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融资

2024-07-25

国外融资(共8篇)

篇1:国外融资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西方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是各有侧重的:如美国比较重视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日本支持中小企业吸收引进技术,意大利比较注重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法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就业潜力比较大的服务业型中小企业上,瑞士和西班牙则在服务于社区型中小企业上具有特色。

从西方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许多共同的原因,然而,从比较的角度看,美国和欧洲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美国,人们崇尚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精神,再加上美国的金融管理相对较严,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偏好上,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一般小于总资产的50%.而在欧洲,人们更强调彼此间的合作精神,因此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率一般大于总资产的50%,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的原因(如风险大、管理不善等等)上。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无非以下几种:一是自筹,二是直接融资,三是间接融资,四是政府扶持资金等。

自筹资金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向亲戚朋友借用的资金;个人投资资金,即“安琪儿”资金;风险投资资金;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包括客户预付款和向供应商的分期付款等);企业间的信用贷款(有些国家对此是禁止的);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的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性基金(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的贷款等等。

直接融资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这种筹资方式只有公司制中小企业才有权使用,而且一般公司制中小企业的债券和股票只能以柜台交易方式发行,只有极少数符合严格条件的公司制中小企业才能获得公开上市的机会,或进入“二板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间接融资主要包括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

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自筹资金的比重相对大企业要高得多)。其中以美国中小企业的自筹资金的比重最高,一般要超过60%左右;欧洲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自筹资金的比重在50%左右。在自筹资金中,又以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的比重最大;亲戚朋友借用的资金次之。其次,是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美、英和德国等自由主义意识较重的国家一般是直接融资的比重高于间接融资的比重,而法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国则呈现间接融资比重高于直接融资比重的现象。最后,政府的扶持资金比重最小,一般仅占企业总资产的5~10%左右。其中以中央集权制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政府扶持资金比重相对较高,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居中,而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资金扶持的比重最低。

根据各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情况,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为主、注重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企业的自主意识的自由主义类型,以美国和英国为典型;另一种是以家族融资为重要渠道、注重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社会和政府作用的集体主义类型,以意大利和法国为其典型的代表;第三种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类型,如德国、日本和韩国等。

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不同要求

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同,当然对融资渠道和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从融资的角度看,中小企业可分为制造业型、服务业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区型等几种类型。各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要求如下:

一、制造业型中小企业

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比较多样和复杂的,这是由其经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用于购买能源原材料、半成品和支付工资的流动资金,还是购买设备和零备件的中长期贷款,甚至产品营销的各种费用和卖方信贷,都需要外界和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的面也相对较宽,因此风险也相应较大,融资难度也要大一些。

二、服务业型中小企业

服务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其特点是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但是,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他中小企业较小,因此是一般中小型商业银行比较愿意给予贷款的对象。

三、高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除一般中小企业可获得的融资渠道外,比较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就是各种各类层出不穷的“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既有政府设立的,又有私人建立的,也有政府和私人共同建立的,其性质一般属于产权资金。美国、日本和英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比较发达。

四、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

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因此,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另外,社区共同集资也是这类企业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西方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是各有侧重的。如美国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家,因此比较重视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日本在支持中小企业吸收引进技术方面也是具有特色的;意大利比较注重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这与其着力解决南部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该地区经济活力和“造血”功能有直接的关系。法国比较重视就业问题,因此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就业潜力比较大的服务业型中小企业上。瑞士和西班牙(包括法国)则在服务于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上具有特色。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专业化

目前,西方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既有业务不断综合化的趋势,也有金融机构不断细分的专业化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特点。实际上,这两个相反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因为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是不矛盾的。

