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2024-07-09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通用6篇)

篇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东方医院管理制度

总则

本制度日常工作由院办牵头,医院负责领导,负责组织实施,由院办及各科负责人共同参与督查。

为使医院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全国医院工作制度》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从2011年4月1日起正式旅行。上班制度

1、上班时间:(以考勤制度为准)

2、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岗,5分钟以上10分钟之内罚款5元;10分钟以上30分钟之内罚款10元;30分钟以上按矿工半天处理。

3、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发现一次罚款50元。

4、积极参加会议及业务学习(除正在工作外)而无故未到,罚款20元。

5、医院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不服从安排的罚款50元,导致影响工作者,根据后果另作处理。

6、临时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不得离开岗位,如有急事,应向科主任请示,征得同意并有人代班的情况下方可离开,否则按脱岗处理,罚款50元,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

7、各科室工作人员不服从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工作安排或对工作抵制不办理者,劝其辞职。

8、在上班期间,严禁嬉笑打闹,打架斗殴影响团结,造成医院不良影响后果的罚款100元。

9、严禁上班期间串岗闲聊,特别与工作无关人员擅自进入无菌科室及重要科室(药房、收费室).一次罚款20元。

10、值班期间严禁喝酒,或非工作原因喝酒上班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发现一次罚款20元。

11、各科室,个人无故损坏医院财产,照价赔偿,视情节轻重罚款50元。

12、各科室随时摆放整洁室内工作台,室内工作台自行打扫,如发现乱摆放,卫生区域彻底罚款10元。医院服务制度

1、各科各类人员做到礼貌待人,优质高效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医风,耐心细致的做好病人工作,不得推诿病人。

2、在处理病人过程中,与病人在疹疗场所发生争吵或打架现象,经查明属责任者,每次扣100元,并视结果另行处理。

3、因工作失误而使病人流失,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

4、个人被媒体暴光,损害医院荣誉者,发现一次罚当事人一月基础工资,科室集体暴光罚科室该30%效益工资,另罚科主任(护士长)一月的效益工资,医院整体被媒体爆光,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月效益工资,情节严重者,按功劳动用工制度处理。

5、开冒名顶替方,损害他人利益,影响医院声誉者,须承担所开处方的经济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罚50元。

6、对收回扣毒索取红包或私下收取“包医费”等,一经查实,罚当事人所收经费5-10倍罚款,同时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7、指使服务对象到指定药店购药或大量配以自己带的药物者,经发现,除承担所开处方的经济责任外,另处以罚款200元。

8、介绍病员到家中或亲朋好友处,或把本院业务范围能解决的,介绍院外应诊者,罚介绍人200元。

9、对拱车开药者,除承担药品费用外,并处以2倍金额的罚款。

10、各科室私收费,除收交所收费用外,并处理10倍罚款。

11、病员(门诊及住院病人)须到上级或外院特殊检查,必须会诊(业务院长批准)如违反罚款50元。

12、各辅检科室,不准少收或不收,若发现一次罚200元。

13、未经医院批准到外出参加医疗活动者,发现一次罚200元,出严重后果者,由当事人全权承担。

14、院内发生医疗事故《经医学会鉴定为据》者,除当事人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外,对字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当事人分别作如下处罚:

1、罚主要领导,分管院内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半月的基础工资。

2、罚发生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权限职责范围)等负责人一个月的基础工资。

3、罚当事人半年的效益工资,并对事故赔款的金额按卫生局文件规定执行。药品管理制度

1、临时购药必须通过药房上报,方可购药。

2、购进药品未逐批验收,做好记录,验收人员未签字和做好记录者,发现一起罚50元,如造成质量和问题,由责任人承担一切后果。

3、药品堆放不整齐,混垛,倒置,经检查发现一次罚10元。

4、每月未按时定期对储存药品进行质量养护检查,无记录报告和处理意见,每发现一次罚责任人10元。

5、假冒伙劣商品,霉变虫蛀等失效药品进入库房,经期失效药品未按规定通知医生使用,药房、药库人员私自同意调整换药品或与他人代销,规定利润药品,发现一次罚相关人员100元。

6、药房未及时提供准确的购药计划,使常用基本药品及急救花品断货,发现一次罚责任人20元。

7、药房人员划错价,发错药,剂量误差超标,或将失效、变质、虫蛀药品发给病人,每次责任人30元。

8、违反医院关于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和规定,每次发责任人50-1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者,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9、各科室在药房领取药品、机械时必须做好登记,如领取后未登记者,出现的经济损失,由责任人按市场价赔偿并发20元。后勤保障

后勒保障必须保障全院,物品供给包括(水、电、气、车、清洁、食堂)。

1、物品供给不及时罚10元。

2、各科室造成水、电、气浪费,罚管理人员10元。

3、发现公共场所脏、乱、差,发现一次罚20元。

4、厨房随时保持就餐人员的登记。

5、外来就餐人员由炊事人员登记,后勤人员收费,两人必须签字为准,若发现私自收费,罚10倍。

6、出车以派车单为准。

7、接送病人在(2500元以上免费接送,特殊情况院法签字为准。

8、驾驶人员未经同意开私车,发现一次罚100元。

9、收费员必须实行票款同行,日结制。

10、购买办公用品,必须到超市购买。

11、一年必须盘点,固定财产一次。

考勤制度

一、关于请销假的规定;

1、全院医务人员请假一天内,由分管部门审批,报院办公室备案;一天以上由部门主任签署意见后到院办公室负责人审批。审批后方可离院。

2、请假均以有负责人签字同意的假条为准备,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特殊情况例外,但事后必须向领导说明原因,补写请假条)。所有的假条随当月考勤报院办公室,假满后必须及时销假。

3、凡请假离开诺江镇城区时,事前必须在院办公室登记,回报后及时销假。关于各类假的规定:

病假: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每次1天,2天以上5天以内扣每天基础工资的50%; 事假:扣每天的基础工资; 婚假:休假3天;

丧假:休假3天(员工直属关系);

产假:女员工产假为60天,在休假期间发放通江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对旷工处理

1、旷工在3天以内一天算3天扣日无均工资及提成补助。

2、旷工在3天以上,按自动除名(离岗)处理,不享受本院任何待遇。

三、本考勤制度与医院管理制度结合实施,未尽事项以补充规定为准。关于患者及其亲属投诉的处理(发生争吵及打架现象); 按本院管理制度(医疗服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篇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院感染事件的不断发生,人民群众对健康及维护自身权益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院感染索赔事件不断增多。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全社会关注,更是医疗机构自身如何保护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重大科研课题。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意在指导医院管理、疾病控制、临床医疗和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的认识、正确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和消毒,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建设与职责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二节 其他相关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机关人员的职责 第四节 医院内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运行机制 第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建设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规章制度

三、医院感染管理内部沟通制度

四、医院感染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五、消毒药械(剂)的管理制度

六、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七、消毒灭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八、医院室内环境保洁制度

九、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十、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在职教育制度

十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灭菌检测报告制度

十三、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十四、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十五、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十六、临床检验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十七、药剂科消毒隔离制度

十八、功能科消毒隔离制度

十九、医院感染流行、爆发报告及控制制度二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的管理制度 二十一、二

十二、二

十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奖惩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奖惩规定

第三章 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控制与管理 第一节 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二、治疗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三、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四、换药室(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五、妇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节 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传染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三、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四、中心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五、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与诊断标准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呼吸系统

二、心血管系统

三、血液系统

四、腹部和消化系统

五、中枢神经系统

六、泌尿系统

七、手术部位

八、皮肤和软组织

九、骨和关节

十、生殖道

十一、口腔

十二、其他部位

第五章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第一节 刺伤的职业防护

一、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必要的操作

二、预防刺伤事件的原则

三、接种乙肝疫苗

四、刺伤的补救措施

第二节 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的职业防护

第一章 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建设与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从确保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开展必要的检测、严格的管理措施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健全的组织制度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与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其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爆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七)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该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长及兼职监控护士组成。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检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组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六)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第二节 其他相关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医务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做好医师和医技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

(三)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调查与感染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工作。

二、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

(二)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的制度。

(三)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

三、总务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做好医院医疗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二)负责污水的处理、排放,使其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三)监督医院营养食堂的卫生管理工作,使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

(四)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使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四、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助做好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应用情况。

(二)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

(三)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五、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制定正确的样品收集、运送和处理规范,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

(二)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检测。

(三)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四)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职责

