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高三作文

2024-07-21

优秀散文高三作文(精选7篇)

篇1:优秀散文高三作文

塔上的树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亦家族的和平与宁静。乌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这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缠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挂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凑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下。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下在是因为塔内堆各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

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南哥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他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锈损了的铁铃铛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荷叶

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篇2:优秀散文高三作文

屋外的北风呼呼的刮着,像是贪玩后急着归家而奔跑的孩子。暮色四合,天渐凉。

屋内的钟摆悠悠而不知疲倦地走着,几束温暖的光线安静且热情地扑在老人怀里,珍存着亲昵的撒娇,相拥的容宠。

老人偎依在门旁,端详着手中尚未完工的绣花鞋,似在忖量着下一朵红菊该开在哪里。少顷,她执起针,轻轻在发丝间梳拢,然后手扬、轻拈将那缕缕的红紧紧的嵌在了柔软的布里,宛如那丝丝微弱的呼吸,在这布上拂过,浸满了情意。伴着银针和指尖慢舞,那一抹红美得醒目,一如老人对于子女的爱与思念。

风大了,老人扶着门栓缓缓站起来,推着门关去了那瑟风,闭去了那渐浓的暮色。老人紧了紧衣服,忽又想起那只和她相伴多年的雪儿还没回来。雪儿是老人捡的猫,通身净白,老人便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雪儿”。老人又重新打开门,冒着寒风闯进这深浓的暮色里。

老人轻唤着,猜想雪儿应该就在不远处。果然柴垛下那团白色引起了她的注意。雪儿瘦了,它耷拉着脑袋。“喵喵儿”地应着她,似乎在告诉她自己并未走远。老人心疼地将她搂入怀里,转身,入门。

“天又黑了。”老人喃喃道。她怕这样的寒夜,怕屋里的冷衾。若是夏季,至少还有那满天闪动的繁星,热闹的蛙声蝉鸣。她关上门,转过头看了看时钟。如果是往常,她该入寝了,可是今夜她不想早早睡去。只想守着这亮敞的灯再坐一会儿。

她的目光又落在那张全家福上,儿女的笑容早已深深地烙在她的心上。如你捂去照片,她能清晰地对你说出儿子领带的颜色,女儿手上那个因为烫伤仍残留的疤痕在照片上的位置,甚至是小孙女浑圆笑涡的深浅和那露出的贝齿的数目。就好像学生每天温习功课,每一次的凝眸对她来说都是一件快事。

怀中的雪儿睡熟了,微鼾声让她安心。倏尔,她不禁乐了起来。她想起去年过年时小孙女在她怀里熟睡的憨态。她用那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轻轻摩挲孙女的背部,使她惬意。当她停下来时孙女突然扭过头来冲她调皮地笑了起来,呵,原来她在假寐。一想起孙女那如一泓清水般灵动的眸,她的心便很暖,思念亦愈重。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那样轻盈,不惊起谁。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想念。”挨着年关,挨着年关,可要等的人儿尚未归来。

她不曾知道,怀中的雪儿已经病重,本以为它睡的香甜,殊不知,雪儿病的残喘。

终了,后山头的墓地里多了一块矮坟。老人每天在残阳如血之时,给她的雪儿上一柱香……

篇3:优秀散文高三作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4:优秀散文高三作文

一、整合复习的必要性

(一)减负增效的需要

今年6月份,江苏省“两部两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有些地方和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规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等现象比较突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2小时以内”,要求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根据这一精神,今后高三年级的复习时间将减少,以往我们在高二暑期、双休日补课,以及“早晨时间前移、晚自习时间后延”等违规行为将不复存在。这样,寻求经济、高效复习方式对适应教育发展形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整合复习的方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5年起,江苏省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确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其中诗歌与散文为一个系列,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组合也要求我们采取整合的教学方式。

(三)传统文化继承的需要

学者原野牧夫说:“有人在散文中写到炊烟,很可能也就是写现实里的‘炊烟’,而在诗歌里面,炊烟就代表一种生活,一种象征意义。”王珂在其《诗体学散论——中外诗体生成流变研究》中指出:虽然《诗经》的四言诗体在中国诗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也产生了很多优秀之作,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的情感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诗的功能及容量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四言诗便因为诗体的单薄和容量的狭小,很难适应现实的表情达意的需要。《诗经》后,不仅出现了五言诗,还出现诗体的“散文化”倾向——“楚辞”的创作。诗体的解放及“楚辞”的出现与中国散文的出现相关。随着文字的产生、丰富及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进步带来了文化工具及书写方式的改进,人类的文体由最单一的诗向其他文体扩展,散文便产生了。由此可见,诗歌与散文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学习古典诗歌,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对现代散文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整合复习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诗歌与散文”选修系列中指出:“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基于以上所谈的必要性,我们在实际复习中应该对此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性,以真正做到利于课堂教学,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利于考试,从而开辟实惠的课堂教学时空。

