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2024-07-15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共8篇)

篇1: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关于叔本华伦理思想浅探

论文摘要: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师,他的学说不但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震撼,直到现在他的某些观点看起来都是惊世骇俗并能引起几百年后的我们深刻反思的。目前学术界在对叔本华进行研究时,主要把目光放在他的悲观哲学上,而对其伦理思想方面则相对关注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对叔本华作品的文本细读来探究其伦理思想:道德是先天的,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论文关键词:叔本华 伦理观 先天

叔本华哲学是以唯意志主义为整个理论大厦基石的哲学,因此其伦理观也是建立在唯意志主义本体论之上并以之为逻辑起点的,在本质上说依然是唯心主义的调子。‚‘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者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他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这另一真理就是每人,他自己也能说并且必须说的:‘世界是我的意志’。‛‚那人是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题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课题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从以上所引不难看出:叔本华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性而非常注重主体性的人,客观世界仅仅是被人感知并认识的课题而已,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占有最重要的位臵;而只有‚人‛确切地说只有人的‚意志‛才是整个世界的根本,世界正是因为‚意志‛才有了意义。

这种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反映在其伦理思想上表现就是意志是人思想的君王,其他诸如理性良知都只是次要的,尤其是理性只是意志自我实现的工具而已(‚从知识中所认识的一切,只是一系列的动机;通过这些动机,一直不断地展现其本性,使其成为可知的或可见的)。意志通过和遗传外部客观世界的结合决定人的性格,性格影响人的道德观,从此永不更替,因此道德是先天的,伦理是可能的,但无须强加给它更多的外在的道德责任。

1意志决定性格,性格决定道德观,由于意志是先天的超越时间的,所以道德也是先天的。难以经验到的

叔本华在其所著的《叔本华论说文集》中指出‚他之所以成为如此这般一个人,全在于他的意志决定称为这样一个人。意志本身,究其表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而言,构成了这个个体原初的和基本的欲求;并且,它独立于一切知识,因为他是先在于这种知识的‛。‚我们将会发现,这一事实的原因非常简单,即道德善良绝不是起源于由知识文化发展而来的反思,而是根源于意志本身,意志的构成是内在的,其自身很难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以上的两句话表明:叔本华认为,意志是形成性格的最为根本的因素,至于后天学习的知识并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的性格形成中有其作用但其所起的作用不能与‚意志‛相比,只有‚意志‛才是有决定性的。不仅仅这样,叔本华如此地看重‚意志‛,他甚至认为‚意志‛是先天的并且超越了时间,‚但是,意志本身,作为超越时间存在的东西,只要他存在,就永远不会变化‛,也就是说‚意志‚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最高存在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只要它存在它就必然作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来对统摄于其下的一切事物乃至于概念起作用,当然我们说的性格道德也包括在内。‚但是,不论从主观的角度看,还是从客观的角度看,并且,如果我们不拒斥一切正义观念的话,那么每个人的生命过程相对于另一个人而言,仍然可能不可估量地变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更加富有价值;这样,我们就会倾向于婆罗门教和佛教所信奉的学说——不论是从主观条件讲,还是从客观条件讲,一个人一旦出生,他就是前世修行的道德结果。‛日我们从上面所引的这句话知道,一旦确立了‚意志‛在人性格行程中的巨大作用,人们就必须承认由性格决定的道德观就固定了,并且是以先天的形式出现的,以至于深受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哲学影响的叔本华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以印度典籍中的神秘主义来打比方。2经过前面的论证。既然人的性格和道德观是先天的,那么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必然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人的性格和道德观是先天的,那么人的行为还有多大的自主性呢?也就是说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永恒概念‚自由意志‛真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吗?既然‚自由意志‛都要受到质疑,那么人还应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叔本华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我们所做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动机。也就是说,我们由于某个动机,因此做出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这是符合因果律的。对于~个决定论者而言,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换句话说,当我们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意识到它符合我们的某种动机,从而领会到一种自由感,但我们的动机却只取决于某一意志,而这意志却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体会到一种虚假的自由,但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就是说人的动机看起来是来自于主体性的人本身,但是由于动机也是来自于人们难以捉摸的‚意志‛,所以人的‚自由意志‛应该受到否定性的追问。实际上叔本华把这种悲观的决定论发挥到了极致,他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大的假面舞会呢?‛‚在这场人生的化妆舞会上,红艳艳的苹果是蜡制的,水灵灵的鲜花是丝织的,活蹦乱跳的鱼是纸糊的,所有的东西——对,所有的东西——只有可怜的玩偶和无聊的琐事。‛这个比喻就是说,因为世界的背后是被我们无法认识更无法掌控的‚意志‛在起作用,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被线牵着的玩偶,即便上演的是喜剧,但对于木偶来说确是不折不扣的悲剧。我们的行为不是像我们想象中一样,是根据我们内心的想法来随性来做出的,而是后面有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在永不停息地起作用。

