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2024-07-18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共6篇)

篇1: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论文)

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_1312763 姓名:张英伦 成绩:_________

以“闯先生”为例,从创业者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摘要: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放弃就业机会去选择创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可谓是利己又利人,对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起了不小的带动作用。但是创业不同于稳定的就业,它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个人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创业做好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做不好,等待你的将会是失败和债务,这对个人的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考验。通过学习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我们以后的创业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创业者;创新;政策;自身发展

以“闯先生”为例,作为创业者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

首先,当今社会的创业不同于以往,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创业为主导的世界,尽管还有部分创业者能避开科技创新在市场空缺处寻找到一定的切口,但不可否认,科技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创业的必经之路。闯先生是2014年1月由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基于新媒体的社会化创业服务平台。覆盖了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在闯先生上,创业者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找到自己的伯乐,并寻求法律、税务等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宣传还是其实质上的运作,都和网络新兴媒体平台做到了很好的契合和衔接,使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很快地扩展自己的影响力,不仅其宣传和推广上对新兴媒体平台的利用,值得现在每一个创业者去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种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与最新科技和创新理念的契合和衔接的理念值得我们去挖掘。

所谓创业就离不开创新,而创新也离不开继承和学习。“闯先生”像“淘宝”网一样,它为创业者提供四大产品:资讯、问答、服务、团购,最能够体现其“淘宝”性能的是“服务”和“团购”功能。其运营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是“闯先生”最大的一个亮点,其类“淘宝”的运营模式,正是在“淘宝”理念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而来的,而“淘宝”卖商品,“闯先生”卖“创业服务”这一理念又使其完全不同于“淘宝”。理念的创新永远是一个创业者赖以生存的灵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闯先生”要做的是把金子擦亮的事情:它主要从大学校园里搜集创业项目,把它们孵化成企业,再输送到校外的各类孵化器。怀揣创业梦想的学生、持有专利的老师,以及校外的草根创业者,都是潜在的客户。这个创意使“闯先生”今年获得了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金奖无疑是对他们的创新最大的肯定。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奖杯的作用却不仅仅于此,“闯先生”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自我宣传和推广,而金奖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号召力,这才使得“闯先生”创业团队得到了更广发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类似于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这里不仅汇聚了各种创新创业的新点子,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汇,同时也能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和理念。一旦成功更会省下很多宣传和推广的力气,并且更容易得到社会上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说到这里,就转到另外一点上了,那就是创业者对于身边平台,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经过团组织牵线,“闯先生”成为在杭州举行的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赛后服务商。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刘亚男告诉记者,得到团天津市委和天津市学联支持,“闯先生”发起了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爱闯会”,将进一步助推天津高校中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共青团组织将通过实施“大学生创业阳光助力行动”、“创业贷款快易免”计划等项目,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提供培训和帮扶,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创业。

如上述提到的天津市团委,天津市学生联合会,以及“闯先生”的大本营南开大学都可以说是给了“闯先生”巨大的支持,在闯先生的发展初期起到了十分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青年创业者大多除了少量的专业知识和略高于大众化的文化素质创业初期并不具备太多自身上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资源和资金上。但大学生恰恰可以利用其学生的身份优势充分利用起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团委甚至政府鼓励创业的相关部门为机构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取得支持和帮助。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政策。政策可以说是创业者生存的土壤,今年来,由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也由于经济转型等原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创业,也不同程度的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因此,能否利用好这些创业政策也是创业者成败的关键所在。天津市的创业政策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由自主创业的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可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保留学籍两年。三.创业培训指导大学生 四.企业家倒是签带徒授业协议 五.实践基地为创业搭平台 六.专项资金保障创业

七.在高校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且租赁房屋的,给予房租补贴。八.无息贷款与贴息贷款“双保证”

常言道,智者当借力而行。再好的创业者个人能力也是有限的,如何扬起创业的风帆,借好政策的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需要创业者们对最新出台的政策有着全面而及时的了解,创业者们必须要保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同时,也应尽可能对政策的深层含义有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懂得如何合理地去运用政策与创业者自身实际相结合。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要有深刻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的洞悉市场行情,合理进行市场选择,对自身进行准确而清晰的市场定位,抓住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着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对市场解读的能力常常决定着创业者的创业选择方向,所以,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对市场信息有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应尽量避免进入陌生行业,如果进入陌生行业至少要进行一定的系统化学习和信息获取。

当然,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创业者主观因素也常常在创业初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创业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胆量。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创业者最忌讳的是试试看的心态,安稳的退路往往容易使人丧失斗志。个人性格上的优势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的性格不具有先天的优劣,每种性格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可能在创业中取得成功。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说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我们都比须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获取新的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理想,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受到企业的束缚,他们崇尚发挥和实现自我,从而选择了创业道路。但是在那么多创业者中成功者却并不占多数。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在2%-3%,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创业成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前提的。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都有一定的国家政策扶持,但很多的政策是难以操作的,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创业的大学生们很难得到真正的扶持。并且虽然大学生在创业中具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优势和旺盛的精力,但是他们所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是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有的喜欢纸上谈兵,不去实际实践;还有的是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改善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要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的创业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需要他们给予支持,给创业者继续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就是大学生自己需要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在校期间学好知识,构建起较完备的创业知识机构。如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另外就是培养一些必要的创业素质。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有可能在创业道路上有所进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篇2: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从高校角度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十分关心,且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找出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新的制度,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出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教育缺失

