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握手礼仪

2024-07-25

商务礼仪握手礼仪(通用14篇)

篇1:商务礼仪握手礼仪

导语:在西方商务礼仪中,握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西方握手的礼仪,欢迎阅读!

握手的先后顺序:

当多人在场时,要按照,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如果对方是长着、领导、贵宾,一定要先等对方伸手之后才可上前握手,如果对方没有伸手的意思,点头致意即可,尤其是对方是女士的时候,要更加注意。

握手的姿势:

伸出右手,手掌和地面垂直,四指并拢,拇指稍微张开。手臂弯向内侧,手尖微微向下。总之一定要自然,还要方便别人伸手来握。

握手时间:

握手时间一般控制在3~5秒,尤其是和女士握手时更应注意时间。握手时建议说些问候语比如说“你好”等。

握手的一些细节:

握手前一定要摘掉手套再进行握手,女士如果手套外戴有戒指可以不摘手套直接进行握手。男士如果戴有帽子也一定要摘掉,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按照国际惯例,军人可以戴手套和帽子握手,但是握手前必须要行军礼。

不宜左手握手;不宜交叉握手;不宜戴墨镜握手;有些人有手汗,建议握手前整理下衣服将汗拭干以免尴尬。

与人握手时手心不能朝下哦,这是许多略虚弱滴MM容易犯的错误;

和女性握手的时候,应该让女性先伸手;

职场上握手最适合的距离是0.5m到1.5m;

很多人需要握手时,握手的顺序是先主后次,先和重要的人握手。当他们距离很远滴时候,可以先从离自己近的人开始。试想一下,一个在你面前的人冲过去很远先和你BOSS握手,你会作何感想呢?如果他们刚好在你面前围成一圈,找到最重要的人从他开始,从左到右沿顺时针方向握手。

篇2:商务礼仪握手礼仪

社交场合,一般由“尊者”决定是否握手。谁是“尊者”呢?正确的顺序为:女士、长辈、已婚者及位高者;相应的,男士、晚辈、未婚者和位低者就不可“先出手”。切记“该出手时才出手”!如要与多人握手,也应讲究“先来后到”,即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后未婚,先位高后位低。

2忌心不在焉

与任何人握手,都要在握手时示好并看着对方眼睛,这不但表示对对方以礼相待,也是自己充满自信的表现。单手与人相握时,另一只手不可插在衣服或裤子的口袋里,应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

3忌不摘手套

女士允许在社交场合戴着手套与人握手,但也视具体场合、身份而言。如果你只是职场菜鸟一枚,又正好与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者握手,最好摘下手套显得更为谦逊得体。

手心有汗或手掌冰凉也是不太礼貌的表现,有汗的.情况可趁人不注意悄悄擦掉。有的女孩常年手冰凉,与人握手时,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不要握得那么“实在”,在与对方手掌接触的时候稍微保持一点空隙;第二,开门见山,给对方道歉:你好,李总。真对不起,我手有一点凉。第二种方式好处还在于,若双方不熟,可借这个话题破冰,如双方都是女性,就能顺便寒暄一下养生之道。本来是缺点,转变成促进双方交流的契机,便是好事一桩。

4忌掌心下压

握手时掌心下压会给对方造成居高临下甚至藐视之意。想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握手时应掌心略微向上则为谦恭之意。

5忌用力不当

握手时用力过猛则显得粗鲁无礼;过轻又难免有敷衍了事之嫌。对于“2公斤”力度的拿捏,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6忌点头哈腰

适当的点头与身体前倾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若在握手过程中不断地点头哈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只能让你想起抗战电影中“汉奸”的形象呢?

7忌时间不当

握手3秒为宜。与人握手时,尤其是异性,若时间过长会给对方一种错觉——你对她别有用心。就算你真是“别有用心”,也最好别采取这种方式,这会让女孩觉得你没有素养;若是你就只是礼节性地和异形握手,那就更要掌握好时间。

8忌滥用双手握手

双手握手一般只有几种情况:一是面对长辈、上司或贵宾,双手握手表示谦恭备至;二是久未见面的故友或至交,双手相握则表达一种深厚的情感。除此以外,一般单手握手就可表达问候之意。

9忌左手握手

不管是不是“左撇子”,都不能左手握手。尤其是穆斯林和印度人,他们的左手仅用于去洗手间或为自己洗浴,只有右手才能担负起高贵的使命。因此在与他们握手时,用左手或双手都是不行——那就是赤裸裸的侮辱!

