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

2024-07-09

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通用4篇)

篇1: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

《小王子》导读课教学设计

开发区第三小学六年级

一、活动目标:

1.运用浏览法,抓住大意,用精读和批注法体会文字背后的内容,感悟文本的意蕴。

2.理解《小王子》整本书的难理解章节——第21节。聚焦‚驯化‛,解读文本。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一些读书方法,如浏览法、精读法、批注法等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内容。

2.教学难点:聚焦‚驯化‛,解读文本。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活动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课件展示,自下而上出示图片和文字)

有一本书,人们说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它已经被译成了四十多种文字,被拍成电影,录成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出示书的画面和作者画像)。(老师讲述)这位作者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一生只迷恋两件事,一件是飞行,另一件事是写作,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他的头像被印在法国的钞票和邮票上。

2.师: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B612号小行星上的一位孤独、忧郁的小王子,他爱自己星球上的那朵楚楚动人的玫瑰,给她浇水、松土,精心地呵护着它。可这朵带刺的玫瑰喜欢耍些小手段,不太谦虚,有些爱慕虚荣,这使小王子做出了舍她而去的决心。他出发了,分别来到了六个星球。请你回顾一下,这六个星球上分别住着哪些人?(崇尚权力,爱慕虚荣的人,视酒如命的酒鬼,唯利是图的商人,循规蹈矩的点灯人,闭门造车的地理学家)

3.师:小王子最后到达了地球,在空旷的沙漠上遇到一只狐狸,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本书的第21节,从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二)、交流读书印象

1.请同学们使用 ‚浏览‛ 的读书方法(板:浏览)自读第21节。概括出这一部分的内容。

2.什么是‚浏览‛呢?(眼睛快速地扫过去,大致地了解一些内容,不必一行行读)生回答后浏览。

3.交流读书印象(我们已经浏览过了第21节,请你概括这一段的大概内容)(出示多媒体)

4.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第21节,采用精读的方法(板书:精读),仔细地读每字每句,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它为什么打动了你?呆会儿请你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5.学生汇报(同学们选择的内容可以重复,关键是读出自己确实有感触的地方)

三、聚焦‚驯化‛

1.师:你们是否发现,这些话其实都是围绕两个字来展开的呀,那便是‚驯化‛。板书‚驯化‛

2.‚驯化‛什么意思?(本意:野生的动物经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听从人的指挥,如野牛、野马等经过驯化,成为家畜。)文中的与现实生活中的驯化意思相同吗?指什么?(是指建立联系)

3.文中的‚驯化‛就是建立联系。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多媒体展示)

‚驯化的意思就‘建立联系’。‛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那个惟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了。‛

4.师:(多媒体出示)

驯化容易吗?它需要_______?请你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文章里去,在读到有‚驯化‛这样的词时,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写一写批注(板:批注)。

(四)、解读‚驯化‛ 驯化不容易,它需要耐心。

1.课件展示:

‚应当非常耐心。‛狐狸回答道,‚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微远些。我用眼角瞅(chóu)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2.女生读这一段文字。

3.质疑:

(1)为什么开始要离我稍远一点儿?

(2)为什么说‚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3)驯化如果真的不需要说话,那么它们靠什么交流呢?(行动和心灵)

(4)‚你可以一天天地向我靠近,‛除了身体靠近外,还有什么在靠近?

4.总结:读书贵在思,贵在疑。(板书:‚思‛和‚疑‛)我们通过思考和质疑,不仅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但是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驯化不容易,还需要规律。1.课件出示一段文字:

‚你最好是在同一时间过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爱下午四点钟来,我从三点钟就会感到幸福。到四点的时候,我会坐立不安,从而我将发现幸福的代价!要是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将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心理准备……要形成规律……它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使某一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男生齐读。

2.其实,驯化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教师节就有一种仪式,每年的九月十日,同学们会给老师递上一张贺卡,一份祝福,对老师来说,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3.拓展说话,把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其实,驯化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

驯化不容易,还需要责任。1.课件出示一段文字:

‚人类忘记了这条真理,‛狐狸说:‚可是,你不应该忘记它。你现在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2.指名读。

