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业发展

2024-05-19

城市农业发展(精选8篇)

篇1:城市农业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本质本质本质本质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

摘要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面对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市场和政府的职能作用。而且,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量”的扩张而且要强调城市“质”的提升,我国多年来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城市化模式所造成的小城镇“有城无市”现象以及耕地资源的粗放使用、环境问题恶化等问题应引起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城市化

本质

小城镇

道路

市场机制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然而在我国却不仅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不高、现有城市质量较低等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而且人们在城市化本质的理解、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机制选择以及在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认识等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与差异。本文在对城市化内涵与本质的界定基础上,试图探析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路径选择问题。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本质

城市一词,由“城”和“市”所组成。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城”指的是围绕人群聚落而修筑起来的环形墙壁,是指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则是指人们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在“城”与“市”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概念“城市”一词中,“城”是城市的外形界定,“市”则是城市的核心内容,换言之,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城市能产生聚集经济的功效。

至于“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1983年,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了题为“若干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和发展小城镇的技术经济政策” 的研究课题,该课题曾对“城市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初步的界定②。指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然而,人口的聚集以及由此而形成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是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涵?换言之,一国城市化程度是否只是通过该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即可?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城市化与人口集中。城市化首先必须表现为一个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集中的过程,具体说就是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者说表现为一国人口从平面无限分散向有限空间集聚的过程。而这种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自发形成的、且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农村的强大“推力”和城市强大“拉力”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农村的“推力”来说,推动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力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劳动人口迅速增加和农业中主要生产要素土地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迫使农业人口向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转移;二是农产品收入弹性较低的现实促使农业劳动者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城市的“拉力”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所带来的较高的收入水平、更加方便和舒适的城市生活等无不极大地吸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第二,城市化与“经济活动的集聚”。尽管人口迁移是城 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它却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作为城市化,必然还是一个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因为随着人口集中于城市,经济活动也显然应该集聚于城市之中。这种经济活动的集聚,主要表现为:一是要素的集聚,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资本,都会不断地集聚于城市;二是生产的集聚,生产的集聚首先表现为第二产业的集聚,随后表现为第三产业的集聚;三是交换的集聚,这是因为城市不仅能为人们的交换提供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和交换所需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而且还能提供交换所需的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灵通的信息条件;四是消费的集聚,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必然使消费活动集聚。集中消费与分散消费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集中消费不仅能促成消费潮流的产生,从而形成消费方式社会化的效应;而且具有降低消费成本的功效;此外,集中消费还能创造出分散消费所不能创造的新产业,例如啤酒及饮料产业、面包、食品加工业、快餐餐饮业、超市、平价购物商业以及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保健等产业。

第三,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不管是人口的集聚,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体说,首先,城市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一方面,农村土地的使用日益集中,农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上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将大为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由此刺激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城市化必然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一方面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的规模,扩大了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而这种市场的扩大,必然刺激日用工业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满足了城市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而且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因为众多的城市人口拥有不同的生产技能,为不同企业招收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提供了多种选择。第三,城市化促进了商业、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劳动技术、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市场容量、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围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就使得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人口的聚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经济活动聚集所带来的规模生产活动产生了对供电、供水、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为第三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后,城市化在带动农业与工业发展、促使产品的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从而丰富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通过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科学、文化、娱乐、教育等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物质、精神两方面的丰富也就意味着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及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1989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所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我国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但多年来理论界在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却观点不一,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大城市为主论”;二是“中等城市为主论”;三是“小城镇为主论”;四是“大中小城市多元发展论”。尤其是在1998年中央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 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后,理论界仍没有放弃对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争论。

从实践发展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到1998年底,我国拥有城市671个,但建制镇却达到了18925个,城市和城镇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2.48倍和7.71倍。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的事实是,一方面,我国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及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沿海地区特大城市通过设置各类开发区,已使城市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有的甚至超过了老城区的用地规模,这显然表明,“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并未得到切实而有效的贯彻执行!

