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福利

2024-07-14

残疾人社会福利(精选8篇)

篇1: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社会福利(回归社会理论):

一、产生

回归社会理论是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提出来的。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下(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而导致医患人员隔阂、紧张甚至敌对的关系),结果,并没有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还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也由此而产生。在戈夫曼看来对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上述庇护护所式的做法,而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这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

二、回归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等,他们多是社会上最脆弱及最无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2、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3、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就是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等社区人士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在英国,当政府将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收养于各种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照顾,以显示其对国民的福利责任承担发展到较高程度之后,一些学者的调查同样发现这种院舍式照顾对残疾人、老人生活的消极影响。于是改变院舍照顾这种既昂贵、效果又不好的福利模式的呼声占居上风,让残疾人、老人回到他们熟悉的社区中去接受照顾模式的普遍选择,并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响应。

篇2:残疾人社会福利

论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很不乐观,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残疾人的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残疾人的贫困现象严重;残疾人在参与社会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参与程度极低。残疾人生存的物质环境和态度环境都急需要得到改善,残疾人主观去障碍方面的积极行动也十分缺乏。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不能有效地去除残疾人参与社会中遭遇的障碍,也不能为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态度环境,某些制度还限制了残疾人实现基本的社会权利,是一种建立在救助模式基础之上的制度。救助模式的思想基础是医疗模式的残疾人观和自然整合理论,体现出的是对残疾人救助、救济的思想,它将残疾视作残疾人个人的不幸,将不能有效参与社会的问题根源归因到残疾人自身,导致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合理。而国际社会对残疾人所持的观点正在从医疗模式的残疾人观转向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认为社会环境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它认为残疾问题是人权问题,主张对残疾人赋权并给予社会支持。本文对社会模式加以发展,提出了增能型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即在认同改造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主张消除环境障碍的同时,还应强调残疾人个体对自己负责,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力去面对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期待由外部力量来消除环境的障碍,是一种综合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努力的残疾人观。在增能型残疾人观的视角下,国家除了尽力消除社会环境为残疾人带来的种种限制和障碍外,还应该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积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增能型社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去障碍”模式,该模式是对增能型社会模式的操作化,认为“障碍”往往来自两方面,即政策的缺失以及政策对残疾人参与社会所作的限制,要去除障碍,必须对政策进行调整和补充。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即采用了文献法中的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两种研究方法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文献法的运用主要是对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资料的数据、天津市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市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事业发展研究”课题调查数据、网络报刊的关于残疾人的新闻报导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众多研究者的论文、书籍等次级文献进行了分析,这些文献包括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论文、期刊文献、网站转载的论文及数据、专著、研究合集、政策法规等。深度访谈法主要以生活在天津地区的30个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7个残联及社区工作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获得了对残疾人生存障碍等方面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这30个残疾人中,主要是对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进行了访谈,而对于精神残疾人、言语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则主要是对这些残疾人的亲属进行了访谈。访谈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康复程度、法律援助、面临主要生活困难等方面来向残疾人提出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社会环境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最大障碍,社会环境包括态度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物质环境,态度环境贯穿于制度之中并决定着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反作用并强化着态度环境,并极大地影响着物质环境建设水平的 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提高。残疾人不能良好地参与社会,主要是因为社会环境存在着四层次的障碍,其中三个层次的障碍存在于制度环境中,即残疾人生存层次的障碍、基本社会权利层次的障碍和权利保障机制的障碍,第四层次态度环境中的障碍是指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主观上分别存在的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障碍是指不利于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因素,它主要体现为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仍是以救助模式为主导的制度,它是一种以家庭及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国家低度介入提供选择性救助的社会福利提供模式,它的产生源自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的整合方式,正是因为其救助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导致制度不能有效地去除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救助模式下的制度环境与残疾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制度形成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应向以增能型社会模式残疾人观为基础的“去障碍”模式转型,即向以国家为主导并高度介入、第三部门和家庭作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消除残疾人生存与发展障碍的社会福利提供模式转型。“去障碍”模式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残疾人维持生存层次的“去障碍”、残疾人实现基本社会权利层次的“去障碍”、残疾人权利保障机制层次的“去障碍”以及残疾人的主观“去障碍”。另外,帮助残疾人消除参与社会的障碍应采取分类的方式,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种类残疾人的需求出发消除障碍。

