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2024-07-07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精选8篇)

篇1: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国学经典选读》讲义

说说“道”——老子和《道德经》

课型:新课 时间:4月11日上午九点 教室:517 班级:09秋物流(本)授课方式:讲座 授课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老子其人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使学员了解《道德经》及其包含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教材选读章节的深刻涵义。

三、教学内容

两千多年来,有两种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铭刻于每个中国人的骨髓。在我们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自觉的会流露出它们的影子。这两种思想便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

今天,我们说说其中的一个,老子和他的思想。

一、老子其人

当我们翻开介绍老子的书籍,或打开互联网,通过搜索工具查找老子,你就会看到很多介绍老子的文字。老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东汉出现的道教供奉他为祖师,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唐朝建立者奉他为先祖,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道德经》的国外版本不下一千种,又是一个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这样神化的故事可以说出许多个版本,但我更相信是方言引起变化,当地的口音中“李”和“老”两字音比较接近,后人传为“老”。

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关于老子生平的记载很少很少,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幼年聪颖,静思好学,做了图书馆馆长后,更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公元前538年,孔子在弟子南宫敬叔陪同下拜见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东汉时期道教创立,其理论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故将老子尊为太上老君列入三清之首,成为教徒主要供奉的神。

如此有学问的人,谁不想和他沾点亲带点故呢?这不,唐朝的开国者李渊就和老子攀上了亲戚关系,奉老子为先祖。

读过老子的著作,你会发现老子对自己也有过评价。在《道德经》七十章中他这样说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什么意思呢?他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在我们看来,老子的话是警句是格言,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然而,能够“强行者有志”(节三十三章)的又有多少人呢? 或许,外国人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老子会有不同,在印度奥修眼中老子是平凡的,是完全的平凡,老子是一个生命的发言人,但他只是反映生命,而且走得很深,没有人比他走得更深。老子是一把钥匙,你可以用它打开所有存在于生命中的锁。老子是稀有的、独一无二的。如果你能理解他,你也能变得稀有,变得独一无二。

老子之所以能够稀有能够独一无二,盖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节第二章)也正因为这样,老子可以“死而不亡者寿”(节三十三章)

从老子的经历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不平凡的人都是从平凡开始,让我们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人。”(教师心语)

二、《道德经》及其思想

(一)老子出关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庄申韩非列传》)。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决定远走他乡,到秦国去,到西域去,往西行,要经过函谷关(今天河南新安县)。守关的长官叫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紫气东来即原于此)。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能看天象,他一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 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书,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二)《道德经》及其思想

《道德经》凡八十一章,前36章是道经,后45章是德经。约五千言,基本上是韵文,其较为重要的注本是王弻的《老子注》、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享《老子正诂》。

《道德经》包含丰富的思想,我们即使皓首穷经也无法真正参透其中的奥妙,这里结合教材和我个人的理解,从三个角度去谈谈老子的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以“道”为自己的思想核心,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被后世称为“道家”。

1、天道无为

“道”本义是人类走的道路,《说文》云:所行,道也。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道”是什么?老子给“道”的定义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节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节四十二章)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道”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节第一章)万事万物违反了“道”的原则,就会导致天下大乱,从这点出发,老子最先提出“天道无为”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节二十五章)“道”是流贯宇宙、社会、人生的规律,规律是自然地运行,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上人间都应当依循这个自然的规律,听其自然,不治而治,无为而为。道家的“无为”,给中华民族精神打上深刻的烙印——顺应天道,崇尚无为。

老子“天道无为”的思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其本身的规律,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心语)

2、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

老子的认识论体现在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老子超然于自然、社会领域诸多矛盾的绝对对立之上,看出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节第二章)矛盾的事物,相反相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节二十二章)老子还指出,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遵循“物极必反”的法则,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节四十章),于是便有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节五十八章)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然,这种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节六十四章),这个过程就是“道”的自然运行。

老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两个方面的。我们要学会分析问题,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教师心语)

3、人的个体价值和自由精神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第一个说明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节二十五章)由此看出,人在自然界中也是有着个体地位的。