就这样,小王子驯化了狐狸。

1.师生配合读(就这样,小王子驯化了狐狸。师读狐狸的话,指名一学生读小王子的话)

‚啊!‛狐狸说,‚我会哭的。‛‚这要怪你自己,‛小王子说,‚我绝不想让你伤心,可是你想要我驯化你……‛‚当然。‛狐狸说。‚那你还要哭!‛小王子说。‚当然。‛狐狸说。那你一点好处没得到!‚‚我得到了啊,‛狐狸说,‚就在于麦子的颜色。‛ 2.狐狸说,他得到了好处,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建立了与小王子之间的情感,彼此在心里为对方负责。)

3.总结:我们再一次读到了文字背后的内容。

(五)、发现‚驯化‛

1.世界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吗?

2.汇报回答(师:是否真的有没有小王子和狐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文中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3.出示值得深思的句子(我们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

这本书里的‚本质‛是指什么?(爱与责任)4.齐读句子。(六)、升华主题 1.出示一首诗歌: 驯化

如果你驯化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如果你驯化我 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2.配音乐朗诵(教师)(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使用浏览法抓住了章节的大意,学习使用精读法、批注法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蕴。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圣埃克苏佩里呈献给我们的经典童话《小王子》中,懂得了‚驯化‛要付出爱与责任。这就是经典童话带给我们的精神感悟,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几个字,读!

附:板书 小王子

驯化——建立联系耐心

规律

责任

思、疑

浏览 精读、批注

篇2: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口语交际与作文都围绕童话这个体裁进行训练。

二、设计理念

作为单元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或“启始课”,要培养学生建立单元学习整体意识,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彰显学生个性奠下基础。其中,“通览与感悟”是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通过“通览”推波助澜,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解读文本。本着“导读、导趣、导学”的宗旨,以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依据,本设计的理念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

三、教学目的

1.了解本单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把握单元文化主题。2.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体会童话的魅力,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本单元的学习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建立单元学习整体意识。更好的把握本单元的整体,明确本单元的所有内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六、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做预习提纲,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故事的大体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这四篇课文的兴趣,同时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入正题:

1.谈话交流:课外读过的童话故事中最喜欢是什么? 2.引入正题,板书课题(第三组 中外童话)。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目的是激发孩子对童话的兴趣,让孩子们自觉的走进教材、走进课文、走进精彩的世界)

(二)初读导语,了解主题

默读导语,找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1.生默读。

2.指名汇报。(这段导语写出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点明了学习目标也提示了学习方法。)3.齐读导语。

4.小结,板书:走进童话王国,感受童话魅力

(设计意图:意在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把握单元文化主题。)

(三)浏览课文,明确任务

1浏览书本目录,了解单元学习内容。2.教师解读单元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满足孩子们先睹为快的心理,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四)自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并提示读书方法。

2.学生按方法提示读文(12分钟)

师:巡视,点拨。

(设计意图:“通览与感悟”是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导读课的精华所在,通过“通览”推波助澜,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解读文本。教会同学们从字、词、句、段、篇各个角度去解读文本。使同学们言之有物,每人对文本都有不同的感悟。由此可以改变以往。)

(五)汇报收获,交流感悟

交流读书收获。师: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现在请同学们把触动你心灵的课文和大家交流。预设

1.《巨人的花园》(1)课文讲什么内容?

(2)巨人醒悟后说了一番话,你能找出来吗?

(3)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快乐要和大家分享)(4)如果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该怎样学习?

2.《幸福是什么》(1)课文讲什么内容。

(2)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幸福的真正含义,谁能读一读?(3)这个童话最独特的地方时什么?

3.《去年的树》

(1)谁能谈谈故事给你的印象?

(2)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这篇的课文呢?

师点拨方法:(可以通过品读想象,还可以通过写批注的方式走进角色,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4.《小木偶的故事》

(1)文中也出现了不少的角色,分别是谁?(2)课文讲什么内容?

