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2024-08-02

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通用7篇)

篇1: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布局以及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在满足大多数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土地整理、经济补偿、扶贫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住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倡导节约用地,鼓励公寓式住宅。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提高农村人居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注重农村建筑与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

二、科学统筹投资,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县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在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防灾、生活能源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托老、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为重点,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立垃圾填埋厂和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构建垃圾处理系统和完整的排污系统,增强垃圾处理能力,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

四、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现代集约高效。加强禽畜养殖从农户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处理禽畜粪便污染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鼓励农民使用电、煤气、沼气等新型能源,减少秸秆、木、草等燃料的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果—畜—粮—沼”生态循环农业,严控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五、发展生态景区,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加强县城郊区生态过渡带、重点乡村人口聚居地、公路沿线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六、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受益者是农民,主体也应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是关键。财政奖补源于人民群众期盼,着眼基层发展需要,体现民意导向,依靠群众力量,项目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群众热情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且建起农民民主决策、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的好机制,破解了许多争议较多、难以推动的问题,实现了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后,深入推进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要着重加强相关制度完善和政策性措施引导,积极探索财政奖补新机制,优先选择村班子团结、工作得力、村民需求迫切、愿望强烈、受益面广、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内户外民生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综合示范带动效应的人居环境财政奖补精品工程,进一步放大财政奖补政策的惠民效应,发挥财政奖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龙头引领作用。

七、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应在搞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环保意识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房屋质量标准、垃圾清运整治、现代生态农业、植树造林绿化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大工程中,增强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篇2: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为了做好2011年工作,三河镇党委、政府早谋划,早安排,研究确定了“12344567”的工作思路。目标已明确,关键抓落实。镇党委、政府将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全力推动我镇各项工作在上新台阶。力争实现社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均纯收入达到4866元,比上年增长13.7%。

围绕一个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增服务职能,抓新区机遇,促工业经济,强主导产业,建和谐三河”的工作思路和主攻枸杞、葵花两大产业;扩大草畜、蔬菜两大种植面积;搞活劳务、非公有制、村集体三个经济的发展思路。

主攻两个重点:一是在引导和宣传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着力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新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紧盯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时刻绷紧弦、鼓足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做大三篇文章:围绕新区建设加强引导、开发新产品做大非农经济文章;围绕物流中心完善服务功能,推广现代营销做大现代服务业文章;围绕工业园区加强人才培训做大劳务就业文章。

打造四个基地:以标准化建设、成立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辽坡肉牛养殖、丘陵养羊、团庄养鸡、小河养猪四个基地。

建好四个种植示范区:以引进优良品种、提质增效建好坪路

万亩葵花种植示范区;以加强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建好四营枸杞种植示范区;以技术培训、扩大规模为重点建好团庄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区;以改良土壤、节水灌溉为重点建好以辽坡玉米种植示范区。

实现五个新突破:一是在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部素质方面有新突破;二是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有新突破;三是在创建平安三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新突破;四是在移民安置、危房改造等民生改善方面有新突破;五是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有新突破。

抓好六项建设:一是争取在辽坡新建石膏板加工企业2家;二是完成银平公路三河段、黑海路岔路口至三河中学段商业街改造;三是争取新建三河文化活动中心;四是争取修建六窑至坪路、学梁至丘陵两条村级道路;五是着力解决坪路、团庄、小河三个行政村党员活动室阵地建设;六是着力抓好红城新农村建设。

完成七项工作:1.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力促农村经济发展;2.全面完成2011年农田水利建;3.圆满完成2012年新农保收缴工作;4.保质保量完成植树造林及退耕还林补植补栽任务;

篇3: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都偏低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 低收入户刚超过1000元。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为4 3%。

2. 农村商品市场疲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 其中县及县以下地区增长11%, 低于城市3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6815.8亿元, 增长14.7%, 县及县以下仅增长9.1%, 城乡消费增长速度差距扩大到5.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的低速增长制约了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张。进而制约着农村, 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2005年农村消费也仅为城市消费的二分之一。拥有中国二分之一多人口的农村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始终只占据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份额, 显示出较多的人口与较少的消费份额的极不相称。“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中国当前农村低消费水平的真实写照, 也是我国买方市场早熟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着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

