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2024-07-14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精选8篇)

篇1: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口甘正气

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古人钦慕“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人,今人也常要求公务员“笔杆子会摇、嘴皮子会翻”,或者“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办”。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应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研究者”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比研究员更需要搞研究,因为这是正确决策的需要,公务员如果对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而草率决策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比研究员要严重得多。在起草公文前,起草者一定要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只是起草通知、函、会议纪要,研究单项的、具体的问题就够了;如果起草大型的报告、领导讲话和综合性工作汇报,则要对全盘工作作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

1.要研究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职权、职责,将应该做什么工作,可以做哪些工作研究透。2.要研究本单位的历史,至少是最近五年的历史,深入了解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问题和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还要了解哪些是经常性、常规性、持续性工作,哪些是临时性、紧急性工作。这些可借助《年鉴》、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资料汇编以及机关历年的内部刊物获得。3.要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工作安排、工作要点。4.要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运作机制,掌握本单位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如本单位的内部机构、二级单位、指导单位的运作情况,以及单位的工作制度,如办公会议、党组会议、主委会、常委会、全会、代表大会召开的频率和主要议程,以便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5.要研究上级机关对本单位工作的要求、指示、批示,弄清上级机关希望本单位本部门怎么开展工作。这可以借助于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以及主办的网站和刊物了解,也可以通过上级单位领导人的讲话了解。6.要研究外地兄弟单位兄弟部门的工作情况,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了解外地工作进展情况,看看外地工作是否有所创新,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进行这些研究之后,撰写公文就有了基础,写起来就会驾轻就熟,且立意会比较高。

二是要牢固树立“领导者”意识。要时刻牢记公文写作是代领导立言,公文以单位、部门名义上报或者下发体现的是领导者的思路,所以公文起草者必须杜绝“起草者自己的话越多,越体现起草者水平”的思想,牢记公文是对领导者思想的记录和整理,而不是起草者自己独出机杼。起草者的工作是将领导者的思想、思路表达准确、完整、晓畅,而不是将领导者的思想任意解释或者随意增删、修改。

邓小平同志曾经称赞一位秘书工作者为他起草的报告写得好:“这篇文章写得好,因为文章里的很多话都是我的原话。”可见,公文起草者在受领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将领导的指示听清楚、问明白、记准确、录全面,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1.公文什么时候交初稿?以此安排自己的工作进度,该加班加点的要加班加点。2.公文将用于什么场合?公文的上报或印发、宣读对象是谁?是什么范围?公文什么时候送交印刷?以此确定写作的语气、内容取舍及最后定稿的时间。3.领导者想表达什么?一定要准确、全面地记录领导者的意图,可以使用录音笔,对于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请领导再说一遍,确保理解领导意图没有偏差和遗漏。这是起草好公文的重要前提。如果时间允许,起草者在受领任务时,可以将自己的记录当着领导者的面复述一遍,确保没有出入和遗漏。根据领导者的意图起草好公文初稿后,再把受领任务时的记录拿出来一条条、一句句对照,确保没有偏差和遗漏,然后将公文初稿交领导者审阅,再根据领导者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

三是要牢固树立“接受者”意识。任何公文都有其“接受者”或者说“受众”。会议讲话的“受众”是全体与会者,汇报的受众是上级单位领导,情况介绍的受众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公文起草者在起草公文时一定要心里时刻装着“受众”,揣摩受众的心理,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不同身份撰写公文。如果受众是基层群众和全体干部职工,公文用语就要尽可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多举例子、多摆事实,尽量少用枯燥的数字或者深奥的理论;如果受众是兄弟单位同仁或者上级单位领导,对于本部门本单位的特色提法、工作要予以一定解释,否则受众会一头雾水;如果受众是学者专家,则要把相关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阐述清楚,(范文网 )不妨使用专业术语,这样有利于受众思考,提出好的意见建议。总之,在起草公文时,公文起草者一定要站到受众的角度想问题,确保每句话受众都能接受、都能理解。

