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育扶贫汇报

2024-04-29

校教育扶贫汇报(共7篇)

篇1:校教育扶贫汇报

推进教育扶贫进程 扶贫政策落户惠民

—XX村小学“百人宣讲团”活动

9月13日,在XX村大操场准时举行上饶县教育系统“百人宣讲团”教育扶贫政策宣讲报告会,参加宣讲有XX小学XX校长以及XX全体教师、XX中学XXX以及中学的教师。

(插入图片)

活动开始,由宣讲员xxx宣读《上饶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为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国家建立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学生资助政策、贫困特征的认定办法、申请评审办法、档案建立”等四大方面。

(插入图片)

宣读结束之后,全体宣讲员认真为每一位老百姓解读宣传内容,同时也仔细回答每一位父老乡亲的咨询,为每一位父老乡亲解除疑惑。做到扶贫政策落户,人人知晓。我校也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将教育扶贫政策撰写在宣传栏上。我校的目的就是要把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让政策宣传落实到户。

(插入图片)

(图/文:xxx)

篇2:校教育扶贫汇报

2018年5月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校138所,在校学生31325人(小学121所,在校学生22373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88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7人);普通高中学校2所,在校学生4220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1049人;公、民办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0667人。按照动态管理要求,截止目前,全县现有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5079人,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分别为3066人、10623人和1390人。全县共有教职工(在职)2911人。

二、推进情况

(一)学龄人口全部入学。全面落实行政教育双轨包保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深入开展走访劝学活动,基本实现学生入学“一个也不能少”。2016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8.4%,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和三年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0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1%。2017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8.7%,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和三年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9%。

(二)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教育局主动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助项目,阳光规范操作,初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资助保障体系,基本达到“精准资助,不落一生”。2017年,全县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4059 人次发放学生资助资金2210.38万元(县级自筹932万元)。其中:为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幼儿517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58.5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20968人次发放生活补助1094.78万元;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2360人次分别发放助学金、免学费资金324.6万元、212.4万元;为中职学生1525人次发放国家助学金152.5万元,为中职学生1676人次落实免学费资金167.6万元。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2800多人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万元;积极争取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开展“金秋助学”、“雨露计划”、“泛海助学”、“国烟助学”、“金融助学”等公益项目,捐款捐物近400万元,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关爱学生的浓厚氛围。

(三)薄弱学校启动全面改造。我们编制了《竹溪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竹溪县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通过向上争取、整合扶贫资金、捐资助学等方式,对全县长期保留学校实施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2017—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2.1708亿元,完成79所中小学校建设任务,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68个,幼儿园建设项目11个。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的建设项目47个,正在实施的建设项目17个,2018年筹备实施的15个项目有序推进。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攻坚计划,投资3536万元,完成普通高中学校薄弱改造,县一中启动图书科技楼建设,县二中启动运动场和学生宿舍楼改造。实施县职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县职校实训楼项目和教师周转房建设,顺利启动县职校改扩建项目,规划投资近2亿元,扩征土地109.39亩,新建校舍51775平方米,完善各 类配套设施设备;与武汉商学院、仙桃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联手开展对口帮扶。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全县所有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备课电脑、宽带网络及标准化课桌椅全覆盖,基本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融合。

(四)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近年来,我们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开辟高中阶段学科教师引进绿色通道。近三年,全县净增教师104人(退休、除名、辞职教师417人,新进补充教师521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增加3168人(2015年在校(园)学生44093人,2016年在校(园)学生46424人,2017年在校(园)学生47261人)。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们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常规大检查活动,依托五级培训(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本培训),每年将中小学教师轮训一遍,2017年,全县参加各类培训的教师达9000多人次。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稳步推行“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培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怀意识、工匠意识和作品意识,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几年,我们通过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位等措施,合理配置全县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三级督导评估,先后被认定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我们把扶智和扶志作为“拔穷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根据新时代教 育发展要求,构建阳光教育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生智商、情商和意商得到同步发展。我们建立联校协作、一校制、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机制,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业水平全面提升,中高考综合评价位居全市县市区前列。

