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

2024-07-08

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通用15篇)

篇1: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1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2

“三月三”,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我们都不应该都把他遗忘,而是要永久传承一下去。

周五放学回家,一进小区楼道,我便闻到了荠菜那浓浓的香味。原来,各家各户都忙着用荠菜花煮鸡蛋。明天就是“三月三”了。

过去每逢“三月三”都是爸爸把一切弄好,我只要在那等着吃现成的就行了,可今年我决定打破这样的习惯,由我来亲自操作一下。一个前期的准备和爸爸精心指导,过多久厨房里散发出淡淡的荠菜香味。我原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没想到这还不行,还要把蛋壳敲几个小裂纹,再放进锅中煮一下。放到第二天早上再吃,这样荠菜花的香味才能比较入味。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3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4

在广西境内,不少壮族聚居的农村,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歌节。

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在桂西巴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们相约到“歌圩点”搭歌棚,用自织自染的黑、白、蓝各色土布盖棚、围棚,比赛哪个歌棚搭得宽敞,哪个歌棚的布织得工艺精美。歌棚内设座、备茶,款待前来对歌的小伙子们。“歌圩点”四周邻近的村寨,民众蒸五色糯饭、做米粉、备菜肴以接待远方来客。届时,不论认识不认识,进哪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歌圩当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们就梳洗打扮,染红鸡蛋,蒸五色糯米饭,把饭装进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装进玲珑的丝网络袋里,赶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轻人的艺术指导。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

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村寨对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内,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双方都在户内厅堂对唱。各地对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会”、“探情”、“赞美”、“热恋”、“定情”、“离别”以及“相思”、“重逢”、“责备”等,有些地方还有“抢歌”与“斗歌”的风习。

如靖西、德保一带,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双方便展开对歌;倘若这时另一男方丙来晚一步又想与女方乙对唱,便唱歌把甲方挤出去,这便是抢歌。抢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两方的歌才与歌艺,甲、丙两方用不同歌韵的歌向乙方献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抢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胜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两方在对唱中出奇制胜斗歌才、歌艺的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5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

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外婆还在家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红、黄、黑、紫、白五种。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纯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我爱美丽而迷人的家乡,更爱家乡勤劳热情好客的壮族人民!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周记】相关文章:

1.关于壮族的三月三的作文

2.壮族三月三作文

3.壮族三月三的民俗

4.壮族三月三作文「精选」

5.小学生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

6.小学生关于壮族三月三习俗的作文

7.关于开展“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方案

8.关于壮族三月三习俗的作文

9.关于2016"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篇2: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

今年“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活动将以线上活动为主,活动主办方将在新媒体平台设置“相约游广西——最想去的十个地方”“不一样的三月三——网聚也精彩”等话题,发布“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主题宣传片和广西各地文化旅游图文视频,推出刘三姐表情包,组织有奖问答,持续宣传“广西旅游景区对医务工作者及同行家属实行全年免费”等政策。

此外,“三月三”期间,还将邀请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为广西代言,邀请旅游达人、网络大V到广西各大景区直播,开展“来自壮乡的邀请”、“三月三,快来秀欢乐”、“广西美景随手拍”等互动活动,重点展示和推介广西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宣传打造广西文化旅游响亮品牌,让游客通过网络“云游”体验广西自然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激发群众疫情结束后的出游热情。

篇3: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侧记

广西壮族三月三主要由“拜山”和“歌圩”两部分发展而来,“拜山”又称“祭祖”,旨在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游花炮”是“拜山”一项传统习俗,以下是广西隆安县乔建镇的“游花炮”记录。清晨,壮族同胞将花炮抬上山轮车,在乔建镇镇政府集合,祭拜先祖,舞龙舞狮表演。上午十点,三轮车组成的花炮队开始沿着街道慢慢游走,街边每家每户均点纸焚香,燃放鞭炮,将壮乡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壮族,我国南方古百越族群中古骆越人的后裔,古越人“尚越声”,壮族人“好歌圩”。“歌圩”又称“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壮族人民在“歌圩节”中演唱历史歌、爱情歌、盘歌、季节歌、生产歌等等。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确定“三月三歌节”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自1985年起,骆越文化发源地广西武鸣县以歌节的形式连续举办了18届“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2003年,壮族三月三“歌节”复名为三月三“歌圩”,成为享誉世界的壮族文化品牌。2006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歌圩”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着不同的风貌。原始社会时期,“三月三歌圩”主要是祭祀祖先,以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向大自然表示敬畏,祈求风调雨顺。随着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壮族“三月三歌圩”也慢慢褪去宗教的外衣,演变成融合民风民俗及地方内涵的男女青年结交朋友的民俗活动。以下是广西武鸣县歌圩会表演记实。