(一)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业务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依据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和法规,组织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考核本科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三)掌握有关医院感染信息,对本院医院感染检查结果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经常与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预防工作。组织贯彻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并考核执行情况。

(四)及时向分管领导和医院感染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五)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科室各级人员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

(六)结合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科研工作。

(七)组织本科室完成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在职教育任务。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提出方向、方针及政策。

(三)掌握全院感染疫情及全院各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定期检查各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漏报情况,及时上报,并制定初步控制措施。

(四)掌握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向药剂科提供信息,初步提出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

(五)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购进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六)协助科主任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计划,设计整理各项调查资料和统计表格。

(七)与医院感染管理护士一同深入科室,采集各种标本,每月到病案室调查出院病历,掌握全院医院感染病例情况,并统计上报。

(八)督促有关科室和人员做好医院污水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护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经常深入病房,检查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控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三)负责收集医院感染监测的调查表,填写有关的各项调查登记表格,总结每月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有关监控资料。

(四)定期按计划完成各项微生物学的检测采样工作,每半年对全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五)学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六)做好办公室的内务及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七)向供应室及时提供消毒、灭菌质量监控信息,并对全院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共同管理。

(八)对所管病区的医院感染状况、发病情况、病种、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九)注意收集信息:通过深入临床检验中心、放射科及参加临床科室的查访等各种途径收集医院感染的信息,从而减少错报、漏报。

(十)按时完成主任交办的临时任务。

四、兼职医院感染检验技师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科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检测工作,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监测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标准。

(二)做好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的资料登记及统计、分析工作。发现特设微生物或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医师完成调查和科研任务。

(四)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配合医院感染医师立即深入现场,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调查分析发病原因。

(五)定期公布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统计资料。

五、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指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监控及资料收集与上报工作。对医院感染病历,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及“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每月10号以前填报上月“医院感染病人月报表”。

(二)经常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怀疑医院感染发生时,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确定诊断,定期分析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并向科主任汇报。

(三)预防因接诊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督促检查本科室医师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

(四)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控制工作。

(五)配合监控专职人员开展调查及科研工作。

(六)协助科主任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

六、兼职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科是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及监测工作。

(二)督促、检查本科室预防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预防因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

(四)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或者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

(五)督促住院医师按时填报“感染病例登记表”,对疑有院内感染者,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以便指导合理用药。

(六)高危重点科室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及工作人员手的监测,其他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次月20号以前将医院感染监测报表上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七)负责对本科室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七、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过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送病原学检查并做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积极治疗病人,控制蔓延,如实填写报表。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

(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掌握个人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防止锐器刺伤。

八、医院焚化炉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指导下,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二)熟练掌握医疗废物处理和消毒基本知识及焚化炉等设备的性能。

(三)每日定时定点对各科室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集中消毒和焚烧处理,并作好记录。

(四)负责收集全院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对其进行分类、消毒及毁形处理,并做好处理后的记录。

(五)定期对焚化炉、毁形机等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六)保证对焚化炉油料消耗的供给,确保高效低耗。

(七)协助各科室做好特殊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

(八)做好焚化炉工作间的室内外清洁卫生。

(九)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工作,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节 医院内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运行机制

一、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的组成

医院中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分为三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二、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的运行包括三条主线:

(一)制定计划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该网的中心,对全院医院感染监控做出决策,制定出各种计划或方案,并向该医务和护理管理部门及各临床科室下达执行计划的任务,使得工作层层落实。

(二)监督检查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专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的部门,必须对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向全院公布的医院感染监控计划或方案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监督,检查其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协助解决;提供技术咨询;检查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质量,进行评比。

(三)信息反馈 该网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信息的反馈,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反监测结果、结果的分析、感染的预测等资料,以简报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并同时向相关科室反馈。

第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建设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的目的,旨在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有利于发扬民主,互通信息,使纵向、横向工作不脱节,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主管院长主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管理制度。2.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3.考核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

4.遇到紧急问题及突发事件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会议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重视会议质量,严格控制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议事效率。

(五)每次会议均有记录,记录保存3年以上。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一)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业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订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三)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人的回顾性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前瞻性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评估,分类总汇。

(四)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抽样检测,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一次监测。

(五)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其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奖挂钩。

(六)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七)加强传染病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上报工作。

(八)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采样调查,分析原因,迅速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并向院长、业务副院长请示汇报。

(九)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调查,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十)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药剂、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

(十一)定期将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十二)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在职教育计划,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

(十三)协助科室逐步落实抗生素的管理措施,定期向临床提供药敏结果。

(十四)监督、指导污水处理站、焚化炉的工作,有效管理医疗废物,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三、医院感染管理内部沟通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建立医院内部沟通制度,及时准确地传递内部有关信息,确保对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应策划建立本科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确立本科室的质量目标,规定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三)科室内部沟通

1.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每周五下午负责召开科室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医院感染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策划和安排,以保证科室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的正确性、有效性。

2.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本科室的工作。

(四)科室横向沟通

1.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制度》,与医院采购部门有沟通,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保证其采购、保管、发放使用过程的合理性。

2.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药剂科有效沟通,对医院每月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曲线分析。

(五)全院沟通的实现

1.医院感染管理科每两月召开一次全院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会议,学习医院感染有关知识,总结前一阶段医院感染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协助解决各科室、各部门间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2.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每周下科室2-3次,发现问题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监督意见书》,督促可是改正,并对改正结果进行反馈检查。每月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综合质量进行检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反馈到科室,对不足之处督促整改。3.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临时工进行一次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调入、分配来院人员和招聘、实习、进修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全院在册、在岗的医护人员以讲大课及电子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率达98%以上。

4.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编写一期《医院感染简讯》,使全部医护人员能系统了解医院感染信息,对医院感染工作进行宣传沟通。

(六)内部沟通记录归档: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将会议纪要、检查登记表、培训记录和考核情况等沟通性文件进行归档管理。

四、医院感染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该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负责目标的分解,资料收集、统计和分析。

(三)数据、资料的收集

1.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每月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综合质量进行检查,对照质量目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做好记录。

2.医院感染发生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准确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在24小时之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病人出院后,经治医师准确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交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统一上报。

3.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应认真审阅每一份出院病历,对医院感染病例做好登记、统计和分析。并于每月20号以前,向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报上月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月报表》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4.每月中旬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对上月各科室出院病历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复查,收集、统计上月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漏报情况。

5.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每天登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毁形情况,每月统计一次,认真填写《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级月报表》,在次月20号以前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6.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负责消毒灭菌(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的检测登记工作。普通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重点部门(手术室、口腔科、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病房、产房、消毒供应室、导管室、重症监护室、内窥镜室、检验中心)每月监测一次,并于次月20号前将监测结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7.手术是每月对全院无菌切品数进行跟踪监测和统计,并于次月20号前将统计结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8.手术是每月对肌肉注射感染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统计,并于次月20号前将统计结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9.供应室每天对预真空灭菌器的效能进行监测和统计,并于次月20号前将统计结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10.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每周对各科室使用中的戊二醛、“84”消毒液等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进行抽样检测,并做好登记和统计。

11.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每月对全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价格分段进行曲线管理。

(四)数据的统计、分析

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上条款

(三)1-11的全部内容。

2.统计方法的选择

将各种统计数据输入电脑,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电子表、直方图、曲线图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主要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3.判断统计方法是否具有适应性和有效性,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改进了工作质量。

4.统计记录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各项统计记录进行管理,至少保存3年以上。

五、消毒药械(剂)的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购进、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购入的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具体负责对医院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设备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意见进行采购,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保证进货质量。

(五)设备科必须建立消毒、灭菌药械(剂)的采购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六)医院自配消毒药剂时,应建立登记册,记录配制浓度、配置日期、有效日期、操作人姓名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配制。

(七)科室建立《消毒效果登记本》,登记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操作者和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以备查验。

(八)使用部门应严格掌握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六、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一)医院环境分类及高危科室的区域划分 1.根据医院环境卫生学要求将医院环境划分为四类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房、新生儿病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洁净区、血液透析室、治疗室、急诊室、化验室和各类普通病房。

Ⅳ类环境:传染科及各病房。

2.根据高危科室的消毒要求进行区域划分

手术室、导管室、备注透析室、消毒供应室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各科室内窥镜室划分为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等。

3.各类环境的消毒要求

临床医务人员应以《临床消毒灭菌手册》为指南,用紫外线灯或多功能灯、静态消毒机每日定时对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连台手术前必须再次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后当班护士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空气消毒落实情况,并记录在《消毒效果登记本》上。