三、工作亮点

(一)助弱扶困,实现两个全覆盖。一是建立政府兜底、社会广泛参与的资助工作机制,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二是构建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学生关爱服务网络,实现留守学生关爱全覆盖。在全县共建成16个留守学生关爱中心,建立留守学生登记制度、报告制度、评估机制、帮扶机制。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学生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结对关爱活动,实施“相守计划”、“麦田计划”等公益资助项目,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

(二)补齐短板,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向上争取、整合扶贫资金、捐资助学等方式,投入资金2.1708亿元,对79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三)扶贫扶技,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实行行政教育双轨包保责任制,组织乡(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和教师,深入初、高中毕业生家庭开展走访劝学,切实提高中职入学水平。统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办班、送训下乡、网络培训超市等形式,面向建档立卡家庭主要劳动力和“两后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各类技术 技能培训。2017年,组织各类培训5800多人次,其中农村电商培训近3000人次,开办以“竹溪蒸盆”为品牌的“厨嫂训练营”厨艺培训,向全国各地输送厨嫂2000多人次。学科对接产业,将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2017年,我们组织专业教师“送训下乡”深入中峰镇开展家电维修、贡米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在丰溪镇开展电商创业和养蜂技术培训;汇湾镇是我县茶乡名镇和湖北省全域旅游特色乡镇,县职校针对性的开展了酒店服务与管理和茶艺培训。

(四)扶志扶智,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我们致力于教育的内涵发展,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贫困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改变人生命运,阻断贫困代际相传。针对竹溪孩子实际,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竹溪解读,提出了“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学生培养目标,学生智商、情商和意商得到同步发展。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联校协作、集团化办学机制,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学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风貌、综合素养提升明显。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省下达学生资助资金缺口大。省厅下达的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资金标准仅为寄宿学生的40﹪,根据《湖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鄂扶组发[2017]18号)、《竹溪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会议纪要》(溪扶指办发[2017]3号)、《竹溪县关于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县外就学进行资助的通知》(溪扶指办发[2017]123号)等文件精神,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达到全覆盖,资金缺口较大。

(二)学生精准资助难度大。一是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数据时时更新。根据县精准扶贫指挥部2017年9月与2018年1月下发的两份数据库比对,2018年全县中小学校新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70人,由于数据时时更新,对象精准增大了难度。二是县外就读学生信息不全,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跟随父母县外就读,父母务工地点改变,子女就读学校随之变化,导致学生印证资料收集不全。

五、工作建议

(一)建议将全县建档立卡家庭数据库信息共享,搭建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县民政、县残联、县教育局、乡镇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的资助平台,方便各行业信息比对,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资助。

(二)建议按照全省统一意见,对外省外县就读的本县建档立卡家庭子女按学生学籍所在地进行资助,防止出现信息不准、漏发或重发等现象。

篇3:校教育扶贫汇报

一、抓好节点, 不断丰富家长会形式

为了增进家校间的信任度, 达到双方统一认识、有效沟通的教育目的, 学校及时召开家长会是不可或缺的途径。通常来说, 学校召开家长会需要介绍一些成功教育的典范, 让家长从中受到启发, 最后形成合力、提升动力、激发潜力, 共同为培养更出色的孩子而努力。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家长“会前集中、会后走人”, 所以在学校或班级看来, 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 导致当前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家长会的期望值不高。为了弥补这一缺失, 我校创新了家长会的形式, 并使之成为我校家校共建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以我校高三年级为例, 2012学年第一学期就召开了3次家长会。3次家长会虽然都以家长受邀到学校参加会议的传统形式进行, 但每次的议题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暑期首次召开的家长会选择“从学校到班级再到任课教师”逐层进行的交流方式, 希望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高三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并在学习跟进和生活安排上有所准备;第二次家长会面向临界生 (成绩接近分数界限的学生) 家长, 旨在向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同帮助孩子从不足处找到学业提升的生长点, 在优势中找到更充足的信心;第三次家长会面向文科优秀学生和理科进步学生家长, 目的是让家长为子女的学业成就感到自豪, 并将这种赞扬和激励的情绪传递到家庭生活中, 进而以合理而更高的期待, 为孩子学业的进步助力。

举办这三次家长会的目的各不相同,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年级组主导下, 这种家校共建活动在细节上为家长传递了更多明确的信息, 为家长和孩子对自我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为家长适时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和鼓励, 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而让家长真实成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二、合理安排, 迎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