四是要牢固树立“编校者”意识。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决定了起草者一定要有“编校者”意识,确保公文零差错。虽然正式文件下发时都有校核程序,但是公文起草者这关最重要,首先自己要审校好。1.公文中绝对不能有错别字,要反复校对,对没有把握的字词,要查阅字典、词典,秘书工作者的案头应该有一本字典。不要生造谁也不懂的形容词、动词,也不要因文害意、以文害意。2.公文中绝对不能有错误的话。引用上级领导讲话、上级文件以及本单位本部门文件精神,一定要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上级领导指示和上级文件中的原话禁止断章取义或者任意增删。3.防止出现错误的数据。数据一定要反复核对,拿不准的数据要向统计局核实。4.公文中要杜绝病句,不能因为病句损害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5.文风要保持一致。公文语言讲究简洁,不需要废话;公文文风讲究庄重,不需要狂热;公文表达讲究理性,不应掺杂个人情绪。因此在公文中尽量少用诗意的语句或者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语句,也不要使用非常学术化的词语。对于刚从事公文起草工作的同志而言,公文初稿完成后,反复校对7遍以上很有必要;即使从事公文起草工作多年的同志,也要校对3~4遍。另外,公文在送交领导审阅前一定要按照规定处理好文字格式、排好版面,打印并装订。

(作者单位:民进湖南省委办公室)

篇2: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口甘正气

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古人钦慕“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人,今人也常要求公务员“笔杆子会摇、嘴皮子会翻”,或者“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办”。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应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研究者”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比研究员更需要搞研究,因为这是正确决策的需要,公务员如果对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而草率决策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比研究员要严重得多。在起草公文前,起草者一定要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只是起草通知、函、会议纪要,研究单项的、具体的问题就够了;如果起草大型的报告、领导讲话和综合性工作汇报,则要对全盘工作作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

1.要研究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职权、职责,将应该做什么工作,可以做哪些工作研究透。2.要研究本单位的历史,至少是最近五年的历史,深入了解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问题和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还要了解哪些是经常性、常规性、持续性工作,哪些是临时性、紧急性工作。这些可借助《年鉴》、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资料汇编以及机关历年的内部刊物获得。3.要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工作安排、工作要点。4.要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运作机制,掌握本单位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如本单位的内部机构、二级单位、指导单位的运作情况,以及单位的工作制度,如办公会议、党组会议、主委会、常委会、全会、代表大会召开的频率和主要议程,以便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5.要研究上级机关对本单位工作的要求、指示、批示,弄清上级机关希望本单位本部门怎么开展工作。这可以借助于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以及主办的网站和刊物了解,也可以通过上级单位领导人的讲话了解。6.要研究外地兄弟单位兄弟部门的工作情况,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了解外地工作进展情况,看看外地工作是否有所创新,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进行这些研究之后,撰写公文就有了基础,写起来就会驾轻就熟,且立意会比较高。

二是要牢固树立“领导者”意识。要时刻牢记公文写作是代领导立言,公文以单位、部门名义上报或者下发体现的是领导者的思路,所以公文起草者必须杜绝“起草者自己的话越多,越体现起草者水平”的思想,牢记公文是对领导者思想的记录和整理,而不是起草者自己独出机杼。起草者的工作是将领导者的思想、思路表达准确、完整、晓畅,而不是将领导者的思想任意解释或者随意增删、修改。

三是要牢固树立“接受者”意识。任何公文都有其“接受者”或者说“受众”。会议讲话的“受众”是全体与会者,汇报的受众是上级单位领导,情况介绍的受众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公文起草者在起草公文时一定要心里时刻装着“受众”,揣摩受众的心理,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不同身份撰写公文。如果受众是基层群众和全体干部职工,公文用语就要尽可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多举例子、多摆事实,尽量少用枯燥的数字或者深奥的理论;如果受众是兄弟单位同仁或者上级单位领导,对于本部门本单位的特色提法、工作要予以一定解释,否则受众会一头雾水;如果受众是学者专家,则要把相关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阐述清楚,(范文网 )不妨使用专业术语,这样有利于受众思考,提出好的意见建议。总之,在起草公文时,公文起草者一定要站到受众的角度想问题,确保每句话受众都能接受、都能理解。