春秋时期,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财富、享受、欲望与野心、权势、罪恶同步增长,战争频繁,在这样的背景,老子告诉我们,“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节七十七章你)在这样的社会中,还是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通过“内省”追求精神的自由

即是在今天,老子的思想还有着许许多多可以借鉴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贪欲,于是老子告诫我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节四十六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节四十四章)知足的人常乐,知止的人不会失败。我们可以通过“致虚极,守静笃”(节十六章)的方式,达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当你能够“全生避害”,以超然的态度对待尘世的纷争,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这里我借前人的一副对联作为心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尼采讲:“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今天,我们在这里读《道德经》,只是窥豹的一斑,我们还要不断从中读出新意来,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来。

四、课后思考

今天的课有收获吗?请你课后再读读教材中选读的章节,谈谈自己的认识。

篇2: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國學經典《三字經》課程第三課

一、教學目的: 1.加強繁體字識記

2.講解三字經(一而十至山之名)

二、教學重點:

1.複習繁體字(上節課三字經中出現的24個、基礎識字中的42個)2.三字經中的重點文意講解

夫妻親 君臣義

三、教學過程

溫故

(一)在黑板上識記三字經中的12個繁體字

竇義揚養過嚴師學為義時親禮執歲讓長聞數

(二)識記小學生繁體字表44個

1、裏

2、鳥

3、發 報 紙 燈 電 視

4、響 課 體 課文

1、遠 聽 無 聲 還 驚

2、對 說 圓

3、兩 樹

4、門 們

5、爺 給 開 傘 熱

6、靜 舉 鄉

7、彎 閃 藍

8、陽 長 進 誰

儀齡溫當

弘文學堂國學系列教材(初级、教师卷)

9、後 著

10、鴨

提問

師:上節課我們學了什麼?

生:五子登科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的故事。要講求孝弟之道

知新

1.師生共讀,師領,生跟讀。(一而十至山之名)2.講解以下知識

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四瀆、五行、五嶽3.認讀繁體字

綱 運 窮 東 應 數 幹 癸 躔 當 權 溫 極 華 燠 濟 紀 嶽

4.让学生抄寫一遍

5.師生背誦(師一句生一句;師兩句生兩句;師一句生三句;全部生背)3.作業

三字經第四講:朗讀5遍,默讀5遍,最後背誦,生字(禮 綱 運 窮 東 應 數 幹 癸 躔 當 權 溫 極 華 燠 濟 紀 嶽)抄寫三遍本节所学繁体字,聽寫。

篇3: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1 引言

记得有一年学校开晚会, 我组织了一个对联游戏。原意是出示上联, 然后让观众对出下联。后来想到难度可能有些高, 所以就改为回答对联中的一些文史小常识。虽然当天上台参加游戏的同学颇多, 却很少有人回答正确。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生在回答“‘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是出自谁之口”时, 用肯定的语气响亮地喊出了两个字:“老子 (lao zi) ”。而台下的同学似乎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 还在小声地讨论:“好象是孔子说的吧”“是不是唐诗里面的?”……在这里提及此事, 并非是有意贬低同学们的学识水平, 只是看出了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好象与国学渐行渐远了。

2 思考

2.1 何谓国学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粹学报》第19期) 这其中包含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论语》中可读到治学精神与修身立世之道;从《庄子》中可探得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从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当中可学得优美实用的行文之法……国学是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宝藏, 比起近代才传入我国的西学, 它更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2.2 国学之殇

时至今日, 纵观广大学子, 真正拥有一定国学功底的又有几个?姑且不论高深的音韵、训诂之学, 就是对一些应该必读的经典, 我们的“天之骄子”大多都是完全不了解。试问整个校园中又有几人通读过《论语》?又有几人翻阅过《左传》?又有几人看过“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就是要广纳百家之思想, 汲取众书之精华, 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国学之中的养分异常丰富, 如果能常读其中经典, 一段时间过后, 人的气质、思想、境界都会有极大的改观, 这种效果是很多西学所达不到的。但至如今, 在象牙塔中有多少人拥挤于ENGLISH的汹涌波涛中, 却无人泛舟于国学的汪洋之上;有多少人对异邦文化顶礼膜拜, 却无人对国学瞧上半眼;有多少人因置身于所谓“西方高雅艺术”中而自命清高, 却无人因得国学之熏陶而清雅脱俗。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治学境界有这样的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料想, 众多学子可能连第一层之边还未触及, 这恐怕是国学的悲哀, 也是作为大学生的遗憾。

