, …, 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 单位为吨 (t) 。

2.4 案例说明

假设某甲醛生产企业概况如下:

罐区原料甲醇, 其最大储存量为600吨, 临界量为500吨;

甲醛溶液 (含量37%, 闪点>61℃) , 其最大储存量为1000吨, 不在辨识范围;

甲醛溶液 (含量55%, 闪点<61℃) , 其最大储存量为1500吨, 临界量为5000吨;

生产装置区 (与原料罐区、成品罐区的边缘距离均小于500m) 设有原料及成品计量罐、高位槽等, 甲醇的质量为20 吨, 55%甲醛的质量为100 吨。甲醛气体生成后即被吸收为水溶液, 量很少且停留时间短, 忽略不计。

计算如下:

辨识结果:该甲醛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构成了重大危险源。

3 关于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规定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并制定应急预案, 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还应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作了规定;

第二十四条: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及管理做了规定;

第二十五条: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备案要求做了规定;

第七十八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3.3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第13条, 企业要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 辨识重大危险源,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 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 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并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定期检查维护, 对存在事故隐患和缺陷的, 要立即整改;甲醇及甲醛储罐涉及的温度、液位、可燃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测量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 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建立稳定可靠的消防系统, 设置必要的视频监控系统。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明显处设置醒目安全警示牌、甲醇与甲醛的安全告知牌, 并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应急处理办法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有关人员。

3.4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1〕95 号) , 甲醇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其储存装置, 应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

3.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文件的要求

甲醛生产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登记的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地点、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等。登记建档应保证完整性、连贯性。

甲醛生产企业对重大危险源配备的安全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测, 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该评估可以由本单位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进行, 也可以委托安全评价机构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无论谁具体承担这项工作, 评估报告都应符合该令第十条的要求, 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

甲醛生产企业应根据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且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防止事故或者减少事故损失。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至少每年演练一次;现场处置方案, 至少每半年演练一次。

4 结语

甲醛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关键在于甲醛溶液闪点。生产企业可以按《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 的要求, 将甲醛产品送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签定, 以确保重大危险源辨识不偏离。

摘要:针对甲醛生产企业在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时, 容易出现的临界量取值错误, 本文结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 针对甲醛生产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如何辨识进行简要说明, 同时提出部分建议, 供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时参考。

篇4: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关键词】 港航管理;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仓储

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危化条例》)。与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原《危化条例》)相比,《危化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界定、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应急救援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危化条例》对港航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行政执法方式、相对人所需承担的违法责任等均作较大的调整。

1 港航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

《危化条例》对港航行政管理机关的职权范围、职权行使方式、法律责任作出调整。

1.1 港航行政管理职权的转变

1.1.1 增加港航行政管理职权

《危化条例》扩大港航行政管理机构职责的范围,赋予港航行政管理机构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增加的行政职权具体有以下7个方面:

(1)扩大职权范围,将储罐、管道等码头设施纳入港航行政管理范围。《危化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原《危化条例》将危险化学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危险化学品,另一部分是剧毒化学品和没有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化条例》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调整机制,扩大港航机构的管理范围。《危化条例》第12条和第33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这就将储罐、管道等码头设施纳入港航监督管理体制。

(2)增加查封、扣押权。《危化条例》第7条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职能部门对发现有违法情形的危险化学品可以采取的5种监督措施,其中包括新增的查封、扣押权。行政机关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

(3)增加查阅、复制权。原《危化条例》第6条规定,“依照本条例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取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向危险化学品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原《危化条例》没有对资料的调取手段作出明确说明。《危化条例》第7条第1项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此项规定成为港航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查阅、复制、依法提取相关证据的法律依据。

(4)增加安全条件审查权。《危化条例》第12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原《危化条例》没有对港口部门的安全审查条件作出说明。

(5)增加仓储许可权。《危化条例》第33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这实际上增加了对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环节的管理要求,强化了行政许可环节的安全审查管理。