如果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这世界完全是决定论的,而且所谓的‚自由意志‛由于受到质疑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所做出的种种行为就并非出于我们真实的意愿,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为我们的这些行为(不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负责。那些以建立伦理规范的伦理学家们如若听闻这样的言论,肯定会大惊失色,这不仅对那些西方宗教而言,对于儒家学说来说同样如此,乃至于受到全世界普遍认可的法律条文等等更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由上可见,叔本华正是在摆脱了规范伦理的条件下要谈真正的伦理,而且他没有否认这种伦理。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正的观点是:伦理是可能的,并且无须背负更多的外在的所谓的道德责任。当代流行的规范伦理学和叔本华的伦理学相比更为功利,也更为可行,但它纯粹是为了出于功利性的,将人臵于一种虚假的道德枷锁下。而不考虑人本身向善的可能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缺少了对人本身的关怀

篇2: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叔本华视野中的伦理学建构

为了解除理性在道德领域的危机,叔本华以意志本体取其而代之.意志是叔本华伦理学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叔本华视野中伦理学建构的出发点.叔本华在对意志范畴进行阐述时,表明了意志本体代替理性本体的`伦理学意义,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

作 者:成海鹰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77 刊 名: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19(4) 分类号:B516.41 关键词:叔本华   伦理学   意志   理性  

篇3: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一、叔本华宗教伦理思想的缘起

启蒙时期以来的西方伦理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来摆脱传统宗教哲学的神学模式, 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强调人的理性本质, 宣扬理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力图发挥其伦理价值。这无疑是对以往宗教哲学的批判和颠覆。在19世纪德国对宗教的批判运动之中, 以休谟、康德为代表的不可知论对理性提出了怀疑, 并认为把宗教置于理性的基础之上, 实际上是要宗教去经受它根本经受不起的考验。随着黑格尔把理性推到绝对的权威地位, 理性必然重新燃起宗教批判的战火。叔本华在神圣同盟的时代中第一次把“意志”提升到世界的本体地位, 并由此建构出不同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非理性主义。叔本华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性”批判了以往的神学证明、自然神论、泛神论、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战斗无神论。叔本华认为康德的哲学表明, 关于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明方式是毫无根据的, 是根本不可能付诸实现的。康德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伦理学实质是神学伦理学, 沿着康德的思路必然会推导出黑格尔“绝对理念”的理性神学。人们最终的依托仍然是神而不是人自己, 神最终成为最后的主宰。叔本华同时批判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在创立哲学体系时都采取了本质上归属于宇宙论证明的原则。他们只是以绝对来替代上帝, 把宇宙论证明换上绝对理念的名称。康德坚持自律论, 认为在有效的宗教伦理和有效的哲学伦理之间没有区别。上帝和人类必须遵循同样的道德原则。但在叔本华看来, 康德之后的所谓理性主义论证的手法都是以宇宙论证明为基础的。叔本华认为康德和黑格尔从理性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基督教, 但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因此而真正走出基督教的传统。黑格尔把精神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 从而批判了基督教, 但同时又为精神的发展演化设立了一个终点即绝对精神, 从而又回到了基督教, 他们都未真正地否定基督教, 同时又是对基督教的拯救和完成。叔本华扬弃了以往的宗教伦理思想, 以其意志哲学为基础, 建立了“无神论”的宗教伦理思想, 开启了西方宗教伦理的第三次转向。叔本华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 对整个世界作出解释并试图探寻一条解脱的途径。他在猛烈地抨击以往荒谬恐怖的宗教的同时, 却从美德到禁欲的转变过程中不自觉地再次踏入了宗教的领域。与以往的宗教伦理思想有所不同的是, 叔本华剔除了神的存在, 他力图用人本身具有的因素来解释人的存在。同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 以“意志”取代了上帝, 从叔本华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必然推导出“意志”将成为新的上帝。

