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2024-07-01

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共8篇)

篇1: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 第1课时预习学案

【预习课题】感受大自然之美 【预习目标】

1、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2、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预习重点】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一、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一:阅读P32--34,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材搜集的材料所表现的景色有:神秘的___ 奇妙的___ 美景如画的___。这些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所具有的作用?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带给我们欢乐,陶治我们的___,丰富我们的___。预习任务二:阅读P34--37,知道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

⑴想一想,你到过雄伟的泰山吗?欣赏过苏州园林吗?它们的美有什么不同? 它们都是___美,美的大自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 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___,这些都是我们经常能够___和___到的。

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结合课本与自己搜集的风景资料,谈一谈诗句启示我们应怎样欣赏自然美?

★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___、___、___,还要发挥人们的___,另外自然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我们对自然的美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预习检测

1、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并把所思所悟付之于诗词文章。历代不少的名篇佳作就是人闪对山水的赞美歌颂。下面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们赞叹自然之美的有()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同样是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却写出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精神状态密切相关。B、陆游不会欣赏自然美。

C、自然美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D、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3、请你说出美得自然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三、预习质疑:通过以上的预习,你有哪些疑惑,请将疑问记下:

预习评价: 等 级 评定人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 第1课时限时作业

(教师寄语: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选择(每题1分,共4分)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写的景色有 ①宇宙之美 ②生物界之美 ③自然风光之美 ④劳动之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大自然内容丰富,有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美景如画的秀丽风光,它给我们的感受是 :

①给我们精神享受 ②没有什么美与不美 ③带给我们快乐 ④陶治我们的情操 ⑤丰富我们的知识

A、①②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

3、大自然的美有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景观中属于后者的有()

A、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的福建土楼 B、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 C、麦浪滚滚,金黄的麦穗此起彼伏 D、拉萨的布达拉宫宏伟奇特

4、作为一名泰安人,很早就知道泰山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云海玉盘”,虽然也多次登临泰山,却一直没有能够全部欣赏到这“四大奇观”,这是由于()

①欣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 ②欣赏自然风景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③欣赏自然风景要花时间、金钱 ④欣赏自然风景要注意欣赏的时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答(6分)

1、美得自然对象分为哪两种?(3分)

2、怎样才能鉴赏自然之美?(3分)

得 分 评定人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 第2课时预习学案

【预习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预习目标】

1、知道大自然目前面临的威胁都是有哪些。

2、了解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及对我们人类生存的影响。

3、增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预习重点】大自然面临的威胁对人类的生存及生活的影响。

一、预习任务:

阅读P37~40,了解大自然目前面临的威胁。

1、_____在减少。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_____和_____因素外,还有___因素,特别是___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_____开发和利用。

后果: 我们应该怎么办:

2、_____遭到人为破坏。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以_____、_____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鸠止渴。

※想一想,你们这个地方有没有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事例?

3、_____不容乐观。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危害:它威胁__ ___,危害_______,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_____。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预习检测

1、在环境保护中,物种生存及物种灭绝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以下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中国是一个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

B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物种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

C 在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的濒危物种占了很大份量,形势向相当严峻。D 中国人口素质较高,保护生物意识特强,所以在这方面根本没什么可担忧的。

2、当修建青藏公路时,对穿越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等自然保护区的路段,采取了绕道行动,设置野生动物活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A 能降低修路成本 B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C 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D 说

明人们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

3、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大力提倡使用布袋子、竹篮子代替上塑料带,其目的是()① 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 ②节约木材,讲究卫生 ③ 减少环境污染 ④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的全面发展。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⑴ 当前,在我国,人与自然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表现?

⑵ 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至少写两点)(6分)

三、预习质疑:通过以上的预习,你有哪些疑惑,请将疑问记下:

预习评价: 等 级 评定人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 第2课时限时作业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做法会破坏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是

①为吸引游人,在自然风景区建造宾馆、剧院等。②砍伐绿化带内林木,建造游乐场

③破坏花园的花草树木 ④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首反映淮河流域水质变化的民谣说明

①该地区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现象突出。②该地区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③该地区水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④该地区环境污染危害越来越大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3、某水厂被污染,造成附近1.4万居民出现腹痛、腹泻、头疼、恶心等症状,2万人不同程度地中毒。这一事件说明:()