城市化的实质既然是通过追求集聚效益来变革社会经济结构,那么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就应该以效益为标准,而不能单单以规模为标准,只要集中带来的效益大于它带来的弊病,城市的规模就应该扩大,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必要人为地设定规模标准。实践证明,同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相比,大城市的经济结构更完善、市场发育更成熟、技术力量更雄厚,在资金、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等方面,城市比起小城镇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事实上,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的超前增长。大城市超前优先增长规律的具体表现是,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及规模增长迅速。如有关资料显示,英、美、日、韩等国,百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分别是23%、39%、37%和52%,而我国却只有6%;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大都市圈。大城市之所以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正在于大城市具有重大的规模经济优势。国际经验表明,规模较大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规模效益、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大的经济扩散效应。而且据有关专家分析,人口在1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都有正的规模经济效益,而100-400万人之间的城市规模净收益为最佳,只有当人口超过1000万人后,城市规模经济效益才呈现明显的负值状况。由此看来,我国现有城市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强行控制城市规模的扩大只会有碍城市的健康发展。此外,追求集聚效益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现代化,使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也就是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城市化道路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体数量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到诸如环境质量、收入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住房条件、服务设施、工作生活质量、教育程度、社会安全、福利水平等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城市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真正受益者。

三、政府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我国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阻碍在于过多的人为的行政干预。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走的是一条人为或主观控制城市化进程的曲折道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我国采取了一种“以行政手段干预人口迁移”的人为控制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时而我们超高速地发展城市化,时而又力图抑制城市化的发展。例如,“一五”时期和“三年大跃进”时期,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就非常惊人,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0.6%迅速增长到15.39%;1958年到1960年城镇化率更是从16.25%“爆发式”地增长到19.75%。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61-1965年又大量精简城市人口,使城市化率大幅度下降到1965年的17.74%。“文革”时期,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使城市化率进一步地从期初的17.86%下降到期末的17.34%。政策的频繁变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确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我们也确实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价格”杠杆对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的作用,市场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异常迅猛的发展。但是毋容置疑,在城市化这一重要领域,我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城市发展观”对一些理论研究者、城市居民乃至政府工作人员仍有相当的影响,以至于他们或主张通过各种途径来限制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仍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力图通过政府部门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发动方式来促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地转化为城镇,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城市(城镇)化。行政因素在城市规模确定、城乡要素流动和城市化道路选择等方面的渗透,使得市场很难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背景下,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城市的规模、要素的流动特别是人口的迁移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不能通过行政方式进行人为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或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人们的经济行为主要由市场或利益来调节引导。作为城市化主要表现形式的人口转移实际上应该是社会经济资源由低效率的农村向高效率的城市进行转移和聚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很显然它主要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不同的迁入成本和迁入收益,农民是否或能否迁入城市、迁入什么样的城市,市场利益机制会给出一个理性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由农业人口对迁入不同城市的成本付出和预期收益等进行比较来决定,只要迁移收益大于迁移成本,那么,流入这个城市的人口和劳动力自然会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就会扩大;反之,如果包括城市生活费用在内的各项迁移成本(如消费品与服务的价格)过高、而城市生活的预期收益(如劳动收入)并不明显,则较低的迁移净收益必然会对进城民工起着直接的调节或制约作用。而这一调节的实质是市场内在机制即产品(或服务)市场和要素(劳动)市场上的价格在发挥着作用。那种以为“一旦放弃对进城人口的干预和限制,就会引发难以收拾的城市人口膨胀,从而加剧城市原本存在的就业难题”的观点,从深层上说是对市场内在机制与价格杠杆的轻视和不信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盛行的行政干预手段的迷信;最终结果必然是妨碍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尽快实现。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的不作为和完全退出。从政府角度而言,由于城市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和扩大,或者说,城市的形成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属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范畴,因此,城市化本身又显然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或介入,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规划以保证城市朝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具体说,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的经营”(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加强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环境的综合治理;并进行文教、卫生、社会福利事业等公共事业的运营管理,从而为农民进城提供各种必需的物质基础与条件。特别地,城市政府在市场配置各种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应该通过对经济秩序的有效管理为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内部各利益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市场在自发调节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只要城市发展没有出现明显的规模不经济效应,那么即便人口流动给城市带来了诸如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作为政府首先想到的也不应该是如何控制人口流动,而是如何通过增加上述“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尽可能地满足进城人口的需要,从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城市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仍过多地习惯于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系统的、规范的间接调控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我们不仅面临着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而且要采取全方位的开放式的要素流通政策,扫除要素流通过程中所存在的任何人为障碍。就目前而言,推进我国城市化需要城市政府在众多方面做出努力,除了上文所述城市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外,特别是要重点考虑进城民工孩子的上学问题、进城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平参加劳动市场竞争问题、民工和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上的不平等待遇等问题。但是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到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因此我们认为,城市政府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逐步取消现行的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户籍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

