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

2024-06-07

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共16篇)

篇1: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

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

今天下午我去图书馆,专门借了一本林清玄的书。我很喜欢他的,这种之情难以言表,它正在慢慢地浸润着我的灵魂。虽然我与它相逢甚晚,但几次初见,却又很快投缘。取来一本,翻看看到上面写的是《迷路的云》。书名起的很是有韵,更吸引了我的好奇,便读了起来。

第一篇较为平淡,感触并不深,于是继续翻开第二篇文章,名叫《落地生根》本以为与乡情,亲情有关。谁知仔细读来,却是另一番情感在心头……本文开篇描写了作者读书时,无意间掉落的一片叶子,作者拿起它仔细端祥着,由此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与感叹。”落地生根“是作者在故乡的土地上的一棵再平凡不过的小草,它肥大的叶子,笔直的茎杆,浓重的绿色和它特有的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在家乡长长的河堤上的石缝中。在那些荒瘠的土地上,生长着。到春天开花时,它又是那样的!像互相约定好的,在同一个时间开出花朵。花是红色的,但有各种不同的层次。有的深红,有的橙红,有的粉红,有的淡红。花的形状不多,它像一整串花柱上开出数十朵,甚至数百朵的花,形状像极了长长的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不仅如此,它的力在读者眼里,在我的角度去看,竟是那样的顽强。它用任何方法都可以繁殖,一片叶子,一个草茎。只要埋在土里,就可生长,就是不用茎与叶,它的根部触碰到的土地也能长出新植物!当主人把它移植到校园里带有浓重盐分的土地时,它还是那样茁壮的,开出那样美丽的花。落地生根的生命力着实叫人赞服。

盐土也好,石缝也好,它总能生长着。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丽的花。落地生根不仅长在土里,也深深的扎根在了作者的。而今天,我读过这篇文章后,它也在我的心里同样生了根。应该学习它在贫瘠的土地中顽强生存的意志,犹如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斗志。《落地生根》讲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斗志,一种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可爱的小草----我宁愿做这样的一棵小草。

篇2: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百合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百合花想要开花,是因为百合有自己的美丽,有自己庄严的使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正如文中百合所说的‘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开花对于百合来说既是使命,也是责任,更是百合花心中的梦想。即便百合刚开始也只是一株默默无名的小草,但它心里明白自己将来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因此从来没有放弃过开花的希望。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它最后终于做到的时候,杂草们个个哑口无言,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

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自然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跨过这些困难,就一定会迎来灿烂的阳光,就像文中的百合一样,开出绚丽的花朵。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都被眼前的一些困难给击垮了,那些困难不但把他们应有的才能给磨灭掉了,而且也使他们失去自信和希望。如果百合花在杂草们的嘲笑中自暴自弃,沉沦下去,那它一生将还是一株默默无闻的杂草也就不会开出洁白的花朵展现给世人。

篇3: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每一幅画线条简洁。他擅长,也总是用平淡文字叙事,没有华美的词句,更没有费解的字眼,有的只是朴实。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语言,却有了许多人说不来道不出的真实性。简单,则是另一特点,给人的美感也是简单的,不修饰。让珍珠为人认识,而抛掉大多数人都费尽心思装饰的木盒,恰恰让人领悟本质的美。在如今喧闹浮躁的世界,林清玄以他平淡简单的语言文字,绘出了一个能给人安宁平和的静谧所归。

每一幅画景物寻常。林清玄每一篇文章,取材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抑或是太常见以致于被忽视的小事。一样是生活,他能找到细微的事物,将这些写下来,让人读来渐渐发现生活之美,并去喜欢生活。最神奇的,是这些“景物”中总有一股清新,不知是有水流出,还是阳光洒进,又或是微风拂入,想着画面,读着文字,使人不得不安静下来,于是这才有了时间,得了机会,在匆匆世界中站立,看向静止的美丽,观望无名野花。

每一幅画色彩浅淡。每一篇文章的感情是淡淡的,没有世俗的污染,更不会咄咄逼人,这或许与他的“禅”有关。就像是平静地陈述,没有多少跌宕与波澜,却保留了花之鲜丽,鸟之灵动,风之轻柔与月之空明。写出的道理也是淡淡的,没有任何点缀,只有最单纯地诉说,缓慢而轻声,内容平淡而简单,不必去深思,直白易懂。每一个小的结论,如此之多的小论点组成大观念,而大的观念也是平淡的,不刻意强调什么,但能让人心中世界一下子云清风淡。

简单几笔线条,画的是常见朴实的生活景物,有着淡然的禅意与情感。色系是淡的,语言也是淡的,但有着泉水清风,涤净一颗疲累满是灰尘的心,便是林清玄的散文,淡,静,而悠远。

阳光下清风微拂,水天一色,一人面对花草,一杯淡茶或咖啡,这样的淡色画,或许正是林先生的禅。

篇4: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一味读林清玄散文精选一味,乌铁茶有感 初见之时,你说我一定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我忍俊不禁道:外表有时是会欺骗人的。 相知相交之后才知,那个爱读书的女孩是你,闲暇的时间里,寻一处安静,一本书,就是你的天下了。喜欢在古诗词里寻寻觅觅一些喜爱的婉约美好的诗词,收藏在日记本里。看的累了,会幻想着自己若生活在古代,一茶,一书,一知己,一良人,守着自

生的城,一个冷漠的环境,一份简单的工作,源于那里有你,所以有着些许清欢,一抹暖阳,日子在粗茶淡饭里逐渐葱茏。你说,“人们常言同事之间很难得有纯真的友谊,可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温暖很温暖的人,忍不住想靠近你,汲取你身上的温暖来暖自己,也想让你更加温暖”. 在听到这样的话语时,心,巍巍地震动。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明媚的女子,喜欢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再热闹的繁华,都以一颗沉寂的心来观红尘,而你,就这样一眼洞穿了我清寂的凉,明白我内心深处渴望拥有温暖。我们是那个小小办公室最要好的朋友,是的,朋友,而不是同事。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我这样的性格,为何独与你如此交好。我笑而不语,只有我们彼此才懂我们之间那种单纯快乐的美好感情,不染一点杂...