篇3:残疾人社会福利

关键词:残疾人,标本兼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我国自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以来, 加强了对残疾人社会福利的重视, 除了颁布了相关法律及社会保障制度以外, 还包括: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在内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也先后在全国各省实施, 并开展了相应工作。但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此类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 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的。本文将通过对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陈述, 发现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不足之处, 试图勾勒、建构出一套“标本兼顾”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需求, 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

一、“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分析

目前, 不论是在报纸上还是网上都能看到残疾人沿街乞讨的文章报道。如:某新闻快报曾报道过“残疾乞讨人员想租房却屡屡遭拒”;由拍客拍摄的“残疾人为供孩子上学沿街爬行乞讨”的视频等等。除此之外, 有关残疾人乞讨的报道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也会发现残疾人蹲坐在马路边、人流密集的地下通道或广场上, 放下一切尊严祈求路人的帮助。

以上社会现象真实的存在着, 有的人在面对这种现象时可能会一笑而过, 不予理会;有的人可能会同情、怜悯, 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但是,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不是旁观者的反应, 而是存在于这种社会现实背后的问题, 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 反思有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状况。我国很早就颁发了《残疾人保障法》, 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也在不断完善。针对于残疾人的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救助、社会服务, 也给残疾人的家庭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和影响。但是, 在我国有关残疾人社会福利相关政策实施的情况下, 还是无法杜绝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发生, 这是我们值得关注和反思的地方。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反思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支持等。我国自实施相应的服务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些缺陷及不足, 恰恰反应了当前社会上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无法杜绝性。

1.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现状

(1)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自1990年我国制定的《残疾人保障法》以来, 政府及社会越来越关注残疾人的生活及需求。如, 1990年颁布的《关于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塔林行动指南》、1993年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2006年《残疾人权力公约》、2008年重新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从合法性的角度保护残疾人的权益, 体现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立法目的。随后, 国务院又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具有针对性的行政性法规。进一步为残疾人提供支持与帮助。

(2) 社会保险:除了法律相关文件的支持以外, 在社会保险方面, 重点关注残疾人的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例如: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险, 残疾人可以从政府和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养老保险补助, 一般规定, 政府每月至少给残疾人的养老保险补助为200元;有关医疗保险方面, 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完善了残疾人在参保缴费和医保待遇方面的政策, 如:兰州市政府规定一、二类残疾人低保对象个人不缴费, 持有一、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员住院统筹费用报销比例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个百分点等。

(3) 社会救助: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性, 很多地方政府实施出台了残疾人生活低保水平高于健全人低保水平的相关政策;对贫困的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康复训练、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目前, 在我国城镇社区中建立残疾人集中供养的救助站, 以社区为单位帮助残疾人养老。

(4) 社会服务及社会支持:我国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体系主要集中在社区当中, 调用社区的力量为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及专业性的服务, 如心理健康辅导、鼓励残疾人参加社区活动、宣传残疾人的服务理念, 扩大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 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综上所述, 我国有关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并在各个方向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帮助残疾人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各地方政府也及时根据当地残疾人的特殊性, 修改和完善了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相关规定与制度。但是, 当前社会生活中还是出现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说明, 我国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体系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的特性。

儒家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 社会中不乏拐骗残疾人乞讨的不法分子, 也确实存在一边享受着国家政府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优惠政策还一边沿街乞讨的残疾人。通过媒体及学者的调查, 这些残疾人表明, “沿街乞讨一个月所得的报酬是政府和社会所提够补助的好多倍。”故而, 为了家人或者自身的利益, 他们更愿意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得财富。从“以人为本”视角出发, 需要关注人本自身,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只关注从外部设施上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站在外人的立场去帮助残疾人, 这只是解决了短暂的问题。因此, 应借鉴儒家“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解决残疾人自身的需求、改变其自身不健康、消极的思想和价值观, 使他们真正从内而外的提升自己, 健康、乐观的面对生活, 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

三、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思考及建议

1. 完善“治标”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的建议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目前, 残疾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各地方政府最近几年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性出台了相应的优惠、辅助政策, 为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提供了便利。因此, 本文将不再探讨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 而是将重点对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1) 城乡共同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社会服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建设。在未来的社会生活模式中, 社区生活将成为主导。因此, 针对不同群体的社区服务模式中也包括残疾人社区服务。首先, 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发挥好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服务与救助, 发挥社区的功能, 引进社会工作者, 融合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开展社区活动、针对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包括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服务。其次, 要做好回访调查, 及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最后, 在社区成立专门的监督组织, 及时处理歧视残疾人的现象, 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

