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07-07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选8篇)

篇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篇2: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绵延至今。我们应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真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华文化根脉,唤醒文化基因。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深刻理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意义,立足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着眼于世界大势,让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密切结合。文化是软实力,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对我们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等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建设和党性修养起着借鉴和启示作用。现实中出现的精神空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象警示我们,必须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

传承创新中华文脉,肥沃文化土壤。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作用、影响要有新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立竿见影的“神丹妙药”,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在“十三五”期间,首先要做好传承的文章。要加大整理、开发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着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普及推广和传承保护,推动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比如,源于春秋,确立于汉代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是我国古代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在筛选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做好创新的文章。文化随着时间的更迭,不断地延续和衍进,进而形成新的传统。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为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力。要让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让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人接轨,提升当代人的生命认识和精神境界。我们要大力创造文化的新的当代表达形式,借助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以求繁荣和发展,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篇3: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更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 如何在军内有效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让官兵意识到其必要性并自觉传承, 应成为我军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讲到:传统文化的历史之撑, 首先是给中华儿女以自信。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 给人类做出重要贡献。 (1)

对我军而言, 向官兵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军人自身修养

8月24日, 湖南省龙山县黄仓中学军训教官与师生发生肢体冲突, 造成42人受伤。该消息经媒体曝光后, 立刻引发了社会舆论风波, 绝大多数网友再次质疑部队官兵的素质修养。

军人日常接受高强度的训练, 阳刚之气旺盛;且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 难免产生暴戾情绪, 发生冲动行为。但军人同时又代表国家形象, 更应加强自身修养, 善于克制情绪, 为国民树立榜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还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庸之道, 都在为人处世方面做了具体陈述, 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有助于提升官兵的思想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在军内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中和官兵暴戾情绪, 无疑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官兵思想情操, 加强官兵修养。

2.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军人爱国情操

从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屈原的“为国自沉汨罗江”到陆游的“黄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 涌现出无数爱国将领, 留下了无数爱国主义文化, 无不饱含着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成为一种支配人们行动的自觉理念, 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不灭的民族精髓。 (2)

军队要对党绝对忠诚, 坚决听从指挥, 就要培养每一名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需要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官兵。通过对岳飞等爱国将领的宣传, 我军可以学习他们“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忠君报国”等思想的宣传, 我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 我们要在军内宣传中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用历史上爱国将领的英雄事迹激励部队官兵, 培养官兵爱国情操。

3.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抵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军队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 是国家的硬实力。因此, 保证每一名军人思想稳定、观念正确尤为重要。

当前国际斗争日益激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标榜“自由”、“民主”, 利用电影、电视新闻等传播载体不断对我国进行渗透, 企图造成我军思想混乱、内部分化。因此,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应该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增强官兵的历史和民族认同感。同时, 我们还应该主动出击, 利用现代媒介打包宣传我国优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确立我们自身关于“自由”、“民主”的观念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辩驳, 在第二战场上与西方意识形态作斗争, 这样既能对西方的指责给予反击, 又能宣传我们的价值观念, 确保官兵思想稳定, 不受西方文化侵蚀。

二、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特质

1948年,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传播过程五要素, 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 (3) 。宣传过程与传播过程基本相同。由于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者和讯息都已经确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军内外宣传媒介、宣传对象及效果的差异来探寻其特质。

1. 从宣传媒介看, 军队环境封闭, 宣传途径较单一

军队不同于社会, 本身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官兵被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无法连接互联网, 这就决定了他们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单一, 只能通过军报和全军政工网获取信息, 远远比不上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

环境的封闭性使得我们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比较单一。据了解, 目前军队中宣传工作一般都是召开思想教育课、办黑板报等方式, 并无创新意识, 容易使官兵产生抵触情绪, 制约宣传效果。

2. 从宣传对象看, 部队官兵文化水平较低, 时间呈碎片化

近年来, 我国一直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 官兵总体知识水平正逐步提高, 但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 大部分官兵的学历在高中以下, 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 这就决定了针对官兵的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此外, 军队官兵的生活节奏相比社会成员更快。军队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公差勤务, 不断挤压官兵的时间。相对于社会受众, 官兵的生活无疑更加碎片化。这就决定了宣传方式的差异, 要求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量, 取得更大的宣传效果。