二、农村消费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 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指标, 单就“三农”这一项的指标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5%以下, 农村人口所占比率下降到50%以下。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 全国仍有近300万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农村又占了较大比例。目前农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费额、农村卫生保障等基本合格线均未达到。我国有近13亿人口, 其中57%在农村, 因而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关键是农民的小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消费水平停滞不前, 必然要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2.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整个社会各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消费结构单一, 一般只限制在生存性资料上消费质量不高, 大多只为初级产品的消费。他们读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和接受意识差, 不利于农业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 从而对农业生产部门的扩大再生产不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原料的40%和第三产业原料的70%来源于农业, 农民的消费不足, 制约了农业工业品和服务业的滞销及发展, 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从而使工业品生产过剩, 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缺乏原料来源, 失去高速发展的活力。农民消费增长缓慢, 即应归农民消费的部分还没有实现消费, 导致大量农村市场产品的积压, 进而使社会总产品无法完全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 社会再生产也就失去了顺利发展的条件。

3.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了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 第二产业是吸纳劳动丈的最主要领域, 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第二产业的地位。, 人行业上看, 吸纳劳动力的行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所以, 只有实现了消费的快速增长, 才能大幅度提高就业率, 因为从上述四个行业可以看出, 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是与消费最为密切的行业。但恰恰目前我国的消费能力还处在偏低的阶段, 尤其是农民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落后于相应的生产增长的速度, 导致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使社会生产部门所需劳动力大量减少, 所以出现了大量下岗人员, 整体上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勃业率的提高, 这又在很大程度上, 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更大的压力。

三、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根本在使农民增收。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 消费结构的变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才能够真正使产品适销对路。要使农民增收, 必须依照市场需求结构相应调整产业结构。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 提高养殖业比重,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 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我国农业应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立体结构系统, 建立合理的农、林、牧、渔结构, 实行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等相互促进的物种共生系统, 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利用多样化的生产, 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 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2. 提高科技含量, 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农产品加工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推进农业产业化直接动力, 是改革传统农业的切入点, 可以大大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效益链和就业链, 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明显。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机遇期, 必须坚持内部挖潜与扩大外延并重, 要跳出传统农业抓农业, 用发展现代工业产品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将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领域, 更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 其发展既关系到国家制造业整体发展, 又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发展, 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制定时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 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另外, 也要考虑农村生活费低于城市的实际情况, 同一地区农村标准应适当低于城市标准。

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 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 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 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二是缴费方式应有别于城市。由于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 无固定用工单位, 不可能完全参照城市居民的缴费方式。建议在乡农民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 按合理比例缴费, 计入以身份证号码为编码的全国通用个人账户。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当地职工同等待遇, 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 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 计入个人通用账户。缴费时间也可灵活确定, 每年年终个人可查询、核对、补缴, 逐年积累, 到期定期支取。三是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4. 以制度创新为契机, 以普通信贷带动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良性发展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下, 要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靠农民自身积累的路子还很长。我国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制度创新, 首先采用“放水养鱼”, 然后“捕鱼”的办法, 即首先通过给农村居民发放普通信贷, 通过其促使农民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促使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转到依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 提高投入产出比的轨道上来, 同时也加强了金融机构与农村的联系。我们知道, 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提倡消费信贷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通过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质量, 特别是使农民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促进占我国总人口二分之一多的农民和谐相处, 就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体现人的本质要求, 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就有利于促进农民之伺、城乡居民之间和谐相处, 人们就会各尽所能, 共存共荣, 安居乐业, 促进社会和谐, 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 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然而,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 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力, 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农村居民,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房爱卿著: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38~92

[2]陆学艺:关于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几点意见.陆学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497~505

篇4: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一、三对矛盾迫使我国需求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一)外贸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之间的矛盾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直接作用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分化为三个板块:以美国、英国、西班牙等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消费板块,以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业出口大国为主的生产板块,以中东、非洲等资源型国家为主的能源资源输出板块。但受到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众多消费板块的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以及贸易逆差国扩大出口等政策设想及目标,并在实践中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造成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近年来受外需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外需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超过国内需求的庞大生产能力业已形成,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模式不可持续。

(二)投资需求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之间的矛盾

投资高速增长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但当前投资高速增长是在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以规模换效率的结果。投资的快速增长对生产资源的消耗规模不断扩大,急剧提高了我国众多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同时,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许多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

(三)消费需求不断下降与建立消费型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之间的矛盾

相关研究表明,一国的投资率随其发展水平提高和发展阶段的提升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倒U型曲线),而消费率随收入水平提高和发展阶段的提升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U型曲线)。从上述规律看,我国已具备需求结构大幅调整的主要特征,到达需求结构需要转型的拐点,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需求结构转型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增进居民总体福利、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宏观经济基本均衡为目标,紧紧围绕现阶段我国需求结构存在的三对矛盾,本着扩大内需与降低外需并重、扩大消费与优化投资并行、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的原则,通过调整外需、优化投资、扩大消费三条路径,统筹规划,合理设计,综合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我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我国需求结构转型的政策选择

