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2024-07-25

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精选6篇)

篇1: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理论与比较法研究中

(二)我国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之评述

我国学者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有分歧,立法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基本上持有三种观点, 即过错责任、过错推定、无过错原则。

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项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第76条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由此可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相结合的责任体系,也即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通事故,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持过错责任观点的人认为,该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之题中立法本意。而且从现实生活中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完善, 行为人“即使尽最大谨慎仍不能避免损害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同时汽车已经在社会上大量普及, 它不仅是生产工具, 而且也成为消费品。由于汽车事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因为加害人或受害人的过失所致。所以对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可以使用过错责任。

持过错推定观点的理由主要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预知、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了,汽车虽属高速运输工具, 但其危险性可以控制。而且,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人车道混用仍是不争之事实,与道路交通状况不好的情形相适应,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行人故意或过失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俯拾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无过失责任,无疑加重

了驾驶人员的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当事人过错不一, 如果全部实行无过错责任, 从理论上讲, 虽有利于保护被害人, 但不利于培养公民遵守交通法规意识, 不能发挥侵权行为法的惩罚、教育和预防的功能;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无过错责任的经济条件, 保险事业也不发达;无法适用过失相抵;实行过错推定能达到最大限度保护受害人的效果, 理论上又保持了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和谐和统一。

坚持无过错归责观点的人认为,交通事故处理的目的是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保护弱者、保障人权和维护正义。针对19899年生沈阳市发布的《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若干对机动车肇事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梁慧星先生认为,该规章违反《民法通则》的规定,是反人道、反正义、反人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一种客观原则, 强调以客观损害事实的存在为归责依据, 在事实上既不排斥亦不注重当事人在主观上是否存有过错,“无损害即无责任”, 但若造成损害, 则不论是否具有过错, 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及时有效地填补受害人的损害, 使受害方的利益得到较好的维护, 同时无过错责任原则亦能有效提高当事人对造成损害的警觉和预见程度,减少损害事实出现的几率。

笔者认为, 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虽然增加了机动车方举证的难度, 从而实际上起到了加重机动车责任的效果, 但其本质上仍然是过错原则。相比过错责任,虽然过错推定加强了诉讼程序上对受害人的救济,但也有不足,因为还有一些与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过错都无关,但同样可以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将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机动车驾驶人证明自己没有过之,那么按照过错推定原则,除了使用公平责任适当补偿之外就不需要承担责任,而公平责任所导致的适当补偿对于受害人的救济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 仍然存在大量的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过错造成的, 按照过错推定原则, 在加害人被证

明无过错的情况下, 按照过错原则, 加害人就无须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这从本质上还是对“撞了白撞”的肯定。受害人救济无门情况仍然会发生, 这样做是不利受害者的, 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也跟国际的发展潮流相左。而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则能较好地解决实行过错推定所带来的弊端。正如梁慧星先生所说的,现在世界上对机动车侵权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国家或者正在向无过错原则演变的国家,仍然占据大多数,只是少数国家实行过错推定责任。从立法价值取向与规范功能看,无过错责任加上过失相抵规则,实现机动车肇事责任制度中追求受害人权力救济和激励人车各行其道之统一的最佳途径。再者,保险制度和限额赔偿制度的建立,使得对机动车一方课以无过错责任不回导致责任过过重。

综上,我国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相结合的过程。笔者认为,对交通事故损害原则应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采取无过错原则,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现代世界各主要国家,或者完全采用无过错原则,或者正在向无过错原则演变,说明各国都加强了对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保护。

四、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

(一)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世界上多数国家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及其责任主体均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规定。各国有关自动车损害赔偿的立法中,对责任主体的称谓是不同的,如德国、瑞士使用“保有者”一词,英国采用“使用者”一词,美国及挪威使用“所有者”一词,日本采用“运行供用人”一词,我国台湾则使用“驾驶人”这一概念。

在国外的学说和理论中,通常根据两个标准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的归属。运行支配权指谁对车辆的运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谁就是赔偿责任的主体。这种支配和控制权包括具体的、现实的支配,如车辆所有人自主驾驶、借用人驾驶乃至擅自驾驶的情形,也包括潜在的,抽象的支配,如将车借给他人、租给他人驾驶等情形。运行利益的归属,即谁从车辆运行中获得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因机动车辆新型而取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以及基于心理感情的因素而发生的利益,比如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日本的《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三条规定“为自己将机动车供运行之用者,因其运行而侵害他人生命或身体的,对所发生损害负赔偿责任。”该条规定因机动车事故而生的人身损害赔偿之责任主体并不是行为人的驾驶者,而是“为自己而将机动车共运行之用的人”即“运行供用者”判断基准是建立在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两项基准上。这比机动车的所有者、租借者等有正当使用权限的保有者范围宽, 也包括机动车盗贼那样的没有正当权限而使用机动车的人。所谓“运行供用者”,系指机动车的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归属者,所谓运行支配,通常指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领机动车之运行的地位,而所谓运行利益,一般认为仅限于因运行本身而生的利益。“运行供用者”大致包括机动车的所有者、使用者等对机动车的运行有支配力并因此而享有运行利益的人。在法律上确定运行供用者责任,是基于加强受害者的保护,使其及时得到救济而采取的实际步骤。因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相对是强者,因其运行而产生的交通运行危险远远大于其他交通参与者,而机动车运行供用者对于机动车有支配管理权和从该机动车的运行中获取经济利益,享有对机动车的支配管理和通过运行获取利益理应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在机动车所有者自己驾驶或者由自己所雇用的人驾驶而发生事故时,机动车所有者当然成为赔偿主体。机动车所有者将其机动车借给或者出租给他人,由该他人驾驶而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者由于将机动车借给或者出租给他人,因而参加了几桶车所具有 的危险的实现,并在心理感情上获得间接利益(精神之满足,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故而仍旧是赔偿主体。机动车所有者雇用的驾驶员或机动车的所有者委托的对机动车予以保管的人擅自驾驶而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者仍然以这些人的擅自驾驶位媒介而保有机动车,故其参与机动车所具有的危险的实现,从而所有者仍旧为赔偿主体。对于盗窃并驾驶机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果机动车所有者对机动车的管理没有过失,由盗窃者负运行供用者责任,机动车所有者被免责;如果机动车所有者对机动车的管理存在瑕疵或过失,盗窃者驾驶机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者是赔偿主体。