3. 从宣传效果看, 军队政治教育易缺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军队官兵不同于社会大众, 前者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因此在军内,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占据首要位置, 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 军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往往容易导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忽视, 削弱了其宣传效果。

当前军队的政治教育课, 基本上都是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展开, 而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则很少涉及, 其地位已被严重弱化。想要深入贯彻习主席讲话精神,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

三、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宣传的必要性, 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军内宣传与社会宣传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宣传对策, 争取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1. 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形式激发官兵学习兴趣

军队环境的封闭性决定了军内宣传渠道的单一性。官兵平时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令条例的约束, 生活比较枯燥乏味, 如果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形式依旧单调古板, 将会使官兵产生厌烦情绪, 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因此, 为了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 就必须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丰富宣传形式。

在军队, 我们不仅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向官兵讲授《论语》和《道德经》的精髓;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后感等活动, 让官兵泛读精读中国经典文学, 并自发向其他官兵进行宣传。当代宣传不能再把受众当成只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为了让官兵由“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 我们可以组织诗词朗诵及演讲比赛, 设置奖励措施, 丰富活动形式, 激发官兵学习兴趣, 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此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现地教学等方法, 组织官兵走访历史文化古迹, 在历史文化的氛围中陶冶自身修养情操。如组织官兵到山东曲阜孔子庙, 切身实地领会孔子儒家思想文化, 增添认同感, 在娱乐中最大限度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 采取“一面说理”、“明示结论”等传播技巧加强宣传效果

不少人认为, 现代受众自主意识比较强, 因此宣传工作必须做到隐藏态度观点让受众自行领悟。笔者认为该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却不适用于军内宣传。

首先, 官兵的学历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理解领悟能力相对薄弱, 对于隐藏太深的观点往往不得要领;其次, 官兵日常生活时间被高强度的训练所挤压呈现碎片化状态, 无法抽出大量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这些情况决定了在军内进行宣传不宜把道理讲得太深、太杂, 而应追求在短时间内阐明态度观点, 为官兵所接受。

从传播学的角度, 我们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 应采用一面说理的说法, 即只需要向官兵阐述其精髓部分, 而无需在其糟粕部分大做文章。这样能够让官兵思想路线更为清晰, 对于文化内涵更容易接受。反之,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面面俱到, 反而会使官兵思想混乱, 最终产生负面效果。此外,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利弊及影响问题, 我们也应该采用明示结论的方法, 明确态度观点, 并向官兵直接阐明, 这样能够使官兵在最短时间内理清思路, 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强调一面说理和明示结论等宣传技巧, 并不等于在宣传中一味地说教, 强迫官兵接受观点。大部分官兵正处青年, 对于强行灌输的观点往往会使其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宣传效果差, 甚至适得其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讲到:要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 使之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4) 我们必须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例如, 借用多媒体形式, 通过若干感人的故事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后, 直接亮明主题“军人理应报效国家”, 这样事理结合, 才能收获最佳宣传效果。

3. 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中国优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义

我们一方面强调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军内宣传教育的首位, 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 二者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例如, 儒家讲“仁政”, 马克思主义讲“民主”;孔子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则将“实事求是”。

但是, 由于二者诞生的时代不同, 适应性不同,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中国优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习近平同志指出,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例如, 我们宣传法家思想, 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法治”之上,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法治国”的思想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又比如我们宣传“忠君报国”, 应该强调当代“忠”的已经不是“封建君主”, 而是党、国家和人民。

同时应该强调的是, 我们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新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建立起来的, 从这一点看, 前者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注释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周溯源, 2014年9月23日

22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易强

33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拉斯韦尔, 1948年

篇4: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引言

目前,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地对“中国梦” 指导思想的宣传教育都在积极进行当中;作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的体现,各地高度重视“中国梦”的活动开展,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在新形势下民族团结的战斗性,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但也有人对“中国梦”了解得不透彻,不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这就不免给“中国梦”开展的效果上带来一些折扣;究竟新形势下“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是沿袭老套还是别出心裁?如何开展“中国梦”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中国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中国梦”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一)“中国梦”由来已久

