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2024-05-12

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共9篇)

篇1: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关于奉献的演讲稿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奉献的演讲稿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奉献的演讲稿范文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成就无悔青春》。

作家余秋雨曾说过,选择你爱的事业,爱你选择的事业,并用百倍的信心、勇气和努力去浇灌他,无论将来成功与否,你都能骄傲的说:“我终身无悔”.所以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选择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而我的选择是在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热情与汗水,燃烧无悔的青春。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我们已经悄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说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精神动力,然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始终浩然长存于我们默默奉献着的党员干部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焦裕禄同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带领群众抗风沙,鞠躬尽瘁为人民;感动整个中国的杨善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老骥伏枥,志在造福百姓,为人民群众奉献了一生;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把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草原人民,用生命谱写了草原腾飞的篇章……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何谓“人民公仆”,诠释了心系人民、为民着想的本质,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与坚守。

最美的人,做着最平凡的事。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财政干部,一群永远团结奋进不知疲惫的人,一群忠诚的履行着党的誓言的人,一群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当代共产党员风采的人。沿着他们的足迹望去,平凡而简单,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忠贞不渝的情感和辛勤朴实的劳动,勤劳工作,默默奉献着,也许他们所做的只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但正是这样一如既往对工作的热情、对群众的真情,才真正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安康;让公共秩序一片井然,人人都有一张灿烂的笑脸;让百姓对生活满怀激情,对未来充满渴望。

是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精神激励了我,是他们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和赤诚肝胆的信念鼓舞了我,是他们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鞭策了我,让我明白了作为新世纪的财政人,作为财政队伍的一名新人,每一天,我都要尽职尽责,让每一分钟都过的充实而有意义;每一天,我都要勤奋刻苦,让所有努力的结果都得到肯定;每一天,我都要对自己说,别忘记了自己所做的选择: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和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神圣庄严的财政事业。

哲学家保罗·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想这个世界有伟大的建筑师,同样也会有伟大的砌砖工人。所以,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出珍贵的人生价值,只要我们坚守心底的那份信仰,和无数光荣的财政人一起做一群有益于人民、为财政事业无私奉献的人,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就能紧紧抓住盛世良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一路跋涉、一行脚印、一份执着的奉献,成就一份辉煌的无悔青春!

谢谢大家!

关于奉献的演讲稿范文篇二

作为共产党员,从我们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了奉献。

改革时代英雄辈出,也有沉渣泛起。一段时间,奉献二字被人们淡忘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渗透到党内,等价交换这个经济规则也侵入党内生活,而且为一些党员,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从业人员所津津乐道,他们在功利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在他们的头脑中,为人民服务变成有偿服务,他们是在向党、向人民要?回扣?.一旦个人私欲得不到满足,便牢骚满腹,更有甚者,利令智昏,禁不住铤而走险,违法乱纪,其结果注定是身败名裂。

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第一选择,是我们面对党旗举起右手之时所作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对党和人民多年培养教育的一个回报。我们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李润五同志就是用自己的一生高唱了一曲奉献之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完成了自己平凡人生的升华;作为一名党员,他们实践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奉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尚者的一种欲望,是无私者的一种享受,尽管选择了奉献,也许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平凡、寂寞、贫穷甚至危险。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对工作重情用情。情是立身之本,情是百善之源。党员的情就是对事业的一腔热情,就是对民族的满怀深情,就是对人民的无限温情。重情、用情,才能得到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党员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把集体的利益放在心上,最忌为了个人利益,损害群众、国家利益。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时时、处处、事事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党的形象。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的评价,最直接的依据,就是他身边的党员日常的、具体的、自觉的行动。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勇于吃苦、乐于吃苦。真正做到守身如玉,才能带出一代廉正的社会风气。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保持本色,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一个共产党人,其可亲、可信、可敬之处,便在于能保持一种平凡生活,平凡心态,平凡语言,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与人民共忧乐。遇利要讲先后,处事要有节度,大话、空话不说,高调、陈调不唱。“德在人前,利居人后”.做人难,做共产党人更难,难就难在能否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能否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始终坚持为人民无私奉献。“但得苍生身俱饱暖,不辞赢病卧斜阳。”党员并不是一种称呼,而是一种奉献和牺牲。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选择奉献,就是扎扎实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对日常工作的高度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为更多的客户服务,切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下,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而奋斗!