引言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各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成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张局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因综合素质较低、心理素质较差、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差或因病、因残被招聘单位歧视,而在大学毕业时没有顺利就业的学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困难群体”,而是以能否顺利就业为标准来加以界定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和“就业难”三

[1]种类型。

(一)“有业不就”者

是指依据自身的条件有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而因学生本人或家庭的原因不去就业者。这一部分学生包括:一是因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或个人感到学历低而暂时不想就业,打算提升学历或到国外进修者。二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跳来跳去,不是被单位炒,就是自己炒单位;赋闲在家的时问多,在单位上班的时间少。在这一类型中,就业期望值过高者所占比例最大。

(二)“有业难就 ”者

是指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岗位,但因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偏僻、缺乏吃苦精神、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者。如因强烈自卑心理,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参加应聘时没有自信心,不敢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又如,因就业压力过大,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不能迅速做出有效的选择,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2]再如,因学业成绩差,缺乏专业技能,而不受单位青睐。

(三)“就业难”者

这里特指因受歧视而造成的就业难。这是一个为人们所同情的群体,也是一个备受歧视的群体。他们因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身高、容貌、健康甚至工作经验等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失去了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在这一类人中,性别歧视最突出,身

[3]高、容貌歧视最无奈,健康状况歧视最残酷。

二、从高校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就业环境的因素,又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同时还有政府法律政策的缺位,但是无论如何高校都难逃其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所生产的产

[4]品、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做到适销对路。产品的不合格或产品的积压,都只能说明高校教育的缺失。因

此,如果不尽快填补教育与市场之间的缝隙,不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形势是很难得以缓解的。

(一)招生宣传不到位

据了解,每年新生报到后都有近2%的同学要求调换专业。这种情况与学校招生宣传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高校招生简章过于简单,对专业建设、专业主要课程、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技能,以及

[5]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等,都很少有详尽的说明。学生在入学时不了解所学专业,入学后

对专业学习无兴趣,毕业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就业这一难题。

因此,作为高校要解决就业难,首先要从招生做起,通过有针对性的招生简章、学校网站、报纸、电视、电台等做到宣传到位。有条件的学校在招生期间要设立招生咨询室、咨询电话,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学生及家长对所报考专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方便考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避开某些行业企业对用工的苛刻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专业设置未能贴近市场需求

近年来,虽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一些行业企业却人才匮乏,急需一些技能型人才。其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的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

[7]的高校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作为高校要

下大力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在专业设置上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注意具有前瞻性,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用特色、品牌赢得市场,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获悉:一些毕业生认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难以同工作实际相结合,实际操作技能欠缺,无法胜任岗位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可塑性虽然强,综合素质不错,但上岗前还必须对其进行再培训。一个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高校虽然加大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培训,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的改善明显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不顾专业特点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一二百人,教师根本无法兼顾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指导。

因此,要改变大学生“有业难就”的状况,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市场需求出发变革教学模式,变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为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理论为技能服务,通过技能提升理

[8]论。同时要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努力做到通过“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实现与企业囤竺的零距离对接,通过对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免费再培训制度,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

(四)缺乏有效的就业技巧指导

毋庸讳言,学习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而具备了这些能力,却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同样也会沦为“就业困难群体”。有些学生书生气十足,对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不善于与人交流。加之缺乏基本的自我推销能力,使得有些学生尽管有些才华,也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赏识自己。对此,除了学生自己注意加强自身锻炼外,学校要把自我推销能力列入素质和能力培养计划,结合各专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列入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采取开设就业技巧讲座、举办模拟招聘面试等各种有效措施,丰富学生的社交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9]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应对能力,了解不同性格的人的接受心理,掌握就业技巧,提高自我推销能力。

(五)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患亚健康心理疾病者,大学生最多。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中的一员,这与我们的高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们的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把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简单地归咎于家庭遗传,对一些性格偏执的学生,没有做细心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是青年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时期,作为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品质的养成教育,尤其是要做好毕业生

[10]就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建设,定期进行讲座及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

疏导和治疗。职业指导人员要全面客观地把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学生树立良好心态,排除诸多负面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正视挫折,树立自信心,变压力为动力。

(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停留于在表面工作上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至今才走过了不足20年的时间,但在整体上也算取得了比较大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就目前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现状和形势来看,创业教育仍然处

[11]于起步和试点阶段,而在我国各高校教育中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

教育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比如我国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也仅限在创业实务的表面工作上,创业教育的实施规程也相对不完善不科学,没能把创业教育的思想意识融入到学校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体系中去,且我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我国高校很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觉得高校是否开展创业教育在于学校和个人时间宽裕的程度,然而高校是否置创业教育在我们大学生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无所谓地位,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三、改革高校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技能与知识并重

完善专业设置,加快学科建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所设置的专业没有自身的特点,开设的专业都太过于大众化、普通化、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相应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改变目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和科研两套评价体系,教学归教学,科研归科研。对擅长科研与擅长教学的大学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制定适合教学型教师的薪酬体系和晋级晋升通道,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授们回归教学讲台,鼓励教师潜心教学,专心培养人才。