篇2:城市农业发展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讲座,从中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罗致刚先生妙语生辉,用许多有趣鲜明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列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几个过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集中化→全球化。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也再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似乎有点扭曲,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现在的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有悖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的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员涌进。应该加之以正确引导,扩展规模,从而形成城市集中化现象。而不是现在的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村村点火的局面。这样浪费了许多资源,没有做到资源整合,聚集起来发挥最大作用。

从讲座中也了解到,中国现在正在开始走城市集中化,形成京津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以及珠三角城市带。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建制也阻碍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但我仍相信中国正在好的方面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篇3:城市农业发展

城市理念对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城市理念对城市有不同的影响, 城市的理念影响城市的定位, 发展方向, 管理方法, 进而发展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城市。同样, 理念正确, 与城市相匹配, 就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反之, 则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甚至倒退。

1 影响城市理念的因素

影响城市理念的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 环境气候, 风俗习惯, 国家政策, 人口, 城市规模等。

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 环境气候, 风俗习惯, 国家政策, 人口, 城市规模等, 使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历史原因使城市有了新兴城市和古老城市之分, 地理因素使城市有了临海城市、内陆城市和高原城市、盆地城市, 同理, 就有了旅游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 工业城市等不同的定位的城市和省会城市, 直辖市和特区等不同政治地位的城市。例如: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它的定位就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西安、洛阳、开封、苏州等城市, 在古代都做过不同朝代的帝都, 便成了闻名世人的有着厚重历史的旅游城市;徐州、株洲、长沙、南昌等从古至今都是交通枢纽, 城市的发展也是依靠交通带动起来的, 成为了交通枢纽城市;秦皇岛、塘沽、烟台、青岛、连云港、宁波、广州、湛江等处于沿海地带, 都发展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而像上海、香港这样的大都市, 不论人口还是规模都很大, 它们的发展既有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影响, 又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 最终发展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 确定城市理念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促进城市管理的以上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全面进步, 进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总体竞争力, 使城市的发展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2 实证研究

2.1 大连市简介

大连市, 被称为中国北方的明珠, 是一个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 历史悠久, 现在已经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 工业、贸易、旅游城市, 她是扼守京津的门户, 是环渤海经济区的圈首, 是东北亚商贸、金融、资讯、旅游的中心, 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近年来, 大连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势头, 综合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2.2 大连城市发展的理念及其对大连的影响