3 探讨

3.1 课程设置问题

当然我们不应该老是指责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 (特别是高职教育) 是否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统一,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广西某医科高职院校 (指广西医科大学成教院高职院) 在考虑高职课程设置计划时“首先是确立实践技能第一的思路, 以其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其中“公共基础课占16.8%, 普通基础课占4.4%, 医学基础课35.4%, 专业基础课12.3%, 临床技能课占31.1%”, 以上数字充分说明该校医学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高级医学技术人才”……这家大学在广西很知名, 它们的课程模式在高职院校中有代表性。

3.2 国学经典在大学 (高职) 教育中的缺失

关于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内容在大学 (高职) 教育中的缺失除了课程设置限制 (课程设置向专业课倾斜) 、教学资源限制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外, 那些隐性的, 未被教育者认识阐明或者极少关注到的人文因素更值得探讨研究。

(1) 学生阅读技能的衰退

传统国学经典中许多作品是很难读懂的。这里既有作品本身内蕴丰富思想博大精深的原因, 也有学生认知语言障碍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深受快餐式文化的影响, 网络 (flash) 、漫画和影视不仅转移了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而且还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即只通过声音的选择和刺激性图像的结合直观地获取信息, 缺乏对平面文本的细致品读和感悟体验。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甚至包括中文专业的学生——很少主动去阅读那些用文言文写作看起来晦涩艰深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无法去埋怨大学里非文学专业系部不给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文化课程, 因为学生有学业压力, 即使学校开了类似的国学教育选修课程, 如果没有创新的课程设计和合理的成绩评估标准, 又怎么能保证学生会不考虑学分仅凭兴趣而选修这门课呢?何况文言基础薄弱的客观事实就摆在眼前, 如何解除学生对读不懂孔孟老庄的担忧呢?

我自己研究的领域就是汉语言文学, 深知国学经典中那些巨幅艰深的文本对读者阅读能力的考验。语言障碍会加大对文本内涵理解上的困难, 譬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喜欢读先秦诸子的作品, 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即是搞不懂作品中大量的文言词汇和句子结构。现有的国学教材设计已经尽量删繁就简, 选文有短篇取代长篇, 节选取代全文的趋势。只是这样设计会削弱选文的系统性, 加大教师的讲解难度;同时因为文言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选文虽短, 信息含量却不小, 简单地删节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够读懂文意并且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2) 大学生对本国历史认知缺失及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内容范围横跨多个历史阶段, 这给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带来了难题。因为理科学生一般不大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学习, 他们对历史知之甚少。如今我们的中学语文课程越来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 也因此在教学中去关注本土的历史, 思想的传承。但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历史人文学科不再是必修课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教师即使在教学中涉及历史或人文的内容, 其教学重心也倾向于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阐述专业理论 (如医科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 。

专业课教师为了适应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宁可把问题提出来让同学自己探讨, 也不大愿意花费宝贵的课时和唇舌去触及那些说起来话长的复杂历史。何况现代科技理论大多源自西方, 学生学习的也多是西方的理论, 西方的历史。久而久之, 学生对我们自己的历史不再关注 (因为觉得没有用) , 对传统文化因为缺乏历史知识觉得难于理解;不了解历史背景, 仅仅通过字面上的文本解读无法在思想上引起共鸣;没有共鸣, 难于理解又会导致丧失学习兴趣。这是我们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上的一个恶性循环。

(3)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就业市场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一个现象, 即有一技之长, 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型人才吃香, 理科专业的学生明显比文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好找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技术能力比较容易定性定量考核, 而人文素质则要通过长期地观察才能得到结论。人文素质好专业技能一般的同学可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会证明自己胜任那个职位, 但在短短的面试招聘过程中, 用人单位容易相信专业技能突出的同学会是更“优秀”的那一个。所以在大学里同学热衷于学习比较容易定性的学科 (如大学英语考级) 或者倾向于拿几个能证明能力的职业技能证书而不是选择学业效果不那么直接明显的国学教育课程。