(一)调整外需,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需求结构转型,在调整外需方面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第二,正确处理好调整外需和扩大出口的关系,进一步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此,调整外需,关键是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两者关系,在稳固内需的基础上,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1、加快外需战略调整,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

首先,调整“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简单加工产品出口,加快制定培育竞争优势的贸易平衡战略。其次,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将引进外资与引进智力、人才和技术结合起来,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第三,发挥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的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大国影响力,降低海外企业投资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2、有序适度扩大进口,不断提升国际经济地位

首先,完善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与储备机制,根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适时增加石油等相关产品进口,充实战略物资储备。其次,不断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手段,简化进口的环节和手续,提高进口环节的便利化程度,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第三,有选择地降低关税水平,适度增加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提高进口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第四,利用欧元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的“时间窗口”,以扩大进口和“走出去”为抓手,支持其渡过经济难关,争取从欧洲增加高技术产品进口。

3、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培育出口竞争的新优势

首先,严格限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三高两低”产品的出口,减少资源密集性产品出口,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围绕提升加工贸易的本地增值、本地配套、主体本地化比重,引导企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产品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第三,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方式、鼓励风险投资与创业投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出口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建立营销网络、提高产品增值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出口企业生产效率。第四,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让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倒逼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优化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

需求结构转型,在优化投资方面关键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投资增长速度与优化投资结构的关系,既要在科学界定政府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依靠适度增长和合理规模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又要避免投资的盲目扩张,防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领域的无序投资。二是正确处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又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正确处理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关系,既要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防止投资冲动,同时也要解决地方政府投资资金来源问题。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界定政府投资领域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干预,促使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上。首先,加快政府职能向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发展环境、完善市场监管、加强公共服务等职能转变的步伐。其次,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修订出台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最大限度地缩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第三,科学界定政府投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明确政府主要投向国防、司法、政府行政管理、防灾减灾与救灾、公共卫生、社会福利、重大基础科研、基础教育、道路等公益性和部分准公益性领域。

2、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更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发挥好政府投资的积极作用,把缩小城乡、城区发展差距、民生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作为投资的着力点。首先,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合理规模,积极有序地开工建设国家确定的重大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的投资,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规模扩张。其次,把扩大投资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的良性互动。第三,支持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环节建设,加大向“三农”、水利、社会事业、铁路、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第四,加大民生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设施建设投入。

3、鼓励促进民间投资,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完善促进民间投资在投资领域、投资能力上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首先,建立有利于激活和利用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机制,遵循非禁即准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确立民间资本平等市场主体地位。其次,建立有利于激活和利用民间资本的公共投资机制,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在经济资源、金融资源分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切实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提高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第三,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第四,推进和深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改变目前存在的阻碍民营投资进入的“弹簧门”、“玻璃门”状况,同时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稳定预期。

4、调整中央地方关系,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我国投资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而造成这一冲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度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切实推进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在考核指标上,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综合发展转变,在考核方式上,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多方参与考核转变,在考核保障上,从以政府保障为主向以制度保障为主转变。其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比例和支出责任,弱化当前分税制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刺激作用,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加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第三,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和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投资效率。

(三)扩大消费,加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需求结构转型,在扩大消费方面关键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注重处理好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消费的多层次发展。二是处理好扩大消费规模和优化结构的关系,加快建设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产业。三是注重处理好扩大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兼有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双重功效,不能再将其作为一项摆脱内需不足的临时性手段,而要作为我国一项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居民收入稳增机制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首先,以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主,推动劳动报酬在分配格局中的占比,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分享经济增长收益的基本权益。其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使城乡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稳步增长。第三,适度降低宏观税负,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此外,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着力建立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相互制衡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和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强消费意愿,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首先,提高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着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其次,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和优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三,实现制度统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接轨”和地区转移接续制度建设。

3、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培养稳定成熟消费主体

统计局相关数据和经验表明,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倾向最强,而且倾向于购买本国生产的高端、新型商品,是扩大消费的有生力量,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最能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首先,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根据收入来源特点规范不同群体的初次分配收入。其次,进一步完善鼓励个人创业的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把提高中小企业经营性收入水平作为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举措。第三,规范资本市场秩序,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造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内幕交易等非法牟利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增加中产阶层的财产性收入。第四,尽快理顺住房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加快建立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只租不售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价格合理的商品房供应体系,遏制房地产投机,出台合理的住房消费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释放农民潜在消费需求

