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8-04

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县长在2008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3月7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06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县长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现在,结合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就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寻找差距,切实增强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6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也是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二十字”方针要求,按照“产业先行、基础突破、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的思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改善基础条件,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拉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比上年增长9.1。

一是良好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年初,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等领导为副组长,20多个县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规划建设和督促检查三个小组,从组织领导、规划建设、检查验收等环节明确了职责。同时,建立了“党委挂帅、领导包抓、部门帮扶、乡镇负责、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单项考核,调动了乡镇、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包抓乡镇的县级领导深入一线,现场指导,帮助乡镇解决实际问题。各包扶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从技术、项目、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各乡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挂帅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本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广泛发动群众,争取项目,落实资金,确保了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求,全年投入财政支农资金2000多万元,争取省、市各项专项资金2640万元,县上包抓部门捐赠资金130万元,全县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累计达到了5000万元。

三是产业培育迈出新的步伐。各乡镇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一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壮大支柱产业,完成果树建园7万亩,超额2万亩完成了计划任务,全县水果面积达到27万亩,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是通村公路建设成绩显著。抢抓通村公路建设历史机遇,全县累计完成投资4300万元,建成通村公路75条225公里,是全县原有村级油路里程的23倍;通达147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9,成为全市农村油路通达里程最长的县区之一。通村油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出行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村庄建设工作起步良好。全县共建设新农村居民点53个,建成新居2269户13555间27.11万平方米。车家庄乡百户新村、龙高镇甘池、南武、新民镇东坡等一批新村庄初具规模。探索出了“移民新村、联合集约、旧村改造、小城镇、小社区”五种村庄建设模式,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乡镇、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着被动应付的思想倾向,缺乏抓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规划设计普遍滞后。从全县来看,没有统一、完备的村庄布局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从村级建设来看,80个布点村普遍只有一张新村建设平面图或效果图,没有详细的施工设计图;从规划门类来看,有村庄建设、公路建设规划,而产业发展、农民教育规划至今仍停留在调研编制阶段,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三是建设内容不够全面。一些乡镇对新农村建设科学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工作中重视村庄建设,忽视产业发展;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农民培训;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忽视村级民主建设,存在着以偏代全的问题,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对一些涉农项目没有做到统筹安排,资金不能集中使用,资金浪费和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存在;农民信贷门槛过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着“缺血症”。五是包抓责任落得不实。一些部门

·和单位缺乏全局意识,认为建设新农村是乡镇的事,与已无关,不闻不问,对包扶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对所包乡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漠不关心,无所作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县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县2008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科学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

奋斗目标是:突出抓好80个布点村,50个重点村,26个示范村,1个示范镇建设工作,集中打好“产业培育、基础突破、村庄建设、农民培训、组织建设”五个战役,力争年内建成农民新居3240户1.9万间38万平方米,实现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村生产条件有新改善、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民文明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基层组织战斗力有新增强,发言稿《县长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围绕上述目标,我县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一要坚持大上水果不动摇。继续实行县财政每株苗木补助1元的政策不变,年内扶持群众高质量完成苹果建园任务5万亩,力争全县水果面积达到32万亩“;要加强对现有果园的管理,全面落实”四项关键技术“,加大示范园建设力度,完成果树强拉枝16万亩、巧施肥16万亩、果实套袋16亿只,新建省级示范园2个、市级示范园5个、县级示范园10个;要全面落实果园除草、喷药、施肥等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作务水平,力争水果总产达到26万吨,果品商品率达到90%,水果产值突破3.5亿元,努力实现水果生产”发展、管理、提质“的三级连跳。二要坚持大力发展干杂果生产不动摇。要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优势,大力实施以抚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干杂果”优果工程“,把干杂果培育成我县农村又一特色产业。林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干杂果优果工程实施方案,为干杂果优果工程的启动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大干杂果生产科技投入,推广干杂果修剪、施肥的新技术,提高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生产水平,力争年内干杂果挂果面积达到7万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使干杂果、水果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两驾马车“。三要坚持大力发展畜草业生产不动摇。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走科技兴畜之路,大力推广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建设一批专业户、专业村,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力争年内发展养殖小区16个、专业户100个,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31万头(只),出栏90.9万头(只),实现产值9837万元,比上年增长6.5;要加大10万亩优质饲草管理力度,全面落实除草、防病、灭鼠等措施,巩固饲草基地建设成果,年内生产优质饲草8万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四要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动摇。要围绕”彬县技工“这一劳务品牌的开发,建立以职教中心、劳务中心为主体的劳务培训、输出、安置工作体系,强化劳工技能培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年内输出劳务人员1万名,使我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到8.2万人,创收4.9亿元。