(2) 完善多方位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除了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和优惠制度及社区服务等正式社会支持之外, 还应该扩大媒体的关注度, 动用网络的功能倡导保护残疾人的平台, 杜绝拐骗残疾人及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发生。

2. 关注“治本”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微观项目的思考

我国“治标”型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已经有了自身的一套发展体系。而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重点是对“治本”的反思。此处的“本”指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 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改变残疾人自身的观点, 帮组残疾人自助的微观项目。

作者认为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无法杜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残疾人自身思想、价值观上的误区, 没有认识到利用他人的同情换来不劳而获的果实对社会和自身成长带来的影响。因此, 如何转变个人思想成为了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1) 组建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 进行一对一的个案辅导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相较于心理辅导来说结合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关注案主的自身成长, 帮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 通过多次的平等交流, 采用叙事治疗等手段及理解、同理心、澄清等专业社会工作技巧使案主自我觉醒, 改变其消极、不健康的价值观和思想。因此,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建构应关注残疾人自我意识的转变, 又因为残疾人的特殊性, 选择个案社会工作更能体现其平等性。

(2) 社会工作者进社区, 开展成长教育型小组工作

目前, 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社区中, 除了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残疾人社会服务之外, 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关注残疾人自身价值观的构建, 并在社区开展成长教育型小组工作。及时关注残疾人的消极思想, 提高残疾人的自我评价及认识, 帮助残疾人自我挖掘潜能, 正确面对生活。

(3) 建立社会工作为主, 心理辅导及媒体宣传为辅的圆圈型残疾人关注网

除了开展专业的个案和小组社会工作之外, 还应该结合心理辅导师, 定期开展思想教育讲座, 巩固残疾人健康自我的价值理念。并与媒体合作, 及时发现沿街乞讨的残疾人, 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地位, 使残疾人能够更好的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形成一个以社会工作为核心, 心理辅导和媒体关注、宣传为辅的圆圈型关注网, 做到对沿街乞讨或者价值观消极的残疾人能够及时发现, 及时救助, 尽早转变其不健康的思想。

基于残疾人沿街乞讨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 笔者通过对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反思得出, 不仅要完善我国现有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宏观项目 (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及社会支持) 的发展, 最主要的是关注残疾人消极价值理念的转变, 融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及方法, 帮助残疾人重构自身价值观, 健康积极面对生活。因此, 只有构建“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帮助残疾人, 使残疾人享受到尊重、平等的全新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周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 2010 (5) .

[3]胡建新.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建立新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2) .

[4]周庆行, 张新瑾.“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0) .

篇4: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福利;问题;对策

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缺和功能障碍的影响,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残疾人需要家人和社会成员的照料和帮助,更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即残疾人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是各国福利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指标。因此,残疾人社会福利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一、残疾人及其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在具体分析之前,本文先对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界定。

(一)残疾人的概念

国内外的法律法规都已对残疾人给出明确的定义,如《残疾人权利宣言》中的定义是:残疾人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给出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可见,残疾人的概念不是仅局限于身体器官的丧失或不正常,而是包括了心理、精神层面的残疾。以缺陷为标准,残疾人一般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五种。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社会福利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国家和地区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有些国家和地区不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概念作明确区分,两者的内涵基本相同,包含广泛;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认为社会福利比社会保障内容更丰富、范畴更大。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关系也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因此,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概念有不同角度的定义。本文阐述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是大福利的概念,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1]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要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利,还要为残疾人举办多种福利设施,提供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最终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2]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方面,2010年全年使60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这一数据比2008年增加了8.72%。2006年至2010年五年中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23.6万例,达到了十一五计划规定数量的141.2%,其中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共计127.6万例,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计划35万例的任务。在残疾人教育工作方面,2010年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705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2775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1.9万人。此外,全国有767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图1展示了“十一五”期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残疾考生情况的变化趋势。在残疾人就业保障方面,如表1所示,从2004年到2009年,全国共安置224.1万城镇残疾人就业,农村地区在2004-2008年间平均每年有1730.46万残疾人被安置就业。在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方面,2010年全国共扶持贫困残疾人204.0万人,其中119.5万人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当年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近85.5万人次,投入培训经费近2.6亿元。此外,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国城镇职工已参加社会保险的残疾人达到283.2万人;在已经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共有927.1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71.1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供养;452.3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和定期补助。[3]

