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

2024-07-28

汇率制度(精选8篇)

篇1: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5年7月到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

20,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1]

汇改编辑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篇2: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

2012年4月16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幅度放宽至1%。

篇3:浅谈汇率制度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例如, 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25, 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6美元。这里, “6.25人民币/美元”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 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 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 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著名学者科普兰曾讲到:决定汇率最根本的因素, 是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需求以及供给, 而货币的价格则是在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就如同商品的价格, 如果一种货币的价值增加, 那么这种货币的需求量就会随之减少, 而此种货币的供给量则会增加。直观的讲, 如果美元的价值或者美国的物价走高, 那么在中国, 美元的需求量以及美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量都会相应降低。

货币的均衡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一个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通常会经历国内物价的走高和出口产品价格的走低。因而, 外汇市场对于其货币的需求量就会降低, 从而导致该种货币在下一阶段的贬值。利率同样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一国实际汇率的增长通常会导致其货币的升值, 这是由于投资者对于以此种货币为面值的金融产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以期获得高利率带来的利好。除此之外, 货币的价格也会受到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风险的影响:强势发展的经济会带来货币的升值, 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所拉动的对于其国内资产的需求。

2 各种汇率体系

目前全球有多种通用的汇率制度, 比如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传统钉住汇率制度, 爬行钉住汇率制度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自由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以及固定汇率制度。

2.1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体系之下, 政府不对汇率进行任何干涉, 因此汇率可以自由的反映出经济体系下的各种变量 (比如价格水平和利率) 的变化。换言之, 浮动的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完全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 因而理论上国家并不需要持有储备金。

2.2 固定汇率制度

与浮动汇率制度不同, 固定汇率制度涉及到政府对于汇率的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对货币的买卖来调节汇率, 而这一行为则要求国家大量持有外汇储备。例如, 如果欧元在外汇市场上的供给过剩, 那么欧洲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进过剩的欧元供给来维持欧元的原有均衡价格。一些地区, 比如香港, 通过货币发行局来管理固定汇率, 在货币发行局机制之下, 货币发行局根据外汇储备的需求量发行货币, 并且其境内货币是百分之百建立在外汇储备之上的。

2.3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 一些国家的政府试图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由“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带来的汇率波动, 并以此干预汇率的变动。这就是所谓的管理浮动汇率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政府只试图从外部帮助达到汇率变化的平稳过渡, 并始终保证汇率变化与经济基础变量的水平相吻合。正如科普兰所说的, 在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之下, 外汇储备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之上, 并有频繁的微调。

3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分析

与浮动的汇率制度相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因其自身固有的一些明显优势而受到世界诸国的青睐。

首先, 固定汇率制度保证了货币价格的稳定性, 而这一点也被认为是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重要因素。在货币发展史上, 黄金曾被用来作为固定国与国之间汇率的重要工具。在那个黄金标准化盛行的时代, 世界经济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国际贸易得以推进, 资金和人力的流动性也得以加强。然而经验表明, 浮动的汇率体制则并没有起到维持汇率平稳的作用, 相反的, 浮动的汇率体制增加了汇率的波动性。而这一弊端在1971年之后的美元大幅波动中得到了印证。此外, 固定汇率制度的推崇者认为由浮动汇率制度引起的汇率变化仅仅反映出了经济变化中次重要的部分, 因而这样的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

其次,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因此可以有效地维持稳定的物价和良好的经济环境。研究表明, 固定汇率制度可以被高通货膨胀的国家用来有效地抵制通货膨胀, 降低出现“相机抉择政策”的可能性, 因为固定汇率制度要求国家的货币政策围绕着汇率政策展开。比如, 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 物价升高, 进而导致出口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国家则需要动用外汇储备买进其货币的过剩供给。这样的举措会减少货币的供给量, 理论上最终会降低通货膨胀率。阿根廷的通货减缓的货币管理政策就是一个例子。1991年,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赤字和高水平的通货膨胀之后, 阿根廷政府最终将其货币政策固定在与美元挂钩的体系之下, 阿根廷货币由100%的美元储备金支撑。自此, 其通货膨胀率急速降低, 由1990年的2300%降低到1994年的4%。