篇5:读林清玄作品有感

这是我最喜欢的散文诗,出自林清玄的《芒花季节》。

小时候家里长辈喜欢买《读者》,我也就有幸从不大的版面中读得他的文字,当时只感觉他文如其名,清、玄,给人以清新雅静、纯真恬淡的感觉,原来命运早就在不经意之中,就为他埋好了人生的伏笔……

清新淡雅又蕴含哲理,无意中,我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文字。后来长大了,又更喜欢他在雅致的文字中流露的丝丝禅意。不急不缓地读着,我虽不懂得什么是开悟,但生活却需要这一种特殊的情愫。

后来有看到过书封上先生的照片,他的外表也许与他的文章不相称,没有玉树临风的儒雅,没有月朗清风的洒脱不羁……可是,他的心是柔软的,他的眼是冷寂的,所以他的内心清明高洁。

后来再想走近他时,却发现他已远去,月光相伴,诗酒同行。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他走了,那个“文如流水,语似冬阳”的人在一年前就离开了。试问,这世间有谁会如他一般活得潇洒自在?他曾说过,人间最美的境界,是清欢。

说到清欢,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之中,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景。

他就这样把简单、通透的美融入到了涓涓文字之中,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他也用一生践行着简单豁达、用心生活的人生哲学,给予我们感动与温柔的力量。他用文字唤起沉睡着的心,带着无数人去发现人世间的美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个动人的微笑,一句温情的话语,皆能有令人感动之处。

我认为我走近了他,读过他的许多篇散文,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一种平静,一种安稳满足的幸福感。我不再因为一些浮浅的虚名、一些虚妄的争执,而心烦意乱。我学会了平静下来,我学会了不再去花费时间去追逐一些昙花一现的荣耀,而是静下来提升自己。

篇6: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早些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林清玄散文》,拿起书来细看,蓝白相间的封面于隐约中透露着一股袭面而来的清丽之感,再仔细品味作者的名字,思绪仿佛立刻回到了忙碌的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曾在阅读短文中遇到过林清玄的文章,也就是那时候起,便被他清丽、充满禅意的文章深深的吸引了……

翻开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林清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有点谢顶,头发长而蓬乱,面带着些许微笑。照片下有几行小字,是他的简介。于惊讶间,终于了解到,原来以为会是温柔娴静的林清玄“女士”居然会是个男子,没想到,在他的笔下会流淌出如此细腻、敏感的文字,在他的骨子里会流淌着如此浓重的乡情……

林清玄是虔诚的佛门弟子和不疲倦的佛学宣讲者,读他的散文,总能于平实的文字中感受深邃而朴实的佛理,80年代中期以来,林清玄散文的佛学意蕴日渐浓厚,宗教称为他独特的个性色彩,很多人称他为“清玄居士”,他的菩提系列将人引入一个凝定,恬静,肃穆的宗教氛围,晨曦,菩提树,佛鼓,红尘……在文学创作的林眼中,看透了争名逐利的人间世相,他时时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性象征,从繁华街头的枫香树上,从露珠上,他看到纯净与傲骨,看到不肯为日渐恶劣的环境而低头的不屈风采。只要保持一份安宁的心境,一些沉静的智慧和一种温柔的心情,便能抵御都市的种种污染,从中发现美丽。

林的作品对以散文集出版,通常多为散文、报道,偶尔会出现一两篇小说,就是早期的《法圆师妹》,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军队班长和一个自小在尼姑庵长大的小尼姑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的故事看似曲折却又顺乎自然,兜兜转转之后,两人又神奇的相遇了,只是早已物是人非,记得文中有这样的几句话“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也许就是这样,因为班长一时的犹豫,在他们转移的时候没有带走法圆,所以法圆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她成长的尼姑庵,而又在以后的很多年后,班长在一家旅馆偶然又遇到了当年错过的法圆,人生总是在相遇和错过中不停的转换着,当时法圆师妹就对班长说,“有些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这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过着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相逢,人生就是这样”。此时的班长也许会悔恨当时没有把法圆带走,但命运就是如此,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而今,又因为种种联系又神奇的相逢了。

这是迄今为止读到了为数不多的林清玄的小说之一,他的文字总能给人以深思,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他作为佛门虔诚的宣讲者的最好体现吧。

读他的散文,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吾心似秋月》,文中提及杨岐禅师曾经留下的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他说的是一次白云守端禅师与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时发生的故事,杨岐问白云守端禅师是否记得他以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的一首偈,白云说“记得记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白云毕恭毕敬,不免有些得意,谁知,杨岐听后,笑了笑,走了。白云为此整夜无法成眠,终于忍不住去请教杨岐,杨岐见眼眶因失眠而发黑的弟子,笑的更加厉害了,说道:“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顿悟。其实,在实际的人生里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而这些眼神,笑谈,动作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心为之**,只是由于我们在乎,仔细想来,归其原因,这些所谓的“在乎”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主掌自我,小丑由于认识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于回归自我,可以不怕受伤,反败为胜;禅师由于反观自我如空明之镜,可以不染烟尘,直观世界。认识,回归,反观自我其实都是通向自己做主人的方法。正如寒山的一首诗所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

在佛教的经典和禅师的体悟中,常常把心得状态称为“心水”或“明镜”,这两种贴切的比喻完美的诠释了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我想,当我们真正的做到心若水时,生活里的一切善恶是非便会如痕垢在明镜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

回望整本书,它完美的展现了作者由年轻的散文新秀那样,头角峥嵘,豪气如虹却生涩稚嫩到文笔流畅清新,情感醇厚、浪漫,于平易中蕴育着感人力量的完美转变。在第一部分中,《少年游》、《冷月钟笛》、《生平一瓣香》等无不体现着林清玄初登文坛的豪气与稚嫩。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林清玄崭露头角,几乎包揽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项,其中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琴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散文首奖……