歌圩会选在村口的空地上,持续两三天。村民们热情接待外地的“赶歌圩者”,不管是否相识,都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参加对歌的主要是青年男女们,中老年人与小孩欣赏或者品评,给青年们当参谋。来自各村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寻找其他村的对歌对象,对唱山歌,有单人对唱、双人对唱,也有集体对唱。一般男生先唱“游览歌”,并在女生人群中寻找对歌者,发现喜欢的女孩,便开始唱“邀请歌”或者“见面歌”;女生回应后,两人对唱“询问歌”,双方互相了解;待到高潮时,二人对唱“交情歌”、“爱慕歌”。最后在分别时唱“分别歌”,男女青年如果互有爱慕之情,就会互相赠送定情信物。对歌的歌词多为即兴演唱,内容与平时生活贴近,热情亲切。

千人竹竿舞也是“壮族三月三”一项特色的民俗活动。千人竹竿舞简单有趣,热闹非凡,娱乐性强,挑战性高,曾博得外国游客“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之美称。上千名同胞身穿传统服饰,手执不同道具,载歌载舞。竹竿舞的表演者由各乡镇挑选,性别年龄不限,节奏良好者颇佳。跳舞者两人一对,十人一组,一百多组齐舞,加上执竿的中学生,有数千人之众。千人竹竿舞由大鼓开篇,一声鼓响后,执竿者用竹竿撞击竹竿,发出有规律的碰撞声。舞者在竹竿间来回跳跃,做出优美的舞姿。青年男女们亦随节奏歌唱……表演结束后,各乡镇竹竿舞队开始在主席台上表演竞赛,让领导群众检阅,并打分颁奖。竞演结束后,群众自由试跳,全民进入欢乐的海洋。

4月12日,广西民族大学与泰国马哈撒拉堪大学就“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工作”与“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展了学术交流会。泰国马哈撒拉堪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讲述了关于三月三的一个故事。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一位壮族妇女独自在河边洗菜,一条受伤的小蛇从她身边游过,善良的妇女将小蛇带回家,细心照料。小蛇慢慢长大了,开始呈现龙的模样,村民们叫他龙子。龙子长大后,女人将它送还大海,为了报答这位善良妇女的养育之恩,龙子经常给村民们送鱼送虾。妇女去世后,村民们将她安葬在河边,龙子闻讯赶来,将她迁往一个风景优美、风水极好的山洞安葬,以寄托思母之情。院长指出,在中国古代,龙象征着汉族文化;汉族文化是古代的先进文化代表,这个故事揭露了壮族先民对待先进文化的态度,我们要树立和强化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研究宣传民族文化的内容,建立民族文化的价值评判体系,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摘要: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壮乡民众都会染彩色蛋,做五色糯米饭,参加唱歌圩、赛龙舟、抛绣球、竹竿舞等民俗活动。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民俗在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中早已记载,古代文人的诗词笔记中也略有描述。笔者在本文中以局外人的视角记录了2016年4月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局部略影。

篇4:壮乡风情尽在“壮族三月三”

悠久的历史

闫冠宏:我的家乡武鸣是壮族始祖骆越人的祖居地,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就是为了纪念壮族的祖先而举办的。其中对歌是“三月三”节日里的主要活动,所以“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三”歌圩。据说,壮族歌圩形成于唐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的活动

闫冠宏:“三月三”里的活动可多啦,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对歌。看,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赶来参加歌圩,他们三五成群地对唱山歌,歌圩顿时成了歌的海洋。