10忌交叉握手

商务场合,通常会与很多人握手,可按照前面提到的礼仪顺序握手,或因地制宜由近及远地依次握手。但切忌交叉握手,不管是自己双手握住不同的人,还是直接跨过正在握手的两人中间去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都是不行的。这样很容易构成西方人忌讳的“十字架”情况,很不吉利。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剪彩。剪彩时,一般时间、场地有限,所以当剪彩嘉宾站成横排时,允许交叉握手。

商务礼仪握手注意事项:

1、握手一定要用右手;

2、握手和握手的用力,要因人而异。初次见面,彼此不大熟悉的人握手,不宜用力。如双方是熟人,又较知己,又是偶尔相见,可适当用力或延长相握时间,不管生熟与否,不宜用力过大;

3、握手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4、男女之间的握手,一般情况下,应让女方伸手后再握手;

5、同外宾握手,应该照顾到对方的风俗习惯,同时又要热情、友好、大方、不卑不亢;

篇3: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握手礼仪

手, 被商界称为“第二张名片”。握手礼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 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握手貌似简单, 但这个小小的动作却关系着个人及公司的形象, 影响到谈判的成功。

国际商务握手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握手这个简单的动作, 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则, 尤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了解和正确使用国际通用的握手规则成了各国商人的必修课。

1、握手的场合和含义

握手是商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礼节。一般来讲, 人们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 碰到困难时握手, 成功时握手, 告别时也握手。而且, 握手的意义各不相同。初次见面或久别重逢时握手, 表示相互致意或问候, 传递的是友好、热情;碰到困难时握手, 表示真诚, 传递的是相互鼓励和关心;签合同后或其它合作成功后握手, 表示祝贺, 传递的是喜悦和感激;告别时握手, 表示保重, 传递的是友谊。

2、握手的距离与姿势

握手的最佳距离是一米左右, 且双方主动向对方处行走。若距离太近, 则被认为有意讨好对方之嫌;若距离太远, 双方胳臂够不到, 则被认为是有意冷落对方。

握手时的标准姿势是双腿立正, 上身略向前倾, 伸出右手, 四指并拢, 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握手时最好站立, 不要坐着跟人握手, 否则便被认为是傲慢、妄自尊大。即使是领导、长者, 坐着跟人握手也被认为是瞧不起人、不尊重人。

3、握手时伸手的次序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 一般应遵循“尊者先”的礼仪原则。即, 职位高者和职位低者握手时, 职位高者先伸手, 职位低者后伸手;年长者和年轻者握手时, 年长者先伸手, 年轻者后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时, 女士先伸手, 男士后伸手。尊重妇女是国际通用礼仪, 代表着个人修养。

但主人和客人握手时, 伸手的次序则另有规则。在主人迎接客人时, 如在机场、火车站、码头、家中, 主人要先伸手, 表示友好和欢迎;客人提出离开时, 客人先伸手, 表示感谢和告辞。客人去拜访主人时, 如果客人先伸手, 有喧宾夺主之嫌。如果客人提出离开时, 主人先伸手, 有让客人赶快离开之嫌。

4、握手的力度

握手时用多大的力合适是有一定规则的, 且中外有别。请看如下案例:

某中方代表和美方代表在北京初次见面, 双方握手互致问候。中方代表轻轻地握了一下对方的手, 美方代表暗自欢喜:这次谈判一定能够成功, 因为“这只手非常软弱、无力, 表示他没有自信”。可是在谈判时美方代表却惊奇地发现, 中方代表不仅不软弱, 而且非常有自信, 并有超强的谈判技能。后来才了解到, 初次见面时轻轻地握手是中国的习惯, 与是否自信没有任何关系。看来不仅中国人在对外交往时需要了解外国的文化礼仪, 外国人在与中国人交往时也要掌握中国的文化礼仪, 否则就可能产生误解。

一般来讲, 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握手要有力, 与欧洲人握手要较轻, 与阿拉伯人握手要轻而无力, 只略微上下动动。对待熟人、老朋友时, 握手力度可大些, 以示亲热。在谈判几个回合后, 与对手握手力度大, 可表达一种信任和希望;握手无力, 可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失望。对于异性谈判对手, 一般不宜过重, 通常两手握到即可。这也是一种绅士风度, 体现自己的修养。

至于握手的力度到底多大, 国际商界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根据外交惯例, 握手的力度一般为2公斤, 国际商务人员大多以此为参考标准。