篇2: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奉献——一种博大的爱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一种博大的爱,关于奉献的演讲稿。

帮助是春天的雨,当你焦渴时,为你滋润心田;帮助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为你送来清凉;帮助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默默开放;帮助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为你带来温暖。

这是一种叫做奉献的博大的爱。什么是奉献?奉献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它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既表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整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是辛劳的、是可敬的、更是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对老师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的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用澎湃的激情,耕耘着温馨的田野;用执着的热情,开垦着冷漠的荒原。他们把愚昧变成文明,让愁眉化作笑颜。老师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传授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无私奉献的做人的典范。但又是什么造就了老师无私奉献的形象呢?是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啊!他们的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高尚的爱;他们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的爱;他们的爱一种神圣的爱。正是这份爱,才使得千百万莘莘学子踏上了成功的彼岸。

除了老师,还有一些人深深地爱着我们,那就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演讲稿《关于奉献的演讲稿》。

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同时也是最辛苦的人。他们白天在外辛勤的工作,只为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到傍晚,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却还要强打起精神指导我们学习。当我们心情不好时,父母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我们谈心;当我们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时,父母会想方设法的满足我们;当我们生病时,父母会不顾一切的抛下手头的工作,悉心地照顾我们。父母是这样的爱我们,他们要我们回报了吗?没有,他们一心只希望我们过得幸福快乐。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们,他们是多么的无私啊!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奥运会成功的在我国召开了,这是件举国欢庆的大喜事。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里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那个地方叫汶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立即引起了世界各界的关注。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振撼,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爱心,尽自已的一点绵薄之力为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提供一点应有的帮助。无数官兵冒着余震的危险,奋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几天几夜都没能合眼,他们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拯救生命。这是种多么伟大的奉献啊!它是由13亿中国人的爱共同凝结而成的无私的奉献啊!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是奉献的基石,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那么这个集体中就充满了浓浓的团队精神;如果在运动场上大家都尽其所能,那么整个集体就能做到最好;如果同学之间消除隔阂,互相帮助,那么这个集体必将是优秀的。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生命因奉献而变得美丽。我们的生命之歌,因奉献而动听;我们的生命之河,因奉献而澎湃;我们的生命之光,因奉献而闪亮;我们的生命之诗,因奉献而流光溢彩。选择阳光,高山会拥有绿色;选择宽容,社会会拥有和谐;选择奉献,我们会拥有辉煌的明天!

篇3: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一、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诱因

1. 心理、生理上的原因。

由于这几年初中升高中的难度加大, 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也加大, 因此, 学生在初三期间压力比较大, 在心理上会感到疲劳;部分教师在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 一部分家长又给学生课外补充练习, 致使学生在复习期间在生理上也出现了疲劳现象, 学习效果自然而然下降。

2. 学生对学习盲目自大。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 因为复习课是学习已学过的东西, 复习的内容和题目很多都已经做过, 此时很多学生会产生盲目自大的情绪。

3. 学生对知识知其一而不思其二。

在复习阶段, 课程中综合性题目增加, 如果学生不会自己整理知识结构, 建立知识网络, 使知识点系统化和结构化, 就不能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如果仅凭死记硬背, 就不会真正理解知识, 就不会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知识知其一而不思其二的结果势必导致学生的成绩受到阻碍。

4.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由于现在生活水平

的提高, 独生子女的增多, 学生家长对子女都宠爱有加。一部分学生怕辛苦, 认为学习太辛苦, 对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特别对枯燥难懂的数学题缺乏钻研精神, 易放弃, 不能持之以恒, 导致自我提高的意识减弱, 那么在学习成绩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 也必然受到阻碍。