二、叔本华“无神论”的宗教伦理观

叔本华在否定神学宗教伦理和理性宗教伦理的同时, 认为“每一个自然的原因都是一个偶然的原因, 只提供机会, 提供契机使那唯一的, 不可分的意志得以表出为现象;而意志乃是一切事物自在的本身, 它的逐级客体化就是这个整个可见的世界。”[1]植物的生命也是如此, 生命形式越低级, 理智的作用就越小, 但是意志的作用并不减少。他从“意志”作为人生的痛苦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与它作为人的自由、道德和解脱的根源的关系中得出:意志的自我分裂和不断客体化创造出了各种表象, 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 于是造成了意志的自我分裂和自我斗争, 造成了个体之间为物质而互相吞噬和争斗。从而推导出人生悲剧的两层含义:其一, 本源上意志的无止境, 经验中欲求的无止息;其二, 对生命欲求的本质 (痛苦) 的清醒认识。以“意志”作为事物与人发展的原动力, 彻底摆脱了人以外的力量, 而回到了人本身, 同时彻底消解了在任何意义上存在的“神”。

叔本华极力推崇印度的佛教教义, 并且从自身的主观需要出发去阐释佛教教义, 他认为自己的学说与佛教的教义无有相悖。叔本华认为佛教根本没有“神”的概念, 所以根本不是“有神论”。他认为不能把印度教的“梵”和中国人的“无”译为“神”, 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佛教崇尚的是“无”, “梵”与“无”都具有“无”的规定, 以“无”为本就不是以“有”为至上。按照叔本华的逻辑, 这就是“无神论”。其次, 叔本华极为赞赏基督教的“原罪”概念, 他的“意志”就是吸收了基督教的“原罪”概念, 而“个体化原理”是直接继承了基督教的教义。叔本华在批判神学的同时, 又从东方佛教和基督教新约精神中吸收他所需要的因素, 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宗教。这个工作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消除宗教的虚幻性方面, 恢复宗教的真实性方面。

三、叔本华宗教伦理的原动力——同情之说

叔本华对传统的伦理学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 他认为传统的伦理学体系有哲学上的, 也有依傍宗教教义的。前者依据“根据律”或“矛盾律”或将幸福和美德等同起来, 或使幸福成为美德的必然结果。后者主张在经验可能认识的范围以外有一个世界, 以此来联系幸福和美德。叔本华认为这些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即便康德的道德法则也不例外, 其中包含着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力, 所以首先要确立一个普遍的立法原则。因此叔本华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幸福论, 仍然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叔本华确信伦理学应从寻找道德的基础、伦理的源泉为目的。他从分析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 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基础及道德的原动力。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利己心, 即希望自己快乐。恶毒心, 即希望他人痛苦。同情心, 即希望别人快乐, 将别人的个体及别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完全等同起来。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 只有基于同情才可称为是真正的道德行为。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 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为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 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 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 再有本质的发挥, 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内在的本质。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作是绝无可能之事。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的基础, 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极为困难的难题。由于同情心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也就是认为人与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者看来, 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 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之处。因此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 这即是同情的基石, 也是道德的基石。他认为:“善人生活在一个现象互相亲善的世界里, 每一个现象的安乐都是他自己的安乐。所以说, 即令由于他认识到人类整个命运, 没有给他的情绪带来愉快的气氛, 然而经久不变地认识到在一切有情中的都是他自己的本质, 却为他提供了情绪上一定的稳定性, 甚至欢悦的气氛。”[2]展开而去, 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 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 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恰恰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的与众不同, 是不可思议之事。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绝对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 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 而不是安逸。因此, 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 直到高尚无私, 慷慨大量, 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他。由此可以得出, 叔本华的宗教伦理思想总体上可概括为:从万物间无差异到人、我间无差异, 及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然后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导致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 最后到道德的建立。叔本华认为他所寻找的道德基础和源泉可以概括为印度佛教的“梵我同一”思想, 即“那就是你”的经典表述, 这正是道德真正的源泉, 同时也是其伦理和宗教思想连接的纽带。