5、握手的时间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 握手的时间不要太短, 也不要太长, 一般应控制在3~5秒。时间太短, 手一接触便立即松开, 被认为是不热情, 仅仅是出于客套、应酬, 走走过场而已;时间太长,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 或者是与异性握手, 则被认为是热情过度, 别有企图。当然, 如果是老朋友久别重逢, 或在谈判时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 或谈判成功签字后, 握手的时间可略长, 以表示高兴、祝贺、感激。

6、握手时伴随的动作

握手时伴随动作是配合握手行为的一种辅助动作, 通常可以起到加深情感, 加深印象的作用。握手时, 双眼要正视对方, 面带微笑, 以示敬意。

握手时身体一般是前倾, 至于前倾的程度, 则要看对方的情况。跟欧美人握手时, 一般略微前倾即可;跟日本、韩国人握手时, 则要稍微躬腰。与地位相等的人握手, 身体稍微前倾即可;跟地位高的人握手时, 应该深躬, 以表示尊重。

握手时一般要说话, 不要默默无语。比如, 初次见面握手时应说“很高兴认识您”;朋友重逢握手时要说“最近可好”;合作成功时握手一般要说“谢谢”;接待客人握手时应说“欢迎光临”;告别时握手应说“保重”、“祝您一路平安”等。

握手时的禁忌

俗话所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各国、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 其风俗习惯也不同。要想使商务活动成功, 就必须遵循“出国问禁, 入乡随俗”的惯例。在握手方面, 应注意以下禁忌。

1、握手时不可左顾右盼

与外商握手时的第一大禁忌就是一边握手, 一边与其他人打招呼。尤其在西方国家, 握手时与其他人打招呼, 说明心不在焉, 不重视对方, 甚至是瞧不起对方。没有人会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合作。

2、慎用左手

在国际交往中, 用左手握手往往会引起很大麻烦。如在信奉穆斯林教的国家, 左手和右手有明确的分工。左手是不能用来从事如签字、握手、拿食物等干净的工作的, 否则便被看作是粗鲁、极不礼貌的行为, 甚至被认为是在侮辱对方。

3、避免交叉握手

在与多人握手时, 尤其是在谈判桌旁、宴会桌旁, 客人很多, 应按照“由近至远、顺时针”的握手原则, 避免交叉握手、甚至争手的现象。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与基督徒握手时, 应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 因为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

篇4:握手礼仪:从掌心开始的交流

握手时,双方距离一米为宜,双腿立正,上身略略前倾。

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从身体的侧下方伸出右手。伸手时,手肘不要太弯曲,显出一副很害羞的样子,应该自然大方地尽量把右手向前伸,但伸出的手不宜抬得过高或太低,太高显得轻佻,太低又使对方不容易注意到。

伸手时,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再以手掌与对方的手掌相握(拇指根部相抵),上下摇动1~3次。握手时注意力度,过轻或过重都是失礼的。

握手的时间一般以摇动1~3秒为宜,如果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而且又是熟人的情况,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最长也不应长过30秒。 j

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谁先伸出右手

在社交场合,握手时谁该先伸出手是礼仪规范的重点,通常应该按照以下的次序:应由职位或身份高者先伸出手;女士先向男士伸手;已婚者先向未婚者伸手;年长者先向年幼者伸手;长辈先向晚辈伸手;上级先向下级伸手;主人先向客人伸手;客人告辞时,应先伸手来与主人相握。

适得其反的握手方武

握手礼仪有比较多的禁忌,如果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会容易让人在第一印象中认为你很失礼。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失礼的。

如果在抽烟时需要与人握手,千万不要换手持烟去握手,而是应该把烟放下,再伸手相握。

与别人握手时不能三心二意、东张西望;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不要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

什么时候不该与人握手

篇5:职场礼仪关于握手的礼仪

伸手顺序

一般情况下,讲究“尊者居前”,即由身份较高者首先伸手。

(1)女士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如女方不伸手,没有握手的意愿,男方可点头致意或鞠躬致意。

(2)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当年龄与性别冲突时,一般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同性老年的先伸手,年轻的应立即回握。

(3)上司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

(4)宾主之间握手: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如接待来宾,不论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男主人也可以先伸手对女宾表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以就此留步。

(5)一人与多人握手时,既可按照由尊而卑的顺序,也可按照由近而远的顺序。

(6)异性间的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悉程度回握,但不可太用力,一般只象征性的轻轻一握即可。

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后,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一定要用右手握手。标准的握手姿势应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或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通常以3秒钟左右为宜。