5. 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 对学生研究得还不“透”。

在初三复习阶段, 教师如果对教材钻得不“深”, 对学生研究得不“透”, 容易对教学难易程度定位失当。教师要么对学生采取集训法, 反复强调基础, 通过大量数学题目训练, 来获取利益, 使一部分早已掌握基础内容的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要么操之过急, 一味加大练习, 不断挖深拓展, 超越了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强度, 使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丧失了上进心。

二、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1. 营造适宜环境是排除高原现象的前提。

这几年我一直任教初三数学课的教学, 每到复习的一定阶段, 学生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出现疲劳、倦怠,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止步不前。如何排除这种所谓的高原现象, 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 营造适宜环境是排除高原现象的前提。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安排;其次, 教师要积极参与合作, 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再次, 教师要把握好方向, 营造的小环境不能与大环境发生冲突, 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数学学习兴趣的良好环境。

2. 恰当定位, 强化目标意识是排除高原现象的关键。

对于现在的初三学生而言, 要让他们在明确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弱项, 正确对待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事实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学习在相应范围内的位置, 增强自我完善意识, 量力而行, 不骄不躁, 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强化目标意识是排除高原现象的关键。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不要好高骛远, 不妨找一个成绩稍微高于自己的学生进行比较;在练习题目时, 不要求多, 做一题要懂一题, 不要不懂装懂;争取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学习目标, 更换竞争的对手, 这样循序渐进可以减轻许多压力, 反而在不经意间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如此, 往往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 对学习充满信!心, 缩短高原现象的时间或者杜绝高原现象的发生。

3. 寄予成功期望是学生成绩进步的动力。

在教学中, 教师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 有数学方面有潜能的学生, 也有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成功期望, 就不会使有潜能的学生流失, 就会使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喜欢数学。这样产生的效果有多种可能, 但是无论产生哪种结果, 都比由统一高压学习而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不喜欢数学”的情绪, 导致将来发展前途渺茫的效果要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培养数学方面突出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教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尽心培养学生, 多给学生以鼓励, 那么学生自然会喜欢你, 喜欢数学, 学习成绩自然上升, 从而有效防止高原现象的出现。

4. 教师教学处置恰当是高原现象得以应对的重点。

因为复习课是学习已学过的东西, 如果复习的内容和所选题目缺乏变化、缺乏重点和针对性, 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提问时, 教师应把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按思维的进展, 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 分别由不同学生作答。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题, 要让学生阐述思考过程, 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讨论,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只是起点拨作用, 教师应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大胆回答老师的设计的各种问题, 获得成就感, 充分体现快乐课堂的精彩,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于概念复习课,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图表, 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结构, 建立知识网络, 使知识点系统化和结构化。对于习题复习课, 教师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逐层递进的题组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让学生做一题, 通一类, 会一片。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既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 又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给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问题的机会, 同时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高原现象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我相信, 只要教师合理归因, 正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正确对待它, 认真应对它, 就一定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迅速走出困境, 在有限的初三复习阶段迅速提高成绩, 让学生的成绩“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赵小云, 汪永贤, 叶立军.初中数学复习六十讲.

[2]葛素琴.中小学数学复习, 2011 (9) .

篇4: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关键词】 高三 高原现象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16-01

0

随着高考脚步的越来越近,高三复习后期经常会出现的“高原现象”日趋明显,面临新高考模式的我们江苏,今年的情况更加突出。

其表现为,一些同学即将面临高考之际,忽然感觉成绩停滞不前,学习效率明显低下,以前熟悉的知识也模糊不清,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都明显下降,甚至感觉几乎再也学不进新东西了,于是一种急躁、焦虑情绪油然而生,不知每天还能做些什么,不知最后这个阶段如何面对,这种心理学上的所谓“高原现象”,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而言,是一种极其有害的瓶颈状态。

这种现象在高三学生中为数不少,必须引起我们高三老师和相关家长的高度重视。

要消除这种“高原现象”,就要认识这种“高原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和消除的可能性,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瓶颈。

“高原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其原因也错综复杂。

1. 精神的压力,生理心理的疲劳

高三学生面临人生的一大抉择,面对人生第一次挑战,从踏上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就背负着沉沉的包袱。体验了一次次模拟战役后,内心经受了强烈的输赢冲突,本身就进入疲惫期。特别进入高三学习的后期,学习的强度逐渐加大,好似箭在弦上,时间紧张,精神紧张,千头万绪。

