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2024-07-06

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来到中心小学也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工作的这两个月中,我不断地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积累教学与管理经验,虽然在实践工作中遇到不少坎坷,跌跌撞撞,曾灰心丧气,曾暴跳如雷,也曾冷静思考过,但我相信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首先我认为要教好书的前提就是要过得了课堂管理关。如果班级的纪律不能够管好,那么就算是课备得再好也枉然。初来乍到,在班级管理这方面我确实做得不好,吃了很大的亏,因此有时上课纪律松散,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率低。痛定思痛。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考了下列两个问题。(1)如何批评处罚学生,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2)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第一个问题上,我尝试过几种方法。首先对于犯错的同学来说,一律按照班规的处罚方式来处罚,不能给学生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要有原则,说到做到!只要有一次没有原则,那么以后就永远没有原则。其次,对学生的处罚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能太死板强硬,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因此,处罚前后的疏通非常重要。对待吃软不吃硬的学生,要在批评前先说出的优点和闪光点,接着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被叫来办公室的原因以及自己错在哪里,然后顺势批评这位同学的错误方式并要求其改正,最后提出老师对他的殷切希望。我觉得这样子学生更能清楚地认识到老师教育他的目的不是针对他,而是帮他改正错误。虽然我们表扬他们的只是一些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但是对待那些吃硬不吃软的同学,则必须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具体同学具体方法。

在第二个问题上,我觉得要求学生在上课预备铃响后必须全部进入教室,然后课代表上台带读,这样整个教室在科任老师来前就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而不是乱轰轰一片!其次,课堂内外要采取小组竞争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应该在公开的场合大大的表扬,以正面的形式或正能量来引导学生。比如那个学生作业做得最好,那个同学背书最积极,那个同学最乐于助人。我想小学生还是非常在乎老师的一字一句的表扬的。还可以通过奖励表扬信,发小礼物的形式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经验还有很多。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好,那么就用另外一种方法。因此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要虚心地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争取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上能上一个台阶。

篇2: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不过,通过从教多年以来,面对汹涌而来的当今世纪,我还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今天,该怎样做教师?

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比如,我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提前下课、从不把手机等联系工具带进课堂。我觉得,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学生。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直接、深刻、持久地影响学生。

其次,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虽然是一个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教师,但我还会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的班里面有个学差生,作业从开学到现在基本没做完过,字也写得很潦草。由于我的火气大把他狠狠的批评了几次,到后来他是越来越不如以前了,经过我和他好几次的谈心,他现在字写得很整齐了。因此,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会更加尽心地爱他们。

第四: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当一名优秀教师会更辛苦。把教育的事当做学校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真谛。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五:是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

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的,业余时间很少,然而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度过?有可能就是我们之间产生差别之所在。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养成读书充电的好习惯。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篇3: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一、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体系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完善农村培训管理体系: (1) 教育行政部门将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2) 将优先发展的关键点放在“投入”上, 着力点放在“发展”上, 确立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以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为动力支持, 以强化培训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工作思路。 (3) 保证财政投入。开设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建立经费使用监察机制, 保证经费足额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4) 采取全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的选聘方式, 把住专职培训者入口关。 (5) 实行政策引导, 科学规划培训工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哈尔滨市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哈尔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等文件, 使农村教师培训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实行“三级”管理:市教育局负责指导管理和督察评估培训工作, 市教育研究院负责全市高中和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及一系列项目培训。行政与业务“两个轮子”一起转, 对全市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管理, 实施全面检查与指导;各区 (县)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具体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和本级骨干教师培训与认定工作, 指导中小学校本研修;中小学校着力开展立足岗位的实践研修, 校长作为教师培训的直接责任人和督促落实人, 具体落实。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 为培训工作科学实施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二、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由于农村教师学历不高、观念相对滞后、知识更新速度慢, 因此, 仅靠单一的培训形式与方法是不够的, 为此, 我们精心部署和实施了“五项计划”, 即: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计划、名师送教下乡计划、乡村教师进名校计划、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和校本研修支持计划, 探索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1.“请上来”, 为农村教育发展培训骨干力量

按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思路, 让农村教师进城接受免费培训, 为农村教育发展培养骨干力量, 实施两个培训项目:

(1) 开展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利用暑假集中开展培训, 每期培训时间为8~10天。在培训形式上, 语、数、外等规模大、人数多的学科教师培训, 以区 (县) 市为单位设立培训点;其他规模小、人数少的学科教师培训, 则由市里统一设点, 集中组织。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 力求从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急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着手, 合理设置课程。在培训师资选配上, 从三个方面充实培训者队伍:部分国内高校和先进省市课改实验区的专家, 部分省、市、区优秀教研员, 基层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中的精干力量。

(2) 实施乡村教师跟班实习培训。首先, 确定培训基地。在城市名优学校中选定基地。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开放, 乡村教师全程参与。其次, 选拔优秀乡村教师, 围绕以班主任专业化为主线的教育实践研修、以新课程理念向实践转化为重点的教学实践研修、以课程开发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研修和以“校本”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研修等四大板块开展培训。同时, 给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配备一名导师, 并以“破冰训练”等形式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 确定“八个一”跟踪问效内容:完成一个创新教学设计, 上一节“我的好课”, 进行一次教学反思, 学一项网络实用技术, 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文章, 参加一次校本研修活动, 编写一份试卷, 做一个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应用课件。

2.“送下去”, 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资源

“送下去”, 即送新课程理念, 送培训内容, 送培训师资, 送管理制度, 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资源, 切实提高县级教师培训基地的“造血”功能。

(1)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顶岗实习。师范毕业生到农村顶岗任教实习一年。在此期间, 人事关系不变, 工资、福利由派出学校支付, 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

(2) 名优骨干教师到农村轮岗支教。名优骨干教师到农村轮岗一年, 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时, 有在农村任教经历者优先, 累计不满一年教学课时者, 评优、评骨干、评职称时不予考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此项工作作为校长任职的重要条件和对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 从机制与政策上引导城市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为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发挥“传、帮、带”作用。

(3) 城乡对口支援。让城市与农村“结对子”, 开展定期“支援活动”, 如蹲点式培训、联合研修。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模式选择和培训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为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与务实的指导, 提高本土培训水平。

(4) “名师巡讲团”送教下乡。“名师巡讲团”送教下乡任务为“四个一”, 即:上一节课、评一节课、做一次专题讲座 (引领一次研修活动) 、收一批徒弟。

3.“网起来”, 拓展农村教师培训途径

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 切实提高农村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

(1)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按照“整体设计, 分工建设, 统一管理, 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 加强教师教育远程学习资源建设,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信息资源的“三级五库”。“三级”是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站、区、县 (市) 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中小学校网站三个等级;“五库”是指应用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远程培训资源库、学科教学资源库和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网络资源的展评等活动, 加快本土化、原创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速度。

(2) 构建网络研修平台。坚持以网上研修为基本途径, 将农村教师的自主研修、合作研修和探究性研修有机结合。加强政策引导, 明确规定教师“网上学习, 不少于各类培训的30%学时”。建立“哈尔滨研修社区”, 开设“自选菜单式”课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 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研修社区”将农村教师们紧紧地“网”在一起, 以网络为载体的网上培训、网上教研, 不仅改变了教师自身的学习方式, 也使自主性、选择性、开放性与互动式的培训成为可能, 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强化网络学分管理。开发、创建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时学分管理系统, 实现农村教师网上注册及学籍登记工作的信息化, 使每位农村教师随时可以查询到自己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目前, 学时学分管理系统已成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和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不仅是结果, 更应是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确保培训环节的严肃性、可操作性, 提高培训质量。

(1) 完善培训管理机制。 (1) 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培训前调查研究, 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中进行目标的落实监控, 如定期回访、自我诊断等, 全面考核学员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和现实状况;培训后反馈调查结果, 跟踪问效。 (2) 建立科学的内驱机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发现并培养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年教师, 促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并发挥辐射作用。同时给予一定政策导向, 提高其政治、工作、生活待遇, 提高其社会地位与社会声誉, 以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完善常规管理机制。实施学分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方案报批制度、培训者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学分认定制度, 将学时学分在各种培训之间合理分配, 实行学时学分互通互认, 避免教师重复参加培训。