从对日本的学说理论及判例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对运行供用者责任的认定基本上采用二元说, 即以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作为判断基准。同时对特殊情况如盗窃驾驶场合、擅自驾驶场合采取特别处理的办法, 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认定。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又称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是指应当承担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而致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者。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对机动车事故赔偿责任主体没有做明确规定,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及其确定标准。我国法学理论界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也没有统一看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的民事责任主体包括机动车方、保险公司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等三类主体。

机动车的所有人作为责任主体具体分两个方面,第一、垫付责任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新条例实施后,废止了旧办法,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没有相关的

规定。这就是说,新法实施后已不存在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的制度设置。因此,机动车的所有人在新法实施后不再负垫付责任。第二,赔偿责任方面。分两种情形:一是机动车已购买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时对超出责任保险限额范围的赔偿,当机动车驾驶员是所有人时,所有人作为雇主应承担替代责任。如果雇员因重大过失导致事故发生,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也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负责任,与雇主一起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是机动车未购买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这种情形下,所有人应对全部赔偿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对其作行政处罚,机动车实际支配人)管理者作为责任主体方面。

在学术界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机动车在运行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机动车的保有者承担民事责任,被盗被抢劫的机动车在运行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盗窃、抢劫该机动车的人承担民事责任。这里的“保有人”是指机动车的所有人及其他合法地为自己使用机动车辆进行活动的人。2.从事道路交通运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交通工具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担民事责任。3.因交通事故致使他人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交通工具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一种观点中的“保有者”,第二种观点中的“所有人或使用人”,还是第三种观点中所称的“所有人、管理人、借用人”,这类人员都是对交通工具拥有支配权或享有交通工具运行的利益。由此笔者认为,我国仍是以交通工具的实际支配管理和运行利益归属为标准来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

(三)特殊情形下的赔偿责任主体

1、保险公司替代赔偿责任的主体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人在使用保险车辆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额,保险人按照有关规定和保险合同给予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 条第1 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款规定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无过错责任。如果肇事车辆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那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者是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就应当首先予以赔偿,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如何。如果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各种损害(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超出了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对于超出部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应由交通事故当事人按照侵权归责原则进行分担。这种赔偿是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保险方承担的替代责任。

2、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者

以上提及的只是确立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物权涵盖的权属要素相分离(如所有权和使用权、支配管理权)、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冲突,有时还会出现机动车辆挂靠(机动车实际所有者与名义贷与人,名义残留者的场合)等问题,从而给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者法律意义上的认定带来难度。例如盗窃驾驶场合、租赁关系场合和借贷关系场合、擅自驾驶场合、机动车修理业者场合、机动车所有权保留分期付款出售的场合在这些情况下,对责任主体的认定还涉及很多复杂的法律关系,在此就不做细述。

篇2: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主讲人

冯伟文

第1点,关于交强险赔偿范围。沿用原民一庭的做法,坚持采用一揽子解决原则,即不分责也不分项,这样既有利于及时、全面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案件的事实查明和实体处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案件方面的信访、上访压力。

第2条,关于保险公司诉讼地位。实体上,因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属于法定赔偿义务,故肇事车辆购买了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对于赔偿权利人的损失,首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先予赔偿;不足部分由肇事司机、车主等其他赔偿义务人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只起诉肇事司机、车主,不起诉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从实体处理上予以释明。如赔偿权利人坚持不起诉保险公司的,考虑到赔偿权利人有权自行处分民事权利(包括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权利),从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角度出发,应直接予以裁判。肇事司机、车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索赔。

第3点,关于未投保交强险的法律责任。《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八条对于不投保交强险的法律责任有明确的规定(略)。这里争议的可能在于第四十八条第四款是否适用于机动车不投保交强险,发生两车相撞的情况。我们认为该情况可以参照第四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适用,理由是:

1、从交强险制度考量。交强险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具有社会保障性,旨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到损害

时能够及时从保险人处获得赔偿;

2、从侵权的构成要件上分析:(1)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损失,侵权事实存在;(2)投保交强险系机动车方的法定义务,且交强险制度实施多年,机动车方未购买交强险主观过错明显。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未购买交强险的机动车应予扣留即不得上路,未购买交强险的机动车上路显属违法行为;(3)因机动车方未购买交强险,受害人不能得到交强险责任限额内的无过错责任赔偿,造成受害人直接损失,机动车方的违法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综上,未投保交强险的,不论系“车撞人”,还是“车撞车”,都先由机动车方按照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最高法院民一庭李明义法官在《法律适用》2010年第7期中发表的文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判实务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具体大家可以看看。

第4点,关于公费报销问题。医疗保险或公费报销,本身属于赔偿权利人的个人保险或福利,如赔偿义务人不赔偿该部分的话,显然系侵权行为剥夺了赔偿权利人的个人保险或福利,不应支持。注意的是,这里的医疗保险不包括工伤保险。

第5点,关于后续医疗费问题。后续医疗费问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十九条已有明确规定,这里再次规定用意在于强调,如受害人提供了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证明或相关鉴定结论,能够证明后续医疗费是必然发生且数额确定的,尽量予以支持,一并处理,以减少讼累。“数额确定”并非指准确无误,是指大约数可以确

定。另注意的是,鉴于受害人一般都会选择在原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因而在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证明或自行委托鉴定的鉴定结论对于后续医疗费的数额不一致时,应与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证明为准。

第6点,关于垫付费用性质和处理。现保险公司认为其在交强险限额内应分责分项,故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需要接受治疗的,保险公司一般最多垫付1万元医疗费。在情况紧急或者伤情较重的情况下,致害人有时会垫付医疗费用。但对于该垫付费用的性质和处理,经常发生争议,我们认为,垫付费用可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先行扣除。理由系:

1、认定该垫付费用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先行扣除,如果该费用没有超出限额的话,机动车方依照保险合同事后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

2、如果不扣除,直接判决保险公司全额赔偿的话,有受害人重复受偿之嫌。即使日后垫付人向受害人主张返还,现实中也很难操作;

3、实践中,对于先行扣除的做法,当事人包括垫付人比较认同。

第7点,关于误工费。共有三个小点:

第1小点。赔偿权利人主张有固定收入请求误工费的,应当提供劳动合同、工资签领表等证据,以此明确赔偿权利人的举证责任。

第2小点。对于只提供了用人单位出具的月平均工资证明,举证不充分的,没有超过广东省上一同行业年收入标准的,可以放宽认定;对于超过广东省上一同行业年收入标准的,应从严审查。