(二)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基础突破“的要求,以示范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通村油路建设。要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大打通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年内完成投资4500万元,建设油路(水泥路)225公里。交通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补助资金,切实搞好技术指导,确保通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各乡镇要继续按照”群众打底子“的办法,要抓早动快,发动群众,精心施工,务必于本月15日全面启动通村公路建设工作,5月底前全面完成路基建设任务,为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农村其它配套设施建设。电力、水利、农发、扶贫、广电等部门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加快实施农村改电、改水、改土等工作,力争年内建成小型水利工程11处,新修”四田“1.5万亩,改良土壤7000亩,建设移民新村13个,搬迁贫困群众150户750人,安装”村村通“设备40套,解决10个示范村通广播电视问题。要全力以赴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各乡镇要大力实施以”四清“(清理粪堆、清理土堆、清理柴堆、清理垃圾堆)、”五改“(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要合理设置农村垃圾堆放点,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要积极开展”美在农家、绿在农家“活动,动员群众刷新房屋墙壁,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我们的新农村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

(三)强力推进示范村庄建设,努力打造新农村建设载体。新村庄既是新农村经济实力、群众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群众发展生产的重要前提。要坚持就地建设与移民搬迁相结合,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政府抓配套与农民建房屋相结合,强力推进新村庄建设。新村庄建设要本着”集中、集约“的原则,尽可能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居住集中、条件较好的大村,减少自然村庄,节约建设用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能,推动村庄建设向规模化、社区化、现代化发展。民政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年内完成全县村庄布点调整方案,避免新村庄建设中出现重复和浪费问题,确保新村庄建设不走弯路。在新村庄建设中,要按照水、电、路相配套,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的要求,合理设计新村庄布局,优化农民新居户型结构,确保每个示范村实现道路柏油化、设施配套化、村庄绿色化、功能齐全化。要进一步完善新居功能,由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支助农民建设新居”沼气池、洗澡间、卫生间“三大硬件,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要严格按照规划建设,不得随意变更建设规划设计。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红线、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要求,抓好村庄建设工作。属新建村庄的,主街道宽度必须达到14米以上,预留人行道、绿化带、排水渠;硬化主、副街道(柏油铺筑或水泥),铺设压花砖,建设绿化带,加盖排水渠,有条件的村要铺设地下排水管网;要建设村委会办公场所、广场、文化室、医疗室等公益事业设施。属旧村改造的,要拆除临、危建筑、土围墙、门楼,修建标准统一、式样新颖的围墙和门楼;硬化主、副街道,改造衬砌水渠;铺设人行道,条件许可的村要铺设水泥压花砖,建设绿化带,建设文化墙,改造村委会、学校、文化室等公益事业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龙高镇要把龙马、梁家的村庄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结合起来,综合推进示范村建设各项工作,使每一个村都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努力把龙高镇建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第一镇。

(四)积极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主体。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能否培育新型农民。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工作来抓。一要依托县委党校和远程教育等资源,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排忧解难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围绕党建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二要依托县职教中心、乡镇农民夜校,围绕我县农村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的能力,努力培育”双向“增收的新型农民。三要围绕”八荣八耻“和”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百名孝子“评选,在农村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法律法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农民讲文明、讲诚信、讲和谐,倡导新的生活风尚,展示新的精神风貌。县新农村办要会同县教育局、农业局抓紧制订全县农民培训方案,确保全县农民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五)全面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切实加快新农村民主化进程。基层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一要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按照有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有宣传专栏、有活动器材、有统一标识的”六有"标准,全力抓好80个布点村、50重点村、26个示范村的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创建良好 《县长在2008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农基工作会议,是县委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昨天,张书记根据十六大关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回顾了我县去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了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开创我县农基工作新局面。希望大家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在这里,我主要就2003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明确目标任务,增强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明确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作出的新概括,也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十六大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才能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统一思想,协调步伐,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从根本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凝聚到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奋斗目标上来。总之,只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础才会更坚实,我们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肩负起抓基层、打基础的责任,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根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容县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体要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容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三联三争”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抓基础,显著提高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作用。

