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规划案例

2024-07-09

国外城市规划案例(精选6篇)

篇1:国外城市规划案例

国外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典型案例

尽管宜居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对国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国内目前关于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在国外,不管城市规模的大与小,都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值得我们借鉴。

温哥华:打造大城市宜居的典范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南的海滨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傍海。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为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

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

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树立了打造宜居大城市的典范。

新加坡: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

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首先,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

费心思。

此外,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有效避免了城市发展中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西雅图: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西雅图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率先提出并贯彻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区域意识和社区意识,成为世界上众多城市效仿的对象。

首先,确立了弹性生长的规划框架,提出了独创新颖的规划模式——“都市集合”,制定了完善可行的规划策略,并建立了规划的法律和财政保障机制。其中“都市集合”的用地模式,主要是将西雅图都市区按建设密度从大到小分为“都市中心集合”、“核心型都市集合”、“居住型都市集合”和“社区中心点”四大类,每类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规划,充分体现了控制增长、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高效利用基础设施、保护环境、鼓励公众参与、提倡社会公平、改进生活品质、加强社区意识、保护地方特色及整体规划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交通规划中,力求缩短通勤和购物距离,鼓励公交、小巴、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并为其规划和设计完善的设施及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节能、环保、高效、循环、多样以及区域性和社区性等综合特征。

社区规划则遵循自上而下、协调合作、平衡利益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要素上,界定了规划的总体原则和框架,设计了专门的规划程序和格式,以保证每个不同的社区在规划上的同一性。

在整个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高质量、高效率,系统而程序化的公众参与是西雅图成为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等多方面,都能保证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参与行动随具体项目进程分阶段分解到整个过程中。在参与过程中,制定了比较系统的规划操作程序,涉及内容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由政府、专家和利益相关人共同协商制定,公众进行评判和监督。(

篇2:国外城市规划案例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

(一)巴西库里蒂巴

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同时。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总之。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这就使得库里蒂巴市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但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

二是实行垃圾回收项目。库里蒂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还体现在其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其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其中库里蒂巴较为著名的环境项目是1988年实行的1:1号为“垃圾不是废物”(garbage is not garbage)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中达到95%。每月有750吨的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他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和酗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都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是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库里蒂巴市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二)美国伯克利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三)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影子规划”是在理查德〃雷吉斯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1992年他在阿德莱德参加第二次生态城市会议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澳大利亚政府的部长和内阁被称为“影子部长”和“影子内阁”,于是提出了“影子规划”的设想。“影子规划”向我们展示了在具有非常清楚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发展框架情况下,应该如何创建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主要特点。阿德莱德市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宗旨,使在此生活,工作,旅游和学习者感到愉悦,并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阿德莱德市大力发展公共设施,提供给残疾人患者使用的轮椅通行的专用通道在街道,车站和大楼内随处可见,在公共交通设施中也有许多方便女性,小孩或者老人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在使用公共设施的同时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一阵暖意。

从规划管理体系上来看。由于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制的国家,因此在规划管理上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制度,负责州域范围内的总体规划的是南澳洲政府,他们负责协调道路,供水供电等跨省市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州政府控制大的区域,制定发展大纲,控制总体规划用地性质和道路网架以及公交线路,居住区的规模和功能等,明确各市中是否有道路、球场、历史保护等,同时对城市绿地树木种植予以确认。州政府下的各市政府负责本区域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他们的规划编制相当于国内总体规划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以此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则 和文本。此项法则可以面向市民大众公开,并可以在政府网站上和市政厅内咨询相关的工作人员。政府规划管理部门每隔三至五年就会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由政府的专门机构与政府各部门、土地所有者以及开发商进行商量以及了解情况,进行汇总,梳理整理,提出是否需要调整的建议。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着非常好的延续性,新的规划只能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补充和修正,而不会有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变。在调整过程中各种规划相互呼应,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