四是要牢固树立“编校者”意识。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决定了起草者一定要有“编校者”意识,确保公文零差错。虽然正式文件下发时都有校核程序,但是公文起草者这关最重要,首先自己要审校好。1.公文中绝对不能有错别字,要反复校对,对没有把握的字词,要查阅字典、词典,秘书工作者的案头应该有一本字典。不要生造谁也不懂的形容词、动词,也不要因文害意、以文害意。2.公文中绝对不能有错误的话。引用上级领导讲话、上级文件以及本单位本部门文件精神,一定要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上级领导指示和上级文件中的原话禁止断章取义或者任意增删。3.防止出现错误的数据。数据一定要反复核对,拿不准的数据要向统计局核实。4.公文中要杜绝病句,不能因为病句损害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5.文风要保持一致。公文语言讲究简洁,不需要废话;公文文风讲究庄重,不需要狂热;公文表达讲究理性,不应掺杂个人情绪。因此在公文中尽量少用诗意的语句或者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语句,也不要使用非常学术化的词语。对于刚从事公文起草工作的同志而言,公文初稿完成后,反复校对7遍以上很有必要;即使从事公文起草工作多年的同志,也要校对3~4遍。另外,公文在送交领导审阅前一定要按照规定处理好文字格式、排好版面,打印并装订。

篇3: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一、不容忽视的现实

自从农机部门根据1986年国务院94号文件受“委托”开展农机监理以来,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令人瞩目的发展, 成为一支社会知名度较高的队伍。长期以来,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基本上忙于机构创建、业务开展和理顺各方面关系上, 尚未开展过严格意义上的、全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以至行业风气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东西, 部分基层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缺乏廉洁的操守和荣辱的感觉。

例如, 有人以戴上“大盖帽”为荣, 不以能力低下而羞辱;以有机手巴结为荣, 不以工作失误而羞辱;以欺诈机手为荣, 不以违背操守而羞辱;以吃拿卡要为荣, 不以机手骂娘而羞辱;以充当“证贩子”为荣, 不以见利忘义而羞辱;以对机手动粗为荣, 不以野蛮执法而羞辱;以捞取外快为荣, 不以损公肥私而羞辱, 等等, 不一而足。这种人心铜化、人品锈化、人格权谋化的倾向, 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行业病”。

以上种种不知廉耻的表现虽然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在部分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中确实存在。龚自珍有句名言:士不知耻, 为国之大耻。因此, 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对于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机监理部门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应该看到,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不仅牵涉到以德治国的大政方略, 而且牵涉到树立和改善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社会形象的紧迫问题, 因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1.对荣辱观教育长抓不懈

在过去,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往往忙于办理各项具体业务, 自觉 或者不自觉 地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结合全系统的“五整顿、三加强”活动, 辟出专门的时段, 静下心来, 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农机安全监理的业务再繁忙, 也不能够中止思想教育活动。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 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做保证,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可能走过场。

2.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 既要培养农机监理人员的羞耻心, 也要培养光荣感。长期以来, 各地、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都有忍辱负重、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机监理人员, 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本单位的先进典型, 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以弘扬正气新风, 抑制歪风邪气, 彻底扭转有的单位存在的“好人受气、劣人神气”的不正常现象。

3.排查问题不能护短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基础上, 广泛发动群众 (包括农民机手) 排查本单位存在的、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事例, 并且在职工大会上曝光。有关事例最好落实到具体的股 (室) , 不要怕得罪人, 不要遮羞护短。

4.惩治个别害群之马

对于个别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农机安全监理人员, 应当动用行政处罚手段, 让不知廉耻和无所作为的领导者离职, 让不知荣与辱的工作人员离岗, 在工作中违反纪律和造成后果的, 该给什么行政处罚就给以什么处罚。如果一个单位不能做到奖惩分明, 做多做少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 农机监理工作是难有任何作为的。