虽然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残疾人规模庞大且增速较快,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目前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约为8296万。[4]与残疾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福利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作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残疾人福利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救助,工作观念落后,忽视了残疾人自身的建设,欠缺切实地站在残疾人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造成政府和社会无法切实感受到残疾人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难以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因而国家在这方面大力度的投入并没有换来残疾人生活素质相应的提升。[5]这种仅限于救助的工作观念会造成残疾人对政府过度的依赖或者是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是抵触情绪,不利于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制建设不到位

我国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欠缺以及执法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在1990年已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但内容过于笼统和原则,并且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备,例如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很多城市还未推进,因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致残者的赔偿方面也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等等。此外,执法不严现象也普遍存在,有相当多地方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一些落后的边远地区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有很大困难。对于违法行为也没有严格的惩罚性规定,不能很好地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因此,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离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三)筹资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社会福利資金充足的重要保障。国外社会福利资金一般来源于税收、捐助和收费三个渠道。然而残疾人经济水平总体较低,在2006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镇为4864元、农村为2260元,而当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水平为11321元,农村为4631元,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6]因此,福利事业向残疾人收费是不可取的,如此一来,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仅限于税收和捐助两个渠道,再加上捐助体制不完善,导致福利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税收。不仅如此,在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体制中,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的管理和运用较为混乱,降低了原本就有限的福利资金的使用效率。[7]

(四)福利供给不足

虽然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日益完善,但总体说来目前的福利供给仍然不足。2008年全国八千多万残疾人中有绝对贫困人口461万,相对贫困人口583.1万,两项之和达到1044.1万。同时,低收入人口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已从2006年的603.1万增长到了2008年的644.6万。[8]另外,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残疾人曾接受过医疗服务与医疗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配备服务的比例分别占其总量的35.61%、12.53%、8.45%和7.31%,而对以上需求的比例分别达到其总量的72.78%、67.78%、27.69%和38.56%。[9]可见,现阶段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福利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五)福利水平地区差距较大

福利水平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首先,农村的残疾人福利严重落后于城镇。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当时城镇残疾人中仅有13.28%的人口享受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这一比例则低至5.12%。城镇16岁及以上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7.87%、36.83%、1.11%、1.35%,而农村这四项比例分别只有1.95%、29.39%、0.10%和0.07%。[10]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残疾人福利水平差距明显。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东、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入学率的差距是25%,城市残疾人就业率的差距是49.1%,农村残疾人在业率的差距是45%,贫困残疾人占当地残疾人比例的差距是64.12%。[11]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对策建议

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意义重大,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及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据以上总结的几点问题,现阶段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一)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

我们在开展残疾人福利工作时应当以尊重残疾人的自尊心为出发点,不能让救助带有浓重的施舍色彩。如日本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致力于消除正常人与残疾人之间的“心理障碍”,加深相互的理解与交流,鼓励人们理解、亲近、支持残疾人,更重要的是,这会极大地促进残疾人人格尊严的提升,激发其重回、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因此,要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帮助残疾人培养自助的能力,这样残疾人福利工作才能更加高尚和有意义。

(二)加强法制建设

完备的法制体系是保障残疾人福利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制定《残疾人保障法》的配套法律和实施细则,根据现实情况合理调整相关规定,以更好地适应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做好残疾人福利法律、法规、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工作,确保各地认真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同时可以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提供有益的第一手资料。再次,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也可以配合残疾人福利的法制建设。新闻工作者应敢于揭露违法行为,积极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2]

(三)开拓筹资渠道

如果残疾人福利事业过度地依赖财政投入,那么会长期缺乏社会基础,即使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多,但毕竟投入到这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开拓筹资渠道,实现筹资多元化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随着我国财政实力日益雄厚,中央应该加大对各地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应继续放开,秉持非盈利或低盈利的原则,尝试由社会、公共团体、企事业甚至个人来创办。国家在进一步重视民间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的同时,应有计划地组织一支志愿(或低报酬)的义务人员队伍,参加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13]

(四)加大福利供给

面对残疾人特殊的福利需求,应积极地加大福利供给,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就业和康复几个方面。在生活福利方面,使更多的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获得优于一般人群的照顾,并建立相应的残疾人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在教育福利方面,优先考虑残疾儿童教育,确保残疾儿童有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的机会;在就业福利方面,加强劳动就业法律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积极组织残疾职工参加再就业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在康复服务方面,重点将残疾人康复事业与工伤保险等康复服务整合起来,共同为残疾人与工伤受害者提供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14]

(五)提高农村和中西部残疾人福利水平

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残疾人福利水平的过程中,要重点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残疾人福利水平。第一,政府在社会福利政策上应给农村和中西部残疾人以适当的倾斜,在各地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优先考虑农村和中西部的贫困残疾人,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逐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第二,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应当面向有需要的农村和中西部残疾人实施福利性的特殊教育与技能培训,确保我国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缩小城乡、东中西部地区残疾人福利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7][13]解佳龙,何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9,(9),132-134.

