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设备一般管理规定

2024-07-28

储运设备一般管理规定(通用8篇)

篇1:储运设备一般管理规定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的主要产出能源之一,不仅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财政收入,也为世界的能源供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安全问题始终是能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对为贸易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安全问题是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讲究目前油气储运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然后通过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发掘探究按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油气储运设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设备管理

1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工作发展的基本概况探究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空前繁荣、对外贸易跨越式增长、传统与新兴行业飞速发展并壮大的新形势下,社会各个领域对油气能源的需求也空前膨胀。油气能源供给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同时也对油气能源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油气资源的存储与运输以管道为主要载体,四通八达的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大陆。近年来,随着油气储备手段的进步,我国的油气储运范围以一种“管网状”的结构扩展形态不断加大辐射,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于此同时,在油气储运管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油气储运管道储运的管径不断扩大,输送距离也不断加长,抗压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自动化程度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现如今,我国的石油储运工作正朝着自动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稳健发展。尽管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成绩,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尚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和疏漏,不但威胁着石油和天然气存储运输工作的平稳开展,还极大制约了我国能源产出的快速发展的步伐。因而,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整个能源运输工作中居于关键位置。现如今,我国的石油储运工作亟需抓好安全问题,使能源经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

2.1设备的密闭性能问题

不同于电力、煤炭等其他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着易挥发的特殊属性。如果油储运设备的密闭性能差,或局部出现冻损、断裂、接口松动等问题,致使石油和天然气挥发到空气中去,会引发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附近地区的居民呼吸道中毒,毒气蔓延到五脏六腑中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油气资源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挥发后遇到干燥的空气或者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2.2设备的腐蚀损坏问题

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主要载体,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过程中管道的作用是其他运输设备无可比拟的,管道运输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油气资源运输的主要手段。由于管道本身的材质以及气温、地质、土壤湿度等其他因素,管道的腐蚀问题始终是让管道安全管理人员们困扰的难题。一方面,管道设备的腐蚀将造成油气资源的非自然损耗,另一方面管道设备的腐蚀还会导致油气资源泄露,间接性的造成环境污染乃至引发火灾,造成恶劣的影响。

2.3设备的维护保养问题

部分油气设备储运部门往往只注重油气储运工作的效率问题,忽视了油气储运设备的维护保养;或只拘泥于定期的检查,在检查的间隔期间,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实时的上报,导致油气资源泄漏、火灾、污染等严重的问题。设备的维护保养问题是油气资源储运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开展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才能保障油气储运工作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因而相关管理人员应就此问题给与高度的重视,并深入实践的进行督查,做到设备维护保养情况的实时更新。

3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的基本举措探究

3.1对设备进行工艺上的改进

在部分地区,油气资源的储运设备制造工艺还较为落后,导致产能跟不上油气储运工作的发展速度。其次,落后的制造工艺也不利于设备后期的保养和维护。改进制造工艺是开展油气资源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途径。大口径、材质好、密闭性良好的管道可以避免很多安全隐患的发生。

3.2丰富现有的安全防护设备

目前我国部分油气储运部门的设备还比较单一,需要进行丰富设备的种类。首先要丰富强防火设备的种类,具有通风功能、分隔功能和防爆功能的设备都可以有效的防治火灾爆炸的发生。其次是防腐设备,防腐蚀设备的应用可以增强管道的使用周期。同时要注意的是,使用的设备一定要环保。

3.3提高管理者的安全隐患意识

在油气储运设备的各项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和工作素养同样的重要。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安全隐患意识,把设备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要定期开展讲座同时加强管理守则的学习,也要熟练的应用各项设备,使个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人尽其责。

4结语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开展好直接关系着能源产业的能否继续稳健的发展运行,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所造成的人身安全问题和经济财产损失。新形势下,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亟待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务支持,从而保障我国能源产业的稳健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步运行。

参考文献

[1]许铭,吴宗之,罗云,等.基于LOP模型的事故隐患分类分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7).[2]李庆杰,李媛媛,陈慧萍.基于焓温法的石克管线停输温降三维数值模拟[J].当代化工,2013(06).[3]马伟平,李云杰,张长青,等.国外油气管道法规标准体系管理模式[J].油气储运,2012(01).