ⅡⅢ类环境地面无污染时,每日用清水拖地2-3次;当墙面、地面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用消毒液喷洒、拖地或擦洗。

Ⅳ类环境参照Ⅱ、Ⅲ类环境执行。

(二)各类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1.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2.检测时间要求

(1)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供应室无菌区、ICU、CUU、及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腹腔镜、胸腔镜、胆道镜、膀胱镜、关节镜、椎间盘镜)、活检钳及进、出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监测一次;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每季度监测一次;各类普通病房、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科室或区域随机抽查。采样方法见《消毒技术规范》20.6条款。检验科微生物监测室检验师及时将结果粘贴在《微生物监测登记本》上,同时对本部门、本科室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2)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两次。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管,督促立即更换。监测结果,填写在《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登记本》上,并统计,分析和归档。

3.卫生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监测不合格者,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应查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直至监测合格。

七、消毒灭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各科室使用的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检查、记录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运行情况;保存好使用说明书、各种图纸、工具等。若有丢失,由科主任负责。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操作规程、性能、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操作,特殊情况必须经科室负责人允许并保养人陪同才可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工作不负责任导致设备损坏者,一切维修费用由当事人和科室负责。

(三)消毒、灭菌设备所在科室要指定专人保管、保养,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

(四)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将设备外借和外调使用,否则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科主任和当事人负责。特殊情况需外借必须请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同意。

(五)设备在使用保修期内,使用科室要对设备全面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设备科与厂家联系维修,把一切故障排除在保修期以内。若保修期内出现故障未报告者,设备由保养人和科主任负管理责任。

(六)保养设备损坏后,首先由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检查,不能现场处理者,立即通知保修公司,并确定维修方式,需要请示的立即请示,并实行首修负责制,由谁接待维修任务谁就负责到底。要求维修人员做好备案及维修登记,若未及时备案而由此发生的损失由当事人(维修人员)负责。

(七)医院不具备维修条件的设备,由设备科维修人员及时请有关技术人员维修或寄出修理,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私自请人维修。

(八)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预真空压力锅、环氧乙烷灭菌锅的操作人员,应由国家相关技术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九)科室在操作或维修保养时发现设备故障,不符合《设施设备完好标准》时,应及时填写《维修申请单》。经检修好的设备应由可是负责人在《维修申请单》上签字验收。确认设备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十)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科室使用的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八、医院室内环境保洁制度

(一)医院的病房环境不宜过于拥挤,应按规定设置病房床数,保持一定的病床间距,以利于患者的隔离治疗。

(二)保持室内环境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三)保持病房清洁,床头柜一柜一巾,每天湿擦1次;地面每天湿拖2-3次,有污迹时随时清洁、拖地。

(四)及时收集、倾倒病房垃圾,渣子篓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注意灭鼠、灭蚊、灭蝇灯,随时清扫蛛网。

(五)每月大扫除一次,擦拭门窗、玻璃,保证室内无卫生死角。

九、医院感染病理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病例责任报告人。

(二)医护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发现病人有疑似医院感染情况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病人出院后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记录在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上。

(三)各科室负责人应对本科室出院病例严格把关,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应认真审阅每一份出院病历,每月20号以前对本科室上月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病历的查漏补报工作。

(四)每月20号以前,各科室应向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报上月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月报表”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五)每月中旬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对全院上月出院病历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复查,发现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科室,通知经管医师进行补报。对医院感染漏报率超过20%的科室,每漏报1例,扣科室奖金50元。

(六)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采样、调查、分析原因,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感染的继续发生。

(七)对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不报告,造成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追究其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后果严重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条款,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在职教育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力争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一次,撰写医院感染相关论文一篇,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

(二)每年组织1-2次院感监测员的培训,提高监测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临床医务人员每年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的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至少6学时。每年组织一次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的考试,了解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对新上岗人员、招聘、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培训率达100%,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时下发医院感染学习资料,使科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习。

(六)每季度将全院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评估,编辑《医院感染简讯》下发到科室,使各医务人员能系统地了解医院感染信息。

十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甲、不戴首饰,操作时戴口罩。

(二)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标识清楚。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洗手、炮手。

(四)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断用物(器材、器械、敷料)均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上的导管、牙垫等均需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未经严格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不得使用到病人身上,每月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五)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六)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必须同时备2个消毒器械盘(待消毒、已消毒)。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七)特殊区域如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婴儿室、ICU病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次;重点部门每月一次物表及空气的细菌学监测,要有记录。

(八)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配餐室、病房、厕所使用的清洁工具(拖把、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病床湿扫(一床一扫),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消毒后浸泡,脸盆痰盂(除一次性)出院后终末处理备用,住院期间每周消毒一次。

(十)普通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床单或病房按病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十一)传染病房、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治疗室、婴儿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应根据消毒隔离原则及部颁标准建立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十二)换下的脏被服放入污衣袋内,有脓血、体液的应置于防水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十三)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洁、污分开,各类衣服及传染性衣物应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有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十四)严格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每批购置应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并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十五)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弃标本、感染性敷料、垃圾、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密闭回收。传染病人的体液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实验室菌种、毒种必须灭菌,无害化处理。

(十六)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污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房间严格消毒处理,敷料焚烧。

(十七)做好医院污水管理工作,污水处理设施由经培训的专人负责,处理后的污水、污泥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定期检测。

(十八)化验报告单消毒后发出。

(十九)内窥镜应设检查区和清洁区,检查前必须先做肝功能、HBV、HCV、HIV等检查,检查阳性者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二十)救护车辆及担架运送传染病人及尸体后,应用消毒液擦洗消毒。(二十一)焚化室回收待焚化的污物应密封,室内及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监测报告制度

(一)医院感染监测护士和监控医师是执行医院感染监测的直接报告人,必须要求按时进行医院感染的有关监测。

(二)监测内容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每月对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检测。

2.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普通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重点部门每月监测一次。

3.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科室每天对灯管使用时间记录并签名,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半年对灯光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并记录。

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能监测

(1)化学监测:每月必测,每锅必测。每天灭菌前进行一次B-D实验。(2)生物监测:每月必测(供应室)

(3)工艺监测:每锅必测。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操作者。5.环氧乙烷灭菌效能检测

(1)化学监测:每月必测,每锅必测。(2)生物监测:每月必测(医院感染管理科)6.消毒药剂、消毒药械的监测

(1)消毒药剂:化学试纸监测其浓度、定期监测成分含量与细菌培养相结合。(2)消毒药械:物理监测与微生物学监测相结合。

7.医院污水监测:环境卫生监督部门每半年对医院污水进行一次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自测。

8.无菌切口监测:相关科室的监测员对每例无菌切口进行跟踪观察、统计、分析,每月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9.肌肉注射化脓率监测:注射室监测员对每位肌肉注射病人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科主任、护士长必须对本科监测项目严格把关,监测员在进行各项检测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四)科室一旦发现监测不合格情况,应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五)各种监测月报表应在次月20日前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管理 1.专人管理,相对固定。

2.工作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3.非本室工作人员及非操作时间内严禁进入。4.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5.病人需进入室内治疗或换药时,应穿患服,严禁家属陪伴入室。

(二)环境管理

1.环境整洁,窗明几净,四壁无尘,无污迹。

2.地面清洁,无污物,有专用清扫工具,每日至少湿拖2-3次。3.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物品定位放置,私人物品不得放入室内。4.污物与污染敷料应放污物桶内,每日专人回收焚烧,并清洁污物桶一次。破伤风杆菌、绿脓杆菌等特殊细菌感染的病人应予隔离,用后污染敷料密封运送焚化炉焚烧,所用器械单独浸泡消毒后清洗、灭菌。

5.每日空气消毒1次,室内物品、环境每周大清扫消毒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有灭菌日期、名称、责任人,按灭菌日期先后次序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2.灭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3.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存放在无菌橱中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用无菌溶液,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5.使用中消毒液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时监测。

6.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消毒浸泡、毁形、回收;传染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装入防刺、防水容器内,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7.换药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遵守一人一碗、一盘、二镊的换药制度。换药所用溶液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并有明显标记。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所用器械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浸泡器械时,应打开关节,盒盖上有使用时间。侵入组织的器械必须经灭菌后方可使用。

十四、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二)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手术间布局合理,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区域间标志明确。

(三)术前做传染病筛查,有传染病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严格区分,分别安排在一般手术间或无菌(隔离)手术间。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的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使用过的一次性敷料运送焚化炉焚烧处理。

(四)手术室工作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五)严格控制参观人数,根据手术大小合理安排,参观者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出入。