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握手时须脱帽起立,不能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男士不能带着手套与他人握手,女士可以带手套与男士握手,但男士不能带手套与女士握手。

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同客人握手必须由客人先主动伸出手后,我们才伸手与之相握;

同男客人握手时,手握稍紧;与女客握手时则须轻些;

握手时双目要注视对方的眼、鼻、口,微笑致意,说些问候及祝贺语,握手时切忌看着第三者,显得心不在焉;

不要因客人多、熟人多就图省事而做交叉握手。若偶尔错误,则应重新握手;

和初次见面的女士、小姐,通常不握手,而行鞠躬礼;

如果手上有疾病,可向对方声明,请他原谅,不行握手礼。

正式场合上下级之间,应在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

日常生活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

社交场合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

在多人同时握手时,忌交叉握手。

不要跨着门槛握手。

握手禁忌

与人握手时,如果不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会被认为失礼。以下情况是不礼貌的:

(1)用左手与人握手。

(2)伸脏手、病手与人握手。

(3)用双手与人握手。熟人之间例外。

(4)握手时目光左顾右盼。

(5)戴墨镜与人握手。

(6)戴手套与人握手。社交场合中女士戴薄纱手套与人握手例外。

(7)交叉握手,即越过其他人正在相握的手同另外一个人相握。

篇6:国际社交礼仪:握手礼仪讲解

在交往中,相识者之间和不相识者之间往往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向交往对象行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敬意、友好和尊重。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会面礼仪,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所采用的会面礼往往牵扯万别。

在国际社交中比较流行的会面礼仪之一就是握手礼仪,握手礼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通行、最普遍采用的礼节形式。

握手礼仪起源

据传说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候人们见面时,无敌意的双方为了证明自己的友好,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伸开手掌让对方摸摸手心,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握手礼。

握手礼仪的意义

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

握手礼多用于见面时的问候与致意。对久别重逢和多日未见的老朋友,以握手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与问候;人们彼此之间经过他人介绍认识,通过握手,向对方表示友好和愿意与对方结识的心情。

告别时,以握手感谢对方,表示愿意保持联系、再次见面的愿望。除此之外,握手礼还是一种祝贺、感谢、理解、慰问、支持和鼓励的表示。在交往中,握手礼运用得当,会令人显得彬彬有礼,很有风度。

适合握手的场合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 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得知别人患病、失恋、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握手礼仪原则

在正式场合,握手双方应由谁先伸手同对方握手是握手礼仪最重要的问题。对伸手的先后循序一无所知,往往会变有礼为“失礼”。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是由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各种条件决定的。握手应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即握手者首先确定双方彼此身份的尊卑,由位尊者先伸手,位卑者予以响应,贸然抢先握手是失礼的表现。

握手双方伸手的先后顺序是:年长者与年轻者相互握手,年长者应先伸出手来,年轻者方可伸手握之;身份高者与身份低者相互握手,身份高者应先伸出手来,身份低者方可伸手握之;已婚者与未婚者相互握手,已婚者应先伸出手来,未婚者方可伸手握之等。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和婚否。

接待来访客人,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先伸手与客人握手表示“欢迎”。当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先伸手与主人握手表示“再见”。如果握手的顺序搞颠倒,很容易让人发生误解。

握手顺序:

在一般性的交往应酬之中,握手的标准伸手顺序简单的总结为五句话:

地位高的人先伸手;

男人和女人握手时,应该是女人先伸手,女士有主动选择是否有进一步交往的权利;

晚辈和长辈握手,应该是长辈先伸手;

上级和下级握手,应该是上级先伸手;

老师和学生握手,应该是老师先伸手。

握手的方式:

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双手将右手向各自的侧下方伸出握住对方的右手即可。握手时间一般以3到5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者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和异性握手,则可能会被怀疑为居心不良。

握手的距离为1到1.5米。距离过大,显得有意在跟对方保持距离;距离过小,手臂难以伸直,也不太雅观。握手的力度要适中,即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要热情友善,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需要与多人同时握手时,应按由尊到卑的顺序进行。

篇7:秘书礼仪:形体礼仪—握手的规矩

(一)握手方式 作为一种常规礼节,握手的具体方式颇有讲究。其具体操作中的要点有四。1.神态。与他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认真、友好。在正常情况下,握手时应目视对方双眼,面含笑容,并且同时问候对方。2.姿势。与人握手时,一般均应起身站立,迎向对方,在距其约1米左右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稍许上下晃动一两下,并且令其垂直于地面。3.力度。握手的时候,用力既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若用力过轻,有怠慢对方之嫌;不看对象而用力过重,则会使对方难以接受而生反感。4.时间。一般来讲,在普通场合与别人握手所用的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