从长期来看,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进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首先,以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为重点,按照进入城市时间、工作及纳税等差异划分不同层级,使已经进入城镇和将要进入城镇的转移人口,逐步取得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其次,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与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衔接,加强公共交通、污染防治、水电气热供应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规范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吸纳人口指标挂钩制度,中央财政对农村转移人口公共服务给予适当补助。第五,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加城市营造宜居环境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

5、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满足消费结构快速升级

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快速变动和升级的时期,居民消费正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转变,这就要求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首先,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及方便群众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生活服务业,培育文明健康的高端消费需求。其次,鼓励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文化、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准入,改进监管方式。第三,改善消费环境,加大城乡消费环境建设投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有效性。第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6、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鼓励低碳绿色消费,不仅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推动我国低碳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从终端入手,倒逼工业企业开发节能、低碳产品,发展绿色经济。其次,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加大低碳消费宣传力度,将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深入人心,从而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篇5: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工作思路和组织计划

一、项目概况

山西是中国能源富聚之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称誉,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碳生产基地和煤层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几年来,山西煤矿及煤老板闻名全国,褒贬掺半!在国人的印象中,山西是能源大省、经济小省、发展慢省、环境差省。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改善山西的环境状况,以多种方式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能源与环境技术装备及投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及工业基地的建设,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国际能源与环境中心、英国剑桥3E投资有限公司、晋中市及榆次区政府共同发起兴建“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山西中部经济发展区,是以能源与环境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功能完整的国际化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抵达太原市第一景观大道—长风大街或太原机场仅需十分钟。园区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开发潜力巨大。

园区规划范围为原国家储备局172库区东界线以西、新付村以南、天湖别墅以北、榆次东外环路以东的区域,首期规划面积约667公顷,其中存量土地315公顷。

二、对本项目的认识

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

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运用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以及与之对应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项目用地进行既具有理念超前、设计科学合理同时又契合晋中城市发展现状、具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设计。

三、本项目工作技术路线(工作思路、内容重点、成果形式等)

(一)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规划将把突现能源环境特色、维持和保护项目用地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最终使得项目用地不仅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成为提升区域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以及体现现代都市生活风情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产业园区。

而具体规划工作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展开:

1、背景研究与分析、评价

(1)、对于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区域,以及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找寻晋中市的发展机会,进而确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规划将充分挖掘项目用地的潜在的价值,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力争达到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与结构,将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对于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对于城市现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城市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侧重对于城市产业经济、产业格局以及居住形态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以明确项目用地的功能与开发方向,力争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的“多赢”局面。

(3)、历史文化与区域空间特色研究。地域特色取决于功能、历史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是纯粹的功能选择,而是应从区域空间演绎中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特色,顺其自然,形成极富地域特的城市空间结构。

(4)、项目相邻地段的分析与评价。这部分的工作旨在全面分析与研究项目相邻地段的开发建设现状、功能结构布局等,使得项目规划方案能最大程度上与相邻地段吻合,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5)、项目用地的分析与评价。对于项目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的高度,确定项目用地的具体功能选择与开发形式、开发强度等。

2、规划技术层面

(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

(2)深入分析并贯彻重要强制性内容规定:“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3)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4)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将规划单元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5)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倡导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公平与合理性。

(二)内容重点

在区域发展背景中以及城市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优势,找准项目的区域功能定位,通过本次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倡导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提升城市品味、体现现代都市风情的全新区域,正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所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六线”控制

道路红线规划控制: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路幅分配、控制点坐标、平面交叉口渠化、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公交站场、行人过街通道(包括地下过街通道)及其出入口位置、控制要求;确定立交等主要交叉口、交通广场形式、位置、控制要求;地形高差特别复杂的地区以及重要控制点应确定竖向标高。

绿化绿线控制:确定公共绿地(公园和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其它绿地(重点是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的位置、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绿化指标控制与建设要求。

文物和城市紫线控制:划定市级以上文物的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落实“城市紫线”控制,具体包括: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其他非文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及协调范围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

河道蓝线控制:划定河湖水面水体规划位置、保护范围界线,确定断面形式、河底和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设置设想及有关控制要求。

高压黑线控制:确定35K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线位、高压走廊保护范围,确定控制要求。轨道橙线控制:对已建设或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线路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和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对已完成轨道交通专项控制规划的轨道线路划定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并划定具体轨道线位和站位以及保护控制范围,提出有关控制要求,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控制要求。

2、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控制

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落实涉及空间利用的用地控制规划;按照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四个级别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位置、边界、规模及设置要求。新建地区组织建立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设施;城市已建设地区分级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没有条件形成集中的居住社区中心和基层社区中心的,可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布局。