人民日报曾报道,温州近几年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经营管理的大学生,工作并不好找,月薪至多两三千 ,掌握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则是众多企业争抢的“宝贝”,月收入通常在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已是迫在眉睫。但这里应当注意,一要专业设置合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二要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改变目前大学考试“严进宽出”的现状,实行“宽进严出”的高校淘汰机制,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后才能毕业,让大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敢懈怠,专心学习。即降低进入大学的门槛,实行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严格把关,增加淘汰率,让学生不敢掉以轻心。同时,高校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应进行改革创新——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高大学“含金量”。

(三)推行“订单式”的教学方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合作“订单”这种形式,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问题、技术应用性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直接

[12]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提升就业指导

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是关乎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大环节。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就业工作,开设有关大学生关于指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选修课,提升就业能力和培养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做好就业信息的服务工作,建立良好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加强对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市场预测,为毕业生提高充分的就业信息,拓展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就业桥梁,组织大型的双选会等,将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走出校园;加强国家、企业、高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探索定向培养和人才输送等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就业数据库,增强就业人员信息的流动性和全面性、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和就业率。

(五)密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学校学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也是学生是否能比较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因此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就更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去寻找和加强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契机

[13]。

高校要牵头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作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虚心的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深入参与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所积累的经验,准确定位企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密切联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激励机制,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总结

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政策上给与必要的支持,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解决供给的需求矛盾,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加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队伍”中,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毕业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综合能力的强化,转变就业观念,拆掉原有的“就业之墙”。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助力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想.业大学生就压力与择业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55-56.[2]史海琦.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分析[J].价值工程,2011(29):247-248.[3]高瑶,马润宝.基于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态探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31-33.[4]霍晓亮、张正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报,2007(1):67-68.[5]张珊,吴珍.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与对策[J].才智,2010(16):262..[6]张光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240.[7]王琪,方焕新,曾杰豪.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1152.

[8]夏建军,郭飞,王学军.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6:110~1113.

[9]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0]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1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10.[12]刘向锋,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35

篇3: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1 茶学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1 茶学与茶产业链

现如今, 我国的茶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中, 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茶叶的种植、茶叶的加工与储存、茶叶的流通过程以及茶叶在市场中的消费情况, 每个过程都是相互依存的, 不能独立存在。对于我国茶产业链而言, 其发展的要求就是注重产业内部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利益互补。

我国是一个茶学非常悠久的国家, 也正是因为这样, 我国的茶产业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 我国茶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 尤其是茶农、茶场以及基地都在不同程度上逐渐的扩大,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茶企业, 挖掘更多的茶基地作为企业的发展基础, 和工作的茶农签订公平的合约, 并为茶农提供合适的原材料[1]。近年来, 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飞快的发展, 茶文化也在不断对其进行有效的融合, 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 制茶的原理、制茶的工序以及制茶的技术都在不断的提升。我国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 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不但可以满足各大茶企的发展要求, 还可以提升茶叶的质量以及工作的效率。茶叶的流通过程共有两个环节, 分别是茶叶的批发与茶叶的零售, 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改善茶叶的流通渠道以及提高茶叶的流通制度。据相关调查了解到, 茶叶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 内销市场没有限制, 出口市场也在不断的扩展, 与此同时, 引进新型的保鲜技术、包装技术与材料、质量安全的检验技术、质量品质的检验技术、物流的管理技术以及现代营销的技术运用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茶企的发展。对茶叶的消费而言, 传统的消费模式主要是进行零售的散装茶, 或者在各大有影响力的茶庄、超市等售卖;而当下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各大茶企也在不断的壮大, 传统零售的消费模式已经转变成包装式的模式, 并在各大茶庄以及超市中售卖[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茶企的不断壮大, 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与此同时, 茶产业已经逐渐推广到工业、文化、医药、餐饮、旅游等企业。

1.2 茶学专业中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与之相关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发展空间也在不断的扩展, 相关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各大院校的用人单位也在不断的增多。据相关调查了解到, 茶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高达90%, 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 就业范围非常广, 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正规的茶企中, 公司福利与薪资待遇都非常可观, 因此, 茶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选择与茶相关的企业。

据相关的调查了解到, 大多的大学生都选择茶叶销售这一方面, 而进行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以及茶叶研发的学生却少之又少, 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在从事茶工作的内容也都是关于茶叶销售, 这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实质性的变化[3]。与此同时, 大多数的茶企都在不同程度上挖掘茶相关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样, 各大院校都在不断的扩展茶学专业, 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茶专业。但是随着茶专业的学生不断的增加, 相关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因此国家与各大院校都在积极引导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效果一直不容乐观。

2 影响大学生挖掘创业潜质的因素

创业机会的含义是有很强的吸引力以及合适的商业机会或者市场机会, 并且可以在各大企业中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或者增加价值。我国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就业慢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没有抓住机会, 以此可知, 具有高效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大学生只有在就业中及时的发现机会、评估机会、改进机会, 才能了解创业的经验、创业的知识结构、以及创业的社会网络[4]。