梁琪:是呀,每年“三月三”都堪称武鸣山歌年度总决赛。这一天,各乡镇的山歌爱好者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江滨路公园、灵水、罗波潭等风景区对唱山歌。武鸣山歌分府城调、甘圩调等曲调,歌词多是现场编创,所以有“自古山歌从口出”的说法,非常能展现一个人的智慧和口才。为了传承山歌文化,学校每年都组织我们收集山歌、学唱山歌、创编山歌呢。

刘琬莹:听,“咚咚哒哒,咚咚哒哒……”多么富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呀。瞧,人们伸长脖子,探出脑袋,正在看什么呢?哦,原来是在欣赏气势恢宏的千人竹竿舞啊!竹竿舞是“三月三”里十分具有壮乡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我最喜欢的活动。跳竹竿舞时,持竿的人半跪在地上,有节奏地敲击长长的竹竿,跳舞的人随着竹竿的开开合合,从第一根竹竿开始,边做优美的动作边跳到对面。看,姑娘们头戴牛角帽,身穿百褶裙,裙摆随着她们的动作摇曳,真是好看极了!跳竹竿舞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找对了节奏,就可以跳得很优美。

梁小叶:我也觉得竹竿舞最有看头了。跳舞的人穿着漂漂亮亮的民族服装,有的提花篮,有的撑阳伞,还有的捧着香甜的五色糯米饭,在“咚咚哒哒,咚咚哒哒”的竹竿碰击声中敏捷地进退跳跃,同时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瞧,持竿的人和跳舞的人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千人竹竿舞一直是武鸣“三月三”中的传统项目之一,而且每年的竹竿舞都很有新意呢。

黄奕:我要介绍一个更热闹也更激烈的活动——抢花炮。参赛队员要由各村寨的全体村民推选,因为抢花炮的人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毅力、快速敏捷的反应等优点。花炮总共有三个,据说抢到头一炮的寓意是“福禄寿喜”,抢到第二炮的寓意是“升官发财”,抢到第三炮的寓意是“人丁兴旺”。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人们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喜悦。

垂涎欲滴的美食

王兰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吃货,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三月三”里最具壮族特色的美食——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有红、黄、白、紫、黑五种色彩,这五种色彩象征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每当“三月三”到来时,家家户户就会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做五色糯米饭。忍不住尝一口,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味——糯米的清香让人久久地回味。

刘佳佳:对,五色糯米饭又叫“乌饭”,是“三月三”里的传统美食。瞧,它色泽鲜亮、清香可口,寓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梁丽欣:五色糯米饭是壮家人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传统食品,我知道它是怎么做的。首先用枫叶、蓝草子、黄芩子、紫蕃藤这些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蒸的时候再加一部分白色糯米,然后把它们放入蒸笼中蒸约一个小时,就可以蒸出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的糯米饭了。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糯米独特的柔软弹牙的口感、鲜美清香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黄俊铭:用鱼生搭配五色糯米饭是“三月三”里武鸣每家每户待客的特色菜肴。武鸣鱼生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八宝鱼生了。八宝鱼生主要选用花鱼、鲫鱼、罗非鱼等吃起来肉质筋道、味甜的鱼肉为原料。将切好的鱼片加上配料,如花生米、木瓜丝、姜丝、鱼腥草、香茅草、葱白、胡椒、醋等拌在一起吃,真是美味无比。生鱼片制作简单,并且没有经过传统的炒、炸、蒸等烹饪过程,因此营养物质完全没有流失,是一道极富营养的菜肴。

覃淑盈:你们说的美食我也爱吃,不过我觉得都比不上我妈妈做的艾叶馍馍,那才叫好吃呢!三月一到,郊外的艾叶就会抽出新芽,妈妈把它们采摘回来洗干净,捣碎挤出菜汁,接着把菜汁和糯米粉混合搓捏成拳头大小的馍馍,然后包上红糖花生馅,再蒸熟或煎熟。哈,尝一口艾叶馍馍,真是清凉香甜,而且吃多了也不会上火呢!