A、环境污染威胁生态平衡 B、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C、环境污染直接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环境污染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4、我们常看到垃圾乱扔,闻到河水发臭,听到汽车噪音等现象,这些现象属于环境问题中的()

A、环境污染 B、环境破坏 C、环境干扰 D、环境改善

5、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应当是()

①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②人类应当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③人类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④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共5分)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森林资源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左右;林地流失依然严重;超限额采伐仍达7550万立方米;森林经营水平亟待提高;部分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过少,个别物种极度濒危;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度削减。据统计,全国共围垦湖泊130万多公顷,围垦导致天然湖泊消失900多个;水土流失的绝对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荒漠化依然十分严峻,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沙化土地174.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⑵ 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3分)

⑶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1分)

得 分 评定人

篇2: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一)辨别正误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已经足以展示大自然之美。()2.我国濒危高等植物高达4000~500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植物

也有312种,导致物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物种不断进化、优胜劣汰。()3.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所作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仅燃煤污染

一项导致的损失就高达39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说明

环境问题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青岛市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公用车辆除值班

车辆外—律停驶,并倡导社会车辆尽量停驶。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5.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6.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作物减少,产量降低。()(二)单项选择题

1.这组图片说明()。

A.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B.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C.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D.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说明鉴赏的自然风景会()。A、因观赏距离不同而有所变化 B.因观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 C.因观赏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D.因观赏者想象力不同而有所变化

3.据报道,全球1/4的陆地开始荒漠化,2/3的可耕旱地已经被毁,2.5亿人受 到直接影响,10亿人受到威胁。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C.不可抗拒的历史因素 D.自然灾害严重

4.据悉,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 100%。五棵松体育馆通过中水、雨水和自来水“三水合一”,充分发掘可再生水资 源,有效减少外排流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17万立方米。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国()。A、人口压力过大 B。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C.水资源相对紧缺 D.环境污染严重

5.我国风景区由于近10多年的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索 道、游乐城等“人造景观”一应俱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自然生 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这表明()。

①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 ②为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一点自 环境算不了什么 ③以牺牲生态、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是得不偿失的 ④有不少地方没有意识到破坏自然景观带来的严重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 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在体育馆观看体育比赛时随手乱扔垃圾 B.周末朋友聚会时去露天烧烤店吃烧烤 C.去超市购物时携带布袋子 D.在休渔期出海打鱼(三)不定项选择题

1.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对象,我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人类

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属于前者的是()。A、寥廓的星空 B.浩瀚的大海 C.绚丽的朝霞 D.北京奥运场馆,2.2008新年伊始,我国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

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环境恶化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B.环境问题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C.环境问题只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D.我们应保护环境,停止发展经济 3.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

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

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高于20摄氏

度。合理控制空调温度()。

A.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B.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影响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4.人与大自然本应该是友好相处的朋友,但是不和谐之音却屡见不鲜,主要

表现在()。

A.自然物种的减少 B.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D.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5.右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B.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C,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D.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四)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材料一)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科学家估计,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加快到每小时1个。

(材料二)在太湖风景区有一座山,山上的别墅鳞次栉比,原来山体的绿色植 被被砍伐殆尽,远看白花花一片。开发商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最大的利润,将房子盖得非常密,使得房子与整个山体极不协调,大煞风景。

(材料三)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可以说,污染无处不在。

1、上面3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2.上述不和谐现象会带来什么危害? 3.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组织活动,请你提供3种活动形式。

(五)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市新闻]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两班倒,24 小时不间断地清扫天安门地区各类垃圾,7天共清理各类垃圾146吨,日产垃圾量 是平日的9倍多。[观察漫画] 1.新闻和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类似上述不和谐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请你再列举两例。3.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从3个角度回答。)(六)小鸟的诉说

某校九年级学生张野在学习了《感受大自然》这一课的内容后,有感而发,写 下了一首题为“小鸟的诉说”的诗歌: 小鸟的诉说

我是一只小小鸟,喜欢唱歌和舞蹈。

可是近来很烦恼,栖息之地日减少。

想要远迁换新巢,空中气体似毒药。

夜里强光把眼照,晕头转向路难找。

一头栽在污水旁,耳边有语在诉怨。

垂危鱼儿泪已干,沙尘狂舞迷我眼。

强张小口向人唤,及时悔过尚不晚。

望君热爱大自然,共建和谐谋发展。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歌反映了哪些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现象? 2.这些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 3.你可以为改变诗歌中所反映的现象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l