(4) 教育功利性强, 重结果轻过程

实质上我国教育的功利性在中学阶段就已现端倪, 在中学教育里语文之所以受重视主要原因是它是中考、高考 (升学考试) 的必考科目。由于有升学压力, 中学的语文老师在讲到中学语文当中的国学经典篇目时, 更注重文言词汇 (实词虚词) 的讲解和语法句式的解析, 对国学经典作品的赏析也仅限于文学领域而缺乏哲学审美探究和情感德育的渗透。对学生来说, 语文被看成是考试的“工具”, 语文中的国学篇目由于文言的晦涩难懂则是“最难上手的工具”, 以至于谈文言而色变, 产生厌学, 避学的情绪。所以当这些学生在大学重新接触国学的时候, 等于是已经丢失了最初学习国学的目标, 不感兴趣, 缺乏学习动力, 学习仅仅为了几个学分,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殊不知学生学习国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国学教育的作用也多为实现一些隐性目标。

4 结论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 (旧版《辞源》)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 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 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适合各个专业的学习, 可作为大学里面的通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推广。且大学生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情操, 塑造人格;推行国学教育还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也符合现在中央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大方向。只是这些都是描绘国学教育的远大前景, 真正在大学校园推广国学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 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国学教育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 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缺乏国学素养却摒弃国学经典学习, 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造成大学生与国学渐行渐远的原因是什么?文章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国学教育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 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国学,高职教育,国学经典,缺失,人文因素

参考文献

篇4:国学经典 唱响武当

诵读经典,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

在每一个晨读时间,走进武当山特区的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可以听到孩子们朗朗的吟唱诵读声,像天籁一般响彻校园。通过经典诵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熏陶之中,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学艺术修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精选诵读教材。经典诵读是个慢活儿,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做好长期规划。由武当山特区教育局为各年级确定诵读内容:低年级学生诵读内容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以及一些童歌、童谣等;中年级主要诵读《百家姓》《增广贤文》和唐诗宋词、经典格言、成语等;高年级主要诵读《千字文》《唐诗宋词三百首》和其他经典书籍。这些国学教材,既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情操,又蕴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优化诵读课堂。为引导和激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特区各中小学充分用好“两课”:一是晨读、午间课,每天早晨7:50-8:10、下午14:00-14:20,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引吭高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滋养心灵、陶冶性情。二是每周一节诵读课。诵读课以“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程度。诵读课注重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和科学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比如诵读《唐诗宋词》时,采用“经典课堂六幕剧”。第一幕: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第二幕: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格言美;第六幕:相关连接“故事屋”——我爱听。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深挖文义。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200字以内,化整为零,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武当山特区中心幼儿园还将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与意境美,融经典学习和道德教育为一体,一举多得,提升综合素质。

丰富活动形式。诵读之外,特区各学校还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画经典,生动形象地再现文化经典的艺术魅力。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开展丰富多样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逐级评选诵读之星、读书标兵、书香班级,通过大型文艺活动、诗文朗诵会展示诵读成果,激发孩子们的诵读热情;在教室、楼梯间、走廊里、文化墙上张贴悬挂图文并茂的古诗词;通过班报、校报、手抄报、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小广播、文学社等传播文化经典,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遇见”经典。一系列活动成果丰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识字总量,而且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好地发展。

研修经典,促进教师内涵提升

国学经典进校园,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在于教师的躬身示范、言传身教。只有教师自己首先成为读书人,热爱国学,提高修养,才可能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正如孔子所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引导教师走近经典。特区教育局为教师推介、指定经典书目,引导教师走近经典,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各学校还编印校本教材《经典晨读》,鼓励每位教师制订个人阅读计划,充分利用假期、周末和课余时间,品味名著、提高修养。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好书(一本国学经典、一本教育专著),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写学习笔记或读书随笔,促使教师养成阅读习惯。