四、叔本华通往善恶之彼岸的救赎之路

叔本华在其著作《自然界中的意志》中, 叙述了一个故事:当但丁于狂欢节消失在假面舞会的人群之中, 曼狄西公爵下令要找到他时, 那些受命的人怀疑能否找到这个同样化装了的人, 于是公爵要他们对每一个像是但丁的人提出一个问题:“谁认识善?”在他们同时得到了许多愚蠢的答复之后, 终于有人回答:“认识恶的人。”于是他们就认出了但丁。所以任何的“善”在本质上都是相对的, 叔本华认为耶和华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 而撒旦则为波斯教中恶神的化身, 善之神和恶之神是不能相离的。这是因为“善”只在欲求的意志的关系中才有它的本质, 所以“绝对的善就是一个矛盾, 最高善、至善都意味着矛盾, 也就是意味意志最后的满足, 此后再无新的欲求出现;意味着一个最后的动机, 实现了这一动机就有了一种不再破没的意志的满足……一个持久的, 完全而永远使意志冲动宁静下来的满足是意志所没有的。”[3]由此可知, 叔本华的善与恶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意志并没有什么最高的善、绝对善, 而是永远只有一时的善。”[4]叔本华认为纯粹的利己主义的善恶是相对性的善恶, 并提出了与此相对的绝对性的善恶, 认为利己动机会导致恶行, 利他动机则会产生善行, 利己主义和邪恶是恶的基础, 同情是善的基础;在本体论根源上, 意志本体的单一性和冲动性造成了意志自身的同一性和表象的分立性之间的矛盾, 同一性是善的根源, 而分立性是恶的根源, 在认识论的根据上, 局限于“个体化原理”的认识是产生恶的根据, 而看穿“个体化原理”的认识则是产生善的根据。因此, 看穿了“个体化原理”就产生了公道, “一切真正的、纯洁的仁爱, 甚至于一切自发的公道则相反, 都是从看穿个体化原理而产生的。”“而意志的完全自我取消和否定, 真正的无所欲求称为绝对的善、至善, 看作唯一根治疴的良药, 而一切其他的善都只是些治标的轻减剂、止痛剂;因为唯有这才使意志冲动永远静默安宁下来, 唯有这才提供那种不可能再破坏的满足, 唯有这才有解脱尘世之效。”[5]叔本华宗教伦理思想的基础有两方面: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 并且共同构成世界, 但意志是决定性的, 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的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 所以从逻辑上说, 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 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 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 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 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 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 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没有彻底的意志之否定, 真正的得救, 解脱生命和痛苦, 都是不可想象的。在真正解脱之前, 任何人都不是别的, 而是这意志自身。”[6]在宇宙意志即轮回图景之中, 意志作为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 盲目的冲动, 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之中, 即审美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同时, 浪漫主义的宗教观从纵情感伤中流淌出来的令人沉醉的宗教深深吸引着叔本华, 因为这种宗教所展现的不是启示和道德规范, 而是展示了一种体验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这种方式还可以给人以审美享受。第一眼看上去, 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对于两者都有好处。作为艺术的宗教使自己从教条中解放出来, 并成为内心的启示;而作为宗教的艺术则赋予这些“启示”以超世俗的庄重。艺术宗教使我们得以“大胆地悬浮于可怕的深渊之上, 盘旋于天地之间。”陷身于困惑之中的叔本华将希望寄托于这种艺术宗教, 他试图“轻轻迈开脚步, 穿越丑陋的尘世生活, 不让双脚陷入尘土之中。”意志解脱的另一种方式便是禁欲, 彻底消灭意志, 以获得可能的拯救。叔本华的解脱思想最终得出:亲证“梵我同一”是解脱轮回的唯一途径。“谁能对一切存在物说, 那就是你, 谁就拥有幸福和美德, 走在通往得救的道路上。”[7]人只有从万物间的无差异, 人、我间的无差异及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之中, 升起同情之心, 最终达到解脱。在叔本华的思想体系之中不难看出, 意志才是解脱的最终根源, 而善恶完全是道德之外的事情, 善与恶的问题, 仅仅与生存相关, 而与道德无关。叔本华的宗教伦理思想并非是消极的, 在揭开摩耶之幕后, 人类便要承担起全世界的苦难, 生命能否得救, 成为叔本华思想的核心问题。叔本华提供了人类解脱的途径, 即审美艺术中的物我相忘及禁欲思想。在二者之中, 都是对“意志”的否定, 从而打破了“生存个体化原理”, 最终从悲剧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与以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叔本华的解脱思想并不是从“善与恶”出发, 而是从人本身的“意志”出发, 脱离的善与恶的束缚, 从意志的肯定到对意志的否定, 最终到达了彼岸的自由世界。

五、结语

叔本华虽对神学加以否定, 对宗教投以鄙夷的目光, 但他的学说体系最终以寂灭、涅槃、禁欲这样的思想为终结。“意志”的解脱在于对意志肯定的否定, 在于彻底的清心寡欲。意志在审美艺术中只是短暂的解脱, 意志的彻底解脱在于神秘的禁欲之中, 这使他的理论最终无法摆脱宗教的神秘色彩。这些神秘的色彩源于叔本华对印度佛教的极力推崇, 并将其收纳于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叔本华在晚年开始从事某种宗教实践, 并从宗教教义中看出深奥的意义。他认为佛教比基督教更为深刻, 因为他把“意志”的毁灭作为宗教的全部, 宣称“涅槃”是一切个人发展的目标。叔本华建议人们去读牧师博辛纳的杰出著作:《佛教徒的冥想禁欲和寺院生活》。总之, 只有人类还承受着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压迫, 宗教始终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灵、情感上的需要及命运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信仰力量。正如列奥·托尔斯泰在《宗教与道德》中说的那样:“没有宗教就没有真正的、真诚的道德, 就像没有根须就没有真正的花朵。”