大连市城市发展的理念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时期,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主导当时发展的理念, 但是核心是不变的, 就是促进大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九十年代以来, 大连提出了三个明确的发展理念:“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大大连”, “筑巢引凤”, 这些都是对大连影响较大的城市发展理念。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大连市于1995年初提出了“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的发展方针, 即不求城市最大规模但求城市综合效益最佳,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是坚持走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方针,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 大连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大连已有的经济基础、城市设施和三面环海的独特地理环境, 为大连脱颖而出寻求特色发展实现“最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开展城市缘化关化工程, 城市绿化美化发生质的飞跃。开展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城建风格适应时代潮流。开展城市盆点工程途设,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开展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程, 城区大气环境得到净化。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展法制建设, 城市地方立法取得丰硕成果。“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方针, 曾指导大连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几年来, 大连市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方针, 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基础设施问题。全面改善了大连市的环境,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内部建设成果显著, 并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2005年11月22日, 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大连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7年大连荣获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还获得中国第一个, 亚洲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大大连”。2003年, 大连提出了“大大连”发展思路, 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大大连”建设目标的全面规划。主要纲性内容有5个大部分, 分别是战略意义和现实基础, 总体思路, 战略布局, 战略措施, 加强对“大大连”建设的组织领导;规划分若干个小部分, 对“大大连”近远期发展目标作了全面规划和详细描述, 也是对一个国际性现代化新型都市的具体刻画, 其中商业服务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大大连”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城市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是, “大大连”的大决不仅仅是空间或地理意义的“大”。如孙春兰书记等市领导所说, “‘大大连’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 空间划出来了, 里面要有内容有项目, 是要大力发展产业的”, “它实际代表的大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 “大大连”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了城市规模扩张、功能提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象改善, 政治和文化更先进, 要求方方面面的不断完善和在世界城市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大连”代表着一种社会进步, 它将开创大连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在大连市建设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筑巢引凤”。所谓“筑巢引凤”, 是强调先搞好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市场硬件环境, 解决好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以此招引投资者。对此, 大连市从完善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实施有效的措施加快“筑巢引凤”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给外商企业落户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一套完善先进的管理体制。“筑巢引凤”最显著的成果如下:

英特尔:2007年3月26日, 对于中国IT产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 英特尔正式宣布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一个生产300毫米 (12英寸) 晶圆的工厂。这个工厂 (英特尔Fab68号厂) 是英特尔15年以来首次在全新的地点建立的晶圆工厂, 也是在亚洲的第一个芯片生产厂。

STX造船:2006年9月14日, 一个对大连长兴岛开发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 投资额4.1亿美元、全球第六大造船企业的韩国STX造船项目签约落户大连长兴岛。这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 首个进驻大连的超亿美元外资大项目, 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以来全省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大大提升了大连及我省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

大连服装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给大连带来的显著效应之一, 就是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 在过去的12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博览会上, 先后有近千个来自海内外的服装品牌亮相, 通过服装博览会落户大连并辐射东北地区的有几百个。如香港的“华鑫”、澳门的“利来”休闲服装, 第一年到大连, 第二年就拓展了30个销售点, 遍布北方各地。

到2008年, 大连市“筑巢引凤”的成果已经完全呈现出来, “筑巢引凤”对大连的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大连良好发展的正确的理念。

3 结论

本文通过大连市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分析, 突出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的特色。大连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指导理念。在实证分析中, 通过对大连市不同阶段的不同理念的分析, 得出发展理念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指导城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使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重点工程的建设, 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增加了城市的竞争力, 进而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

摘要: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的定位, 方向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的管理, 建设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得出了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其中, 对于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包括“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大大连”, “筑巢引凤”, 这些都是对大连影响较大的城市发展理念。最后得出,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指导城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使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城市理念,城市发展,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陈冬林.《市政学导引与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佃利, 朝现强.《城市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康晓光, 马庆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美]奥威尔·鲍威尔, 《城市管理成功之道》,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城市农业发展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 大城市 对策建议

一、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经济的较快发展,西部城市化进程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东、中部相比尤其是与东部相比,西部城市化发展仍显得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化水平亟待提高

2004年占全国总面积71.5%的西部,仅拥有城市171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87%,每万平方公里仅分布城市0.25座;而仅占全国总面积11.1%的东部,拥有城市263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9.79%,每万平方公里分布有城市2.48座。同年,西部共有城市人口(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下同)29398.62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24.95%;东部拥有城市人口46763.54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39.69%,西部仅相当于东部2/3。若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则西部城市化水平为28%,全国为41.2%,西部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