在城市功能和结构方面。阿德莱德市的城市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功能结构布局清晰,结构合理,区分明确。由于阿德莱德市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所以城区四周的公园有如绿色的彩带般环绕着阿德莱德市去。横穿城区的托伦斯河讲阿德莱德市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托伦斯河以南为商业区,以北为住宅区,阿德莱德市的工业区设臵在了城市西北部的圣文森特港以及东北区新建的卫星城镇。CBC东西南北八条大道将整个城市规划的整整齐齐,井然有序,每个区以公园相隔,并留有大量的绿地。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充当主角,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道路、水管、停车、绿化、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都是以政府的投资为主。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政府更注重一次性的资金投入,一步到位,以及时的解决工程的工时问题,加快工程进度,以保证一劳永逸。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由政府规划部门和相关单位衔接,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在城市的环境建设方面,政府采取大量收购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废弃的工厂等的方案,按照城市规划组织建设道路、绿化、河流以及各种配套的设施建设,然后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之后政府再用从中获得的收益用来按照之前规划的方案进行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关于土地的态度,阿德莱德政府和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不相同的,阿德莱德市在土地使用上得指导思想是振兴和促进城市的繁 荣发展,而不是挣钱。

城市的交通组织方面。阿德莱德的城市交通组织实行“行人优先,公车优先”的策略,道路路网密集程度高,通达性好,从上至下整个城市的交通道路被区分为七个等级,道路规划注重将车辆引导到城市的主干道上,为市民的居住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主次道路交叉口设臵人行手动调控操作系统,在居住区一般道路设臵人行横道,所有车辆不允许停靠在人行横道范围内以方便行人优先通行。城区内还规划了供市民跑步和散步的步行系统以及自行车系统,这两个系统交错成网状,对居民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值得一提的是阿德莱德城市内的停车系统,整个阿德莱德市以停车楼为主,辅以道路停车。在市区内有40多个停车楼,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停车楼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每个停车楼的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采取按时段收费的策略,在高峰时段收取较高的费用。停车费将被政府作为财政收入,以用于日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阿德莱德市内还开设了免费的公交车辆系统,期间所有的营运和维护费用都由政府买单,所有主干道都设有自行车和公交车道,任意车辆都不得借道行驶,所有的这些措施都保证了阿德莱德市“行人优先,公车优先”策略的贯彻和执行。

从阿德莱德市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启示:首先,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阿德莱德市的城市规划中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一种高度;其次,应当坚持把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的位臵,始终坚持以振兴城市发展为宗旨加大环境和基础设施投入;最后,应当坚持将政府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主体。政府只有合理安排城市公共设施建的投入,才能和城市规划相辅相成。

(四)瑞典马尔默 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很早就是一个工业和贸易城市,但是由于受到了高科技产业的冲击,旧有工业面临关停并转,使得整个马尔默面临城市转型。基于马尔默市政府和瑞典政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的共同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造,使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1996年,由马尔默、瑞典、欧盟等有关公共和私营机构一起组织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通过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这个项目称为B001,也被称为“明日之城”,该项目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

可持续发展是瑞典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国策。1997年瑞典确立了其能源战略的指导原则:加快可持续能源系统开发,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化。其主旨在于:瑞典的电力和其它能源供应要有保障,价格在国际上要有竞争力;要高能效、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对人类健康、环境以及气候的不利影响,促进生态平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立法先行是瑞典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显著特点。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瑞典就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有关能源合理化使用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并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以此来指导、规范企业的行为。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法规得以执行,政府还制定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必须执行的行业标准,体系完备。

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是将能源战略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瑞典从政府到地方都建立了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瑞典可持续发展部归口管理能源产业,其下属机构瑞典能源署的工作职能就是:通过加强与贸易和工业部门、能源公司、科研院所及各省、市对口单位及咨询公司的合作、理解和信任,来协调、引导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使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稳定和高效的原则,又不失不断得以发展完善,确保能源系统向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转化。财政、税收导向和经济措施行之有效。针对不同种类的燃油收取不等税费。1991年,瑞典还成为世界首批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国家。同样,为鼓励企业使用生物能源和本地能源,瑞典政府还从2003年起引入了基于电力市场的电子证书系统,根据企业使用生物电能占用电总量的比例给予税收减免优惠。

科研和创新是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瑞典政府于1995年发布了政府能源研究、发展计划,自此,能源研发成为瑞典能源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这样一套由上自下,科学严密的能源政策,为马尔默的“生态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西班牙马德里