(2) 强化激励机制。 (1) 建立“以奖代投”激励机制。对于在农村教师培训中表现突出的进修院校, 市教育局将在下一年度的经费投入中, 加大配比资金, 实行以奖励代投入的机制。对于工作中不能履行职能的, 将取消下一年度的配比经费, 责令其教育行政部门和进修院校进行整改。 (2)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把农村教师培训的情况与其晋级、职评挂钩, 在教育局组织的职称评定、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评选中, 将其是否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是否修满规定学时学分, 作为一项硬指标明确规定。三是建立引领示范机制。优秀学员, 在学历提升、参加高端研讨班、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对参训优秀教师, 在评选“先优”上、晋升职称上, 将其培训结果与之挂钩;对于优秀的培训者, 在其骨干评选时, 实行政策加分。

农村教师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 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培训监督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表明, “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在中小学农村教师培训中运行良好并初步取得了实效。

参考文献

[1]全力, 胡伶.提升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活动的执行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6) .

[2]乜来会.对衡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4) .

[3]郑友训.培训效能:教师继续教育的永恒主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篇4:农村教师工作状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以西部S省1051名农村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敬业精神、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工作瓶颈等5个方面调查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管理机制,解决农村教师敬业精神退化问题;完善调配制度,解决农村教师分布性矛盾;强化因需培训,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搭建发展平台,解决农村教师工作瓶颈问题”四点建议。

一、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方法:2014年,本调查采用问卷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对样本县的农村教师的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收集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翔实的素材。

2. 样本选择:本调查根据人均GDP将S省21个地级市(州)分为四层,根据每层地级市(州)的数量,随机抽取1-2个地市作为样本,抽取了6个地级市,每个地市选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农村学校,共计24所农村学校。

3. 调查过程:采用自制的《农村教师工作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敬业精神、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工作瓶颈等5 部分,共计50道题。每所样本学校,按照“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和51岁以上”4个年龄段随机抽取教师回答问卷。共发放问卷1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051份。走访党政分管教育的领导、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教师等300人次,召开参会人员10人次以上的座谈会4场,了解、掌握了农村教师生存的一些真实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认同度高,敬业精神退化

从表1可知,92.8%的农村教师对教学工作很喜欢或较喜欢。同时,在问到“您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时,99%的农村教师选择“完全能”或“基本能”,这充分说明了农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和信心。在“您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的问卷中,99%的农村教师选择“完全能”或“基本能”,这也说明农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在被调查的农村教师中,有92.7%的教师对教学工作很喜欢或较喜欢,这再次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是较高的。

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表2),71.0%选择了“知识传递者”,45.5%的教师选择了“朋友”,39.1%的教师选择了“道德示范者”。这一方面说明农村教师的角色意识较强,职业认同度高;同时,也说明农村教师在教师角色上既继承传统,又有所更新,开始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虽然问卷显示,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较为认同,但部分农村学校校长、乡镇教育负责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在访谈中,却对农村教师的敬业精神表示出了担忧。他们认为:当前不少农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也不愿钻研业务、备课和批改作业,对学生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指导,每天的工作应付了事;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等当成了主业。

对于农村教师敬业精神退化的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这里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二是因为农村地区信息较为闭塞,学习、见识的机会较少,造成教师观念落后,教法传统、简单。三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行管理体制缺乏对农村教师的奖惩激励,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造成他们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四是由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较差,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受到限制。五是由于教师流动的单向性、教师分配政策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的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很多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

从表3可知,35.9%的农村教师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7.7%的教师担任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19.5%的教师担任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13.6%的教师担任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甚至有2.9%的教师担任5-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除课堂教学,农村教师每天还要花2至3小时的时间,批改学生的各科作业。农村学校专任教师不足,教师兼课较多,一方面导致了教师教学负担较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

此外,调查还发现农村教师教学任务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同地区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的差异较大。比如,L县一初中校核定的普通教师周工作量是12节课。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周课时在12节以下的仅有5人,且为年龄较大的中老年教师,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1.11%;12-19节有1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20节以上有1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22%。这说明该校近90%的教师是超工作量的。而在J县的调研情况显示,从抽取的样本学校来看,无论初中还是小学,语文、数学教师都只教一个班;绝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也只教1个班,最多也只教两个班;其余学科的教师一般也只教3个班。且班级人数较少,一般的班级学生人数在40人左右,更少的仅20人左右。因此,他们的工作量,比起L县的农村教师来说要轻很多。