(6)增加运输许可权。《危化条例》第43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这一规定将过去由政府统一实施的运输许可权下放至各个职能部门,在扩大职能范围的同时,明确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督责任。

(7)增加查验权。《危化条例》第6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交寄危险化学品或者在邮件、快件内夹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物品交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得收寄危险化学品。对涉嫌违反该条规定的,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依法开拆查验。

1.1.2 废止两项行政管理职权

(1)废弃危险化学品不再受《危化条例》的调整。《危化条例》第2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该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而在原《危化条例》中则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该条例的规定。

(2)不再对企业法人进行安全资格认定。《危化条例》第6条规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危化条例》明确规定对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等6类人员采取资格认定;而原《危化条例》则将公路、水路运输单位的资格认定也纳入其中。

1.2 港航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1)明确坚持预防优先的行政管理模式。原《危化条例》并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行政方针作出统一说明。《危化条例》第4条则首次提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将预防为主的行政理念贯穿于整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之中。

(2)适当放宽内河通行限制。原《危化条例》第40条规定,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化条例》第54条规定,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允许内河以外的其他封闭水域适当通行危险化学品。

(3)内河运输施行分类管理。《危化条例》第55条规定,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对通过内河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实行分类管理,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式、包装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分别作出规定并监督实施。港航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交通运输部下属机构,在行政方式上应当与上级机关保持一致,从而确保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及内河运输的安全。

(4)建立健全备案管理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安全评价以及储存过程中必须将相关危险化学品的详细情况向港航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备案。《危化条例》第60条规定,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险特性、包装以及进出港时间等事项,事先报告海事管理机关。海事管理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同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第22条规定,在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25条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1.3 法律责任的转变

原《危化条例》对法律责任的规定较为简单,仅在第65条、第66条规定交通部门拥有针对违法行为的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这两种行政处罚权。《危化条例》对相对人违法情况进行细分,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权进行较大程度的补充。

(1)扩大处罚权限。《危化条例》涉及港航管理法律责任的条文共计有10条,内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事故应急等方面。原《危化条例》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从运输安全角度着眼,《危化条例》则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等多个环节,因此对行政管理机构处罚权限的规定与修订前相比不完全一致,处罚权限范围有所扩大。

(2)提高罚款数额。原《危化条例》规定的违法处罚数额,最低为2万元,最高为20万元,部分情形可处违法所得的5倍。《危化条例》对违法情形大致作两类区分:违法行为轻微且影响较小的,可处最低1万元、最高5万元的罚款;违法行为严重且影响较大的,可处最低5万元、最高50万元的罚款。可见,《危化条例》针对不同违法行为施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在处罚数额上也有所提高。

(3)增加处罚种类。《危化条例》规定的处罚种类,除了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之外,还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如第78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的港口经营人有违法情形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第80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违法情形且拒不改正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其相关许可证件。

2 港航行政管理相对人责任的变化

2.1 强化相对人的责任意识

(1)增加自查义务。《危化条例》第13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管道进行检查、检测。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

(2)强调安保义务。《危化条例》第23条规定,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第43条规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危化条例》首次以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企业的安保义务。

(3)增加技术防范义务。《危化条例》第26条规定,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

(4)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专章,明确相对人使用义务,包括管理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等。《危化条例》与原《危化条例》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详细规制。《危化条例》第三章“使用安全”规定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条件限制等内容。

(5)增加经营资格要求。《危化条例》第34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其中,“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是《危化条例》新增的经营条件。

(6)增加企业内河运输规则。原《危化条例》没有对企业内河运输设置义务,而《危化条例》在适当放宽内河非封闭水域运输危险化学品限制的同时,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为此,《危化条例》从运输企业的资质条件(第57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式、包装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第58条),运输船舶和专用码头、泊位的安全条件(第60条),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的警示标志悬挂和进出港管理(第61条)等方面,对在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责任作出更细致的规定。