(一)辨别正误题

1.X 2.X 3.√ 4.√ 5.X 6.X(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C(三)不定项选择题

1.D 2.AB 3.ABC 4.ABC 5.BCD(四)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1.材料一说明自然物种在减少;材料二说明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材料三 说明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举行演讲比赛。(五)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1.新闻和漫画共同反映了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破坏环境的现象,说明人们的 环保意识不强。

2.任意向河流排放污水;架网捕鸟;露天焚烧杂物。

3.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惩;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 保意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发现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举报。(六)小鸟的诉说

1.乱砍滥伐树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2.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3: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一、用视频切入课题, 营造气氛

课前, 教师滚动播放微视频《南京近些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当音乐卡洛尔的《秘密》响起, 玩闹的学生停止嬉戏, 走动的学生放缓了步伐, 大家都带着好奇驻足凝神观看视频, 看看南京近年来发生了哪些自然灾害。受音乐的感染, 激发强烈的情绪体验, 引起共鸣。

上课的铃声响起, 教师抬头眼望窗外, 若有所思地问道:今天又没有下雨, 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到操场上活动?

生:雾霾严重, 我感觉喉咙不舒服……

师:今天我们学习…… (引入新课)

一般来说, 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进行, 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教师选取学生生活的城市发生过的灾害视频作为本节的导入环节, 联系实际由远及近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安排教学内容, 强化自身情感的需求, 使学生真切感受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促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感受生活、思考问题, 形成一种努力去探求的心理。

教学中使用视频要注意到视频播放时间固定、不宜更改, 而课堂发生的情况瞬息万变不宜掌控, 需要有机动的时间调整教学, 因此在安排教学环节上要更“紧凑”, 切入课题要简洁迅速, 切忌冗长, 视频承接语言应更精练、逻辑性更强, 同时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样才能使后面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鼓励积极探究,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带着问题看视频, 促发思维

播放微视频《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前我提问:视频中介绍了哪几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界定是否发生了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怎样分类的?

观看微视频《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后, 让学生回答我国从哪几个方面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多数视频只重视高密度的知识呈现, 学习者只停留在浏览、知晓的肤浅层面, 而进行指向性明确而且有效的问题设计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是决定学习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为观看视频设计问题,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集中, 寻求答案, 又可以在观看之后及时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体验灾难“演”视频, 增加感受

许多学生都喜欢游戏中角色扮演和场景的转换。微视频《防震小游戏》中, 学生扮演灾难场景中的主人公, 可以选择的场景是教室、商场、家庭、野外、电影院、户外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 一般给出3—5条逃生路径, 扮演者必须在10秒钟之内做出抉择, 确定自己的逃生方向。

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环节;微视频播放地震, 场面震撼;学生模拟选择逃生的路径, 效果逼真。学生在激动紧张之余, 要沉着冷静应对, 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用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 改变学生的学习, 既要关注学习结果, 也要关注学习过程, 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与生活的幸福, 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热爱生命、远离灾难”成为每个人的共识。

四、适时回放视频, 增添效果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定义认识模糊, 这时微视频的回放功能大显神通, 通过再次观看《枯死的禾苗和撒哈拉沙漠》, 明白了干旱在沙漠环境中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导致禾苗枯死的干旱则是自然灾害。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差异性。一个学生即使有非凡的集中力和相对情绪的控制力, 不管有多么聪明, 多么努力, 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错误的教育方式、能力的限制、对前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都会给接下来的学习带来障碍。但是学习中的缺口是可以被填补的, 那么如何来填补这些缺口呢?微视频教学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它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学生想学习的任何时候, 都可以学习。无论课上或课后, 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快进、后退、暂停, 重复播放, 直至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篇4:八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感受和认识

关键词:八年级;阅读;阅读教学

针对八年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注重加强认知监控和调节,加强阅读方法、技巧、阅读策略的指导,并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策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积极有效地阅读;对词汇不过关,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大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只要能使用略读的技巧归纳出文中主题,能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而对已经掌握一些阅读技巧的学生,就要求他们利用猜测、推理、归纳、分析上下文等手段分析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根据问句写出简短的答句,并通过课外阅读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学习,且能经常或总是使用工具书查找信息。总之,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我们多层面地设计练习活动,考虑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可锻炼、可自我展示的机会。