生态建设多管齐下。西班牙马德里是缺水型、高能耗、沙化高的城市,近20年来,马德里加大生态保护和重建力度。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等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政府补贴鼓励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各种大卖场建立资源回收系统,抵扣新购商品价格;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政策奖励市民少消耗、少占用,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质,确立不同的节能等级,强制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鼓励国外资本和私人资本进入区域生态建设领域;实行土地利用逆向管理,确定绿化等生态用地在用地结构中的比重;改进和完善各类工程技术,大量采用与自然、生态环境吻合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污染治理持续有力。西班牙马德里是内陆城市,工业快速发展以后,保护水源、污水处理的矛盾突现。上世纪70年代马德里政府首先颁布了《污水处理法》,规定所有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其次整治河道流经区域的环境,将企业、居民逐步搬离水源控制范围内;三是大规模使用膜生化反应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四是推行污水干化处理,把污泥作沙漠生态整治的垫料和肥料;五是政府出资鼓励居民饮 用水和中水回用;六是大规模开展河道清淤、绿化等综合整治,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持续十多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使马德里已经重现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风貌。

直接提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马德里市政府直接干预或参与城市管理。一是市政府自上而下对城市管理的一级管理体制,事权财权高度集中,社区不承担城市具体管理;二是直接负责城市管理的所有投资、建设开发和项目经营;三是直接负责城市治安、广告、街景、绿化、保洁等基础性公共设施的管理任务;四是直接承担古旧建筑重修、保护职责和投资,负责对居民的直接补偿。

(六)西班牙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大的制造业、港口产业、金融服务和传统工艺产业的生产基地。巴塞罗那的城市旧区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进行“定点式”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空间建筑的恢复;第二个阶段是1986年申奥成功后,以主办1992年奥运会为契机,全面展开都市规模规划与建设,使巴塞罗那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版图之上;第三个阶段是在1992年奥运会之后,以“世界文化论坛”活动带动的又一轮城市改造,让巴塞罗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转型后整个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2%以上。尽管目前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还占36.7%,但从经济形态上主要是从事技术研发扩散、产品销售服务的总部经济,直接从事制造加工业人员不到总就业人口的5.2%。

旧城改造严格按法规办事。巴塞罗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12世纪成为地中海岸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在历史进程中,巴塞罗那受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文化的长期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多元文化。这种文化在城市风貌和众多的历史文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保护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巴塞罗那政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保护方式方面,巴塞罗那同欧洲各国一样将旧城保护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严格保留原物的历史地段,要求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完整、准确、原封不动地永久保存下来;二是以保护为主、适当添建与改建的历史地段,要求基本保留原有的街区格局和原有建筑物,房屋内部允许进行改造。但建筑物外面应严格维持原有风格;三是以改建为主、保护为辅,保留其旧有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建筑及街区的历史地段,一般适合于范围较大,且街区内部文物建筑较少或街区形态已遭到严重破坏的非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在法律方面,巴塞罗那市专门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对全市几百个历史建筑一一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条款。这对完整地保护该市的历史风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组织实施方面,巴塞罗那市政府严格按法规办事,凡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几百个古建筑不能动,只有具备条件的才可以实施保护性维护。对保护区内的房屋,私人产权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规定改造修缮,严禁推倒重建,公房产权则按政府的行政命令进行改造修缮。

奥运投资符合城市发展方向。1986年申奥成功后,巴塞罗那政府从城市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效益性考虑,制定了符合城市特点切实可行的投资计划,将奥运投资的重点放在加快城市改造及各类设施建设上,以筹办奥运会作为实现城市大跨度、超常规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的动力。据统计,在奥运总投资中,运动基础设施、训练设施和其它设施的投资仅占9.1%,而其它绝大部分投资则用于城市改造和行业改造。实践表明,这种投资格局提升了城市的功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场馆建设绝不为奥运会单独投资。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巴塞罗那提出了一个原则:绝不为15天的奥运会单独投资。巴塞罗那翻新了10个体育场,新建的体育场仅有15个,其中很多场馆还是临时性设施。为了解决奥运会举办期间旅游者对住宿的要求,巴塞罗那临时租用了 14艘豪华游轮,不仅解决了住的问题,还节省了投资。场馆建设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当地居民活动对场地的需求,赛后场馆利用的灵活性很强,利用率较高。特别是对私人投资,政府没有严格的“门坎”限制,只要有投资意愿都可以投资。私人投资主要集中于公寓、酒店、商业中心和收费公路等盈利性设施。由于巴塞罗那市公共与私人、政府与市场投资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历届奥运举办城市所面临的体育场馆会后利用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以人为本。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中,巴塞罗那最先考虑的是一些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在改造时首先考虑的是开放更多行走的地方使人们有足够的空间,同时有更大的空间建绿地、交通设施和其它更多的公共设施。巴塞罗那将原先的屠宰场改建成为公园,原来的采石场改成游泳池及公园,原来的乱停车处改成步行道。巴塞罗那广场由于是水泥地面而无法种树,因此在改造时考虑多做雕塑,搞成集会式的公共场所。