后来更是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在《暖暖的歌》中,林清玄这样写道“每一个为什么后面还隐藏着更多的为什么,如果一直想去追问什么和为什么,到最后一定会失去我们所追问的本意”,初读这句话时,感受到最多的是他年轻时的豪气和不羁,但细细想来,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人生都存在着很多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根本无须探究出个所以然来,就好像我们无须过多的追问为什么太阳一定要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一样,日子永远都在继续着,而这些所谓的为什么也就以它们亘古不变的姿态永久的存在着,日日感受,却又似乎可以弃之脑后,但辩证的想一想,并不是对待所有的问题都能采取这种态度,就如在做学问,学习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为什么可都是不能轻易的忽略不计的。当然林清玄文中所说的无须过多的追问为什么是设定在一定背景下的,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是有着极重要的意义的,也许这也正是人生矛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有的决定都是根据一定的背景而作出的。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浓重的乡土情怀,由自己在异乡的所见所闻与家乡的一切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来体现其激昂的乡土情结。另外,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亲情也做了大量叙写,如《红心番薯》一文,叙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处都是饥寒交迫,小小的一个红心番薯,从满足父亲的饥饿到父亲对它倾注的一片深情,叙述细腻,婉转回肠,“父亲到南洋打了几年仗,在丛林之中,时常从睡梦中把他叫醒,时常让他在思乡时候落泪的,不是别的珍宝,只是普普通通的红心番薯„„”

有一次,作者的父亲到台北去看望作者,特地背了一袋红心番薯过来,希望能种在庭前的院子里,他万万没有想到,作者早已从郊外的平方搬到了城中的大厦,根本是容不下绿色的地方,甚至长不出一株狗尾草,不要说番薯了,作者父亲这样一个朴实的愿望通过作者的描写,越发显得珍贵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在提高,作者浓郁的乡情也在不断的堆积着„„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他的文章有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初时,不会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的向我们的心中渗透,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其中。恬淡自然,蕴含佛理是他散文的最大特色,他的文字犹如一股凉风,读完之后,能让人心平如水,也能让人变得坦然,让人与他一起进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自己的心灵。仿佛此刻云自小路飞起来了,爱也幻化为一首暖暖的歌……

篇7:神奇的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的叶子深绿深绿的,叶尖打着卷儿。叶脉细细的,是淡绿色的,弯弯曲曲地顺着叶子“环游”了五六圈。叶子的边缘是波浪形的,上面有些圆头圆脑的青色家伙,它们小小的,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从远处看,落地生根的叶子一下子胖了一圈。哈,这就是落地生根的种子吧?真是好奇怪呀,它不像果树那样把种子藏在果实里,也不像别的花那样把种子藏在花蕊里。

过了几天,我又去看落地生根,发现种子变大了,变成了紫红色。它们沉甸甸地挂在叶子上,搞得落地生根低着头,似乎撑不动这些“孩子们”了。有几粒种子耷拉着脑袋,似乎马上要掉了。一阵风吹过,一粒种子摇晃了一下,轻轻地掉进了泥土中。还有的种子的身子已经沉下去大半,却不肯掉下去,似乎舍不得同伴们。慢慢地,种子们有一大半脱离了“母亲”,拥抱了泥土。而在落地生根的叶尖又生出嫩绿色的新种子。风一吹,叶尖微微晃动,它们似乎在与姐姐们打招呼:“嘿,我们站在你们原先的岗位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去观察落地生根,给落地生根浇水了。我急忙跑进阳台,发现被遗忘的落地生根却长得更加茁壮了。它昂首挺胸地对着我,似乎是一名军人。嫩绿色的种子长得更大了,它们换上紫红色的衣裳后,也会像姐姐们一样,把妈妈给压趴下吧?忽然,我惊喜地发现,落地生根宽大的叶片下,几株小小的落地生根昂着头,宣告它们正在长大!

我激动地抚摸着小落地生根的叶片:“落地生根的生命力真顽强!即使这一棵落地生根凋谢了,其他的小落地生根还会继续延续神奇的生命力!”

篇8:读林清玄的散文有感

《温一壶月光下酒》,最初有所触动的,是这个诗意的名字,我在那样一个万籁俱寂的时刻,被这七个字里流露出的温婉与浪漫所打动,我从此记住了那一瞬间的心跳。我喜欢檀香的味道---沉静古朴,嗅着它,似乎是在用指尖轻轻滑过纸边泛黄的老照片,有一种淡然的情愫去感受那份逝去的美。读这篇散文时,我闻到了檀香。今宵温一壶月光,我与那纤纤文字相遇,不醉不休。

《煮雪》讲了作者想象的一个多情而极度浪漫的传说,传说北极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凝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火,什么样的方式,“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融的时刻,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有的时候,人要学会放下,放下失意与悲痛,重新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此时此刻,我的心得到了温煮,“心雪”的香早已弥漫整个天空,泛滥到使人微醉。

我想,我是一只筝,我的心被他修长的十指轻轻拨动,奏出瑟瑟的释然。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文章,是小学的《和时间赛跑》,再到后来的《桃花心木》,总是蕴含着那么多哲理,他的散文里,没有一丝的幽怨与阴郁,而是洋溢着对生命、对自然、对人性的感受。他用一种爱悯的眼神来凝望这个世界,文字中,有被他纯净的双目过滤过的世界和对人性唯美的解读,他,把理智诠释的那样温情……

篇9: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一直都很好奇林清玄的文字,在真正的阅读之前,禅意,冗长,人生哲理是我对林清玄笔下的三个看法。

比较初,它吸引我的是它清雅的封面:一朵水墨的出水芙蓉静静地盛开着。再加上心中对林清玄的好奇,毫不犹豫就买了它。

翻开书,淡雅的就像是它的封面的文字展开。淡淡的禅意充斥在字里行间却没有晦涩难懂之感;一段段故事拼成的文章,没有让人觉得冗长厌烦。没有耳熟能详的人生哲理,有的只是生活中的琐事感悟。

静心平气的.翻看着,陷入了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每看完一篇都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明白了什么。