篇2:储运设备一般管理规定

1 医疗及诊断电气设备,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等电位接地或不接地等型式,

2 使用插入体内接近心脏或直接插入心脏内的医疗电气设备的器械,应采取防止微电击保护措施。

防微电击措施宜采用等电位接地方式,并使用Ⅱ类电气设备供电,

防微电击等电位联结,应包括室内给水管、金属窗框、病床的金属框架及患者有可能在2.5m范围以内直接或间接触及到的各部分金属部件。用于上述部件进行等电位联结的保护线(或接地线)的电阻值,应使上述金属导体相互间的电位差限制在10mV以下。

3 在电源突然中断后,有招致重大医疗危险的场所,应采用电力系统不接地(IT系统)的供电方式。

篇3: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储运,火灾,腐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 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 (或配气站) 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 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 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油气储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容易引发火灾

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 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 而油气储运过程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 特别是输油管道, 加热加压是管道运输的特点, 故具有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 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并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设备故障带来的危害。油气储运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工艺缺陷、管线的腐蚀、操作压力的波动、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高压等压力容器的破损, 易引起泄漏及爆炸。 (2) 防静电措施不到位。油气储运过程中, 油气在管道和设备内流动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 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 造成电荷积累, 导致火花放电, 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 不防爆设备及电器带来的危害。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按规定选用防爆型或未经防爆处理, 泄漏的可燃液体、气体遇机械摩擦火花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 违章动火作业。包括违章指挥, 动火审批不严, 在不具备动火的条件下贸然审批动火;盲目动火。

1.2 管道腐蚀

很多输油管道在湿硫化氢环境下受到严重腐蚀并开裂, 如应力腐蚀开裂 (S C C)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S S C C) , 氢致开裂 (HIC) 、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 (SONIC) 等。

造成管道腐蚀的原因通常有四种:

材质因素。以HIC为例, 材料中包含贝氏体或者马氏体的“硬质”带对HIC十分敏感。如果材料夹杂物偏析区硬度控制在300H V以下, 就能够很好的消除材料对HIC的敏感性。

埋地管道所处的环境。埋地管道所处的环境是引起腐蚀的外因, 这些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电阻率、土壤含水量 (湿度) 、p H值、硫化物含量、氧化还原电位、杂散电流及干扰电流、微生物、植物根系等。

应力水平。有很多实验表明, 如果材料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应力的30%以上时, 材料就可能发生SONIC破坏。但这样的应力水平, 在焊接构件的焊缝周围区域以及SSCC裂纹或者其它类似于裂纹的缺陷内都有可能出现。

2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2.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 在设备管理上, 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 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 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 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 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 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 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 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2.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 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 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 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 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 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 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 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第二, 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 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 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第三, 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 第二次在使用2000h更换, 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第四, 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

2.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

制度, 维修要及时实行“三定”制度, 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

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 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 多人操作设备时, 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 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 以延长使用寿命, 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 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 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 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 缩短使用寿命, 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 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 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 切勿勉强拆修, 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在拆装前后, 零件要摆放整齐, 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 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

2.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 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第二, 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 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 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 避免产生气蚀;第三, 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 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 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 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第四, 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 如发现异常状态时, 应及时处理。

3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 强化管理, 加大创新管理力度, 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 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继利.浅谈长输管道维抢修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05) [1]徐继利.浅谈长输管道维抢修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05)

篇4: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措施

关键词: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

前言

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保证气储运设备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气储运设备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生产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1.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油气储运简单而言即是油和气的存储和运输,该过程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过程,因为石油和天然气是由易燃、易爆的氢类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因此若想保证储运安全就必须在特定环境下进行油气储运。且油气储运是连接生产、运营、销售等各环节的重要纽带,因此做好油气储运工作义不容辞。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进程的加快,油气储运显得越来越来越重要,加强油气储运设备故障修检,提高油气储运的设备利用率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化经济发展给储运设备建设带来的压力,而也只有提高了设备的效能和利用率才能够将设备运行效益发挥到最大,才能将石化企业的利润提高到最大。