(二)伸手顺序 在握手时,双方握手的先后顺序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讲究的是“尊者居前”。即通常应由握手双方之中的身份较高者首先伸出手来,反之则是失礼的。具体而言: 女士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上司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宾主之间的握手则较为特殊。正确的做法是: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之意;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就此留步。在正规场合,当一个人有必要与多人一一握手时,既可以由“尊”而“卑”地依次进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逐渐进行。

(三)相握禁忌 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下述五条禁忌应当避免。1.用左手与人握手。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2.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3.戴墨境与人握手。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4.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5.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以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干净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握手的规矩 在见面与告别时,人们通常都会握手行礼。在国内外交往中,握手都是最为通行的会见礼节。基层公务员学习和掌握握手礼,主要应当从握手的方式、伸手的先后、相握的禁忌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篇8:日本商务礼仪之座次礼仪

★接待室或会议室 (图1、图2、图3)

「上座」:距离房门最远的里面位置 (多人相对而坐的时候, 主客的上座均为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 。

「下座」:距离房门最近的位置

(注:数字的序号表示从「上座」到「下座」的程度。以下相同。)

★日式房间 (图4、图5、图6)

「上座」:距离门最远的靠近壁龛的位置。

「下座」:距离门最近的位置。

★出租车等汽车 (图7、图8)

(1) 有司机开车的情况 (图7)

「上座」:司机后面的位置。

「下座」:副驾驶的位置, 中间的位置为下座。

(2) 非司机而是一方公司工作人员开车的情况 (图8)

「上座」:副驾驶的位置。

「下座」:后排位置, 后排中驾驶员后面的位置为最佳, 中间的位置为下座。

★新干线、列车等 (图9、图10)

(1) 坐在一侧的情况 (图9)

「上座」:靠近窗户的位置。

「下座」:2排座的情况, 靠近过道的位置;3排座的情况, 中间的位置。

(2) 相向而坐的情况 (图10)

「上座」:顺向靠近

窗户的位置。其次是逆向车行方向靠窗户的位置, 即最佳位置的对面。

「下座」:逆向车行方向中间的位置。

★电梯 (图11)

「上座」:距离入口最远面处的左侧位置。「下座」:电梯中靠近按键的位置。

综上,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日本「上座」与「下座」的基本礼仪是距离入口处最远的位置为上座, 能够鉴赏到装饰品 (画、花等) 的位置为上座,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风景的位置为上座, 最安全的位置为上座, 距离办办公桌较远的位置为上座……。通过对日本企业“座次”礼仪的介绍, 希望能够帮助日语学习者提高对商务礼仪的兴趣, 增加对商务知识和日本企业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中村万里.日本商务礼仪100法则[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12

篇9:礼仪与礼仪教学

[关键词]礼仪传统与现代人性礼仪教学

现代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照金正昆教授划分并予以规范的体系,现代礼仪至少包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五个较大的范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构成了各自完备的体系。在国内,一些院校以此为基础分成五门课程来开设礼仪课程。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划分。它为不同需求的选修者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职业方向选修不同类别的礼仪课程。本文首先探讨礼仪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礼仪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一、礼仪

(一)现代礼仪的“源”和“流”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我国传统中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在我国古代最初指“事神致福”,即祭祀神明以获得庇佑。之后,“礼”这一概念被引申和演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个“礼”即是礼制和法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典章制度。《诗经·小雅》:“献酶交错,礼仪卒度”,既有礼又有仪,“礼仪”合用。这里的“仪”指形式、仪式。其实“仪”的原义和“礼”的原义差不多,“仪,度也”,也指法度、准则和典范。

礼仪的核心是什么?是诚敬,是有道德。《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里的“自卑”并非今天所说的“自卑”,“卑”应当作“虔敬”和谦虚解。尊敬别人,对别人是敬,是尊,而对自己则是“谦”,是谦虚、谦逊,是守笃。“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这是我国传统礼仪的待人处世原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者,敬人也”。在孔子的教诲中,道德因素始终是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传统礼仪是现代礼仪的“源”,是根。西方礼仪是当前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掌握的人际交流工具,相对于我国传统礼仪来说,这只是我国现代礼仪的“流”,西方礼仪只是我国传统礼仪走向现代时必须融合的要素。西方礼仪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平等、自由、开放,当然还有对妇女的尊重、女士优先等。西方礼仪的许多仪式,例如尊重他人、握手、行注目礼,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道德,等等,多是今天的礼仪规范。但是,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礼仪的同时,我们对传统礼仪也应认真学习和继承。