5.严格各项业务程序

在普遍提高思想认识、惩治个别害群之马的基础上, 根据前一阶段工作实践的检验, 着手完善和修订农机安全监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程序, 让不知廉耻者无空子可钻。

篇4: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必须牢固树立定位观念。新闻记者是实现舆论监督的主体,能否给自身准确定位,事关舆论监督工作能否健康进行。新闻记者要切实履行好舆论监督职责,保证舆论监督的良好社会效果,必须树立定位观念。所谓定位观念,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记者必须给自己准确定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做到不越位,不错位。新闻记者面对自身的角色特征和角色期待,如果不能客观冷静地对待和准确地自我定位,缺乏定位观念,那么,在舆论监督中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原则、走入误区。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在舆论监督中就常常会有超越自身角色的思维和行为出现,而超越了自身角色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影响到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记得自己刚刚步入新闻记者这一行时,总觉得自己就是“无冕之王”,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是掌声鲜花一片。有一次,去某公安机关采访一起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出租车抢劫杀人案,连去了几次都找到不到相关人员,于是就觉得自己仿佛受了很大的委屈,最后放弃了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由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件事情也就成为了自己从业生涯中无法弥补的缺憾。其实现在回过头再去想,任何一个人如果带着情绪去工作,那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尊重,更谈不上干好新闻工作了。

当然,新闻记者要做到准确定位,除了自身主观上要树立定位观念外,客观上还需要通过新闻立法明确和规范新闻记者的监督权利。但新闻记者自身树立定位观念,这是搞好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因,是其他外部规范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舆论监督影响面大,它不仅涉及到监督的部门和个人,而且涉及到舆论导向的问题。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督促和推动有关部门改进工作,促使有关个人改正缺点和错误。但如果这项工作做得不好,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新闻记者要确保舆论监督工作恰当、有序又有力,就必须注意树立全局观念。所谓全局观念,就是要求新闻记者对待实施监督的部门、个人和新闻事件,不能单纯就事论事,而应该放眼全局,从社会大局出发,着眼于全局考虑问题。只有从大局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才能使舆论监督工作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针对前几年德令哈市存在的脏、乱、差等现象,我们采访了很多相关部门,但每到一处,各个部门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后来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采访到的资料,我们在报纸上开辟了专栏《市容监督岗》,对一些脏、乱、差现象进行及时曝光。这一栏目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也促使有关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了市容环境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对有效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新闻记者要树立法制观念,在舆论监督中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要充分重视发挥法律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任务和功能之一,就是揭露、制止违法现象,伸张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对被批评对象作出公正的、符合实际的评判是实施监督的前提。除了研究相关政策外,记者也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法律,多从法律角度看问题。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向已经有法可依,法律提供了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辨别标准,提供了对违法性质、程度的评判方法,提供了惩戒、处置的程序和标准。依法监督才能减少监督的随意性、盲目性,才能增强监督的准确性、权威性。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并各自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探讨这两方面监督携手合作的有效途径,把这两种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具体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记者只有有法制观念,才会自觉摆正“人”与“事”的关系,在监督的内容上尽量采取“对事而不对人”的批评策略,这样才能注意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出现因人身攻击而对人的名誉权造成侵害的新闻官司。

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必须牢固树立道德观念。每一种职业活动都有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舆论监督工作同样也应在新闻职业道德的约束下来进行。新闻记者要树立道德观念,就要在提高一般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于事实。可以说,事实准确是舆论监督的生命所在。记者不仅要对事实本身负责,而且要对事实使用的准确性负责,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不能出现任何偏差。新闻记者要认真遵守新闻宣传纪律,严格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宣传纪律和职业道德都是保证新闻记者正确履行监督职责的外部规范,要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新闻记者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记者能否写出反映群众心声的稿件,在很多时候与记者本身的道德规范观念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个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念的人,怎么能要求他去关注国计民生呢?