(3)在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话蕴含故事的道理。你能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样同学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地体现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碰撞。最后一跃自然会产生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这样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六)初探童话特点,总结学习方法 1.阅读资料袋,看看童话的分类。2.学生谈谈童话故事的特点。

3.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主持,应该怎样学习童话(小组讨论、汇报)生汇报师归纳总结,点击课件:了解内容 读懂道理 品味语言 体会特点

(七)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初探童话特点,总结学法,积累语言,悟出规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还能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博大才能精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可以培养同学们搜集信息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篇3: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

【关键词】导语 导学 导读课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总存在着这样一些困惑,例如:拿过一篇课文,不知从哪里开始运作?到底讲些什么?该怎么讲?哪些是重点?理不清头绪,找不到落脚点。在自己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走不出“理还乱”的盲区。

一、现状分析——忽视未开发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的编排,单元围绕主题选编了一些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的课文,而且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时直接上课,单元的导语或者被忽视,或者是做轻描淡写的处理。我们经常可见的是精彩的单课设计,却几乎从没听到过以单元导语为内容的课。

(一)单元导语视而不见。

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只局限于对单篇课文的学习,单元课文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联系,都处于孤立状态。拿到一个新单元,我们很多老师既不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抓住单元导语来备课,也不带领学生学习它,单元学习目标不明确,上到哪,说到哪,教学没有主题性、连贯性。

(二)单元导语一掠而过。

每个单元的导语中,不仅提示了学习内容,点明了专题,而且还布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中,也有老师在学习单元课文伊始领着学生读一读导语,但都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没有充分利用它。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上)“我爱阅读”这个单元前,请学生快速浏览单元导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然后通览整个单元,说说围绕这个主题都有哪几篇课文?之后就齐读一遍开始赶课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提起又放下了。

二、深度分析——有利于教学

解读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每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主题——月是故乡明。后面的课文、语文园地等都围绕这一专题来安排。这样的编排体系,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所以,如果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上好单元导读课,就会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利于教师做好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设想为什么不把这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之高效省时,更加细致,使学生跳出琐碎与无奈呢?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想效率高,应该抓“块”,而不是抓“点”。 所谓的“点”就是单独的一篇文章,孤立主题与其他资源。而所谓的“块”就是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课文及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始终都不要脱离单元主题单元教学。

(二)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单元导语中,不但明确指出了单元的主题,而且还设计了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导语时,应让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同时提醒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去理解文章,感悟文章。

三、深入研读——聚点显成效

单元导读课不是为了那几句导语而上的一节课。而是站在一个高处,鸟瞰一篇篇课文时,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逐步落实。而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不再是零散的单调音符,而是整体的交响轰鸣;学习不再是枯燥寂寞,而是变成趣味而灵动的了。可见,如何有效而有度地学习单元导读,直接关系到整组课文学习的实效。因此,在五年级语文单元整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单元导读策略的探索。

(一)紧扣单元主题设置恰当的导读目标。

单元主题犹如一根红线,它贯穿着单元教学的始终,尤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和单元整理课上。它是教师进行单元教学的隐形抓手。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围绕这个主题本单元共选取了四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本单元教学目标除认写生字、理解积累词语、感情朗读及背诵以外,还要体会课文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渗透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据此,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可这样制定本节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父母之爱”,并能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加大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底蕴,营造情感氛围,为深入感悟单元主题奠定基础。

2. 知道抓住主题进行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习紧扣主题思考质疑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意;初步阅读其中感兴趣的文章,运用“重点词句+课文内容+单元主题”的方法,进行感知性阅读,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二)要导之有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能否达成目标,还在于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

1. 在备课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2)指导、渗透本单元的基本学习方法——怎么学;(3)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喜欢学;(4)提供阅读链接——拓展学; (5)关注读写的结合点——准备写。

2. 应根据教材主题、具体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读课。如:(1)情趣导读。此类导读课应以情趣为主要手段,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热情。如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父母之爱”,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2)质疑导读。此类导读课以质疑为单元导入主线,带着提问题的想法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激活了学生思维,使之产生探究欲望。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从《钓鱼的启示》到《珍珠鸟》,每一课都牵动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所以这个单元就适合用质疑的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3)活动导读。此类导读课,根据儿童喜欢的游戏和活动的特点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情趣,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因此在设计导读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孩子们来了个“虚拟旅行”,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单元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使学生对单元的学习产生一种箭在弦上、整装待发之感,那么就达到了课内外阅读的优化整合、读和写优化整合的目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单元“整组” “体验”学习[J]. 小学教学参考,2008(12).