有人说,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开展活动,要么让学生自学。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其实,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

一、精讲

1.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要教给学生求解与证实的策略。

2.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4.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處理文章的时候,根据其本身的难易程度考虑是通篇把握文章还是分段理解,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时候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表格,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

成。问题的设计可从易到难,要兼顾后进生的能力,增加课堂参

与面。

6.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有指导性的讲授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阅读教学的其他方面

1.视图复述。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2.分角色表演。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3.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自行扬展文章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

4.读后写作。在上完一篇阅读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仿照其内容或形式,来进行写作。这样既是对课文的再次理解和巩固,也是对新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通过这些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尽管如此,这样的阅读课依然是很值得老师思考和深入钻研的。

篇5: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选择题:

1、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反映了人们欣赏自然界美景,品味自然界事物的趣味,下列不属于品味自然界趣味的是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B.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自然美是我们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加工改造、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属于前者的是

A.成群的牛羊 B.广阔的海洋 C.起伏的山川 D.雨后的彩虹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审美要注意

A.距离 B.角度 C.时间 D.想象力

4、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历代不少名篇佳作就是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歌颂。下面诗句中不属于描绘大自然之美的有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启示我们在欣赏大自然之美时要注意

A.观赏景物的距离B.观赏景物时要发挥想象力C.观赏景物的时间D.观赏景物的角度

6、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这句话认识不对的是有 A.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丽的,要善于去感受 B.大自然魅力无穷,我们应学会感受自然之美

C.美有时是直观的,有时是隐蔽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欣赏和感受 D.要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1、物种的减少对人类的影响是()

A.减少人类的食物来源 B.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C.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D.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

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 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2、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 2004 年世界鸟类状况》 报告指出,由于无节制的农业扩张和不可持续的森林开采方式,全球约有1 121 种鸟类濒临灭绝,其中344 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 种目前已经罕见。这表明()A.自然物种的减少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B.鸟类的减少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 D.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3、分析右边的漫画《奖品》,可以看出()①我国还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②明星企业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③任何企业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提高企业效益,必然造成环境污染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经发明100 周年了,但最

近在欧洲某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塑料袋却被评为20 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该组织呼吁全世界的人民抛弃塑料袋。该组织这一评选结果的依据主要是()

A.产量太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B.用处太小,对人类的贡献不大

篇6:八年级政治感受挫折(推荐)

第一框 感受挫折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面对挫折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重点难点:

1、在生活中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2、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具手段:

多媒体、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新年来临,很多同学发短信、寄贺卡,将一些美好的祝福送给老师,谢谢同学们的问候,我也把我的祝福送给同学们,祝愿同学们万事如意,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天天有个好心情。(点击幻灯片2)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学真的能够如我们所愿吗?(学生答:不能)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干扰、困难与失败,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正如古人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略)

那么,什么是挫折?我们为什么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又该如何去战胜挫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第一框:感受挫折。(点击幻灯片3)

(点击幻灯片4)同学们,刘翔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遇到了什么挫折?同学们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呢?请大家说一说你遇到过哪些挫折?,并简单谈一谈当时的感受,你的心情如何:(烦闷、伤心、不安、难过)(点击幻灯片5)

师:那么什么是挫折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

答:挫折就是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干扰、困难与失败,它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点击幻灯片6)

师:不但我们普通的人会遇到挫折,(点击幻灯片7)那些伟人和成功人士也同样会遇到挫折,如美国的总统林肯。(学生读课本106页材料)由此我们可知:(点击幻灯片8)

收获平台A 挫折与我们每个人相伴,是普遍存在的,又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不仅个人会遇到挫折,国家和社会也同样会遇到挫折(点击幻灯片9)如:自然灾害、疾病流行、和战争等,都是人类可能经受的巨大的挫折。正如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

你们知道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吗?(点击幻灯片10)

造成这些挫折的因素各不相同,结合上面材料让学生回答。(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另外对待挫折的态度、看法以及耐挫折的能力等,也是影响挫折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挫折情境是我们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对待挫折情境的态度和看法却是可以改变和选择的。(点击幻灯片11)

那么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呢?