2.油气储运设备当前存在的问题

2.1管道腐蚀

首先,管道所处的周围环境比较容易使得管道开裂。油气管道的环境一般是是湿硫化氢,主要包括有类含水量、土壤的酸碱程度、以及土壤的成分类型、物质比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得管道腐蚀以及开裂的产生。其次,管道的材质一旦缺少介质,就会使得防腐性能过低,也就比较容易使得管道的腐蚀出现开裂。最后,管道在油气的储运过程之中受力过大的话也会使得管道的腐蚀以及开裂。特别是在管道的焊缝周围硫化物比较多的地方,硫化物应力使得管道的腐蚀开裂。

2.2设计理念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行业刚兴起不久,我国的工艺技术方面与外国相比仍然有所欠缺。我国研制出降凝剂与减阻剂使用于油气运输行业中,管道可以在不需加热的状态下开始运输油气。然而,由于我国油气田的分布范围较广,而且原油种类众多,我国的油气运输能耗较高,管道输送损耗过大,而且效率较为低下。加上我国对于管道运输设计方面的投入较少,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当前的油气管道设计理念还不够合理,导致我国的油气管道输送行业发展有所阻碍。

2.3储运设备的安全隐患

由于油气储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易燃易爆物,油气储运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而且油气的管道输送情况需要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容易引起重大火灾或者爆炸危险事故。因此,油气储运中的安全隐患必须通过制定全面、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使得油气储运处于较为安全的环境,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2.4油气蒸发严重

目前,从油田→炼油厂→用户的周转环节繁杂,油气损耗量及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在石化、石油企业如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库、加油站等油品装卸操作频繁的工作环节汽油等轻质油品中易挥发的有机组分会大量汽化逸出。

3.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3.1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對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3.2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压缩机定期保养和维护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做:第一,在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保压缩机系统内不存在压力,或者同其它压力源断开连接,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同时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第二,新买的压缩机第一次运行500h要换新冷却润滑油,此后每4000h更换一次,并按这个周期换油。如果一年运行不到4000h,更换周期为一年;第三,要确保皮带保持张紧。每运行2000h左右要检查皮带的松紧度。

3.3实行“三定”制度

油气储运中的主要设备,要实行“三定”制度。“三定”制度主要是指定期检查、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是指的是大修过的设备或者新购进的设备,必须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试运转,磨合期内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查看磨合情况,在确定运行正常后才可以交由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必须送修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当没有维修的条件时,不可以强行拆修,以免破坏维修质量。设备维修工作就施工生产的特点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并逐步由目前的排障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转变。

3.4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应当每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保养,实行严格的点检制度,掌握设备实时的技术状况,预防事故发生,从而延长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比如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每月都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对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测,当出现异常振动检测结果时,要对这种设备再进行单独检测核实,并将结果告知油气储运公司,使公司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避免耽误生产,从而减少损失,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3.5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4.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气储运设备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波浪.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科技传播.2011

篇5: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标准名称: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GB 12266-90 标准编号:GB 12266-90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2-10批准1990-10-01实施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加工设备的一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铸造设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2 引用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6527.2 安全色使用导则

GB 8196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 8197 防护屏安全要求

GB 12265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3 术语

3.1 加工区

被加工工件放置在机器上加工的区域。

3.2 安全防护装置

配置在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装置。

3.3 危险区

设备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区域。

3.4 工作面高度

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与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手或前臂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3.5 紧急停车开关

发生危险时,能迅速终止设备或工作部件运行的控制开关。4 主要结构的要求

4.1 一般要求

机械加工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及寿命,以保证人身 和设备的安全。

4.2 材料

机械加工设备本身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不允许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 料和未经安全卫生检验的材料。

4.3 外形

机械加工设备的外形结构应尽量平整光滑,避免尖锐的角和棱。

4.4 加工区

4.4.1 凡加工区易发生伤害事故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4.4.2 防护措施应保证设备在工作状态下防止操作人员的身体任一部分进入危险 区,或进入危险区时保证设备不能运转(行)或作紧急制动。