二、总结经验,坚定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我县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中整顿和建设特别是在农村进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对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声势和影响都很大,收效很明显。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党建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上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通过抓好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和后进村的转化以及抓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解决了部分村有钱办事的问题;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了许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和载体。“两推一选一公示”的探索和实践,选好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月评季查年核”制度的实施,解决了一些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促进了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开展。以“双建双带”为载体,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着力在解决主要问题和狠抓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带动面上建设。我们着重抓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等问题,进一步选好配强了乡镇、村两级班子,一大批村上了集体经济项目,健全和规范了村级干部的管理,通过抓64个村的办公用房改造,彻底解决了全县村级“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四是坚持做好基础性工作,切实为基层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五是切实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作用。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全县农村干部全部参加了学教活动,占参加学教活动对象的100%。同时,还树立和宣传了一批好典型。六是建立和完善了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这些成绩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创造,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中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总结,我们要看到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完善,并根据形势和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经验。实践表明,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任务,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学教活动成果,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起“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努力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到常抓不懈。

三、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常抓不懈的思想。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上是重视的,工作上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有的有自满情绪,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搞了这么多年,效果也不错,现在可以松松劲、缓缓气了;有的有畏难情绪,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和困难多,抓这项工作很难出成效、出政绩。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现象。因此,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要的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真正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奔小康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践也证明,哪里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得好、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艰苦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经常抓、反复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抓住关键,切实搞好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两推一选一公示”和村干部任职公示制。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选准、选好带头人。要通过公开选拔、下派、交流、挂职等途径,把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聪明人、管理上的精明人、致富上的带头人选进领导班子。同时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乡镇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理顺村级“两委”关系,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程序,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交叉任职,使“两委”关系真正走上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轨道。要改进和完善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四种能力”,即把握方向能力、正确决策能力、团结带班能力和加快发展能力。今年自治区将在全区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百、千、万培训示范工程”,即组织培训100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建立1000个党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园,培训10000个党员致富带头人。我县今年也要对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部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各乡镇都要建立50-100个的党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园,培训100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以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突破难点,认真研究农村的新情况,解决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问题。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研究我国入世后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中的诸多矛盾。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好生产服务和资源开发,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三级联创”要注重解决“三农”的实际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增收缓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以及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使“三级联创”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抓好示范,充分发挥“小康示范村”在创建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要从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具有生产特点的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将党的建设、经济开发、精神文明创建、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扶持,齐抓共创。要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都要建设1-2个“小康示范村”,使之成为本地学习的典型。各乡镇要对班子软弱涣散、经济相结落后、社会治安较差的后进村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倒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后进村,要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进行重点整顿帮扶,做到验收合格的消号,验收不合格的继续帮扶。对处于中间状态的村也要进一步抓好提高。要把建设“小康示范村”与实施“科教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的“五村建设”结合起来,精心安排,抓出实效。按照市委的部署,努力创建党建百里长廊。对我县324国道沿线乡村实施“十点一线”文化生态家园建设工程,纳入百里党建长廊,沿线各级党委要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加强领导、抓好载体、加大投入、加强督促检查,力争把324国道沿线乡镇在两年内全部创建成为“六个好”乡镇党委,沿线的村创建成“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小康农村示范点,成为小康农村的新亮点。作为乡镇,还要把“六个好”与“工业强乡(镇)、科技富乡(镇)、环境兴乡(镇)、城建立乡(镇)、依法治乡(镇)、文明建乡(镇)”的“六乡(镇)”结合起来,建设成为一批有实力的乡镇。

四、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以“三联三争”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合力,巩固和发展全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县委研究决定,以“三联三争”(目标联定、责任联负、效果联评,争当先进联创党支部、争当先进致富党员、争当先进帮富党员),作为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抓手,扎实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三联三争”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三联三争”工作机制,是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需要。近年来,我县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特别在建立和创新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方面,实施了基层党建联络员、支部联建、结对子帮扶、挂乡镇包村、月评季查年核制度等,努力创建一个“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效”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但重点还不够突出,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建立“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和“六个好”乡镇党委过程中,没有因地制宜,往往是下级根据上级所定目标,层层分解,搞一刀切,针对性不强,具体目标不明确,影响了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和突破。在效果的评定上也不易操作,无法形成很好的争创氛围。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建立和形成一个长抓不懈的、具有灵活操作性的工作机制,才能适应新一轮建设的需要。

2、建立“三联三争”工作机制,是整合党建资源,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需要。经过两轮建设,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但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许多与新形势、新情况难以适应的新问题。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丰富、任务繁重,需调动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尤其在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需要多方配合,上下左右联动,共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在“联”字上下功夫,整合党建的人力、物力、智力、信息等资源,加大攻坚力度,提升创建水平。