尽管固定汇率制度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维持物价稳定, 这种汇率制度同样有一些弊端。固定汇率制度对国家经济和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制约, 并要求使用此种制度的国家采用“无通货膨胀”的货币金融政策。然而, 对于某些经济发展缓慢, 失业率较高的国家, 在货币金融政策中加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素”或许是更有利的。除此之外, 在一些国家将其货币价值“钉住”在其他货币上的情况下, 这些国家可能无法接受由固定汇率制度强加的通货膨胀率, 这就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在该国的瓦解。在“布莱顿-森林体系”开始实施的1946年, 各参与国同意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将其的汇率“钉住”美元。而在维持本国货币价值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以失败告终, 另一些国家则被迫允许其货币转向浮动机制。到1971年, “布莱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意接受强加的通货膨胀率。甚至于美国也没能成功的维持原有的通货膨胀水平。由于美国需要募集越南战争的战款, 它只能通过采用通货膨胀式的货币政策达到这一目的。

另外, 研究表明, “钉住”式汇率制度很有可能导致对货币价值的高估和低估。在高估货币价值的情况下, 一旦政府最终被迫要打压本国货币, 那么国家就会陷入极高的通货膨胀和大量的亏损中, 因此过度的高估货币价值是极其危险的。一些固定汇率制度的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制度会带来极高的成本, 其中包括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合作成本, 以及一系列“合作错位”带来的成本。由于固定汇率制度很容易受到投机者的打击, 政府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来支持其货币从而控制资金流和全球贸易。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中墨西哥政府花费了500亿美金作为储备金用以支撑比索的价值。

基于固定汇率制度的这些弊端, 一些国家考虑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而浮动汇率制度则允许汇率根据经济变量的变化进行自由调节, 由此推进国际贸易和经济稳定。

在浮动汇率制度之下, 政府不需要对国际收支逆差进行管理调节, 因为国际收支逆差会通过货币价值的降低由市场自动调节。尽管浮动汇率因为“相机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而受到批评, 一些国家还是可以通过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而尽管一些浮动汇率的反对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会带来汇率的波动性增强并进而抑制国际贸易的增长, 而事实证明, 在浮动汇率制度之下, 世界贸易经历显著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认可。

而不容忽视的一点是, 理论上, 通过对价格的调整, 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护国家免受外部经济震荡的影响, 因而大大降低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

4 汇率体制与金融危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全球经历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对新兴市场的经济的伤害尤为显著。1994年, 危机从墨西哥开始迅速蔓延,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多国造成重创。

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 而此前泰国的汇率政策是将泰铢紧盯美元。这一政策最初为泰国带来了经济发展, 并帮助泰国拓展了其出口贸易, 同时也鼓励一些泰国企业使用廉价的美国贷款融资。在这种情况下, 泰国的银行不断地从国际市场上融资, 大量贷款美元为国内投资提供资金。而这些举动都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一旦泰国的贷款者无法偿还债务, 危机就会出现。

1997年, 美元升值超过50%, 泰铢则因此被过高估值。金融危机发生, 泰国经历了企业大量亏损和破产, 而其国内经常账户亏损激增。市场上, 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泰铢, 泰国政府在无法通过储备金支持其货币的情况下, 最终不得不抛弃了已有的固定汇率制度, 而允许泰铢进行浮动。此后, 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38%, 而包括韩国和菲律宾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也开始经受投机性的攻击, 并被迫允许其货币贬值。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俄罗斯同样面临了其货币贬值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世界大宗货物价格的走低, 并导致俄罗斯出口收入的大幅下滑。在1998年之前, 俄罗斯的借款人从国际市场上募集了大量的海外资金;而经过1998年, 大量的贷款和经济形势不景气导致国际投资者重新审视俄罗斯的还贷能力, 因而大量的海外资金迅速流出俄罗斯。初期, 俄罗斯政府试图通过用外汇储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卢布来稳定卢布的价格, 然而外汇储备在几天的时间里急速减少, 俄罗斯的债券和股票市场开始暴跌。最终, 俄罗斯政府只能于1998年8月宣布其允许卢布的贬值, 而在此之后的几年里, 卢布经历了持续的贬值。