尤其二轮复习结束后,各种测试题、模拟题、冲刺题满天飞,老师印的、家长买的、朋友找的,几乎样样都难割舍。许多同学只好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课间加快上厕所的速度,以牺牲休息时间来应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使学生的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达到了极限。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的重重压力,高考前的“高原现象”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2.目标定位的失当,学习方法的滞后

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不一样,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临近高考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求把第一轮制造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知识要求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提升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的同学只抱一种一贯的机械的方法,苦学加死学,只是死记硬背,不能及时整理思路,对做过的习题不能及时归纳梳理、分析比较,整天只为做题而做题,题做得过多过乱,在题海中翻滚,整天晕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没底,忘记古训“学而不思则罔”,也自然会产生“高原现象”。

3.知识点的“瓶颈”,教学个性化的失控

学法和教法向来密切相关。第一轮复习时,着眼点在围绕考点夯实“双基”,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训练中得到较好的落实,学生的进步相对而言比较明显,成绩提高也较显著;第二轮复习后,随着复习的深入,教学的着眼点由重视双基转变为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基础知识薄弱环节会逐渐暴露,其结果必然是教学做着大量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讲是无效的劳动,一部分学生的盲“点”难以得到补救,另一部分学生的优“点”又在重复,形成课堂的效度不高,最终导致多数学生的成绩徘徊不前,这也是可能引发学生的“高原现象”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然“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解决“高原现象”的关键。

(1)消除精神压力,保持自信心理

“高原现象”主要是一种心理现象,只有消除精神压力,克服心理障碍,放大人生境界,保持乐观心态,才能有效面对高考。

心态是关键。既要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又要学生树立足够的自信;既要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又要学生清醒自己的实际。不因一两次模拟测试的成绩不理想就紧张焦虑甚至失眠,不误以为自己大脑不如别人而丧失自信,武断地否定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个时候哪怕是短暂的停留,或者一小步的后退,都会在瞬间击垮我们的意志,败倒在离顶峰咫尺之遥的地方。

(2)准确定位目标,合理学习方法

准确的给自己定位是消除焦虑心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克服高原现象的重要手段。关键时期,让学生认定自己,不拿自己跟身边的人比,只拿自己现在的掌握的知识与过去具备的知识比。跟别人比,或者会倨傲起来,或者会自卑起来。要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断获取的成就感之中,而不是让学生不时冒出一种挫折感来。当学生发现知道得比以前多了,也就觉得自己比以前进步了,就会处于一种振奋之中,距离成功就会更近了一步。

在综合训练时指导需要补差的学生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小的目标,每天的目标,每个小时的目标。这种目标实现的几率要大,在不断实现目标中消除焦虑心理。这样,学生天天都能处于前进的喜悦之中,学习也就有了明显的效率。另外将以前做过的试卷,分类梳理,即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看几套卷子的同类题型,从以前做过的题目中归纳出所需得知识点,解题方法与技巧,答题规范等。通过做题查缺补漏,不以得分多高为准,而是以查缺补漏、归纳总结为要。

(3)强化自主性学习,突破知识“瓶颈”

自主性学习是高三后期复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最佳机会。

一要找出自己的“弱点”。对平时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比较,然后对所比较的结果逐项加以分析,将其中明显偏高或偏低的点去掉,就可找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弱点”找出来。

二要针对自己的“弱点”,根据可用的时间,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选取一定的典型题目进行突击性定点训,不必面面俱到。

[ 参 考 文 献 ]

[1]王极盛《高考复习期如何走出“高原现象”》.

[2]李林远《“高原现象”分析》.