众所周知, 大学生只有有效的抓住机会, 并且自身具备充足的经验, 才能在紧张的就业中占据先机。只有在创业前总结经验, 并且准确的抓住就业机会, 大学生才能在首次创业中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大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是无法掌握创业经验的, 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领悟到市场的分析能力、人脉的扩展能力、信息的搜索能力以及组织的策划能力, 才能在创业中对突发的状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尤其是当下的茶文化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茶专业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联想思维能力, 更全面的了解茶文化的内容, 如营销学、管理学、法律学、财务学、以及运筹学等进行有效的融合, 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就业率可以提升[5]。随着茶产业链的不断壮大, 对于相关的信息资源必须进行及时的整理, 只有安全的社会网络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与此同时, 也只有大学生自身的社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掌握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 才能在创业的时候有效地抓住机会。

3 完善大学生创业潜质的措施

3.1 改进创业教学体系

若想在茶学的发展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 国家以及各大院校必须改进创业教学体系[6]。茶专业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增强学生的市场观念, 尤其是在当下的茶文化市场中, 学校更加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的情况完善教育课程体系, 并将创业课程有效的融入教学大纲中, 进行开放式教学, 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整理并优化教学内容, 不但要注重创业课程的教学关键点, 还要定期开设一些相关的指导课程, 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例如, 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中,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对于创业教育课程的制度、实践活动中的内容都能准确的了解, 才能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体系以及系统。学校也可以对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查, 掌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 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等, 并将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等都融入到课程中, 定期进行一些相关的比赛, 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

3.2 完善社会网络建设

若想在茶学的发展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 相关的茶文化部门必须完善社会网络建设[7]。茶专业的大学生获取创业机会的信息, 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利用社会网络, 以此同时, 关于创业机会的创新以及创业过程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在社会网络中得到, 因此, 相关的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必须引领大学生关注社会网络中的交往, 也可以允许学生自己或团队建立一个社会网络, 不断的开阔创业渠道, 并以此建立一个创业机会分析的桥梁。教师在授教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 并重视这种变化,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及时的沟通, 并定期开设一些专题的讲座或者成立一些社交之类的课程, 还可以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 以此促进社会网络的进步。

3.3 提醒大学生注重技术、市场、政策环境的发展

若想在茶学的发展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 茶专业的教师必须提醒大学生注重茶文化的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环境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茶文化的授课时, 只关心本专业的知识理论, 忽视了其他专业的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环境, 致使学生的技能逐渐的减退, 创业机会分析能力的形成也受到了限制, 由此可见, 教师只有在授教时提醒大家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以及茶企业的创新,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茶产业中抓住创业的机会[8]。例如, 教师可以积极引领学生每天定时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杂志、报刊的阅读以及相关网站的浏览, 并从中寻找一些重要的茶文化信息, 以此提高自身的创业机会分析能力。

4 结论

现如今, 我国茶学的应用越来越多, 从传统的第一茶产业已经发展到当下的第三茶产业, 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 相关的专业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 大学生若想早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必须重视茶学的发展并抓住机会, 才能成功进行自主创业。就各大院校而言,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善课程的教育体系, 将茶学作为选修课增加到大学生的课程中, 并提醒学生时刻关注茶产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 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 以此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丽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宜宾学院“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班”为例[J].技术与市场, 2015, 12 (01) :382-383.

[2]甘锦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01 (06) :80-81.

[3]雷世文.高校产学研与大学生创业---北京特色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路径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 06 (09) :107-110.

[4]周海英.从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视角谈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J].福建茶叶, 2016, 08 (03) :15-16.

[5]杨洋.论大学生创业对转变传统茶产业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J].福建茶叶, 2016, 09 (05) :242-243.

[6]程书静.中药产业链与大学生创业机会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20 (02) :90-91.

[7]谢秀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J].职教通讯, 2013, 08 (03) :56-59.

篇4: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60万人,2012年680万人,2013年更是达到699万人之多,然而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只有仅仅的33%。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高校教育配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等问题也使得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近些年来众多成功的创业案例使得许多大学生逐渐转变了原来的就业观念,配合着政府与学校的创业扶植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下面就分析一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政府对高新创新企业的政策优惠。

2.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与鼓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信息与机会。

二.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1.大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启动资金不足,社会阅历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国内外企业竞争压力大,市场不稳定,创业阻力大。

大学生创业的劣势在很多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不断克服,与劣势相比,大学生创业的优势较为明显,大量的优惠政策及资源会使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能够更加平缓的过渡,坚定自身的创业信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普遍的的当今社会,让自己的创业项目具有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创业人的必修之课程。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来不外乎三种核心竞争力:延展性,有用性及独特性。即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为客户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以及培养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独特性。

对初涉创业领域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谈及延展性为之过早,但在单一种类的创业项目尚未有所小成之前略有些纸上谈兵。就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接触到最多的目标人群就是大学生本身。如何发掘出大学生最深层次的需求,如何为大学生本身创造最大的用户价值以及如何突破大学生传统思维培养独特性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即如何培养有用性和独特性。

就本校内的需求情况来看,据分析,大学生日常购买的商品中,日化用品和食品占据最主导地位,其次则是书籍文具,然后是各种日常用品,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在跳蚤市场购买过产品,而每年甚至超过80%的大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出售自己的二手商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然而,这个市场目前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例如:摆摊地点不固定,摆摊时间的随机性(甚至直接将二手商品出清给了废品回收),以及往往买卖双方都不会认真关注市场相关信息。所以就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具有严重信息缺陷的不规范市场,结果必然是市场功能难以发挥。这个市场最终的结果是大量有价值的商品被废弃或直接进入了废品回收的深渊(从实际来看,它确实符合这种特性)。不仅买卖双方的利益都不能够达到最大化,双方的利益总和也是非常之小。