南宋时期的陆游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激励着广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后辈们。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吐露过:“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中国强国梦”让中国人做了几千年!从古至今,不难看出“中国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例数一下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可以清晰看到,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其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在近代中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彻底的当家作主,这才让百年中国梦尝到了梦想成真的滋味。

(二)“中国梦”怀有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洗礼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风风雨雨、历经坎坷,但目标始终就是一个:为了国家的繁荣兴旺、为了人民生活的无限美好、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巅。这种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精神,都是源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习染,而这些传承和习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每一个有责任感中国人精神的重要构成,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中国梦”携带着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二、“中国梦”是优秀传承的内容实质

按照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笔者认为,“中国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很多方面,几乎以一概全,但在实质上“中国梦”强调的重点在于三个部分:

(一)“中国梦”平台的思想沟通交换

“中国梦”作为一个梦想,它是交换思想的平台,大家在自己的“中国梦”上都可以畅所欲言,通过推心置腹的陈述、言无不尽的想法沟通、直言不讳地道出我们梦想的原点;梦想的原点产生于实践活动和内心的渴望,内心里的渴望也在于对实践活动的修正,同时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改变、向往和期盼;在“中国梦”的整体框架下,个体相互思想交流的通畅性,使得相互参与共同目标实践活动思维运行的正确性得到保证;同一个“中国梦”将梦想的原点在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对整体宏观的思想沟通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有助于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做好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二)“中国梦”行为的约束监督

“中国梦”不是坐下来的等待、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想,也不是海阔天空的谈发展,或者是漫不经心讨论问题的座谈会,“中国梦”要求全国人民要行动起来,以行动来实现心中的目标;有行动,就会有对行动的评价,“中国梦”概念的延伸是对过去工作和生活的监督评价,并且在这种评价状态下对未来工作进行探索和安排。

(三)“中国梦”的传递、修正并寻找共性

“中国梦”的开展,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彼此正确信息的传递、修正并寻找共性,从而达到同一个认识的基点。这就形同将自己的想法坦坦荡荡地说出来,以此真诚相待,来共同面对解决实践活动中的现实问题。从这方面而言,“中国梦”是对人们思想的自身修复、“舒筋活脉”的一剂良方。笔者认为,“中国梦”是“利器”,是“砍杀”消极情绪、“斩除”堕落思想、震慑负能量的有力工具;“中国梦”活动的开展和实践的运用,有助于国家内部认识能力的提高。即使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认识也不同;或者理解的深度不同,看法也有差异;但“中国梦”将泱泱大国十几亿人民的思维归结于一点点位,使得发挥群体的智慧、调动群体的积极性成为了最现实的可能。

三、“中国梦”优秀传承的形式重要性

(一)“中国梦”的形式决定着“中国梦”的质量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惯用于企业生产当中,一个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要讲求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意识,就没企业的责任,也就没有企业的信誉。我们可以用来延伸到“中国梦”;如果纯粹把“中国梦”当做简简单单的一个目标,就会容易造成没有创新,流于老套的局面;由于没有创新,使得人们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潜心挖掘思想内涵和精心的准备、详细的谋划;造成对现实问题的剖析不到位,不能深入问题的本质,从而导致问题不能彻底的解决,失去了“中国梦”的激励作用;二是在很多人的“中国梦”触及到个人利益问题时,大多数人选择“沉默是金”。即使针对违背群体梦想的问题来进行探讨,也大多对问题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这种形式导致 “中国梦”质量低下,需要得到改进。endprint

(二)“中国梦”的形式决定着“中国梦”的优秀传承作用发挥

“中国梦”既然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树立梦想时就应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立“中国梦”的主题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实施“梦想”的方案,因为梦想的广博性,具体处置问题可采用多种形式,针对“梦想”这一主题,要引导人们探讨寻求解决实际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问题方法,不能浅尝辄止、停留表面、流于形式,而需要集中思路和精力,“剥洋葱”般层层细细撕开,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酝酿和思考;流于形式的“中国梦”,并不能抓住实现梦想的重点,更不能有效寻求找到梦想的路径,当然也就可能偏离“中国梦”的轨道,继而削弱了“中国梦”的作用。