4.4.3 机械加工设备应单独或同时采用下列防护措施:

a.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闭罩;

b.机械或电气的屏障;

c.机械或电气的联锁装置;

d.自动或半自动给料出料装置;

e.手限制器、手脱开装置;

f.机械或电气的双手脱开装置;

g.自动或手动紧急停车装置;

h.限制导致危险行程、给料或进给的装置;

i.防止误动作或误操作装置;

j.警告或警报装置;

k.其他防护措施。

4.5 运动部件

4.5.1 凡易造成伤害事故的运动部件均应封闭或屏蔽,或采取其他避免操作人员 接触的防护措施。

4.5.2 以操作人员所站立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传动装置必须设置 防护装置,高度在2m以上物料传输装置和带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4.5.3 为避免挤压伤害,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距 离必须符合GB 12265的4.2条的规定。

4.5.4 4.5.5 4.5.6 4.5.7 机械加工设备根据需要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机械加工设备必须对可能因超负荷发生损坏的部件设置超负荷保险装置。高速旋转的运动部件应进行必要的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有惯性冲撞的运动部件必须采取可靠的缓冲措施,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

事故。

4.6 工作位置

4.6.1 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置应安全可靠,并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头、手、臂、腿、脚有合乎心理和生理要求的足够的活动空间。

4.6.2 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面高度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a.坐姿工作面高度应在700--850mm之间;

b.立姿或立-坐姿的工作面高度应在800--1000mm之间。

4.6.3 机械加工设备应优先采用便于调节的工作坐椅,见附录A(参考件),以增 加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并便于操作。

4.6.4 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置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平台和通道必须防滑,必要时设置踏板和栏杆,平台和栏杆必须符合GB 4053.4、GB 4053.3的规定。

4.6.5 机械加工设备应设有安全电压的局部照明装置。

4.7 紧急停车装置

4.7.1 机械加工设备如存在下列情况,必须配置紧急停车装置。

a.当发生危险时,不能迅速通过控制开关来停止设备运行终止危险的;

b.不能通过一个总开关,迅速中断若干个能造成危险的运动单元;

c.由于切断某个单元可能出现其他危险;

d.在控制台不能看到所控制的全部。

4.7.2 需要设置紧急停车装置的机械加工设备应在每个操作位置和需要的地方都 设置紧急停车装置。

4.8 防有害物质

机械加工设备应有处理和防护尘、毒、烟雾、闪光、辐射等有害物质的装置,在 使用过程中不得超过标准。

4.9 噪声

机械加工设备的噪声指标应低于85dB(A)。

4.10 防火防爆

机械加工设备应按使用条件和环境的需要,采取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4.11 电气装置

机械加工设备的电气装置按GB 4064执行。5 控制机构的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机械加工设备应设有防止意外起动而造成危险的保护装置。

5.1.2 控制线路应保证线路损坏后也不发生危险。

5.1.3 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系统,必须在功能顺序上保证排除意外造成危险的可能 性,或设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5.1.4 当设备的能源偶然切断时,制动、夹紧动作不应中断,能源又重新接通时,设备不得自动启动。

5.1.5 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尽可能配置监控装置。

5.2 显示器

5.2.1 显示器应准确、简单、可靠。

5.2.2 显示器的性能、形式、数量和大小及其度盘上的标尺应适合信息特征和人 的感知特性。

5.2.3 显示器的排列应考虑以下原则:

a.最常用、最主要的视觉显示器尽可能安排在操作人员最便于观察的位置;

b.显示器应按功能分区排列,区与区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别;

c.视觉显示器应尽量靠近,以缩小视野范围;

d.视觉显示器的排列应适合人的视觉习惯(即优先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5.2.4 显示器的显示应与控制器的调整方向及运动部件方向相适应。

5.2.5 危险信号的显示应在信号强度、形式、确切性、对比性等突出于其他信号,一般应优先采用视、听双重显示器。

5.3 控制器

5.3.1 机械加工设备的控制器的排列应考虑以下原则:

a.控制器应按操作使用频率排列;

b.控制器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c.控制器应按其功能分区排列;

d.控制器应按其操作顺序和逻辑关系排列;

e.控制器的排列应适合人的使用习惯。

5.3.2 控制器应以间隔、形状、颜色或触感、形象符号等方式使操作人员易于识 别其用途。

5.3.3 控制器应与安全防护装置联锁,使设备运转与安全防护装置同时起作用。

5.3.4 控制器的布置应适合人体生理特征。

5.3.5 控制器的操纵力大小应适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

5.3.6 对两人或多人操作的机械加工设备,其控制器应有互锁装置,避免因多人 操作不协调而造成危险。

5.3.7 控制开关的位置一般不应设在误动作的位置。6 防护装置的要求

6.1 安全防护装置

6.1.1 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6.1.2 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