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评选学习标兵,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开展师生同读活动。各年级制定师生同读方案,积极开展师生“同过一个节(阅读节)”“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利用晨会课、阅读课组织师生朗读经典美文。

诵读经典逐渐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通过研修传统文化,教师自觉“正心、修身、养德”,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成为师德建设的动力源和良好载体。

文化建设,特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

如今,“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已在特区教育系统上下深入人心。武当山特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在特区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个文化长廊、每一个文化区角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书香校园”已升华为武当山特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共同追求,成为武当教育的特色文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阅历的增加而释放出浓醇的芬芳,武当山下的学校文化底蕴亦将更加丰厚。

篇5:国学经典——大学教学设计(五)

广利中心小学 焦佩珍

一、教学内容

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中人交,止于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这一文段的主要观点,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寻找最合适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3、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明白文段的观点,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2、熟读成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大学》的主题: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背诵上一节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听录音,比较自己的读音和读法。

3、再读,正音:邦bāng、畿jī、惟huái、缗mí、蛮má、丘qū、隅yǜ、穆mù、於wū、缉jī、熙xī。

4、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刘读、抽读。

(三)整体感知文段

1、读文段,边读边思考以下词语的意思。邦畿: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惟民:民众。所止:所居住的地方。

缗蛮:绵蛮。“缗”通“绵”,鸟叫声。丘:山冈上。隅:角落。止:栖息。其:它。

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叹词。缉:继续。

熙:光明。

止:语助词,无意义。君:国君。仁:仁爱。敬:恭敬。孝:孝顺。慈:慈爱。信:信用。

2、再读文段,感知文意。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 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3小组交流:读了文件段,你明白了什么?

4、检查汇报。

(1)、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

(2)、“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

(3)、知已知彼,为人处事要光明磊落,庄重谨慎。《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 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重要的。

5、读了文段,你发现什么规律?指名汇报并板书。

仁 臣

敬 子

孝 父

慈 交

(四)拓展

1、看例子,谈想法。(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说说图片中的人物体现了什么?

2、联系生活,谈感受。

(五)熟读成诵。

(六)小结: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已知彼,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庄重谨慎。

(七)附板书

仁 臣

知其所止

庄重谨慎

篇6:大学生《国学经典》读书心得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工作中的座右铭,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人们面对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试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如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是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联在一起,滋润着中华万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国学各个学术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作为中华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这笔精神财富吸收和传扬。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是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篇7: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大学》第十章(3)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 文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注 释

(01)“桃之夭夭„„”:引自《诗经·周南·桃夭》。夭夭:鲜嫩,美丽。蓁蓁(zhēn):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之)女子(子)于归,指女子出嫁。(02)“宜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萧》。(03)“其仪不忒„„”:引自《诗经·曹风》。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1)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 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注 释

(0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者人看待。(0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0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04)倍:通“背”,背弃。

(05)絜(xié)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2)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译 文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

注 释

(01)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快乐,喜悦。只,语助词。

(02)“节彼南山„„”: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大。岩岩,险峻的样子。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尔,你。瞻,瞻仰,仰望。(03)僇:通“戮”,杀戮。

(04)“殷之未丧师„„”:引自《诗经,大雅·文王》。师,民众。配,符合。仪,宜。监,鉴戒。峻,大。不易,指不容易保有。(05)此:乃,才。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3)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 文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注 释

(01)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02)悖:逆。

(03)“《楚书》”句:《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yu)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人名)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篇8:国学经典与大学生形塑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国学经典,形塑

所谓“形塑”, 即对大学生的形象塑造, 包括内外兼修两个方面, 具体地说, 就是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健全、身体健康、道德情操高尚,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富于创新精神的积极向上的人才。在当今中国, 大学生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且数目愈加庞大的群体, 是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学经典是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每一个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 也是华夏子孙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一、现状分析