而如果对这个市场加以规划,规划了相对稳定的时间地点和商品流通度,则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此市场的运行效率,因此,建设一个大学生二手商品交易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本文探讨的最主要内容。

二手交易平台的建设现如今大多以二手交易网站为主,且发展初具规模,一般有两种形式:拍卖网站及交易信息论坛。但二者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讲,都存在一定缺陷。拍卖网站占用时间较长,且拍卖物大都是价值较高的商品,显然不适用于学生们的闲置生活用品。论坛虽然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交易信息及联系,起到了沟通双方的作用,但交易模式较为低级,非专业交易平台。一是没有对交易品的合理分类,二是对交易双方搜查所需信息造成不便。为解决高校二手交易的供需问题,高校校园二手交易网站应运而生。

高校校园二手交易网站的基本模式是年级较大的学生将自己闲置不用的一些二手物品信息发布出去,有需求者登录网站查找所需物品。现在很多大学在毕业季都会产生跳蚤市场一类的交易市场。在学校面貌方面,影响了校容;对交易双方而言,交易时间收到限制,交易地点也颇有不便。通过二手交易网站规范了学校二手市场的运作,也便利了供需双方,提高了交易效率。

这种校园电子商务的模式类似于普通电子商务,但与其相比拥有较大优势,一、在网络成本方面,高校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电脑普及率,校园网络成本低,网络环境较好;二、具有安全的交易环境,由于对象是大学生,交易平台上双方提供的都是真实的联系方式,商品的质量有保证,价格也有商量的余地。三、便捷的配送方式,校园电子商务交易范围一般是在校园内,也可扩展到其他校园。在货物配送方面,较短的距离为其节省不少成本,体现校园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

校园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模式:C2C,B2C。而二手交易平台在此的应用也不例外。C2C交易平台主要是提供收费平台供供需双方使用,对每一笔完成的交易收取一定的佣金,然而这种模式在时效性及供需双方交易有效性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试想一个临近毕业的学生是否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想如何让自己的二手商品卖得一个好价钱?是否会耗费精力去和平台挂钩然后守株待兔?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所以这种模式在无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中并不受欢迎。

结合上文,想要完善一个市场的市场功能,从时间上来说,较为固定的时间换来的是市场效率和市场功能的最大化,而跳蚤市场这种的二手交易市场具有时间上很明显的分界点,即毕业季过于膨胀,而非毕业季惨淡经营。导致二手商品易于滞销,同时需求方难以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二手商品。作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是不管收入之高低,惟争销量之多寡。在这种环境下,一个自主运营的二手商品平台会比简单的门户平台更能取得买卖双方的青睐。

以本项目为例,大学生典当租赁应用到B2C模式的同时,还引用了新型的消费模式O2O。我们在网上发布通过学生典当及现金采购而来的商品信息,在线上进行推广宣传,有需用户在网站上可以和我们进行交流,协商议价,下单购买支付,同时,在线下还设有自己的实体店铺,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商品的购买后,可以到实体店铺直接取货,当消费者完成对商品的使用后,可以再次登录网站去进行消费体验的反馈,线下用户引到线上交流,线上体验等行为,实现O2O闭环。通过网站后台对学生们的租赁消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可以有效的实现精准营销。

面对如今社会就业形势,作为最具优势的社会创业群体,应正视面前的社会现实和面临的机会,创新创业,而以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建设为创业起点同时也是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同时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通过网上商城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更能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的初步了解,为今后的专业工作积累相关经验。

篇5: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三、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跟实践有什么关系呢?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Page ? * *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现实意义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后来的几年里,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03年的毕业生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2004年的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达到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

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再加上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异常严峻了。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一直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环境单一,基本上是文理分开,学文的人不懂科学技术,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素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理工农医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过分“专业化”,只强调技术教育,其严重后果就是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导致教育侧重于选拔精英,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自然倾向于向学生灌输认知性,培养认知性能力。虽然教改的重要内容是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但事实上收效不大。大学教育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现

今的大学生往往为了学分和考试,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且大学教育仍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课程繁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教师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偏重于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在我国教育的大形势下,许多 学校学习有大的变革,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宽松,很多在校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把时间花费在电脑游戏等其他事情上。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境地上,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都是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对学习不是很上心。到真正毕业时,才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没学或没学好。在后来企业对就职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时,他们根本不能完成的整个过程。许多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对将要去求职的公司根本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在面试前,准备不充分。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匆匆忙忙赶到面试地点。这对企业来说,他们显然不会希望这样的人到他们公司工作。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追求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一味追求高薪和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在地域选择上,仍然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大部分人认为到基层或西部工作会限制自己的发展,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毕业生怕吃苦,不乐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后果就是到最后,好的工作没签上,而收入相对较少的不愿意去。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近几年来一直在增大扩招比例,大学毕业生年年增多。部分高校盲目增设新的专业和院系。导致本来就不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再加上专业新,就业就更成问题了。还有的学校把资金主要用于扩建校区,减少了对自己优势专业的投资。这样使得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减少,毕业生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另外,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目标盲目,不了解单位的招聘信息情况,单位也不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同时现在就业市场往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有人事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有教育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还有劳动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这就造成了单位和毕业生的重复性“奔跑”,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或找到合适的单位。这一切很大都与政府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宏观的调控不到位有关。客观原因用实践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的观点是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我们必须坚持

