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24-07-15

《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这一部分掌握得好与坏关系到将来学习立方体几何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立方体图形,研究过立方体图形。我们两个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头脑反应迟缓,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近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在以后的长方体面表面积计算中灵活想象每一个面的位置的正确计算时,还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篇2:《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近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篇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 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8页, 看到了哪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三种物体。

学生回答后, 教师用多媒体闪动上述物体的长方体轮廓, 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 让学生在脑海里对长方体形成表象。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中引入长方体的物体, 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做准备。

二、利用实物, 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 (摸着长方体的面) :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我们把它叫作长方体的面, 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小长方体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指长方体的棱) 叫作长方体的棱, 先用手摸摸长方体的每条棱, 再用彩笔在自己的长方体物体上画出长方体的每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大家找一找, 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顶点。

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长方体图形上分别标上“面”、“棱”、“顶点”, 并让学生说说在摸面、棱、顶点时的手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 有利于他们对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认识。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 观察、交流。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那么长方体究竟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呢?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按照下面表格中的顺序认真进行观察,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并把结果填在表格中。

(2) 汇报、展示。

(1) 师: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指名汇报, 师生评判。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复述并板书:“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要注意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特殊情况说明。

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做适当的点评, 如果用课件, 可以动态演示两个相对的面移动后可重叠来说明完全相同。)

(2) 师: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你是怎样知道的? (明白哪些是相对的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先独立思考, 再同桌交流后教师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将三组不同方向的棱涂成不同的颜色, 并板书:棱三组4+4+4=12或4×3=12。再把“12”、“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填入表中。

(3) 师: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生回答师小结:

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你还能找出其他特点吗?

设计意图:把长方体的具体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 培养空间观念, 构建新知。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 师: (出示长方体框架) 要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 该怎么办?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引导, 要让学生明白实际上就是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2) 师:请同学们拿出细木条 (芦苇秆) 和橡皮泥, 小组合作共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大小自己决定, 边制作边思考“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得最好。

教师巡视, 对有困难的小组做适当提示: (1) 长方体的12条棱是一样长吗?可以分成几组? (2) 观察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有什么不同? (3) 相互平行的棱有什么特点?

展示学生作品后小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接着在长方体上标出长、宽、高, 并用彩笔标出其中的一组)

师:请同学们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想一想长方体的长、宽、高与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 了解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观察、思考, 进一步比较直观地抽象概括, 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把长方体先横放, 再竖放、侧放, 根据你摆放的不同情况, 分别指出它的长、宽、高。 (如下图)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位置变换的观察, 既防止学生死记硬背什么叫作长、宽、高, 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强化巩固, 整理延伸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巾盒, 并在盒子的6个面上分别标明前、后、左、右、上、下, 先观察它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个面和它相同, 再对前面、右面进行观察, 分别说出它们的形状、量量长和宽, 说出与它相同的面, 并把完全相同的面涂成同样的颜色。

课外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 其实长方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几件长方体的物体或包装箱, 选其中一件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然后再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篇4:《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方法与规则:请两个小组选出代表上台,下面的同学比划图形,谁猜得多那组就获胜。(多媒体展示)

游戏结束,刚才的小游戏获胜的是哪个组?好,咱们比一比后面的环节哪个小组能获胜。有没有信心?

刚才游戏中出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再加上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图形叫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评析】教师从游戏入手,在游戏中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既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小组探究,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认识面、棱、顶点。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都不陌生.现在,举起你手中的长方体,(环视)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有面。

师:刚才有同学说,有“面”真棒!你知道什么是面吗?(老师摸一摸,告诉同学什么是面。)(教师板书:面)

师: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

生:有边,有点硌手

师:真棒!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一条边,这条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还有什么?

生:这里尖尖的。

师:这里是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评析】通过自己动手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面、棱、顶点的概念。

2、小组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你想知道他们各部分的奥秘吗?好,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完成“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活动一。

小组展示并根据提示完成板书。

师利用课件总结。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有12条棱,每相对的4条棱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

【评析】学生自己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新知,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教师通过多媒体验证学生的认识,学生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顺利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问:看这个长方体框架,仔细观察,相交于同一顶点的棱有几条?指出这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现在,把手中的长方体平放在桌子上,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它的长、宽、高。

哪个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一下!

展示:同一个长方体,摆放位置不同,长、宽、高不同,

指出:平放在桌上的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中,垂直于桌面的棱的长度叫做高,其余两条长的为长,短的叫宽.

4、小组探究正方体特征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探究长方体特点的方法研究正方体的特点,完成“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活动二:

小组展示并根据提示完成板书。

师小结。

出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

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的长方体相比长、宽、高有什么变化?

生:长、宽、高相等,长方体变成了正方体。

师:那说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析】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一下黑板,你能根据板书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通过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觉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三、达标检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自主练习第2题

2、课外实践:思考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评析】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自我反思,体验收获的快乐

篇5:《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度,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 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感到这个内容以前学过,减轻学不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拿出实物模型,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它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其实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所以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模型,更加直观、形象,主动的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部分名称及关系。

(二) 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本节课小组为单位,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探索、讨论、交流,教师仅仅是他们当中平等的一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效益与快乐、成功的喜悦与陶醉、事后的回顾与反思……这样使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体验了探索的过程与方法,更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篇6:《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我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的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的不够充分。

2、课堂中老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还要从细微处去观察去捕捉。

3、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

上一篇:昨日重现少年的黄昏的杂文随笔下一篇:青年团员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