比较喜欢讲老人茶的那一篇:古老的房子,没有特殊的雅间,只有简陋的大厅,简陋的柜台,简陋的桌椅,简陋的茶具;柜台上倚着一个颇为丑陋的老妪,这样的一切构成了这样一间茶室。但这样一间茶室却备受林清玄的喜爱,甚至因为它的消失而感到深深的惋惜。这是因为这家茶室是有着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平和、宁静与舒缓,流经这里的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一杯茶,一盘点心,坐在长凳上静静消磨掉一下午的时间,看着屋外的雨淅沥沥的下到地上,看着西方的天空慢慢被渲染成红色,朵朵云渐渐成为了火红的晚霞。

在快节奏生活中随波逐流的我,一直羡慕着,企盼着能有这样一个下午。曾经的一个下午,有着我比较期盼的环境,本打算捧着一本书,坐在窗前听外面的雨声,享受悠闲时光。但横生出的各种事让我的计划彻底泡了汤。之后享受时光就成了我的一种奢望。

篇10: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散文选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它们的起点都是我们身边一些平凡的甚至不起眼的事或人,但作者却能从中提出问题,并且最终总会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受益匪浅。这些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就像是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其中我喜欢的故事有:《软枝杨桃》、《吉祥鸟》、《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

《软枝杨桃》让我明白了,如果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只重视外表的好坏,不重视内在的美丑时,真正清净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水终有澄清的一天》让我知道,虽然一秒钟的混乱,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清净,但只要我们不去理睬,并且一直坚持迈向更高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说的是,作者的侄女就职工作紧张,压力很大。每次上台作报告前她总会念着“大家都是人”,念完后不再紧张了,多么神奇的五字神咒啊。

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刺花》了,故事讲的是:猎人太郎叔的独生子因怜悯一窝小山猪,而被父亲赶出家门,太郎叔因此很后悔。一次,“我”和爸爸以及太郎叔在打猎山猪成功归来时,竟遇见了太郎叔的儿子,父子俩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故事中的太郎叔让我最为喜欢。他脸上的那一条刺花刺青也许使他看起来很凶恶、把儿子赶出家门也许使人认为他很严厉,但在他打山猪偶尔失神时,才看出太郎叔是关心、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的。他就像刺花一样,表面是锐利的尖刺,使人害怕不敢靠近,但坚锐的外表下是那颗细腻、美丽的心。

读完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严厉的说我,和妈妈拌嘴,甚至是生气地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使我有时会埋怨他。但当我冷静下来一想,其实爸爸这么做是为了我、为了妈妈、为了家,那一刻,我便感受到爸爸他那时严厉的外表下的浓浓的`爱意。

篇11:大善落地生根

两个人来到村长家,说他们是民间写手,要跑遍全国寻找民间最感人的故事,也是了解中国最真实的民生……最后他们问,这村里有没有感人的故事可写?

村长想了想就流泪了,没说什么,直接带他们去了一个家。

这是个三口之家,一个老人,一个6岁的小女孩和女孩的妈妈。住的是用16根木头支着的四面墙的草棚,女人30岁出头,一身破烂但却爱笑。老人是女人的婆婆,瘫痪在床,女孩非常可爱,但患有严重哮喘。村长说明来意后,女人就像老天爷来家似的羞惶无措。

女人讲故事时,小女孩一直在看邓平和张根,她看见张叔叔几次偷偷抹眼泪,就走过去无声地偎进了张根的怀里。

故事真的很感人。女人嫁到这个家时公公还在,也是卧病在床,她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孝顺媳妇,丈夫常出去打工,她常背着公公或婆婆去乡卫生所;生下女儿不久,公公去世,接着丈夫患上尿毒症。奇妙的是,她的肾竞与丈夫相匹配,于是她的肾移植给了丈夫。可是,不久丈夫又患上胃癌,女儿1岁时丈夫去世,她欠债10多万,女儿又得了哮喘;这5年靠着养猪羊还债

女人是笑着说此事的,说罢就去做饭。邓平拦住,说不麻烦了,还要赶回旅馆,再拍几张照片就走。

拍照时,小女孩执意要在张根的怀里。拍完照,小女孩忽然搂住张根的脖子悄说:

“叔叔,能不能别走……”张根愣了。女人从张根怀里将女儿抱了过去,女孩巴望着张根,大颗的泪滚了一脸。邓平拉张根走,张根一步一回头。就在这时,女孩的哮喘又犯了,在娘的怀里勾蜷哭喘成一团,还挣脸巴望着张根……

这时,张根对邓平说:“你先回吧,明天联系!”

邓平转身就走了。他和张根合作过几次了,张根很能写,但此人“妇人心”太重,难成大事,也难以合作长久。

第二天,邓平在宜阳宾馆给张根打手机,问善事做完没有?张根说小女孩住院了,很危险,他走不了了……邓平没听完就关机,退房走人。

邓平回了洛阳,后来又结识了一个女写手,“写遍全国”的计划重新启动。计划后来还是有了变化,两年后,邓平写出点名气后,改行办起个广告公司。还写文章,但全是“软文”了。

15年后,2011年8月,邓平和第=三任妻子离婚,女儿判给了他。没想到,女儿竟一把火烧了他的“工作室”,去找她的妈了。一场官司后,当他又干起“写手”这个行当时,意外地听说,张根还在那个家,那个家还和15年前一样贫闲!

邓平百思不得其解,就前去探望他。

变化还是有的,破草棚变成了砖瓦房,那哮喘小女孩变成了大学生,女人变成了痴呆老太太,是在轮椅上坐着,40多岁的张根也变成了驼背老头,看上去有60多岁,也变得爱笑了,就和当年的女人一个模样。止好张根的女儿假期在家,邓平的所有疑问都是这个女孩解开的,因为张根变得非常寡言,只会说“没啥没啥”这四个字。

女孩说,15年前那次住院她险些没命,是爸爸救了她,也是她拴住了爸爸。爸爸坚决让她上学,就在她上三年级时,妈妈患了脑瘤,爸爸拼着命救妈妈,手术后妈妈成了瘫痪在床的痴呆人。中学时,她曾主动退学跪在爸爸面前,因为爸爸被妈妈拴着,只能在家写点东西挣点稿费。妈妈每次犯病时爸爸就得卖血救妈,她想和爸爸一起来撑这个家。而爸爸只说了一句:“父母沉下地狱,就是让你踩着去天堂,你不去就全是白费!”说着就背起她强行送去了学校;现在她全明白了,爸爸第一次抱起她时,就已经自愿沉入地狱。他知道他一生的全部力量只够救起一个生命,并举向天堂!