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学生就业,是从认识的积累走向认识的实践第一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大学生的意识(即知识结构)与社会、工作的需要有严重断层。实践是改造物质世界,这其中能否把正确的意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很重要。在校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利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的培养。用实践的观点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理论知识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大部分都是正确的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指导作用。因此,在校大学生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学好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为将来的实践做好足够的理论储备,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有很好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能仅拘于书本和课堂,要有目的地参加一些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等)加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志愿者活动等,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获取与就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在拥有雄厚的竞争实力和足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灵活择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到基层工作,在那里我们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更好、更宽广的应用与

篇6: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

【熊希灵的回答(13票)】: 这种问题传播学怎么解释我不了解,但这必须是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啊,已经有实证研究在做过了,很有意思的是,结论跟题主的假设正好相反:

相对于现实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被试为大学生)。

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参与者自我报告在facebook上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一系列7点量表),然后再报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

第二部分是另外找了一群被试,让他们报告自己关系亲密的3个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以及关系一般的3个人,然后评价他们现实生活中过得快乐与否,然后再让他们看两分钟这几个人的facebook页面,再评价他们在facebook上表现的是开心还是难过(同样是一系列量表)。结论上面已经说了,再给大家呈现一下他们的结果图吧。

结果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统计显著,交互作用图上都看得出很明显嘛!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达因为是会比较公开的,所以都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而表达积极正面情绪,更符合社会化好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自觉地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得更积极向上。

虽然结论与题主相反,其实题主的假设也是有道理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得到朋友圈的关怀,是能有效缓解生活中遇到的负面事件的——但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亲密朋友倾诉而不是放到社交网络上。

最后提一句,这个研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做的,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参考文献的作者,他还做了很多类似社交网络的研究。

参考文献:Qiu, L., Lin, H., Leung, A.K., & Tov, W.(2012).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RosemaryGuan的回答(11票)】: 之前只讨论了人际传播方面的可能性,忘记写另外一种可能,已补全,请耐心向下看(喂你想多了这么长谁会看(╯‵□′)╯︵┻━┻)——————————补充后的版本的分割线————————

这是个好问题,但弱弱说一句,提法不太对……

首先,严格来讲,这个假设是不具备研究价值的。我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个判断是否科学取决于两点:

1、可重复性。即该假设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加以复制,也就是说要排除某个判断的偶然性;

2、可证伪性。这是波普尔的理论。就我的了解,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说法。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简单来讲,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有边界,才有研究的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好像挺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物理学里的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就是理论必须有边界的实例。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假设不具备研究的价值呢?要从上面两个参考标准入手。可重复性涉及到具体操作,暂且不表。问题主要出在可证伪性上——这个假设表述得过于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证伪。回到题主的假设: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PS.强迫症表示标点有问题不能忍……求题主改一下……)这一假设主要有几个明显的问题:

1、“相较于现实”。这个“现实”是怎样的现实?题主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以便研究者界定研究背景。具体来讲,就是说题主需要具体到是“相较于现实中的哪些行为”。

2、“人们”。这个“人们”指哪些人?我能理解题主说的是普遍性,但是这个普遍性没有具体数据支持,所以不能证明普遍意义上的“人们”都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等。研究对象没法确定的话,这个假设就没法展开研究。因此题主需要规定这个“人们”具体指哪些人群。比如说,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的群体?还是以性别作为划分的群体?甚至是以性向作为划分的群体(doge严肃脸)?

PS.”在社交网络中“这一点就是正确的提法,因为至少确定了一个具体的场合,给出了一定界限。

那么抛开问题的错误提法,以我的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对于一些(自己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很积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为什么更多的是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理解有误的话请指出~)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这并不单单是传播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鉴于后两点我只是略懂皮毛就不瞎说了,简单说一说传播学方面(咳咳其实这个也只能说是略懂皮毛= =)。先来确定一下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属于哪种传播模式吧~严格来说,这种传播基于人的社交关系,因此暂时按照这一点将它确定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百度之~就不展开说啦)。

(PS.说暂时是因为有另外的可能性,之后再说。)这也是我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的原因。因为理论上讲,人际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受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观的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结果很多时候也不具备普遍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严格来讲传播学也是个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 恩我好像有点跑题了……回到正题。

确定了这个问题属于人际传播的问题之后,来看一看人际传播领域有哪些内容可以为我们所用~ 相关理论非常之多,为了避免题主大海捞针,我以个人名义来定个位(doge严肃脸)。我认为有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一、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的理论。

”本相“不用解释,字面意思。”装相“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废话当然有啊,不然大家都去做影帝影后好啦==),但是也含有假相。

这个假相就是导致题主所述行为的重要变量。你看到对方形象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假相在“装相”中所占的比例。

人的交往中有一个难以摆脱的悖论:一方面,人渴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行动来定义自己,即希望对方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展示给对方的形象,不要有除此以外的固定印象;一方面,人又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别人,因此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别人。

那么为了实现前一个渴望,人们会本能地在社交中展现“装相”,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现实中”的表现。而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装相“会越来越不真实。