篇5: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征文

刚恋爱的时候,我也期望像小情侣那样,利用休息时间逛逛街,吃吃饭,压压马路,看场电影,但是,他居然带着我入户调研,了解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情况与实际需求;走进田野,与农牧民群众拉家常、同劳动;前往藏鸡养殖基地,亲自投喂饲料收集鸡蛋。为了增加藏鸡养殖基地的收入,他不断扩大销售市场,只要拉萨范围内有人需要,只要一个电话,不管任何时间,都会送货上门,养殖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他悉心的经营下,收益可观,为群众尽可能的增加了收入……虽说,我心里不情愿,但是,也正是他的这种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深深打动了我。我愿意与他,一起承担工作的辛苦,生活的艰辛。他的无怨无悔、不断坚守,让我明白,他也会累,也会痛,也会无奈,我们想听的不是那些甜言蜜语的情话,更想要的是风雨同担的陪伴。

篇6: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征文

月至6月,第二批台州电力援藏团队扛起责任,再次踏上援藏征途,给世界海拔最高县——那曲双湖县接上国网电,国网电从海拔40米升至海拔5200米,途径3700多公里的跋涉使得13000名藏族同胞告别了“向天要电”的历史,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从20到20,国网浙江电力帮扶西藏那曲“三区三州”配网工程百日攻坚行动提前完工,那曲电网提档升级。

至此,历时三年多的台州电力援藏之行胜利收官。从此,西藏那曲电力实现了户户通电的历史性突破,从以往的一些“没电户”摸黑生活的现象,到全区域 “用上电”,再到现在的处处“用好电”!

台州电力援藏人,一批接着一批,奉献高原,埋头苦干,把台州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到雪域高原,逐梦天路。台州电力援藏人身体力行,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带上雪域高原!结下的西藏与台州的感情,就像高原的蓝天一样纯净!

一如当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艰苦创业,不忘初心。

当年的垦荒队员要克服荒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台州电力援藏团队也在挑战极限,当十月的台州还热得穿短袖,而海拔5200米的双湖县早已大雪纷飞,队员们踩在冻土上,脚麻木得仿佛不是自己的,在双湖作业时,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头痛欲裂”,有时他们一觉醒来,鼻孔里全是血块。然而,为确保村民们能用上电,台州电力援藏队员们克服高反,排除冻土、大风、塌方等险情,勇托起最高县通电的奇迹,一条条光明线走进百姓心田。

一如当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奋发图强,矢志不渝。

踏上双湖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从一开始的处处碰钉,步履维艰,到最后扎根高原,将大陈岛垦荒精神带上雪域高原,把“国网电”送到了县城每一户藏族同胞的家中。如今团队的成员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成员们却不以为然地笑着说这叫深度融合、扎根西藏的见证,是雪域高原赐予的勋章。

一如当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无私奉献,引领向善。

援藏队伍扎根雪域高原,不懈垦荒,他们不计个人情感,奉献着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两年的援藏工作,他们还做了很多“分外事”,当看到街头穷人家的孩子衣衫单薄,上前送点衣物,当看到贫困的家庭度日艰难,他们会自掏腰包送些生活物资。

一如当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在西藏的一些高海拔地区冻土上立电杆,一旦天气回暖冻土层变软,就会存在电杆沉降倾斜的可能,援藏团队创造性地将台州沿海地区可有效防止电杆沉降倾斜的作业方式——换土填埋法,应用到双湖的电网建设中,不但成功解决了冻土危害,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缺氧可以,缺垦荒精神不行”,远赴双湖县送电,提前半年送上电,令人惊叹的“电力速度”背后,有一支敢担当,能吃苦,作风过硬的队伍,可以说他们是新时代的电力“垦荒者”。

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不能拘泥于垦荒精神的十六个字,而要立足现实,有所超越,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聚焦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意志推进电网建设,助力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7:关于教师奉献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三尺讲台永远有价值地燃烧!