从总体上看,西方金融业务的专业化主要有以下趋势:一是主要从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商业银行和主要经营中长期固定资产融资业务的投资金融机构的日益分化。近年来,从事消费信贷的金融储蓄机构也有逐步分离的趋势。二是从事实业投资的产业基金(包括创业基金)和从事证券业务的投资基金的逐步分离。而且,在产业基金中,不同产业由于经营特点和程序不同,对资金需求的数量、时间和目的也不同,因而也需要专门化的既懂金融业务知识又了解该产业生产和经营特点的金融机构提供十分到位的服务。因此,产业基金的进一步分化也日益明显。三是从事对大型企业巨额贷款的大型金融机构与从事向中小企业微型贷款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分化。

上述第三种西方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直接导致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融资机构的建立,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据统计,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名称各异,如妇女投资公司、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社区投资公司、街道投资所等等,但它们都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美国的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1958年美国国家小企业局按一项国会批准的法案,倡导社会建立的。美国国家小企业局下属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项目署(一个由国会批准创建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管理和注册工作。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比较

政府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资金支持一般占到中小企业外来资金的10%左右,具体是多少则决定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相对重视程度以及各国企业文化的传统。各国对中小企业资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等。

一、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发达国家企业税收一般占企业增加值的40~50%.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税负相对轻一些,但也占增加值的30%左右,负担仍较重。为进一步减轻税负,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

1.降低税率。降低营业税、周转税和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利润税等直接税的税率是常见的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都实行比普通税率低5~15个百分点的优惠税率。

2.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包括全额减免、定额减免和定比减免。在减免的环节上,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创建初期和产品与服务的出口。

3.提高税收起征点。这可减少起征点以下的企业的税收。各国提高起征点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所得税等。

4.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这对中小企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加速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二是降低当期的应税额从而减少税款。

通过各种税收优惠可使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少一半以上,使其赋税总水平由占增加值的30%降到15%左右。这笔免税资金是普惠的,对中小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应该说,各国都制订了程度不同的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但相对而言以德国最为典型。

德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1984年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有利的特别优惠条款及1986年开始的税制改革。目前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中小企业营业税起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对统一后的德国东部地区营业税的起点更是从15万马克提高到100万马克;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所得税下限降低到19%;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等。德国的财政补贴主要做法是:(1)按《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设立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1995年以来,这项资助费已达12.1亿马克。(2)为中小企业承担培训任务,可得到政府的补贴。1994年政府培训补贴支出达1.417亿马克。(3)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

篇2:国外融资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分散授信模式、以日本代表的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和以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双轨制集中授信模式。

①融资融券试点初期.我国采用的是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但我国的模式又与日本有较大差别。下面将海外成熟模式与我国模式进行比较。

在美国的市场化分散授信模式中,投资者通过保证金的形式向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证券公司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和证券对投资者提供信用交易。当证券公司自有资金不足时,可以通过证券抵押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签订回购协议进行融资;当证券公司自有证券不足时,则可以通过交纳保证金的方式从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入证券。

由此可见.证券公司在美国的融资融券交易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日本的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中.投资者通过向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来进行信用交易,但如果证券公司自有资金或证券不足时,不能像美国证券公司那样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回购融资,也不能直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入证券,而必须通过专业化证券金融公司来进行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而证券金融公司则可以通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补足短缺的资金和证券。因此,专业化证券金融公司作为日本融资融券业的中介机构,控制着整个业务规模。台湾地区的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取得和未取得融资融券许可证分为两类。

投资者可以直接向取得许可证的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也可以向没有许可证的证券公司提出代理服务,从而直接从证券金融公司处获得融资融券。此外,取得许可证的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证券金融公司进行转融通,也可以直接向银行或货币市场进行资金的转融通。

由此可见,台湾地区的双轨制集中授信模式虽然借鉴了日本的集中授信模式,但其证券公司却有着更多的主动权,因而也相对灵活。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国家,作为资本市场的历史时间还不是很长,信用体系并不是特别完美,而且融资融券试点初期每个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不是很强大,因此现阶段我国的融资融券知识交易模式主要借鉴日本的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而融资融券的资金和证券来源主要是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证券 。

篇3: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借鉴

在西方国家, 中小企业的融资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无限责任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制企业。