2012年10月,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状态下, 学校通过办公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等不同途径, 要求全校上下认清教育形势发展, 统一思想认识, 合理安排时间, 打破过去的家校单向交流模式, 让广大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由德育处牵头, 在学校精心策划下, 统一部署, 按计划、有节点地全面推行了“迎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活动。以高一年级组为例, 年级管委会参与制订了《“高一年级家长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其中包括《家长进校邀请函》《家长听、评课制度》《家长随堂听、评课记录表》《家长进校听课统计表》等系列化过程管理材料。家长通过佩戴家长代表证进校, 持证进班随堂听、评课, 并以表格反馈或座谈会等形式与任课教师、年级组领导进行交流。例如, 在学期中段, 有13位家长一起听了学校党委书记赵毓莉老师的一堂数学课并给出了反馈意见。这些意见让赵老师感到这种家校共建活动很有价值:一方面可以鞭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 学校还要求教务处、总务处提供评课场所和就餐保障, 以配合该项工作规范、连续地进行。此外, 家长们通过观摩学生跑操、参观食堂和寝室、指导学生用餐和就寝等活动, 感受校园文化和生活, 关注学校饮食安全,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多元化、多层面、立体式的家校共建活动安排让家长们乐见其成, 他们纷纷联系家委会、班主任等, 来校亲历校园生活、感受课堂情境。

这种双向互动的参与式家校合作模式, 尽管实行的时间不长, 但我们欣喜地看到, 家长与教师能够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反馈意见、采纳建议, 让家长以亲身经历感受到自己已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支持者。正如一位家长在参观学校食堂后感慨地说:“学校提供的饭菜虽然谈不上是美味佳肴, 却已经很丰富、很有营养了, 今后我不会再给孩子开小灶了。这样, 我们省心、放心, 也很安心。”

三、广开言路,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

自2011学年起,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家长委员会这一家校共建组织, 目前已经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共三个层级的家长委员会结构体系, 有200多位家长参与到班级家长委员会组织, 有42位家长被评选为年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在此基础上, 推选出12位家长作为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并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后产生, 确保其为关心孩子成长、热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 能代表各个行业、各学生层面的家长。年级组和学校层级的家委会成员还要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 经学校行政研究并征求个人意见后确定。另外, 通过召开首次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 委员们及时推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1名。

家长委员会三级体系的建立, 一方面为家长代言班级、年级和学校搭建机构,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活动, 把班级、年级以及学校很多好的做法、决策以及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正面讯息及时传递出去;另一方面, 通过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密切联系, 为学校教育教学决策的及时出台提供了便利, 并通过参与合作管理, 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 学校家委会通过不断的促进和融合, 已形成了共同的服务宗旨:团结全校学生家长,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 宣传有关教育、教学政策法规, 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促进学校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在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两次家长委员会例会上, 在涉及直饮水、校服、违纪事件等问题的处理时, 学校正是得到了家长代表们的支持和理解, 才有效地解决了问题。此外, 像深化课程改革、高校自主招生等热点话题, 学校也安排相关负责人给家长们进行简单的专业培训, 希望家长开阔眼界、理清思路、明确想法, 为明确孩子未来的走向早作思想准备。

四、搭建平台, 丰富家校合作的手段和方式

科技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带给教育教学工作更多便利。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学校不失时机搭建平台, 开展了多层面、多渠道的家校合作活动。我校在家校合作的形式上、手段上都力图有拓展、有创新:拓宽与家长直面交流的工作平台, 邀请家长进行国旗下讲话、百日誓师讲话、班级教师会交流等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感恩教育”、食堂安全工作开放日等活动中, 邀请家长参加;建立家长QQ群、班级博客, 充分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等等。此外, 学校在“请进来”的同时, 还坚持“走出去”的共建方式。在暑期, 年级组、班团队精心策划“千师访万家”活动, 帮扶困难学生, 收集家长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反馈意见, 等等。

篇4:校教育扶贫汇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6至2020年,在全国组织千所左右省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

