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2024-07-16

《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共12篇)

篇1:《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把公司搬到西雅图,我花了一些时间向每个人说明我的想法,不过实际上到最后除了我的秘书之外,每个人都同意了搬迁。阿尔伯克基有它的优点,气候温和,是个好地方,因此说服人们费了我很多口舌。

不过搬迁的时候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很投入,而且我们工作背后的确也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因此,我基本上说服了所有的人随我搬迁,我的秘书露金是个例外。但是在西雅图我们的确能雇用到更好的员工,特别是在史蒂文加入进来之后,我们的员工水平大大提高了。

我们雇用的员工向来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只有极少的几个进公司时是有工作经验的。但是我们的原则是大多数开发人员都要头脑清醒地进入公司,没有受到过别人的方法的影响,能够很好地掌握我们软件开发的主旨,并且把精力放在我们认为是关键的问题上面。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史密斯兰计算机、信息与社会部主任戴维・阿里森对比尔・盖茨的访问

背景分析

1977年,微软原来租赁的4个房间已经无法容纳这家公司,他们决定搬家,后来选中了阿尔伯克基市双圆中央大楼8楼的一套房间作为公司新址,

当时他们一共6个年轻人。盖茨的第一任秘书是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对其他事情都不闻不问。比尔・盖茨深切感到,需要一位热心肠且能事无巨细地把后勤工作揽下来的总管式女秘书。不久,盖茨的第二任女秘书露金上任了。

在到微软公司工作时,她已42岁了,并且是4个孩子的母亲,而比尔・盖茨当年才21岁。她以一个成熟女性特有的缜密与周到,成了微软公司的后勤总管,负责发放工资、记账、接订单、采购、打印文件等。当微软公司决定迁往西雅图,露金因为丈夫在阿尔伯克基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走,盖茨和其他员工对她留恋不已。临别时盖茨握住露金的手动情地说:“微软公司为你留着空位,随时欢迎你来!”

三年后的一个冬夜,露金为了微软公司,说服丈夫举家迁到了西雅图,继续为公司效力。

行动指南

企业确实需要规矩,但规矩中的第一条就是尊重个人,如果把这一条规矩做好了,一切也就好办了。

篇2:《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史密斯兰计算机、信息与社会部主任戴维・阿里森对比尔・盖茨的访问

背景分析

在微软公司,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或房间。而且每个办公室都是相对隔开的,有自己的门和可以眺望外面的窗户;每个办公室的面积大小都差不多,即使是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比别人大不了多少。对自己的办公室,每个人享有绝对的自主权,可以自己装饰和布置,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至于办公室的位置也由职工自己挑选,如果某一办公室有几个人选择,可通过抽签决定。另外,如谁对第一次选择不满意,可以下次再选,直到满意为止。公司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每个办公室都安装了可随手上锁的门。微软公司的这种做法使职工们感到很有意思,而且工作起来心情舒畅。

没有时钟的办公大楼也是微软公司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微软西雅图市总部办公大楼是用简易的方法建造的,主要材料是玻璃和钢材。办公大楼的地面上铺着地毯,房顶上散发着柔和的灯光,但让人奇怪的是整座办公大楼内看不到一个钟表,大家凭良心上下班,加班多少也是自愿的。美国西雅图市的天气是阴多晴少。只要一出太阳,员工们可自由自在地在外面散心。

行动指南

篇3:《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如果有人说这种话,比如比尔・盖茨控制了什么什么,马龙操纵着什么什么,或者欧维茨控制着什么什么,我希望人们不要去相信这些话。因为如果每天人们都这么议论纷纷的话,我们怎么可能让客户们开心呢?我们还怎么可能再延续改革,取得进展呢?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前进,就会远远落在别人后面。一旦这个公司驻足不前的话,人们可能会忽视资本主义的运作规则甚至会将当初最兴旺的公司推向边缘。

――比尔・盖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编辑的采访

背景分析

比尔・盖茨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经历无数次成败之后,深深的忧患意识使得他从不对任何人、任何事掉以轻心,

即使是在与IBM合作的关键时候,他仍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开发的策略,而不会将创业的成果拱手让人。

在20世纪80年代,IBM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商业怪物。1984年,它在一年之内创造了任何公司都没有达到过的最高利润纪录――利润达到66亿美元。但随后,康柏计算机公司的崛起让IBM产生了危机感,于是IBM决定选择与微软进行合作。他们的想法是IBM出硬件,微软出软件。但比尔・盖茨明白刻板保守的IBM将会使微软生产的软件失去竞争力。于是,他请求IBM让微软独立开发新的操作系统,然后廉价出售使用许可权给他们。IBM同意了他的要求。