3、建立“三联三争”工作机制,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活力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开展了诸如“双建双带”、“千名干部连千户”等载体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营造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生动活泼的氛围。“三级联创”,“联”是手段,“富”是目标。建立“三联三争”工作机制,有利于营造生动的争创环境,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争着富、跟着富、带着富,达到致富奔小康的目的,全面提高“三级联创”的整体水平。

(二)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1、实施“三联”的方法。(1)目标联定。各级党组织和挂钩联系乡镇、村的党员干部、联络员以及帮扶责任部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六个好”和区党委提出的“四个好”目标要求,根据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的要求,结合“科教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为主要内容的“五村”建设以及“工业强乡(镇)、科技富乡(镇)、本资料来自学生无忧网环境兴乡(镇)、城建立乡(镇)、依法治乡(镇)、文明建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六乡(镇)”建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找准联创的重点、难点,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原则,共同研制创建活动的三年总体目标。目标要灵活设置,三年总目标的完成要达到市、区党委的要求。(2)责任联负。各级党组织、挂钩联系乡镇、村的领导干部、联络员、工作队员以及有关责任部门,要根据联定的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完成目标的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担负联创责任,做到重点问题合力抓,难点问题有人帮,热点问题及时抓,并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上级检查和交叉评比,保证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上级党委要为下一级党组织对目标和责任的落实进行把关,层层签订责任状。(3)效果联评。实施连带责任考核,县、乡、村三级干部同奖同罚。县委每年组织力量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行检查,采取联评的形式检验联创效果。一是评组织:村党支部评乡镇党委和县部门单位,县部门单位和乡镇党委评县委,县委评乡镇党委和县部门单位、乡镇党委评村党支部;二是党员和干部互评;三是县、乡镇、村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互评。按照目标责任状的要求,主要抓好两个评:一是评各单位、各责任人(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二是评责任到位情况。

“三联”工作,重在落实,各基层党组织会同挂钩联系领导、帮扶责任部门、联络员及工作队员共同确定的工作目标及完成目标的责任人、责任单位要向群众公示,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实行滚动公示。

2、开展“三争”活动的内容。(1)争当先进联创党支部。根据联定的目标和实施的措施以及联创的效果,按照“联评”的结果,县委每年表彰100个在“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村、乡镇直、县直先进党支部。(2)争当先进致富党员。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一部分党员先富起来,通过他们向广大农民推广致富理念、致富技术、致富门路,达到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目的,形成广大党员群众争着富、跟着富的局面。全县每年树立表彰1000名在争创活动中带头致富的先进典型。(3)争当先进帮富党员。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先富起来的党员干部做帮富的贴心人,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息帮扶和结对帮扶,为困难农户增收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通过发挥帮带、辐射作用,努力形成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共同走上致富路的局面。全县每年要树立表彰1000名先进典型。

(三)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三联三争”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在全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成立机构。县基层办具体负责全县工作的指导,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明确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各部门、站所负责人和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各有关责任人要担负起挂钩联系责任。县四家班子党员领导挂乡镇联系村按县委文件执行。县部门、乡镇站所挂钩联系点按“三个代表”联系点不变。县部门联络员按2003年调整的执行。要求各级党组织、有关单位、责任人在2003年3月中旬联定出各村(部门单位)的工作目标;3月20日前村与乡镇,站所与乡镇,乡镇、县部门单位与县委签订目标责任状。县部门单位将目标上报县基层办审核备案;村、站所将目标上报乡镇党委审核备案;同时,各乡镇、村目标在3月底前由乡镇党委统一收集上报县基层办。3月底前各联定目标要实行公示。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县基层办将按各单位联定的目标,采取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检查方法,指导全县工作开展。四是要加强管理。要求联络员每个季度到点上指导工作不少于10天。3月底前上交联络员工作计划,每季度末上交联络员工作汇报卡,半年、年终两次向县农基办书面汇报工作情况,县基层办要每季度通报联络员工作情况,县委每年年对先进联络员进行表彰。其它任务要求及有关事项,由县农基办另行通知。