(三)“中国梦”的作用

(1)中国梦”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梦”的实现是大多数人的愿望,谁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呢?这个梦想的目标成为了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追求之一。“中国梦”要讲求质量,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说要讲求实实在在地为梦想付出的劳动,梦想不是空谈、不是讲对抗、更不是只为私利,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同一个梦想目标之下,进行善意的提醒和修正,这既可以加强相互的监督,又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抱有谦虚的心态来对待来自各方的批评之言语,用广泛的真诚来容纳不同见解的声音,这不但有助于梦想思想意识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也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齐心向上的凝聚力。以我们历史的优质传承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经验和认识,来开展这一“中国梦”活动,将“梦想”思想统一,这样一来心自然就会贴近了,同心协力就会创造出无比的战斗力,对“中国梦”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

(2) “中国梦”能日渐增加民族团结力

“中国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梦想,它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雄关漫漫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欲速则不达”是普遍性的真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时间的沉淀造就出强大的生存法则,使得我们国家久经风雨、屡遭坎坷,却风雨同舟、不畏艰险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底子深厚,向上的动力自然也就高强,在奋发向上的过程中,我们民族历史文化显示出的厚积薄发的威力,将弥散在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之中。笔者认为“中国梦”不仅仅只是一个祖国强大、人民富裕的梦想,也是一条与全中国各族人民息息相通、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纽带上不仅怀揣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同时纽带上还携带、凝聚着我们祖先历史传承的古老血脉。在古老的炎黄血脉之下,五十六个民族人民才患难与共、唇齿相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历史文化的精髓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国梦”强大的思想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是不可动摇的思想原则。在这样保证和原则引领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复兴梦想,我们要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史为鉴,精神传承不可磨灭;传统历史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智慧,它是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之中,是我们伟大民族重新雄立于世界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王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我见[J]. 改革与开放,2012(12) .

[2]宁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7) .

[3]周灵芝.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01) .

篇5: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传统文化中较为积极的、能够激发人奋发向上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正能量传播的根基,是促进和谐社会进程的精华部分,具有多元统一、连续性等特点。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的历史渊源和基本走向,才能领会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并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以此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变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明确自己在新时期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思想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巨大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也面临西方思潮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高职学生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很容易出现迷失自己、模糊信仰的情况;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简单、快捷,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他们想知道的任何资讯和信息,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纷杂的信息中迷失自己,容易受到拜金、享乐、实用等思想的侵蚀,从而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以及团结意识淡漠、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系,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奠定文化自信心,并使学生能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而不断努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应用的主要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既是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来看,能够与高职思政教育结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开始面临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使得许多西方思潮涌进新一代群体的视野中。处于青年阶段的高职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诱导,进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品格缺憾。针对这一现状,只有让高职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仰,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方能抵抗,才能经受住各种思想的考验。

2、崇高的追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除了对爱国精神这一支柱思潮进行充分利用外,还应将崇高的追求这一人生定位引入到思政教学中去,为学生增添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所以学生自进校起,基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可以寻找到方向。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高职生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烦恼和困扰。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过程中,思想积极进取的学生凭借顽强乐观的态度会安然度过,但是内心脆弱的学生便始终走不出怪圈。因此,思政教师还应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纳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自我防御机制,在遇事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判断,遇到不好情绪时能够进行及时调整,而这一防御机制就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结合的有效措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现阶段高职思政教学质量及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可谓是一举两得。笔者将从高职思政教育的特点出发,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的结合办法提出具体建议。

1、充分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爱国信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引导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神潮流和支柱,将爱国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高职思政课程,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免疫力,在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故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对预习环节进行有效利用,做好准备,避免让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唐突。在利用预习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将要开展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最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要想更为立体地呈现和展示出来,故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明白一些优秀品质或是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及价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因感觉新颖而兴致勃勃,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渗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比如,在讲高教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文化这一节时,可以结合本校的所继承的船政文化来渗透,通过介绍船政学堂的先辈诸如,林则徐、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在当时传统封建制度和封闭锁国思想禁锢下,砺志进取、改革创新、忠心报国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信仰。以故事为基础来凸显一些品质的价值,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一些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并接受,付诸实践,这样的思想教育才有效。