6.1.3 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联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 不能运转。

6.1.4 安全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至运转部件的距离,按GB 8196、GB 8197执行。

6.1.5 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6.2 紧急停车开关

6.2.1 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运动 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迅速终止运行。

6.2.2 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控制开关、颜色为红色。

6.2.3 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不发生危险。

6.2.4 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7 检验与维修的要求

7.1 一般要求

机械加工设备必须保证按规定运输、搬运、安装、使用、拆卸、检修时,不发生 危险和危害。

7.2 重心

对于重心偏移的设备和大型部件应标志重心位置或吊装位置,保证设备安装的安全。7.3 日常检修

机械加工设备的加油和日常检查一般不得进入危险区内。

7.4 危险区内的检修

机械加工设备的检验与维修,若需要在危险区内进行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 施,防止发生危险。

7.5 检修部件开口

机械加工设备需要进入检修的部位应有适合人体测量尺寸要求的开口。8 其他

8.1 安全标志和安全色

机械加工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应设有安全标志或涂有安全色,提示操作人员注 意。

安全标志和安全色按GB 2894、GB 2893和GB 6527.2执行。

8.2 标牌

机械加工设备的标牌,应注明安全使用的主要参数。

8.3 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设备的技术文件中应有设备的安全性能、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检修的安全 要求等方面内容。

附 录 A 工 作 坐 椅 的 要 求(参考件)

A1 工作坐椅的尺寸、形状及可调性应根据工作位置和工作任务确定。

A2 靠背的高度应能调节到支撑人的腰凹部,即相当于人体的第4--5节腰椎高度。A3 坐平面

A3.1 坐平面的高度应能调节到,使整个脚能够放在地上或搁脚板上后,大小腿的夹 角约小于90°,坐平面应使臀部至大腿全长的3/4得到支承,坐椅椅面的前缘不要触及 小腿。

A3.2 坐平面的倾角

若经常变换坐的姿势,坐平面应调节为水平。

若后倾坐姿时,坐平面宜向后倾斜不超过6°。A4 扶手

篇6:储运设备一般管理规定

公司安装工序分为施工准备、安装、试运转及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甲方要求的工期情况;了解施工单位的人力、安装工具配备情况;了解制造厂设备的发货情况;了解施工现场的电、水、气、行车等的供应情况。根据所掌握的确切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此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1 图纸会审

一般为甲方召集的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交流,其主要内容有:

(1)安装图纸、安装说明书等与安装有关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2)设计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在安装工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解答;

(3)与安装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1.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其核心内容即为工期的控制,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1)设计单位的设计完成情况;

(2)施工单位的人力、安装工具、材料等准备情况;

(3)所需安装的设备制造情况;

(4)土建基础的施工情况;

(5)甲方现场条件的准备情况。

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2.1 设备开箱与清点

在设备交付现场安装前,由总承包方负责与业主(或其代表)或供货商共同按设备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对安装的机械设备逐一清点、登记和检查,对其中的重要零部件还需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查验后,双方签字鉴证、移交。

2.2 设备基础检验

(1)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主要检查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如果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可用回弹仪或钢珠撞痕法等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

(3)对基础的外观检查:主要察看基础表面有无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4)对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的测量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基础的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平面的水平程度,基础的铅垂程度,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预埋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铅垂程度,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标高、中心位置、带槽锚板和带螺纹锚板的水平程度等。

(5)对重型设备基础的预压试验是为了防止重型设备安装后由于基础的不均匀下沉造成设备安装的不合格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基础预压试验的预压力应不小于设备满负荷运转作用在设备基础上力的总和,观测基准点应不受基础沉降的影响,观测点在基础周围不少于均布的四点。观测应定时并应直到基础基本稳定为止。观测期间应有详细记录。对安装水平要求不太高的重型设备在安装前不做基础预压试验,而只在设备试运转时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