让邓平惊心的是,女孩说这些话时很自豪,而且是偎在一直憨笑着的张根怀里,一手牵着也是憨笑着的妈妈的手,眯着眼睛看他,好像他只是与这个幸福家庭完全无关的路人,更有保护这个家不让他这个可疑路人沾染的意味。

邓平强烈地感觉到,张根有这样一个女儿就已胜过了他的一切一切。张根做到的事,他九生十世也难以做到。

邓平有点羞惭地离开时,女孩又说了一句:“如果你还写文章的话,我爸你就别写了,你写不了!”

忽然间,邓平觉得自己真的输了。15年前,他和张根都是想“救苦救难”的,张根做到了,他并没有做到,因为真正的大苦大难是要用一个人的一生去救的,大善落地生根,看见苦难而思逃善变的他,真的写不了,也没资格去写。

篇12: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

风铃于风,是感知风的存在,将无形的自然之风化为清脆的声响。那美妙清灵的音乐是由悬挂于窗棂的小小风铃演奏出来的,当你听见风在风铃边舞蹈时的笑声,相信,你的脸上是带着沉醉其中的笑容的。

又或者说,风铃本身,就是风的音乐,即便是再细微的一缕,风铃也能够敏感地觉察到这串细微的音符,并欢快地唱出来。不信,你听——“叮叮叮叮——”,是春日的微风和煦;“叮咚叮咚——”,是仲夏的狂风大作;“叮铃叮铃——”,是金秋的凉风习习;“当当当当——”,是严冬的寒风肆虐:风四季歌唱,四季舞蹈,风铃都为它演奏——以音乐的形式。

当风吹起,风铃叮当作响时,光阴便如风一般无声无息地流动,遗留在了那过去的时光中,一去不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日月星辰的迁移旋转却无时不刻地昭示着时光的飞逝。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朱自清说道。是啊,我们面对匆匆无痕的风,面对匆匆无痕的时间,无法挽回,无法使其为我们停留,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再也找不回了。生命起初是无痕的,但毕竟存在啊,那么,既然存在,就要不枉这一遭不是吗?

我们忘不了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忘不了让全世界见证梦想奇迹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忘不了照顾养母的善良孝女——孟佩杰,这无数的难忘,只因我们听见了心中的风铃在面对这些高尚的生命时所奏出的绝美的心的乐章。

每一个昼夜,都有无数个生命逝去,又有无数个生命降临,生命是那么的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仿佛这一秒还在,但下一秒就会消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生命又是那么的伟大,那么崇高,那么动人心魄,哪怕是下一秒就会消失,但消失前的那一份无与伦比的美丽却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心中,震撼着我们的心。

原本,风过无痕,但有了风铃,风过便留痕。

篇13: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文笔多么优美,语言多么华丽,而是这本书的前言,也就是写作目的。前言一共分为五个小故事,都使我深受启发,其中“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最令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中外小孩子的对比:外国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许多的愿望、目标,而中国的孩子却显得保守,兴趣和向往常任由父母控制。林清玄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认识幸福,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关照自己,比关照外界紧迫得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只有在小的时候确定志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长大了,才会有所收获,有所回报。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据一份调查显示,从小就确立志向的孩子长大了有75%几率圆了自己的愿望,甚至有10%的几率被提拔,受到了重用;但是从小没有确立志向的人,只有5%的几率获得成功。这则新闻同样告诉了我们从小确定志向,坚持不懈努力的重要性。

篇14: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林清玄的散文所特有的淡淡的味道,犹如封面上墨竹般的清新一样。每每读他的文、品他的文、感受他的文,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受到他在文章里倾入的感情。

在他清幽而大气的散文里,巧妙地将他凌云的壮志,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在他那篇生命的化妆的散文里,通过解释一流二流三流的文章,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生命化妆是多么重要,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欣赏、多思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以善良的心去关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之光。

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也让我明白了好的心态是何其重要。

我们小区有个高龄老太太,虽满头白发,却精神很好,每天像年轻小伙子一样晨跑,对待每个人都满脸慈爱,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她。有一次,我看见她,便好奇的问她:“奶奶啊,为什么您长寿并且精神呢?而且您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友善呢?”奶奶笑着,摸摸我的头说:“这可多亏于我那好的心态,没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想起一句话就是:要以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去解决困难,船到桥头自然直,何必为一个小小的困难去劳神自己呢?”我那时只是半懂。

我真正懂了那句话的时候还是在一个月光迷人的夜晚,我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连月亮都替我心疼,我心里头烦闷极了,可还是得把这道题解开。我无意中抬起头看到了《林清玄散文集》,又想起了老太太说的话,我便调整了心态,平静地看着这道题目,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一步又一步的分析着,突然我脑海里出现了解决方法,我慢慢地写着,这道题终于被我解出来了。这让我更加铭记:要以好的心态去面对、解决问题。

林清玄的散文有着独特的魅力,而我就是被它吸引的其中一个。林清玄以他的智慧将人生道理通俗易懂的启迪我们。他的散文就像沙漠里的一涌清泉,给我们带来清凉,视若珍宝,又似是百花丛中一点绿,充满新意。