在道路的规划和改造上,巴塞罗那原有的一些道路被改造设计为两边机动车单行线,中间开辟为行人步行和休息娱乐的场所,主要道路改为立体交通,增加槽式道路防止交通噪声,强化管理减少交通繁忙路口。这一设计理念打破了常规,扩大了道路的功能,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增加了人们散步休闲活动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特点。有数据显示,巴塞罗那耗资约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

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创新。巴塞罗那作为较发达的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一直较好。1992年奥运会前,巴塞罗那制定了奥运行动计划,包括13个方面的子规划,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有城市风貌保护、交通疏导、市容卫生等3个方面。在市容卫生方面,主要是强化了主要街道的管理,街道基本整洁,垃圾箱临街而设,随处可见,部分属于分类收集。在城市创新方面,巴塞罗那的经验值得借鉴。巴塞罗那建设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150个相互连贯的公共空间的网络。这些公共空间都是利用建筑和道路的间隙所开辟的,诸如小街心花园、由喷泉和雕塑组成的广场。这些小空间和小景致,创造了小区风景,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密度感,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呼吸的休闲空间。

西班牙旅游局局长菲利克•斯拉罗萨•皮克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仅使巴塞罗那改变了城市结构,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在欧洲旅游版图上占据了显著的位臵,更使西班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旅游创汇国家。

(七)德国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作为成为欧洲大陆重要的金融、会展、商务、交通枢纽中心,但其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尤其化学、机械、电子和电器工业在全市的生产总值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水平仍然称雄欧洲乃至世界。

城市功能分区建设,实行综合开发。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市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分区过分强调专业化、差别化,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城市单元。法兰克福市在东部的上哈蒂地区重点形成轻重工业产业区;在南部的格里斯海姆重点形成交通服务区;在西北部的普劳思海姆重点形成文化娱乐区;在西部的波斯特地区重点形成加工工业区;在城市中心重点形成商务金融区。由于过分强调单一定位、专业功能,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城市交通组织难度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下降、生态环境保护各自为战、居民生活不尽方便的问题,中心城市人居就业环境下降,城市居民出现了郊区化居住的趋势。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市功能分区建设上突出重点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一是综合配套建设;二是把专业功能 区作为城市单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体制,形成了区域内相对独立的小城市;三是加快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法兰克福分别在上哈蒂、格里斯海姆、波斯特和普劳思海姆地区开发建设了大批居住小区,商业街区、文化场所和服务设施,使居民生活、就业、文化娱乐相对稳定在一个区域中。

(八)英国城市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也是“城市病”的首发国家。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景观丑陋等“城市病”也初露端倪。由于英国城市化无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政府未对城市的盲目发展进行干预和调控,使得“城市病”愈演愈烈,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仅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这些贫民窟成为“霍乱国王的巢穴”。伦敦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因污染严重而成为“雾都”和欧洲有名的“脏孩子”。“城市病”的首次发作其结果几乎是毁灭性的,但它也催生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1948年,英国议会制定了《公共健康法》,这是一部在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政策法案,它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对城市无序蔓延和混乱状态的管理,而且通过为贫困居民修建了公园、浴池和洗衣房等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婴儿死亡率,也使一度猖獗的城市犯罪骤然下降。英国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提出建立“花园城市”,同时也是第一个较为成功地治理了“城市病”的国家,堪称世界城市化的试验基地。