(一) 困境——大学生形塑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 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及生存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也进入了一个“负重”时代, 并在形塑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以下三种心理现象凸显:19%的大学生存在逆反心理, 16.2%的学生存在挫折心理, 18.2%的人存在抑郁心理。一方面, 当大学生心理存有积郁时,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往往以酗酒、沉湎于网络游戏的方式来发泄, 而不选择正确的方式。另一方面, 近年来媒体上频频报道, 大学生因一点点不如意而自残, 或伤害他人甚至自杀。此外, 当今大学生性格急躁, 处事情绪化, 更严重的则形成犯罪;盲目攀比和隐形逃课之风盛行;同时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狂热浮夸的心理。

(二) 出路——国学经典成大学生首选精神寄托

大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 在面对诸多压力的同时, 必然会在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方面出现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以致高校犯罪率和自杀率急剧上升。调查中问及当大学生受到挫折, 是否会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得到心理调节、寻求心理慰藉时, 58.3%的人会选择“是”, 而在这58.3%中又分别有49.3%、20.8%、30%的人选择从儒、释、道三家经典中寻找慰藉。这一现象足以证明, 国学经典在大学生心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这也可以说明, 加大国学经典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三) 矛盾——国学经典学科发展滞后于现实文化需求

就社会文化的大背景而言, 一方面, 尽管有46.5%的同学认为国学经典对于当今社会意义重大, 但48.3%的同学认为国学经典对于当代社会意义不大, 更有5.2%的同学认为已经过时;另一方面, 仅有26.8%的同学对中国文化现状抱持乐观态度, 更多的大学生则对当今的中国文化现状持悲观态度, 其中25.7%的同学表示失望、47.7%的同学则表示焦虑。

二、寻根——国学经典没落之历程

近百年来, 国学的地位由社会意识形态的巅峰迅速向下滑落, 长期沉沦在遭否定受针砭的尴尬境地。九十年代以后传统文化的重新勃兴, 可以说是国人回归历史理性的文化表现。但在这个学术功利化的社会, 国学的深入发展举步维艰。

1、鸦片战争后到建国前:国人“救亡图存”的狂热导致文化观认识偏差

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清王朝闭锁的国门, 这对一直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文化的强势, 大力宣扬西方文化中心论, 削弱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如吴稚晖类“把线装书丢到茅厕坑, 用机关枪和帝国主义对打”的偏激思潮。于是,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及价值体系在广泛的质疑及讨伐声中动摇了。随着学习科技、改革制度的失败, 自卑但又不想贬低尊严的中国人又进军到了文化领域。于是大量翻译外国书籍来替换中国的落后文化成为一时风潮。另外, 二十世纪的不断革命也牺牲了中国积累下来的无数精神资本。

2、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国学在“厚今薄古”的政治干预下被冷落

建国后, 随着政治极“左”思潮的泛滥, “厚今薄古”思想甚嚣尘上, “五四”的“全盘西化”思路又重新被引申到了极致。之后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又使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被贴上了“封建思想”的标签。1950年, 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意识形态革命, 一些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批判的事件开始出现, 如对《海瑞罢官》《水浒传》等的批判。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借鉴苏联模式, 将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 肢解到文、史、哲专业之中, 摒弃了中国传统的经史贯通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学可以说丧失了基本的生存合法性。最后, 文革又使国学在这一场文化浩劫中遭受重创。另外, 1974年前后还展开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 孔子被揪出批斗示众。国学作为政治权利互相倾轧的牺牲品, 在全面禁锢中一片凋零。

3、改革开放后国学的复兴:“复兴”成为“功利”的嫁衣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中国形成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大繁荣, 至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国学正是这个启蒙高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国际竞争达到一定程度, 文化软实力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将会占据更为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其次, 部分具有经济头脑的人把“国学热”视为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商机;部分学者纯粹是拿国学作秀, 借国学来包装自己;私塾、书院的跟风不是提供环境而是向“钱”看齐另外作为施教的场所, 国学研究的主力军在高校, 而许多高校目前实行的论文与奖金、职称直接挂钩的制度, 不利于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国学研究。最后, 个人也积极加入国学热, 但他们的兴趣也只是在穿汉服、行古礼方面, 颇给人凑热闹的感觉。这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只是一系列引人眼球的口号和争论, 是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炒作与作秀。