篇15:何以自救,落地生根

一声欢乐惊醒梦中人

开放、个性、骄傲、孤僻、脆弱是很多人对“90后”青年群体的描述,我们越来越沉迷于个人狭小的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我们的伙伴是不会说话的网络、手机,是只能看到个人情感表达的朋友圈,是无聊苍白的影视剧和真人秀……我们近乎病态地沉浸在短暂的欢乐中,但很少人会问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我的家乡是山西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县级市。1980年代为了发展煤厂和焦化厂之类的乡镇企业,一些煤老板开始占领土地,这些企业污染很严重,人们常常是出门走一圈,回来就满鼻子的黑灰,所以当地老百姓几乎很少有人再去务农种粮食。等到新世纪之交,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同龄人随父母去城市生活和读书,短短几年的时间,村子越来越空。我们被生硬地从乡村隔离出来,依靠祖宗留下的黑色煤炭换取收入为生。其实那个时候很讨厌城市的中学,因为那里很看重家庭出身,煤矿主、局长、下岗职工、农民的子女总是会有不同的待遇,我第一次知道下岗职工如同农民一样,只不过他们没有能逃离的地方。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自己,并没有归属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处于城乡割裂的地带。现在想来,1990年代出生的我们,这种割裂感留存了太多阴影,尽管我们试图用病态的欢乐来遮蔽,但始终无法抹平伤痕。

2016年4月,一部女性都市题材剧《欢乐颂》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五位女性被拉到一个叫“欢乐颂”的场域中,诚如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在《欢乐颂》中写道:“还是让我们的歌声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欢乐!欢乐!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大家相亲又相爱,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欢乐颂》的作者阿耐在1990年中国大变革的时代弃政从商,她在见证商海浮沉的同时也试图用文学的方式将中国改革几十年的反思呈现出来。《大江东去》是她的另一部作品,讲述中国从1978年到1998年二十年的改革历程和中国国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国资本四大主要经济形式的形成与演变,而这一部作品正好是《欢乐颂》中不同人物命运的历史前提,诸多像我一样的90后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当“欢乐”的歌声荡漾在蓝色的天空时,每一个人都想通过“城市梦”—“奋斗梦”—“中产梦”进阶到更高的阶层,寻求生存的位置并获取维系生存的资源。但我们意识到,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主要经济利益格局的形成,“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农二代”“工二代”越来越让人们意识到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依附的社会阶层也固化了下来。我们曾经试图通过跨越阶层来寻找生存的安全感,但无疑这样的努力愈加困难。即使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也会陷入更加难以克服的困境之中,因为欲壑难填。双重途径的失效将我们囚禁在“生存道路”和“生存意义”的危机之中,而这种危机并不是通过简单意义上的阶层流动和制度变革所能改变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发出呐喊,从富士康工人十三连跳到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江绪林自杀的死亡式宣告;从香港占中运动到台湾太阳花运动的政治诉求;从人民大学杨庆祥“80后,怎么办?”到青年作家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的文学式反思;从廉思的《蚁族》到吕途《中国新工人》的写实性陈述……每一声呐喊都让人痛彻心扉,而它并不只是单纯的“底层叙事”,还有资本主义物质消费制造的“新穷人”叙事。正如汪晖在《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中所揭示:“如果说经典意义上的穷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产物,那么‘新穷人’则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但他们同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从工业经济向金融资本、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中的产物,他们与打工者阶级共同构成了‘穷人’这一概念的两面。”这或许是构成以上“合唱”的主要原因。城市中产、小资和工农一起同患难。此刻,在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现实写照下,尽管内部仍然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但大家都属于99%的穷人。

在多重生存危机挑战面前,或许理论是灰色的,因为在结构性分析中预设了太多的边界和框架,因此太难找到出口,而生命之树常青。在欢乐之声惊醒梦魇时,我们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生存智慧和生态文化来缓解结构性压力,并通过发现多样化的可能性以应对现实困境。

两片天地重塑乡土志

2012年,我在不明学术为何和学术何为的无知状态下,试图通过另类的求知方式跳出现行体制的“制式教育”,跳出已经被禁锢二十余年的“学习陷阱”,我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它打开了我至今仍然参与其中的当代乡村建设的窗口。1928年,陶行知在其《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写道:“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才是真知灼见,真知识没有阶级,但伪知识可成阶级,且伪知识是冰冷害人的。对于一个还对未来抱有憧憬的青年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真知’更具有吸引力和能给予生命的希望。”

触摸真知的路途是漫长的,因此人的认识也是渐进的。从2012年至今短短四年的时间,我慢慢理解了为什么自己是以乡村为切入点打开认识视野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也认识到真知源自脚下走过的土地和生于斯长于斯的有温度的人们。唯此,才能实事求是,才有看到多样化的可能性。而参与当代乡村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在现实挤压与奋力挣脱的两重天地间唤醒了我久远的故乡情怀,让我重新建立对于乡土的认知。这种认知打开了个人基于乡村与城市、青年与农民、国内与国际不同层面的视野和实践,正是这三个维度重新建构了我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就如同心圆一样,以乡村为圆心,一层层延展开来。

nlc202309081508

乡村与城市

文化研究奠基人雷蒙·威廉斯曾反思:“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和乡村的这种矛盾与张力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一场全面而严重的危机……需要动用资本主义拒绝、反对并疏远的那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这是接近一百年前,来自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系统性危机所形成的反思。而我参与的乡村建设工作也正是在大众参与的社会化农业下重新构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互助关系,促进新条件下的农业“三产化”与“社会化”创新,这也正是应对资本主义城乡内在张力和系统性危机的一种探索。因此,我们在陪伴农民和生产者的同时,还进一步动员市民和消费者,将农夫市集建立在城市社区,将城市消费者的自然体验和儿童教育举办在田野间,将大学生志愿者引导至田间地头,将艺术的创作展现在乡村和农产品中。城乡的信任以农村和健康食材为纽带链接起来,在参与城乡互动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媒体人、政府、民间组织、青年志愿者、农民、消费者常常成为我们的伙伴,将大家的资源和创意贡献于这个体系的共建,至此才真切地体会到“世界是我们的,做事大家来”。