无限责任制企业包括单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 特点是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只需缴纳相对较轻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 不能够通过债券、股票等形式向社会进行直接融资, 并且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由自己来承担。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通常情况下主要是业主或合伙人的个人资产。通过对各国的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在意大利和巴西, 这类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向亲戚朋友摘借, 而且比较多, 这种融资方式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而美国和英国的这类小企业恰恰相反, 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积蓄, 向亲戚朋友借钱融资的比较少。

有限责任制企业, 这类企业往往是公司制中小企业, 特点是缴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 同时缴纳相对较重的个人所得税。但是, 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可以通过债券、股票的方式向社会直接融资, 并且只承担以股本金为限的经营风险, 其承担的责任有限。当然, 一部分公司制中小企业除外,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债券和股票只能通过柜台进行交易。与其他交易方式相比, 通过柜台进行交易的相对成本比较高, 而且风险比较大。

2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无论是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 还是公司制中小企业, 都客观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中小企业变数大、风险大, 难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美国对全国近2000多万个各种不同类型的小企业进行统计, 在3年内关闭的企业占到1/3, 甚至1/2, 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 (2) 受总资产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负债能力有限。通常情况下, 企业资本金的大小决定着其负债能力, 负债能力通常为资本金的80%或60%。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资产少, 其负债能力相对比较低。从世界范围来看, 独立自主和自我奋斗的精神在美国的中小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 因此企业的负债水平比较低, 通常都低于50%, 对于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来说, 侧重团队精神和社会力量, 倡导互助合作, 因此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比较高, 通常超过50%; (3)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类型比较多, 在资金需求数量方面比较小, 但是频率比较高, 进而增加了融资的复杂程度, 同时增加了融资的成本。中小企业以融资的多样化、小批量而著称, 资金需求具有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单位的融资成本,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 在融资利率方面, 与上规模的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平均高出2-4个百分点。 (4) 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 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在经济生活中, 由于资金或货币的重要性、广泛性以及影响国民经济的全局性, 为此各国制定了严格的经营规则, 对金融业进行管理, 进而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流动性, 避免金融危机冲击整个国民经济。 (5) 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 挫伤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通过上述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融资数量少、频率高, 因此需要简单快捷的融资方式。然而, 金融部门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 需要完整的融资手续加强管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3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启示

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 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 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尚处于起步阶段, 融资渠道和政策体系还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对象也缺乏针对性或重点。考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得到如下启示:

3.1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给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权

对于我国各类公司制企业来说, 虽然尽了上缴所得税的义务, 但是不能享有自由发行债券、股票的权力, 与国外公司制企业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外, 只需获得证券监察部门的审核和备案, 公司制企业就能发行债券或股票, 并且通过柜台方式交易所发行的债券或股票, 在全部公司债券或股票中, 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的债券或股票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3.2 推进建设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需要培育信用体系、对信用市场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积极营造信用环境, 进一步抵御信用风险, 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融资能力。首先建立健全企业外部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 通过树立信用典型, 积极推广信用管理经验;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制度, 对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因此, 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形式, 对于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的信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3 进行信息化建设, 创造新的管理经营模式

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中小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与销售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衡量尺度, 通过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调整或重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模式, 来服务企业发展目标,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3.4 财政金融政策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

从法律法规建设上来硬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安排。可以在现有《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 制定更具适用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金融机构法》等具体法律、法规, 以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各级政府在安排财政预算支出时, 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

鼓励开办由地方财政出资或担保融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其资金运用可委托地方商业银行代理, 在利用政策性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时, 应将利息直接补贴给中小企业, 而不是补贴给商业银行, 从而杜绝商业银行在代理政策性金融业务时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冯万年.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财会月刊, 2011 (2) .

[2]钱小平.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融资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 2012 (11) .