(九)日本城市

一是实现建筑低碳化。首先要实现新建建筑物的低碳化。在日本,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办公部门,比如相比20世纪90年代,2007年日本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13%,而来自产业部门的二 氧化碳下降了6%,家庭和办公部门分别增加了37%和45%。因此,如何实现家庭和办公部门的低碳化是日本走向低碳社会的最大课题。以办公类建筑为例,技术革新的关键在于减少空调和照明用能源消费,具体可运用减少空调负荷与照明负荷、提高机器设备效率、对实际建筑物中的设备是否按设计意图运转进行性能检测等方面的技术。代表性的建筑智能技术是BEMS(建筑物能耗一体化管理系统),这套技术能有效地促进能源管理,典型的实例是位于神奈川县的藤泽科技中心。日本的NEDO(独立行政法人—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也展开了引入BEMS的项目,收到明显成效。仅在2002到2008年间,NEDO展开的支援项目就达到了476件。2007年,靠此类项目直接减少能源消耗10%,二氧化碳排放7.2%。

二是对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学习美国的ESCO经验,即建立以节能为目的,包括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在内服务的公司,2007年日本因ESCO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少有109.5万吨。但是相比美国,日本ESCO的融资环境还有待改善。另外,建筑低碳技术的全面推广,不仅需要设计者和开发商,更需要建筑利用者的理解及对能源的实际使用。因此,日本建筑规划业认为,要实现建筑低碳化,需要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是改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日本政府不但要推广低碳生活理念,更注重普及低碳技术并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物品。在日本,政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住宅与家电上。在住宅方面,日本环境省委托东京工业大学的梅干野晃研究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测算了单栋住宅墙壁断热性改造、屋顶及墙面绿化后的效果,同时测算了住宅街区外部空间集约设计绿地、避免使用蓄热性高的混凝土、减少街区的空调使用后的效果,结果表明以2010年的技术大约可减少使用能源64%,预测以2030年的技术可减少79%(设定区域面积8000平方米,人口为60户180人)。政府 用资金支援和减税等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展开低碳化住宅开发、鼓励住宅购买者选择低碳化住宅、建立确保住宅低碳性能的强制性基准。在家电方面,尽管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节能家电产品,但价格还是比同类非节能型的家电要高,如何让民众购买节能型产品,成为日本政府与企业的一大课题。为此,政府出台了“绿色点数”政策,即消费者在购买节能型家电时可以获得一定份额的绿色点数,可用来购买其他节能型家电。

四是号召民众广泛参与。日本政府在进行城市环境规划时积极倡导民众参与设计与维护,听取民众对环境规划的意见,鼓励民众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这样做更能让城市规划符合大众的需要,更能培养出民众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主动维护的意识,也能节省大量公共维护管理的费用。在日本,事关普通居民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项目已基本普及了这一过程,民众参与设计已经成为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五是实施绿色支援政策。绿色支援是政府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即对于注重生态环境营造的设计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植物资源援助,比如政府免费提供树木,但施工则由开发部门负责,维护和管理则直接交由项目周边的居民负责。

二、当今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几大趋势

目前国外生态城市开发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纵观这些城市的生态城市上建设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发展紧凑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强调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使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周围。其不仅包含着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城市内在的紧密关系以及时 间、空间概念。紧凑型城市的思想主要包括高密度居住、对汽车的低依赖、城乡边界和景观明显、混合土地利用、生活多样化、身份明晰、社会公正、日常生活的自我丰富等八个方面。在蒂姆西•比特利看来,紧缩的城市形态无疑是生态城市得以实现的良好基础。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的占用与浪费,还使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城市活力的恢复以及公共交通政策的推行与社区中一些生态化措施的尝试得以实现。可以说,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国外的一些生态城市在实践中都采取了一些创造性的改革措施以解决城市中人们过度依赖机动车所带来的局限及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权是公共交通导向的主要原则,基于此则快速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得到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的使用率有所降低。以公交导向为城市开发规划模式的库里蒂巴市,城市化进程迅速,人口从 1950年的 30万增加到1990年的210万,但它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却成功地避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

三是生态网络化得到重视。国外的生态城市,尤其是一些亚洲和欧洲的城市,所进行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实践值得人们特别关注。德国的弗赖堡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日本千叶市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在城市地区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与市民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形成了十几个大小不

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生态系统与城市市民休闲娱乐空间规划得以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是引入了社区驱动开发模式。生态城市的成功最终是要依靠社区居民来实现的。社区驱动开发模式与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强化了公众作 为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保护者的重要作用。新西兰的维塔克在生态城市蓝图中阐明了市议会和地方社区为实现这一前景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明确了市议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责任、步骤和具体行动。