篇3: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近几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分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 研究安排今年的重点任务, 统一认识, 共谋发展。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参观了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刚才, 天水市、华池县分别介绍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省上与各市州和县市区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在今天的会议上, 泽巴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抓好贯彻落实, 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全省农村沼气发展形势,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2003年以来, 中央投入国债资金近200亿元支持推广农村沼气, 其中安排我省农村沼气建设投资11.2亿元, 占全国总投资的5.6%, 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全省除少数几个不适宜发展农村沼气的县区外, 绝大部分地方普遍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初步实现了全省整体推进的目标。自2007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 各地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使我省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 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截至2008年底, 已在全省3467个村累计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 普及率由2002年的不到1%上升到10%左右。回顾近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建设, 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立足省情特点, 统筹谋划沼气建设。近年来, 各地立足全省农村能源短缺、消费水平低的现状, 以户用沼气为重点, 注重规划引导,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主导产业培育有机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在“一池三改”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建设。将农村沼气建设融入大生态、大农村、大产业的规划中统筹考虑, 积极推进中小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试点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秸秆原料沼气的试点工作, 推动了农村沼气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质量管理, 注重发挥建设效益。坚持把提高建设质量作为确保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根本, 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加强示范培训、严格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关键环节, 连续五年计划落实率、资金到位率和“一池三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使18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三是强化后续服务,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近年来, 各级主管部门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注重综合利用, 注重规模化、产业化建设, 在加快推进“一池三改”的同时, 围绕主导技术、主推产品、主体模式, 积极推进了“三沼”综合利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方向,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 推进了沼气后续服务;加强日常宣传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推进了沼气安全生产。总的来看, 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依托沼气建设, 协调推进节能减排。全省上下把农村沼气建设放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大格局中来研究、来部署, 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采取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设施种植、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 推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农业发展,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五是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自2003年以来, 按照国家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三个100%”的要求, 始终将靠实责任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来抓, 省上每年都与各市州、项目县签订项目责任书, 实行目标管理。目前, 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推动、农民积极参与、部门上下联动”的农村沼气建设格局, 初步健全了省级定期督查、市级跟踪监管、县级全面自查的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每年都对项目计划落实、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公示公开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而且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促进种养业良性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但在一些地方仍未摆脱就能源抓沼气的思维定式。有的地方只建沼气池, 没有搞配套建设, 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有的地方沼气池建设与畜牧养殖没有紧密结合, 料源不足, 靠卖原料启动沼气池, 既没有效益又难以实现持续生产;有的地方配套建设不规范、标准不高, 使沼气池不能常年正常运行。二是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在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大规模推进的新形势下, 还有部分项目县没有成立农村能源机构, 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 存在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 建设水平低等问题;有的地方沼气生产工数量不足, 没有完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不规范, 埋下了安全隐患。三是后续管理和综合利用不够到位。目前, 个别地方对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和“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 既缺乏对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模式的研究, 更缺乏对适合当地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 没有把后续服务和综合利用放在与建设沼气池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产气轻拓展的现象。部分地方沼气协会形同虚设, 报酬难以落实, 管护工作不到位, 影响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

今年中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新增500万户沼气用户。省委、省政府将“新增3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作为为民兴办的12件实事之一, 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公开承诺, 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立足农村能源建设, 着眼农业农村发展, 致力改善农村民生, 突出重点、统筹谋划, 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更好地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着力抓好关键环节, 全面提升农村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国家和省上共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7.6亿元, 计划建设4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3510处村级服务网点和29处大型沼气工程。新增农村沼气户数接近前几年的总和, 可以说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同时工作任务也成倍增加, 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全省各级政府和农村能源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 紧紧抓住建设的关键环节, 真正把农村沼气这件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㈠着力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对于掌握工作全局, 推动科学决策, 促进任务完成,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 责任不明确只会出问题, 不会出实绩;压力不到位只会出懒汉, 不会出干才。面对沼气国债项目任务量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 各地要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 将管理重心下移。省上已与各项目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各地要把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要与项目所在乡签订责任状。各市、县农村能源部门要细化方案, 充实人员, 精心组织, 搞好服务, 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全面监管的责任, 定期深入项目县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督导检查, 推进项目建设。特别要对工作进展缓慢、“三改”落实不好的县, 进行重点督导, 分析查找问题, 研究解决办法, 加快建设进度, 决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质量靠制度理事, 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的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涉及千家万户, 工作量大面宽。各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项目方案, 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 坚决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村、项目投资计划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切实落实“一池三改”。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 从事沼气池施工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建设技术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招投标制度, 对省级统一采购的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 货物到县必须进行抽查验收, 砖、水泥、PVC管等主要建材要坚持集中采购;要坚持项目公开制度, 做到“三公开一公布”, 切实加强项目户建档工作, 及时在网上公布进展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国债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省农牧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大资金跟踪检查力度;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进行经常化的财务检查;各项目县要加强警示教育, 做到严格自律, 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㈢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确保沼气发挥综合效益健全后续服务管理网络, 推进综合开发利用, 是农村沼气持久发挥效益的关键。各地要积极借鉴天水、定西、华池等地的先进经验, 按照以县级沼气协会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工作思路, 加快构建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当前, 要把工作重点向乡村延伸,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创新机制、多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采取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运行机制, 突出抓好村级服务网点示范建设。每处网点要达到“六个一”, 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至少要配备1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抓好至少200户沼气用户的管理和服务。今年, 全省要力争建成2个县级农村能源服务示范基地、3510个高标准村级服务网点, 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功能齐全、运转自如、服务高效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要坚持推进“一池三改”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一池四改”、“一池五改”、“四位一体”、“五配套”、“猪-沼-果 (菜、茶) ”等生态农业模式, 带动循环农业发展。要鼓励支持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自主创新, 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 拓展应用范围, 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㈣注重建设模式拓展, 确保沼气工程协调推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 是农村沼气建设努力的方向。今年, 国家将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联户和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拓宽农村沼气建设模式的重点, 加大了扶持力度。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督促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尤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土地、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衔接, 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土地使用、发酵产物综合利用、供气安全、沼气工程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保建设一处, 成功一处, 努力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协调发展。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 对建设模式、供气方式、运行办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探索总结加快推进我省沼气工程建设的路子, 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发展领域。