(阅读教材109页材料)思考:弗莱克和乔布斯在这次美国金融风暴中都遇到了同样的挫折,但他们最后的结果却不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点击幻灯片12)

(引导学生思考:)弗莱克选择了跳楼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乔布斯选择了冷静的思考,寻找新的出路,新的点子,最后他走上了一条光芒四射的人生之路。教师归纳:主要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态度。

(点击幻灯片13,并点击动画:三只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点击幻灯片14)

那么对待挫折一般的人有几种态度呢?

第一种是悲观失意,自暴自弃;一事无成

第二种是面对挫折也痛苦,也失意,但通过自我调节能够慢慢地接受。平淡无为

第三种面对挫折,不悲观、不叹息,而是勇敢地面对。走向成功

由此可见:(点击幻灯片15)收获平台B 对待挫折的态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态度不同,最后的结果就不同。下面再看一个你们的同龄人,一个感人的故事:篮球女孩(点击幻灯片16并讲述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处于这种境地你会有什么感受,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老师:小红艳在挫折面前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悲观,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坦然的面对,不但乐观的生活,而且向挫折发起了挑战!挫折对人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

(帮助学生回忆顺境和逆境的影响)(点击幻灯片17)

老师:挫折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的人来讲,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会使人自暴自弃,失去理智,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是它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的人具有积极作用。能增长人的知识才干,使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炼人的坚强意志,促进人成就伟大的事业。收获平台C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对待挫折,消极的态度产生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点击幻灯片18)

(引导学生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老师小结:

1、挫折是不可避免 的,每个人都会遇到。

2、挫折是把双刃剑,我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 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3、“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挫折,我们应正视现实,直面挑战,把它变成丰富人生经历和走向成功的垫脚石。(点击幻灯片19)课堂检练(点击幻灯片20、21、22、23)

教师寄语(点击幻灯片24)

篇7: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第十三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每课一练2

一、选择(每小题3 分,共18 分).2004 年5 月22 日上午,张家界市成立烹饪协会,100 余名与会厨师一起举行了签名仪式,发布了《 爱护大自然,拒烹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的宣言。他们在宣言中一致表示:要关注地球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坚决拒购、拒售、拒烹、拒食珍稀动植物,净化灶台,净化心灵,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举行签名仪式只是个形式,起不到什么作用

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高

C 拒烹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也是遵守有关法律的表现

D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厨师的做法,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2 .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2004 年9 月30 日,国家林业局在《 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指出,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的普遍保护,禁止或严格限制猎捕、采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用于商业性经营活动。这一规定()。A将杜绝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

B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没有正确处理人的需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D 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某班同学纷纷行动起来开展环保活动。下列几位同学的行为,你不赞成的是()。

A 小明利用双休日时间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家教电话:010—62561255

B小红向有关部门举报某饭馆用野生动物做菜

C小华把破坏校园花草的小同学关在教室自省

D小强和同学们在节假日去紫金山拾垃圾.国家环保总局与铁道部组织21 万青年参加在2.3 万千米铁路

沿线清扫垃圾的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A 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家园B从实践中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

峻性和紧迫性

C 鼓励公民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D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有些人践踏草坪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践踏草坪的行为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B 小草也是生命,我们应该爱护它

C 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2004 年2 月至4 月间,四川成都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

排人沱江干流,造成近年来我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 亿元,生态环境的恢复则需要5 年时间口2005 年月9 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对沱江特大污染事故案做出一审判

决,6 名相关责任人被判刑。对这一案件的正确理解有()。

A环境污染和破坏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 只要严惩各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能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C 在我国,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强调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

二、填一填(每小题8 分,共16 分).某水库是该市区主要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来源。近年来,水库

上游部分石材加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库水质造成威

胁。最近,该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城市水源安全。

(1)请你为治理石材加工厂污染写4 条宣传标语:

(2)针对确保城市水源安全间题,请你提出3 条建议:.现实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我会这样做:

我家的生活垃圾,到市场买食品、生活用品的塑料袋,到风景区旅游时用过的电池,看见学校公用水龙头没关上,同学聚会,有人提议吃露天烧烤。

三、简答(每小题10 分,共30 分).绿色植物是无与伦比的天然空气净化器。在阳光的作用下,它能将二氧化破和无机盐转

化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化学家们计算,绿色植物每吸收二氧化碳44 克,就可以制造

碳水化合物30 克,放出氧气32 克。绿色植物还可以清洁空气,吸收各种噪音声波、防风

固沙、改善气候、改良土壤。有趣的是,芝麻、向日葵、牵牛花等能以特有的敏感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做出反应,提醒人们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堪称保护人类的天然卫士。阅读上述材

料,请谈谈你的感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

能及的事情。

(1)自己参加过的环保公益活动有哪些?