在这一系列的货币危机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固定汇率制度之下, 各种试图维持价格稳定的尝试纷纷以失败告终, 货币被过度高估和由此引起的损失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极大地伤害。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三种政策的矛盾冲突:固定汇率制度, 自由的资本流动, 以及各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不论是墨西哥还是俄罗斯, 都试图通过严格的汇率体系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并由此吸引高利率的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然而这背后却是巨额外债和贸易逆差。当市场上的货币价值无法保持稳定, 资本就会迅速流出, 而国家也无法通过储备金对其货币价值进行长期的维持。有些国家可能会试图通过一些紧缩的货币政策“力挽狂澜”, 而这最终会导致失业率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萧条。

总之, 金融危机会对全球经济和世界金融形势的稳定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汇率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 并没有单一的汇率制度是适合所有国家的, 因此选用合适自己的汇率制度是汇率政策的核心所在。而由于汇率制度于宏观经济、国家货币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的紧密关系, 在选择汇率制度的时候, 也应该对国家宏观经济体系和货币金融及财政政策进行认真考量。

摘要: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张, 有关汇率体系的选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就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讲述汇率如何影响经济体系下的各种参数, 并对不同的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其中重点讨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环境下的优势和弊端, 并就近期热议的金融危机所涉及的汇率体系问题进行探讨。

篇4: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10月实行以来,经历了多次考验,包括1987年股灾、1990年波斯湾战争、1991年国商集团倒闭、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1994/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以及最近的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

联系汇率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着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然而,联系汇率制度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香港虽然有超过2万亿港元的外汇储备,但是如果某种强大的外来冲击使公众信心动摇,导致相当比例的港币存款要挤兑美元的话,香港就有可能发生信用危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就对联系汇率制度造成巨大冲击。港元受到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大手买卖而造成汇价大幅波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其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投放资金稳定汇价,令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才可继续维持,但香港楼市、股市全盘崩溃。联系汇率制度使香港货币当局丧失了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丧失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有过热现象,货币当局应适当调高利率,使经济降温,健康发展。但是,因为港币与美元是固定汇率,套利行为迫使香港货币当局无法调高利率。港币的利率只能大体等于美元利率。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联系汇率制度的薄弱环节就会变得明显起来,也就容易成为投机者进攻的对象。

汇率机制经多次演变

从历史上看,香港的汇率形成机制也经过了多次演变,总体上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银本位时期

英国在1841年开始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当时中国采用复本位货币制度分两个层面实施:红铜、青铜或铸铁钱币——制钱用于小额交易;银锭用于大额商业交易、缴税及储存财富。香港是贸易中心,银元被普遍采用,早期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曾经试图推广英镑作为香港的官方货币,但由于英镑并不普及而且供应短缺,无法以英镑收税,港英政府遂于1863年宣布当时的国际货币——银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并于1866年开始发行香港本身的银元,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

与英镑挂钩时期

1935年11月,由于美国及其他地方银价飙升,后来由于全球白银危机,港英政府放弃银本位制度,并于1935年11月9日宣布港元为香港本地货币,与英镑的固定汇率为1港元兑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兑1英镑的汇率与英镑挂钩。根据1935年颁布的《货币条例》,银行须向外汇基金交出用于支持该银行发行纸币的所有白银,以换取负债证明书,外汇基金则把收到的白银投资于英镑资产,这些负债证明书成为发钞银行发行纸币的法定支持。实际上,这种安排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发钞银行日后若增发纸币,必须以英镑购买负债证明书。