第3小点。没有提供任何工作收入的书面证据的,应当界定为受害人相当于“没有收入”或“失业”、“待业”等情况,不能认定为无固定收入而不能举证等情况,可以以受害人户口为基础,参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而在审判实际当中,由于江门市的工资水平较低,受害人提供的工资证明一般都不会明显高于广东省上一同行业年收入标准的,故部分有工作但收入不高的或“打散工”的受害人,可以提供有关的工作、收入证明的而以“不能举证证明”为由故意不提交,反而适用了较高标准,导致了诚信提供证据、尽到举证责任、理应获赔较高的当事人反而比不诚实信用、故意规避举证责任、理应获赔较低的当事人获得误工费更低的不公平现象。总的把握的是,对于提供收入证据的,适当从宽把握;没有提供收入证据的,参照适用更低标准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第8点,关于护理费。审判思路与第7点关于误工费一致:赔偿权利人请求护理费的,应当提供护理人员减少收入证明或聘请护工护理费用票据;护理人员收入减少证明或聘请护工护理费用明显过高的,可以根据受害人的伤情和护理等级酌情予以认定;没有提供护理人员收入减少证明或聘请

护工护理费用票据的,按50元/天的标准计算,旨在明确赔偿权利人的举证责任。此外,对于“50元/天”的标准已多次重申,实践中当事人、保险公司也基本认可,可以继续执行。

第9点,关于营养费。营养费可以参照后续医疗费的处理原则认定,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医嘱“加强营养”等证明为准。具体数额根据受害人的伤势情况,酌情予以支持,一般以不超过1000元为宜。

第10点,关于残疾器具。

第1小点,关于首次诉讼认定赔偿期限问题。原则系,不超过60周岁的,暂计算20年;若受害人自定残之日起计算20年,其年龄超过我国人均寿命标准的,残疾器具赔偿期限计算至我国人均寿命标准(现为73周岁)止。这样的规定比较公平合理,也便于操作。

第2小点,关于残疾器具的更换周期。参照配制机构出具的意见确定。实践中,每个周期为3-5年。

第3小点,关于残疾器具费。从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出发,受害人提供的是同一类国产普及型产品价格的,均予以支持。

第11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第1小点。赔偿权利人请求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受害人为农村户口的,应当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但赔偿权利人能证明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害人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居住时间必须具有连续性,但居住地点不以同一城镇为限),并提供了相对固定收入证明(如提供劳动合同、工资签领表等证据,工作一般具有连续性,但工作单位不以同一单位为限)的,可按城镇居民标准对待。计算标准以户口为

原则,农村居民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时的举证要求系居住从严,工作从宽。

第2小点,关于村民委员会规划为居民委员会的问题,统一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第3小点,关于随进城务工的父母生活的未成年人的问题。这里主要考虑到,进城务工的父母达到了农村居民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的要求,故其子女亦按父母的标准计算。

第4小点,关于农村户口的在校大学生的问题。考虑到大学校园大多数座落在城镇,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城镇水平,故统一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第12点,关于被抚养人(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属于受害人的财产性损失范围,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5]民他字第25号)的精神,被抚养人生活费应按受害人计算标准认定。虽然《侵权责任法》未规定有被抚养人生活费项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10‟23号)第四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在2010年7月1日以后的,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第13点,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具体考虑因素有:

1、致害人的责任大小;

2、受害人是否死亡或致残。如致残的,考虑残疾等级及伤残部位;

3、当地的生活水平等。数额一般不超过5万元为宜。

第14点,关于刑事判处后,能否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之前做法是,因致害人已受刑事判处,相当于赔偿权利人的精神得以抚慰,故不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现《侵权责任法》新的规定,赔偿权利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考虑到致害人已受刑事判处,适当降低赔偿数额。

第15点,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保六市分公司与李福国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请示的复函》([2008]民一他字第25号复函)的精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赔偿权利人有权进行选择。赔偿权利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审判实践中,如赔偿权利人不进行选择或者选择不明确的,可以一并列入强制责任保险限额赔付;赔偿权利人明确主张精神损害由致害人赔偿的,可以判决直接由致害人赔偿。

篇3: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一、本意试探

《道交损赔解释》征求意见稿的第八条原文为“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 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外的医疗项目支出, 赔偿权利人请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同类医疗费用标准赔付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文从文面上来看, 并没有明确否定非医保费用的剔除, 一方面要求按同类医疗费用标准赔付, 一方面又没有确定在无同类医疗费用标准参照的情况下的操作原则, 也没有同类医疗费用标准的确定标准。非医保费用剔除与否的问题, 牵涉多方的利益, 其博弈的过程, 犹如道路的选择。各方均为本群体的利益进行考量, 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剔除作为左方向, 则不剔除为右方向, 而笔者更倾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选择向前走的方向, 即交由法官在司法实践中继续探索, 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二、推倒之路

有人认为, 2011年第3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的段天国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已明确了最高人民法院对非医保费用是持不予剔除的态度。但笔者认为, 那只是误解, 甚至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该案的裁判摘要中援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的规定, 不予剔除非医保费用的理由是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其裁决理由认为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 (以下简称三责险) 条款中的“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的涵义不明确, 并且认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具有福利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为了控制医疗保险药品费用的支出,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限定了药品的使用范围”, “涉案保险合同是一份商业性的保险合同, 保险人收取的保费金额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投保人对于加入保险的利益期待也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三责险保险条款中的“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源自于交强险的保险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以下称保监会) 依法对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而保监会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 (以下简称《交强险条款》) 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均提到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交强险条款》第十九条规定, “保险事故发生后, 保险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交强险合同的约定, 并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 在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内核定人身伤亡的赔偿金额”。该条文实际明确了医疗费用合理性的界定标准, 即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以及医疗费用赔付界限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包含药品目录 (包括自费比例) 、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目录 (包括自费比例) 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包括自费比例) 。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是按地区统筹, 而非全国统筹。因此,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根据统筹地区的规定, 其涵义是明确的, 并且会随着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而发生相应变化, 又具有一定的弹性。

保险是基于风险分摊、损失补偿原则的一种制度设计或财务安排, 起到风险分散和消化损失的作用。交强险是国家针对机动车设计的法定保险,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交强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一样具有公益性。交强险的保险费征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一般情况下, 其实质是让众多守法者分担违法者的金钱给付义务, 因此其保险费数额较商业性保险低。在不盈利不亏损前提下, 交强险的赔付应避免产生免除侵权人因自身过错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后果。综上, 国家在交强险的赔付方面, 有必要限制医疗药品和诊疗服务项目的范围, 保证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三责险是商业性保险, 按照商品经济原则运行, 其基础有两层:投保人出于自身风险考虑, 自愿参加, 以缴纳一定的保险费来转嫁自身的风险;保险人以盈利为目的, 通过对风险损失资料的集中分析管理, 设计相应的保险费, 借由缴纳保险费构成的保险基金分散投保人个体的风险, 进而获得相应的利润。因此, 在三责险的合同双方达成合意过程中, 保险人并不会承诺完全承担被保险人的风险, 总是会通过一定的免责条款或约定情形避免过重的赔付责任。由此, 三责险的保险费缴纳范围较交强险的范围要小, 而保险费数额相对要高。