通知指出,要依托千所左右省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使每个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都能免费接受技工教育,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每年都能够到技工院校接受至少一次免费职业培训,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六项支持政策:一是对于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各地要按规定落实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并制定减免学生杂费、书本费和给予生活费补助的政策,所需资金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补助经费中列支;二是落实《国务院扶贫办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标准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三是对于承担中央确定的东西扶贫协作的省份,鼓励帮扶省市加大对受帮扶省市贫困家庭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所需经费可由帮扶省市从财政援助资金中列支;四是对于接受职业培训的贫困家庭学员,要落实免费职业培训政策,由政府全额补贴培训费用,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同时,根据培训时间和当地实际情况,给予交通费、生活费补助,所需资金由各地统筹安排;五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员)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免费鉴定、免费发证,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六是对于开展精准技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的技工院校,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相关项目、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和职业训练院试点、校长教师轮训等工作中,优先给予支持。

篇5:教育科研兴校明星校汇报材料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近年来,我校以“科研兴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为办学思想,坚持科研兴教战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强课题研究与管理,重视校本研修,强化师资培训,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规范

1、完善教科研管理网络。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学校建立了以校长、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研组织机构,形成了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管理网络,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一线教师“架桥铺路”,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了发挥我校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相继成立了三个名师工作室。学校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要求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由教研室统筹课题研究,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扎实开展研究活动。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充实了学校教研室,让一批教研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2建立健全教研管理制度。学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中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教研工作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成果评比与奖惩制度》等,促进了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教科研工作奖励办法。教师教研论文获奖、文章发表,承担课题受到上级表彰等给予相应的量化考核加分,教育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以此调动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加大教科研资金投入。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近年来,学校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电脑,建成了集体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和2个录播室,所有教室都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建成了校园天文馆、模拟驾驶室和校园电视台,为机器人社团、航模社团购置了大量设备器材。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每年外出参观、培训、听课的教师都在数十人,教育科研方面投入经费不下30万元,为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机会,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教研室对现有各级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完善课题的资料撰写和整理,做好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学校改革了课题研究评价体系,强化了校本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先导,使课题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我校目前已结题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其中结题的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升物理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效率与效能研究》等3个国家级课题、《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研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优化研究》等8个省级课题、《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究》等10个市级课题、《中学化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等5个区级课题。已立项和正在进行的课题包括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16个。2016年,学校要求“教研工作重心下沉”,重点开展了校本课题研究活动。从2016年10月8日开始,教研室向各教研组、各处室征集校本研修课题。经过层层筛选后,教研室编写完成了《华清中学校本研修课题指南》,修订了校本研修课题模板,并下发通知,号召全体教师踊跃申报校本课题。截止此次活动结束,教研室共批准立项校本课题128个,并全部上交了开题报告,目前,即将进入结题阶段。

近年来,华清中学教研室除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作文”的研究与实验外,还开发了《人文精神的天空》 和《阅读写作三级跳》两本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荣获了“优秀实验学校”的称号。教研专刊《新课程实践》在学校得到积极推广,《华中教研》已连续出版四期。

三、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华清中学推出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导、读、议、点、练”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模式。“导、读、议、点、练” 五步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四个结合:主导与主体结合、课外与课内结合、教材与导学案结合、自主与合作结合。自主与合作的结合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形成个性发展空间,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坏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学生都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创造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从而争取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新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新理念,也带来了新思考。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在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强化备课组建设,形成了“一人主备、集体讨论、众人共享、灵活使用”的备课模式。主备制使课堂改革有了突破,使先进的教学模式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实践了科研兴校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2017年,学校开展了以“人人谈高考、个个有绝招”为主题的大教研活动。学习要求除体音美外所有任课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近年高考试题,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针对高考试题中的某一个题型展开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组织和准备,4月21日晚,学校分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9个教研组开展了研讨活动,活动持续了3小时,有71人作了主题发言,共收到研讨稿80篇。