浮动汇率时期

1972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让英镑自由浮动。其后,港元一度与美元挂钩,由1972年6月开始,发钞银行可以港元购买负债证明书。1974年11月,由于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虽然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的最初两年运作很顺利,但自1977年开始,由于货币及信贷过度增长,导致贸易逆差扩大,通货膨胀高企,港元汇率持续下降,加上投机炒卖的活动出现了少有的抢购商品风潮,令港元贬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港元兑美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出现港元危机,港英政府宣布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货币发行局制度

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出现港元危机,港英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稳定港元的新汇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兑1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透过严谨和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得以实施。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当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 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汇率出现调整。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钩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即资金流入),基础货币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购入外币(即资金流出),基础货币就会收缩。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会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会自动抵消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一直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为了减少利率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通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

篇5:汇率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此后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

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篇6:汇率制度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取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宏观经济

已完成的目录数少于预期值;

汇率制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视角:汇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前者是实证问题,后者属于规范分析。

汇率制度分类是研究汇率制度优劣性和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而对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关系的考察,首先在于对汇率制度如何分类。由于不同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宏观经济领域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考虑因素编辑

根据IMF5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所做的分析,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应考虑一下因素:

第一,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如果贸易占GNP份额很大,那么货币不稳定的成本就会很高,最好采用固定汇率制度。

第二,通货膨胀率。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比其贸易伙伴高,那么它的汇率必须浮动,以防止它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的差异适度,那么最好选用固定汇率制度。

第三,劳动力市场弹性。工资越是具有刚性,就越需要选择浮动汇率制,以利于经济更好的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

第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选择自由浮动制度时不明智的,因为少量的外币交易就会引发市场行情的剧烈动荡。

第五,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中央银行的声望越差,采用盯住汇率制来建立控制通货膨胀信心的.情况就越普遍。固定汇率制帮助拉丁美洲经济减缓了通货膨胀。

第六,资本流动性。一国经济对国际资本越开放,保持固定汇率制就越难,就越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1]

制度特点编辑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

特点:是一种以黄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汇率制度安排,是钉住型的汇率制度。

(1)黄金成为两国汇率决定的实在的物质基矗

(2)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各6‰左右波动,幅度很校

(3)汇率的稳定是自动而非依赖人为的措施来维持。

布雷顿体系

(1)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协会

(2)在“双挂钩”的基础上,《国际货币基金协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汇率平价+-1%的范围内波动,各国必须同IMF合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汇率的波动不超过该界限。

由于这种汇率制度实行“双挂钩”,波幅很小,且可适当调整,因此该制度也称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adjustable peg system)

特点

(1)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黄金平价,但货币的发行与黄金无关;

(2)波动幅度小,但仍超过了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上下限;

(3)汇率不具备自动稳定机制,汇率的波动与波幅需要人为的政策来维持;

(4)央行通过间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来稳定汇率;

(5)只要有必要,汇率平价和汇率波动的界限可以改变,但变动幅度有限。

作用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从总体上看,在注重协调、监督各国的对外经济,特别是汇率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避免出现类似30年代的贬值“竞赛”,对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缺陷

(1)汇率变动因缺乏弹性,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力度相当有限。

(2)引起破坏性投机。

篇7:中国汇率制度历史回顾

内容提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从基本稳定到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双重汇率时期;

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汇率制度 沿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客观考察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目标,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汇率并轨为分界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统一平衡,国内价格长期保持稳定水平。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保持了稳定的方针,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但因建国之初全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因此各地人民币在中央统一政策和管理下,以天津口岸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公布各自外汇牌价。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1)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在“统制对外贸易”的原则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扶植出口,积累外汇资金,购买主要进口物资,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奖出即奖励出口,保证75—80%的大宗出口物资私商获得5—15%的利润;限入即限制奢侈消费品进口,并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由于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汇率大幅度波动,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期间汇率调整达52次之多。