2、城市平均规模偏小,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

2004年在西部拥有的171座城市中,巨型城市1座,超大城市2座,特大城市6座,大城市13座,中等城市48座,小城市101座。若以西部所有城市为100,则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0.59%、1.17%、3.51%、7.60%、28.07%、59.06%,大城市的比重尚不足10%,发展明显不足,而小城市比重超过59%,占绝对优势。从分省情况看(见表1),西部12省(市)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均不合理,垂直联系不连续,出现了断层。其中重庆、贵州、云南、新疆4省市有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而没有大城市,西藏仅有2个小城市。这说明西部城市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在特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这一过渡,各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呈分散化的自我发展,缺乏联动效应。

与东部城市相比较,西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这一薄弱环节更加凸现。2004在东部拥有的263座城市中,巨型城市6座、超大城市7座、特大城市16座、大城市38座、中等城市95座、小城市101座。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2.28%、2.66%、6.08%、14.45%、36.12%、38.41%,特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2.57个百分点,而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6.85个百分点,小城市比重低20.65个百分点。

3、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薄弱

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发展,西部城市经济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主体与主导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城市经济实力不强。2004年,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350.67亿元,西部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39.96亿元;东部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710.84亿元。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西部所占比重仅为14.84%,东部为61.04%,两者比重相差悬殊。西部、东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11。2004年,有90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419.71亿元,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69%,但这90个城市中东部城市占了63个,而西部只有8个;5个超3000亿元的城市依次为东部的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均与西部无缘;23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除了黑龙江的大庆与新疆的克拉玛依外,其余均是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

二、西部重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分析

1、从完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看

表1 西部各省(区)市城市规模等级分布情况

目前,西部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大城市发展不足。2004年,若以特大城市为1,则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比,西部为1∶2.17∶8∶16.83,东部为1∶2.38∶5.94∶6.31,全国为1∶2.63∶7.2∶10.5,西部无论是与东部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都凸现出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这一薄弱环节,使得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的过渡,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辐射功能的发挥。

2、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经济效益看

在我国,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在这里,我们着重考察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效益情况。从人均产值效益看,2004年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大、大、中、小城市人均产值分别为16207.07元,8563.26元,6205.21元,5871.26元。若以西部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8245.27元为100,则特大、大、中、小城市相对水平分别为196.56,103.86,75.26,71.21。不难看出西部城市生产效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长,50万以上的大城市超过平均水平,以下的中小城市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城市是小城市的1.5倍。

再从土地效益看,城市规模效益尤为明显。2004年西部特大、大、中、小城市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分别为343.08万元,157.41万元,85.07万元,43.45万元,与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113.22万元相比,特大、大、中、小城市的相对水平分别为303.02,139.03,75.14,38.38。

这表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具有十分显著的土地规模效益,大城市是小城市的3.6倍(见表2)。若考察我国所有城市的规模效益,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见表3)。

表2 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注:(1)表中数据的统计范围均为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2)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整理得出。)

城市规模经济效益规律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和主导作用,积极培植地区经济“增长级”,以带动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高速高效运行。

表3 我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三、借西部大开发快车道,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对策建议

1、实施“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的城市开发战略模式

西部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密度稀的区情决定,城市的开发应选择“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模式。既在特大及特大以上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南宁、西宁等大城市,增强这些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的能力,使之逐渐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通过这些大城市的发展,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轴线,继陇海—兰新重点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后,重点开发呼包—包兰—兰青重点经济带和南贵昆重点经济区,加强四个重点经济带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合理的西部大开发空间格局。

2、立足西部实际,加快西部大城市的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城市的发展应立足于西部具体的区情,因地制宜、结合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如呼和浩特的乳品制造业,毛纺织业,包头的稀土加工独具优势,在呼包—包蘭—兰青重点经济带,就应积极构筑以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稀土精加工等新技术应用为先导,以能源工业,畜牧业及其毛纺、奶肉制品工业、商贸服务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3、加强西部大城市之间及西部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区际分工弱化,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城市之间。无论在工业化初期还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区域分工与城市分工都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城市必须认清自己城市的性质、职能与地位,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的同时,加强西部城市之间以及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增强联动效应加强区域间贸易往来,促进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世庆: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战略[J].开发研究,2004(1).