作为“90后”的自己,参与城乡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激发自我创造力的过程,这种创造基于乡村丰富多元的乡土文化,这让我们的价值重新得到体现,也让我重新认识在城市竞争中产生的挫败感。自己和一些“90后”的青年实习生在乡村做志愿服务工作,除了乡村教育和农业体验外,还慢慢拓展到了乡村文化的挖掘。初入乡村,大家怀着好奇的心情观察着任何事物,通过村民访谈了解每一处的历史和功能,甚至包括村民为什么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地块叫“坛土、庙前土”等等。有时候,转一圈下来,能发现几十处非常有文化和特点的地方。爱看漫画、爱用互联网的大家把那些有意思的东西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在图纸上,从一笔笔勾勒到上色,一幅展现村庄风貌和人文的资源图就呈现了出来。大家甚至将这几十处地方通过查找资料编辑成村庄故事集,没有现成的封皮,就找来废弃的布料做扎染,亲自动手缝制。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是融化在村民的生活中的,他们习以为常,但是对于从城市进入乡村的消费者和儿童来说是陌生且看不到的,在通过儿童自然教育做城乡互动工作时,我们这些“90后”将村庄文化做可视化的展示,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小朋友能看到原来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却有这么多的宝贝,帮助他们和农户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在城乡信任关系的重塑中,需要更多的创意,这恰恰是“90后”的强项。我们的孤僻脆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狭小的看不到天空的城市鸟笼中。

青年与农民

四年间甚至更久远的大学时期,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回在田间地头穿梭,也记不得有多少回仔细打量中国的大地河川,总是感恩农民对于自身的培养和教育。钱理群教授曾经归纳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持续百年的六次下乡运动,从第一次五四时期青年倡导新文化到第二次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青年和乡村建设的广泛运动,再到第三次1940年代知识青年到延安;从第四次和第五次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0年代的上山下乡到第六次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支农和青年志愿者参与乡村建设。这里存在着一个代代相传的精神谱系,存在着一个百年来中国在遭遇现代性危机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应对和经验,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子和农民双重改造的历史过程。

作为农村志愿者,自然要经常下乡。做调研也罢,做农民合作组织培训也好,组织志愿者下乡也好,抑或学习推广乡村建设经验,所到之处不免会有失望,但希望和感动总是多于失望。因为乡村还是一个很有韵味的地方,随处可以看到农民的智慧创造,比如房前屋后经济实惠的小菜园、生活中的废弃物多重利用、多样丰富的地方美食,物尽其用,生态循环,乡村具有天然的生态文化;也惊叹农村自组织建设中农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看到作为农人的尊严。慢慢体会什么叫“活着”,怎样去货币化地生存下来,怎样利用最小的资源消耗维持生命的延续,或许这就是中国农民积累几千年的生存智慧。相比之下,我们这些“90后”从小被隔离在乡村之外,以学习知识为名,父母也常常把我们排除在劳动之外,经常有人开玩笑,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么?但事实是,我们这些长在温棚里的“90后”确实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麦苗和韭菜也是家常便饭。进入乡村当志愿者,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生存技能,遇到一些村子需要劈柴做饭的,还得学会生火,学会干农活儿,学会跟农民一样,很早起床、清扫房屋庭院、一日三餐、干活儿、照料家人、拉家常、日落而归,一种规律的作息中蕴藏的是农民从容应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贫困、即使劳苦、即使不平,他们仍旧坚定地做着该做和能做的事情。反观我们自己,常常会有那种苦闷、焦躁、惶恐、迷茫和惆怅之感,在乡村的工作中这些情绪都被磨炼得少了些,也是一种自我改造。

我也曾无数次被那些真正创造历史的人们所感动。面对这样的人们,我会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个面对苦难仍旧能创造辉煌的民族和国家,我想是那些真正能将苦难化作力量的人们。

国内与国际

在乡村建设一线实践的同时,我也参与了可持续实践与青年成长的国际交流活动,慢慢开始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建立联系,也了解到在全球资本主义环境下我们面临的共同困境,真切地感知到他们在教育、住房、就业上的无奈,同时还有频繁政权更迭所带来的政治伤害。如果说二十世纪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主旋律,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新的不平等格局中,我们面对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保护资源主权和重构本土经济以保障综合安全,不同国家都生发出应对这种现代性危机的另类探索和模式,我们试图通过经验的交流和国际互访看到更多不同的面向,看到多元的可能性。

2016年4月我带着来自泰国从事有机农业的几位返乡青年在中国做访问交流,相同的农耕文明让我们因为土地而变得更加亲切起来。他们以前只从西方媒体或NGO中建立对于中国的认知,他们说:“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就只是它对环境和地球的负面影响。我被告知,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当真切地行走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他们会看到更加多样化的中国,尤其是乡土和民间所展示的智慧与丰富。正是透过生态农业技术、农民组织建设和城市农耕推广的经验交流,我们一起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探索,同时也是多元返乡主体所带动的本土经济恢复。正如一位在清迈工作几年后返乡的泰国大学生讲道:“对于正在做的事情,我获得了更多的勇气和愿念,因为我看到有一群年轻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有着同样的梦想。我们不是孤独的!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啊,回归土地和社区的另类探索让青年人变得学会生活、学会应对焦灼,不再那么恐惧不安。

nlc202309081508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好莱坞魔幻电影《魔兽》世界中,时光隧道打开的瞬间,种族的冲突斗争显现在偌大的屏幕上,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那么正邪就在人的一念之间。而《星际穿越》则让我们反思:微小的人类社会在经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文明之后,面对漫天黄沙,我们终将从告别农民到重新回归农民。

三分耕田铺设青年路

“在农村寻找不卑不亢的姿态”,这是我的一位同伴在参与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感悟,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是能想到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或许我们认为的另类探索在今天欢乐惊醒梦魇之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体的选择,以三分耕田不卑不亢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挤压成为了青年们缓解危机的多样路径之一,似乎不再只是人们口中的“田园梦”,积极的努力让我们看到多样的存在,大家也少了纠结,多了前行的踏实。

或许我们难以想象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如何将工作和生活融在一起。对于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来说,我们常说青年人应该是“有理想、接地气、会生活”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伙伴们将自己的办公室和家搬到了农村,将自己的工作选择在了田间地头,慢慢摸索低成本、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还记得学者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一文中非常真切地描述自己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这个重点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北京刚刚工作时遭遇的租房和生活尴尬,这是很多大城市青年的真实写照,居住在阴暗的地下室、生活在嘈杂的闹市、穿梭在拥挤的公交地铁。我也曾经忍不住好奇,和一些同伴走进中关村对坐在写字格中的白领青年做过访谈,去过唐家岭和看似工作体面却生活混乱的蚁族们深入交流,面对大城市高房价的挤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居住在五环六环之外,每天乘车往返时间需要四五个小时。让我感到心惊的是早上搭乘北京公交地铁所看到的景象,茫然呆滞苍白如面具的面庞、女人腥红的嘴唇,如活死尸般等待列车的停靠。相比金钱带来的生活窘迫,我更为恐惧的是没有灵魂的游走。