2、对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有效利用

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来说,要将精神力量注入到他们的思想里去,教会他们追求梦想,带领学生发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因此,在课程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平台去搜集一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或是某一思想相关的故事,越简单深刻越好;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兼顾正反两面的材料,从两个方向进行文化趋势利与弊的分析,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形成和养成一些传统优秀品格或是思想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讲的方式外,最好还能对多媒体播放器进行充分利用,将相关案例或内容播放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印象,丰富整个课堂教学的张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

3、加强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联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还应从学生的专业领域出发,从专业岗位或是渠道中提炼素材,拉近传统文化或是优秀品格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觉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切实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平凡的岗位、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等,都是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只有将文化建立在实际之上,才会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今后可能会从事的专业方向,挑选教学案例,以较为平常的工作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引导学生用一种更为成熟的方式面对今后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挫折。

四、结束语

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来说,应始终遵循理论源于实践,实践需要检验的原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充分利用故事教学法,从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熟悉度高的场景入手;对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有效利用,丰富整个课堂教学的张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以及感知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提高高职思政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走上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石书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2]那晓丹、于春梅、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

篇6: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摘要:现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着缺乏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识膨胀、贪图安逸等错位和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先生也曾说过: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可以说在对人的整体评价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为关键的。个人品质不过关,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残缺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崇尚奋斗,渴望成才。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一定程度上大学教育对德育的忽视,使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如缺乏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等。这些错位和倾斜既使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为国家培养品质过硬的人才?这是高校教育始终面临和探讨的问题。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深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现代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对今天的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从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促使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从而自觉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而不同,执用两中‛的处事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它的基本含义是和谐,主张‚和为贵‛、‚天下一家‛、‚以和为贵‛、‚持中守和‛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美好境界。孔子强调的‚允执其中‛告诉人们,‚持中‛就能‚和‛。‚中和‛观念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帮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学会包容和体谅。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

主张宽厚,推崇‚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包含了理解、宽容、善待他人的精神。这种宽厚之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见利思义,坚守气节‛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主张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必要时‚舍生取义‛,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重视气节和人格的体现。千百年来,这种坚守气节、‚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挖掘这一资源,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尊自立的现代人格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

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一个人人格必备之义,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定。古人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思想和原则,从传统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依然是个人处理与家人、他人、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讲诚信、重承诺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弘扬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

修身养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儒家特别重视心理感化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一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操守。‚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臻完善。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通过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知与行的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的灵魂所在,它在铸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民族魂,塑造民族性格,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稳定性与巨大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温家宝总理2002年访问美国时,在哈佛大学说:‚中华民族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操等等,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重拾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立心,重新发现我是谁,树立文化自信心。‛

篇7:中国文化的传播优秀作文

翻译、研究和传播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中国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传播也不仅是中国人的事。

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平台陆续出现,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也渐成为趋势,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有生力量。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对欧美较有影响的中国主题图书作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中国主题图书的作者,多是外籍人士,这意味着,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其实往往并非中国人。

这不难理解。外国人的翻译、研究和介绍,更容易为其所在的社会所接受,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不但得益于他们语言和文化优势,同样得益于他们的文化身份和话语公信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三个月,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让世界看到了这片古老而沉重的土地上蓬勃的生命力。斯诺的同胞费正清,其中国研究影响了西方学界乃至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态度,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观念,从而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

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我们既需要呼吁培养像杨宪益那样大师级的文学翻译家,但是,又绝不能仅依赖于此,某种程度上说,汉学家可能更为重要。

然而,对于古老博大的中国文化而言,目前这样的汉学巨擘显得少之又少,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仍然显得有些局促和边缘。

汉学家越来越少了

在不久前的世界汉学大会上,会场里的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来自世界各地的70多位汉学家,白发苍髯者占了多数,年轻学者则屈指可数。

这种印象频频得到印证。在德国学习工作过多年的方维规教授感慨道,近年来,欧洲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人是想同中国做生意。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人却越来越少,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化的学者则凤毛麟角。