(六)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七)凡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用过的器械,按消-洗-消原则处理后备用。

(八)手术室对手术病人做好详细登记,按月上报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九)具体措施

1.各手术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及地面,室内每日空气消毒。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

2.连台手术前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及地面。动态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1小时以上。

3.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

4.库领各种未经灭菌处理的橡皮类、硅管、内固定器械等,应先清洗后打包灭菌。5.各类物品使用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6.污染手术后的处理方法:

(1)器械等物,按消-洗-消原则处理,敷料送焚化炉焚烧。

(2)吸引器、皮管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被脓血污染的用具、推车、地面、物表均用消毒液擦拭后,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

(3)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应严密隔离、谢绝参观。手术者必须穿隔离衣,换拖鞋。需要室外用物时,由室外人员传递,尽可能减少室内用物,缩小污染范围。术后,手术者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方可离开。拖鞋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4)传染病人的体液、洗涤液必须消毒处理后排弃,并做好记录。7.特殊污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手术后的处理方法。

(1)凡被脓血污染不耐热的物品,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再进行化学灭菌处理。

(2)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盒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物表、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拖地。

(3)接触伤口的器械、物品、敷料,须经高压灭菌。对不能再利用的物品,采取双袋法运送焚烧。

(4)参加污染手术的人员,术后不得参加或出入其他手术间。

十五、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

(二)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洗刷、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各类物品性能、保养方法与使用范围。

(三)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种无菌包要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

(四)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的物品,定点放置,未经严格灭菌的物品绝不外发。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五)严格区分污物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标志醒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人流物流路线按由污到洁的顺序进行,不得逆行。

(六)凡被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包装,并有明显标记,先高压灭菌后再做常规清洁灭菌处理。

(七)无菌室每天专人负责擦地板、桌子等,并机械通风一次,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进入无菌间要穿戴好衣、帽、口罩、鞋。室内专门存放灭菌物品,固定放置,每天紫外线照射45-60分钟,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无菌物品一经发出,若要再放回无菌室内,必须再次做灭菌处理。

(九)供应室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医院供应室检查验收标准》、《消毒管理办法》和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有关规定,并按照质量监控标准,对供应室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

十六、临床检验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做到服装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进入隔离间,应穿隔离衣。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三)采集血标本应坚持一人一巾一针一管一止血带,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消毒处理。

(四)实验室内保持干净、整洁,对细菌室、免疫室、生化室、体液室等污染区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抹地板、桌面1-2次,室内空气及各实验室台面每天用紫外线消毒。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各种污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置污物袋内焚烧处理。放射性垃圾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种检验报告单,放消毒柜内消毒处理后方能发送。

(七)工作人员下班时应整理好各室内务,消毒洗手后方能离开。

(八)各室的空调机应每季度将空气过滤网消毒清洗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九)分离出的甲类或乙类传染病菌株,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药剂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药学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二)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办法》,每定期进行健康体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者不能从事药品制剂工作。

(三)医院购进的消毒药剂必须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四)使用的消毒药剂要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五)库存消毒药剂要妥善保管,防止消毒药剂的再次污染。

(六)药学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操作前后洗手。接触传染病人后用消毒液泡手。

(七)随时保持室内清洁,操作台和发药窗口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用药勺取药。

十八、功能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穿工作服,衣帽整洁。

(二)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检查时,应做好检查前后的隔离工作。

(三)接触传染病人的器械,使用后按“消-洗-消”的原则进行消毒。

(四)下科室检查使用过的仪器、电极、袖带等消毒后备用。

(五)被病人污染的被服要及时更换,检查中的各种污染敷料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要密封放置,专人回收,送焚化炉焚烧处理。

(六)每天工作结束时,地面、操作台和空气要进行消毒,做好记录。

十九、医院感染流行、爆发报告及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1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爆发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爆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二)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相应临床科室必须建立调查小组,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1)证实流行或爆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爆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3)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目前的爆发,并预防类似爆发的再发生。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4)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作出综合判断。

(5)写出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制定防范措施。

(三)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四)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二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管理,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二)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企业产品许可证》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三)医院采购部门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产品、标识和有效期,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的中文标识。

(四)医院采购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失效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五)严格保管,将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厘米,距墙壁5厘米。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

(六)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购进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应计划领取。使用前应检查失效期、包装有无破损、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七)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及一次性医疗器械采购部门。

(八)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用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二十一、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各科室、班组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二)各科室、班组要指定一名负责人分管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责任范围。

(三)医疗废物处理的原则:分类收集,专人回收,集中处理,对可回收和利用的应进行有效消毒后再回收。

(四)各级人员必须重视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数量,特别是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的数量。

(五)医院在诊治病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组织器官(体积过大者必须由产生科室进行肢解后才能送焚化炉焚烧处理)、5个月以内的死胎、病理标本、污染敷料,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等医疗废物必须进行焚烧。焚烧物必须用黄色塑料袋包装,集中放入专用容器中并加盖密封。特殊的污染敷料和污物(气性坏疽、乙肝、肿瘤、结核等污染的废弃物)必须用黄色塑料袋双袋密封包装,焚烧处理。

(六)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应毁形后放入专用的消毒容器中浸泡消毒处理,有专人回收,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透、耐刺的容器中,无害化处理。

(七)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容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1.按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置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2.包装袋外面有警示标识。

3.包装袋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渗透和其他缺陷。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及时将封口扎紧。

(八)用于盛装血液、体液标本、病理组织的玻璃器皿及其他污染的玻璃器皿,使用后必须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废弃或回收再利用,不得将其混入焚烧的污物中,影响焚烧炉的正常工作。

(九)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医疗垃圾用黄色塑料袋分类包装,放射性垃圾用红色塑料袋包装,由科室卫生员定时送到指定的垃圾放置点,由环卫所进行处理。

(十)传染科的医疗废物和病人生活垃圾均用黄色塑料袋分类包装,送焚化炉焚烧。

(十一)污物和垃圾盛放容器必须包装外观清洁,并加盖密封。严禁将医疗废物倾倒入垃圾堆或垃圾道。严禁将非致病菌污染的生活垃圾混入焚烧的医疗废物中。尽量减少医疗废物的含水量和焚化数量,降低医疗废物的处理费用。

(十二)对于不按本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的科室和人员,将进行批评教育、口头警告;仍不改正的,将视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不合格,实行科室、班组院感工作一票否决和年终评优一票否决,并与科室奖金挂钩。对造成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负责人,将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二十二、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奖惩办法

环境清洁卫生是反映一个单位和科室管理好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条件,是一切服务于病人承诺的具体体现,是医院星级病区服务的重要指标。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清洁卫生制度,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观的医院环境,特制定本检查奖惩办法:

(一)爱卫办每月不定期组织1-2次清洁卫生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与科室或个人奖金挂钩,从科室当月奖金中扣除。

(二)凡检查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扣除科室50元奖金;同时发现两项的扣除100元;同时发现三项扣除200元;同时发现四项的扣除500元,五项以上的扣除1000元。

1.室内地面、墙壁有血迹、痰迹、污迹; 2.墙角、灯、天花板有蛛网;

3.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高危区有灰尘、蛛网、血迹、污迹; 4.墙壁、门窗乱贴乱画; 5.科室高精尖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微机等)有灰尘; 6.卫生间便池尿垢、痰迹、污迹多,恶臭;

7.医护人员值班室不整洁(如被褥不叠,有一次性饭盒、烟头等); 8.不锈钢扶手、垃圾桶、电梯间墙壁等有血迹、痰迹、污迹; 9.病人对清洁卫生有投诉; 10.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 11.门诊各诊室不清洁,有蛛网灰尘; 12.窗沿、墙裙边沿有灰尘; 13.医护人员违规吸烟; 14.医护人员衣冠不整;

15.环境卫生工人未履行职责,工作不到位; 16.玻璃窗及玻璃幕墙有灰尘、痰迹、污迹; 17.科室工作人员清洁包干区不清洁;

(三)可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屡教不改或对检查组有抵触的扣除1000元奖金。二

十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奖惩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杜绝因医院感染造成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如下奖惩规定:

(一)科室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每月一次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质量检查考评得分达到95分以上(含95分)。

(二)每月一次院感综合质量考评得分达不到95分的,每降低1分,扣除科室奖金总量的5%。

(三)在诊断或治疗过程中,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发现一次,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100元。