篇4:国外保障房建设融资经验谈

四种方式筹集资金

在保障房建设初期,多数国家都是依靠财政资金支持。随着建设任务加重,后期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吸引社会、市场资金,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第一,政府交替运用直接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各类社会投资者投资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保障房建设市场化,向开发商提供开发资金、维修资金、税收优惠、利息抵税等直接的“开发补贴”。同时,允许保障房开发商按照市场利率从私人金融机构贷款,但只需付1%的贷款利息,差额部分由联邦政府补贴。在德国,政府减少对住房合作社征收所得税、财产税、土地转移和交易税,对兴建福利性住房者提供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福利性住房开发商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占建筑费用50%的无息贷款,偿还期为25年;大型厂矿企业为职工建造福利住宅,只需筹备建房资金的25%,另外75%由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同时减免土地所得税。

第二,推行“先存后贷”的住房储蓄制度,利用存贷时间差,有效汇集私人资金。在德国和英国,潜在购房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参加住房储蓄,当储蓄达到一定期限或额度时,就可以获得优惠利率的住房贷款。这些被先期存入的储蓄还可以作为建设资金。比如在德国,潜在购房者每月按合同约定存款,当储蓄额达到所需贷款额40%~50%时,便有资格贷款。目前,德国40%的住房融资来自住房储蓄体系。

第三,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开发房地产信托、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房地产证券化产品——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用于廉租房建设。1986年出台低收入住房返税政策后,廉租房信托基金进一步受到投资者热捧。1986~1995年,美国有80万套中低档住房投放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信托基金投资的廉租房项目。同时,美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支持保障房建设,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具体情况,拨付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予以补充。个人和机构购买此类债券可免交所得税。目前,美国运作中的REITs约有300个,资产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

第四,以住房合作社方式筹集资金。在合作建房模式中,社员自主成立住房合作社出资合股、购地、开发。由于节省了营销等费用,加上政府提供便利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使合作建房成本明显低于商品房。1944年,澳大利亚通过了住房合作社法案,大量中低收入群体加入了住房合作社,推动合作建房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高潮,市场占比一度高达35%。

不同模式各有利弊

纵观世界各国筹集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方法,其核心是以政府补贴吸引社会资本,以金融创新撬动资本市场投入。不同的融资模式各有利弊,其潜在风险和问题也值得注意。

政府提供各种补贴和优惠往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补贴规模过大,财政压力会逐渐增大。在保障房任务加大的情况下,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均出现过财政不堪重负的情况。而且,过多的财政投入容易挤占其他公共支出,也可能将更多负担转嫁给纳税人。

住房储蓄制度汇集资金面较为广泛,方便提前动用潜在购房者的资金。但是,实施难点在于需要确保房价不能大幅波动,否则会直接影响潜在购房者提前储蓄的意愿。为此,德国政府曾推出配套措施,对住宅价格实施严格调控,确保同一区域的住宅价格不出现大起大落。

金融创新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政府投入,就可像股票一样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闲散投资。REITs不仅资金来源广泛,而且由专业人员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选择及运作管理,对投资者而言风险低、回报稳定。对房地产企业而言,REITs是以股权形式展开的分散投资,不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也不会丧失对企业和项目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不过REITs属于金融衍生品,普通投资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熟悉和接受。比如澳大利亚早在1971年就成立了首家REITs,可直到20年后才得到投资者认可。另外,发行债券等方式可能会扩大地方债务规模,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合作建房的参与者大部分是中低收入人群,因为筹集的资金有限,所以他们往往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补齐资金缺口并提供可使用的土地等。此外,合作建房要求社员有较高的自治能力、民主的管理方式与成熟的运作机制,否则容易造成市场混乱。

成熟理念可供参考

从实践经验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要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困难,需要政府转换角色,形成制度化合作,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共建局面。

第一,政府应以提供补贴为基础,推动保障房建设资金从单一的财政提供转向多元化融资模式,更大程度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杰认为,我国政府应由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直接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逐渐转变为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监督者。各国的经验表明,积极、灵活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是促进保障房建设的基石,能够起到放大政府财力的作用。