二是同一区域不同学校间教师工作量的差异较大。以J县为例,位于城郊的M学校现有学生264人,6个教学班,教师58人;而该县比较偏远的T小学,现有学生1097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57人。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教学班个数,T小学都是M学校的好几倍,但教师数量反而比M学校少。因此,该校教师工作量也在M学校的基础上成倍增加。访谈发现,该县教师工作量出现“两头重,中间轻”的格局。(即县城学校和偏远学校由于教师缺编,教师工作量大;城郊学校由于教师严重超编,教师工作量小)。类似J县教师工作量的情况,在S省很多地方都存在。这说明造成农村部分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分布性失衡。

此外,部分地区、学校教师缺编也是造成农村教师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比如,按Y市(县级市)人事局编办测算,Y市应编10719教师,现有教师9319人,全市缺编1400多人,再加上分布不均,导致有的学校缺编十分严重。学科配置不合理,艺体、英语教师奇缺,有的学科甚至到了无法开课的地步。再如,D县Z校共有学生1188人、18个教学班。按D县人事局编办测算,应配备教职工62人;而该校实有50名教职工,缺编12人,达19.3%。在50名教职工中,还有2名老师借调到其他单位,1名教师因病无法上课。该校教师在访谈中普遍反映,工作时间过长、管理压力过大、责任大,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大部分教师早晨7︰30到校,下午5︰20以后放学,工作时间长达9小时,而担任九年级教学任务的教师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班级人数过多,多数班级学生超过60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学生占60%以上,这给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构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工作负担。

(三)自我认可度高,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的专业素质自我认可情况为: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学效能感等方面。总体来看,S省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自我认可度较高,如有96.3%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所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非常扎实或比较扎实,有99.1%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能或基本能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有91.4%的教师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有99.2%的教师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在课堂上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96.8%的教师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上完课后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99.6%的教师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题活动,有99.3%的教师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教好学生。数据见图1。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仅仅是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对于大多数农村教师而言,做课件只能做简单的PPT,不能制作如“微课视频”等稍微复杂的课件;使用多媒体也只能使用简单的,对“电子白板”等的使用较少;数学教学中能使用“几何画板”的更是寥寥无几。虽然不少学校都有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教师使用率很低。不少教师直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需要熟悉这些设备,并要制作什么课件,而自己对课件制作又不熟悉,还不如“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简便。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接受访谈的一位校长也坦言,为了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专门安排人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且规定每学期甚至每周必须使用多少次,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师的观念未能转变,“强迫”的效果始终有限。种种情况表明,农村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很落后,对新的教学手段和设施设备的接受、使用都较慢,教学观念更新明显滞后。

(四)工作瓶颈凸显,发展平台堪忧

如图2,对“您感到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16.4%的教师认为班额太大,14.8%的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16.0%的教师认为教师负担重,14.7%的教师认为教育观念方法落后,9.2%的教师认为教学配套差,8.8%的教师认为教材太难,8.8%的教师认为教与考的内容不一致等。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教学观念方法落后的教师显著增多。这说明经过课改的多次培训以后,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了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仍然感觉到困难重重。

就几个影响、制约农村教学的主要问题而言,既有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方面的问题;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既有教材的问题,也有评价的问题。从教师角度看,首先是教师老龄化突出。以N县G小学为例,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师53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就有22人,占教师总数的41.5%;其次教师流失严重。主要表现为:①趋利性流动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比如,Y市与A市仅一山相隔,但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差异却十分明显。调入A市当教师,经济待遇立刻翻番。因此,近几年来,Y市每年流入A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骨干教师均数以百计,加上部分优秀教师考公务员离开教师队伍,优秀教师流失的趋势愈演愈烈;②农村学校的教学骨干、优秀教师流向城区学校。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学校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教师大量调进县城学校工作,新的教师的补充远远跟不上教师流出的速度,导致了一些农村学校老教师偏多、低学历多、骨干教师少。从学生角度看,农村学校的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以J县H小学为例,全校786人,其中“留守儿童”为570人,占到72.5%,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溺爱”等隔代教育问题突出,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