三、博弈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试图通过司法解释, 平衡机动车与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利益。在《道交损赔解释》征求意见稿中, 没有完全肯定或否定非医保费用剔除, 其“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同类医疗费用标准赔付”的表述, 在现实操作中又遇到障碍。不同的病情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且并非人人都是医生, 也不存在替代治疗方案方面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结果可想而知, 在司法实践中会出现举证责任无法分配, 不论保险公司、受害者、侵权人, 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便直接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过错责任的一般条款。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 事故双方均应为自己的过错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一般方式为赔偿损失, 即金钱给付义务。否定非医保费用的剔除, 一般情况下而言, 是对众多违法者的一种纵容。因为保险人完全承担的金钱给付义务, 意味侵权人因过错在经济上不会有任何损失, 这就谈不上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相反可能带来不守法的道德风险, 损害社会中守法的机动车方的合法权益。

药品流通体制管理不健全, 同一药品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国产药与进口药之间价格差异较大;药品市场管理中存在着上市药品的质量不一、治疗性与一般保健性药品混同管理等现象。由此产生了当前医疗界的常用药物滥用、医疗回扣等现象, 而侵权责任人还为此埋单, 间接加重了侵权责任方的金钱给付责任。罗马法有格言称:“行使权利, 不损害任何人”。否定非医保的剔除, 是将前述可能不合理的费用转嫁到保险公司, 可能导致保险费的上涨, 损害了其他投保人的利益, 最终由社会承担。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 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支持和推动。医疗卫生的进步, 需要让潜在的侵权责任方加入权益维护或权利主张的队伍, 增强社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第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主张不属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的医疗费用不予赔偿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首先,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属于侵权法律关系层面, 只是处理侵权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民事诉讼中坚持不告不理原则,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无法处理保险公司向肇事一方理赔的问题, 即不可能裁决一被告赔偿另一被告。完全剔除非医保费用的话, 可能造成肇事一方不会主动垫付医疗费用, 因为该部分垫付医疗费用存在保险公司不理赔的可能性。其次, 现实中的差距。保险合同纠纷中, 其否定非医保剔除的态度是否也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致。否定的理由是否为免责条款无效, 其说理与段天国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的一样的话, 不告知如何实现非医保剔除的方法或要求, 就体现不了司法的指引功能, 甚至可能被误认为司法已承认行政部门的不作为或失职行为。再者, 实务操作的背离。在现实的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过程中, 有些的做法是, 为了换取调解的可能性或促进调解, 采取默许保险公司剔除相关的非医保费用态度。调解与裁决的口径不统一, 动摇了司法的统一性, 有损司法公正。

四、探索之路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医疗改革的深入,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会不断提高, 相应的合理的非医保费用会逐渐降低。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非医保费用, 应当采取适度的剔除方式。适度的基础应当是不论交强险还是三责险, 保持审核条件的统一;适度的原则是审核的门槛应当低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而赔付的标准范围应当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的运用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区分医疗费用的产生时机与不同保险险种的处理原则。

适度的基础是避免交强险与三责险存在剔除非医保险费用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部分优先处理的问题, 并且可以促使保险行业如设立车辆损失险中的玻璃险等单独险种一样创设单独承担非医保费用风险的险种。

适度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一次性医用材料、普通门诊挂号等费用纳入医疗费的理赔范围, 而床位费等的数额标准应当参照就诊当地医院 (一般为三级甲等医院) 相应的最低标准计算。

适度的运用要把握时机与不同险种。对于抢救状态或重症监护期间的非医保费用应当不予剔除, 因为此期间的费用支出相当于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对于普通治疗期间产生的非医保费用应当予以剔除。交强险中非医保费用, 可以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 再由保险公司向侵权责任方进行追偿。三责险中涉及的非医保费用, 支持保险公司的剔除意见。

篇4: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关键词:责任主体;责任归属;承担方式

一般而言,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存在两类诉讼主体,即作为损害赔偿索赔主体的原告和作为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以下简称“责任主体”)的被告。对于索赔主体,理论上和司法实务中的认识比较一致,即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中,受到人身伤害致伤或死亡及财产损害的人是索赔主体。对于责任主体,则在主体的确定、责任的归属、承担责任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上认识不统一,司法实务上比较混乱。本文特对此略呈管见。

一、确定责任主体的理论依据

从国外的学说来看,通常是通过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享有两个方面(俗称“二元论”)来确定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主体。所谓运行支配权,指通常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理机动车运行的权利;所谓运行利益,一般认为仅限于因运行本身而生的利益。换言之,某人是否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主体,要从其是否对该机动车的运行在事实上有支配管理的地位以及是否从该机动车的运行中获了利益两方面加以判断。进一步说,某人是否属于赔偿主体,是依该人与机动车之间是否有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关联性予以确定。其理由主要有:(1)机动车是一种高速运输工具,其运行属于高度危险作业,不可避免会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理应要求对危险源有支配权的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2)确定危险物的支配者和危险活动的经营者承担责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危险的发生。(3)根据“获得利益的人负担危险”的原则,让高度危险作业中受益的人承担赔偿责任,符合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4)危险源的支配者往往能够通过将赔偿损失摊入成本、参加保险等形式,将危险损失分散给社会,由其担责不会增加其负担。

我国虽然颁行了《交通安全法》,但是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还是主要以国务院于1991年制定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依据。但是该《办法》也没有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作出规定。从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来看,实质上是采用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理论来确定赔偿责任主体。如最高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中批复:“连续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连续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应受其规定的调整。”该解释明确地规定了从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的角度来确定未办理过户手续时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主体。此外,最高法院在《关于被盗机动车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批复中“被盗机动车的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以及最高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等,均遵循了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享有的处理思路。