第二,建立制度化合作,引导开发商投资保障房建设,支持各种形式的集资建房,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共建局面。民营企业的介入不仅能够拓宽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来源,同时能够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是发达国家保障房建设的重要力量。美国保障房建设70%的投资都由民营开发商提供。陈杰表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保障房,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为私营企业放心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政府还要提供广泛的优惠政策,尽可能提高投资回报,在土地划拨、税收减免的同时,保障民营资产的安全性,降低其融资成本。此外,从国际经验来看,中低收入群体集资建房对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作用明显,因此应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积极支持合作建房。

篇5:论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及渠道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低、依赖内源融资,而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比较困难;从不同行业来看,制造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加之资金周转速度慢,所以融资难度大;服务型行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小,但是频率较高,贷款周期短,属于经常性开支,故融资风险较制造业较小;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较容易,它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的特点,并且一定程度上享有政府的扶持,所以融资压力并不大。

从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看,企业创办初期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用以购买机器、办公设备等,由于初期没有信用记录,所以从银行贷到所需款项的概率小;生存期需要大量现金流 ,并且此时股权结构已确立,只能采取负债进行融资;扩展期的企业有了稳定的客户及供应商和信用记录,所以外部融资是关键,或者也可以引入新股东,为上市做准备;成熟阶段的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其工作重点是完成企业的上市,其融资主要采取员工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首先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除了内源融资便是银行贷款,但银行借款资金是有限的,而且对信用要求高,所以小企业难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而且主板市场融资门槛高;其次法律保障不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对条文内容的运用并不到位,立法的不足造成中小企业融资运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使得融资因法制因素而萎缩;最后政府保障缺位。我国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很好的保障,并且我国目前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机构,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自然不会成为大多银行的发展对象。

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同样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其次,按照相关规定,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同时,清理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降低融资实际成本;在税收方面,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向小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延长至底并扩大范围。

国外相关政策与措施

财税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率一般比普通税率低5%~15%,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创建初期和产品出口中实行全额减免、定额减免等方法。在德国,对于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中小企业营业税起征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财政补贴主要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等,其主要方式有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等。法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做法有:中小企业每新增一个就业机会,政府给予2~4万法郎的财政补贴,对与3年内新增6名职工以上的中小企业,每名新增加的职工将补贴1.2~1.5万法郎。

篇6:国外融资

首次揭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融资缺口的,是英国议会在1931年成立的麦克米伦委员会递交议会的调查报告。它指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担心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和成本过高,使寻求贷款的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远大于银行能提供的贷款额度。这就是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英国是世界上首次制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口方案的国家。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提供了理由。英国政府认为融资缺口的本质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需要由政府干预加以矫正。为回应麦克米伦报告,英国政府早在1945年就组建国家全额出资的工商金融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inance Corporation),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或担保,使融资缺口大为缩小。二战后,许多经济学家不断深化对融资缺口的研究,提出了“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等许多种理论,各国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完善金融制度体系,矫正市场失灵,所有高收入国家都基本上弥合了融资缺口。

各国通常用融资缺口占国家GDP的比重、未获融资企业的比重、被银行拒绝的贷款申请的比例等多种角度,来衡量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严重程度。

据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9月公布的小企业乐观指数报告:只有3%的业主报告贷款“更难获得” (该比例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只有3%的业主报告“融资是他们的首要问题”。

据欧盟调查,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被银行拒绝的比例”是:欧盟28国平均为8.57%,其中德国8.36%,法国7.31%,意大利7.82%,英国4.27%,芬兰3.79%,瑞典6.77%,丹麦19.79%,比利时6.37%。在欧盟月到203月的调查中,“提供熟练劳动力”首次成为欧元区中小企业主要关心的问题,而获得融资则列为“最不重要的问题”。另据德意志银行的调查,只有1% 的企业在信贷申请时被拒绝,只有6%的企业报告获得的贷款比需要的少,对融资感到沮丧的企业比例在2%左右。