[2]马洪路.《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9.

[3][4]中国残疾人联合會网站.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1-03/24/content_30316232.

htm.

[5]李江涛,蔡国萱等.文明的尺度:广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实践与探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2.

[6][9][10][14]郑功成.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84-88.

[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9》——残疾人事业基本情况. http://www.cdpf.org.cn/tjsj/ndsj/2008/indexch.htm.

[11]程凯.试析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J].红旗文稿,2006,(7),23-25.

篇5: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比较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种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自身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成为一种十分脆弱的边缘群体。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福利与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完善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各种排斥,对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权、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对中韩两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的比较,能够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层面对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助于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建设的经验。一、四大层面的比较:

1、政府支持力度层面: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立法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大量残疾人福利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虽然我国宪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两部基本法律对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已经规范得比较全面,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笼统,不便操作。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早已颁布实施,但对违反《残疾人保障法》、侵犯残疾人利益的人和事情无法进行惩罚,不能够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面对大量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实际问题及特殊需要,往往只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韩国既有政府机构亦有非政府机构。政府下设的残疾人组织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隶属政府的残疾人组织直接参与国家有关残疾人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负责向国家通报、反映残疾人的情况和呼声,协调政府与地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关系(工作人员全部为政府官员);另一方面是非政府组织、又呈多元化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形式。其中有社团办的,有个人办的。这些非政府组织设有专门的地区残疾人协会和多元化管理委员会,在韩国开展残疾人服务主要是以民间社会团体为主发挥志愿者作用,壮大康复服务队伍,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化服务是韩国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十多年来这一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特别是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得到了政府认可和社会的承认。另外,政府为了支持鼓励他们,投入资金为志愿者上了保险,以解除志愿者在服务中因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和后顾之忧,建立奖励机制,为工作突出者颁发大奖,以此使这支队伍得以巩固并发展。

2、社会保障制度层面: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筹资渠道单一.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资金投入是第一要素。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筹资渠道较单一,这就造成了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资源不足。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在管理资金时只是充当保管员的角色,资金的保值增值率低,资金的挪用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残疾人福利实施中行政化现象的存在严重抑制了民间福利机构等第三部门的发育,也抑制了各种社会需求的发展。

韩国,被称之为是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近两年经济虽有滑坡,人均月收入一般折合人民币也在3万左右;残疾人、残疾儿童、老年人、失业者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比较健全和完善。一是政府为了保障残疾人各类机构正常运转,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官办的残疾人组织机构每年的工作经费90%由政府下拨;民间社会团体、及个人办的非政府机构,一般政府拨款占60%,社会筹集占30%,会员收费占10%,从而保证机构的运转。二是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根据家庭收入和轻重程度,规定乘坐飞机、汽车,地铁均有优惠;低收入残疾人有医疗保险;在社区提供医疗、就业服务,利用公共设施可以减免费用等。300人以上的企业按照2%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对不雇用的企业有罚款制度。市政府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投入资金占一般家庭收入的50%。

3、残疾人是否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重视的层面:

我国社会排斥使残疾人社会福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遭到社会的排斥。由于社会偏见与陈腐观念的影响,残疾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必须依赖别人、毫无生活能力的“残废人”。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遭遇到人们的嘲笑、讥讽、厌恶、歧视,或是可怜、同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都将残疾人的人格和社会价值降一等,人为地将残疾人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致使全社会无法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气,残疾人自己也自然形成一种自卑心理,不敢完全融入社会生活。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关注。

韩国残疾人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重视,重视残疾人的移动权,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有些方面还纳入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残疾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一般情况主张随班就读,特殊情况要到特教学校,而且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专门教师。韩国的特殊教育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一体化的格局、全纳教育思想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等。