进一步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教师多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是工作任务的忠实执行者,工作缺少主动性、创造性。长期以来,以行政为主导的教育管理体制,将教师排斥在教育决策之外,教育决策较少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师听命于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对课程编制无权参与,对教学安排无权选择,对教学决策无权知情。受体制制约,教师习惯于按照领导指令办事,重视经验传承,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应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和杂务及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等,只要工作能完成、不出错就可以了,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创造性。大多数教师不愿开拓创新,对复杂的矛盾变化刻意忽略或回避;对于教研活动,则认为太麻烦,甚至认为它加重了工作负担。长时间持续的重复劳动,固化了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禁锢了教师们的教学个性,很难完善个人的专业发展体系。二是专业发展可用资源相对较少。由于我国在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不够,使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其一,由于国家加大了农村学校的投入,不少学校配备了电脑、网络等,但就是这些有限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率低,主要表现在不少农村教师“不能用”或“不想用”。其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域的差异,使农村学校教师很难接触教育专家或优秀兄弟校的同行。其三,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配备落后,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很多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苦于没有机会接触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案例等学习资料。大多数的农村学校无法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相关资料。

三、对策与建议

1. 创新管理机制,解决农村教师敬业精神退化问题

本研究表明,农村教师敬业精神退化既有长期以来固化的管理模式造成“封闭”的原因,更有缺乏对长期坚守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形成正能量的宣传原因。为此,有三点建议:一是要创新教师管理机制。着力推行教师管理的“县管校用”新机制,变“学校人”为“系统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即在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规划和管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人员交流、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负责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和交流等工作,合理配置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工作态度不良和工作能力差以及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由学校退回县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分中心统一组织待岗培训及分流。二是要重视农村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把农村教师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强化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三是要大力表彰在农村长期从教的优秀教师。对在艰苦边远乡村学校和教学点长期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在评选表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广泛深入宣传优秀农村教师的先进事迹,鼓励优秀教师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表彰奖励教师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部门。

2. 完善调配制度,解决农村教师分布性失衡矛盾

调查表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不均衡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分布性不均衡造成的。为此,给出两点建议:一是编制配备要切实保证农村学校师资需求。逐步实行城乡差异的中小学编制,在边远农村学校探索实施“班师比”或“校师比”教师配置标准,切实落实对农村边远地区的师资倾斜政策。落实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对寄宿制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学校、村小及教学点、山区湖区海岛牧区学校等实施特殊师资配备政策。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补足配齐农村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二是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让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核定教师编制时要设置5~10%的流动岗位,用于聘用本校以外的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制度,推行城镇新进教师先到农村学校任教办法;大力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活动,发挥优质学校师资资源优势,与农村学校“合作办学”实行协作帮扶。

3. 强化因需培训,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

农村学校由于教师流动性大,专职性学科教师很难配套,为解决这个学科结构性矛盾,建议要加大面向农村的“全科式”教师培养力度,完善专科层次的技能型教师培养计划。师范教育学校应当制定“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或专业,加强面向农村学校教育实际的教师培养。扩大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计划”。要加快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建立“校本研修超市”和“选修课程超市”,实行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村教师自选课程、自我指导和自我发展,强化农村教师校本研修与远程网络培训的混合学习;要建立音体美、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制度,有效开展转岗或转学科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专业水平。

4. 搭建发展平台,解决农村教师工作瓶颈问题

农村教师发展需要更多的“舞台”。因此,一是学校要善于搭建教师展示平台。要搭建学习平台,这里的学习包括指点迷津的集体学习、汲取精华的自研自修、取真经的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来校作报告或业务指导的专业引领等;要搭建交流平台,既可以是同一教研组内的学术交流,也可以就一个或几个专题组织教师的课改沙龙,还可以是网络互动研讨;要搭建实践平台,可以是老中青教师的合作备课,可以是“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的对比式教学,可以是创设“走出去”的外向性教研,可以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式教研,也可以是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个性化教研,等等。二是要在城区学校建立“农村新任教师留城培育基地”。农村新任教师先到城镇学校在岗学习,接受城镇优质学校的校本培育,1-3年后回编制所在的农村学校任教。与此同时,接收农村新任教师的城镇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全职支教,县财政提供专项经费。鼓励城镇特优教师、中高(小中高)职称教师、县级以上名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1-3年,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引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三是要建立“校际交流”平台。“校际交流”指中心乡镇学校与边远乡镇学校之间、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薄弱学校与优秀学校之间“结对子”帮扶等,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交流体系,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供保障。农村教师到城区先进学校学习提高,城区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指导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庞丽娟,韩小雨.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