参考文献

篇4:浅析叔本华的意志和表象

关键词:表象;意志;悲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B51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49-02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主要代表之一。他借鉴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形成自己的意志主义本体论,由意志主义又引申出自己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从而形成系统的哲学思想。通过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受康德的影响很大。叔本华不同于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不承认“物自体”的观点,他坚持“物自体”,并且认为“物自体”可以通过直观通达,即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理解现象的钥匙,是世界的本质。他将世界区分为表象世界和意志世界,被我们认识的就是表象,本质的就是意志,但是叔本华又认为意志和表象是合二而一的,二者是不可分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探讨叔本华哲学中关于对意志与表象的理解。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1]26在他看来,从客体出发的唯物主义和从主体出发的唯心主义有着共同的错误,双方都是一开始先就假定了它们声称往后要证明的。因此,叔本华的哲学既不从客体、也不从主体出发,而是从表象出发。在叔本华的表象世界里已经包含着主体和客体两个半面,并且以它们为前提的,而主体客体的分立也是表象首要的、本质的形式。而这表象“又有赖于这第一只张开的眼睛,即使这只是属于一个昆虫的眼睛;没有认识,世界根本不能想象。”[1]62

叔本华指出:“作为世界的表象,它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客体,它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复杂多性就是通过这些而来的。另一个半面就是主体,这却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因为主体在任何一个进行表象的生物中都是完整的,未分裂的。”[1]29叔本华认为,客体和主体是不可分的,二者存则共存,亡则俱亡,共同构成表象世界,但是二者又互为界限,即时间、空间和因果性。而这些客体的普遍形式,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它们先验地在我们意识之中。康德发现了这一点,这也是他主要的功绩。但是叔本华又对康德的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论述,他把这种先验的认识形式概括为根据律。他说:“根据律就是我们先天意识着的,客体所具一切形式的共同表述;因此,我们纯粹先天知道的一切不是别的,而正是这一定律的内容。”[1]29叔本华在其《根据律》的论文中也曾指出,任何一个可能的个体都服从这一定律,也就是处于同其他客体的必然关系中。这就更好地阐明了主体与客体的浑然不可分,为消解传统哲学上的主客二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由此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客体,既然作为客体,就已经是由于认识着的主体通过认识的诸形式从多方面加以规定了的,是早已存在于我们意识之中的根据律的内容。如果撇开主体,一切客体就不成为客体了,也就是说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二者是互为的。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叔本华只是将他们限定在了认识的范围内加以规定的,不能超出充足理由律的范围。但是客体并非是主体创造的,在主体存在之前客体就已经存在了,客体是先于主体存在的,叔本华本人对主客关系的论述只是在非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世界本质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主体是客体存在的意义,客体依赖于主体的感知。在主体产生之前的客体不能被认识,它的自我展现无法被理解,因而它的存在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主体产生之前它也不可能被称为客体,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表象有赖于第一只张开的眼睛,客体亦是如此。

叔本华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固然是真理,但这只是世界的一个方面来考察,世界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作为本质的方面,即“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把意志看成世界的本质,这也是其本体论哲学的核心观点。叔本华明确提出:“客观的世界,即作为表象的世界,不是世界唯一的一面,它仅是这世界外表的一面;它还有着完全不同的一面,那是它最内在的本质,它的内核,那是‘自在之物”[1]65,这“自在之物”就是“意志”。世界有两个面,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就像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意志是求生的意志,或者叫做生命意志。它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是世界的内在蕴含和根本方面。它是冲动、本能、奋进和欲望,是初始的、先在的、自因的。它没有终止的最后界限,也没用最终的目的。因此,意志便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要求。”叔本华的意志是对康德“自在之物”的继承,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意志是可知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叔本华提出意志主义也是为了化解康德的“自在之物”的不可知性。

叔本华将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认为整个表象世界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但是意志是如何客体化为各种现象界的事物呢?他提出了两条途径:直接的客体化:即意志直接实现为事物的理念;间接地客体化,即由直接客体化间接地表现为事物的现象。换句话说,不可遏制的、盲目的生命冲动客体化为事物的理念,再客体化为事物的现象。因此理念是意志通向表象世界的中介,那么理念又有什么样的特性让叔本华如此重视呢?