发达国家的融资缺口占GDP的比重都很低,但也有差距。美国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缺口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12%-2.25%,股权融资缺口为0.96%-1.52%,总的融资缺口(融资缺口占GDP的百分比)为2.30%-3.78%,而法国、德国的缺口比美国要高一点

【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中小企业的初始资本小,可抵押的资产少;多数企业由于处于初创期,用于投资和研发新产品以及拓展新市场的费用占比大,导致企業的盈利水平低下,同时也导致了企业的现金流不稳定、资金链脆弱,抗风险能力差,一旦遇到问题,资金链断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沉重打击。

2、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

由于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在存货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较强;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将运营资金盲目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乏力,进而了加大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

3、中小企业的员工素质水平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然,中小企业员工素质的这种构成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自身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不需要多高的劳动技能,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则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外部环境的原因

1、融资结构失衡,融资渠道过少。

虽然表面上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实际上相比于大型或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

(1)留存资金短缺

由于现行的经济下滑,很多中小企业处于利润水平低下的状态,甚至是亏损的状态,企业内部几乎没有留存资金来支持下一步的发展。

(2)股权债券融资门槛高

篇7:国外融资

边绪宝 《证券时报》 2002.10.09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然而,中小企业又是一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因而世界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问题非常重视,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政策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用立法的形式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现了各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如美国联邦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小企业开发中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日本、英、德等国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立法,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以法律的支持和援助。

2、设立财政专项基金。财政专项基金是政府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而给予的财政援助。在美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鼓励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吸纳就业,例如政府财政针对专项科技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基金、产品采购基金、中小企业的创业基金、失业人口就业基金等。另一类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市场风险,例如风险补偿基金、特殊行业的再保险基金等。财政专项基金不同于财政直接补贴,它有严格的管理要求,需要在基金设立之前就必须明确资金的数量、用途、对象、支付方式和补贴方式。

3、建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援助。如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归口于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SBA在各州设有派出机构,其作用是“为小企业争取平等的竞争条件,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经济群体”。其中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是SBA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担保方式如下:以SBA的信誉为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一般SBA担保贷款总额的75~80%,其余部分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SBA担保贷款最高限额为75万美元。担保贷款的风险损失由政府预算列为风险处理。SBA根据金融机构的小企业贷款经验和业绩,对参与担保贷款计划的贷款机构进行分类,并据此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日本则在50 年代专门设立了日本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它们向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2-3 个百分点的较长期的优惠贷款。同时,日本还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为中小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借款的债务进行担保。

4、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各国政府对风险投资基金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用担保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优惠措施。例如美国对风险投资收益的60%免税;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从持股中获得的资本收益可免除部分所得税,免税金额最高可达收益的三分之一;英国对风险投资信托实行全面税赋豁免;新加坡风险投资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并允许风险投资公司从所得税中扣除投资于经批准的风险企业造成的损失,而且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风险投资者提供亏损额50%的政府补助。

篇8:国外保障房融资的做法与经验启示

1. 美国做法:政府提供财政和信用援助, 支持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持有或租住保障住房。

政府财政创新补贴方式, 支持金融机构以市场方式为保障房建设融资。如1970年, 美国联邦政府允许公共住房开发商按照市场利率从私人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但是只需按1%的贷款利率进行支付, 差额部分由联邦政府贴息, 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从事公共住房项目的开发。

政府成立保险或担保机构, 支持金融机构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如1934年政府发起成立联邦住宅管理局 (FHA) , 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抵押贷款提供100%保险, 贷款期限长达30年, 同时提前还款不必支付违约金。

联邦家庭贷款银行使用政府债券融资, 为中低收入家庭低息贷款。1932年经济大萧条后, 罗斯福政府在全国设立了12家“联邦家庭贷款银行”, 以财政部发行专门债券方式低价筹集资金, 再资助商业银行发放低息贷款。目前, 美国有80%的金融机构是该体系的成员。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支持信贷二级市场发展, 增强存量贷款的流动性。为消化贷款机构存量贷款,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美国专门成立了三家政府色彩浓厚的机构:房利美、珍尼美和房地美, 负责对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提供担保。