(2)从1950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逐渐调高,起伏回升。1950年3月全国财政经济会议后,国内金融、物价日趋稳定,而国际市场物价上涨,为保障外汇资金安全,加速进口物资,汇率政策由“奖出限入”变为“进出口兼顾”。从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升幅46.7%。

总之,这一时期,国家用汇需求很大,但由于外国的经济封锁,外汇资源紧缺,进出口渠道不畅,侨汇汇率阻塞。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建立外汇集中管理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作用为调整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物价。

2.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l972年底(1953—1972):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稳定阶段。

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世界经济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能发挥作用,维持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鉴于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1964年起还采取了对一部分进口商品加成的办法,即外贸为用货部门的进口商品作价,按进口成本加价103%,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不需要再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汇率已适当照顾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收入,也无调整必要。为了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内部核算和编制计划,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只有在外国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l95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如图1)。

3.从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至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1973—1978):人民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汇率调整频繁。

1968年我国在国际结算中试行人民币汇价结算,人民币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外商品的价格、外汇收支和外商的盈亏。同时,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制岌岌可危,1971年8月,美国停止各国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1973年3月,西方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汇率波动日益频繁。在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为了避免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推行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相对稳定,促进对外经贸的正常开展,我国采用钉住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再根据“篮”中货币浮动情况及我国政策进行调整,货币篮子的种类及其权重多少由国家统一掌握,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加以变动,其中,美元、日元、英镑、西德马克、瑞士法郎等在货币篮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由于选用货币和权重的变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频繁,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调整了61次之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1971年12月、l973年美元两次贬值,以后美元汇率又持续

下浮,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l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的水平,汇率高估现象不断趋向严重。这种“钉住汇率制”的汇率安排,操作简便易行,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或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及减少汇兑风险。但该种方式却因篮子货币的币种选择和权数确定客观依据不足,而使汇率水平的合理制定失去可靠保证;同时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严重背离,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逐渐消失,蜕化为外贸会计核算的标准,贸易和非贸易价格与世界市场拉大,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间矛盾加剧,从而影响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成为计划经济的调节工具。但高度的计划性决定了市场力量对汇率几乎不起到任何作用,汇率水平无法真正反映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为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并逐步使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我国改革开放后便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中的经济转轨时期1979年起,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其中下放外汇经营仅,实行分散经营,使得由于汇率高估所造成的出口亏损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序幕。

1.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1981—1984)。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严重高估,长期以来的贸易与非贸易单一汇率制度已无法适应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对扩大出口不利。表1为1975—1979年间我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与人民币官方汇率。如1979年我国出口1美元的商品,全国平均换汇成本为2.41元,而出口企业按银行牌价只能得到1.555 0元人民币,因此每出口1美元,企业要亏损0.855 5元,从而造成出口越多亏损越大,而经营进口反而赚钱的不合理现象。

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包括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建立外贸企业自我运行机制、改革进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消除价格和汇率扭曲等。为促进出口,平衡外汇收支,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国家按一定比例拨给他们相应的外汇留成。而且,自1981年1月1日起,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贸易内部结算价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2.53人民币/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润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2.8人民币/美元。1981—1982年由于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变动不大,贸易内部结算价没有变动(如图2)。同时公布牌价,仍采用“钉住汇率制”的计价原则。这样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牌价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贸易内部结算价限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而官方汇率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下的侨汇等外汇结算。

贸易内部结算价的采用,解决了外贸部门出口换汇成本过高以至于出口亏损的问题,加上当时国内物价较为平稳,而美元汇率因采取扩大财攻赤字、紧缩通货等政策处于升值状态,西方国家经济走向复苏,我国的贸易收支明显好转,外汇储备明显增加。1984年外汇储备年末累计余额170.42亿特别提款权,为历史上和20世纪80年代最高水平。但实行内部结算价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它影响了非贸易部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使外贸亏损增大,在对外经济中陷入被动,造成了外汇管理的混乱,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实行内部结算价注定成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应急措施。