(四)使用或储存中的灭菌物品超过有效期,每发现一次,扣除科室当月奖金100元。

(五)对需要灭菌的物品,不按要求定期灭菌,弄虚作假,每发现一次,扣除科室当月奖金总量的20%。

(六)门诊药房将变质、有明显长菌和异物的液体发给病人,每发现一次,扣除科室当月奖金总量的50%。

(七)科室每漏报一例院感病例,扣除科室当月奖金100元。

(八)对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中途更换抗生素,病例无记录,每发现一次,扣除科室当月奖金100元。

(九)对发生医院感染隐瞒不报的,每发现一例,扣除科室当月奖金总量的50%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各种登记、记录不全或造假的,每发现一例,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100元。

(十一)因消毒隔离不严,造成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病例在3例以上(含3例),扣除科室当月奖金,并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控制与管理 第一节 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一)根据本院的门诊病人就医特点制定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二)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三)所有诊室均必须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重点科室应配备速干型消毒剂及设备。

(四)门诊各科室定期对消毒药械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查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查床(罩)、诊垫(巾)要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进行清洁或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进行消毒。

(七)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设立专用厕所。

二、治疗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非手触式)或速干型手消毒剂及设施。

(二)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应有过期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技术操作规程。

(三)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五)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六)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七)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八)持物钳和持物镊与容器的尺寸应配套,手持部位应在罐外,使用中污染应及时更换。干燥镊子罐每4-8小时更换一次。

(九)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空气清洁。

(十)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

三、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在治疗室的基础上还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合理布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治疗,床单位、输液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二)每日清洁,必要时进行有效消毒,床单或椅垫(罩)每日更换,传染病人一人一用一更换。

(三)采血室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血液污染的台面及时用环保型高效消毒剂消毒。

(四)医疗废物按相关规定管理。

四、换药室(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换药室(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在输液室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无菌伤口与污染伤口必须分室(区)换药。

(二)换药器械应采取压力蒸汽灭菌。

(三)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病人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四)搞好换药的程序管理

1.换药工作开始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清洁换药室、一般换药室和特殊感染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

2.换药前要事先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合作,换药姿势应病人舒适,伤口能充分暴露,便于操作为宜。

3.换药开始前,操作者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遇特殊感染的伤口: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换药还需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4.做好换药物品的准备,依据伤口的情况准备换药物品,一般伤口应准备无菌治疗盘两个、无齿镊两把、酒精棉球和生理盐水棉球数个(分置于一只治疗盘的两侧,不能混放)无菌纱布数块,有的伤口还须准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无菌注射器或拆线剪刀以及细菌培养瓶等,另一只无菌治疗碗须覆盖在盛有物品的治疗碗上。

5.无菌包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检查包外注明有效日期,一旦发现消毒日期失效,包内指示卡变色不均,包内器械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一套无菌换药包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6.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持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而无菌持物钳(镊)也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

7.换药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如有感染伤口换药室医院应在感染换药室完成。无感染换药室的医院,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换药时严禁搞卫生及多余人员流动。如果换药伤口为化脓性或特殊感染性伤口,操作者可以戴橡胶手套,但操作者决不应该认为有了手套的保护措施就非常安全,从而忽略了无菌操作的原则。国外有人做过实验,橡胶手套的破损率可达11%左右。所以不能过分的相信和依赖手套的保护作用。另外戴手套操作后还应及时更换手套,以免有的人认为自己戴手套比较安全,而忽略了洗手,污染的手套可给外环境带来再次污染,这同样是很危险的。

8.换药所用溶液(如生理盐水等)应现用现开瓶,开瓶后应注明开瓶时间,使用时限不超过24小时。

9.换药操作基本包括3个步骤:(1)揭去伤口污染敷料;脏敷料应单独放置并尽量减少对外环境的污染。(2)清理伤口,更换引流物,在清理伤口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技术。(3)覆盖无菌敷料并加固定。

10.换药后应及时整理换药后的用物,脏敷料倒入封闭性良好的污物桶内,换药后的器械、弯盘、镊子等物可以放入专设的污物桶内由专人封闭运送到中心供应室统一消毒、灭菌处理;或者直接放入高效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上油、送压力蒸汽灭菌。

五、妇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合理分区,设预诊区、检查区。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二)医务人员要在诊治传染病、性病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做好医患双方的防护。

(三)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毛巾专用或使用一次性纸巾。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治病人必须做到一人一单一窥器一手套;采集标本必须一人一部位一棉签一玻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五)无菌物品如窥器、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启开后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六)各种器具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收集处理或焚烧。

(七)处理传染病病人后应及时进行床单位消毒,如遇有场地、医疗器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无害化处理,防止扩散。

第二节 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根据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技术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检测,建立本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本,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检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四)病房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

(五)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行隔离或转院,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相对集中,必要时转往相关传染医院。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不得少于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不得少于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病人的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应及时更换。被褥、枕芯、床垫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后随时消毒。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随时清洁消毒,听诊器要保持清洁,接触传染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消毒。

(十)普通病人餐具、痰缸、便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得交叉重复使用。

(十一)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如结核性胸、腹水等必须按比例放置消毒药,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倒入下水道。

(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及时对床单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十三)传染病流行季节要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二、传染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儿科、新生儿、母婴室、ICU等病房,设单独的出入口。有条件的医院应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

(二)病房内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应分区明确;应设工作人员值班室、通过间(包括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等卫生设施);应设消毒室或消毒柜(箱)及消毒员浴室;各病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三)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应≥1.1米;严格隔离病室入口应设缓冲间(含盥洗、浴、厕设施),卫生间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四)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察不同病种的病人时,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五)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应常规消毒。

(六)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七)严格陪住探视制度。陪住者应穿隔离衣及鞋套;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或一次性坐垫,根据病重隔离要求及要条件医院的探视者可穿隔离衣。

第三节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手术室的建筑布局

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功能划分及空气净化要求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物分开的原则。

(二)消毒灭菌区、生活办公区与手术区,严格分开,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有实际屏障,专用通道,区域严格分区管理。

(三)无菌区应设手术间(一间手术一张床)、刷(洗)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

(四)手术间表面光滑,无裂隙,无暴露管道等。室内设备简洁,以满足手术需要为准。

(五)净化手术间内空气净化采用垂直层流,并达到《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的标准。

(六)定期更换合格的空气过滤器(国家批准)空气应经过滤、再循环和保鲜,每小时换气次数、新风量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七)在保证手术的前提下,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时均应关闭。

(八)在实施矫形外科、关节置换手术、心脏置换、无菌眼科手术和骨髓移植等手术,需要在一级特别净化手术室(即100级净化)下进行。

二、手术室消毒隔离与环境清洁

(一)手术室实施标准预防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预防。

(二)手术室内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灰尘、无污染。

(三)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体液的污染扩散,一旦污染立即用环保型中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和局部清理。

(四)接送病人手术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防水、防渗)一人一换。

(五)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的地面和所有台面应进行彻底的湿式(湿真室)清洁。

(六)手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七)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封闭保存。

三、手术人员的手和前臂的清洁与消毒

(一)指甲要短,不能戴人工指甲、手表和前臂的首饰,前臂及手不能有破损皮肤。

(二)外科刷手方法和消毒剂选择应参照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外科学。应用刷子接取去污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按外科刷手方法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涂擦双手及刷手后,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三)连台手术,需重新按外科手术刷手法进行。

四、手术人员的管理

(一)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过程。

(二)进入手术室时,按要求更衣,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

(三)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四)观摩手术人员,应穿有明显标识的隔离观摩服,参观手术人员应严格限制并禁止串手术间。

五、手术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手术室的器械消毒灭菌应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按照颁布要求清洗干净并进行灭菌处理,因此需要在中心供应室专业化处理,以确保手术成功。

(一)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或用品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法或其他低温灭菌法如低温等离子;小型快速灭菌器不能替代常规的压力蒸汽灭菌方法。

(二)病人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液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呼吸活瓣等可拆卸部分应每人更换消毒。

(三)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环保型消毒剂消毒。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洗净、消毒、晾干。

第四节 中心供应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一、中心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相对独立。

(三)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办公区,四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人、物分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行,不得逆行。

(四)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空气应达到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Ⅱ类环境标准。

二、手术器具压力蒸汽灭菌前的去污

去污就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一)影响因素

1.物品本身的复杂性,如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很难清洗,一般情况下,复杂物品必须尽可能拆开,用含酶洗涤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

2.污染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3.物品上残留有机物的数量和状况:有机物会影响灭菌的成功,有机物越多,则灭菌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如物品上有机物变干,则清洗时很难将有机物彻底去除。