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的考试,在选材上其实很多是写景、状物与抒情的结合。基于此,我们从以下几点谈两者整合的实践性。

(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与诗歌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特征。

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

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再以诗歌鉴赏为例,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样设题:诗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也是考查景象描写。

(二)包含着怎样的寓意或情感

抒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但是散文、诗歌的抒情比起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情意更浓郁。

就散文来看,2009年全国卷阅读雷抒雁《彩色的荒漠》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歌我们还以2009年高考江苏试题为例,设题为“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这里显然考查形象描写中体现的情感。

进行情感分析时,要从诗、文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例如2007年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炉火》,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炉火”带给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诗歌鉴赏中,也应该从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感趋向。同是边塞诗,有的反映思乡之情,有的体现苦乐不均,而有的则显示一种昂扬的斗志,有的反映边塞奇异的风光。同时写柳的,有的是分别时的缠绵,也有的对柳絮扬花的轻狂表示不满。

(三)体现怎样的行文思路或是结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阅读散文和诗歌,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脉络。

例如2007年四川试卷阅读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通读全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布局谋篇的特点: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2005年高考北京卷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以选择题的形式设题“词的上篇写梦境,下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其考查的能力点也是有关诗歌结构的。

(四)注意关键词、句在诗文中的作用

散文、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能开拓意旨,成为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因此,自然就成为阅读中命题的热点。

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要求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结合全文,这两句话的含义分别是:(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同样诗歌中的关键词对理解其内容也有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高考湖北卷宋诗张先《题西溪无相院》中设题“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诗句,并加以说明”。显然,‘影’对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起到关键作用。

(五)分析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诗歌、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

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杨闻宇的《日月行色》,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高考诗歌中这类题型更是比比皆是。以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为例,第一问“这首词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中的修辭手法。

篇5:高三散文类的优秀作文精选

华夏以东,海倾潮涌,纵横千里,其势无际:东自琉球,西之沪杭,南接台澎,北至三韩,覆盖甚广也。万里长江东入海,至此为极。先人谓之“东中国海”,可溯之秦、汉。海天永蔚,景致魄丽;水澈物博,不可估摸。因其气候温和,暖流、季风频拂,渔产业甚发达。故舟山诸岛之民,以海为家,以鱼为餐,常年务渔,所获良多。此亦温州商贾开埠拓市,其精锐之智不凡是也。幸甚至哉!淼淼兮东海,润我华夏千百载!

嗟乎!历览华夏五千年史,未尝不临文嗟叹。秦徐福东渡扶桑,寻访仙界,拓我海疆,辟中日睦邻之先河;三国卫温下夷洲,台澎自此为我收;恢恢大唐域虽广,近海之利未入掌;北宋南宋嘉外贸,海上丝路更绵延。其间虽时有倭寇侵扰,然中华数朝之富强,东海之功不可忘!

然自明末清初,朝廷禁海锁国。恨泱泱中华,堕落列强之足下:战争,甲午国耻,八国侵华,皆自海上。日本明治维新,大力乘海之便,勤务海贸工商,国更富也民更强;疯狂扩军以备侵华:灭琉球,占朝鲜;甲午一战,兵不血刃夺台湾。清廷虽有洋舰在,终为所败,或为所虏。于是乎,徒望洋而兴叹也!

台湾问题,系其所遗。五十载之未决,龙之传人,孰不悲愤感伤?而今中日东海之争,日趋复杂;其油气储量之巨,各方垂涎。山姆大叔之猛禽,尖喙利爪,布于冲绳,已然兵临城下;美日一二三条岛链,层层封堵。其欲自太平洋,扼中华复兴之邪念,暴露无遗!

呜呼!甲午英烈今安在?百业具兴旺,国家更富强,海空两军,声威更壮。今厉兵秣马,扩组蓝水海军,拒美日,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诚如是,则国可久安,民可更富,百业可久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心更固也。

嗟夫!洋洋五百言,犹不足并道心中之喜忧哉!愿我等勤学奋进更努力,誓助祖国保江山!

高三散文类的优秀作文精选5篇(三)

水晶 篇章

挚爱理科,同样挚爱语文。理科在我眼里是充满求知与探索光辉的宝石,而它们又因语文这条水晶链的勾连,组成我生命中求知路途上最美的财富。

学理科需要狂放。当手中的笔抚摸空白的草稿纸,思接千载,笔走龙蛇,用世间最质朴的墨色让理科知识在洁净的天地开出思绪的花朵。天地宽广,一颗星也能在我的笔下投射它存在的本质,一条江也能澎湃于我的股掌之间,天体运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吞吐之间了然于胸,藐万里浮云,心比天高。恰如语文一篇篇精致的 篇章,用知性的眼光与笔触,上天入地,捕捉一瞬间灵感的火花然后在素净的稿纸上用情感让它熊熊燃烧,映照时代脉搏,民生疾苦。理文结合,豪爽畅快,犹如畅饮七十年陈酿,醇香醉人。