2.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应用于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为了消除汇率高估,使人民币汇率同物价的变化相适应,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1985年至1990年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我国多次大幅度调整官方汇率。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下调12.5%。l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下调21.6%。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下调9.6%。这几年人民币汇率的下调主要是依据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上升的变化,汇率的下调滞后于国内物价的上涨。

为鼓励出口,在人民币汇率下调的同时,1985年国家又一次提高外汇留成比例,采取按出口商品收汇金额比例留成的办法。1985年12月我国改变由中国银行多年举办外汇调剂业务的模式,在深圳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调剂市场汇率日益成为补偿出口亏损、促进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1988年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外贸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并对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1年外贸由补贴机制转向自负盈亏机制,取消财政补贴。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人民币汇率成为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人民币官方汇率虽然经过1981年到1990年汇率制度的改革,几次大幅度的下调,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汇率依然偏高。同时,鉴于前几次一次性大幅度下调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和物价影响较大,企业难以承受,因此从1991年4月9日起,官方汇率的调整改为小步缓慢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官方汇率,难以解决外贸核算问题。所以从1988年3月起各地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增加留成外汇比例,扩大外汇调剂量,放开调剂市场汇率,利用市场利率,解决出口亏损,鼓励进口,限制非必需品进口,实行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制”。官方汇率从l990年11月的5.22人民币/美元小步调整至1993年底的5.70人民币/美元,下调9.6%。调剂市场汇率按照市场供求状况浮动,波动较大。1988年至1993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口需求猛增,外汇求大于供,市场汇率不断下跌,由5.70/美元贬值为l993年2月的8.20人民币/美元。为了限制汇率投机性上涨,一度实行限价,造成外汇流向场外交易。1993年5月取消限价,市场汇率骤升至11.20人民币/美元。1993年7月以后,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市场进行干预下,到1993年底市场汇率回落到8.72人民币/美元。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计划汇率向市场汇率过渡的形式,双轨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存,造成了人民币两种对外价格和核算标准,不利于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l994年初,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国务院推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综合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在外汇体制改革方面,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是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并轨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外汇的银行结售汇制,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对经常性项目设立台帐制,取消国内企业的外汇调剂业务,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银行间外汇市场所形成的汇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1996年7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1998年12月1日起,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此外,对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超限额货超范围用汇,经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后由外汇制定银行供汇。至此,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尚存的其他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基本消除。我国1996年12月1日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这是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在资本帐户方面,我国虽然刚引入了QE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准入制度,但是总体而言管制仍十分严格,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还有相当差距。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成熟,利率、汇率作用的改善等条件,都有待逐步创造。

篇8:我国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关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前,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但是, 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这种保守的汇率制度提出了质疑。除此之外, 国内高速增长的经济以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 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 也造成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 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对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求的一种扭曲, 也不能有效地反映与调控经济。所以, 我国应积极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

(一) 传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罗伯特·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Mundell-Fleming Model) , 简称M-F模型。该模型认为, 没有资本流动的时候,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在资本流动有限的情况下, 政策效应也基本上是有效的。而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是无能为力的, 浮动汇率下却相当有效。这个模型还提出“不可能三角”, 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固定汇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2.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是一种经济地理的概念。在这个区域内, 支付方式可能是单一的共同货币, 也可能是几种可无限兑换的货币。蒙代尔提出, 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可以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来衡量, 和本国贸易高度相关的行业确定为一个区域, 采用固定汇率, 其他相关性不大的区域采用浮动汇率。

(二)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加快, 使得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本流动活跃, 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全球性的金融活动, 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学术界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发展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

1. 原罪论

经济学中的原罪是指一国货币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借贷, 甚至不能在本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这就使企业面临要么借美元导致货币错配要么把短期借款用作长期的用途导致期限错配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原罪的存在使得政府和企业都不愿看到汇率波动, 时间越久, 汇率就越难以波动。