作家奥斯特洛夫说过这样的话:“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是啊,青春,多么美妙、多么亲切的字眼,它曾激励过多少有志青年为使它更加闪光而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

小的时候,我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理想:当一名飞行员,自由翱翔在蔚蓝广阔的天空;做一名工程师,用智慧和探索去构建祖国的宏伟大厦;或是当一个作家,用自己的心中之情、手中之笔,去吟写大自然的山清水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后来我想,还是做一名教师好,做一名像我小学班主任那样的有学问、有教养、能够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的人。于是,我带着朦胧的憧憬,用还显得稚嫩的笔在日记中写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传播人类的文明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就在这种浓厚的幻想色彩心理的驱使下,我高中毕业那年毅然报考了师范学院。四年后,我带着师长的谆谆教诲,带着父母的殷切嘱托,终于站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心爱的三尺讲台上,开始了我实现梦想的历程。

光阴荏苒,时光飞驶。转眼之间,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已经快度过一个春秋了。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心中那无言的承诺,我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无怨无悔。我不会忘记,有多少个夜晚,我远离喧嚣的人群在灯下为一个合适的教学思路而苦思冥想;我不会忘记,有多少个节假日,为了备好一节公开课而舍去了与同学、朋友相聚的机会;我不会忘记,为了订正一本本学生作业,我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我更不会忘记,为了学困生的进步,我一次又一次地登门家访,有时吃了闭门羹也还是坚持不懈。我们班有一个所谓的“差生”,他调皮捣蛋,不但经常旷交作业,每次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不合格”,而且还经常欺负其他他人,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多次与家长沟通仍然无济于事。怎么办?放弃?可他毕竟是我的学生啊,他聪明,也有自己的自尊,放弃他就可能会毁了他一辈子,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这样做。继续努力挽救?可这样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付出多少的劳动,还不一定有效啊。我矛盾了,我徘徊了。然而,当我走进教室,偶尔看到他那幼稚、纯洁的目光的时候,当我在走廊上偶尔听到他那甜甜的一声“老师好”的时候,我的心颤动了,我的眼眶润湿了,我为自己曾经冲动过的放弃而深深地自责,感到惭愧无比。又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原来他的这种表现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父亲脾气暴躁,经常喝醉酒后打骂他和他的母亲,他的耳朵曾经被打得淤血半月才好,母亲为了勉强维持这个家而忍受不敢作为。于是,在课堂上我经常表扬他哪怕是一丁点儿得进步,以找回他的自信,取得同学们得信任;下课,我把他领到办公室和他聊天,耐心地指导他的作业;双休日,我会抽空带几个同学到他家和他一起游戏、看电视。工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上课他能够积极举手发言了,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和同学们得关系融洽了,上学期期末还被同学们一致评为进步分子!

爱,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没有爱,教书育人就无从谈起,你就不配做一名教师。从这件小事,我对教师的爱,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学生的爱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付诸行动;爱,不是迁就,不是放纵,而是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新教师,作为一个有着青春活力的现代青年,我要求自己做到: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榜样去激励学生、用人格去熏陶学生,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结出丰硕的果实,把自己火热的青春无悔地献给我所选择的、伟大而神圣的教育事业。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我愿做这样的一支蜡烛,让青春在三尺讲台永远有价值地燃烧!

篇8: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在高原地区建立水电站是一项辉煌而又浩大的工程,高原水电站的建设和改造一般都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高原地区水力资源匮乏,施工难度很大。一般的大型水电站投资巨大,由于建设在险恶的环境之中,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到,一定要集灌溉、发电、防洪和改善生态于一体,一般高原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年发电量巨大,同时,施工周期很长。高原水电站的改造对于合理利用高原地区的水资源,保证高原地区的农牧用水,做好灌溉,同时还有利于缓解用电紧张状况,建设洪水的危害。但是目前的高原水电站也呈现处很多问题,大量早期建成的水电站设备已经达到或超过折旧年限,现代化的管理和运行技术水平总体不高,安全生产隐患突出,且早期建成的部分水电项目不断暴露生态等诸多问题。

1 我国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体系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高原水电站是国有或集体电站,运行年限较长,机电设备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新和改造,但是由于高原水电站属于大型的电站,改造投资巨大,而且工期相对长,在改造过程中通常会影响到高原水电站常规运作时的作用,同时还因为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而作罢。水电站由于运行年限较长,机电设备老化,已经严重威胁电站职工和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且这些早期的建筑和设备受到当时建筑和制造水平的限制,厂房、引水建筑物简陋,机电设备制造粗糙,水能损耗大,水能利用系数率低,直接影响了电站的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省级财政支持不足,地方财政对电站更新改造基本上不予投入。地方财政认为水电站是经营性企业,不具有公益性,故不予投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投资体系建立中要加强各方面财政对高原水电站的支持,地方财政要支持高原水电站的更新改造。