鼓励创新市场化融资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20世纪70年代, 由于可享受房地产开发的税收优惠, 美国社会资本主要通过辛迪加组织广泛参与住房建设及保障性住房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房地产投资信托 (REIT) 成为建设、收购和持有房地产的另一种组织方式。房地产投资信托 (REIT) 通常是免税的。截至2009年末,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上市公司约200家, 资产规模高达3400亿美元。

2. 德国做法:政府奖励支持居民储蓄合作, 为购建住房提供低息组合贷款。

制定《住房储蓄银行法》, 构建以住房储蓄银行为主的住房互助融资体系。德国的住房储蓄贷款制度, 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互助融资体系。与一般商业银行住房贷款不同, 住房储蓄银行的资金是封闭运作的, 它只向住房储蓄客户吸存, 也只向自己的住房储蓄客户发放房贷。

以住房储蓄存款金额和利率为基础, 贷款长期执行较低的利率水平。住房储蓄实际上是一份期权合同, 只要借款人履行了合同规定的储蓄义务, 他就拥有了获得低利率贷款的权利。住房储蓄银行的存贷利率均远低于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利率, 且长期保持不变。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贷款期一般为6至15年, 贷款利率为储蓄利率加2%的利差, 通常在2.5%至4%之间。

政府实行住房储蓄奖励政策, 扶持住房储蓄互助制度发展。德国政府对住房储蓄银行实行政策和财政支持:一是明确规定免交存款准备金;二是实行住房储蓄奖励政策。德国政府曾规定, 凡在德国有固定居住地和正常纳税的居民, 只要个人应纳税基数收入在5万马克之下, 就可向政府申请获得住房储蓄奖励。

3. 日本做法:

财政支持下的住宅金融公屋为公营住宅的融资核心, 公司内贷款制度是重要补充。日本政府构造了以住宅金融公库、住宅都市整备公团和地方住宅供给公社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其中住宅金融公库承担住宅资金融通职能, 公团和公社则直接建造和提供住宅。

日本财政创新补贴方式, 多管齐下支持公营住宅建设。补贴分为三种:一是财政直接拨款支持低收入家庭租房、购房, 并资助公营住宅建设;二是财政向住宅都市整合公团发放贷款, 支持公营住房建设;三是将资金贷给住房金融公库, 以发放公共住房建设贷款并向低收入者发放购房贷款。

住宅金融公库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是公营住房的主要融资渠道。住宅金融公库是直接隶属于政府的政策性机构, 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投入的资金、财政低息贷款、发行住房债券以及吸收的民间资金, 主要为居民提供长期低息住房贷款、为住房建设提供资金以及一般金融机构所不能提供的融资服务。其利率比市场利率低1个百分点。自1950年成立以来, 公库累计支持住房建设套数占同期累计开工总套数比例接近30%。

公司内贷款制度充实员工福利保障, 对满足住房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存在一种旨在提高员工福利的“公司内贷款制度”, 对员工以较低的利率贷款, 实际利率不足3%, 且手续简单, 对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新加坡做法:强制参与公积金储蓄, 为公共组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 (HDB) 建设公屋, 负责统一投资和建设公共组屋, 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其资金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新加坡政府经常提供超过20年的长期贷款给建屋局;二是政府给建屋发展局拨付一定的财政局津贴, 支持其正常运营;三是住房公积金的贷款。

新加坡公民强制参与公积金储蓄, 储蓄资金可贷给建屋局开发公屋或支持居民购买公屋。新加坡政府规定, 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留的居民, 都须参与公积金储蓄。公积金会员及其雇主双方按雇员每个月收入的规定比例缴交公积金。