道路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

研究确定各类道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划定用地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预留。

研究确定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容量,划定各项市政设施源和站点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

研究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涉及环境影响的(如水源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涉及安全防护的(如环卫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划定卫生安全防护距离。

3、高度规划控制

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高度分区。在确定特色展示区和特色敏感区的高度控制时,应进行景观视廊分析(包括竖向视线和平面视域分析);重要地段,应以地块为单元进行三维空间建模,以便于直观分析和研究。

高度分区应划分到街区,街区内有重要视廊控制的,应进一步深化到地块。高度分区一般分6级:12米以下、12-24米、24-35米、35-50米、50-100米、100米以上。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进行合并或细分。

4、特定意图区规划控制

特定意图区划定

根据城市特定意图区规划,在进一步研究地段特色基础上,划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和景观敏感区的边界。

特定意图区主要控制要素

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内的特征要素,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拓展并组

织认知路径的方案;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

确定景观敏感区的控制要素,包括高度、风貌、色彩、体量等,提出控制要求。

5、技术图则规定

技术图则以规划管理的需求为导向,落实前述重要强制性规划内容,并提出地块建设控制和引导要求,将所有涉及空间利用的要求落实在“一张图”上,作为实施管理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完备的技术依据。

(三)、成果形式

总体规划设计成果为中英文对照文本,以中文版为准。

1、设计方案说明

包括背景及现状分析、城市设计整体框架、土地使用及空间形态、交通、景观和绿化体系、建设时序及发展策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等内容;

2、表达相关内容的设计意图的图纸

包括区域和区位分析、现状土地使用和自然环境特征、设计方案构思、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平面形态意向、竖向形态意向、地下空间利用、中心区、节点地区的深化设计、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开放空间和绿化系统的组织、形体空间效果表现(如总体鸟瞰图、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总体景观设计意象图等)、其他表达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3、总体规划布局模型,比例1:2000;

4、公示宣传材料

如有需要制作规划公示展板及单页宣传材料。

四、时间进度计划

本次规划计划需用60天时间完成(包括节假日在内),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这里假定以8月22号为项目开始时间):

1、2006年8月22日——24日

完成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合理调配等工作,做好下一步进行规划实施阶段所需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准备。

2、2006年8月25日——9月3日

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着重到现场实际进行实地及相关环境的考察,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制定初步规划。

3、2006年9月4日——18日

室内分析和综合研究,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4、2006年9月19日——10月15日

先形成中间成果,与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及甲方有关机构及人员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最后形成最终成果。

5、2005年10月20日

提交最终成果。

五、项目组技术人员计划

附件

六、对组织者的要求

承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规划,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组织规划,包括计划任务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调配,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组织召开必要的规划讨论会议,完成项目最终成果(如文字编写、图件编制等)。

组织方承担规划编制组织工作,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编制总体进度把握,负责现状调查的配合和协助工作,负责组织有关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意见,负责技术把关和技术协调,负责后期成果审查、成果报批等工作。

六、对本项目资源条件的认识和评价

VII.Awareness and Assessment for the Resource Conditions of This Project.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篇6: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但由于公司在2008年年底之前,没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混乱。一是账实不符,账外固定资产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公司现场施工作业由分公司或项目部完成,分公司或项目部临时购置固定资产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分公司或项目部将购置小如彩电、计算机大如电焊机、切割机等资本性支出列入收益性支出,导致大量固定资产转入账外,影响公司当期损益,同时使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失去应有的监督。二是资金管理不集中,现金收支监管不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按甲方要求(主要是在外地,如XX高速铁路Ⅲ标段项目部),个别项目部建有独立账户,由于资金不能统一管理,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个别项目经理随意支配账户资金,形成现金监管

漏洞。

(二)制度规章执行不到位,虚增负债。一是预收工程款长期挂账(应收账款贷方),有的项目竣工验收已达3年以上,预收工程款仍挂往来不转收入,影响损益。二是部分职工集资购买大型机械设备的款项,设备已租赁经营或售出,不及时与固定资产对转,致使负债虚增、资产不实。三是工程项目垫付资金使财务费用大量增加,部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长期挂账,使负债虚增公司虚赢。

(三)财务核算与业务脱节,盈亏不实。一是施工过程中,个别分公司不遵循成本费用配比的原则确认收入及成本,在工程施工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前提下,不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随意调节盈亏。二是项目完工交付使用,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损益,有的将材料物资人工费用等按实际发生结转工程成本,而预收的工程款不确认收入,形成“潜盈”,或相反将预收的工程款全部确认收入而发生的材料物资人工费用等不相应结转成本,形成“潜亏”。这种“潜亏”和“潜盈”造成公司财务报表与个别项目实际财务状况相差悬殊。