二、各类责任主体的诉讼地位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诉讼地位

根据现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只要确认了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则机动车所有人的民事责任是很难被免除的。尽管《办法》第31条将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定位于“交通事故责任者”。但也正是由于该条“负责垫付”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便出现了许多机动车所有人实际承担了本应由“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虽然这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但同时也使得许多机动车所有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进而也实际被推向受害人的地位。另外,《办法》中的“交通事故责任”概念,依国务院法制局政法司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所作的解释,是指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但它本身并不是法律责任。《办法》中的“交通事故责任”,实际上是指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所参考的因素。综上,我国现有关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办法》中“责任”一词与法律责任又相混淆,其结果必然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混乱。因此,需要对与处理交通事故相关的法律予以修改,以便正确确定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笔者认为,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不应主要取决于其是否为机动车的所有人,而应主要取决于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归属,这是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原则。

严格而言,认定责任主体的依据只能是运行支配权的归属,因支配足以决定一切,况且特殊情况下利益归属与支配权人是分离的。笔者认为,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确定机动车所有人是否为责任主体,不能简单地适用“运行支配”或“运行利益”标准。首先,在民事诉讼中只要受害人提出被告为机动车所有人即可,然后由被告反证,如不能反证或反证不成立,就可认定其为赔偿责任人。其次,对机动车所有人反证的审查,既要考虑运行支配因素,也要考虑运行利益因素;既要考虑一般情况,也要考虑特定情况,只有这样才可能正确确定责任主体。

(二)车辆所有人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肇事驾驶员的诉讼地位

与一般侵权纠纷不同的是,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往往和法人责任、雇主责任等特殊责任承担形式相关联。因此,肇事驾驶员是否应作为被告合并审理,在审判实践中一直争论较大。有人提出,作为被公安机关认定负有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一般都有疏忽或过于自信的过错,从有利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及纠纷的解决出发,应将驾驶员作为直接过错者列为被告合并审理。笔者认为,不应笼统地认为只要驾驶员被公安机关认定有事故责任,就将驾驶员作为共同诉讼中的被告或第三人合并审理,而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如果驾驶员与所有人存在合伙、联营、承包、租赁、挂靠等法律关系,且双方均是机动车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归属人,应把驾驶员与所有人一起列为共同被告合并审理,判决由他们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如果驾驶员为所有人履行职务,驾驶员与所有人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加之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均归属于所有人,因此,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对外产生的民事责任,理应由作为被代理人一方的所有人承担,而不应将作为代理人一方的驾驶员列为被告或第三人合并审理。至于驾驶员有重大过失,所有人依法有权向驾驶员追偿的,则属于另一法律关系,应另案处理。

3、如果驾驶员对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赔偿责任,

在机动车所有人承担垫付责任的情况下,必须将驾驶员列为共同被告合并审理。审理此类案件的目的,主要是审查确定驾驶员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应审查确定机动车所有人与驾驶员的关系及机动车所有人的垫付责任。

三、几种特殊情况下责任主体的确定

如上所述,最高法院实质上已经采取了关于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享有理论来确定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主体。笔者认为,对于几种特殊情况下损害赔偿主体的确定,也适用该原则来处理,具体如下:

(一)车辆未过户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由于立法不明确,这是审判实践中常见而长期分歧意见又大的复杂问题。以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车辆买卖是要式法律行为,未登记过户的车辆买卖行为,合同未生效,车辆所有权没有转移,因而车辆买卖未能过户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登记车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公安部交管局《关于车辆转卖未办理过户发生事故经济赔偿问题的批复》也认为,车辆所有权的转移应经过车辆管理市场并由所有人或车辆所属单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否则交易视为无效,发生事故后事故责任者或者车辆所有人或者所属单位负责损害赔偿。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判决登记车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现在多数人逐步改变了过去的看法,较一致认为,车辆买卖为动产买卖,根据民法通则第72条和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动产买卖,如无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其财产所有权从交付即车辆转移占有时发生转移。而法律法规对车辆买卖并无明文规定必需以登记过户作为交付。车辆买卖未过户,违反的是行政管理规章,与驾车致人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车辆买卖虽未办理过户手续,但只要买卖车辆已经实际交付,且双方无特别约定的,登记车主便不再承担赔偿责任。2002年最高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中的批复,明确地规定了未办理过户手续时原登记车主不应承担责任,从而解决了实践中此问题引发的长期争议。

(二)车辆承包、发包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车辆所有人将车辆发包给个人或企业运输经营,由承包者向发包者依承包合同交纳承包费。这意味着承包人取得了对车辆的控制、使用权,从而具有了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因此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发包方因收取承包费用即运行利益,对车辆运行具有监督、管理职责,仍享有了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故应由承包人承担赔偿责任,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在转承包情形下,车辆所有人在承包的整个期间内一直享有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所以应承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中间承包人在其承包期间虽也具有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和利益,但其将车辆转包给下一手后,便失去了对车辆占有、支配、收益的权利。所以应由车辆所有人和事故发生时的实际承包人共同承担连带损害赔偿责任,其余的中间承包人不承担责任。

(三)出租、出借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车辆所有人将其所有的车辆出租或出借给他人使用,一般都是基于某种利益或信任关系。由于车辆所有人对承租人、借用人有选择、监督的义务,是运行支配者,享有运行利益(即使出借是无偿的,但因出借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和谐等也为运行利益),发生事故时,应由承租人、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擅自驾驶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一般按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存在雇佣关系的擅自驾驶,另一种是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其他人擅自驾驶他人车辆。对于前者,车辆所有人对司机有选任、监督的义务,驾驶人员未经所有人同意而为私利即享有运行利益,车辆控制权与运行利益二者不一致,因此应由司机负赔偿责任,车主承担垫付责任;对于后者,因车主的支配权因非正常因素而中断,车主并不享有支配权与运行利益,故不应承担责任。

(五)挂靠情况下的责任主体

当前机动车辆挂靠的情形较为普遍。所谓挂靠,就是指两个分别独立的民事主体,为了服从当地交通运输管理的要求或争取营运中的优惠条件,一方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机动车辆记名于另一个具有运输经营权的企业名下,以该企业名义进行运输经营的行为。无论采用强制或自愿哪一种挂靠方式,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仍应以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归属作为确认的依据。若被挂靠单位对挂靠者进行了管理并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费用,便可认为挂靠者与被挂靠单位都具有一定的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连带损害赔偿责任;若被挂靠单位并未收取管理费,或虽收取了一些费用,但这些费用从性质上说只是对挂靠者提供便利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用(如车辆检验手续费、停车场地租用费等),被挂靠单位不具有车辆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故不应成为赔偿责任主体。

(六)车辆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间的责任主体

此时,车辆所有人将车辆的占有控制权转移到修理人或保管人手里,从而丧失了对车辆的实际控制,并且其交出的并不是运行权,并没有允许修理人或保管人使用。修理厂或保管人实际上已取得运行支配权,若修理厂在试车或使用车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应由修理厂承担责任,车辆所有人不承担责任。车辆送交他人保管亦应如此。