(2)生活中,自己有哪些环保小窍门?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 %,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日本全年需一次性木筷257 亿双,96 %是从中国进口的。我国的森林履盖率不到20 %,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国北方企业每年向日、韩出口一次性筷子150 亿双。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 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 万立方米。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一次性用品吗?

(2)使用上述一次性用品对大自然会有哪些危害?

(3)针对一次性用品,你会怎样做?

四、判断分析(12 分).小晨的爸爸在家乡投资办了一家小型化工厂,在一家人的辛勤劳动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也带动了不少乡亲发了家。可是不久前县里的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反映他们家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了村旁的一条小河,责令化工厂马上停产整顿,修建污水处理设施。事后爸爸了解到举报人竟然是小晨,这下可把他气得不轻,连骂小晨是个吃里爬外的傻瓜儿子。村里人知道后,也都说小晨真不懂事。原来小晨看到化工厂的废水污染严重,早就劝爸爸建污水处理设施,可爸爸嫌花钱多,坚决不同意。实在没有办法,小晨才拨通了县环保局的举报电话。你是怎样评价小晨和他爸爸的做法的?

五、生活在线(12 分).2004 年8 月4 日《 人民日报》报道,安徽省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严禁高污染、高耗能和浪费土地的项目进入,撤销了222 个违规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增加复垦耕地1.1 万项,7 个总投资9 亿多元的项目被环保一票否决。

(1)对安徽省的这种做法,自己有何看法?

(2)作为中学生,应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六、阅读感悟(12 分).2003 年4 月12 日,100棵大樟树从湖南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来到武汉,落户武汉大学门前,在这次移栽背后,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11岁的詹瑜两年前随父母从湖南安乡县来到武汉,在武洛路小学借读。今年植树节期间,学校组织义务植树,但由于报名学生众多,詹瑜没能参加。闷闷不乐的她给武汉市园林局局长詹林写了封信,信中写道:我家屋前屋后有满山的树木,我的父母愿意出资将家乡的树运到武汉来,让家乡的树和我一起为绿化武汉贡献一点力量。詹林收到信后,立即致电詹瑜表示全力支持,并划出八一路武汉大学校门前的地段用于植树。于是100 株大树运到了武汉。詹家提出将这100 椒章树全部捐赠并认养。武汉市园林局考虑詹家在武汉做小本生意,并不富裕,劝其只认养4 裸,其余树苗的购互费连同运愉费用由园林部门承担。詹家接受了园林局的建议,同时坚持支付了全部运输费用。詹家还承诺,只要有一裸樟树不成活,他们一定负责更换补种,希望这百棵樟树陪伴小詹喻在江城幸福地成长。

篇8: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相对于“教为中心”的课堂而言,指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解决学生独自不能解决的疑难困惑,教学的结果是经过课堂的互动合作与思想碰撞交流解决了学生的疑难困惑,并提升其认识,开阔其视野。特别对于初中政治学科而言,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至于涉及到的有关公民人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学生能够自觉践行。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为中心的知识讲授观,突出学为中心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观,以及包括公民人格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渐进养成观。换言之,课堂教学观的转型成为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彰显实效的关键。

本次专题研究秉承上述课堂转型的理念,以深入课堂观察为基础,通过分析诊断课堂实践探索尚存在的种种不足与偏差,提出进一步改进实践的设想,以此推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形成。

本次专题研究以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为载体。本单元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是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主要涉及什么算合法财产?合法财产从归属上可以划分成几类?合法财产所有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第二板块是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主要涉及我国宪法、民事法律、刑事法律以及行政法规等对合法财产是怎样实行保护的?第三板块是当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的维权,主要涉及对合法财产构成侵犯的表现有哪些?如何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执教教师为本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引用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学习交流,引导学生:(1)掌握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含义,增强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2)领会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3)培养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同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财产的行为作斗争的品质。

为了准确判断“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成效,研究小组确立了四个方面的课堂观察维度,即: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疑惑组织有效的探讨;教师针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设计适切的任务;学生针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形成内化的知识。

一、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与诊断

依据课前设计的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研究人员深入到执教教师的课堂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在此基础上对执教教师的实践探索课诊断分析如下:

1.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

在了解学情方面,执教教师进行了课前的预习测试,统计发现:在全班44名学生中,10人及以上出现判断错误的题目有第1题14人(原题为: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可分为:①国家所有;②集体所有;③个人所有;④国家和个人共有)、第2题11人(原题为: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①财产承租权;②财产所有人;③财产保管人;④财产所有权)、第5题20人(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和锐利武器分别是:①民法、刑法;②刑法、民法;③行政法、民法;④行政法、刑法)及第6题16人(原题为:实施法律规定的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是:①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②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③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④维护自己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从反馈分析初步看出,学生对于本课涉及到的财产归属的类别、财产所有权的内涵、民法与刑法各自适用的范围以及有关各种财产纠纷处理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等方面,存在认识不足。不过,从检测题的设计也可以发现,题目概念性太强,表述过于直接,教师对具体认知的障碍究竟在哪里还不能清晰把握。如第1题,有关财产归属的划分在课本上有清楚的表述,学生没有选对,问题症结尚不明朗。由此看来,教师如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深入了解,尚需进一步细化相关检测题的设计,以期得到充分的信息反馈。

2. 教师针对学生疑问困惑组织有效探讨

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对于合法财产所有权中的使用权和处分权存在认识含混不清时,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课堂教学片断摘录1:

师:请大家说一说合法财产所有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

生1: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生2:使用权和处分权应该属于同一种权利,因为它们是一样的,只不过说法不同。

师:有同学提出不同看法。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70页上的“相关链接”,看看使用权和处分权究竟是否一样,或者说有什么不同?

生3:使用权是指合法财产所有人有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而处分权是指合法财产所有人有权对财产进行处理。处理和使用是不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根据书本上的定义找出了两者的不同,也就是,使用权说的是使用,处分权说的是处理。有同学能不能从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角度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4:使用权只涉及到使用,处分权则涉及到了所有权的变化。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的变更,而处分权则直接涉及到所有权的转移。

课堂教学片断摘录2:

师:只要是我们的合法财产,都可以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说说看,哪些属于合法财产?

生1:我的钱包。

生2:我的手机。

生3:我们家的房产。

生4:赌博赢来的钱。(笑声)

师:大家想想,赌博赢来的钱算合法财产吗?在我们国家认为赌博合法吗?

生4:在澳门赌博就是合法的。

师: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有自己本地区的法律。这里说明一下,我们谈到的合法财产,其判断的依据应该有两个:一是内容合法,二是手段合法。内容合法就是指法律允许个人所有的,像毒品、枪支等各种违禁物品就不能算成合法财产;手段合法就是获得财产的手段不违法,属于正当途径,如父母每月的工资。

正是因为教师在上述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疑问困惑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以及教师适时到位的点拨,使得学生澄清了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3. 教师针对教材相关内容设计适切的任务

在本次课上,教师围绕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相关问题设计了5个生活案例的讨论活动。第1个是有关一位朋友为怎么处理自家丰收的桔子而犯愁的案例,让学生帮助想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教师以此来说明这些办法就是财产所有人可以行使的种种处分权。第2个是有关一位朋友在自家桔园挖到了一罐古代钱币后打算去贩卖的案例。教师想通过此案例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贩卖古钱币等各种文物是不合法的。第3个是有关一位朋友的父亲在自家被盗桔园地里拾到一部手机,打算自己使用的案例。教师想通过此案例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非法占有行为。第4个是有关某地一城管大队不由分说,没收了一位朋友的父亲因违章摆摊销售的一车桔子的案例。教师想以此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该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第5个案例最为复杂:一房东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委托人,顺利贷款192万元,同时又将这套房子租给了刘先生,租金一年2万,租期为10年。孙女士花全款216万元(198万元房款加18万元税费)从委托人手中买到这套房子,但发现自己进不去,找委托人得到的回复是不知道原房东已出租,找现在的租客得到的回复是原房东还欠5万元没还,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教师想以此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分清这套房子的所有权究竟属于谁。

从整体来看,执教教师努力尝试把一些比较枯燥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情境,让学生分辨相关概念的内涵以及基于正确理解的灵活运用,这样的认知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有适切性。其中,为了使得学生的讨论具有更为充分的法律知识的支持,教师还不失时机地补充了一些法律条文。如,教师引入了《物权法》的相关内容,否则,学生针对案例2和案例3的讨论就只能停留于道德道义的层面,根本意识不到归还或上交拾得物在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同样对于案例4,如果不补充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对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的规定,学生就无法对于城管的行为进行一个正确的判断。