三、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努力开创全省农村沼气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国家要求, 2008年批复下达的建设项目, 务必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 11月验收上报。据调查分析, 近几年建设农村沼气的农户, 绝大多数积极性较高、家庭收入较好。与前几年相比, 今年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一是工作任务繁重, 时间要求很紧, 按期完成任务的难度加大;二是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没有前几年高, 组织发动的难度加大;三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不高, 落实自筹资金难度加大;四是工作范围不断拓展, 指导服务的难度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农村沼气项目实施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与农民意愿的关系, 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 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 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 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㈠全面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国家批复下达的农村沼气项目, 按计划要求应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全部中央投资。为保证工作进度, 除沼气配件采购资金和服务网点建设补助资金之外, 省上已于2008年12月底将其它中央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各项目县。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县没有按期完成建材采购和施工合同的签定工作, 有的没有及时进行建材采购资金、技工工资的预支付工作, 使中央投资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目前, 随着天气转暖, 全省农村沼气将进入黄金建设期。各地一定要统筹谋划, 积极推动, 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40万户农村沼气的建设任务。

㈡不断提高“三改”配套水平搞好“三改”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建池容易、“三改”到位难的问题。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 在进一步严格沼气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的同时, 千方百计提高“三改”配套水平。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强与扶贫、卫生等部门的衔接, 积极推进农村沼气与扶贫开发、暖棚养畜、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的配套建设, 减轻农户的“三改”配套负担, 激发农民的建池热情。

㈢认真落实项目工作经费从检查的情况看, 目前一些地方无项目工作经费或项目工作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农村沼气发展的趋势看, 建设地点离中心城镇越来越远, 建池农户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越来越差, 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解决工作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 不能完全依赖省上。市、县两级都要积极筹措资金, 各县每年至少要安排5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支持业务部门开展项目建设。

㈣努力提高技工工资水平沼气池建设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根据各地现场作业测算, 按标准施工, 一个技工建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7天时间;按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50元计算, 单池工资定额要达到350元左右。而目前多数项目县单池工资标准在250元~280元之间, 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不足40元, 与在公路、电力等建设工程中打工每天50元~60元的收入相比, 相差10元~20元。一些县区技工流失高达50%, 甚至出现了边培训边流失的现象。再加上建池技工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短期内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使技工短缺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物价上涨水平, 认真分析测算, 在不超过项目规定最高限额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技工工资标准, 改善基本条件, 稳定技工队伍, 确保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同志们, 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任务, 我们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全省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一定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深化认识、强化责任,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积极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4: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篇5: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殷俊伟

2011年10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乡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乡基层组织建设,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为疏勒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坚固堡垒,离开了基层组织,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说,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也是党具备执政能力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乡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始终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推进村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推动了库木西力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面对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艰巨任

务,我们还存在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村级运转难、村干部选人难、农村党员管理难“三难”现象还比较突出;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少数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基层基础是重要保障”的思想,务必从政治上、战略上,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把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