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读好书,促发展”,每学期利用寒暑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以《文明西安,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至少每人读一本好书,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每年开展一次教学新秀评选活动,要求35岁以下教师全员参加,相关学科教师人人参与,大批青年教学能手脱颖而出。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上学期,我校教师共完成晒课236节。2017年4月13日至19日,我校教师分别参加了由“陕西好教育联盟”组织的英语、化学、数学、政治学科教学竞赛活动,蔺文超老师荣获一等奖,李向力、范亚军老师获二等奖,樊婷老师获三等奖。此外,教研室还先后组织我校教师参加了临潼区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理化生实验”说课比赛、西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大赛、西安市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等活动。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师在各级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李冲老师获2016“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奖,程春华、闫妮娜老师获省级“优课”奖;杨萍、樊婷等17人分获临潼区首届微课大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上学期,学校有27名教师参加了临潼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 培训,有50名教师参加了中学教师网络培训。4月10日,学校在科技楼五楼会议室举办校本研修培训活动,特邀青海湟川中学刘海义做了题为《一线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的报告。5月17日下午,我校邀请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汪香志老师作了题为《成长就是成果,过程就是收获——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及几点思考》的专题讲座,全体教师接受了培训。

学校以“为教师成功发展铺路”为宗旨,高度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培训和交流的平台。上学期,学校邀请北京一诺世纪指导力学院院长、“生涯规划教育与成长导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李明一老师为全校教师开展了一次题为“生涯教育与未来人才条件”的研修培训,与渭南市杜桥中学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了临潼区“名师示范引领”培训,派我校高一高二语文教师参加了在临潼中学举办的语文学科培训。

为了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步伐,学校成立信息部,每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不下两次的信息技术培训。近年来,信息部先后为教师做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简单维护技术、互联网络知识及校园网应用、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的注册与使用、电子信箱的申请与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网络资源下载及简单处理、WORD文字处理、EXCEL表格制作、PPT课件制作等信息及网络技术培训,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大幅提高。

五、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式,发挥我校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3年末,我校成立了“孙娟名师工作室”。2016年至今,又先后成立了理科和语文名师两个工作室。孙娟名师工作室坚持以培训教师、指导教学、推广教学成果为工作目标,开展了“高中英语专项题型复习策略应用研究”“高中政治基本课型研究”等校本课题研究。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坚持面向学生的宗旨,开展了“书香满校园,名著进课堂”活动,举办了华清中学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组建高一年级汉字听写大赛团队,为每名参加集训学生配发资料,每周培训一次。组织高

二、高一年级学生参加临潼故事征文活动,参加全国诗词创作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展现大袋中学生风采。

为了发挥名师示范效应,促进区域教学交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娟老师为全区英语教师做了题为“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的专场报告,组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赴西飞一中参观学习,参加了民盟“烛光行动”听课评课活动。分别在华清中学、马额中学、陕鼓中学、铁路中学举办了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参加交流的教师达200多名。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指导与引领作用,有效推广了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力促进了华清中学大学区校本研修工作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广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开办了3场高考英语专题讲座,举办了华清中学大学区名师导航工程启动仪式,举办了大学区校本课题“高考英语专项题型复习策略应用研究之知识研究”专题交流活动,开办了四期“华清名师大讲堂”活动,由我校陕西省特级教师白春生、张德昌、孙娟,陕西省教学能手唐小英、孙自军向教师做了《让每位学生在英语课堂都有所收获》、《利用题组设计 提升教学效率》等专题讲座。

六、尊重教育规律,生涯规划课成绩显著

学校开设了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完成对“生涯探索、生涯抉择、生涯行动”三个模块的认识。课程实践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学生需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未来职业,并对规划深入体会和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规划和认识程度提取学生需求,进而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种自下而上式的课堂组织模式,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实效性。二是突出实践和体验。全部学习过程采取自主探索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通过职业访谈、家长进课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和气质类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类职业的特点,认识自我,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准确抉择。三是突出载体多样化。学校在教学形式上大胆创新,先后组织了“我的自画像”团体游戏、《青春期的我》主题班会、SWOT分析、赴西安科技大学参观学习等活动,努力使生涯规划成为从学生阶段就开始、贯穿学生一生的长期计划。一年来,学校先后派王健、刘智军、张蕾、周阳4位老师赴北京参加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论坛会议,派张蕾、蔺文超、梁晓花、段雨欣4位老师赴济南参加生涯规划指导师岗位能力培训并获得认证,派张蕾、周阳两位老师赴厦门参加生涯规划指导师岗位能力培训并获得认证。2017年3月,学校邀请国内知名生涯指导专家李明一老师来校为全校老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培训。4月,李东京副校长为“生涯规划.家长讲堂”的近三十位家长讲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讲座。