五是大量采用绿色技术。国外的生态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将城市纳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高度重视城市的自然资源。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态化的建造技术同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倡导。日本大阪利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措施来达到生态住宅的理想目标,如太阳能外墙板、中水和雨水的处理再利用;设施、封闭式垃圾分类处理及热能转换设施等。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同时还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这些举措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三、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带给我们的启迪

前面提到的这些生态城市,在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对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着如下一些问题:严重的工业化污染阻碍生态城市建设,各种城市垃圾不利于城市环境与保护与治理,噪音、电磁污染日益加剧,影响城市环境改善。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一)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必须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科学 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持和提高这种能力,合理控制与调整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综合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重点关注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质量与发展规模的环境自净能力与人工净力,关注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

(二)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协调发展。一个城市只注重自身的生态性是不够的,光想着自己的发展,不惜掠夺外部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的做法是与生态化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

(三)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作保证。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以具体可行的项目内容做支撑。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从开始就注重对目标的设计,从小处入手,具体、务实,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美国的伯克利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的建设样板,其实践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臵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等。由于清晰、明确的目标,既有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实施建设,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并不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四)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建设生态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将可循环生产和消费模式引入到生态城市建设过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 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 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则制定了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利用等建设原则,解决了长期困绕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

(五)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政策及管理体系作基础。国外的生态城市目前均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这些城市政府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包括政府的采购政策、建设计划、雇佣管理以及其他政策来明显减少对资源的使用,从而保证城市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且,在已有的生态城市经济区内,很多城市政府已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之路,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例如一些国外城市建立了生态城市的全球化对策和都市圈生态系统的管理政策等等。这些都给予了生态城市快速健康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六)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公众的热情参与。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城市的建设者或管理者都主动地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团队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团队合作,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既能合作又能保持相对独立。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篇3: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 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 到80年代末期, 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 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 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 建设了一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型, 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 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 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 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 由联邦政府承担2/3, 地方政府负责1/3, 启动了“煤炭补贴税”, 煤炭公司转型后也是以私有资本为主体的股份制公司, 在资本运营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美国匹兹堡

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钢铁基地, 因为这里有储量丰富的烟煤, 铁矿石可以很方便地从大湖区运来, 加上熔剂石灰岩也很丰富, 这就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20世纪70年代, 匹兹堡地区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企业倒闭, 工人失业, 社会问题丛生, 市区人口大量下降, 成为美国衰退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匹兹堡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复兴, 首先, 得益于市政当局和工商界开始了第二次复兴运动, 实施重大的建筑和改建计划。造成交通拥挤的无轨电车被地铁线路取代, 新的摩天大厦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最惹眼的是以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的匹兹堡优质厚板玻璃公司建筑群, 匹兹堡从实践中认识到恢复著名的古建筑物的重要意义。其次, 地方发展会议还提出了一份内城建房与复兴计划, 被人们称作美国在解决贫民窟住房问题方面规划得最周密和最全面的方案。20世纪60年代, 匹兹堡历史古迹基金会开始鼓励保护有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 使其免于遭拆房铁球撞击的威胁。但是, 匹兹堡中产阶级和中下阶级缺乏像样的住房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和其他保护组织不同, 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 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 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 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 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法国洛林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 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业基地, 类似于中国的辽宁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 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一是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 但因井深开采, 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 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 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 尽管铁矿资源丰富, 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 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 将转型与国际接轨。二是洛林还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 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为此, 他们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负责处理和解决衰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污染、闲置场地的重新有效利用问题。自1979年起, 为了解决转型中的重大问题, 创立了受影响工业专项基金。企业关闭后, 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 对其进行重新包装, 或建居民住宅、娱乐中心, 或作为新厂厂址, 或植树种草, 等等。三是创建企业创业园, 扶持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由国家资助自身非营利的“孵化器”, 为新创办的小企业无偿制定起步规划, 在初期或成长期为之提供各种服务, 如创造厂房、车间、机器、办公室等条件, 还配备专家、顾问做具体指导。在洛林地区, 经企业创业园培育, 转型后10人以下的小企业星罗棋布, 占全部企业的91%。四是洛林把培训职工、提高技能作为重新就业的重要途径, 培训后可供选择的职业岗位多达100种以上, 90%的人员能重新就业;对再就业职工采用计算机管理, 与各地招工局联网, 提供求职热线等, 使劳动力能够快速转移出去。洛林转型大约花了三十多年时间, 尽管其转型成本巨大, 但成效显著, 使得原来让人很难睁开眼睛的工业污染地, 变成了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 整个地区由衰退走向了新生, 今日的洛林已成为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日本北九州