[2]刘秋红. 我国农村教师发展现状及我国农村教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5.

[3]肖正德. 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保障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1,4.

[4]孙德芳. 保障农村教师发展的国际经验[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作者单位:四川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四川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篇5: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体会

创新设计,发掘自然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中,如何运用自然资源并不是约定俗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创新设计。一般来说,种子类因为比较硬,所以适用用自制教玩具比较多,而秸杆类、瓜壳类适用于环境创设比较多。真正在实践中的运用还需要平时多动脑筋,多实践,因为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经验都不是很多,现成的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少。

在这里,我可以建议一些,在教玩具制作方面,竹子可以制做很多体育用具,如跑马竿、踩跷筒、竹圈、小推车、竹蜻蜓、竹扭棍等;木头可以做陀螺、积木块、木凳等,稻草可以搓成草绳,种子类可以穿成串用于数数。在环境创设方面,可以用各种瓜壳来粘贴,还可以用各种秸杆来编织进行装饰,总之就是多动脑,多想办法。

篇6: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农村教师工作体会:为了梦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白发昌

(石家庄市第五十三中学)

自踏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多载,这二十多年送走了无数学生,也看到了学校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学生的爱。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是一所农村中学。一九九四年前后,我校教学成绩在全郊区名列前茅,远近闻名,四里八乡的学生都来我校就读。一九九四年是我送的第一届毕业班,那时期末考试实行抽测,区里抽走一个考场的试卷(30份),统一阅卷。我所教的物理成绩在全郊区平均分第一,八十多分,比第二名平均分高出十多分,遥遥领先,中考成绩全区平均分第一,我从此觉得教学并不难。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我村的学生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有民助学校,目的就是接受优质教育。当时那所学校硬件设施非常的好,一间教室一套多媒体,有塑胶操场等。每次开完市里组织的教研会后,教师都会有些抱怨,抱怨收入低,学生差等等。但当你看到那些可爱的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又忘掉了这些,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一转眼我儿子该上初中了,也选择了国有民助学校。但我校生源少,教师多,每年六月都组织教师去招生,招生非常困难。每当招生时我们都宣传我校多么多么好,但有的家长会问我“你家儿子在哪上学?”弄得我无言以对。我校六十多名位教师,教师子女在我校上学的近些年一个没有。我当时就想如果所有的教师齐心协力,不抱怨学生差,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耐心辅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我校的成绩会提高,生源会越来越多。我当时就想,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高率,提高成绩来改善学校的现状。这是我的母校,这是我的家乡,我的子辈们没在我所任教的学校上学,经过我们所有教师的努力,我的孙辈们在这上学,不再到处择校。这就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奋斗的目标。

我下决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爱教学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爱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做,理智告诉人们用什么方法去做,而爱的情感决定人们愿意这样做。爱的情感就像一条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河流,它是道德的基础,是理智的动力,是人生生不息的力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却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毅力、耐心,并且在许多领域总能作出卓著的成就。他们的.笑容,具有平实的爱心;他们的忍耐,总能克服各种困难。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成功的呢?是爱的情感力量。每一位教师,正是通过这种爱的力量,才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久久无法磨灭并影响他一生的记忆,爱的记忆带来情感动力。爱是一回事,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是另一回事。适当地表露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都可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动。学生感受到、听到、触摸到爱的存在,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一部分。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成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校也有了多媒体,一间教室一套,现在教师上课每天都在使用多媒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成绩普遍提高。我校也有了塑胶操场,学生在操场上追逐嬉戏,无比快乐。理、化、生实验室一应俱全,与名校硬件没有多大区别。每年我校都有几名学生考到重点高中。