眼看着同事纷纷转行,德国汉学家顾彬近年来深深地感到自己所在领域的冷清。在他开始写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周围的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主持编写了皇皇十卷本的《中国文学史》,有人甚至说,这也许是座学术“孤峰”。

瑞典汉学家施舟人对这种现象也颇有同感。他分析指出,“要达到一定的汉学水平,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培训,如今西方的大学不再鼓励这种长期性的学术研究,甚至力图把它淘汰。即使是欧美的老牌大学,也尽量削减基础研究经费,转向时尚的管理与服务专业。这样,新的汉学传人很难造就,汉学这个规模不大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曾有过很大作用的专业也很难继续存在。但愿这个不幸的结果不至于出现,这是许多老一代汉学家的希望。”

国际化团队日益受重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学者饶宗颐在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筹备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译项目。饶宗颐看到目录里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老人竟然落了泪:“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这一幕触动了在场的施舟人。30多年后,施舟人成为中国国家汉办“‘五经’国际研究与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这个项目聘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位相关领域的杰出学者,计划在3 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其后将组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其他8 个语种的翻译。

与西方汉学研究的“釜底抽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为了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国际化的研究平台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合作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最近获得立项。该项目将推出“今日中国文学”英译丛书,同时在美国出版《今日中国文学》英文学术杂志。在这个项目团队中,资深的美国翻译家将成为重要的成员,而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青年学者也将勇挑重担。

对青年汉学家的培养和支持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了青年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汉语推广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而这些项目无疑为青年汉学家的学术成长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翻译、研究和传播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中国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传播也不仅是中国人的事。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平台陆续出现,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也渐成趋势,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有生力量。

文化高度决定传播效果

如何促成汉学传人的培养呢?

施舟人表示,世界各地学中文的人虽多,但中文教学主要强调会话,大多数人的中国知识水平还有限,尤其对文言文掌握不够。学习中国文化必须具备良好的古文基础,翻译中文典籍更是如此。

作为传播主体的汉学家,仅有优越的客观条件还远远不够,顾彬用他自己的经验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不是在青年时代偶然读到庞德翻译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他也许不会迷恋上中国文学,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汉学家顾彬。“40年来,我把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在近著序言中,顾彬写道。这句话并非煽情:心中没有持久的爱,谁会四十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研究中国文学这一德国大学的冷门学问?

施舟人认为,西方人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源于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是人文因素而非经济因素。同时,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是世界文明的需要:“文化也如同生命物种,只有保存不同的文化基因,只有多重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才更有生命力,才能永远充满活力。”

篇8: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 多民族的特性促成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融合性的特色。这促使中国在文化的兼容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华夏各族人民在战争、迁移、通商等多方面促成文化交融, 而且还有很多外来文明的注入。中国的本土文化不会抵制外来的文化, 而是去吸收其精华来发展和完善自己。“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句名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好比一座熔炉把多种文化汇聚到一起, 经过几千年的烘烤、蒸腾凝练出中华文化的精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历五千多年的沉淀, 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品格里, 成为世代传承、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全方位的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事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养料。中国梦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 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交汇的今天, 中国梦以一种求同存异的方式来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正直、有责任感的民族形象。

传统文化是支持中国梦前进的原动力, 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与此同时, 中国梦也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使其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 不断地与不同的文明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源泉,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画卷中绘上一个中国特色的图腾。

二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是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简单概述, 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是特殊的道路, 是具有中国文明的道路, 是和谐发展的道路, 是互利共赢的道路。根据中国和平崛起的国策, 中国的发展只会推动世界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不会损害他人利益来发展自己。

众所周知, 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推动了欧洲的现代化, 也催生了世界的现代化, 机械化大生产使得生产力飞速发展,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 在西方渐渐出现了“金钱至上”的观念, 产生了“拜金主义”, 这种思想逐渐蒙蔽他们的双眼,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金钱、物品来代替, 使得社会财富的积累与思想道德滑坡形成鲜明的对比。2 0世纪5 0年代以来, 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在经济增长与道德建设两者间, 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那样的传统道德与经济发展规律相悖的现象, 而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思想道德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社会矛盾逐渐减少, 而且对传统美德更加重视, 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良性的发展对社会生态也起到很大的“正能量”作用。而这几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儒家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就传入周边国家, 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很多“小中华”的国家文化。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人的言行思想, 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无法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传承关系。