北九州转型主要是将“产业振兴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相融合。北九州市位于日本九州岛的最北端, 煤炭资源较丰富, 产量居全国前列。20世纪50年代以后, 由于日本煤炭资源条件的限制, 煤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在海外廉价石油大量输入的冲击下, 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大量煤矿被迫关闭, 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此, 从1961年到1991年, 日本政府共制定了9次煤炭政策。从第1次到第7次煤炭政策, 日本政府一直认为, 煤炭生产规模应维持在一定的数量, 为此政府付出了巨额财政补贴代价,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到了20世纪70年代, 在后两次政策调整中, 日本政府开始注意煤炭产业的转型, 决定在分阶段逐步减少国内煤炭产量的同时, 放弃对煤炭行业代价高昂的保护政策。为此, 北九州市开始选择产业转型, 他们将“产业振兴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综合, 制定了北九州市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 主要包括在该地区兴办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 吸引区域外企业入迁, 并按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一批新企业, 寻求该地区多元化经营。由于北九州市建立了合理的环保产业管理体制及安全的高新技术, 所以在发展产业的同时, 北九州在城市建设、环境治理方面获得了显著成绩, 成为受到联合国表彰的治理环境典型城市;同时该地区引入高新科技产业也是其转型成功的重要战略安排。以机器人技术为例, 目前该地区机器人生产与研发的市场占有率居世界之首, 名副其实地成为日本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经过转型发展, 北九州现在已经成为日本西部规模最大的产业汇集地之一, 同时, 还是一个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国际物流基地型城市。以上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概括起来主要缘于以下原因:一是及时选择替代产业;二是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 包括培训新技能、资助自谋职业、对吸纳转型需要再就业者的公司给予特殊优惠、扶持创办小企业、再就业管理现代化;三是大力治理矿山和矿城环境;四是制订相关产业政策, 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五是加强资源产业的转制, 清除资源产业体制障碍, 产业转制必须与城市转型相结合, 以转制带动转型。

英国利物浦

利物浦是是英国西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 曾经是英国制造业的中心。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利物浦由于开采煤炭、水泥制造、面粉磨制和港口等蓬勃发展。但从19世纪70后代开始, 利物浦的传统制造业和港口都急剧衰落, 使得利物浦不幸变成了一个失业黑斑, 并有无数的暴动和矿工罢工发生。利物浦的复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止, 利物浦在重建项目中已经耗资数十亿英镑, 大部分的码头和港口都已转变成酒吧和商店。作为主要文化城市, 利物浦将它与披头士乐队及其博物馆的联系当作卖点。由于在文化方面发展所做的努力, 2008年利物浦有幸被指定为欧洲文化之都。这一活动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利物浦, 也让当时该城市所做的投资都相当有价值:活动结束之时, 收入是支出的五倍, 利物浦也摆脱了它在英格兰西北部被冠以的“沉闷蓝领城市”的称号。正是利物浦2008年荣获欧洲文化之都的经验充分表明, 艺术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经济因素。

西班牙毕尔巴鄂

毕尔巴鄂市是当今世界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 被称“毕尔巴鄂效应”。毕尔巴鄂出产铁矿, 20世纪中叶资源枯竭后衰落, 沦为欧洲无名小城。为实现经济转型, 毕尔巴鄂市政府对文化建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产业效应做了勇敢的实验, 1991年, 请来了美国加州建筑师盖瑞建造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花一亿美元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美术馆”, 一个震撼世界建筑界的杰作。现在, 它已经成为新的世界文化名胜吸引着每年大约100万游客的人前来毕尔巴鄂参观, 每年为巴斯克自治区带来超过1.6亿美元的经济收益。直接门票收入占毕尔巴鄂税收的4%, 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美术馆带来的不只是观光客, 还有投资者。在毕尔巴鄂新城区, 吸引的投资都是围绕着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开的。