每每此时,总是不经意间回顾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似乎一直在另类中谋求发展,很多同伴也是如此。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聆听了众多老师穷尽一生的学问,感恩在成长时期有那么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基本上都以志愿者的身份关注并参与到对青年人的义务培养中,从自然到历史,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化到社会,从理想到现实,从个人到生活。我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在下乡的路途中手握书籍,带着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在中国广袤的大地和山川间寻找答案,似乎思想和理论不再是炫耀和争论的工具,而重新成为帮助学习者理解并回应现实的有效资源。

从下乡回到生活,则慢慢多了些朴实和包容,虽说岁月都会教给我们生活的智慧,但“逃离象牙塔、滚进泥巴地”却常让我们收获更大。已然接近而立之年的我们,从生涩懵懂到即将肩负家庭责任,从轻狂到逐步落地生根。新时期压在每个年轻人身上的四座大山: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同样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大家也总是有办法能融化这四座冰山。我们因为土地和乡村结缘,迄今已经举办了两届乡村建设实践者的集体婚礼,天地为媒师为证,没有奢侈婚礼和压死人的礼金,没有房子和车子为前提的婚姻约束,质朴的两颗心组建相互扶持的家庭以共同生活。

在田野间工作比起城市狭窄拥挤的月租房更畅快;乡村明亮大院一年二千块钱的租金让同伴们备感欣喜,和农民一样房前屋后种点瓜果蔬菜及花草,别有一番生活韵味;干农活儿是辛苦的,但也是踏实的,没有那么多的矫情和焦虑。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增强,使乡村愈发的便利化,村村通路、村村通网,少了拥挤的公交地铁,买辆便捷的面包车或三轮车在田间地头工作,闲时整理文字和看书学习,经营着三分耕田,让生态产品进城,让消费者下乡。于是,农业和农民都多了新的内涵。当我们的下一代出生,他们能够在广阔的田野中生长,相比温室培育的娇嫩花朵,乡野中成长的孩童多了些生活的灵气和活泼。在新农业和新城乡的视野坐标中,这样能容纳青年人开展工作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多,能撬动青年展开乡村实践探索的政府、社会资源也越来越多。

今天再看乡村发展和青年探索的结合,背后推动力和形成的主观认识已经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当新的探索浪潮般席卷而来时,我们更需要坚实地踏稳步伐。如果试图将今天的返乡做些观察,试图理解返乡形成的新文化内涵,我们需要从多重意义上的“返”和“乡”上进行理解:

多重之“返”:文化心理上的返(乡愁营造下中产或是游荡在城市的小资);生产生活上的返(在工业化趋势下无法在城市打工和生活的打工者);制度安排与财政支持的返;新农人的返;工商业资本倡导的返;社会组织推动的返……

多维之“乡”:生命价值心理认同的乡;社会空间意义上村落特征的乡;经济危机载体的乡;依托农耕价值多元的乡;社会和政治稳定意义上的乡……

在此形势之下,乡村虽然不能完全终止百年来资本主义的破坏,但却可为更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新时期发展进程中提供新的空间和可能。

全球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裹挟着每个青年人,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我们从来不是单独的个人,我们身上里里外外都透着这个时代的气息,我们这些渺小的个体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看不清的复杂世界裹挟着,当我们纠结自己的食品安全、工作、住房、教育、医疗等一切服务的时候,却也不得不承认高成本的现代化生活正在牢牢地绑架着我们。激进的变革抑或小清新的嘲讽都无法建立我们存在的意义,或许我们存在的意义从大世界来,从生活中来,更从心底无限的关怀来。持续推进的可持续生活探索与乡土结合,不一定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却是改变普遍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行文至此,不禁十分怀念十几年来致力于推动农民合作和青年自救的刘老石,他常说:“青年人是用来成长的,理想是用来实现的。”先辈已逝,但遗风尚留,时刻激励吾辈继承衣钵,不敢忘怀广阔田野间辛勤劳作的农人和象牙塔中蜷缩着的国之希望。再回首百年乡建,历史画卷中无不浮现青年人的探索身影,只盼我们播撒的种子能沐浴阳光,真正地生根发芽。

王茜,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助理,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研究助理,现居重庆。此为作者处女作。

篇16: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有感

何人可以做到林清玄一般的浪漫,他漫游过世界各地,只因为一对鸳鸯香炉便可以悟出爱的意义,情的深远。只因为一颗小小的常春藤和一株平常的非洲红,他便用长篇大论来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这种留心观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心态何人能有?

何人可以做到清玄一般的智慧,他以平常的心对待世界,遇事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笑看红尘不顺事,静下心来把不快乐的事通通抛之脑后,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呀!智者只会记住快乐的事,不会记住使他悲伤的事。

清玄的心态植得我品味。他说:“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那就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人生难免会磕磕碰碰,此时需要的是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世界是美好的,不必让不顺的事遮盖了你的双眼。撩开它,你会发现,你所想要的东西就在你附近。

笑看世间事,平心渡平生。乐观的心态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心态好一切都好。好心态决定你的生活走向。

林清玄教会了我发现。清玄善于从生活中的简单小事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一片花,一片草,一棵树,一行爬过佛像的蚂蚁都可以引发他的深思。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可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而林清玄却发现了呢?著名的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善于思考与发现世间的真善美,才会获得成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林清玄《落地生根》有感】相关文章: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06-26

读林清玄作品有感05-16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07-04

读林清玄作品后的读后感05-05

读了林清玄散文集少年版有感06-18

林清玄格言08-14

林清玄全部作品04-12

林清玄的文章04-28

林清玄亲子讲座05-05

林清玄的故事05-14

上一篇:骨科实习入科教育下一篇:散打比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