(二)去污的方法 1.自来水清洗 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但对软化或去除干的污物无效;自来水只适用于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物品的清洗。

2.清洁剂

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松解干的污物,但需配合其他机械活动去除污物。注意很多清洁剂尤其是家用洗涤剂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应防止对金属器械尤其是一些精密医疗仪器的破损。

3.酶清洗剂

酶可有效地分解和去除干和湿润的污物;酶有单酶和多酶,前者只能分解污物中的蛋白质,后者可分解所有的有机物。如配合使用自动清洗器、超声波等,则清洗效果更佳。酶主要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物品的清洗。

4.酸、碱洗涤剂

PH<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PH>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便的清洗;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三)去污的步骤,即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1.分类

最好使用完毕即进行分类,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锐利物品必须放在防刺容器内进行输液;污物要保持湿润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2小时之内及时清洗,必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酶液体中。

2.浸泡

浸泡可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剂浸泡至少2分钟。

3.清洗

(1)手工清洗:对于无机器清洗设备或一些复杂物品如各种内镜、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清洁人员必须注意自我防护:戴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部黏膜;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套袖;头套完全遮盖头发。需有专门的清洗槽和清洗空间,清洗时应避免水的泼溅和气溶胶和形成。(2)清洗器清洗:有全自动和半自动清洗器和专用设备清洗器。这些清洗器一般包括冷水清洗、洗涤剂清洗、漂洗和最后热水消毒(水温为80-90℃,至少可达中等水平消毒)和干燥过程。因此机器清洗勿需先预处理消毒。

(3)超声波清洗:超声波主要是用于去除医疗器械内小的碎屑,为此超声清洗前必须先初步清洗以除去大的污染;在使用前应让机器运转5-10分钟以排除溶解的空气;机器内加酶可大大提高超声清洗的效率;清洗水至少每8小时应更换。

(4)自来水漂洗:手工清洗完毕可先用自来水漂洗,接头用去离子水漂洗。(5)干燥:漂洗完毕后,应尽快将湿的物品擦干或烘干。

(四)注意事项

1.保证每次清洗彻底,否则污物凝固影响以后清洗效果和破坏物品。2.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

3.复杂物品必须手工清洗,有机物污染较重、污物已干、物品较复杂应预先用酶洗涤剂浸泡2分钟以上。

4.一般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须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因条件所限和其他原因不能很好的做到自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

三、其他要求 消毒员应持证上岗。

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有效日期(布包有效期7天,纸塑包装应按商品批文确定),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有明显标志,清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质量管理和检测措施如下。

(一)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二)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软化水的质量进行监测。

(三)对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

(四)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监控措施。

(五)建立登记制度,所有质量检测、效果监测、工作流程均应登记备案。

(六)医疗废物的管理应达到国家及卫生部的管理要求。

第五节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必须履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及个人防护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记。

(三)检验科的每个工作区应设有非手触式洗手设备并配有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四)保持室内清洁,操作台、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必须进行两次常规清洁消毒,发生污染及时消毒。

(五)无菌间和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无菌间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超净台的紫外线消毒灯应定期监测有效强度,按要求记录。

(六)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手套并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应洗手或手消毒,禁止戴工作手套进入非工作区。

(八)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开启后24小时内使用。

(九)重复使用的器具用后,必须无害化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

(十)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转运、暂存或焚烧。

(十一)实验动物室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动物逃避或造成人与动物的交叉感染;实验后的动物,必须焚烧处理。

(十二)菌种、毒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与诊断标准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一、医院感染的基本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说明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进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直接关联。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移病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污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独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二、医院感染的时间界限

医院感染的“感染”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感染,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者。其时间界限计算方法如下。

(一)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

(二)对潜伏期不明者,凡发生于入院后皆可列为医院感染(一般计算在入院48小时后)。

(三)若病人发生的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医院感染。

(四)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在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五)在医院感染统计时,一般病人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为医院感染,但不可忽略的是应根据医院感染的定义而判定,如外科手术出院后,局部伤口感染应自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者应在一年以内,与手术者有关且感染涉及的组织在筋膜或筋膜以下。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呼吸系统

(一)上呼吸道感染 1.临床诊断

发热(≥38℃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体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基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 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发热;

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③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浸润性病变。(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以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LA)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性需分别标明。

(三)胸膜腔感染 1.临床诊断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说明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做出病原学诊断。

(2)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标明脓胸。

(4)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

二、心血管系统

(一)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脏瓣膜)的心内膜炎 1.临床诊断

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他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表现(如瘀斑、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异常,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1)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学发现心脏赘生物;(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的证据。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

(2)临床诊断基础上,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性。(3)临床诊断基础上,心脏瓣膜革兰染色发现病原菌。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 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他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②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③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

(2)病人≤1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他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②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③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心包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外科手术/针吸取物培养出病原菌。

(2)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中抗体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他部位感染。

三、血液系统

(一)血液相关性感染 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2.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学微生物。说明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厘米,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l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二)败血症 1.临床诊断

发热>38℃或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2)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40mmhg)。

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说明

(1)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经血液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败血症。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他感染部位无关。

(4)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感染。(5)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复数菌败血症。

(三)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

1.临床诊断

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院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

(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阳性、病原DNA或RNA阳性等。

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4)病理活检证实。说明

(1)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免疫学改变。

(2)艾滋病潜伏期长,受血者在受血后6个月可出现HIV抗体阳性,后者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

四、腹部和消化系统

(一)感染性腹泻 1.临床诊断

篇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1 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规范固定资产采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医院首先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人员由管理财务的院长和各职能采购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该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审定大型资产采购计划。其次设立采供中心,是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该中心负责资产采购以及在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之间架设桥梁的作用。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要根据单位的发展计划以及固定资产存量新旧程度、业务发展的需求、医院财务和支付能力等综合考虑制定购置计划,并建立公开招标制度,购入设备时应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

2 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

应对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把管理权限和使用维修的责任落实到使用部门和个人,做到物有人管,层层负其责。如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办公用品、被服装具、水暖设施等,应归口院务部门负责管理;医技、临床及科研教学用的器械、电子仪器、电脑、空调、电信设备等应归口设备科和使用科室双重管理;车辆(含救护车)归口车队管理;消防器材归口保卫科管理;图书杂志及其重要文献资料,归图书室管理;财务科对全院的固定资产实行总额管理,从总体上负责组织、协调和监控。保管部门要按规定对资产入库进行严格验收,准确登记购入资产的价值。对固定资产的转移和出借要办好手续,做好备查登记,做到账物相符。最终形成资产使用科室对资产主管科室负责、资产主管科室对财务科负责、财务科对医院负责的责任体制。同时为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资产主管科室负责人或具体经办人员(器械会计或财务资产会计)工作变动时,应根据本科室所主管的固定资产账册与财务部门核对固定资产金额,在核对无误的基础上进行移交。

3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定期实地盘点,是验证各项资产真实存在、了解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1,2,3]。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保证各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在年终结账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财产清查,并根据结果编制“财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同时查明亏损原因,报院领导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对盘盈和盘亏按规定及时上报,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有关账目,做到账、卡、物相符。通过盘点,对存在的漏洞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4 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制度

对仪器进行主动的维护和保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仪器的磨损老化程度,促进医院建设。目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但专业维修人员匮乏,致使有些设备损坏后只能闲置或等待报废。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并建立维修管理制度,根据每人的特长,把仪器维修落实到人,完善维修登记制度,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手续

及时地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和销账工作,有利于明晰医院资产的真实情况,能正确反映资产负债率,有利于医院财务报告分析的准确性及领导的正确决策,从而促进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医院应规范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手续,凡符合设备报废条件的,要求使用科室根据情况及时填写毁损、报废申请表,主管科室组织专家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报废的,经被授权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使用科室凭—联记录科室备查账减少数,库房凭—联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减少数,财务科凭—联经上级部门审批后登记总账减少数。及时处理毁损、盘亏情况,从而减少了虚列资产数。对于报废资产的残值收入应立即交由财务部门统一入账,严禁使用科室擅自处理报废设备或资金。

6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制度

通过考核,奖励管理好的部门。对不负责任的要批评惩罚,强化科室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引进成本核算制度,设备的折旧与修缮费用要计入科室当月成本,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医院应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评价,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充分利用。医院要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利、闲置浪费等问题。避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非法侵占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7 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医疗行业的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计算机检索、统计报表的高效性,可随时掌握全院固定资产的运行动态,及时提供科学的分析报告,为设备合理及高效使用、维修、保养提供依据,为计划购置设备和医院全成本核算及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提供资料,进而为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4]。

总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配置效率,规范管理程序和方法等,实现其保值和增值,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提高配置效率,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方法建立管理机构规范采购,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盘点、报废手续等细节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和内部审计制度。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结果健全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实现了医院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结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维护医院利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苏红.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1):77.