二、明确工作重点,着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稳、天下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农村,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阵地建设为目标,着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进农村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村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结合创先争优、作风效能建设年等活动,认真抓好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解决好“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该怎样干好工作”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增强班子团结,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高自身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要突出加强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村班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党员,要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界限,重点培养,切实打造一支“靠得住、本领强、作风正、威信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要重视、关心、爱护农村党员干部,不断完善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立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构建社会长治久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是党的建设的首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终要落脚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当前,如何把经济发展好,使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这是对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首先,要着力提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要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切合本地实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思路,使农民群众致富有门路、致富有技能、致富有本钱,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主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多元增收。其次,要从改善环境入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基层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就是吸引和凝聚群众的阵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基层党组织的形象,我们要结合村级基层阵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真正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成为农村党员群众的议事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活动中心,在建设基层阵地的同时使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同步改善。再次,要从办实事、解难事入手,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要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真心实意为百姓解难事、做好事。要加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廉政勤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要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机制和办法,适应群众利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向,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求真务实,勇挑重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更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抓责任制落实。乡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联系村制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要抓点连线成面,推动工作整体进步。各村要把农村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使班子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有效提高,农村经济能有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能有新成果等目标。

(二)转变作风,规范管理,务求实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无小事,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我们要认真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经常进村入户,做到了解上情、吃透下情、摸清底子、掌握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突出重点,不断加强村级建设,促进村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带着浓厚的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善于运用法律、思想教育等手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篇6: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绍华和彭洪同志分别从经济建设和政治保障两个方面就如何抓好14个重点乡镇、“石—三”路沿线和“石桥—东溪—简城—新市”环城沿线党建工作综合示范带,以及重点村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

当前,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抓好党建工作综合示范带、重点乡镇、重点村建设。明确了重点,明确了抓什么后,关键就是要解决怎么抓的问题。希望同志们会后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快速行动,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1、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是我市探索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由之路的迫切需要

我市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农业大市,人口多、资源少、基础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算真正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简阳这样一个地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在哪里?该怎么走?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全市55个乡镇,797个村,近125万农业人口,这么大一个范围,一方面,我们市委、市政府鼓励大家根据自身实际大胆去闯;另一方面,作为上级组织,我们又有责任给下级组织指明工作的方向,让基层少走弯路,少受损失。资阳市委提出抓重点乡镇、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建设的设想与我市去年启动的丘陵农村示范村(也就是重点村)建设工程,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在不同区域选择一些最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乡镇和村,实施分类指导、联动帮扶,使它们尽快发展起来,给更大面积的乡、村做个榜样,总结它们的经验教训,给其他乡、村提供借鉴。从而实现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有力推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实际上是一个工作的方法问题,不是我们要搞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市直各部门、各工委、各乡镇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摆上党委(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思想上放开手脚,理直气壮抓重点,旗帜鲜明抓示范,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抓出经验,抓出成效。



2、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是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运行规律的迫切需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我们简阳这样一个典型的川中丘陵农业大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无论对发展稳定,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不可回避的市场风险,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两级组织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加之历史形成的诸多债务,极大地制约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和工作的思维、方法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极不合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根本,“三大赶超”的目标就成了空谈,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市委提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工作,目的就在于通过抓好一批乡镇、村,让这些先进典型在更大规模上拓展其影响,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其形象,在更深认识上把握其内在规律,实现重点区域突破,着力推动丘陵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效对接,创新丘陵农村党建工作运作模式,深化“学教”活动成果,进一步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推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发展,为把简阳建成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市(县)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1、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不管是重点乡镇、综合示范村的建设,还是综合示范带的建设,都不只是单纯的某一项工作,而是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有机结合体,必须突出“综合”二字,要在各方面作好示范。这项工作是市委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效形式,一个重要抓手,是市委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重大举措。抓好这项工作,不光是组织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有关乡镇和村的事,而应该成为市级四套班子和市属各职能部门大家共同的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市直部门定点联系帮扶重点乡镇、重点村制度,一定三年不变,实行定目标任务、定人员、定措施、定完成时限、定奖惩“五定责任制”。

严格考核、逗硬奖惩,资阳市委要求把重点乡镇和丘陵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建设的考核情况纳入市(县)、乡(镇)两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的内容,用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的成效来检验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资阳、简阳两级市委每年组织一次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形成赛场选马、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其他兄弟县(区)的工作力度都比较大,竞争态势非常明显,我们是逆水行舟,必须众人划桨。借这个机会,我再强调一次,对于市委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工作,全市的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要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不要再争论,不允许会上答应得快,会后久拖不决,市委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政令畅通。