2. 害怕浮动论

1999-2000年期间, 马里兰大学的Guillermo A.Calvo教授和Carmen M.Reinhart教授提出了害怕浮动论。该理论提出一些国家虽然实行浮动汇率制, 但是却基于一种恐惧, 而把本国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的变动范围内。这种恐惧多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金融产品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本币的升值会降低本国的竞争力。

3. 中间汇率制度论

中间汇率制度论主要有钉住单一货币与钉住货币篮子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来源于麦金农提出的“东亚美元本位论”。因为东亚各国经济增长大部分都是依赖贸易或直接投资, 这种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来说更加适合东亚各国的发展。第二种观点是威廉姆森提出的。这种钉住货币篮子的制度对稳定双边汇率非常有效, 可以消除大国间汇率波动对各国竞争力的影响, 进而稳定贸易价格。

4. 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

Eichengreen提出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又称为两极论或是角色论。这种观点提出, 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之间的所有制度都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个国家都只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它是以三元悖论为基础的, 因为开放经济条件下, 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不能同时存在, 只能实现两者。易纲与汤弦作为国内这方面的专家, 曾经提出了一个关于“汇率制度角点解”的模型, 他们认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 当世界各国趋向于资本完全流动之时, 汇率制度角点将是唯一的稳定解。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

1. 人民币汇率已经趋近于均衡汇率

从2003年开始, 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讨论就一直持续着, 最初是日本希望人民币升值, 提出人民币升值论, 美国紧接着也希望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样的方式达到其削弱巨额贸易赤字的目的。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来自于美日等国的压力, 使得人民币汇率在汇改之后一直是对美元单边升值的。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过30%, 说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区间。

2. 宏观经济因素发生改变

近年来, 我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双顺差状态。人民币汇率升值给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 调节了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储备方面, 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与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是紧密相关的, 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政策因素就是汇率制度。汇率的升值对减少外需依赖是有利的,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也有助于对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

(二) 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

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灵活性

人民币汇改实施之后, 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是, 灵活性不够。我国实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本质上是参考美元的汇率制度, 美元所占比例偏高, 其他货币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中国的国际贸易结算主要采用美元, 美元是重要的国际货币, 这样看来美元比例过大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汇率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外汇储备很容易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而缩水。另外, 国际收支一直持续顺差, 也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压力之下。

2. 央行过度干预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外汇市场失衡的情境之下, 央行一般选择被动的去参与买卖, 但是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收支面临的严峻问题已经使得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就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成本。目前, 我国实行全面的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还不成熟, 还只能使用货币供应量来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另外, 外汇储备来源于国际收支, 它的增减已经成为影响基础货币投放和收缩的重要渠道, 也因此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

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之后, 我国为了防止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暂时将汇率制度定为非正式的钉住美元的制度。这只是一个短期的危机选择, 帮助中国度过了金融危机。但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 这种汇率制度势必会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一项特殊的政策, 迟早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浮动汇率制度才是我国最终的汇率制度选择。作为一个动态问题, 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汇率制度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的金融会高度自由化与市场化, 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才能适合发达经济国家的选择。

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外汇市场以及均衡汇率的形成。当然, 浮动汇率制度需要健全的金融市场和高度发展的经济为基础, 所以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条件下, 不能盲目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应该渐进地改革, 全面考虑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 朝更加市场化以及灵活化的方向改革。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1. 加强外汇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央行应该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监督者, 让符合条件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外汇市场, 这样竞争机制才能真正起作用, 市场才能反映真实的外汇供求状况, 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形成打下基础。

可以适当引入做市商制度,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配套措施, 活跃外汇市场的交易, 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

2. 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三元悖论表明: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汇率的稳定性,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 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 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难以保持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我国来说, 可行的路径是在资本账目开放之前实行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我国会按照谨慎性原则, 动态均衡原则, 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

参考文献

[1]吴颖雯.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J].金融经济, 2010 (14) :58-60.

[2]刘晓辉, 郑庆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与标准述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7 (02) :29-33.

[3]田文静.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C].硕士毕业论文, 2010.3.

上一篇:成功人士观后感600字下一篇:党校校庆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