不过,对于第5个案例而言,牵涉人物复杂,其中交织着对抵押这一法律术语以及中介责任权利的规定等专门知识的了解,显然对于没有房屋买卖经验的学生而言,无法厘清最终的财产所有权问题,因此其适切性显得不够,要求偏高。当执教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发现不能清楚分辨这套房产究竟属于谁时,采取了简化案例学习的要求,即:在房产属于孙女士的情况下,她该怎么办?如果房产不属于她,她又该怎么办?换言之,把原本讨论财产所有权的问题转化为探讨如何维权的问题,从而体现任务学习的适切性。

4. 学生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形成内化的知识

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执教教师积极的引导以及相关知识的有效补充,学生在诸如使用权和处分权、合法财产中的“合法”以及失物归还和城管行政违法等方面内化形成了自己理解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在相关的实践情境中恰当运用。

二、针对现存问题的设想与改进

1.对执教教师设计的预习单进行分析发现, 用于自学检测的8道题目都是选择题。同时,题干的设计过于简单,倾向性暴露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实水平。

如第1道题,“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可分为:(1)国家所有;(2)集体所有;(3) 个人所有;(4)国家和个人共有”。即便是学生前三项全部选对,也不能说明其真正理解。又如,第4道题,“下列属于合法个人财产的是:(1) 一建筑工人把挖到的古董据为己有;(2)一同学将放学路上捡到的100元钱直接充作自己零花钱;(3)同学的父亲诚信经营,今年收入超过百万元;(4)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财物共计372万元”。针对上述选项,学生轻而易举地选择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其检测反馈学情的原本价值大打折扣。

所以,执教教师可以采取通过预习单征集学生学情的方式,但对预习单的设计要加强生活情境化和加大选项的迷惑性,以期从预习单的反馈中获得真实客观的学生起点水平的信息。针对第一道题的题干,可以转化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现象, 如,“某班长在为班级临时垫支买电影票的时候获得了电影院有奖活动的20元现金返还”,这样就更容易让一部分学生觉得这20元现金归班长似乎理所当然。

通过对有意义的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而获得的反馈信息的分析,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究竟学生在本课学习内容时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2.鉴于本次探索课设计的案例已经比较丰富, 执教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话题辩论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融会贯通。特别是注意渗透一些合法不合情或合情不合法等比较两难情境的话题,如,用路上捡到的巨款救急需用钱的亲人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理解。

三、基于实践反思的认识与结论

通过本次专题探索过程中所做的有益尝试与实践,以及尚存在的不足与缺失,就“学为中心”的课堂建设而言,可以总结出以下策略:

1. 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起点水平,是“学为中心”课堂的设计前提

“学为中心”的课堂和“教为中心”的课堂其分水岭就在于前者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如指掌,因此,课堂的设计就是为学生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的。因此,“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有针对性教学的课堂,是回应学生真实问题的课堂。本次实践探索课中执教教师专门针对有关使用权和处分权组织的辨析活动,以及整堂课基本上围绕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案例情境展开,都是充分适应学生真实认知水平及特点的结果。

2. 科学确立课堂教学的课时目标,是“学为中心”课堂的方向指引

课时目标直接决定“学为中心”课堂的演进方向,其科学的确立过程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对教材基本内容和结构特点、对学科本质特征和标准要求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与整合,从而形成现实可行而又规范严谨的知识发现之旅。从本次的实践探索课也可以看出这种综合考虑的痕迹,既有关键概念的辨析,也有鲜活案例的研讨,而整个学习过程恰恰又是依次经历了单元内容本身的三大板块。

3. 积极促进针对问题的研讨发现,是“学为中心”课堂的核心体现

从学生学情调查反馈发现的疑难困惑是学为中心课堂着力解决和突破的重点,离开问题的针对性就失去了课堂的学为中心。换言之,“学为中心”的课堂就是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进入课堂而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堂,正如本次实践探索的整堂课都是以一系列案例的问题研讨展开的一样。

4. 努力实现教师助学的角色转换,是“学为中心”课堂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优秀师德标兵颁奖词下一篇:一天忙到晚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