IBM真是犯了一个大错误,这样的结果是,微软可以从IBM的约束中解脱出来,并可以通过向其他计算机公司出售使用许可权赚钱。而IBM因为允许微软将这种操作系统向其他人提供授权,造成了IBM兼容机都得依赖微软软件的局面。

行动指南

篇4:《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4月25日,比尔・盖茨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大有大的难处”。这本来是说人口众多的贾府家大业大,管理难度大。但这话用在企业管理上同样成立。创业时期的企业家都是随心所欲、勇往直前、不断创新,甚至不愿意被管理束缚手脚,

但是,企业的创建和管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逃避管理。要想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要想从打天下转变为坐天下,企业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实现从创业者向管理者的转变。

比尔・盖茨一直坚持聘用能自学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花费在培训员工专案上。他让新员工通过实践学到更多东西。微软公司的员工主要是通过交谈或者边看代码边使用产品来交流产品设计知识。另外微软公司还不定期地举行午餐交流会,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经理介绍他们自己的经验。在盖茨看来,“越是拥有大量聪明人才的公司,就越容易退化成一个由傲慢的、极端独立的个人和小组组成的混乱集体”。

为了挖掘职员的工作和创新潜力,防止“大企业病”,盖茨非常注意让微软保持一种小公司的感觉。比尔・盖茨曾说:“我们即使是大公司,也绝不可以用大公司的心态去思考,否则我们就必死无疑。”因为领导人的老化,而带来企业老化,这几乎是所有老牌企业都可能遇到的困难。而像微软这样,通过盖茨的隐退来解决问题,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行动指南

篇5:《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2007年4月25日,比尔・盖茨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对创业者来说,注重塑造领袖精神,远比积累财富更重要,因为财富可在瞬间赢得或失去,但领袖精神永远是赢得未来的无形资本,

在微软,人们看不到不努力的人。到晚上八九点钟,办公室的人最多最繁忙。销售人员白天拜访客户,晚上即回来赶写报告,还有一些部门开会、做总结也在办公室里进行。

微软现在的强大,不仅在于盖茨个人的天才作用,更在于组织全球顶尖人物协同作战的能力。办公软件office 2000是微软十分成功的一款软件,但这项研发却是微软耗时2年,调动全球8 000名工程师,进行75万多人次的测试、修正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既要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又要保证技术产品不外泄,这是项十分庞大的系统管理。因此可以说,企业领导力的提升一定是有形的流程和制度,以及文化的无形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动指南

篇6:《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比尔・盖茨写给员工唐骏的信

背景分析

前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在回忆微软公司的经历时,讲到了一次给盖茨写信惨遭回绝的事情,当时唐骏带着些许想一鸣惊人的念头,给比尔・盖茨直接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他把自己新开发模式的想法、内容悉数写下来,附件里再附上模块范本所得出的详细结果。整封信写得很长。

盖茨回了一封短信,

盖茨当时的回信其实是很有技巧的。他没有表扬,没有批评,也没有把信转发给唐骏的直接领导。事后唐骏承认:“坦白地说,当时我很有点心高气傲的感觉,以至于想得到盖茨直接的认可。但我这样越级报告的行为本身,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错误的。”

这种动不动就找最高老板,并认为这是职场制胜法宝的心理,在中国不少企业的员工里并不罕见。“他(盖茨)通过这种方式,教会了我正确和规范地与上级沟通的方法。”

行动指南

篇7:《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比尔・盖茨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背景分析

微软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叫“开放式交流(Open Communication)”,而电子邮件系统为微软公司职工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最大的方便,这样既有利于消除隔阂,又能统一步调,这是微软公司在人员管理上的一大创造,

比尔・盖茨坚信“群众的智慧”这一理念,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中都能敞开心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微软要求员工一定要表达出来,而不是固步自封,否则公司可能会犯错误。

企业管理者的角色是一个观点的收集者,而不是决策的 。要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领导者,盖茨希望在确定任何决议之前收集广泛的观点作为分析基础。虽然统一大多数人的意见有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这往往能够组成一个更加忠诚的工作组和形成一个更为明智的决策。

行动指南

篇8:《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1975年,年仅20岁的比尔・盖茨预言

背景分析

在1976年2月3日,盖茨写了著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一封公开信》,震惊了计算机界,