三、解决方法

在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 文化软实力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使我们民族文化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在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 国家方面

1、改革国家教育体制, 加强国学学科建设

我国的传统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注重综合性与有机性, 而西方则偏重独立性。近代学科建设借鉴西方学科分类的方法后, 传统文化被完全肢解而划分到各个学科中去, 中国传统的经史贯通的教育理念从此无法施行, 中国传统最为珍视的人文精神也在生硬的学科分类和技术性学习下难觅踪影。所以把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对于国学的繁荣、学术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文化建设结构, 完善学校基础教育的内容设置

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的绝对崇拜。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地位远远高于中国本土文化, 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的地位远远高于人文文化, 这是国学深入发展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首先就文化建设结构而言, 应该适当加强人文文化的比重, 提高国学经典的学科地位。再者, 就国民基础教育内容的设置而言, 必须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进而推进国学经典的普及, 加深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

3、重视国学经典普及, 加大对学校教学研究的财政投入

大学的国学教育, 如具有较高古典文化素养的教学人才的引进、教材的编制使用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另外, 国学研究的主力在高校, 国学的研究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近年来, 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教学研究的资金投入, 使高校具备教育、研究的经济基础, 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科研资金保障。

4、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 设立推广与监督机制

国学的教育与研究, 不应该仅仅是象牙塔式的教育, 也不应当仅仅是书斋式的研究, 而应当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 赋予国学新的时代气息, 使其成为现今新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国家发挥其倡导者的职能, 加大宣传力度, 如倡导全民读书月、经典诵读等等, 使国学脱离书本研习的束缚, 扩大其复兴载体。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执行力度。因此, 国家应设立相关的推广与监督机制, 借助媒体, 刊物, 社会团体的力量, 引导支撑我们的接受与研习行为, 达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 社会方面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 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对积极推动国学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承担着实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心理疏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作用。要实现“国学经典进校园”目的, 应该而且很有必要让舆论先行, 以此为国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2、合理运用民间文化团体力量

在政府引导下, 合理运用民间文化团体的力量, 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让传统文化重放异彩, 为国学复兴创造现时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成为中国文化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以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研究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社团长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让其参与到国学经典的建设中去无疑将对国学经典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通过娱乐产业模式推广国学经典

借鉴韩、日推广民族文化的经验, 利用民间文艺、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产业提高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曝光度, 使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发展虽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但大量哈日、哈韩族的出现无疑说明了其经验的可推广性。在这个娱乐至上的社会, 通过视听盛宴, 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立体形象地传达出来, 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感知并接受经典文化的荡涤, 不仅符合现今的时代氛围, 也适应了大学生的文化接受心理。

4、大力发展文化古迹、名人故居旅游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 文化古迹资源丰富、质量精良。充裕而优秀的文化古迹资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大力发展文化古迹和名人故居旅游, 寓传统文化于旅游活动中, 极易增强大学生对国学的形象化感知和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认同感。

(三) 学校方面

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大大增强。在这个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国学教育是非常恰当和必要的。

1、重视各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

据调查显示, 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中并未得到普及, 尤其是一些理工专业尚未开设这门课程, 即使开设了也大都是形同虚设。“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国学经典能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 有利于塑造符合中国传统美德典范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形象气质俱佳的新时代大学生。因此, 大学必须提高中文师资力量, 重视并强化各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

2、将经典诵读与时代趋势相结合

当今时代, 是一个经济的时代, 更是一个知识的时代, 而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读书, 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个时代的选择。大学承担着文化知识整合与发展的任务。为了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 培养读书习惯, 大学应该响应国家号召, 履行国家政策, 利用自身优势, 把读书特别是读国学经典摆在突出位置。

3、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国学部分建设

“远离经典文学不仅造成青年们阅读和审美能力的衰退, 更主要的会造成他们心灵的荒芜和情操的低下”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这一现状, 作为大学生扩展阅读主要地点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应有意识的增加国学经典及国学研究相关书籍的比重, 给同学们提供更多阅读经典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彦坤:《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上一篇:安全生产责任制全下一篇:常州染料化工厂有限公司2011年环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