(二)礼仪与人性判断

先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一个重要的根基。人性的先善还是先恶在儒家本来就有分歧,荀子就主张人性本恶,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千年以来占上风的不是荀子的性恶论,而是孟子的性善论。《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性善论自是影响深远。礼仪的施行是基于人性本善的意识和观念,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在人际交往中,只有人性本善,交往的任何一方才值得尊敬,才成之为施礼的对象。如果人性先天就是恶的,那么,在交往中就必须小心提防对方。对交往对象如果不信任甚至警觉防范,那么,就更谈不上尊敬和以礼相待了。

礼仪不是谋利的工具,而是人与人之间处理一般问题时所需要的人际常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润滑剂,是调节人际关系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在求诸他人与他人发生关联时,人们对人性怀着善的期待,相信人性是善的。而在反求诸己时,则是讲求做人要诚敬,要有道德。学习现代礼仪,对人性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正本清源的回归。要始终秉持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诚恳,诚意待人。不管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都要坚持以礼相待,对人不侮慢,不失礼。礼仪是人生至为重要的道德修为,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修炼。我国传统礼仪将个人德行的修炼视为礼仪的核心,可谓抓住了根本。本因根深方能枝繁叶茂,每个人对人对事看法正确,社会的思想和伦理以及礼仪规范等才有正常生长和延续发展的土壤,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才能因之而更加明朗。

(三)礼仪是一种沟通方式

考察礼仪的实际效用,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即在个人的行为表现中,礼仪周全者往往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与礼仪表现比较周全的人合作。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礼仪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互动,这一效用的获得可归之于礼仪的沟通效用。

所谓沟通,是指一种信息的交流,人际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理解信息和情感的过程。礼仪的行为表现既有属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同时也有大量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如肢体动作等。从礼仪的语言表现看,一个首要的要求,就是要会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是敬别人,谦语是谦自己。例如尊称他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衔头,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高贵,等等。礼仪的一个重要效用是使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这一点体现在沟通中,就是要善于倾听,善于接受和包容他人。只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说话做事,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人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算错,但如果说话做事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就是明显的失礼行为了。良好的礼仪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也是有良好教养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言语和行为得当,那么毫无疑问,他将得到他人更多的尊重。这是良好礼仪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沟通中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在礼仪中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举止规范。无论古代礼仪还是现代礼仪,都规定有相应的仪礼和仪式,这是十分必要的。思想、内容、实质,这些东西必须靠相应的形式来体现,否则其实质就要受到损害。一个人本来对他人并无恶意,但在与他人交往时却是一副随随便便、无所用心、大大咧咧的样子,这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礼仪教学

由于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已经将现代礼仪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不少院校还将其设为必修课。在礼仪课程上,学生可以学到与人打交道的正确的方式。通过学习礼仪,他们能用良好的仪态展示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修养,并开始讲究做人做事的专业风范,因此,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欢迎,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应重视礼仪教学,具体说来,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学。

(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对一名学生最低的礼仪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制定

了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对于许多基本的礼仪知识依然知之甚少,礼仪表现也差强人意。因此,在礼仪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必须讲礼仪,其中,首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三不准”;不准穿拖鞋和背心上课;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不准在上课时让手机发出声音。这三条基本的要求大学生一般都是能做到的,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文明文雅的良好习惯。

(二)普及于学生而言较陌生的礼仪常识

礼仪操作中的一些细微环节,实际上是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比如握手,到底是谁应该先伸手,多人场合下握手的先后顺序怎样?握手握多长时间比较恰当?如果一个人刚出洗手间,要不要和迎头碰面的客人握手?又如看人——看人怎么看,看哪里,看多长时间,目光交流如何进行,如何正视对方的目光,等等,类似问题在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被许多人忽视。资深外交家吴建民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件事,说有外国官员到中国访问,与一些地方官员会谈,会谈后外国官员提出了抗议。抗议什么?抗议会谈时地方官员的目光不是与外宾交流,而是去和翻译交流。这样的事情说它关乎“国体”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确实不能认为它只是小事情。