学校强调科学教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学年,学校对高一年级部分学生做了题为《背后留言》、《你说我画》、《信任之旅》的团体心理辅导,为高二文科班做了“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为高三年级开展做了《心灵成长课》《压力管理》团体辅导。2016年9月——2017年6月,为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开展“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辅导活动。

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校狠抓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从中体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实践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2016年5月21日,我校创意机器人社团参加2016年陕西省机器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胡朝阳、罗志荣所在小组获全省第一名,傅佳乐、赵晨旭所在小组荣获全省第三名,刘萍、孙自军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4月3日,陕西省第十七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西安赛区)比赛在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省近百所中小学的学生们参与了本次大赛。经过激烈角逐,在机器人fll工程挑战赛项目中,我校学生罗志、杨留洋、孙一恒、刘昶获得西安市高中组第一名,陈鑫语、刘嘉恒、王昱东、张闯获陕西省高中组第二名。近年来,我校航模社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西安市航模协会承办的西安市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中,华清中学获中学组男子米奇一号单项团体第二名、中学组男子轻骑士项目单项团体第二名、中学组男子天戈项目单项团体第一名、中学组女子轻骑士项目单项团体第一名、中学组女子米奇一号项目单项团体第一名。2017年6月10日11日,我校航模社七名同学组队参加了西安市第十九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中小学航空航天模型竞赛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西安赛区),我校王梦轩、田红娟同学分别获米奇自由飞项目第二、三等奖。在第2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2人获省级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有市级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6人,三等奖1人。

八、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我校学科竞赛捷报频传,高考录取人数连创新高。上学年,我校有2人获全国生物竞赛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有5人分获省级物理、数学、化学竞赛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2016年高考,我校600分以上 43人,一本上线564人,上线率51.3%;二本上线851人,上线率77.4%;王之饶同学以709分位居陕西省理科第16名,任国伟同学以633分位居陕西省文科第160名,宋嘉瞾在全省播音编导专业6000余名考生专业课考试中获得第8名。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600分以上23 人,一本上线605 人,比去年增长41人,二本上线977 人,其中理科张陈晨以686分位居全省第166名,文科毕熙亚以616分位居全省第485名。

篇6:教育扶贫专项工作汇报材料

教科局 朱德贵

教育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局精心组织,将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快速有效的推进。现将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扶贫专项项目推进情况

(一)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全面完成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已建成村级幼教点214个,招聘幼教点辅导员688名,开设幼教班344个,在园幼儿达到10664人,全面实现我县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全覆盖计划。

(二)“一乡一所”工作情况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今年将完成10个乡镇的10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10所幼儿园的选址、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等前期工作,落实了土地、摸清了 “三通一平”基本情况,地勘、地灾评估等已启动,待州国投公司进场后,启动“一乡一所”项目建设。

(三)“控辍保学”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控辍保学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建立完善“六长、双线”控辍保学工作体系,县政府、县教育局与各乡镇、各学校分层签订《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保学任务及时分解到乡镇、到学校,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二是组织督查组赴全县28个乡镇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乡镇认真落实控辍工作职责。

三是把控辍保学目标任务纳入各包村干部考核内容,各乡镇和各包片单位及时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与各种补助和优惠政策挂钩起来,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四是按照省领导蹲点督导调研反馈意见,及时召开整改工作会,重点安排部署了“控辍保学”工作,细化了2016年“控辍保学”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每名教师、每个职工。建立辍学学生跟踪调查和登记造册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

五是学校建立不定期家访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动向,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确保贫困建卡户的子女入学率达到100%.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县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9.18%以上、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7.1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75.18%以上,全部超过了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学校基本建设顺利推进

2016年中央、省、州下达了我县薄改、教师周转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振兴计划、校舍维修改造和行动计划项目共23个,总建筑面积16520㎡,计划投入资金3682万元。通过前期可研、地灾评估、立项、地勘、设计、审图、预算、财评、招标等程序,截止目前,开工建设的项目13个,完成前期投资1026万元,推进情况处于全州17县(市)的第9位。还未开工的10个项目,力争在10月中旬全部开工。