(四)成本管理意识淡漠,财务监管不力。主要体现在面对建筑市场招标竞争的沉重压力,个别分公司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如XX高炮师装备库房项目),使项目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项目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使公司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项目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 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而财务监管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预

测和过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动地“卡”,一旦反映在财务账面上成本已失控,经济损失已无法挽回。

另外,由于市场不规范,公司在同建设单位签订建设部统一下发的“建设施工合同”后,还不得不签订 “补充合同”、“补充协议”,加之结算纪律松弛,建设单位时常不按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后不及时进行决算,决算后又不及时进行清算等,严重影响个别项目效益的真实性。

以上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发挥。各项目部经理绝大多数是从工程技术人员中提拔上来的,不可否认他们在专业技术上是优秀的,然而隔行如隔山,在财务管理中,却往往靠感觉来管理,没有树立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项目部财务仅停留在票据核算阶段,部分分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松驰,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财务管理的职能没真正发挥出来。

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要扭转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目录、折旧年限、折旧计提办法、大修管理、购建及使用管理等,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保证公司当期损益的真实性;

2、建立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业务活动、日常管理、资金流动进行监管,实行资金管理集中化,在现金流转中,通过集中办理公司内、外各项结算业务,实行现金流量“一个口进出”,由此实现

资金控制;

3、完善债权债务管理制度。一是公司财务部要建立详细的债权债务备查簿,及时清理债权债务,要成立专门清欠组(由工程部负责,财务部、具体项目部派人参加),负责清理往来账目,强化清欠力度,对一时还不能还清账款的单位,经过协商,要求其作出还款计划;对难以偿还和无故不还的单位,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二是可尝试建立权责实现对比制,把应收应付的往来款项和已收已付的资金在同一张报表上对比显示,以了解往来账项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还可以对分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考核从而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尽快建立。

4、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实行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公司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组织施工生产到工程完工、项目结束,整个运行过程都要进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要做到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考核。财务管理既要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要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要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支撑的成本报告,又要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数据为内容的成本报告。以加强财务对整个成本的分析监管。

5、针对施工工作流程,要注重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是承揽项目投标阶段,要进一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杜绝“建设工程合同”外的“补充合同”、“补充协议”等;公司要严把合同签订关,严格按合同法办事,认真履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赋予的权利。二是项目中

篇7: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摘要]从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的行政体系角度分析,我国环境监管在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出现困境,结合美国、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应在重构监管体系、完善监测系统、增强政府监管动力、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系。

[关键词]环境;监管体系;国际经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84-05

一、引言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面对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从表面上看,环境资源出现问题是由于经济学上的“市场失灵”造成的,但归根结底它是经济学上所谓“政府失灵”的恶果。应对生态环境的挑战,应从解决“政府失灵”人手。在资源环境领域,“政府失灵”一般表现为“环境政策无效”和“环境管理无效”。正如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指出的一样,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是政策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环保总局“升部”,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深入认识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不足,找出应对和改进之策。

二、环境监管现状

我国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由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管理制度、国际公约等方面构成的体系。经过30年的持续改革,我国形成了中央统一管理和地方分级管理、部门分工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目前,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功能包括环境管理、监察、宣教和监测等,农业、生活和交通的污染由农业、城建、公安交通等9个部门或机构负责管理,水利、卫生、地质矿产、市政等协同环保部门实施水污染的监管。

(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自197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制定或修改了一系列的法规、规章和标准,目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环境法律体系。包括《宪法》中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环境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环境法规与规章、环境标准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中的环境法规等。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见表1。

《环境保护法》弟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

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这体现了“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法制统一原则。

(二)我国环境监管制度

我国环境监管制度主要包括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九项基本制度,即“老三项”和“新五项”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老三项”制度包括:“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五项”制度包括: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另外《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环境与计划、环境监测、环境标准以及环境状况公报等各项制度。

(三)我国环境监管行政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实行的是“条条”和“块块”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条条”是指下级环保主管部门受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块块”是指一级环保主管部门在受上级环保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同时,又要受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这是一种双重的领导体制。由于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任免、职位晋升和行政事业费开支主要来自于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并且环保法规定当地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因此地方人民政府对当地环境保护的质量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主要还是以地方分级管理为主要特点。

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系可用图1来表示:

三、我国环境监管的困境

我国目前环境监管的困境,主要来自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

(一)环保部门监管困境

在法律授权方面,环保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监督管理、项目审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和现场检查的五种权力,而未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责令停业整顿、现场查封、冻结扣押、没收违法排污所得等强制执行的权力,导致环保部门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难以强制执行,影响了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在人力资源方面,环保部由于刚升级不久,还沿用原来国家环保总局的编制。2006年国家级环保系统只有2065人,在一些地方,几十人的环保部门需要管理上千家企业,人力资源相对薄弱。而与之相比,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华盛顿特区总部、十个地区办公室和十几个实验室则雇用了1.8万名员工。荷兰人口仅为1650万,但其住房、空间计划和环境部则有1000多名环境行政人员。

我国环境监管部门还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可核查的责任追究机制等问题。以省一级环保局为例,环保局与国土资源厅、农林厅、海渔厅等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定的权力交叉;与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厅等经济建设部门之间存在—定的职能重叠。这种设置不但管理起来困难重重,一旦出现责任问题部门之间又会互相推诿,难以找到问责人。

目前地方环保局的财权、人事任免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种制度安排造成的后果是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的利益驱使,往往会选择追求GDP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环保局经常无法正常履行部门职责。

(二)地方政府监管的困境

在中国的政治晋升机制中,地方领导干部晋升的主要依据是政绩考核,而在政绩考核中,经济发展绩效(主要是GDP)是主要的评价指标。究其本质而言,GDP仅衡量了经济增长的数量,而没有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没有给予扣减,因此,这种“GDP挂帅”的方式,促使地方领导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忽略或排斥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法律规定了地方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但具体到如何负责、负责到何种程度、环境质量损坏后领导干部应承担何种责任并没有明文规定。

地方政府在环境监管中财力不足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从1994年开始采取分税制,地方政府收入减少,却承担了与其收入不相匹配的政府任务,根据统计,地方政府支出约占全国支出的70%,收入却只有约50%。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完成环境保护职责。

(三)企业守法困境

我国部分污染物排放标准超过了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征收排污费的标准低于治理污染的费用,违背价值规律,最终失去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如二氧化硫征收排污费标准为: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征收0.63元排污费,但治理1公斤二氧化硫需要12元;排放1公斤COD征收0.70元排污费,治理1公斤COD则需2.5元-3.0元(纺织印染行业)。这样就导致了缴纳排污费比治理污染更经济。另外我国对环境违法者的责任追究,主要通过追求其行政责任即进行行政

处罚,对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不重视。而且,即使对于地方环保部门最重要的处罚手段行政处罚来说,其数额通常是10万或20万以下,特大事故不过100万元,这种罚款数额对环境违法主体的震慑非常有限。如2005年的松花江事件,对国际国内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影响,但依照我国法律,仅能对污染企业罚款100万元。这就造成了企业违法成本要低于守法成本,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自然会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四)公众参与困境

公众参与是资源配置与环境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在多个场合公开指出,导致中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我国公众参与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

1.公众参与不足

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义务规定并不明确,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这样就使公民或民间环保组织在行使参与权时缺乏法律依据。政府的环境信息不透明导致了公众对很多环境问题不知道、不明确,造成公众无法参与环境问题,或者不能及时参与环境问题,如厦门PX事件。

2.公众参与缺乏有效性

我国拥有各种环保组织上万家,但是真正能够发挥其作用的很少。我国的体制决定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的效率低下,往往就算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最终却不能实现参与的目标和效果。而这种效率低下的参与过程会使大部分的公众放弃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行为,挫伤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国际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后,摸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管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下面选择美国和日本的环境监管模式予以剖析,为创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管模式提供国际经验。

(一)美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1.美国联邦环保署(EPA)是联邦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其职权很大,可以要求州政府、地方政府甚至要求美国政府的军队来执行环境法规。比如说如果有一个军队的训练基地,没有按要求处理它的废弃物,联邦环保局有权利对他们进行经济上的处罚。

2.在环保部门与其他具有部分环境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的关系方面,美国环保局采取统一管理、其他相应部门分别管理的统分管理模式,各部门的职权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和细化,有可核查的责任机制。

3.美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定的经济手段。具体来讲有以下五种形式:(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其排污收费和行政处罚数额十分巨大,这样就充分保证了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二)日本环境管理的特点

1.日本采取和欧洲类似的“污染者负担”原则,即指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到公众的企业,不仅应该治理污染,而且要承担污染所造成危害的责任,如向因污染而致病者提供医药费用,向失去劳动能力者提供生活费用,向死者家属赔偿经济损失等,由于这些费用的确定相当繁琐,数额巨大,迫使企业不得不治理污染。