篇7:教师农村支教心得体会

就这样,我就真正的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首先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去认认真真的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知彼,才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承诺!每周我抽出空来,走访每一位学生,风里来雨里去,没有用多长时间,我发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住,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所以这里的不少孩子早早的养成了散漫的性子,他们很天真,也很厚皮,他们希望有人关心,可又不想人多管闲事,学习只是做样子的事,小学毕业了,就想外出打工攒钱。我了解这情况之后,我就经常用自己的手机跟这样学生外地打工的家长联系,先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也一起关心学生的成绩,然后去做学生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等,并且把本村一个五保户家的小孩,因母亲生病过世父亲外出打工,家里经济非常紧张而失学学生,帮她重返到校园,当年我把这学期多出来的那部工资,拿去支助她家,还把她的学费交上。现在这小女孩已经毕业了,但她每年过年后多会来学校看望我们老师。

山区的天气比较冷,看到孩子们冻得发紫的嘴唇,通红的小手,又加上他们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没在身边,跟他们的爷爷奶奶的,想着想着我心里真是一阵酸楚,热泪盈眶,甚是让人感动,第二个星期我就行动起来,发动全校师生捐赠活动,让大家把家穿不起或不穿的衣服,拿到学校来,我把这些衣服放在宿舍里,给那些衣服不够或是被子太薄的学生,拿些衣服压在上面。这活动最来,让房地产的老板谢先生得知后(是望仙乡的人,在外县做房地产生意),他跟我们中小学校校长说,我是你们培育出的,你们老师都这样进你们所能帮助贫困学生,所以我每年出10万元给中小作为谢仕扶贫基金和奖学金(合同期10年)。他们处境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灭的一把火!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永恒上的瞬间,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巨额财富,也是我奋勇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动力!

平日生活中,特别是周末双休的时光,为了能跟同学们多呆一会儿,我是经常是双休日不回家或是星期天我就赶到学校来,我充分运用这一时间,以朋友的身份给他们做学习思想上做工作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已经被我掌握!班级的基本资料一旦摸清,师生之间的关系随之和谐化,有了这样子的保护伞,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也就水到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后,紧接着我就开始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上下功夫。

首先虚心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取真经,认真地听取老教师讲课时方法的选择;再者我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名师模范公开课讲演和远程教育的学习,真正见识到名师的大课堂,悉听名师讲课的经验传输,真正领略到名师的风范!虚心学习到一线经验后,结合着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摸索前进!我充分运用在大学期间所见的新鲜事和社会时事的新闻同学们沟通,这些新鲜事他们很感兴趣。在我的课堂上,我讲究的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作为导入语言,作为上课前的“药引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在讲授的具体环节中,我主要采取是师生互动方法,采用提问设疑互相交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每每看看学生们一个一个跃跃欲试按按捺不住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美,比吃了蜜还要甜!课堂上我给学生们充分的空间让谭们自由的发挥,课下我通过和学生们交流,给他们留下许多奇闻异事,将数学上的知识和他们的小小好奇心紧密连接在一块,经常帮学生们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迷惑,让学生喜欢跟我交流。课后彻底地吹响了他们向知识海洋大举进攻的号角!并且不论在口头上,还是在行动上,我从未歧视过任何一个学生,对那些基础没打好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我决心帮助这些有上进心而基础又较差的学生们,并且从第一册开始,为学生补基础,其间每天辅导两次(午休时间和傍晚)。于是乎,小家伙们通过各种途径探求最终的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寓教于乐,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习的真谛。这几年在校方的支持和帮助之下,我本人在业务方面进步很大,在教学上也取得很好的在成绩,这几年教学成绩在里乡排名是名列前茅,在全县排名也取得也很好的成绩。!

篇8:农村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2009年, 教育部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发出《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 决定扩大中央财政支持的“特岗计划”至5万名, 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展至中西部22个省区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聘对象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 聘期3年。“特岗计划”教师聘期内, 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 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

按照规定, 对于实施“特岗计划”的地区, 今后城市、县镇中小学校教师空缺需补充人员时, 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和其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项目的服务期满人员。

上一篇:健康教育室工作制度下一篇:毛概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