他把柏拉图的理念引入他的意志哲学体系,用以说明意志客体化的级别的正是柏拉图的那些理念,理念只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化。叔本华区分了意志和表象,并且二者缺一不可,意志是自由的,表象是必然的,两者即相分离又紧密结合。表象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的本性就是向外客体化,意志的显现就是为了表象。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同一的,但当它外化为表象时表象是千差万别的;意志是自由的,而表象是必然的;意志是永恒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也是处于时间之外的,而个体的事物显现是生灭变化的。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康德引入了理念这一概念。

理念是个体的共相,是一种表象,但是它又在根据率之外;理念是由意志直接生成的,却又是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化,是意志客体化的等级;理念是可见的意志,又是现象的根据和原因。因此,理念扮演了意志和表象的双重角色,也可以说是暂时的意志和高级的表象,同时又有着意志和表象的双重特征。所以,“理念是意志的工具,理念为意志服务;但我们也可以说,理念是表象的工具,理念为表象服务。”[2]61理念既帮助意志,利用表象去说明意志,也帮助表象去摆脱意志。意志不但受表象限制,也受理念限制。理念调和了表象和意志的矛盾,填平了两者间的裂隙。

理念是意志的客体化,人类可以通过人数理念而人数世界,而在此人数过程中人类又必须借助理性。理性,一只手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上帝,理性主义,一直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主流。对理性的崇尚,导致人们把逻辑思维提升到至上地位,相信世界万物背后存在着支配一切的、普遍有效的逻辑力量;把人看成是理性动物,相信人的一切言行都受着理性的控制。总而言之,理性成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尚方宝剑,一把可以打开所有哲学大门的万能钥匙。

然而,理性对人性的扼杀,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压制,使理性逐渐显露出弊端,特别是黑格尔,“他甚至将世界变成了自我推演的逻辑范畴”。在此,叔本华率先向理性主义提出挑战,并且认为理性至上是巨大的原始谬论,是一切错误的根源,必须彻底清除。他所凭借的依然是他所创立的意志哲学。意志本身是一种盲目的、不可凭借理性去把握的冲动;这一生命的冲动,是一切欲望的根源,是世界和人的本质。所以,世界和人在根本上就不是理性的,自然也不能凭借理性来把握。

叔本华反对理性主义,但是他却为理性保留了一席之地。在他看来,人类的认识和理性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发展到一定级别之后的产物,即意志客体化到了较高级别后才出现的,它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存和传宗接代而要求的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3]88。由此可见,叔本华的理性是受非理性的意志制约的,是为意志服务的,是意志为自己点燃的一盏明灯。

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质的意志是一种“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而它又是由于缺陷和匮乏导致的。因此意志世界总处于一种无休止的、永不满足的欲求和挣扎之中。生命中有无穷无尽的、无目的的永不满足的欲望,由于人们的这些匮乏,使得人们不断去挣扎,去欲求。在欲求会得到满足,但是却是短暂的、有限的,新的欲求和匮乏又会出现,人们又开始挣扎,所以人们总是在匮乏和欲求之间挣扎,永远无法摆脱。正是由于这些挣扎是走向无穷的,所以人们总是要面对可怕的无聊和空虚。因此叔本华指出,“任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人生本质上就是痛苦,是挣扎,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永远挣脱不了二者的束缚,所以,痛苦和无聊也成为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因此,叔本华才主张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悲剧。

叔本华在指出人生是无尽的欲求和匮乏,实质上是痛苦之后,他主张人们从这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虽然人生已然如此痛苦无聊,但叔本华认为,通过“意志的否定”就能摆脱这种悲剧人生。一切欲求的基地、痛苦的根源是需要和缺陷,是对意志的肯定,即对自我的肯定,人一开始便落入痛苦的手心。所以,只有否定意志,取消一切欲求,压制一切本能,磨灭一切激情,使意识达到一种宁静,才能解脱出来。简言之,对意志的否定也就是否定自己。叔本华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价值的,空虚的。

叔本华认为,意志本身虽无法逃避痛苦,但是禁欲可以实现对意志的否定,从而从痛苦的人生中解脱出来。禁欲以一种无限的耐心和柔顺来承受羞辱和痛苦,它以德报怨,从不让愤怒之火和欲求之火再次燃烧。它抑制着意志,同时也抑制着意志的客体性和可见性,即抑制着表象,通过对意志的否定达到一种虚无。禁欲是意志的清静剂,是在完全认识的意志的本质之后对生命意志的否定,从而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叶秀山.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阎嘉.叔本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篇5:叔本华名言

德国哲学家当中,叔本华是最有可读性的一位。下面是叔本华名言80条,快来看看吧!