(五)综合高中顺利启动

成立了创建综合高中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甘洛县创建综合高中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和目标责任,排出了工作时间表。

州局下达的综合高中招生任务250人,实际到综合高中就读的学生达到695人,超额完成了州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

(六)十五年免费教育和助学贷款工作

2016年春季全县在园幼儿6265名,“一村一幼”在园幼儿园9112名,全部纳入享受了减免保教费政策,上半年共计发放减免保教费454.79万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一村一幼”减免保教费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的标准。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5600人,全部享受国家“三免一补”政策和学生营养午餐(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600元,县级配套20元,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县级配套4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小学每生每年140元,初中每生每年280元;免除作业本费,小学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40元,寄宿制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700元,营养午餐每生每年800元)。实现了全覆盖,享受补助的人数达到100%.普高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每生每年450元,并免费提供350元的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

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减免学费每生每年2000元。

按照党和政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宗旨和国家开发银行“应贷尽贷”的原则,2016年为647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到465.45万元。

按照省教育厅安排,9月1日启动了建档立卡家庭大学新生和中职新生资助工作,现正在组织学生在“四川学生资助网”上申报,此项工作预计在10月中旬结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村一幼”辅导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工作未同步跟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一乡一园”前期准备工作还需加快,以便国投公司顺利进场施工。

三是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的任务很艰巨。

四是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进度还处于全州的中间水平,需要采取措施,加快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对“一村一幼”的管理,按照州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教科局主要督促所在村、组制定出“一村一幼”的管理制度,对“一村一幼”进行规范管理,教科局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二是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六长”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对控辍保学的思想认识,把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安排专人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确保贫困建卡户子女全部入学接收义务教育。学校无条件接受劝返儿童,要安排教师定期不定期开展家访工作,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入学。

三是加快“一乡一所”前期准备工作,将建设用地落实、落细,完成地勘工作和“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为施工企业顺利进场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与州国投公司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在州委、州政府完成招投标后,国投公司第一时间进场施工。

四是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缩短前期准备时间,力争在10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协同监理、设计和县质监站加强督促检查,与施工企业签倒排工期合同,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五是完成综合高中设备配备工作,做好课程设置、班级设置。努力把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一所环境优美、教师优秀、管理先进、质量优异的一所综合高中。

六是在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向省、州争取专项经费,切实保障贫困建卡户子女上学不花一分钱。

篇7:教育扶贫大走访经验汇报材料

今年为该县脱贫摘帽之年,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x县教育局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千师访万户”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县X多名中小学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已对辖区内X至X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进行了三轮集中走访。

通过持续开展的教师进村入户走访活动,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精准摸清适龄儿童底数,落实教育各项资助政策,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和“送教上门”助学行动,总体上实现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控辍保学零辍学、残疾儿童助学无遗漏的工作目标,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辍学。

一、大走访,精准摸清教育扶贫底数。

X月X日,该县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教育扶贫攻坚大会,有近X名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X出席会议并讲话,下发了《X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X县X年教育扶贫“千师访万户”活动方案》,认真部署安排了教育脱贫攻坚“千师访万户”活动。

X月、X月和X月,全县X余名在岗教师利用双休日,下村开展了三轮“千师访万户”活动。全县X个乡镇场、X所县直学校、X所民办高中学校和X所民办职业学校,按规定时间统一召开了“千师访万户”动员部署大会。走访教师带着统一分派的任务,按照统一的纪律要求,在统一的时间内,对所辖区域内X-X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进行了“地毯式”摸排走访。

走访教师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佩戴着统一的走访工作牌,走村入户,与村民话扶贫,与家长讲政策,与学生聊心情,一个个动人和谐的镜头定格在X县夫夷大地上。走访过程中,教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不畏山高路远、地湿路滑,各家各户、大街小巷、乡村院落、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功夫X人”,通过三轮“千师访万户”家访活动,该县精准摸清了全县教育扶贫底数。

一是根据四类困难学生扶贫数据库,摸清了这些适龄儿童中的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残疾儿童、特困供养底数。