(指导老师:潘兰香、韦素萍、刘丽芹)

篇5:关于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利用“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品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体育局将突出网络性、群众性、民族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线上体育活动。

“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线上运动会包括通过网络连线开展桥牌、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国际跳棋项目竞赛、电竞比赛、“客厅马拉松”等活动,提倡居家健身。

线上民族体育展览馆则在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和有关网络媒体播放至“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专题片,展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况和精彩画面,介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等,让各族群众了解广西民族体育工作成果。

篇6:壮族三月三作文

校园里的红玉兰、白玉兰开了,那么雍容华贵,那么娇艳欲滴。只是,刹那间,就凋零了吧?呵呵,有点伤感呢,好久没有这种情绪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着过生日了?已经记不清了。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忙,因为累;孩子大了,却因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飞速流逝的岁月,害怕岁月的飞刀无情地在脸上留下的记号,害怕扪心自问时的无言以对,害怕过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岁。呵呵,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脆弱!

曾经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放声高歌过、努力奋斗过,也曾经绝望过、希望过、盼望过,人生的滋味虽没有全尝过,但也品味出了酸甜苦辣,冷热炎凉,眨眼间就步入了四十岁的行列,回过头,发现自己悲欢离合都经历过了,人生路上真得走了这么长了呢!现在,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长大,觉得生命的确很有意义。想对孩子们说:为了自己明天不后悔,就在今天努力吧!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努力生活,让自己快乐;努力去爱,使自己丰盈。昨天已经过去,我们没办法追回来。今天,我们必须好好把握,为的是即将拥抱的美好的明天。

篇7: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篇8: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

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壮族人称之为“窝埠坡”或“窝坡”,意思是到乡野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

自2014年起,每年农历“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据媒体报道,“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三月三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壮族传统文明的作用,也是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渠道。有效地传播三月三节日文化,有利于壮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壮族文化的广泛认同,也有利于其他少数民族对壮族文化的正确认识。

大众传媒的广泛渗透,形成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天罗地网。它对三月三节日文化的关注及呈现,体现了媒体自身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和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群众对节日的认识、态度及理解程度。本文对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媒体呈现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如下问题:大众传媒是如何构建少数民族节庆的?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什么特点和不足?并试图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节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样本

2.1 目标媒体的选择

本文选择广西本土影响力最大的广西新闻网2015年关于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广西新闻网作为由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是广西发布新闻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门户网站,也是广西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2.2 样本的选取

在广西新闻网新闻中心查阅2015年壮族农历三月三前后一个月(2015年4月1日-4月30日)的相关报道,筛选出以壮族三月三节日为议题的报道共91篇,剔除掉无关和重复的无效样本,保留有效样本81个。

2.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本研究时段内广西新闻网上关于壮族三月三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归纳总结。

3 壮族三月三的网媒呈现

3.1 未到先火:运用议程设置,为节庆宣传造势

在壮族三月三节庆之前,广西新闻网针对三月三节庆议题加大了报道力度,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介宣传的优势。根据表1,广西新闻网共发布了关于三月三预告的43篇新闻稿。内容包括广西各地壮族三月三节庆民俗活动的预告消息,如《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约你来嗨歌》《三月三游玩全攻略:去桃花江畔赶科考去永福看彩调》等,预先建构出了三月三节庆的壮丽图景,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宣传造势,吸引受众去跟踪关注。除此之外,广西新闻网还推荐了节庆旅游资讯及出行攻略,如《三月三广西人出游很“任性”中短途旅游线路爆满》《三月三假期凭广西居民身份证一些景区有门票优惠》等,为即将在三月三假期出游的受众提供信息、出谋划策。

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来临之前,广西新闻网充分将壮族三月三议题进行策划设置,在此阶段内进行反复强调和突出报道,引起受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使该议题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为壮族三月三这个全区欢庆的节日宣传造势,形成“节日未到却先火”的情形。

3.2 市民过节形式多样,“旅游”成为三月三重头戏

在广西新闻网对“三月三”节庆的报道中,主要分为“民俗活动”“民俗预告”“旅游出行”等三大类议题内容,通过表2可以发现,三大类的议题发稿的数量旗鼓相当,相差不大。与“旅游出行”相关的议题共23篇,占议题总量的28.39%。

关于“旅游出行”的报道,有《“三月三”旅游火爆景区现客流高峰自驾车排长龙》《“三月三”小长假外出旅游广西人玩嗨了(组图)》《铁路公路约86万人出游“三月三”客流赛春运(图)》等。通过报道显示,在“三月三”节庆中,旅游出行成了市民们的关键词,随着旅游趋势的增长,也改变了“三月三”节庆的欢庆形式,传统的少数民族节庆项目不再是市民们关注和选择的唯一模式,更多的市民选择通过旅游和出行来度过“三月三”小长假,更突显了“三月三”节庆的多元化。