[2]张占国,李素环. 漫话单元整组主题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9).

[3]张顺涛.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5).

篇4: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导读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有魄力、好思索、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狄斯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狄斯。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被害的经过:克劳狄斯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园里午睡时,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了他的耳朵,并使毒液流入他的全身血管,使他的身上起了无数疱疹,最后夺取了他的生命。老哈姆雷特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狄斯。克劳狄斯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狄斯,见克劳狄斯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一天,克劳狄斯独自一人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狄斯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波洛涅斯。克劳狄斯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识破克劳狄斯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狄斯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回合获胜,克劳狄斯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狄斯,自己毒发身亡。

文学常识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有《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以及《第十二夜》等。

《哈姆雷特》这部悲剧主要围绕着青年王子哈姆雷特与弑父仇人、他的叔叔,新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复仇而展开。作品反映了英国的一个时代的概况,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戏剧通过险象环生的宫廷斗争,描写了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面对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考验,历经失望、彷徨和苦闷的折磨,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揭示出作者对当时英国封建现实的思考和批评。

重点情节

1. 哈姆雷特装疯

【情节概要】在得知整个宫廷阴谋之前,精神的痛苦就使哈姆雷特的身体虚弱,精神颓唐,鬼魂揭开秘密又在他心灵上增加了极其沉重的负担。哈姆雷特生怕这样下去会引起克劳狄斯的注意,于是王子就做出了一个奇特而大胆的决定:假装发疯。这样一来,克劳狄斯可能就不会认为他有什么图谋,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了。而且,假装发疯不但可以巧妙地掩盖他内心中真实的不安,也可以给他机会冷眼窥视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从此,哈姆雷特在言语、服饰及各种行动上都装得疯癫怪诞。他装疯十分肖似,以至于国王和王后都被他哄骗了过去。

【内容解读】装疯的原因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彻底破灭了。装疯的原因二,他的力量过于渺小,通过装疯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装疯原因三,一方面有效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时间思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把危机变成转机。这个行为表现了哈姆雷特的智慧和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

2. 葬送爱情

【情节概要】波洛涅斯给国王献计,用女儿奥菲利娅做引诱,让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见面。然后国王、王后和波洛涅斯藏起来偷听他们的对话,从而窥探王子装疯的原因。哈姆雷特面对着该不该复仇的困惑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疑虑,然后用“疯子”的言语深深伤害了奥菲利娅。

【内容解读】“偷听”的行为隐含了三个人各自的想法:国王想知道哈姆雷特的真实想法;波洛涅斯想证实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乔特鲁德希望奥菲利娅的温柔能够治愈儿子的病。而作为主角的哈姆雷特也有他的想法。先前亲情和友情的打击,让他越来越忧郁,也无从选择,所以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发问,这是他选择忍耐和选择反抗的矛盾心理的体现。但是从伤害无辜的奥菲利娅的一幕中,我们又看到他的决心,不惜亵渎爱情,伤害恋人,以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仇的计划中。

3. 贻误良机

【情节概要】为证实鬼魂的话,哈姆雷特决定利用戏班子演出鬼魂所说的谋杀场面试探,然后仔细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究竟是不是凶手。国王和王后都被邀请前来看戏,哈姆雷特便坐在国王的旁边,好仔细地察看他的神情。当剧情发展到琉西安纳斯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时,哈姆雷特发现他的篡位的叔叔再也看不下去了。国王忽然大喊点起火炬回宫,装作身体不舒服的样子,匆匆离开了剧场。哈姆雷特终于断定鬼魂说的全是实话。这个一直困扰着他的疑问终于得到解决。可而后,当克劳狄斯对弑兄夺位的行为忏悔时,哈姆雷特没有抓住从他背后经过的机会动手,以至于失去了最好的复仇机会。

【内容解读】“戏中戏”是哈姆雷特聪明和机智的体现,然而接下来的错失复仇良机又是他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他的人文主义性格的矛盾性在这里体现得最为集中而深刻。