X年秋季X到X周岁建档立卡等四类困难学生共有X名适龄儿童,其中建档立卡户人数X名、农村低保人数X名、残疾儿童X名、特困供养X名。

二是根据公安户籍系统数据,重点摸清了X到X周岁适龄儿童底数。

通过三轮“千师访万户”家访活动,X多名教师完成了对全县X名适龄儿童的集中走访,其中核实在读人数X名、已毕业或死亡人数X名、已办理休学人数X名、劝返成功到校就读人数X名、开展送教上门人数X名,辍学人数为X名。

二、硬落实,有效破解教育扶贫难题。

该县教育系统又在“大走访”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真抓实干地开展“大排查”活动,各单位把“大排查”活动摸排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对疑似辍学情况进行精准“大排查”,对出现因厌学等情况而疑似辍学的,通过“三帮一”开展劝返复学,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困难学生,逐一对疑似辍学困难学生进行劝学,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

对深度残疾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校就读的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结对帮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零辍学”。随着该县一件件硬措施的落实,该县教育扶贫的一道道难题被破解。

一是破解控辍保学“零辍学”难题。

一方面建立“三帮一”劝返和“送教上门”台账。在开学前的一个月,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建全“三帮一”台账;按月按时对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行动,建立“送教上门”台账。

另一方面,落实“一生一案”复学方案。对劝返的对象已经过了义教年龄段,且同年级已经毕业的,采取组织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考试取得初中毕业证;对劝返后不服从学校管理或难于适应校园生活的,直接劝返至中职学校学技术,不能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就以送教方式让其接受教育,送教一段时间,再召回来考试取得毕业证。

二是破解精准资助“全覆盖”难题。

一方面,确保县内资助万无一失。通过比对学籍平台和扶贫数据库的信息,比对历次资助款发放记录,查漏补缺,确保县内四类困难学生“不漏一人”。另一方面,确保县外就读学生资助不漏一人。对户籍地在省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教育扶贫指挥部要求学校积极与当地乡镇场党委政府、当地村委会对接,摸清在省外没有享受补助的名单,及时补发。对县外省内四类困难学生,教育扶贫指挥部通过当地村委会,发放书面告知书,告知其开具证明到学籍地申请助学补助。

三、严问责,分层压实教育扶贫责任。

一是压实教育局机关干部责任。X月份出台了《X县教育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指导督查工作方案》,按照“统筹协调,一岗双责,谁联点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实行教育局班子人员联片,教育局机关股室站联乡镇场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和民办高中学校的联点办法,常态化开展教育脱贫攻坚联点指导督查工作。

X月份,由局分管领导负责,各股室站组成专项督查小组,对全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督查。督查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采取“先问、再看、后抽查、最后评价打分”的方式进行。每所学校督查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反馈,由乡镇场和各中心学校进行整改。

二是压实乡镇场中小学校教师责任。

对教育扶贫发现的疑似辍学和资助不到位等问题,各学校都及时安排一个有担当的教师,做为学生的走访联点人,及时排查、处置,确保问题清零。对“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出现过失的责任人,一律启动问责程序,移交县扶贫专治办从严从重处理。X月份,该县长阳铺镇控辍保学成效不明显,郦家坪学生资助发放不精准,县教育局党组研究决定,对X个责任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X个责任人扣除绩效工资和X名校长预免职且扣除校长津贴的问责处理。

三是压实乡镇场中心学校领导责任。

中心学校校长负责辖区内中小学校教育扶贫全盘指挥,业务部门负责控辍保学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中心学校校长负主要责任,业务和财务副校长负具体责任。责无旁贷,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错,谁担责。

X县“千师访万户”大走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为了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了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该县给X万师生每人发了一张《X年X县教育扶贫补助明白卡》,这张“明白卡”涵盖各个学段的补助政策。

通过全县X余名走访教师透彻宣讲,各学段扶贫资助的政策、项目、标准等得到了全方位的宣传,广大家长对教育扶贫政策有了精准的了解,X月X日《X卫视》新闻联播、X月X日《X日报》都对该县的典型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推介。同时,“千师访万户”大走访活动,还开创了扶贫与教育双赢的大好局面。X余名教师对特殊学生家庭、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全覆盖的走访,拉近了家校的距离,架起了爱心桥梁,提升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上一篇:东亭柳,东亭柳赵嘏,东亭柳的意思,东亭柳赏析下一篇: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