(七)客运合同违约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竞合情形下的责任主体

在客运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搭乘者是依合同违约提出民事赔偿请求,还是依侵权提出请求?目前,在我国有关道路交通事故的立法与实践中,也没有区分侵权责任与合同违约责任,而统一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处理,适用特别侵权行为法而无合同法适用余地。我国民法学界多数人也持交通侵权损害责任吸收客运违约责任这种观点。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法院在援引法律、确立责任等方面的麻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利益。根据《合同法》第123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笔者认为,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损害赔偿的案件,既包括侵权行为之债,也包括合同之债。如果机动车一方因违约致使接受有偿服务的乘客受到损害,受害人应享有充分的请求选择权,以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目前司法实践中,许多只适用侵权行为法而排除其他法律适用的做法是不妥的。受害人既可以承运人没有安全及时将自己送至目的地为由,提出违约之诉;又可以人身财产受到侵害为由,提出侵权之诉。由于两类竞合的举证责任、义务内容、责任构成、责任形式等不同,因此受害人选择不同之诉,责任主体也会有所不同。若受害人提起侵权之诉,赔偿责任主体便应按上面提到车辆支配权和利益归属“二元说”确定;若受害人选择违约之诉,根据合同法第302条的规定,则只应以承运人作为赔偿的责任主体。

需注意的是,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搭乘

者损害时,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大小因搭乘者是有偿或无偿搭乘而有所不同。如果是有偿搭乘,机动车一方无疑应当依合同约定对搭乘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是无偿搭乘,也让其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明显有违公平理念,但也不应认为搭乘者甘愿承担生命与财产上的风险,并作为机动车一方免责的依据。关于对无偿搭乘者的赔偿,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在一般情况下,搭乘者应作为一般受害人得到赔偿,由法院斟酌具体情形,减少责任人的赔偿,但最少不得少于一般受害人的二分之一。但是,无论是有偿搭乘还是无偿搭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02条的规定,只要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事故是搭乘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便可以免除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责任。

四、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

在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根据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归属来确定肇事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机动车有关的主体(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员所在单位、机动车所有人等)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机动车所有人作为责任主体,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形式也是不同的。

(一)独立责任

如果机动车所有人与机动车驾驶员是同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既是机动车运行的直接支配者、运行利益的直接享有者,同时,也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因交通事故侵权给他人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害,由机动车所有人独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此是没有争议的。

(二)连带责任

这是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更多比较难处理的情况。目前有的应当确定为连带责任的没有确定,有的不应确定为连带责任的,比如应确定为垫付责任的,却确定为连带责任。这不但损害了司法裁判的权威,也必然损害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见,“共同侵权”是责任主体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条件。具体到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在确定了机动车一方已为责任主体的情况下,是否确定机动车所有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首先应当审查肇事机动车的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是否归属于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所有人无论处于何种法律关系中,比如合伙、联营、挂靠、借用、租赁,只要机动车所有人是机动车运行的控制者和获益者,则机动车所有人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使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机动车所有人对交通事故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也不能因此限制受害人向机动车所有人追偿的权利。

(三)替代责任

当机动车所有人与机动车驾驶员相分离,并且机动车驾驶员是在为机动车所有人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机动车所有人应承担替代司机的责任。这是因为机动车所有人不仅对驾驶员具有选任和监督的义务,而且对机动车的运行还享有控制权,运行利益也归属于机动车所有人这一特点,《办法》第31条才作出了“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第43条及第121条规定的精神,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时造成交通事故,应当由机动车所有人承担替代责任。

(四)垫付责任

垫付责任的承担,发生于驾驶员在非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损害,而驾驶员又暂时无力赔偿的情况。《办法》第31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虽然设立垫付责任制度的立法初衷,是为了保障受害人权利的实现,但是,垫付责任制度也明显存在着如下缺陷:

首先,对垫付的性质规定的不明确。从对上述31条条款的分析,可以认为负责垫付的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并不应该是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那么垫付的法律性质是什么,是否属一种新的民事责任?其归责原则是什么,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从条文上看,办法的制定者采用的是“负责垫付”,而回避了“承担垫付责任”的表述方式,似乎其不认为是一种民事责任。假若垫付是一种法律责任,承担该责任的理由是什么?是违约、侵权还是其它什么?其与连带责任有无区别?其免责条件有哪些?这些均没有相应的规定,也难以从法理上去进行理解。

其次,违背民法的公平原则。在机动车所有人既非机动车运行的支配者,也非机动车运行利益享有者,甚至在机动车被偷开时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却还要对驾驶员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其享有的民事权利与其承担的民事责任显然不相一致,确实有悖于民法的公平原则。

第三,缺少完备的追偿制度。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机动车所有人与驾驶员并不存在行政管理或劳动合同关系,致使机动车所有人承担垫付责任后,并不能在经济上控制驾驶员,况且,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对追偿的具体程序,对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认定,以及对驾驶员永久丧失赔偿能力的处理,均缺乏相应的规定。

第四,立法上的缺陷,必然造成司法上出现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办法》有关垫付责任制度的规定,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方面,存在裁判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案情大体相同,确定所有人责任却不尽一致。有的判决承担垫付责任,有的判决承担连带责任,有的判决承担按份责任,从而削弱了人民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对机动车驾驶员是否“暂时无力赔偿”,缺少必要的司法审查与认定。许多机动车所有人,是在对机动车驾驶员是否“暂时无力赔偿”不明的情况下履行垫付义务的,并且,在履行垫付义务后,对驾驶员难以追偿,这不但严重损害了机动车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对驾驶员致害行为的惩戒。

篇5: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编辑同志:

我的女婿是一个单位的司机,2005年12月份,在给单位采购一批物资时与他人发生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在事故中女婿当场死亡。事故经过广州市交警部门认定应由对方司机负全部责任。另外女婿所在单位在2005年6月为他购买过人身意外保险。现在我想问一问:在这起事故之后家属能够获得怎样的赔偿?