在礼仪常识的普及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告知学生,个人行为中的某些习惯应坚决杜绝,因为它不是个人习惯问题,而是做人的礼仪修养问题,是人际相处中是否与人为善的问题。比如“单指指人”这个动作,一些人将其视为表示强调、突出、引导的正向肢体动作,其实却是指责、训斥的反向含义居多。在礼仪教学中,有学生在学习中讨论时觉得该用还是可以用,这是不正确的。对此,教师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这名学生充当“被指”对象,然后请他分享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善于引导,加强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绪商数,指与智商相对应的另一方面的个人能力,包括自我情绪掌控、承受压力能力,以及对他人心情及情绪状态的准确揣度把握等。礼仪属于情商的范畴,礼仪的良好习惯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有教养,时时处处对他人尊重有加。人际相处中究竟什么才是尊重?笔者认为,尊重他人并非简单地认为对方极其高等尊贵,尊重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哪怕他做事出了差错。也不随便将他朝坏处去猜想,主观武断地判定对方是故意捣乱。尊重人其实是要回复到人性的善的根本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说惹人恼怒的话,要多替他人设想,要坚守善良、同情、感恩、乐于付出等美德。所谓情商高,其实就是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狭隘的视野、心胸、观念等,就是按事情本来的样子去思考,去做人做事。礼仪的实质是对人尊重有礼,但礼仪的形式仅只是外在之礼,外在之礼须与内在之秀结合,才能达到礼仪的实质,才能促使一个人发生根本改变。传统儒家倡导个人修德、修礼均应内外兼修,言语和行为二者不可偏废,这个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现代礼仪,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礼仪教学中,加强情商教育。就要善于引导。在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当堂演练的环节——由每个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有的同学自我介绍时态度冷淡矜持,简单敷衍两句话完成任务。而有一个同学却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马奇,意思是倒过来骑马,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工管专业的,湛江人,谢谢。”针对这名同学的自我介绍,讨论中要求其他同学据此分析该同学口头表述背后的潜台词,了解和判断这名同学与人交往的诚意、个性、企图等。两相比较,该同学的礼仪效用显然比冷淡敷衍的同学要大得多。礼仪的作用之一是让别人了解你、记住你,并且还要让人喜欢你、接纳你。这里除了介绍得体和恰当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放友善的心态,而不能自我设防,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篇10:商务礼仪握手知识

男女之间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

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篇11:商务握手文化礼仪

2.不宜左手握手时候;不宜交叉握手时候;不宜戴墨镜握手时候;有些人有手汗,建议握手时候前整理下衣服将汗拭干以免尴尬。

3.伸出右手,手掌和地面垂直,四指并拢,拇指稍微张开。手臂弯向内侧,手尖微微向下。总之一定要自然,还要方便别人伸手来握。

4.握手时候时间一般控制在3~5秒,尤其是和女士握手时候时更应注意时间。握手时候时建议说些问候语比如说“你好”等。

★ 商务见面礼仪握手

★ 握手礼仪类型

★ 男女之间握手礼仪

★ 关于握手的职场礼仪

★ 日常交际握手礼仪

篇12:商务握手礼仪常识

握手的基本礼节是: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手,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手后,后者才能伸手相握;

在男士与女士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

倘若男方已是祖辈年龄,则男方先伸手也是适宜的;在主宾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辞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别。如要同许多人握手,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即所谓上级优先、长辈优先、主人优先、女士优先。在接待外宾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人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不礼貌的。因此,最有礼貌的顺序应该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商务礼仪中如何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那么商务礼仪中如何握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学习礼仪的技巧。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握手方法

握手时候的姿势:

伸出右手,手掌和地面垂直,四指并拢,拇指稍微张开。手臂弯向内侧,手尖微微向下。总之一定要自然,还要方便别人伸手来握。

握手时候时间:

握手时候时间一般控制在3~5秒,尤其是和女士握手时候时更应注意时间。握手时候时建议说些问候语比如说“你好”等。

握手时候的一些细节:

握手时候前一定要摘掉手套再进行握手时候,女士如果手套外戴有戒指可以不摘手套直接进行握手时候。男士如果戴有帽子也一定要摘掉,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按照国际惯例,军人可以戴手套和帽子握手时候,但是握手时候前必须要行军礼。

握手时候的一些细节:

篇13:礼仪漫谈之二:接待礼仪(上)