当人以某种标准来展示自己以符合社会规范他人期待等等一系列内容之后,“装相”会压倒“本相”,发展到极端,“本相”也会被认为是“装相”。

但是人既然有“本相”,那就一定会有表露的冲动和时机(不管表露的方式是什么),否则这样痛苦的矛盾足以逼疯一个人。这样的“本相”范围很广,可以是某个人隐藏得很深的恶意、压抑,可以是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冲动和渴望(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一些轻易不能表露的情绪。

而表露的方式就更广了,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泄途径。而在题主的假设中,一部分人的表露方式就是社交网络。网络的匿名性具备让人表露“本相”的客观条件,因为一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有更多安全感和更少的责任感(责任感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体)。那社交网络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理论上来讲,社交网络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的。因为你可以选择屏蔽某些人,因为你所发的信息在你自己看来是相对安全的。那在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本相”的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责任。

你不必担心某句话说错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坏的影响(因为你已经谨慎地选择了传播对象),也不用担心个人的情绪发泄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只要不是恶意的、有指向性的发泄应该不会有人因为这个绝交吧……),所以这个环境能够让你以最低的成本缓解“本相”和“装相”之间矛盾而产生的痛苦,何不善加利用呢~

二、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的“约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

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

1、开放区(Open Area)。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和你都知道的内容,即可以公开的信息;

2、盲区(Blind Area)。由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内容,即“他人眼中的你”;

3、无知/隐藏区(Hidde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内容,即“你向他人隐瞒的部分”;

4、封闭区(Unkow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内容,即每个人身上尚未被挖掘的内容或潜能。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吧,遇到某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你的行为可能会令你产生类似于“卧槽我居然还能这么机智(依然doge严肃脸)”的感觉,这就是你在封闭区的个人信息被释放了出来。

一般来说,你和你的传播对象同时处在开放区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传播,也就是题主认为的“现实中”人的表现。

那继续往下分析,按照题主的假设,那些在社交网络展示负面情绪的人,其实是将原本处在无知/隐藏区的内容移到了开放区,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对方原本没让你知道的内容,人际传播达成。

而导致这种转移的动机非常复杂,题主有兴趣可以再结合心理学深入研究一下。

————————我是来补充另一种可能性的分割线————————

上面说到,暂时将这个假设认定为人际传播的模式进行讨论。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大众传播学有一个理论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

当然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全是两个研究体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理论不适用于人际传播模式。但如果转换一下视角,将传播者视为受众,将社交网络视作受众所选择的传播媒介(这个设定实际上不成立,因此只能说是勉强),那么勉强也可以算是一种大众传播模式。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众传播的理论是不是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一家之谈,题主请谨慎选择)。

先来解释一下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般的大众传播理论是从媒介出发,讨论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

这个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传播媒介时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卡茨认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会令人产生需求,这样的需求又导致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这样的期待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也就是说,受众个体的需求是导致媒体接触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将这个理论套用在题主的假设上,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在“现实”中表现得平静甚至积极的人,出于何种动机或者怎样的需求,选择了社交网络作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场所?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麦奎尔(DenisMcQuail)的动机矩阵。(注:图中 【

13、进去】应为

13、进取】)

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

回到题主的问题。显然,在社交网络表达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感方面的动机(也许有认知方面的动机,但这个倾向并不明显)。

那么对应起来,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分析“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的心理动机: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自我维护,有的人可能只是出于表达需求。或者有的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比如和朋友或者男/女朋友吵架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很伤心之类)。

但是归根结底,题主的问题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平静或者积极的人,出于某种心理动机,选择了社交网络这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内心(表达负面情绪)需求的方式来表露自己,以获得内心平静。也就是说这个人选择了使用社交网络来满足表达情绪的需求。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能够说明问题~ ————————我是终于写完了手都快断了的分割线————————

本来要早睡的人由于看到了题主的问题拖到了现在(╯‵□′)╯︵┻━┻……

于是题主你赔我美容觉!!(╯‵□′)╯︵┻━┻ JUST KIDDING~ 答案中所有理论都是真的我没有瞎编QAQ(可以百度or谷歌查询)。

BUT因为是我根据脑子里的内容自行整理的,基本没有直接引用,所以没法给链接什么的,求不被喷(喂你有多怕被喷-_-!)~T_T 另,如果题主需要相关书籍我之后整理一下给你个书单吧(其实是因为实在写不动了嘤嘤嘤)~也欢迎大家指正内容里的错误(别想了这么长的东西谁会看,(╯‵□′)╯︵┻━┻)。恩第一次写这么这么这么长的内容,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呐喊一次,题主赔我美容觉!!(╯‵□′)╯︵┻━┻ 【婉姗的回答(2票)】: 感谢 @Rosemary Guan 的答案,如她所说这行为背后确实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感谢她从传播学角度的专业分析,非心理学人士尝试一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选择在现实向特定的人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社交网络传播,有时候会选择在非社交网络传播? 简单说来,是预期值的不同。

我们在传播负面信息和心情的时候,都是希望有回应的。在现实里跟特定的人传播时,会希望对方能用心倾听、及时回应,而且回应的内容是自己希望听到的。有时候我们希望听到的是安慰,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得到建议。甚至对方回应的速度、表情、语气……都是关键。

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会有受伤的感觉。但如果有贴心知交、我会选择向他传播,因为我确信他会给我想要的回应。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对象,我就会放弃这样的传播方式、转向在网络上传播。

在网络上传播就等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因为发布的时候我不是向特定的人发布,所以我不会期望他能给我想要的回应。

在社交网络上传播、或许我会希望特定的某个人看到而给我回应,但是如果他没有给我回应、我可以安慰自己说他没看到。但如果是现实里面对面传播我就没法这样安慰自己了。如果是在非社交网络上传播,期望值就更低了。类似有点买彩票的心理,如果有人回应那就是中彩票了,如果没人回应那就是正常的。

这里衍生了一个话题,就是社交网络究竟是让我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了?