(7)增加减损责任。《危化条例》为保证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作业的目的,减轻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害,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发现其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时,应当及时办理登记内容变更手续,使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2.2 部分转变相对人的义务

《危化条例》并不一味增添相对人的义务,而是结合港航行政管理的新形势,对原《危化条例》设定的相对人责任作部分改变或删减。

(1)扩大相对人警示义务。《危化条例》第20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原《危化条例》第21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与后者相比,《危化条例》扩大了相对人的警示义务。

(2)延长企业安全评价周期。《危化条例》第20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每3年1次的安全评价,并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原《危化条例》则要求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1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2年进行1次安全评价。

(3)改进仓库管理制度。《危化条例》第24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而原《危化条例》第22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管理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

(4)适当放宽仓储经营许可条件。《危化条例》第33条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规定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港口经营人,在港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相对人因此可避免重复申请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5)将原来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禁止性条款转变为经营、购买许可审批制度。原《危化条例》采用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情形。《危化条例》第35条、第38条采用概括的方式,通过设立相应的行政许可审批权,达到监督相对人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目的。此种收紧权限的做法,实际上是扩大相对人在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相对人在危险化学品作业中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6)完善事故报告。《危化条例》第71条明确规定,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这为行政机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明确责任提供可施行的基础和条件。

3 结 语

篇5: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新庄孜电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中的“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我厂产生的主要有废机油等

第二条 发电部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安全处置的责任主体,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转移、处置的全过程负终端管理责任,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或合法转移,不得擅自倾倒、填埋或排放。

(二)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三)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四)加强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的安全管理;加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每月开展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危险废物及其容器上要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标明名称、成分、危险特性及入库时间等。

(七)(八)根据危险废物产生情况,适时申报处置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九)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转移、处置等基础管理台帐(保存时间不少于五年)。

第三条 厂部相关职能部门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转移、处置的全过程负监管责任,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以下工作:

(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安全处置的统一监管,督查发电部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转移、处置管理中符合环保规定要求。

(2)编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办理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3)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负责配合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5)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二)生产物资部负责以下工作:

(1)对危险废物实行统一处置,根据危险废物生产情况,适时申报处置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负责办理危险废物现场转移交接手续。

(2)贮存场所要设置危险废物警示牌,并具备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措施。

(3)生产物资部负责废油等批量较大危险废物的统一处置并建立台账。(4)禁止将危险废物与其它废物混合贮存。(5)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三)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管发电部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安全管理及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处置。

第四条 危险废物处置要求:

具备自行处置条件的或已建立合法处置渠道的危险废物,由生产物资部负责牵头处置。自行处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外委处置必须委托持有相应有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第五条 附则

(一)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转移、处置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而受到政府环保部门处罚的,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执行。

篇6: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三条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第四条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号),公司将#2锅炉、#3锅炉、#4锅炉、制氢站氢气储罐列为重大危险源。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 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负责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和备案工作,定期组织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检查。

第六条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检修和运行规程。对重大危险源相关单位的设备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组织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修编和演练。负责锅炉及氢气储罐的检测、检验工作。

第七条 重大危险源相关单位按照分工负责设备的检修和运行工作。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第三章内容、要求与程序

第八条 公司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组织对公司区域内生产装置、设施和生产场所进行危险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要进行登记、建档,定期开展检验、检测、评估,做好监控措施的审核与组织落实工作。

第九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在投产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建档工作。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注销。

第十条 生产技术部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检修和运行规程,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 各相关单位要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运行和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重大危险源相关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十三条 重大危险源相关岗位的运行员工应取得《特种设

备作业人员证》,做到持证上岗。第十四条 重大危险源相关员工必须按照规范和实际需求配备齐全的劳动保护用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需要时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 生产技术部应组织修编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第十六条 每季度由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记录存档。每三年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评估。

第十七条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要将重大危险源报赤峰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蒙东能源公司安全环保部及相应专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章 支持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4.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上一篇:《海口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全文下一篇:2023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