一、接待原则

初次来访的客人,对组织的第一印象是从他首先看到的人和物上得到的;经常来往的客人,在一次次的业务交往中建立起对组织的印象。因此,作为组织的会客室、办公室就成为公司的“窗口”,接待人员的形象就成为公司的活“广告”。接待礼仪包罗万象,但并非杂乱无章,具体地说,应该掌握接待礼仪的原则:一是要节俭务实。即在接待工作中,以务实为本,不搞形式主义,不铺张浪费,不摆阔,不务虚,简化接待礼仪。二是与人方便。接待礼仪中的与人方便的原则就是要求秘书人员在接待工作中时刻牢记“主随客变”这一根本要求,要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尽自己的一切可能满足对方合乎情理的正当需求。只有遵守这两项原则,在从事接待工作时,才能圆满地完成接待任务。

二、迎接礼仪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工作往来中,对于如约而来的客人,特别是贵宾或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情、友好的最佳方式,就是指派专人出面,提前到达双方约定的或者是适当的地点,恭候客人的到来。对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

(一)迎候礼仪

在人声嘈杂的迎候地点迎接素不相识的客人时,务必确认客人的身份,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第一,使用接站牌。可事先准备好一块牌子,上书“热烈欢迎某某同志”或“某单位接待处”,尽量不要用白纸黑字,让人感到晦气。第二,悬挂欢迎横幅。在迎接重要客人或众多客人时,这种方法最适用。通常,欢迎条幅应以黑色毛笔字书写于红纸上并端庄地悬挂于醒目处。第三,佩带身份胸卡。这是指迎宾人员在迎宾现场所采用的,以供客人确认本人身份的一种标志性胸卡。其内容主要为本人姓名、工作单位、所在部门及现任职务等。可别在左胸前,或戴在脖子上。第四,自我介绍。这四种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接到客人后,应向客人施礼、致意,要做到以下四点:热情握手——主动寒暄——自我介绍——有问必答。

(二)乘车礼仪

乘车要注意四个方面的礼仪规范。一要提前准备。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二要服务周到。客人所带箱包、行李,要主动代为提拎,但不要代背女客随身小提包。客人有托运的物品,应主动代为办理领取手续。三要注意座次排列。以轿车为例,座次的常规一般是右座高于左座,后排高于前排。目前在国内公务接待中最为常见的双排五人座轿车,车上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在公务活动中,尤其是在公务接待中,轿车上的前排副驾驶座通常被称为“随员座”。按惯例,此座应由陪同、秘书、译员、警卫或助手就座,而不宜请客人在此就座。惟独在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客人坐在副驾驶座上与主人“平起平坐”,才是合乎礼仪的。主人亲自驾车,客人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在一般情况下,双排五人座轿车上的后排中座左右挨夹,坐在那里很不舒服,因此不宜请客人就座于此。四要注意乘车姿势。上车时最好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女士登车不要一只脚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三、引导礼仪

在引导方面要注意引导者的身份、引导中的顺序和引导时的提示。

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专门负责此事者,或是接待方内部来宾对口部门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

在引导来宾时,具体到顺序问题上主要会遇到下列五种情况。其一,主客并排行进。在主客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客人行走于内侧。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其二,主客单行行进。在不宜并行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单行行进。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客人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其三,出入房门。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客人首先通过,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其四,出入电梯。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后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其五,出入轿车。如果引导者与客人同车出行,主客不同车时,一般应为引导者座车在前,客人座车居后;主客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客人先登车,后下车。

篇14:“小费礼仪”与“交往礼仪”

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来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该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

1. 乘船或火车时应给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

2. 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

3. 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则不必。

4. 在餐馆时,对上菜上饭的服务员应给小费,但对领班服务员则不必。

5. 乘车时,对出租车司机应付小费,但对公共汽车司机则不必。

6. 对理发师、美容师应付小费,但对售货员、自助洗衣店的服务员则不必。

7. 对警察、海关检查员、大使馆职员、政府机关职员等公务人员绝不可付小费。

8. 小费占总费用的15℅左右,表示对服务满意。

二、文化礼仪之“交往礼仪”

与日本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接受礼物要回礼。

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

与英国人交往:不要穿戴太随便。不要随便称呼名字,要加上“Mr.” 等。

与美国人交往:不要在周五或13号约会,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应用“Black”。别忘了问候他们的孩子。

与韩国人交往:不要不守信用。

与德国人交往:要十分注重礼仪,不宜直呼名字,不要谈二次大战。谈话不要太夸张,他们喜欢一是一,二是二。

与泰国人交往: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

上一篇:单位人员辞职报告下一篇:留学推荐信(英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