我的观点是:社交网络只是人脉维持工具,它方便了我们维持人脉但疏远了人心的距离。

面对面的交流是亲近关系无可替代的交流手段。我们早知道,面对面沟通时只有30%是通过文字表达的,有70%是通过表情、语气、肢体语言这些来传达的。社交网络的交流把70%都去掉了,只剩下最无关紧要的文字部分。

还有就是物以稀为贵。以前我们彼此之间可能几年才有一次见面机会、平时我们只能偶通书信或打电话,所以我们都会格外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但现在社交网络让这一切都变得太方便了,反而不珍惜。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的时候,家乡的朋友来我所在的城市都会见面,但我回到家乡去大家反而聚得少了。

回到题主的提问,其实分享负面信息和情绪是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的,因为这能让我们更了解真实的对方。即使我们没有及时给对方想要的回应让对方感觉受伤、我们也是有机会去调整彼此的相处方式的。

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选择要么自己憋着、要么找身边人倾诉,有了社交网络我们选择多了,更少向身边人分享真实的自我、人心也就更远。【乔老的回答(3票)】: 如果你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的人跟你都不熟,结果你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惊喜party,你会不会开心的要死??

其实这就跟题主说的一样,求关注,求被了解,求被爱。其实人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注,有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高人一等等等。就像打球的时候有女神在,男生就会打的格外卖力一样。都是一样的心理。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

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守在你身边听你讲那些喜怒哀乐,但是不说或者是你身边的人不适合分享那些小心思。这就是有些女生嘴里说着没事回头就在社交媒体上倾诉的一干二净。2面子

如果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你能怎么想??要生日礼物的呗~~毕竟有些话不适合现实中对某些人诉说,所以发到社交网络上让别人看到,这种人性交往中的软暴力正好满足了某些人在现实中求而不得某些心思。避免了一些尴尬的场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比起自己的目的,那些所谓的隐私暴露成本更低。3某个人

一个经常发动态的人不是因为他感触多,而是为了某个或某些能看到的人。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在空间回顾她和前男友的前尘往事,知道她想要重回到他的世界被拒绝,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琐碎的小事能换来他的一丝垂怜和悔意。【阿年的回答(2票)】: 综合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觉这几点是关键—— 【1.与人进行积极的互动消除矛盾感】 【2.分享倾诉的需求,人为产生被关爱感】

【3.寻找相同遭遇的”同伴“,消除”厄运只发生在自己“→”自己被孤立、特殊化“的感觉】

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是长期遗忘或者大彻大悟,是难以通过正能量就简单正负相消的。这三样行为的目的是”大彻大悟“,但实际上,得到的回应多也难以切实帮到现实生活,少则让人难以满足,加剧这类行为的持续,形成了一个偏恶性的循环。

【范迪塞尔的回答(1票)】: 因为人在很高兴的时候能自嗨或者身边有人可以分享,不需要去网络上找存在感。但是不开心或者寂寞的时候就需要安慰和存在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王尼玛的回答(0票)】: 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在社会中限制表达懦弱情绪,而悲伤的时候通过一些不经意的流露向旁人表达他们的情绪,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关怀。

而网络上表达的情绪浅显易懂。不是多了,是你们看不到罢了 【便当的回答(0票)】: 相对于有隐私的网络上人们更愿意发布负面消息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王了解的回答(0票)】: 招假期小时工,有电脑手机都可以做,每小时30左右时间自己安排,薪水每天结算不拖欠,有兴趣的加我QQ 710667578 了解细节。【Quartz的回答(0票)】: 因为社交网络是陌生人的网络,而现实是乡土环境的关系网,所以现实更好解决,陌生人的关系网如同大都市,乡土环境的现实关系如同农村乡村,所以你可以类比一下现实如同你初高中小学时的关系网,网络环境如同你在北上广,无依无靠,很多不受约束的环境,人们在商品社会的关系就像网络环境,难以自控,在现实就像乡土环境有人协调帮助,你可以看看乡土社会,与商品社会,人们的行为受什么约束了。

【黄鑫的回答(0票)】: 人更喜欢示强而不是示弱,问题不成立 事实上人更愿意在真实公开的网络上发表正面积极的言论,你如果每天说的都是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顺心、工作不开心,那最终会导致什么?在别人的眼里都是负面评价,被认为能量值很低

所以大部分人宁可装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至于负面言论,两个可能性多些

1、多在匿名网路中,因为可以隐藏真实的自己,例如豆瓣、陌陌、秘密、漂流瓶

2、本身社会价值比较低,比如学生、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 【JeffreyShieh的回答(0票)】: 在面对面中的抱怨通常是用声音表达的,在网络中则是文字表达的。

上一篇:成语“先忧后乐”的典故下一篇:新加坡留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