3.3 传统民俗热度未减,这边唱来那边和

在广西新闻网“三月三”的报道中,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欢庆方式也举足轻重,占有较大的报道篇幅。对三月三传统唱山歌的议题,如《武宣“三月三”山歌王风情pk民俗游神闹腾过瘾》《桂林:“三月三”歌圩节主打文化牌》等,给全国网友呈现了一场网络的山歌盛宴,通过网络渠道,将“三月三”的“山歌”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

除此之外,广西新闻网还选取了其他传统庆祝概况和少数民族民俗的报道,如《高清:广西庆祝“三月三”百名男子赤身抢花炮》《高清:骆越始祖公祭大典举行上万民众虔诚祭拜》《三月三美食来争霸专家现场评比壮乡十大小吃菜肴》等,给网友呈现了传统三月三别具一格的欢庆盛况,一定程度上对非广西网友进行关于“三月三”少数民族节庆的知识普及。

4 报道的不足与对策

4.1 传统节庆民俗报道过于简单,缺乏深度

作为展示广西文化的窗口,广西新闻网肩负着推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三月三节庆文化对于非广西的网友而言相对陌生,广西新闻网的责任更为重大。

在广西新闻网三月三节庆专题中,大量的报道涉及的是旅游出行、民俗预热等,但是真正关于三月三节日民俗内容的报道少之又少,屈指可数。

为了更好地展现三月三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新闻媒体不能局限于通稿式的活动报道,更应该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背景、发展等具体内容,全面展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4.2 预热新闻抢尽风头,整体报道主次失衡

议程设置能使受众对新闻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高,使其成为焦点。但是,新闻事件过多预热,而本该重点报道的关键则轻描淡写,会导致整个新闻事件的重心主次失衡,出现本末倒置。

通过表1可以发现,在广西新闻网三月三专题中,节庆预热的新闻数量43篇,节庆进行时的新闻数量为38篇。节庆进行时的相关新闻本该是报道关注的重点,数量却比节庆预热的相关报道数量少,不难看出在该专题的整体把握上存在主次颠倒的问题。

在专题的策划中,编辑应当对专题整体进行把握,在报道的选题、数量上进行宏观把控,根据事件的发展规律而进行采编。

5 小结

三月三作为壮族的重要节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之一。作为当地媒体,广西新闻网有效推广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壮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壮族文化的广泛认同,也有利于其他少数民族对壮族文化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9: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

“壮族三月三”习俗

阳春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

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

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

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

篇10: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

台历显示今天是3月3号。这让我想起曾经唱过的一首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轻哼着陈旧而熟悉曲调,推开窗,侥幸地仰望空旷的天空,没有记忆中风筝,但童年的思念和梦幻却沥沥在目。

记忆中的早春,我和生产队的那头大黄牛待在一起的时候更多些。历经几个月的寒冬,削瘦许多的老黄牛早按捺不住自己,跺着脚、摇着尾、晃着角,哞的一声粗重叫唤就挤出栏门,噌过土墙,向野地里奔去。和伙伴们一同骑在牛背上,呼吸着弥漫泥土芬芳的空气,细数着满地乱颤的黄花,无忧无虑,畅快无比。

后来,从小学课本中知道了风筝。于是,大家都学着扎风筝。几根篾片,一张白纸,三、四条细线;绑一绑,糊一糊,自己得意的风筝就大功告成。当然,能不能飞起来那是试了以后才知道的事。

找一块大些的空地,邀几个要好的伙伴,托着各自的风筝,围着空地狂跑起来,高兴的是飞得起来的多,遗憾的是飞得高的少。就是这样,我们依然觉得十分的有趣------

三月三每年都有,但童年那份简单的快乐却在悄无声息的流失。直到季节的更替都不知不觉,我这才惊醒。不由得反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