读者 齐芳

齐芳读者:

在这起恶性交通事故中由于对方司机的行为导致了您女婿当场死亡的严重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对方司机的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是说本案属于刑事案件,肇事司机的刑事责任会由国家司法机关给予追究;在本案当中您女婿的近亲属有以下途径可以获得民事赔偿:

一、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

二、依据《保险法》第68条,受害人亲属还有权依照《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司机进行民事赔偿。赔偿的范围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着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主要包括:

1、医疗费用;

2、死亡赔偿金;

3、被抚养人生活费;

4、处理后事人员的合理损失,包括交通费、住宿费、误工损失等;

5、丧葬费等。

三、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要求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的规定其直系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另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0条的规定,如果单位未替职工上工伤保险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赔偿死者亲属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项目与工伤待遇的项目重复时,只能获得一项赔偿。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军

联系电话:***

买卖房屋有公证不做产权登记变更行吗?

编辑同志:

我的亲戚张某将自家的一套50平方米的单元房卖与苏某,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没有做产权变更登记,只进行了买卖合同公证,由买方拿着卖方的产权证完成交易,这样可以吗?有何风险?

读者王加

王加读者:

你要赶紧告诉你的亲戚,这样做很不妥当。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对不动产交易实行登记制度,而房屋就属于不动产。如果只有买卖合同公证而没有办理房屋过户及相关手续,可以说该房的所有权还不能说已经转移到了买方手中。所以,不办理过户手续,该房的所有权仍归卖方所有,这是很容易产生意外纠纷的。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严格按法律有关规定办,没有其它的变通方法。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晖

联系电话:***

母亲留了两份遗嘱,到底哪份有效?

编辑同志:

说来不好意思,我们家里因为母亲的遗嘱问题兄弟姐妹之间闹起意见来了。事情是这样:我母亲有5个子女,父亲去世后她一直跟我生活。2003年我弟弟将母亲接去向住,母亲在那里写下了一份遗嘱,注明将所有财产包括24万元存款都由我弟弟一人继承。后来,母亲又回到我家来住,在我家又写了一份遗嘱,写明身后财产由5个子女平分。我觉得这份遗嘱是母亲最真实的意思,也是公平的。但是母亲去世后,弟弟说母亲并没有声明在他家写的遗嘱作废,要求按第一份遗嘱独自继承母亲财产。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读者 赵晓风

赵晓凤读者:

你来信反映的问题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这个问题一定要处理好。

由于遗产是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因此被继承人本人的意愿自然是遗产分配与处置的最权威的依据。遗嘱是被继承人自身意愿的外在表现形式,除非出现法律特别列明的情形,遗嘱应当得到全面与无条件的执行。只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按照法定的顺序及份额继承遗产,即法定继承。但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人往往会随着时间、情势与心态的变化主动改变主意。因此内容前后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遗嘱屡见不鲜。如你家遇到的情形就是这样的例子。既然处分遗产是被继承人的权利,是对将来才会发生的自己的后事预先做出的安排,在实际发生前被继承人当然有权随时改变主意。针对这种情形继承法做出了“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的规定,所以,如果从法律有关规定上讲,你手里那份遗嘱是距离你母亲去世前时间最近的,应该以这份为准。

还有一点应该说明:如果遗嘱已经经过公证,就不能随意修改,在公证遗嘱之后新立的遗嘱。如果未经新的公证,不能对前面经过公证的遗嘱进行撤销或对其内容进行修改。

希望你们兄弟姐妹之间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好家务,不要伤了和气。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包庄法律事务所 李配银

说好租两年的房子房主违约我为什么败诉?

编辑同志:

我向朋友租赁房屋经商用,因为是多年的朋友,就没有订立书面的合同,但双方说好我租用两年,月租金是1300元。刚租了半年,我们的关系有些不好了。正在这时,这个地段的房租金变化了,长幅很大。朋友提出让我一个月后搬出,不再租给我用了。我不服气,觉得他该遵守原先的承诺。但他坚持让我搬走。我将他告上法庭后,法庭判决的结果倒是我败诉。请问这个判决有道理吗?

读者 肖苇

肖苇读者:

你来信提出的问题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之间打交道时往往拘于面子不好意思一板一眼地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办事,结果出现纠纷不好解决。像你遇到的这件事,是你的朋友违反了原先的约定。但是法庭还是支持了他的请求,为什么呢?因为《合同法》第215条和第232条分别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对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你和你朋友就租赁房屋一事没有订立书面合同,而且双方现在又对是否继续租赁存在争执,这种情况只能被视为不定期租赁。而不定期租赁是可以随时解除合同的。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当。希望你在今后进行民事活动时要注意按照法律规定行事,就可避免类似的不愉快。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 颜梅生

分期付款所购汽车肇事谁承担赔偿责任?

编辑同志:

我骑摩托车在公路上行驶,被吉某酒后驾车撞伤,造成脾脏破裂,经公安机关认定,吉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在索赔的过程中,吉某提出其所驾汽车是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车主是汽车销售公司,要赔偿就得找车主,即使他要承担赔偿责任,也是他与车主的关系,与我无关。但我与汽车销售公司交涉时,汽车销售公司又称,分期付款购买的汽车在未付清车款前,车主是销售公司不错,但谁肇事谁承担责任,公司也不应承担责任。被推来推去,我至今没有得到赔偿。请问:分期付款所购买的汽车肇事由谁承担赔偿责任呢?

读者 武乃军

武乃军读者:

吉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声称分期付款所购汽车应由销售公司赔偿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寻常人家买汽车已不算什么新鲜事。由于汽车价格不菲,而分期付款只要先付上一笔较小数额的钱就可以获得较高数额的消费,分期付款购车也就成为人们的首选。来信反映的情况让一般人初听是有些闹不清:开车的人说自己不是车主,卖车的说谁肇的事谁负责,到底由谁承担肇事的责任呢?

确实,分期付款购买的汽车,购买人只有使用权,其所有权仍属于商家,也就是说车主是汽车销售公司。但我们只要看看分期付款在法律上的特征和相关法律规定就明白该由谁赔偿了。分期付款又称为所有权保留买卖,是动产买卖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其基本法律特征是:购买方只需首付一笔款项即取得车辆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并在约定期限内分期支付车辆价金,出卖人保留对车辆所有权,在购买方违约时,出卖人可以取回车辆。由此可见,出卖人保留所有权是一种债权的担保,这种担保方式保留的仅仅是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的取回权,对车辆的占有、使用等支配权完全由购买人行使,运行利益也归属于购买人。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中就明确作出了规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出卖方在购买方付清全部车款前保留车辆所有权的,购买方以自己名义与他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并使用该车运输时,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出卖方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在购买人实际控制下的机动车发生事故,赔偿责任主体应是购买人,而不是保留所有权的出卖人,所以吉某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梅勇

行人故意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员还承担事故责任吗?