[2]陈益华.浅谈大中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63.

[3]李少萍.浅谈医院内部资产的会计控制[J].现代医院,2006,6(6):l65.

篇4: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关键词:经济;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各项医疗服务工作的基础保障,是实现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整体规模、医疗服务水平及知名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的发展和深入,如何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来保障医院在社会效益方面和经济效益方面稳步提高,增强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医院资产管理,明确各级和各部门管理者职责,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及合理化,以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本人从事医院资产管理中的观点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最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概述,所谓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大于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能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以上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按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分为六大类:①房屋及建筑物;②交通工具;③专用设备;④通用设备;⑤图书档案;⑥家具及其他。

2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由财务科负责资产总分类账并计提折旧,医院的器械科、总务科、信息科负责二级分类明细账,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明细清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物进行清点,对清点结果与财务科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购入后,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手续,资产管理科室做好相应的登记手续。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建立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并与相关管理科室核对,做到账实相符。使用部门固定资产之间的调用及闲置固定资产的转移要到资产管理科室办理固定资产的转移手续,并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备案。部门负责人变动时,应对该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对清点情况进行说明并办理移交手续。对使用期满已无法继续产生效能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且无法修理固定资产可申请办理报废手续。固定资产报废,因先确定报废原因再由使用科室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并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经医院技术维修人员鉴定,通过医院领导批准后,才能办理报废。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由相关管理科室上报财政办理国有资产报废手续。

3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单位领导和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医院领导和资产管理人员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只要固定资产不丢,具体在哪放着无所谓,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医院职工则普遍存在重技术、重科研、重服务,对于固定资产则认为能够熟练使用即可,缺乏资产管理意识。

3.2 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资产管理部门工作缺乏制度控制。医院固定资产有着品种杂多、分布比较散的特点,这就要求资产管理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严格的控制制度,但医院往往存在制度不够健全,从而缺乏控制和监督。

3.3 使用科室缺乏专人管理。对科室内部固定资产不进行定期盘点,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办理资产待报废手续,造成资产管理混乱,甚至流失。

3.4 对于设备利用率的问题关注不够。临床科室一味申请高尖端设备,医疗设备购入后利用率如何,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这是临床科室管理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3.5 固定资产划定具有不确定性。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在入库时经常会碰到一个数量问题,多少数量为资产定义中的大批,笔者认为每个单位在固定资产入库时的认定都不同,因此就会产生偏差。

4 如何加强医院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资产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管理意识。使用科室建立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医院针对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及使用科室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职工的责任心,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4.2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谁管理谁负责。根据相关政策和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更完善、更切实可行的医院资产管理办法,从最初资产的购买到处置整个周期的操作流程,资产每走一个流程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制。

4.3 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进行清点核查,防止资产流失。医院资产具有品种杂多、分布比较散的特点,因而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作为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单核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家底,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4 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为了使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发挥最大效率,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对各使用科室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促使使用科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效的防止资产闲置及流失,发挥资产使用最大效率。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看似比较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管理到位却不是件容易做好的工作;只有每个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才能提高资产利用率、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知名度,让医院持续稳定地发展,使医院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简介:

篇5: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总务科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务科管理制度

总务科工作制度···················································································1 总务科会议制度···················································································1 总务科行政查房制度············································································1 请示申请报告制度················································································2

二、保卫管理制度

全院性安全保卫制度············································································2 保安、门卫管理制度·············································································3 陪客制度····························································································3 夜间巡逻检查制度················································································4

三、消控岗位工作制度

消防设备管理制度················································································4 氧气和氧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4 消毒压力锅安全管理制度·····································································5 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5 消防报警处理程序···············································································6

四、仓库、药库、采购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制度···················································································6 药库管理制度····················································································7 报废及赔偿制度·················································································7 物资采购制度····················································································8 物资财产管理制度··············································································8 办公、日用品配发管理制度··································································9 劳防用品管理制度·····································································9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0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10

五、水电工工作制度

水暖工工作制度·················································································11 电工工作制度····················································································11 水、电、水暖(空调)、煤气管理制度·····················································12 配电间管理制度·················································································12 电梯使用管理制度··············································································13

六、网络管理员工作制度

网络服务器管理制度···········································································13 网络设备管理制度··············································································13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13 计算机机房工作制度·········································································14

七、驾驶员工作制度

驾驶员工作制度················································································15 车辆管理规定·····················································································15

八、保洁员工作制度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6 保洁员工作制度·················································································16 卫生清洁标准及保洁规范····································································18 垃圾袋装、清运管理制度······································································18 废品管理制度····················································································18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19 绿化管理制度····················································································19

九、洗涤工工作制度

被服收发管理制度·············································································20

洗衣房工作制度·················································································21

十、污水处理工工作制度

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21

十一、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宿舍管理暂行规定··············································································23

十二、食堂管理制度

食堂安全就餐管理规定·····································································24 职工食堂管理制度····································································25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26 食堂采购验收制度··············································································26 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26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27

十三、工作流程及表格

篇6: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手册

一、检查条款:共116条,核心条款8条。

二、检查线路:涉及多数职能管理部门,中医、急诊以及抽取若干临床科室。包括:门诊办、门诊科室(随机抽取若干诊室)、中医科、便民服务中心、收费处、急诊科、病案室、院办、党办、医务科、医保办、质控信息科、科教科、临床教学科、人事科、工会、纪检监察室、放射科、预防保健科、临床科室(抽取若干临床科室,考核质控与不良事件等)。

三、检查重点:

(一)门诊办及门诊科室: 重点:

(1)预约挂号

(2)门诊布局与就诊流程

(3)门诊医务人员管理与流量监控(4)多学科综合门诊(5)门诊方位应急预案(6)门诊患者满意度 询问:

(1)门诊办专职人员有几名?负责什么内容?(2)患者的预约方式,预约系统如何查看预约率?去年预约率多少?(3)出诊医师如何管理,查看出诊医师管理制度,如何执行扣罚制度?(4)门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5)询问通过哪些途径考核门诊医生?(6)门诊投诉在哪里投诉?

(7)门诊办是否有流量监控?高峰时段病人如何分流?

(8)如有医生停诊,是否有其他医生替代或对外公布停诊信息?(9)是否有开展MDT门诊 查看:

(1)查看危重病人优先处理管理规定(2)查看多学科门诊的材料

(3)门诊医生出诊时间考核与扣罚佐证材料

(4)抽查门诊医生工作站,查看出诊时间、预约人数、诊疗人数

(二)中医科(必查科室)中医科: 询问:

(1)LED显示屏对患者姓名隐私保护如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2)询问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及考核指标(3)中医科是否有病房?病床使用率多少?(4)你们的绝招是什么? 查看:

(1)查看中医科人员名册、开展的亚专科(中医泌尿、骨伤、妇儿、针灸、内科)

(2)查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

(三)中医骨伤科 询问:

(1)如何解决住院超30天问题?

(2)上报职能科室相关记录,职能科室如何协助解决?(3)询问科主任科室制定的考核目标(4)去年有哪些负性指标 查看:

(1)查看医务人员花名册及资质(2)查看人员岗位职责

(3)查看病案库、抽查电子病历质量(4)应急预案

(四)便民服务中心: 询问:

(1)主要负责什么工作?预约渠道有什么?预约率有多少?复诊如何挂号?专家门诊如何挂号?稀缺专家一般看门诊看到几点?是否常态化加班?预约和爽约的是否分开做统计?(2)医保报销是否一定要去窗口?(3)预约率如何?如何统计?(4)发热病人如何分诊?

(5)若看到晕倒患者,如何处理? 查看:(1)医院执业许可证与母婴执业证是否公示(2)查看路过病人门诊病历(3)投诉流程

(五)收费处 询问:

(1)收费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如何处理?是否有演练?(2)收费窗口排队过长如何处理?

(3)是否有人员紧急替换机制和动态调配机制?

(六)急诊科 询问:

(1)院CPR培训是急诊科负责吗?哪位负责?机关领导人员有的培训合格率?

(2)提问医师应急预案知晓及处理流程?(3)急诊ICU有多少张床?使用率多少?