4、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备的层面: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无障碍设施不是太完备。韩国国内无障碍设施完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所有路口、行人道都有坡道。二是红绿灯的灯杆上都装有盲人导向的音响装置。三是各公共场所一般配有残疾人轮椅或电梯,停车场有专门的位置。四是公共厕所均设有残疾人专门使用的卫生间等。

二、启示和建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工作起步较晚,残疾人组织的成立、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都与韩国有所不同,不能照抄照搬,但韩国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大盘子,整合好资源,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社会化的进程。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大盘子,是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社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目前,我们应着重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定和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中残疾人的基本医疗需求问题,研究解决在农村完善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网络、包括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服务、养老、托养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加强对无障碍的宣传工作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改造。一是加大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力度。不仅在每年的“助残日”进行专门宣传,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加大政府对无障碍工作的领导力度。韩国的无障碍设施普遍、齐全、科学、规范,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有负责研究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专门机构,建议我国也应在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的机构;三是尽早制定并出台首都无障碍条例;四是要加强新形势下社会捐助工作的引导和管理,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加强宣传,形成尊重和关心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完善制度,加强对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管理。

篇6:残疾人社会福利

据了解,众美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创新型多元化服务产业集团公司,众美集团始终以“专业团队、服务精神、持续努力、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创立了“益起来”公益事业品牌,建立了完善的公益管理团队和工作机制,并制定了《众美集团慈善捐赠管理办法》作为制度保障。

众美集团成立以来的十余年里,众美集团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除积极捐助地震灾区、贫困地区外,还着重加强了对“一老一小”的关注,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儿童教育等公益事业。同时,众美集团还号召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及广大业主加入到社会公益的队伍中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弘扬人道、奉献社会”的公益价值观。凭借多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持续而卓有成效的投入,去年,众美集团入选了“中国责任地产TOP100”榜单。

2013年3月19日,众美集团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仪式在京举行。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费薇等领导,以及众美集团负责人邵连云等出席了捐赠仪式。汤小泉理事长、邵连云总经理分别代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众美集团签署了《捐赠协议》。

篇7:关爱残疾人社会心得

为了保障活动圆满成功,社区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有的残疾人家里没有网络,社工挨个 电话通知并了解 具体残疾状况,根据残疾程度安排适合的活动项目,让大家尽可能参与。

活动共设置了 跳绳、踢毽、掂乒乓球、拍球、吸盘球等项目,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为现场的残疾人介绍运动会各项目的规则和玩法。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 适合的活动项目。比如:建议腿脚不好的跳绳,踢毽活动避免参与,以免活动中受伤。

活动正式开始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在旁 协助保护指导。参赛的残疾人个个 兴致盎然、 跃跃欲试,充满了运动活力和热情。年轻时候做过 射击运动员的王姐仿佛回到了 青春的赛场,积极参与了每个项目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汗水和阳光洒落在她挂满纯朴笑容的脸上格外漂亮。有智力残疾的居民基本参加了所有活动项目,现场笑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形成一幅残健同乐、平等互助的和谐场面。活动结束了,大家却还 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社区以后多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残疾人活动。

篇8:残疾人社会称谓语研究

(一)感情色彩方面。“残疾”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邓朴方先生。笔者认为,“残疾”之于“残废”,大大减轻了“残”的程度,也就是说在称谓上把“残”定义成一种疾病,至于是否到了“废”的程度则视情况而定。

(二)搭配特点。“旧指”中“傻子”、“呆子”、“疯子”、“瘸子”、“拐子”、“瞎子”、“聋子”等都是词根 + 词缀的组合方式,其他的“旧指”也大都是双音节词。“新称”大多是以所欠缺能力命名的多音节词,没有“旧指”分类详细,并且词语中相搭配的相同语素过多。

(三)使用特点。这些“旧指”便于口语使用,如果在书面语中出现则缺乏文雅性。“新称”中“者”、“人士”等文学性色彩较浓,但是有时又不得不在口语中出现。“新称”还包括被定义为贬义的“旧指”,它们依旧活跃在口语中。这些称谓可用于谩骂的话语中,并且承担的句子成分比较自由。

二、残疾人称谓变化的分期及文化心理原因

在第一阶段,即原始社会,中西方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这一时期,人们处于和自然斗争的阶段中,生存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健全的肢体,残疾则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资本,因此,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开始便存在着杀死残疾的新生儿的现象,文化萌芽尚未开始,因此只是简单地为了生存而采取的行为,没有歧视的含义。