编辑同志:

我有个朋友驾驶卡车遇到一个轻生的女青年,她本来在路边走着.突然跑入机动车道,我那朋友当即采取了制动措施,但双方距离太近,还是将其撞死了,当时我朋友的车速是比限速高了些(应为60公里,但他车速是90公里),可那女青年确实是自杀,我朋友还用负责吗?

读者 李奇

李奇读者: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对这款的规定,应理解为在交通事故中,交通事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和违法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如果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存在违法行为,并且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则不能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的规定,免除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实施了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行为,只要机动车一方遵守交通规则,采取必要措施,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机动车一方违反了交通法规,造成了交通事故,就不能免责。

本案中,女青年借制造交通事故之机实现自杀的行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你朋友超速行驶,没有履行机动车驾驶员的高度注意和结果避免义务,所以,不能完全免除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江苏省连云港市天翔集团46号律师所律师 李德勇

二审法院没开庭就判决是否合法?

编辑同志:

我的工友因为退休审批问题与劳动保障局产生诉讼,是行政诉讼案。案子上诉到二审法院,但是还没等开庭就收到了终审判决。我不知道法院不开庭就判决是否合法?在我国什么样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就判决?盼望回答。

读者霍崇山

霍崇山读者:

你来信所说的情况在二审法院办案时是可能的,法院没有开庭不等于没有审理,因为可以进行书面审理。所谓书面审理,就是不以开庭的程序审理,经过书面审查后,认为事实清楚的,就径行作出终审判决。《行政诉讼法》第5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根据这条规定,二审行政诉讼案,合议庭是可以进行书面审理的,这种情形下的书面审理是合法的。要说明的是,二审书面审的要求是,二审法官认为一审查明的事实清楚;如果事实不清,就应当开庭审理。如果当事人对终审判决不服,有新证据可以推翻原事实,依据《行政诉讼法》第62条的规定,可以按管辖规定提出申诉。

另外,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案件也都有可能在二审的时候以不开庭的方式审理并裁判,刑事诉讼法第187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52条都有相关的规定。这些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前提必须是一审的事实清楚。

篇6:道路交通事故中无名死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随之逐年上升,此类案件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法院审判面临相关典型疑难问题:

1.驾驶人员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驾驶,保险公司应否承担人身伤亡赔偿责任有观点认为,如机动车并非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即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这时责任风险无法被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保险公司不应该仍按正常情况承保责任风险。

笔者认为,虽然保险公司不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人身伤亡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肇事人追偿,理由:第一,通过责任保险分散和转嫁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风险,保证第三人及时获得救助和赔偿,是责任保险制度重要的社会功能,并且随着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还赋予第三人向保险公司的直接求偿权。因此,假如因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醉酒驾驶而免除保险公司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势必不力,而且致害人是否取得驾驶资格、醉酒驾驶,并不是第三人所能选择和回避的。第二,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免除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损失赔偿责任,立法者在此采用了明示的方式,而对抢救费用以外的其他人身伤亡损失没有作出免除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的明示规定,进一步证明了保险公司对这些损失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2.机动车所有人将其未投交强险的机动车出借给肇事人,机动车所有人是否应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使的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根据上述规定,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与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来源于法律的规定,即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承担“保障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的义务”,该保障义务是通过所有人和管理人向保险人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现的。如果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不履行该法定义务,将损害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赔偿权利的实现。因此,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有权要求违反法定义务的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承担其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在交强险限额内对肇事人的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双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均有责任,机动车方造成损失的,非机动车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有观点认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方发生的交通事故应由机动车方承担责任,即使行人或非机动车有过错,也只能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但不能要求非机动车对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理由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就非机动车、行人一方的损失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处理,即非机动车方、行人的过错只起到减轻机动车一方责任的作用,机动车一方相应减轻的责任实际就是非机动车方、行人所承担的过错责任范围,机动车方的损失可通过有关保险来处理。

笔者认为,行人或非机动车方对机动车方造成的损害应予赔偿。理由: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是机动车方对另一方(包括机动车方、行人及非机动车方)的损害如何赔偿问题,即机动车之间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虽然该条款并未规定机动车方的损害可向有责任的非机动车方索赔,但不能因无此规定就认定其无

权索赔,这种推定有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平等性。第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措施时,按一定比例减轻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此原则不仅应体现在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上,也应体现在非机动车方对机动车方损失的赔偿责任方面。

4.死亡赔偿金能否视为遗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以“继承丧失说”将死亡赔偿金解释为财产损害赔偿金,由此带来的争议是死亡赔偿金能否视为遗产。有观点认为,既然采纳了“继承丧失说”,死亡赔偿金就应是死亡被害人的遗产,应按法定顺序继承,债权人也可以主张继承人在继承范围内以死亡赔偿金清偿债务。

笔者认为,遗产是死者生前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是被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固有利益。而死亡赔偿金是向后发生的未来可预期的收入损失。因此,将死亡赔偿金解释为遗产是不正确的。从赔偿请求权的角度分析,死亡赔偿金是对于具有“经济性同一体”性质的受害人家庭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从时间顺序上看,应当是死亡事件发生在先,对由此产生的各项损失的赔偿请求权发生在后,所以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请求权人是受害人的近亲属,是受害人近亲属具有人身专属性质的法定赔偿金。因此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债权人也不能主张受害人近亲属在获赔死亡赔偿金的范围内清偿受害人生前债务。

5.当事人各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均无过错,保险公司是否应在有责任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有观点认为,只要机动车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无责任,保险公司就只应在无责任赔偿限额内承担责任。理由为: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

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根据条例释义,所谓无责任赔偿限额是指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过错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对于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限额。故只要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无过错,保险公司就应在无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仍应在有责任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被保险人有责任的赔偿限额和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交通事故无过错不必然在民事案件中就不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与无责任是不同的法律概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未对机动车与行人均无过错情况下如何承担责任作出直接规定。笔者认为,意外事故机动车应对行人承担全部责任,或至少应按公平原则承担超过50%的责任。即使当事人各方对事故的发生均无责,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不予免除,作为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应当在有责任的赔偿限额内进行赔偿。否则将出现非机动车方无责却自行承担全部损失,或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而保险公司却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故无责任赔偿限额中的无责任应作限缩性解释,即被保险人无责任且受害人负全责,才适用该无责任赔偿限额。

6.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均未投交强险,责任如何承担有观点认为,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理,即由肇事机动车方按照交强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部分再按责任进行赔偿。

笔者认为,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理,即由机动车方按照交强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部分再按责任进行赔偿,但应排除双方均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上乘员伤亡的情形。理由为:机动车之间发

上一篇:学校中的那一些事作文500字下一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