(4)一次性大型车祸来30多个病人,其中至少5个以上五官病人,当天刚好你值班,如何处理?这种级别的抢救总指挥是急诊科主任还是?(5)查看:

(1)留观病历系统(2)急诊科的保安分布

(七)病案统计室: 重点:

(1)人员组成与资质(2)查询与病历质量(3)应急预案(4)病案库管理 询问:

(1)库房怎么管理?

(2)平时做了什么工作?有没有汇总、反馈和整改?

(3)对质控有什么总结分析?跟医生有什么阶段性总结分享?有无培训记录?

(4)医院床位平均使用率是109%,放疗科床位使用率高达173%,你觉得最佳病床使用率多少合适?

(5)门诊有无输液室?有无补液?同比与环比有无做过相关统计?(6)哪一年实行电子病历?病案室有多少人?其中编码员有多少?编码原则是什么?

(7)你们如何处理非甲级病例?(8)运行病例抽多少份做质控分析? 查看:

(1)查看病案库,看温度湿度记录

(2)人员资质材料,重点查看编码员的编码证(3)抽查6份非甲级病历

(4)查看恒温机、温度计和检查登记本

(八)医院办公室: 重点:

(1)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

(2)医院内部管理运行与决策机制 询问:

(1)医院床位数?牙椅数?

(2)领导做了什么质量管理培训?(高级研修班)(3)持续改进如何体现?

(4)医院有关依法执业的证件谁统一管理?有没有定期校核? 查看:

(1)培训台账资料(2)广告审查证明(3)证件有无校验

(4)查看全院规章制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图,我院限制性技术与非限制性技术有几个?查看高压氧、美容、体检中心、生殖中心、特需病区、康复医学科的科室许可证。

(5)查看2015年的工作计划和2016年工作总结,看里面是否有体现MDT?

(九)党委办公室: 重点:

(1)“三重一大”管理 询问:

(1)医院如何开展文化建设?有没有落实牵头部门?

(2)文化调研活动怎么做?(查房、座谈会、愿景宗旨征集活动)(3)普法宣传教育?(4)满意度调查 查看:

(1)医院文化建设清单(2)社会公益项目资料(3)查看三重一大资料

(十)医务科: 重点:

(1)医院投诉管理(2)对口支援(3)双向转诊

(4)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5)实验性临床医疗 询问:

(1)如何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有何管理办法?是否有落实?如何监管?是否实地检查总结?

(2)有无保护隐私的负责部门?(3)有无双向转诊流程及规定?(4)如何做投诉管理?

(5)医院突发应急预案哪个部门负责?

(6)医联体外派多少人?是否有统一的补贴待遇?(7)对口支援是否有专人负责? 查看:

(1)查看对口支援的记录和报告、帮扶资料、制度(2)服务流程、保护患者隐私制度、转交接病人制度

(3)投诉管理:硬件(统一部门、公布电话、接待室、法律顾问);制度与流程(有投诉管理制度与流程、时限、发言人制度、完整投诉登记,体现全过程);分析与改进(定期整理、分析,改进医疗质量,案例教育,有总结、效果评价与改进,对投诉管理有督导、总结、分析与改进);员工投诉管理(有渠道有登记等过程管理,有分析、改进、提高职工满意度)。

(4)查看2016、2017年办结的医疗纠纷清单

(5)抽查实验性临床医疗病历:核查相关告知、知情同意是否落实、病历记录、伦理审查、档案资料是否完整符合要求,实验性临床管理的相关制度,全过程监督管理和全部个案的意外,应急处理预案等工作的记录,包括监督检查、阶段评价、整改措施制定与执行成效对比等。

(十一)医保办: 询问:

(1)平时如何做好监管工作?

(2)医保病人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看:

(1)行风查房关于医保收费工作的检查记录(2)有无开展同意书签署率的调查监管

(十二)质控信息科: 重点:

(1)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2)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3)建立医院运行与医疗业务指标体系(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询问:

(1)不良事件是否上系统?不良事件如何上报?如何分析、反馈、总结?2017与2016年有多少例不良事件?2016年是否有不良事件工作总结(补三年总结)?是否有不良事件制度?奖惩制度?医疗事故有无上报医疗质量安全委员会?

(2)17个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多久开一次会议?(一季度一次)制度有没有体现?

(3)指标是否下达到考核科室?科室是否有分析持续改进?

(4)关于放疗科病床使用率173%,口腔科150%,质控科是怎么监控的? 查看:

(1)医院运行与医疗业务指标数据收集定期报告资料;

(2)改进质量方法与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对医院运行和医疗业务指标分析、检查的记录材料,在绩效分配中的指导作用,取得成效的资料。(3)查看不良事件培训记录、文件,现场演示网络直报系统。(4)查看激励措施文件、奖励案例(5)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6)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成效佐证材料(7)对病案室的监管

(十三)科教科: 重点:

(1)继续教育项目达标,并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科研管理规章制度齐全,对科研工作由监管有追踪有评估有改进,科研经费逐年增长(3)近5年科研成果与项目统计与分析

(4)有将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应用的激励机制和案例(5)按GCP要求开展临床试验管理(申报、审批等)询问:

(1)监管措施有没具体体现出来,需要强调过程管理(2)询问如何开展继续医学教育?(3)SCI有无奖励?

(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有无科研记录本? 查看:

(1)如何开展继续医学教育?(2)查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档案(3)了解我院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医院配套经费报表

(十四)临床教学科: 重点:

(1)有师资、场地并独立承担本、硕、博教育,对教学工作有质量(2)进修医师培训有计划、总结、持续改进(3)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有计划、总结、持续改进 询问:

(1)如何体现监管机制

(2)对教学工作有没有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

(3)技能中心有无模拟人?是否有开展一站式考试?目前,技能中心的使用率如何?

(4)规培医生是否自行改变轮科安排,没按轮科安排轮转?(5)教学科有无承担本科教学大课?

(6)并轨研究生有无科学型研究生?那科学型研究生就要六年才能四证合一,时间太长,能否比较人性化处理,规培的时候相应减免轮科时间?

(7)如何保证学员在培训手册上的记录真实性? 查看:

(1)查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2)查看学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出科评价表(3)查看硕导名单

(4)查看“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任务”(5)查看上级部门下达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通知(6)查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质量评价表

(十五)人事科: 重点:

(1)人员比例达标,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设置合理(2)岗前培训规范合理,有计划,有总结,有分析(3)专业技术人员档案齐全 询问:

(1)人员配比是否达到要求?

(2)岗位任职资格落实情况监督如何体现?

(3)岗前培训是否合理?(有计划、评价、分析)(4)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路?(5)科主任任期几年一届?

(6)评聘分开的话是否有资格认定标准? 查看:

(1)查看最新的人力发展规划。查看医院十三五规划(2)查看中层干部花名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档案(3)医院紧急替代方案、替代名单及联系方式(4)查看培训资料

(十六)工会: 重点:院务公开管理 询问:

(1)询问院务公开的流程?

(2)院务公开办公室设在哪个部门,哪里有体现?(3)医院执业许可证等有在哪里公开?(4)信息公开与院务公开的区别是什么? 查看:

(1)查看院务公开相关制度

(2)查看三重一大文件院务公开资料

(十七)纪检监察室: 重点:

(1)医德医风量化考评方案和档案,有奖惩,有改进,与绩效挂钩(2)有廉洁工作的制度并落实,有分析、持续改进 询问:

(1)医德考评对考评不合格人员医院是否有相应处理措施(2)如何开展行风查房? 查看:(1)查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有无与绩效挂钩(2)查看行风查房资料、医德医风考评资料(3)查看相关整改措施有无落实

(十八)放射科: 询问:

(1)辐射安全证与大型设备许可证是否有悬挂?(2)不良事件上报由哪个部门负责?有什么途径?(3)职能科室是否有反馈与处理? 查看:

(1)查看OA不良事件上报记录

(2)查看铅衣、急救车、隐私保护、辐射标志等

(十九)预防保健科: 询问:

(1)如何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和办法?(2)健康教育如何监管?如何组织协调管理?(3)如何进行整改?(4)如何组织职工体检 查看:健教总结分析资料

(二十)临床科室(随机抽查)重点:

(1)各项医院规章与科室制度,人员知晓,诊疗规范和培训。(2)科室硬件:洗手间、床间隔帘、抢救设备等;(3)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开展各项活动(4)人员资质动态管理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6)应急预案:抢救、消防

(7)知晓“三重一大”,医院规划,职工意见反馈途径(归口到医患关系办公室)

上一篇:工会象棋比赛方案下一篇:出纳岗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