德国杜塞尔多夫

杜塞尔多夫市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重要城镇, 也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在探索经济转型中, 全力打造服务业大都市、会展中心和时尚之都, 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经济转型, 形成了一个以现代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链。工业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光学仪器、精密机床和生物制药为主。第三产业则以广告业、咨询业、服务业和保险业为主。在服务业中又特别侧重发展物流业、金融业、展览业、旅游观光业和商业。20世纪工业时代最典型的煤矿设施和钢铁冶炼厂不但没有被拆除, 反而经过保护和改造, 变成了纪念公园和工业历史博物馆, 作为“古迹”和“工业文化”加以保留。一些典型的工业建筑甚至还被改造成为歌剧院、艺术收藏馆、展览馆或体育运动场所。每年杜塞尔多夫市要举办46场国际博览会, 参展公司达2万多家, 到访的客人有180多万, 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他们带来出租车、餐饮和旅游等方面的收入, 年产值高达25亿欧元。

阿联酋迪拜

篇4: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

巴西库里蒂巴

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也给予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

美国伯克利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影子规划”是在理查德·雷吉斯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1992年他在阿德莱德参加第二次生态城市会议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澳大利亚政府的部长和内阁被称为“影子部长”和“影子内阁”,于是提出了“影子规划”的设想。“影子规划”向我们展示了在具有非常清楚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发展框架情况下,应该如何创建生态城市。

阿德莱德就是“影子规划”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它的时间跨度为300年,从1836年早期的欧洲移民来到澳大利亚,到2136年的生态城市建成,描述了300年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的变化过程。整个“影子规划”由六个板块组成。

瑞典马尔默

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很早就是一个工业和贸易城市,但是由于受到了高科技产业的冲击,旧有工业面临关停并转,使得整个马尔默面临城市转型。基于马尔默市政府和瑞典政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的共同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造,使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1996年,由马尔默、瑞典、欧盟等有关公共和私营机构一起组织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通过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这个项目称为B001,也被称为“明日之城”,该项目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

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建设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建设以开发环境新技术、并对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实践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社会综合开发(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及教育基地)。

市民积极参与,政府鼓励引导,是北九州生态建设的经验之一。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例如,政府组织开展的汽车“无空转活动”,制作宣传标志,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开展了美化环境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等。

新加坡

一提到“花园城市”,人们最先反映在脑海中的就是新加坡。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花园城市”,与人们对自然的关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园林城市”和“花园城市”的本质应是“天人合一”,而非人为第一位,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新加坡人深深地感到,城市化高度发达的新加坡留给自然的空间越来越少,因此更要珍视自然,让他们的后代能够看到真正的动植物活体而不仅仅是标本。

新加坡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

篇5:盘点国外五大治理案例

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中国水环境治理大幕开启,我们先了解国外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津和剑桥校际人力艇比赛在伦敦泰晤士河水道上进行。CFP 图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 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五、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篇6: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湖南常德,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模上并不引人注意,但该市丰富的水资源,却让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虽然它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其丰富的水资源蕴藏让它在中国城市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常德,又被称为“海绵城市”。该市近年来推出并实施了集蓄水、净水、吸水、释水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常德市规划展览馆,人们可以看到,最新的城市规划模型是以德国城市汉诺威为样本设计的。而在十年前却是另一翻景象。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常德内城河--穿紫河的水质非常差,散发着臭味,他们甚至担心水污染会危害孩子的健康。为此,常德市请来了汉诺威市的专家,并向欧盟申请了以解决亚洲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的“常德市城市河流污染治理项目”,制定出一套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方案。常德不仅从德国引进了城市净水设备,还借鉴了德国人治理城市污水的理念。该理念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收集雨水,将其过滤、储藏。当城市缺水时,再将净化后的水重新释放出来,供居民使用。这样既能减少河水污染,又能为城市提供水源。此外,常德还计划沿着沅江建一条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绿带,这样能提高居民对良好水质的要求和意识。

目前,绿带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在沅江岸边散步的一位女士乐观地表示,她相信沿江绿带很快就能顺利完工。“明年三月建成,没有问题”,她说。中国的项目总是进行得很快。我认为,常德未来除了依托自身的水资源优势外,仍需发展经济。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 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五、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上一篇:一年级部编教材教案下一篇: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