2.3 基础放线

依据设备布置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沿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基准 2

线。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放出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必要时应埋设一般的或永久的标板或基准点;设置具体基础位置线及基础标高线。

2.4 设备就位、找正

2.4.1 设备就位

在安装设备前,因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吊装方式和临时堆放场地。在吊运设备时,绳索应拴在设备适合受力的位置上,在绳索与设备表面接触部位应垫上木垫板,以防损坏其油漆表面或已经过加工的表面。

2.4.2 设备找正

指设备的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上的中心线对正。根据安装图定位,中心线可以使用激光经纬仪校对。

2.5 设备的找正和灌装浆

2.5.1 设备的初平

先用水平仪粗调,然后在设备精加工水平面上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精调。测量前,应先将放置标尺或水平仪的设备表面清理平整。

2.5.2 设备的灌浆

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地脚螺栓孔灌浆,其标号至少要比基础混凝土高一级(≮ C 15)。灌浆前,应将螺栓孔内的泥土、油污清理干净;安装地脚螺栓灌浆捣固时,为了确保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偏差≯1 % ,应在其四周均匀捣固。

机械设备试运转阶段

试运转的目的是检查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进行使用前最后的调整,使设备最终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试运转的步骤是:先空载,后负荷;先单机,后联动。3

必须在上一步骤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的运转。试运转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正常运转时声音是均匀、平稳的,反之会发出各种杂音。

(2)需要测量的温度主要有摩擦部位的温度及油温、冷却水温,对空气压缩机还需测量其出口温度。滚动轴承的温度应≯ 70 ℃,温升≯ 40 ℃;滑动轴承的温度应≯60 ℃,温升≯30 ℃。

(3)在考核设备运转情况的同时,更要注意考核系统的整体效果。4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有:冶金部颁布的安装规范,签订的技术协议与设备制造厂的安装标准。施工单位应提供所有设备的详细安装记录,对于设备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有设计方的修改通知单。试运行结束后,经甲方认同,设备满足使用要求,可办理竣工验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既可以与管道、电气、通风等相关工程组成一个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也可以单独进行竣工验收。

晋中开发区华德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篇7:医药公司冷链储运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切实加强对冷冻、冷藏药品的储运管理,使冷冻、冷藏药品的贮藏、运输等始终处于适当温度或0℃以下的温度环境中,确保冷冻、冷藏药品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冷冻、冷藏药品在发货、运输、收货、贮藏等物流环节过程中的基本操作要求、温湿度控制、温湿度监测、设施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3、定义:

主动控温系统是指带有机电仪表元器件控制温度的设施设备,通过程序运行来调节、控制药品的贮藏、运输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被动控温系统是指通过非机电式方法控制温度的设备,如冷藏(保温)箱等。

验证,指单位制定的对冷冻、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过程涉及的设施设备、公用工程、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性能状态、效果和人员职责进行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验证主计划、验证方案、验证原始记录、验证报告、验证总结及实施验证过程中形成的其它文档或材料。

4、内容:

4.1 按厂家出具的支持冷冻、冷藏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稳定性数据,公司储运部门应向收货单位(含承担物流运输的企业)提供冷冻、冷藏药品生产企业出具的温湿度稳定性数据。

4.2 公司须配置可靠的设施设备和运输条件来保证冷冻、冷藏药品从销售出库到客户验收前的贮藏、运输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4.3 冷链有关设施设备及运输途径等须经过验证、确认和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的,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办理有关验证、再验证(按照规定年限)等确认批准手续。验证结果和结论(包括评价和建议)应有记录并存档。负责冷库维修(应每年维修一次)及资料保管事宜。4.4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制修订运输规程、标准操作规程、装箱标准及发运流程等。

4.5.使用电子记录作为数据的存储形式,数据不可更改、可导出,相关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必要的验证。

4.6质量管理部负责冷冻、冷藏药品在不同保冷装箱中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模拟环境试验。应考虑冷冻、冷藏药品在不同保冷装箱中和不同环境温度下其温湿度稳定性试验数据、运输相关信息、包装等,定期对运输路线、装箱标准进行再确定,确保运输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模拟环境试验是指对于达24小时以上运输的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模拟在不同区域季节条件的实际运输温度下,用最终确认的装箱方案在最小或最大装量情况下的反复测试。测试结果应考虑运输路径、沿途气候条件、运输方式(陆运、空运)和运输时间等因素。