二、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经验

1. 多渠道支持保障房建设, 充分发挥其公共财政的作用。

在国外融资模式中, 财政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启动资金, 其方式主要有:一是取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土地是财政支持保障住房建设的重要渠道。二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对于纳入保障性体系的房地产开发、销售、租金等税收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或者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商发行企业债免税、对金融企业发放保障性贷款提供税收优惠等。三是以财政资助或补贴吸引社会资本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四是成立专门财政投资基金。五是发行专项国债或地方政府债券保障住房融资。六是成立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机构, 支持存量住房贷款的市场流通。

2. 完善保障住房的金融环境建设, 提升住房供给及居民消费能力。

从国外经验看, 金融资金支持保障住房建设,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健全社会化风险管理体系, 包括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的担保方式及相关抵押物处置的配套措施等。二是创新产品投资的方式, 提供资本流动性, 降低融资成本。三是政府为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担保, 以使保障房承建企业可在金融市场上以直接融资获得长期资金支持。四是成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支持保障住房建设。五是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信贷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降低负担或延长支付期上, 如美国二战后住房拥有率的显著提高, 主要归因于推出的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

3. 积极拓展和创新融资方式, 为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提供渠道。

各国还积极为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创造渠道, 主要方式为:一是创新融资方式, 利用房地产投资信托、辛迪加、建设债券等市场化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进入, 同时为社会融资进入保障住房建设提供有效地渠道。二是引导居民家庭建立互助储蓄制度, 在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完成社会资金互助的筹资职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居民家庭的自我保障。三是强制性的储蓄保障制度, 如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 它将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功能集于一身, 强制新加坡公民和常住居民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 从而为实现住房保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我国保障房融资的政策建议

1. 从法律层面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充分发挥其保障职责和杠杆作用。

财政资金是保障住房建设的起始资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金, 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和杠杆效应。因而从法律层面确定财政资金来源、金额和使用状况, 是解决住房保障资金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各国经验看, 保障住房补贴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0%甚至更高, 我国可将这一比例设定在5%~10%的范围。但是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 发挥其放大作用十分必要。一方面, 成立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 增加融资方面的信誉。另一方面, 创新贷款贴息方式, 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从国际经验看, 财政补贴从“暗补”转向“明补”、从“补砖头”转向“补人头”是大势所趋。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通过风险补贴、信用支持等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2. 完善保障房管理体制, 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融资与使用主体。

为加快住房建设, 各级政府推出了多种产权体制的保障性住房开发模式, 短期内这有利于完成保障住房建设任务, 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不利用保障性住房管理, 融资主体也不明确。建议以保障住房的产权主体作为保障房开发贷款的承贷或融资主体, 各级政府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 应当成立或交付专门的政策性法人机构来持有和管理, 明确融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承贷或融资的便利。

3. 切实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以公积金制度为主的保障住房金融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需成立不单纯以市场化商业机制为运营基础的金融机构, 建立保障住房金融体系。我国借鉴新加坡经验, 成立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但目前存在决策缺位、业务单一、管理能力不足、风险意识不强、覆盖面小、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建议明确公积金管理机构为政策性金融机构, 严格按照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加以经营;提高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提高公积金的覆盖面, 明确为保障住房建设提供资金。

4. 推出符合公租房特点的长期信贷产品。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巨大, 无法完全依靠财政投入解决, 在当前我国金融结构下, 银行贷款势必成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收购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特性决定了其贷款本息只能主要依靠租金收入偿还, 贷款期限需求较长, 与现有的银行贷款产品难以匹配。为满足公租房的建设资金需求, 建议尽快推出适应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特点的信贷产品。

5. 发展信托基金等筹资渠道,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北京市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 试点的三个城市之一。可结合租赁住房或其他适当的住房项目建设推出REITS, 为保障性住房筹集资金。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引导牵头机构成立投资集团 (辛迪加组织) , 面向富裕个人、企业、社会公共机构、养老基金以及海外投资者等, 为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设和持有房地产拓展渠道。

参考文献

[1].杨海宁.透析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下的住房保障.经济师, 2010;8

[2].张昕.日本公共住宅政策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商业时代, 2011;1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题下一篇:乡镇计生办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