他为什么要贻误机会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增加剧情,延长剧本;可以看做是他犹豫多虑、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可以认为是人文主义理想和杀人复仇的动机的冲突;也可以看成哈姆雷特把较多的精力花费在决定上,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还可以看成是哈姆雷特意志软弱的表现……或者杂而有之。

重点细节

1. 哈姆雷特误杀躲在帷幕后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

正当哈姆雷特盘算着该如何去报仇时,王后奉克劳狄斯之命派人叫他去后宫谈话,并向他表示,他俩都很不高兴他刚才的举止。篡位的国王生怕乔特鲁德会偏袒儿子,隐匿起一些他很想知道的话来,所以就吩咐御前大臣躲在王后内宫的帷幕后面。 王后很温婉地责备了哈姆雷特的举止行为,说王子已经开罪于他的“父亲”了,哈姆雷特听到“父亲”这个词时非常吃惊和生气,便毫不客气地冲撞了王后。当王后生气了想要离开的时候,哈姆雷特想利用这个好不容易的单独的机会,叫她意识到自己的堕落,于是就抓住王后的手腕,按住她让她坐了下来。王后十分害怕,担心他由于疯狂会做出伤害她的事,于是就大声嚷了起来。而此时躲在帷幕后面的波洛涅斯也大声叫喊“救王后”,哈姆雷特以为是国王藏在那里,于是拔出佩剑向幕布后刺去。当他把尸体拖出来后才发现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2. 哈姆雷特更换名字导致英国国王误杀克劳狄斯的使者

国王以波洛涅斯的死为借口把王子驱逐出境,送哈姆雷特到当时丹麦附属国英国,并安排两个大臣陪同坐船到英国去,以避免所谓的处分。同时,克劳狄斯给英国朝廷写了封信,要他们处死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怀疑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于是在夜里偷偷从那两个大臣处拿到那封信,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而换上那两个大臣的名字。不久,船遭到海盗的袭击,哈姆雷特拿着剑杀上了敌人的船,而两个大臣却驾着船逃跑了,丢下他,带着改过的信件急急忙忙跑到英国去接受应得的惩罚了。而海盗俘虏了王子以后,希望王子在朝中替他们说些好话,所以就把他放了。

3. 最后的决斗中的毒酒和毒剑

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对其父亲、妹妹惨死的忿愤,设奸计唆使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挑战比剑。狠毒的国王利用被仇恨所支配的雷欧提斯,让他使用一把涂了致命毒药的开刃尖头剑。比赛前,哈姆雷特挑了一把钝剑,没检查雷欧提斯的剑。比剑后,雷欧提斯没拿出真实本领来,故意让哈姆雷特占些上风,好趁他掉以轻心之时全力一击。而这时国王克劳狄斯也故意称赞哈姆雷特的胜利,大声喝彩。这一切都分散了哈姆雷特的心神。几个回合过后,哈姆雷特剑势就有些松弛,这时,雷欧提斯凶狠地拿出看家本领,用毒剑一下刺中了哈姆雷特。但这一击也激起了哈姆雷特的怒火和勇气。激烈的拼斗中,哈姆雷特夺过那把毒剑并用它回敬了雷欧提斯。正在这紧张的时刻,王后喝下那杯克劳狄斯准备给哈姆雷特庆祝胜利的毒药,国王忘了事先关照王后,王后就倒地身亡了。

重点句子

1.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哈姆雷特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他赞美人类,“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 生存还是毁灭

敌对势力是广大之阵,又是隐蔽很深的无物之阵。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时代社会的颠倒混乱,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必然的阵痛。

3.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是哈姆雷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的揶揄,指出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脆弱的性格特点。

现 场 练 兵

1. 请写出《哈姆雷特》中国王克劳狄斯的第三个阴谋,并指出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2. 作为一个复仇故事,《哈姆雷特》有三条线索,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请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三条线索,并分出主次。

3. 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之后,剧本还写了四重误杀。请说出是哪四重。

4. 试简述哈姆雷特悲剧的主要原因。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上一篇:孤独的话题下一篇: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