盖茨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当时的计算机界受到 文化影响,认为创意与知识应该被共享。盖茨随后离开校园,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行动指南

篇9:《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即使在后,我仍然认为我拥有世上最棒的工作。我不断接受科技与业务变化速度的挑战,以及在微软和其他公司的那些绝顶聪明人的挑战。许多人喜欢从事对改造世界有建设性帮助的工作,而那也令我满意。

――1979年,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第一次员工大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离开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开始把心思转移到如何使已经成立的微软公司迅速起飞的问题上,

万事开头难,显然,如果他的公司能够为美国几家微型计算机公司提供Basic软件,情况就会有很大变化。

于是,盖茨四处奔走,到各计算机公司去宣传他的Basic语言软件。比尔・盖茨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杰出知识和非凡的作为,以及他强大的说服力,给大公司的经理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他就得到了包括通用电气公司、NCR公司、花旗银行等大型企业的订单。

行动指南

篇10:《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比尔・盖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记者的采访

背景分析

追求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世界巨富,盖茨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尽情地过着“奢侈”的生活,然而盖茨却“害怕享受”,并始终将自己定位于财富的“看管人”,而非所有者和消费者,

喜欢自由自在、独立与人交往的他,不喜欢前呼后拥、因钱改变自己本色的生活。

“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这就是盖茨的生活教条。

行动指南

篇11:《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我经常开会,日程表上满是会议。晚上孩子们睡觉后我写电子邮件,回答日间收到的信息,那时才有机会详细回应,周末我也发许多电子邮件。我每年有两星期假,然后到不受工作或任何事务骚扰的地方阅读和思考,好好思索将来。人们提供给我东西在这个“思想周”里阅读,所以并不感到单调。我有25%的时间到欧洲、亚洲等地跟顾客见面,这有助于我考虑轻重次序是否正确、人们对什么有好的反应、会希望我们哪一方面做得更好。

――,比尔・盖茨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并不是一个乏味的书呆子,他也干过许多其他同龄孩子都做过的事情,骑自行车、参加童子军活动,打网球、约会,当然也时常会惹上一点麻烦,

盖茨与其他同龄男孩唯一的区别是他对事情投入的精力更多、更专注。

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读书,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有一天,他在吃一顿简单午餐的时间里,竟然一口气读完了4本杂志,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家》。这两本杂志都是社会科学界的权威刊物,是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发表言论的重要讲坛,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些杂志是令人望而却步的。

行动指南

篇12:《比尔?盖茨管理日志》之2月6日:领导忠心企业的职员

我们必须不断升级软件和硬件。当前的互动方式――使用鼠标和键盘――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在未来,这种互动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对此,我没有丝毫怀疑。但这种变革并不意味着鼠标和键盘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通过引入语音、视觉、墨水等东西加以补充。出于对这些新技术的信任,微软才愿意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

Tablet PC被一些特殊人群所接受,但每年的销量只有数百万台,而不是数千万台。我相信这一数字会达到数亿。也就是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达到现在的100倍,这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也相信它会发生。到时候,每一名学生都会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Tablet PC,允许他们进行编辑、创作、录制声音以及浏览。

――6月,比尔・盖茨接受PC Magazine前主编迈克尔・穆勒的专访

背景分析

早在,微软就提出了“Tablet PC”的概念,但直到11月7日微软联合13家硬件厂商联合发布Tablet PC,才宣告产品正式面世,

三年时间里,微软调集了上万名开发人员来打造这款产品,可见在这款产品身上微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是直到现在,为数众多的人还是认为“Tablet PC”是一个定位过于模糊的产品,甚至不知道“Tablet PC”是什么。

Tablet PC中的“Tablet”字面意思是“手写输入板”。它是一种能够在屏幕上进行手写输入的类似于笔记本的电脑,适合于那些经常开会、做记录并随时收发电子邮件的用户。Tablet PC最大的变革在于人性化的笔画输入识别和语音识别。

平板电脑是微软NET战略的关键要素。它运行微软历史上最重要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当时,比尔・盖茨曾豪情万丈地宣布,5年之内Tablet PC将成为美国销量最大的PC,10年内将取代笔记本电脑成为便携式个人电脑的主流。尽管前景很乐观,但谁也不会相信Tablet PC会在一夜之间变成非常流行的产品。事实上,为了避免失败,微软在Tablet PC上投入了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并投入7 000万美元进行市场推广。

行动指南

上一篇:英语篇章写作中线式结构与螺旋结构的对比分析下一篇:送货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