第三是电价偏低,在一些高原地区只对更新改造增容部分采用新电新价,未进行更新改造的部分价格不变;或者是对于报废重建的电站不会采用新电新价。对于这一情况,电力部门给出的理由是,高原水电站报废重建的只属于机电部分,而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并没有重建。对于这一问题,要本着同网同价的原则,统一电站的体系。

第四是融资和贷款困难,大型水电站投入巨大,而且回收周期长,目前我国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这对大型水电站这种工程项目的贷款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一般金融机构对于大型水电站这种项目的融资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这一问题要建立多渠道的筹资途径,不要过度依赖地方财政,或者是寄希望于银行贷款,可以设置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可以像民间借贷机构融资,或者是通过广泛融资的途径来解决资金的问题。

2 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体系的构建

高原水电站投资体系一定要从多层次建立,兼顾政府、水电站企业、职工、金融机构、所在地居民、投资公司等利益相关者,而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是使用的两种主要激励手段;经营性改造资金以及公益性补偿基金是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公益性补偿资金以及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等内容。

2.1 建立改造的新局面

新的财政支出结构力图于解决民生问题,水利专项资金的比例相对提高,在进行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利用有关的规定对于水利工程的优惠条件,建立该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提高高原地区水能资源利用效益等民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体系的构建。

2.2 强化市场机制

首先要进行电价的政策改革,目前高原地区的水电更新改造投资动力明显不足,电价政策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改革电价政策,取消“最高上网电价”和“指导价”,由省物价局、省水利厅、省经贸委和省电网公司商定,统一电价,实现同网同价。其次要进行产权体制的改革,我国高原水电站的产权制度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由于是庞大笨重的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企业的体制上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改革,实现政企分离,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模式来做好更新改造,要避免老水电站人浮于事、经营绩效低、权责不清等弊病的必由之路,也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激励投资、拓宽投资渠道的有效措施。第三是要本着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来进行改造,可以建立市场竞争,拓宽融资途径,历史证明,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是驱动向前的动力。只有充分的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才能得以实现避免高原水电站从前的弊端,比如在筹资管理方面可以为电站向职工借资、吸引投资公司投资、吸引村民入股、向银行贷款等多方位筹措资金创造良好条件。

2.3 加大政府的政策性支持

首先是从税收政策入手,要落实高原水电站减税政策,实行先征后返,积极制定能源环境税收政策,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生产,增加赋税,并且用于补贴高原水电站的改造和更新。其次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体系,能够保证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高原水电站的更新和改造工作中来,地方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项贷款,专款专用,并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息。第三是利用资本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这是拓展投资途径的最好办法,也是最好的融资模式,把有更新改造增容潜力的水电站和效益好的已投产的水电站捆绑转让给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套取更新改造建设资金用于老电站的更新改造,同时利用上市公司良好的信誉,为水电站更新改造项目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也可以与上市公司谋求合资或联营。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融资渠道的问题,建立高原水电站改造更新的投资体系。

3 结论

高原水电站的改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在高原水电站的改造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所针对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来保证改造工程的进程。

摘要:高原水电站不同于其他的水电站,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水电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对于高原水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至关重要。本文对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体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原水电站,更新改造,投资体系,思考

参考文献

[1]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09-121.

[2]刘雪.水利投资的战略管理研究[J].水利经济,2006,24(3):65-67.

[3]施林祥,陈烨兴,李健康等.浙江省“十一五”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规划报告[R].杭州: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6:19-21.