[2] 许彩萍:西部开发应走特色城市之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篇5:城市农业发展

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局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转变,保障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一、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要有城市管理的“当家人”意识,把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看成是自己的责任,纳入自己思考解决的范畴;要积极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维护城市环境秩序为主线,以人为本,以变求变,以新对新,努力拓展城市管理新领域,切实营造亲民爱民、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城市、共享管理成果的良好氛围。

二、实现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提前管理、全程管理意识,让有效的城市管理贯穿于规划、审批、建设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加强日常巡查工作,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有计划地对城市管理各类部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不断赢得城市管理工作上的主动权。要冲破思想“禁区”,从“等布置、等安排”转变为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根据城管工作实际和广大市民的需要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促使城管工作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实现从分散向合力转变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要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工作联动机制。要建立规范和标准,建立协调体系和巡查监督机制,实施条块结合、绩效挂钩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合力推进、良性互动、积极谋划、多方举措,抓好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四、实现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效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要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全新的思路来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要着眼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致力于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向体制变革要效益,向机制创新求突破。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新思路、新举措,积极献计献策,努力开创城管工作的新局面。

五、实现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要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环境持续改善。要以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重点,整合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再造管理流程,推动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六、实现从突击向常态转变

篇6:城市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

国家公务员网2010-12-09 浏览: 14197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打造宜居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而巨大贡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人口的大量聚集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等诸多问题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的生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病”。

造成许多城市出现“城市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政绩和形象,盲目开发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后,各种社会矛盾相继凸显。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划极为不合理。而项目完工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未及时跟进,加重了城市环境资源压力。

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光体现在城市规模和繁荣程度,更重要的是看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满意程度。在提倡科学发展的今天,地方政府在事关百姓生活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端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权利(错别字,应改为“全力”)打造百姓满意的宜居城市。具体而言:

打造宜居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是前提。各级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的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收益者,正在城市建设中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转变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唯GDP”的观念,把建设民生工程、百姓满意程度作为领导干部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打造宜居城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是关键。在执行城市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严格的项目审查和规划,相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小组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审查项目是否会对百姓的正常生活生活造成影响,经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后,相关部门协同专家小组对具体的措施作出详细的规划,包括项目建设的目标、手段以及后续的民生保障。此外,组织人员深入群众,听取民众意见,采纳合理建议,对引发广大群众不满的项目必须坚决终止。通过专家论证、民主评判,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打造宜居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政府应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资金投入满足建设需求。改革资金投入方式,使资金在阳光下运作,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规范、长效,为人民群众营造舒适幽雅的居住环境。

篇7:城市农业发展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篇8:城市农业发展

创意城市是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创意城市理念的倡导者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汤姆·坎农认为, 未来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更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来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 创意的思维和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坎农看来, 创意城市就是“人的城市”, “人的创造力和能力塑造城市的未来。人是城市发展中的软因素, 城市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软因素”, “应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去增强城市竞争力”。创意城市具有发达的创意产业, 同时以创意产业支持和推进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的创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意城市”称号授予在设计、文学、电影、音乐、美食、媒体艺术和民间艺术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城市, “旨在把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最主要元素的各个城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创意阶层的崛起》的作者查理·佛罗里达认为, 在创意经济时代, 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科技或信息, 而是人类的创意力。创意力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只有借助“创意资本”, 才能构建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产业和新文化形式。

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关键阶段, 加快实现城市转型发展, 走出一条转变发展模式的新路, 是深圳未来实现发展新跨越、新目标所面临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因此, 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 推动创意城市建设, 便成为深圳增强城市竞争力, 保持持久活力, 加快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深圳早已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近年来, 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推动下, 深圳向创意城市建设目标大步迈进。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 正式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会员。2009年, 经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加快设计之都建设, 把深圳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已成为深圳文化和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目标。这一切都为深圳建设创意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应将建设国际创意城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两大目标统一起来, 加快推进和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结合是建设创意城市的强大引擎

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创意城市的两大基石。真正的创意城市就是文化创意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市的有机复合体, 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城市要进行文化创意或创新, 必须有科技进步的支撑, 必须有新的技术、工艺和手段;而一个城市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走向成功, 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与科技协调互动的过程中, 整个城市才能形成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格局。