2、领导带头,确保工作落实

去年,省委出台了《关于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若干规定》,今年3月份进行了首次考核;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6号),把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作为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和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项工作只会、只能加强,不会、不能放松。就全市范围来说,我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就一个工委、一个乡镇、一个村而言,工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就是你那个范围内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抓好简阳的农村党建工作,我这个市委书记责无旁贷;如果你那个片区、你那个乡镇、你那个村的农建工作没有抓好,出了问题,你就要负首要责任。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执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对涉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亲自组织调查研究,加强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为了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工作,市委决定采取两条刚性措施予以保证。一是从2003年起,每年从农发资金中划拨50万元作为农建工作专项基金,由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统一审批,专款专用,今年的50万元已经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在涉农项目的安排上实行集中统筹、部门联动。市委组织部负责向各涉农部门提供示范带、重点乡镇、重点村的建设规划和建设重点,各涉农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项目投放建议,并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市党建领导小组要随时了解、掌握各涉农部门反馈回来的项目建设情况。对完成了项目建设的乡镇、村,相关部门要及时安排新的项目,避免出现空档。实行涉农项目集中统筹,不是要剥夺我们哪个部门的权力,而是要把有限的资金、项目集中投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重点地区、重点工作上,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施重点突破。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各职能部门抓的点,不管是经济建设方面的,还是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其它各项社会事业方面的,都要有意识地集中安排到重点乡镇、综合示范村和综合示范带上来,真正形成党委揽总、部门配合、捆绑投入、典型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

三、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典型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抓经济发展与抓党建工作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题。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我们也要记住这句话,“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如果我们没有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没有把干部选好用好培养好,没有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没有一支可靠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我们抓党的建设,如果不紧密联系经济建设实际,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因此,我们一定不要把抓经济发展、抓基层民主建设同抓党的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切实抓好党的建设,通过抓党的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用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成果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资阳市委和我们简阳市委抓重点乡镇和综合示范带建设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工作中考察和发现干部,把我们的一些后备干部放到乡镇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去锻炼,给你两三年的时间,看你到底行不行,这两年你把工作搞起来了,群众得了实惠,证明你行,该提拔的就提拔;如果这两年乡镇没有发展起来,甚至群众很不满意,你就不行,不仅后备干部的资格没有了,而且也不再具备担任重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条件。通过乡镇这个主渠道去考察、发现和培养干部,今后要形成一种导向,这也是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

二是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抓重点乡镇建设、综合示范带建设和综合示范村建设,最终结果就是要发展。就各乡镇的普遍情况来看,主要还是发展的路子不宽,资金匮乏,相当一部分乡镇和村的债务都比较重,处在保饭碗、干新事、还旧帐的三难境地。要走出困境、要建设小康,悲观失望没有用,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我们每个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千方百计发展好一方的经济、维护好一方的平安、繁荣好一方的文化,要依靠班子集体的力量,团结广大干部群众想办法、添措施,把历史遗留问题排查清楚、将经济发展思路理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限时完成、敢于碰硬,一桩一桩的理,一件一件的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同时,要坚决防止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不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只顾当前、不管长远,贪大求洋、盲目蛮干的行政行为,给群众办好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做好群众的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留后患,这才是水平。我们在评价干部政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考虑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情况,努力避免失察失真、使用错位,让真正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

三是要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上级帮扶的关系。我们树立发展典型,强调自力更生尤为重要。干好任何一项工作,内在的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要把是否组织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搞建设作为衡量乡镇、村班子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要把是否带头自力更生谋发展作为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教育我们的干部、党员带头自力更生抓发展。同时,各部门、各乡镇、各村也要树立抢抓机遇的竞争意识,努力搞好软、硬环境建设,尽量向省、市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扶持,大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加快自身发展。抓示范典型建设,前期投入会比较多,而老百姓的家底大多比较薄,乡、村两级的集体经济又很少,上级部门的支持帮扶就显得十分必要。帮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讲“联动”。下面要动,上面才帮,要搞钓鱼政策,要搞锦上添花,这样才可能让基层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二是要多给项目少给现金。示范典型涉及的乡、村毕竟很少,如果上级过多地给现金,管理不好,就会引起新的矛盾,也可能给周边的乡镇、村今后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搞项目建设,群众通过投工投劳投资参与其中,有付出,有收获,才有说服力。三是要把扶大户与帮贫苦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致富路上要力争不让一人掉队,要力求皆大欢喜。

四是要处理好树立典型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树立典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全局的工作。因此,我们树立的典型一定要有代表性,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考虑它的可视性和可推广价值,不要养在深闺人难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搞好总结,提升认识,及时抓好宣传推广,用典型的经验去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又要注意积极引导典型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增添措施,保持先进性,使其在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上创造出更加先进的典型经验来推动全局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鄂教版六上作文教案下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绘本《数字规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