篇9:关于奉献高原的演讲稿

【关键词】海拔;绝缘;温升

按照中国民航总局咨询通告AC-121-21航空承运人高原机场运行管理规定对于高原机场的定义,高原机场包括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两类,一般高原机场规定为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高高原机场规定为海拔高度在234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高海拔机场前十名中,中国占了七席,而且前五名均在中国,包括西藏那曲机场(4436米)、稻城亚丁机场(4411米)、昌都邦达(4334米)、阿里昆莎(4274米)以及甘孜康定(4238米)机场,这个数据表明高原机场在国内的数量超过了国外任何一个国家。

对于助航灯光系统中的恒流调光器,国内外执行的现行标准包括MH/T 6010-1999及FAA AC 150/5345-10均适用于海拔2000m及以下地区,指导高原地区使用的恒流调光器标准尚属空白。在高原环境下,空气压力和空气密度下降、空气温度降低、日温差大、空气绝对湿度相应减少等因素,均会对调光器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影响包括绝缘强度、耐压性能、温升等诸多方面,在高原环境条件下,提高设备的高原适应性和防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论述的目的在于提出建立调光器使用地点海拔高度的产品分级原则,提出高原型设备在关键技术指标上的参数修正原则,提高设备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规范生产和使用行为准则。

一、调光器的分级

根据适用地点的海拔高度,可将调光器分为常规型、一般高原型和高高原型三個等级,因为MH/T 6010-1999及FAA AC 150/5345-10标准均规定了2000m海拔以下的产品设计要求,为不与现行标准发生冲突,建议以2000m海拔作为常规产品的设计标准,并作为高原型产品技术指标修正的参照数据,另外,从可靠性和耐用性原则出发,提高各类型产品的设计海拔高度。

二、关键参数指标修正值的划定

上文已经论述了高海拔条件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在调光器的分级基础上,应对现行标准中规定的电气间隙、额定耐受电压、机壳温升及升压变压器温升进行各海拔高度修正值的划定。

a)电气间隙

根据GB/T 20626.1-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5.3条规定,以空气为绝缘的产品,其电气间隙修正值推荐选用表2参数。

调光器的电气间隙引用GB/T 3797-2005,标准中规定的为海拔2000m以下的电气间隙要求,整理用于实施的修正系数如下。

b)工频耐受电压

根据GB/T 20626.1-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5.6.1条规定,整理用于实施的修正系数如下,

c)机壳温升

根据GB/T 20626.1-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A.4条规定,环境空气温度的补偿值为海拔每升高100m,环境空气温度降低0.5℃,MH/T 6010-1999和FAA AC 150/5345-10标准中并无机壳温升的标准要求,考虑到高原机场使用的实际情况,建议增加该指标的限值,引用GB 7251.1.1-2005中7.3对机壳温升的限值要求,根据此要求,整理用于实施的温升限值如下:

d)升压变压器温升

根据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标准第11.3条的规定,对于海拔超过1000m的部分,以每500m为一级,按下列数值相应降低温升限值:

对于自冷式变压器:2.5%

对于风冷式变压器:5%

鉴于国内调光器对于升压变压器普遍采用自冷式设计,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统一为以每500m为一级,温升限值降低2.5%,因各厂家变压器绝缘水平设计不同,此处仅提供该修正系数(见下表),举例说明,变压器设计绝缘水平为B级,海拔1000m以下温升限值为80K,测试地点在海拔1000m以下,温升限值按照上表修正,常规产品为76K,一般高原产品为72K,高高原产品为64K。

e)升压变压器绝缘水平

根据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标准第12.2条的规定,当变压器被规定为在海拔为1000m~3000m之间运行,而其试验却是在正常海拔处进行时,其额定短时外施耐受电压值,应根据安装地点的海拔超过1000m的部分,以每100m增加1%的方式来提高。至于在海拔超过3000m处运行时,其绝缘水平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对于海拔3000~5000米下的使用要求,因没有可依据的标准,暂考虑按照该递增标准进行。按上述考虑,额定短时外施耐受电压值应按下表进行递增。

对于高原机场使用的其他高低压电气设备,考虑到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我们也应探讨其在高海拔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或降额使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璐,赵金,万淑芸.交流伺服系统的一种新型控制策略[J].兵工自动化,2001年03期.

上一篇:初级经济法基础题型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