2.对于跨境跨流域的环境问题,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召集污染涉及的相关地方领导组成治理领导小组,统一制定污染削减和治理目标及办法,并定期进行协商和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拥有三级环境监测网络,其层次是国家级一地方级一民间级。这三个层次结合起来构成日本环境监测网络的整体,能够较好地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信息公布的及时、透明。

五、政策建议

(一)重构环境监管体系,设立省级以下垂直监管体系

我国地方环境监管机构受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上下级环境监管机构之间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和协调关系,这种体制使得地方环境监管机构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容易受到地方政府不作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掣肘。应该削弱地方政府与地方环保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管理权限,建立“垂直管理”的监管体系:下级环保部门作为上级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员任免、经费预算等相关事务直接由上级环保部门负责。

建立“垂直管理”体系的优点是:1.可以有效地避免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干预环境监管工作;2.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跨流域污染和严重的跨区域环境事件,也使环境决策机制更有综合性;3.有利于中央环境政策与目标的贯彻和执行,克服其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扭曲。

值得指出的是,建立环境垂直监管体系,并不是将地方政府从环境保护的责任中脱离出来,环保部门也不可能离开政府独立完成环保任务,而是由地方政府协助当地环保部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现已开始对垂直管理体制进行摸索和试点,建立了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六大环保督察中心。其主要职责概括起来就是“督察、协调、服务”,负责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标准执行情况;协调跨省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纠纷;受理跨省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案件的投诉等。尽管实行全国范围的环境保护垂直管理还很困难,但先实行省级以下的垂直管理还是可行的。目前一些城市(如西安市)在试点环保垂直管理,试图将所辖区县的环保局改为市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建立第三方监测机构

现代管理学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决策正确性、科学性的主要障碍。环境监管第三方的介入:1.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信息的沟通起到了一种有效的桥梁作用,政府在环境决策的过程中将会综合考虑监管主体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更容易得到执行;2.使得环境监管更具有效率性、公正性;3.降低了环境监管的成本。

我们建议建立一套第三方监测系统,对全国的环境质量进行公证、客观的监测。保持现有国家和地方的监测站不变,在民间成立环境监测公司,企业委托公司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公司在经营环境监测业务前必须具备—定的仪器和设备并取得国家的注册登记证,每年举行国家环境监测师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注册环境监测师资格证。这些规定—方面可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公司从事该项事业的基本条件,因而也就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权威性,也为科学地进行行政管理提供了数据。另一方面,这种社会性的监测形式,可以省去各个企业在培训人员、支付员工工资、购买仪器设备、建房、管理等方面的多项开支,也避免了人员、设备吃不饱的浪费,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三)增强地方政府监管动力,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完善现有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责。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权利职责规定不清,这造成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缺位”、“越位”行为。应完善法律规定,对环境问题不尽责的地方政府要有一套适当的并且足够严厉的处罚措施。

2.改革现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改变“GDP挂帅”的现状。我们建议政绩考核不再考核GDP,主要考核官员所在辖区的环境质量、人均收入等与民生有关的指标。国务院发布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将地方官员的政绩跟减排指标直接挂钩,使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提出可以用绿色GDP来取代GDP成为政绩考核的指标,但技术上实现还有一定难度,应尽陕找到一种准确计算绿色GDP的权威方法。

3.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地方政府行政执行力。国家应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拨付充足的资金,以使其满足正常环保工作的需要。此外,还应增加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减少地方政府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的财政依赖。

(四)增加违法成本,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守法积极陛

针对我国企业违法成本小于环境成本的问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大大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另外,改革目前的排污收费制度,充分利用经济杠杆遏制企业排污,增加排污收费的数额,甚至排污收费全额征收,也可以为排污权的交易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收费合理了,排污权才值钱,才值得交易。企业通过权衡成本的高低,当购买排污权的成本高于企业治理污染的费用时,企业就会考虑治理污染,从而达到减少排放的目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比法律上的硬性规定要有效得多。

(五)加强环境监管中的公众参与权,构建良好的环境文化

环境参与权是为了制约国家管理权力,保障公民实体环境权益的实现,在一定的法律程序中为公民设定的权利。公民作为环境权的享有者,自始至终有权参与到国家环境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过程中。而我国公民的公众参与权明显缺乏保障,消除公众参与的障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1.建立健全政府和企业环境资源信息公开制度;2.引导环境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将部分政府做不好、做不了的职能转交给各类环保组织,确保政府能够真正将主要精力用于环境生态监管,实现政府与民间社团组织的良胜互动,提高环境管理效能;3.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开创公众监督环境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拓宽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并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上一篇:听力教学活动设计下一篇:学习《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