(一)西方残疾人称谓变化的文化心理因素。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了镇压奴隶的抗争和抵御外敌的侵入,人们便抵触残疾人。古罗马的法律允许父亲杀死残疾的孩子,年老体弱的残疾人被当作培养战士勇气的活靶子,供刺杀练习。

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残疾人观的嬗变有着重大作用,出于对上帝的敬畏,在基督教的道德情感中,形成了博爱、罪恶、谦卑、忏悔这四大情感,而博爱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成为中世纪对待残疾人态度转变的推动因素,有两种分化,“一种倾向是同情和怜悯,制止杀害残疾婴儿,另一种是社会逐渐认识到肢体残疾是一种正常的现象。”[1]尤其是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人用人道主义目光审视残疾人,他们更加肯定了残疾人也是人,也为后来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思想奠定了基础。因此文艺复兴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更推动着人们对待残疾人观念的改变。

之后,西方经历了彻底的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所有的这些运动使人们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认识到残疾不再神秘。

(二)中国残疾人称谓变化的文化心理因素。进入春秋战国之后,残疾人对中国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铁器和牛耕尚未运用,生产能力低下,为了生存和生计,强壮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生存的第一线,由于礼乐在中国有着很高的地位,加之生产法则的影响,不可能使强壮的人脱离生产劳动这个主要战场而去从事文化工作,因此让残疾人从事文化成为必然,在古代文化以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进程中,盲人因长于听觉和记忆而掌握了重要的文化思想资料,成为政治文化部门的重要人物。[2]因此在文化心理层面,对残疾人很尊重;另一方面,由于世俗知识和鬼神宗教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残疾者是圣人,因此对于残疾人尤为崇拜,在心理上也十分尊重。

当中国进入真正的文明社会以后,人们意识到残疾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外思想涌入,新的残疾人观出现,更加强调对残疾人人格的尊重。

三、残疾人称谓的发展建议

从中西方残疾人观的嬗变中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得到重视,文化对人的教化和导向作用越来越重要,西方国家已开始用“People wilh Disabilities”取代了“DieabledPersons”以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中国则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等加强人们对残疾人的认同感。

(一)不难发现残疾人称谓会朝着消除贬义色彩词的方向发展,但是就当下称谓现象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

1.“新称”中的褒义词或中性词过于书面化,不便于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创造出不含贬义的口语化残疾人称谓迫在眉睫。

2. 减少贬义词的使用需要采取哪些方式呢?

3. 含有贬义的“旧指”正慢慢减少,是否有必要完全取缔这些词语?如果完全取缔,缺少贬义色彩的词语是否可行?

(二)对于残疾人称谓发展道路上的几点建议

1. 创造不含贬义色彩的新称谓,把现今的“XX者”、“XX人士”还原到书面语中。

部分娱乐节目对侏儒症患者提出“迷你人”的说法,称手臂伤残的患者为“维纳斯”,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口语称呼显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维纳斯”真的用来指代手臂伤残者,那么它“爱神”的原始义项还是否要保留?尽管如此,这些称谓还是提供了借鉴意义。

2. 修改相应的文字资料。字典、教科书等工具书是教育和传媒等部门的重要参考依据。既然人们已经公认“旧指”具有贬义色彩,可参考书的注释却没有与时俱进。如: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12月第一版2002年5月第289次印刷)是这样表述的:

【瞎子】失去视觉能力的人。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疯子】患严重精神病的人。

《新华字典》(2001修订版)(商务印务馆出版1980年8月第一版2001年7月北京第51词印刷)表述:

【跛】腿或脚有病,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例:跛子。

(另:《辞海》、《应用汉语词典》、《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中均与上述解释大同小异,未对感情色彩进行区分)

梁左宜先生认为在词典再版时可在释义上加注,如:跛子(蔑称):对下肢残疾人的歧视性称谓。以此类推。笔者认为,这样将减少公众场合和媒体中歧视性词语的使用频率,同时使称谓在使用上也能更加规范。

3. 加强教育引导,注意语言规范。正如前文所述,含有贬义的“旧指”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使用频率较高。可见,人们思想觉悟的提升才是减少歧视性语言使用频率的关键。

要尽量减少对残疾人含有歧视性色彩的歇后语的使用,规范语言环境。新时代的发展应促进新的歇后语等习惯用语出现,转变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称谓和谐发展。[3]

上一篇:初二昆虫记名著阅读下一篇:幼儿园家长会的发言稿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