1、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2、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胜过那最伟大的虚空。

3、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4、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5、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6、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7、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8、理性也应该称为预言,因为,理性向我们展示未来。

9、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时候,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

10、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11、我的思想虽没为我赚进一分钱,却替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12、记忆,把无关紧要的和烦扰人的东西都清除掉了,因此令人愉快。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命运坎坷不平,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人生不可能永远幸福,也不可能长久地陷于不幸。

14、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15、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16、思想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所有这一切世间能给予的最大幸福,只有在独居中才能获得,而这种平静和安宁作为一种持恒的心境,惟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达到。

17、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18、如果你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

19、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20、所有的满足——通常所谓的幸福,实际上往往是消极性的东西,而非积极性的。

21、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22、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23、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24、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象。

25、换言之,幸福与满足,就痛苦定归于消灭之情景而言,常常含有欲望圆满的意义在内。

26、一个人只要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

27、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28、人生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

29、唯一可接受的自杀方法是自行饿死。

30、人的幸福和顺遂仅仅是从愿望到满足,从满足又到愿望的迅速过渡。

31、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实事人生这一部大书。

32、因此,一般来说,在男人当中,愚蠢无知的人会受到欢迎,而在女人当中,相貌丑陋的女人能够让人喜爱。这些人很容易就会获得心地很好的美名,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喜爱找一个借口,以欺骗自己和欺骗他人。

33、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34、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35、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36、骤看,人似乎被往前面拉,实际上,却是被从后面推的。

37、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38、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不是无聊,就是痛苦。

39、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40、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41、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

42、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43、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44、但是,“现在”往往一转眼即成过去。“未来”又茫然不可知。所以,个体的生存从形式方面来看,是不断地被埋葬在死亡的过去中,是一连串的死亡。

45、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46、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47、奇怪得很,人们在倒楣的时候,总会清晰地回忆已经逝去快乐时光,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对恶运时光只保有一种淡漠而不完全的记忆。

48、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49、阴郁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

50、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争吵。

51、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52、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53、一个人人可以产生很多对他本人极具价值的思想,但在这里面只有寥寥可数的思想能够具备能力经由共鸣或者反射而照样发挥出效果。也就是说,只有不多的思想在写下来以后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54、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55、生活允诺我们如此之多,最终履行的诺言又是屈指可数。

56、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57、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未来。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却宛如一个非常短期的往昔。

58、只要我们有机会认清古今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晓得在乎别人怎么说便是太尊敬别人了。

59、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60、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

61、我们就像是放荡的父亲生下的孽种:来到这一世上的时候已是背负着罪责;正是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偿还这一欠债,我们的存在才变得如此凄惨,死亡也才成为我们的结局。

62、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63、一个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个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动的人。

64、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65、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赏识;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

66、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67、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

68、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即哲学上的外行。

69、与善比较起来,恶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恶的存在可以使人永不满足,使人看到幸福的虚幻,这样,在他那里,痛苦成了人生的积极因素。

70、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

71、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72、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73、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74、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75、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人格。

76、一件重大而焦虑的忧虑刚从胸中移去,另一苦恼立刻接替了它的位置,全部痛苦的原料早已准备在那儿。

77、我的哲学虽未替我赚进半文钱,却替我省了不少开支,心智生活的功效也是一样的。

78、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79、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篇6:名言叔本华名言

2.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3. 骄傲总是遭到指责和诋毁,但指责和诋毁它的,主要是那些没有任何东西值得骄傲的人。

4.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5.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6.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7. 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8. 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9. 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

篇7:名言叔本华名言

2. 荣誉并没有绝对的目的,并不能超过生命的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3.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4.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5.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6.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

7.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8.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9.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篇8:叔本华唯我主义思想探析

阿图尔·叔本华是西方哲学中颇具影响的德国哲学家之一,他被视为唯意志主义这一哲学流派的开创者。在通常意义上,唯意志主义认为意志应当被置于理性之上,这也是唯意志主义被视为唯心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唯意志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并没有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学派,其名称也是后人在归纳和总结了唯意志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之后而确定的。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唯我主义的世界观、唯意志主义的哲学体系、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在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唯我主义是重要的一环,是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叔本华关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表述。叔本华认为,在他以前所有哲学的出发点都存在着错误,这些哲学要么是把主体当作出发点从而引出客体,要么就是以客体为出发点从而引出主体。叔本华从表象出发,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①叔本华认为,对于人来说,“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③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思想从“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一命题出发,阐述了任何事物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存在的,同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有着为主体而存在这一特性。主体可以认识一切事物,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认识主体。“当我说到这个世界时,它必然是对我而显现的,以我的认识为前提的。”④对于人这个认识活动的主体来说,世界是唯“我”为转移的。