总之,舆论监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新闻记者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作为推动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因,更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修养。新闻记者只有在自身的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所必需的角色观念,舆论监督工作才会有原动力,才会健康、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篇5: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一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事业心强弱的重要标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丝毫不敢懈怠。对我们来讲,权力就是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在其岗就要尽其责,要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培养抓好本职工作的浓厚兴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新兵状态”,对党的事业心存敬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没有创新,党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就要转变思想观念,锻炼思维方法,把政策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把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把现实性和前瞻性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际出发贯彻上级精神,使各项工作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学习做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刻苦练就抓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做好工作需要的各种知识,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积累工作经验。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开展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推动工作开展。三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高效廉洁是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所在。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抓紧时间,真抓实干。要科学驾驭工作时间,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周密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全力去抓,紧急工作优先去抓,难点工作配合去抓,同类工作合并去抓,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篇6: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王胜俊在全国法院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2010-12-10 12:33:

4212月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会上强调,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特别是信访工作人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关切和期待,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王胜俊在全国法院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不断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水平

作者: 罗书臻发布时间: 2010-12-10 08:38:34

------------------

12月9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会上强调,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特别是信访工作人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关切和期待,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王胜俊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会议上,***同志强调,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有效解决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涉诉信访工作。

王胜俊强调,在涉诉信访工作中,各级人民法院要教育广大干警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到涉诉信访既是审判工作,也是群众工作,要不断探索、总结、推广新方法新经验,有效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

王胜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下大力气解决涉诉群众的合理要求,尤其要重点解决民生困难,认真解决涉诉信访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要怀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开展涉诉信访工作。要有责任心、同情心,深刻体会群众疾苦,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提高息诉息访的成功率,保障当事人诉权和合理诉求的实现;二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好信访工作。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研究探索,把先进经验转化为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三是要全力打好清积评查工作攻坚战,抓住重点,集中化解重复访案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从源头上化解上访。

王胜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关切和期待,善于从群众信访中找出问题,找出改进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提高审判、执行和信访工作水平。要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向当事人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利益。要强化审判公开,继续推行诉讼风险告知制度,加强对案件审理执行程序的释明,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理解和对司法裁判的认同。要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要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尽量多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减少上诉申诉。要做好判后答疑工作,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要树立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并重的审判业绩观,强化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重大司法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加强信访工作自身建设,促进信访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配齐配强立案信访部门的领导班子,加强对下级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重大信访事项的办理,进一步完善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要高度重视涉诉信访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信访法官的司法能力特别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激励他们在信访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主持会议并部署近期工作,副院长景汉朝传

篇7: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体会

张石松

苏荣书记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对全省组织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部门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上,必须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切实加强“四支”队伍建设,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的理念,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谋事先谋人”。选人用人历来是一种敏感的风向标,干部关心、群众关注。组织部门要坚持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在优化领导班子内部结构上下功夫,要在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上下功夫,要在创新识人选人用人方法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报告中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

务。”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组织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行动上与省委保持步调统一,切实凝聚起 “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发展战略的强大合力。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也是政策执行的最中坚的力量。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必将带动和带领全省人民奋勇前进。要扩大党组织履盖面,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要构建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增强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只有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事业的力量之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强省之基、崛起之本。”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储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以求贤若渴、海纳百川的胸怀,大胆选拔使用各类优秀人才,努力形

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尤其是要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要切实抓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创新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以业绩和贡献论英雄,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篇8: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学员队是院校的重要基础,是学员健康成长的熔炉,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院校培训任务的类型、质量标准的变化,对学员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牢固树立并遵循科学的管理理念、加强学员队科学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举措,是适应军队院校改革的需要。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员队干部作为学员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1.1 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队干部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学员的根本利益,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把“尊重个人需要”与“个人利益至上”区别开来,把“提倡以情带兵”与“纵容庸俗关系”区别开来,把“注重学员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无组织无纪律的个性张扬”区别开来,把“强调人性化管理”与“无原则的迁就照顾”区别开来。