进入21世纪,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在日益加深,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正支撑和引领创意产业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圳要在世界城市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占有一席之地, 保持竞争优势, 必须在文化与科技结合上狠下工夫, 不断推动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深圳是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基地和IT重镇, 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为深圳文化产业和科技的结合奠定了雄厚基础。调查显示, 目前深圳市有6000多家文化科技结合的企业, 约占深圳文化企业数量的七成。文化科技产业通过创新使文化产品价值“倍增”, “创富效应”日益明显, 在增加值和人均产值等方面均高于单纯的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经初步估算, 2008年深圳文化科技业态企业增加值约为476.36亿元, 占文化产业增加值550亿元的86.61%, 同比增长20.08%, 增长幅度较同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60%, 高4.48个百分点;与同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比例15%比较, 高5.08个百分点。实践证明, 文化和科技结合, 是深圳文化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雄厚支撑, 也是深圳创意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路径。

深圳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是也应看到, 深圳文化科技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总量规模较小, 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积极主动应用高新技术还很不够,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匮乏, 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市场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为此, 深圳要建设创意城市, 必须把文化与科技结合作为基本路径, 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举措, 进一步加快文化科技产业发展。

首先, 要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新兴文化业态的生成, 必须依靠高新技术。深圳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必须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 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尤其是要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推动其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以促进网络文化、手机娱乐、数字化制作、四维动画等新兴文化领域发展。要进一步探索文化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创新之路,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使网络成为拉动生产、消费的增长极。以市级数字图书馆为龙头, 启动文化信息等各种文化资源, 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适应会展的国际化、专业化潮流, 大力倡导网上会展。

其次, 要打造文化与科技结合的领军企业。深圳虽然文化产业数量众多, 但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领军企业较少, 大多数文化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小, 原创能力有待提高。因此, 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 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技术先进、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科技企业, 这是深圳建设创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

再次, 要培育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加强培育文化品牌, 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创意城市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依靠高科技优势打造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名牌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 以腾讯、华强科技、A8音乐、环球数码等一批注重原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龙头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为深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深圳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转变中, 品牌的数量和影响力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在出口产品中, 尤其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依靠深圳高新技术创新的优势, 集中力量发展提升一批网络游戏、动漫画、数字视听等领域的知名品牌, 提高文化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比重, 打造深圳创造的文化产业品牌, 提高深圳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和人才是重要基础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国际创意城市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工业化时代, 主要由企业引导城市和人才;而在知识化时代, 则是主要由大学引导城市和人才。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是科学技术的发生器和繁殖场, 是创意人才的吸铁石。目前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前茅, 但深圳的高等教育水平与深圳的经济发展远远不相适应。正是因为深圳缺少一流大学, 人才培养根基不深, 造成创意原创动力不足。目前深圳经济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经济活跃度高, 急需大量各类人才, 但单靠引进是不够的, 从长远看, 解决深圳人才问题的关键还要立足于自己培养。因此, 深圳要采取超常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 近期尽快把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城办成国家级人才基地、国内外知名的知识创新基地, 中长期应考虑建设更多各类型高水平大学。

建设创意城市, 创意人才是关键。随着深圳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匮乏, 已成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软肋。当前, 要围绕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加快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软件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加大创意人才教育投入, 从专业设置、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 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创意人才培养, 形成满足创意产业需求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促进创意人才国际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利用政策杠杆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高端人才。

建设创意城市, 需要形成有利于激发全民创意热情、培育创意人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此, 要加强促进文化创意的制度建设, 形成有利于创意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意成果转化生产、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繁荣的政策和机制。为了激励文化创意人才和成果, 政府应建立奖励文化创意和创新的制度, 专门奖励那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精品生产、文化与科技结合创新等方面有较高创新价值、形成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文化科技项目, 将它作为推动创意城市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 以促使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尊崇文化创意或创新的价值取向。

上一篇:2022—2023学年度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必备材料下一篇:感恩的心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