2 对唯我主义思想的理解

从表面看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是关于世界观的论述,“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在论述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叔本华的唯我主义不仅仅是对于世界观的表达,更是关于认识论的表述。叔本华的唯我主义向人们表明了认识论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应该怎样认识世界、人所认识的世界与人本身是什么样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哲学应该转向人类自身,应该把研究人的存在、意义、价值、本质,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等人类自身的问题作为中心”,⑤叔本华的唯我主义使西方哲学摆脱了近代以来把认识论作为研究重点的倾向,使西方哲学开始真正重视对于人本身的研究。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有所偏颇的。认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认识论的研究本身就体现了对于人本身的研究。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认识论,论证了人应该怎样认识世界。“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对于世界这一客体进行认识活动之后的结果。叔本华的唯我主义中对于认识论的研究和对于人本身的研究是相融合的。因此把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看成是西方哲学研究重点的转移是不恰当的,把叔本华的唯我主义当作人本主义思潮的组成部分更是有所偏颇的。

唯我主义作为叔本华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之一,包含了叔本华很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唯我主义不仅体现了叔本华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也体现了叔本华关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观点。仔细分析唯我主义思想,可以发现唯我主义的另一方面的含义,即唯我主义体现出叔本华对于事物的价值的观点。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我的表象。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世界的创造者,不是说世界中除“我”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我”的存在而存在的,更不是在说明“我”是世界的本源。对于叔本华这样一位在西方哲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来说,如果把“世界是我的表象”简单地理解为是“我”创造了世界,其实是对叔本华的不尊重,也是对哲学的不尊重。同样,对于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我们也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是关于世界观的思想,更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就把唯我主义看成是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在唯我主义中叔本华不仅是在阐述世界观,也是在说明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如果排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框架,通过对唯我主义进行另一种角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唯我主义体现了叔本华关于事物及现象的价值的观点。

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思想在论述世界如何存在时,提出世界是唯“我”而转移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上如此众多的事物“我”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认识到,“我”能够认识到的事物对于“我”来说才是从存在的,在“我”的认识里与“我”相关联的事物的存在对于“我”来说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我”认识到的事物中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与“我”有关联,只有那些与“我”相关联的事物及现象才和“我”共同组成了“我”所认识的世界的核心部分。对于那些“我”没有认识到的事物或现象,唯我主义并不是在否认它们的存在,它们存在于“我”的认识之外,没有被“我”认识到,不存在于“我”的世界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对于“我”是不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是唯我而转移的。同样,对于那些与“我”没有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唯我主义也并不是在否定它们的存在所具有的价值,它们或者暂时与“我”没有关联,或者与“我”不会有关联,这些事物和现象不会对我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它们对“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那些与“我”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或者对于“我”更好地认识世界以及更好地实现某个阶段的目标起着促进作用,或者对于“我”认识世界及完成目标起着阻碍作用。对于“我”来说,在我的世界里与“我”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这种促进和阻碍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事物及现象的价值。叔本华的唯我主义中体现出的关于事物及现象的价值的观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同时也向我们提示了一种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的价值的方法。

3 唯我主义思想的启示

叔本华作为西方哲学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的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脚步,其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很多思想对后人也有很多的启示。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思想中除了对世界的看法、认识世界的方法、关于价值的观点之外,依然包含了众多的其他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在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思想中有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思想对于我们的启示更为深刻。

通过对唯我主义中体现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叔本华首先向我们提示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在某种程度上,突破现有框架和既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对事物、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才有可能解读出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和现象以及我们所思考的问题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方面。叔本华的唯我主义向我们说明了如何看待世界上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即“我”所认识到的事物和现象在“我”的世界里才会被看成是存在的。同时,唯我主义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即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总是会有在“我”的认识之外的,它们暂时在“我”的世界之外,“我”并没有认识到它们的存在,但是“我”不否认它们的存在。随着“我”的认识的发展,这些我之前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也会逐渐地存在于“我”的世界。

关于如何看待事物和现象的价值的问题,唯我主义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对于价值的判断,应该以“我”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与“我”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对“我”来说才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这些事物和现象对于“我”的目标有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正是这种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彰显了与“我”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在“我”的世界中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判断事物及现象的价值时,应当重视关联性和目标的导向作用。

摘要:唯我主义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重要基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叔本华哲学中的唯我主义都被视为唯心主义的表现,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叔本华的唯我主义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笔者认为,在探讨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时,如果不被唯心还是唯物的立场所左右,如果能够暂时剥离其唯心主义的标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或许可以分析出唯我主义思想中的更多的有益成分。

关键词:唯我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启示

参考文献

[1]袁敏.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4-5.

[2]谈寂.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J].鄂州大学学报,2007(3):13-15.

[3]郑宝霞.叔本华哲学中的人学思想之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9(4):37-39.

上一篇:企业团结凝聚力的演讲稿下一篇:这就是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