1.2 要着力彰显学员的主体地位

学员是学员队的主体,学员队各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全体学员,因此学员队干部一定要相信学员、依靠学员,加强教育引导和正面激励,增强学员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为学员提高综合素质“搭台子”、“树梯子”、“铺路子”,形成人人参与管理、人人自觉服从管理的浓厚氛围,把广大学员的聪明才智凝聚到学员队建设上来。

1.3 要精心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

学员队干部要做学员的良师益友,对待学员要一视同仁,不搞亲疏远近,办事要公道正派,以纯洁的战友情、同志爱建立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以真挚和诚恳赢得学员的信任。坚持宽严相济、疏堵结合,把依法从严管理与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规范约束人同培养教育人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学员权益,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解决学员的实际困难,为学员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和良好环境。

2 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理念

2.1 要强化学习意识

要以条令条例和院校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自觉从学习、检查、整改三个环节入手,抓好条令法规学习。学习时防止不分情况“一锅煮”、不求效果“一层皮”的做法;检查时防止“摆问题无关痛痒,找原因大而化之”的形式主义;整改时防止“只说不做、整而不改”的倾向和“严人不严己、严下不严上”的问题。

2.2 要强化法治意识

要树立条令法规就是“法”的观念,自觉遵“法”守“法”,视“法”高于一切,强化一切工作依据“法”、个人意志服从“法”的意识,坚决纠正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情代法的问题,坚决改变单凭老经验、老套路抓管理的工作方法,着力解决执行条令法规随意性强和自身管理薄弱等问题。

2.3 要强化正规化意识

要以身作则,学条令、用条令、守条令,当好学员表率,以狠劲抓落实,以韧劲促养成,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经常抓、抓经常,具体抓、抓具体,点滴抓、抓点滴,从起居作息到穿衣戴帽,从言行举止到礼节礼貌,从教学训练到工作生活,都按条令法规严格加以规范,增强学员的正规化意识。

3 牢固树立质量效益理念

3.1 要更新理念

质量与效益,是每个社会组织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者自身的观念、能力和素质。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学习现代管理学,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坚决纠正“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重突击轻经常”等不良倾向,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瞄准部队需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3.2 要完善机制

要充分发挥模拟连作用,实施能级管理,将责任分解到连、排、班,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抓好兼职骨干队伍建设,“放手”而不“撒手”,使他们的能力素质在教学训练和日常管理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重点抓好后进学员的帮扶工作和个别人的思想工作,加强“两个以外”(八小时以外、营区以外)管理,注重“两个经常”(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实现系统化、精确化管理。

3.3 要求真务实

学员队干部要安心基层工作,服务广大学员,以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姿态扎实开展学员队各项工作,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正确对待名利得失,以对学员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多抓上级不一定能看到但对学员队全面建设很有益处的事,多抓一时难以见效但对学员队长远发展很有用处的事,多抓无益于个人扬名得利但有利于实现“两个确保”的事。

4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4.1 要认清安全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安全发展的整体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安全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针对性、时效性要求增强,多维性特征显著,系统性、规范性要求提高。队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学员从军队建设大局出发,清醒认识到安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4.2 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入教育

学员队干部在对学员的日常管理中,必须以胡主席关于安全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对胡主席的创新理论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理解内涵,把握精髓,进入思想,指导实践,并有计划地对学员搞好宣传教育,牢牢掌握安全发展工作的主动权。

4.3 要建立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

要根据年度教学训练计划谋划全年安全工作,重点搞好野外生存、实装操作、汽车驾驶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入党、考试、寒暑假、评功评奖等特殊阶段安全问题的预想预防,依靠骨干,发动群众,落实“两个经常”,做到“事故苗头有人抓,违纪行为有人管,异常情况有人报”,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严防教学事故和训练事故发生。

摘要:本文从学员队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提出通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质量效益、安全发展四种理念来加强学员队科学管理的观点。

关键词:理念,学员队,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孔来云,晋争鸣.老基层传经[M].黄河出版社,2007.

[2]陈琼玉,孙伟,吕力.军校学员教育与管理[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3]翁志刚,高存.军校学员管理探析[M].白山出版社,2003.

上一篇:借调人员管理规定下一篇:2011级正式考试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