中国精神的核心是由改革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组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民族爱国主义的“个性”还是在时代改革创新的“共性”上, 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亲和力。中国精神促进中国全方位快速发展, 迸发出更强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等品质, 其中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准则更是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颜晓峰先生的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中, 认为中国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巩固和发展形成的共同精神, 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素质、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总和。

中国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固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内在需求与外部考验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凸显而来的, 但中国梦之所以有着极强的引导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更是因为它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首先, 长期以来华夏文明赋予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认同感, 构建了中国梦的精神基础和心理基础。其次, 中国梦中呈现与蕴含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正是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的核心和基石。数千年来, 古圣先贤书写了数不尽的壮怀悲烈、沁人心脾的爱国事迹和伟大诗篇。为国为民、报国尽忠的精神信念, 是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最瑰丽的花朵。最后, 中国梦深深地烙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要素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所彰显的公平公正的价值内涵;所强调的个人和民族、国家三者的紧密关联;所主张的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理念诉求等, 皆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到经典事迹与有力依据。可见, 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既沉稳积淀又生机勃勃的荣耀与展望, 是中华文明数千年优秀文化的浓缩。

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力量, 是肩负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力量, 是团结中华各民族的力量。中国力量兼具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中国力量源于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可, 海外中华儿女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力量是中国梦的实现前提。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缔造者, 中国力量的强大、中国梦的实现, 需要肯定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锲而不舍向前走。”“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 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民生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诉求, 更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党性的体现, 是工人阶级及广大爱党爱国的炎黄子孙的政策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保证, 是人民利益诉求的经济保证, 是人民群众民生的政治保证。无论何时何地, 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符合自身要求的思想体系, 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 这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应秉持严谨的党风建设, 以身作则为人民群众提供榜样力量, 保持党性的纯洁性, 这会使人民群更加信任党、更加热爱党, 使中国力量更加强大、更加有活力, 为中国梦的实现添薪助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梦的民族特色

中国梦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全新展示, 其中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更好地发展它, 世界文化的繁荣更是离不开它的组成与参与, 中国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力量。“国学热”不仅体现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回归与认可, 更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代面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三大问题带来了新途径和有效方法。现今的国学热更多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国与世界的多元文化交融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反应。

“国学”一词的出现起初是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 中国的文化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所认知、熟知。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战争史”“屈辱史”“落后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是在西方文化侵略和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缺失等诸多原因下, 由伟大、博学、高尚渐渐转为落后、狭隘、庸俗, 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好与坏的部分。国学具有很强的发展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后来朱熹、王阳明集大成者的理论丰富与发展, 又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都彰显出国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由中国文化主导的东亚文化圈, 从侧面说明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国学亦对当代中国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著作《世界文明史》中威尔·杜兰认为:“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 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 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精妙。”这是国学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客观影响力, 也是国学本身价值的体现。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实现中国梦在新时期会有更复杂、多样的新任务、新要求, 而且在实践与理论多个层面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掌握程度不足和利用率还偏低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细致的科研性、实践性工作, 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应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梳理与挖掘, 做到合理运用古贤经典解决当下问题, 把更加多样、更为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于服务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之中;更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发展、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 不断除陈推新, 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保持鲜明的民族精神, 更能展现出良好的时代精神, 进而能与时俱进地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正确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资源严重流失与外来文化挑战的双重压力, 优秀传统文化急需寻求改变与创新, 在传播方式上要更加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促使富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梦能够更好地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总之, 我们应具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的高度自觉性, 进而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摘要: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一种愿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风霜、生活的积淀, 更是一个民族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助力。华夏民族源远流长, 创造出无数绚丽辉煌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有诸多理念是一脉相承且不可分割的。因此, 应着眼于文化复兴来实现中国梦, 即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内在动力, 能为中国梦提供优秀的价值资源, 通过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的根基建设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养成建设。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光耀.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J].道德与文明, 1994 (6)

[2]颜晓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 (12)

[3]赖蛟.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持续改善民生民利[J].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5 (1)

[4]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新华网, 2013-12-31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下一篇:那儿真好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