篇11: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家乡的三月,风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缓步独行的我,那样轻柔,惬意。张开双臂,让春风与自己撞个满怀,尽情享受着淋漓尽致的春风满面,微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这种感觉,好喜欢合上双眼,静静地休憩在这无尽的闲适与从容中。举目望去,漫山遍野,青翠的橘树上,星星点点洒布着一朵朵小白花,正是这些可爱的小橘花让家乡的三月,弥漫梦幻与恬静。深深吸进一口气,绵延而来的,是那橘花浓郁且带一丝甜味儿的馨香。风摇曳着树枝,细小的花瓣飘飘洒洒那一片又一片的,是花,是雪,还是我对家乡三月的眷恋……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轻轻地,我步入田野,天空中,轻洒着蒙蒙细雨,这一丝雨意,更让我感受到,家乡三月的唯美。春耕之际,田野里忙碌着挽起裤腿挥汗劳作的农人,偶尔还有一头水牛悠闲自得的在田间食草。我独坐田埂上,远处电缆上,一双新燕正彼此梳羽,它们沐浴着春雨,双双飞入远处的田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真的来了,雨也是真的纷纷扬扬地飘落,而我这个行人也似乎真的销魂了,销魂于家乡的三月迷人的景致中……春雨贵如油,不错的,这难得的甘霖让大地的绿色更加鲜亮,更加夺目。不知何时,衣襟亦有些微润,伸出手掌,落入手心的,是雨,是丝,还是我那一缕又一缕的情思……

家乡的水是最常见的,金沙江像一段丝绸围绕着它,三月的江水,少了几分汹涌,多了几分澄澈,没有了夏日的喧腾,有的只是缓缓前进的平静,双手捧起一捧江水,温和细腻,轻轻泼洒在面颊,感受那一份自然、亲近,叠几只纸船,轻轻放入江中,这渐行渐远的,是船,是梦,还是我对家乡由衷的期盼……

篇12:壮族三月三作文开头

(开头)每年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五色糯米饭。

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历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以后的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篇13:壮族三月三作文开头

(开头)我的家乡在漂亮的壮乡武鸣,这是一个壮民族风俗浓厚的地区。说起家乡的“三月三”那是十分有趣的。

农历三月三是壮乡的传统歌节,这一天,勤劳的壮族人民家家户户都做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杀鸡宰鸭,备上丰盛的壮家宴招待亲朋好友。

篇14:壮族三月三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三月三,然而20_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似乎要打乱了这美好的节假日活动,因为受疫情影响,八桂大地的各族人们需在家中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是我们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建和谐社会的情谊,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例如在三月三期间,我接到了学校开展线上三月三活动的通知,_次的主题活动共有三个部分,包括观看三月三民族特色视频、手工制作壮族特色物品和创作壮族特色美食。其中,我对手工制作壮族特色物品这个部分印象最深刻和最感兴趣,我通过参与线上活动后,按照线上活动制作方法,决心尝试制作简易版的壮族铜鼓和绣球,因为我第一次知道了铜鼓是我们广西最具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铜鼓上的各种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八桂各族人们的社会生活,更是我们广西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而绣球更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现在,抛绣球仍是我们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向友人赠送广西铜鼓和绣球已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通过这次在家中线上参加三月三特色活动,我既体验了往年在室外不一样的三月三风情习俗,也同样感受到了往年三月三广西各族人民那份民族团结情怀。

篇15:壮族三月三作文450字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壮族人民就起床了,穿上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戴上精美的银饰,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人们或聚在村子里,或来到河边,或来到山林里,唱歌、跳舞、敲击锣鼓,欢庆节日。

节日中,最受欢迎的是山歌比赛。来自各个村庄的人们聚在一起,参加山歌比赛。参赛者们满怀激情,竞相唱出他们心中最动听的山歌,评委们则认真聆听,评选出最佳歌手。

除了山歌比赛,壮族三月三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例如,人们会来到河边,河边挤满了人,他们正在观看河边的人们表演龙舟比赛。还有舞龙舞狮,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拿龙狮,一路欢腾,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气氛。

壮族三月三,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美丽的服饰、精美的银饰,还让人们品尝到了美味的传统美食,如五色糯米饭、牛血糕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可口,而且颜色缤纷,让人食欲大增。

上一篇:消防安全宣传培训记录下一篇:工地消防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