4.7公司直接送货时,应在实际运输路径中进行保冷装箱性能测试,确定保冷包装的可靠和有效。

4.8质量管理部负责启动应急措施(如断电保冷等)。每季度应启动一次备用电源,保持备用发电机在应急情况下的有效使用。

4.8 每天一次对连续24小时冷冻库温(湿)度自动记录数据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汇总。

4.9试验过程中,包装系统内应放置校验过的温湿度记录仪,同时也要有校验过的温度记录仪放在箱外测试环境温度,箱外的记录仪放置应同冷藏箱间隔20cm以上。4、9冷藏药品发货在向运输承运商或收货方移交冷藏药品前,应对运输承运商或收货方的冷链运输计划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送。委托运输冷藏药品时,应签订冷藏药品运输质量保证协议。

4.10 公司应指定经专门上岗培训的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并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4.11拆零拼箱应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进行。采用冷藏(保温)箱运输的,冷藏(保温)箱应经过验证,确认符合运输过程中的保温要求后方可使用;使用冷藏(保温)箱时应确保包装材料经过预冷到规定温度后,才能进行打包操作。

4.12 冷冻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

4.13冷藏药品的发货、装载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严禁置于阳光直射和其它可能改变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4.14采用冷藏车发运的,性能应符合《QC/T 45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规定,并经验证后方可使用。在发运药品之前,应确认冷藏车内清洁、无污染、无异味。冷藏车制冷设备应先行启动,待车厢内达到规定温度后方可装车。在装(卸)货时必须关闭制冷机组,装货高度应不高于出风口的平面高度。货物必须放置在双面托板上,保证车厢内六面与货物间均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持车内循环空气的流动。4.15 应根据不同的季节、运输方式等选择经过验证和确认的运输条件。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应至少有一个温湿度记录仪随货发运;采用冷藏(保温)箱运输时,每种规格的冷藏箱中应至少放置一个温湿度记录仪随货发运。温湿度记录仪应摆放在所记录的温湿度数据具有代表性的位置。

4.16放置冷藏药品不得直接接触控温物质,防止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4.17质量管理部应负责制定符合冷藏药品运输管理的规章制度,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等应符合冷链管理要求。

4.18 运输药品的冷藏车应符合如下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控温机组出现故障后,车厢内温度仍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设定范围内;装配的控温设备应性能可靠,宜配套外接电源的装置;应配备温度自动控制、自动记录及自动报警系统。

4.19采用冷藏(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冷藏(保温)箱上应注明贮藏条件、特殊注意事项或运输警告等文字标识。

4.20 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根据冷藏车验证装载量装载药品。

4.21 质量管理部应负责制定冷藏药品发运操作程序。发运操作程序内容包括发运前通知、发运方式、线路、联系人、异常处理方案等。

4.22运输人员应经过上岗前培训。出行前应对冷藏车及冷藏车的制冷设备、温度记录或温度显示仪进行检查,要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温度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置。

4.23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自动记录的温度数据应至少保存到产品有效期后1年,但不得少于3 年。

4.24 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温度下报警,报警时应有专人及时处置,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25 采用冷藏(保温)箱运输时,应根据冷藏(保温)箱性能的验证结果,在符合药品贮藏条件的保温时间内送达。冷藏(保温)箱内应放置温湿度自动记录仪。

4.26应按规定定期对温度自动记录、自动监控及自动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或确认,保持准确完好。

4.27冷藏药品收货区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中,不得置于可能改变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4.28 收货前,如能当场导出随行的温度记录仪记录数据, 应查看并确认运输全程温度符合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接收货物;如不能当场导出随行的温度记录仪数据,应暂移入规定温度的待检区,待获得运输全程温度数据并确认符合规定后,才能移入合格品区。

4.29冷藏药品收货时,应向承运人索取冷藏药品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的,每个交接环节的收货方都要签收交接单。4.30冷冻药品收货应在15 分钟内完成。

4.31收货时发现温度超过规定,应立即将药品转入规定温度的待验区,待与发货方沟通确认后,由质量管理部门裁定,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4.32 冷藏药品验收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同时包括发货方温度记录仪编号、收货时间、入库的时间等。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应作为验收记录保存,验收记录应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4.32对于售后退回的冷藏药品,收货方应视为收到供货方的发货,按收货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处理。

4.33 冷库的选址、设计、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贮藏的要求。

4.34 冷库应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空间。库内应划分待验区、合格品区、发货区、退货区等,并设有明显标志。

4.35 1个独立冷库内应设2套独立的制冷系统,一用一备,自行切换,每套设备的能力均可独立满足库房的控温要求。

4.36冷库应安装对温度进行自动调控、监测、记录及报警的系统。自动监测、记录和报警系统应配套UPS不间断电源,保证记录的连续性及报警的及时性。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温度下报警,报警时应有专人及时处置,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37 冷藏药品按批号分类堆垛,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内控温设备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应按规定进行养护检查,如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4.38 冰箱和冰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之处;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配套连续温度记录系统。

4.39 冷库运行期间,温度的控制和实时监测,应进行连续、自动的温度记录和监控,每次温度记录、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

4.40冷库温度自动监测布点应经过验证,确认符合药品冷处、冷冻要求,要求至少能监测到冷库最低温度点和最高温度点。

4.41 自动温度记录设备的温度监测数据可导出且不可更改,记录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4.42 冷库温度的设定应符合所储存药品说明书标识的贮藏要求。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和化霜温度等应经验证。

4.43冷库报警系统设计应性能可靠,符合温度超限报警、关键设备故障报警、数据传输失败报警等要求。应定期对报警系统进行测试并保存测试记录,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转。4.44 冷库除配套温度自动记录系统外,还应安排专人管理、定时巡视。

4.45 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4.46 冷链设备应有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记录至少保存三年。4.47 冷链设备应建立档案和清单,详细记录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使用状况、设备来源、设备保管人、维修服务商等内容,长期保存设备使用说明书。

4.47 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装箱、发运、使用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操作人员都应经过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和物流管理部门的培训,熟悉冷链基础知识、所经营冷藏药品的温(湿)度敏感性特点、产品分销特点等冷链管理内容。

4.48 冷藏(保温)箱体的操作、使用、维护等人员必须经过产品温(湿)度敏感性特点、箱体适用条件、蓄冷剂预冷条件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4.49 冷链管理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温度记录仪的使用等,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

4.50 应建立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有效性和充分性的评估。4.51 应建立对供应商、分销商、运输承运商、使用单位等的培训制度。4.52 应建立对承运商、经销商、包材供应商、设施设备服务商的审计制度。4.53 应定期对冷藏药品的储运条件进行分析,对于不良趋势及时预警。4.54 对冷链环节发生温度超标的冷藏药品,应根据稳定性数据确认后,再决定放行或报废,并对超标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4.55 对冷库、冷藏药品包装系统、运输系统中的任何变化都应纳入变更控制体系进行跟踪和管理。一般应提前进行评估,并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批准方能执行。

篇8: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 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 (或配气站) 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 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 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 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 在设备管理上, 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 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 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 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 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 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 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 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 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 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 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 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 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 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 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 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 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 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 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 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 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 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 操作完毕后, 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 确定无任何阻碍, 才能开机;

第五, 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 如果皮带偏松, 须调整, 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 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 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 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 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 多人操作设备时, 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 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 以延长使用寿命, 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 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 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 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 缩短使用寿命, 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 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 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 切勿勉强拆修, 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在拆装前后, 零件要摆放整齐, 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 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 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以查明和消除隐患,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 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 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 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 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 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 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 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 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 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 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 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 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 如发现异常状态时, 应及时处理;

第五, 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 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 以防止轴变形, 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 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 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 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 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 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 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 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 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 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 强化管理, 加大创新管理力度, 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 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 2009 (31) :117-119.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 2009 (5) :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7 (4) :123-126.

[4]叶红军.港口机电设备保安及其在中国的实施[J].中国港口, 2004 (3) :171-173.

上一篇:体育委员管理下一篇:大学生毕业的简短通用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