挚爱理科,因为有知性的语文,挚爱语文,因为那些激扬文字,离情别恨。

瘦瘦的宋词,勾勒了古典的语文,一筝江南小曲,便美到极致,纵是离情万种,归云难寄,窗外一砚梨花雨,作别伊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襟清泪,两袖离愁,一段烟缘。一朝宋王一人后主,衰颓的盛世却也留下这章宋词绝响,江南水,离情泪,别了故国旧苑,却道唱一阙宋词此生足矣。江山如画,美人多娇,怎及一刀白宣,墨色浸染。澄澈的语文点染开文明的涟漪,泛着华彩,引人入胜,人生天地之间,至美如斯。

一阙宋词,道尽语文古典气质,当古典穿越历史的尘埃,坠于眼际,便如水晶般璀璨,又与理性的光芒交融,正如一幅泼墨山水,厚重,灵动。

挚爱豪情干云的理科,亦挚爱 篇章如水晶的语文,当这葡萄美酒与夜光杯伴我步入高一时,我知道,我又能醉上三年了。

篇6:高三优秀散文1200字以上

是的,他只是陶渊明,也只有他才能是陶渊明。

观其一生,称得上颠沛流离,幼年家庭落败,却也饱读诗书,近而立之年方步入宦途,十三年的官场生活,终结在彭泽。不惑之年归隐,“暧暧远人村”让他心中舒畅,但是几年后的一场劫火将他赖以生存的一切焚毁,在朋友亲人十余年的接济中,终于让他发出“老至更长饥”的绝望,最后在花甲后三年撒手人寰。在他弥留之际会不会回想起当年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己,虽然算不上意气风发,却也是在坚持这一份骄傲。

而那个说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男子可知道,竟在几百年后一位宛如谪仙的男子将潇洒二字诠释的更加完美,与之不同的是陶潜的隐忍,陶潜给我们留下当时社会更真实得写照。他没有无数金银可以挥手洒,他却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宁静与安详,虽然他拥有的比曾经少了很多,但是他哪里在乎,在他心中早就烙下了对宁静的山间的爱和对一切的淡泊。李白和陶潜,浪漫飘渺的诗仙和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在这山林间相隔数百年却暗相吻合,倒是真的巧妙至极。但是,陶渊明只是陶渊明,只有他是陶渊明,比起李白的“贵妃研磨”他淡了许多,他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的“采菊东篱下”,他的“鸡鸣桑树颠”。那样的潇洒是淡然的,是朴实的,是纯真的,这个如他所说“少无适俗韵”,这份山田的美好也许才是他一生的追求,尽管入了仕途,也想回到那个他真正“出生”的地方吧。毕竟,他真的属于那里。不同于李白的浪漫,不同于他的不羁,不同于他的迷离,也不同于他的豪放。

这才是陶潜陶渊明,真正的他,任何人无法复制,无法模仿。

历史对任何人总是褒贬不一,譬如荆轲,譬如曹操,也譬如陶潜。后人赞叹他的淡泊名利,敬仰他的气节,也议论他的痴,评判他的癫,指责他的狂。他痴在出了仕途,他癫的五斗米都失去,他狂妄的以文弱文人的身体去自耕自作。如果以理性以及对生活的考虑,他应该继续留在污浊的官场,为了区区五斗米折腰。可是如果用理性的思维想,荆轲还会英勇入秦帐么,屈原还会在汨罗江含泪而坠么,文天祥会为了保住性命和财富将宋军的一切和盘托出吧。陶潜的痴,陶潜的癫,陶潜的狂,只是在追随心中不灭的信仰,仅此而已。千古功过,也只在史书上,一笔带过,那一笔描绘的人,仅由后人评说。

他的隐,不是藏,只不过跟着他的心,便来到了这个地方,淡然不是冷漠。到了自己心和身的栖息地,千年前的他找到了,那现在的我们呢?灯红酒绿里有快乐么?虚拟世界连接的对方真的是你的贵人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值得炫耀么?我们的心呢?每个人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但是如果迷醉在那里,和行尸走肉的区别也不是很大吧。找到自己的田园或者宫殿,才是人活一世所追求的。

陶渊明的隐,隐在自己心中,那个挥毫写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在那条窄路后面,通着陶渊明的心。我们也一样,通过黑暗便豁然开朗。

2019高三优秀散文1200字以上(三):近的是自然,远的是人心

喜欢顾城,喜欢顾城的诗,喜欢诗中用觉与纯真构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浪漫中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愁。顾城笔下的自然,山川与草木、喷泉与河流、雪松与白桦……自然的一切,那么近,那么美,近的可以触摸脉搏、感受呼吸。

那是顾城心中的自然,而我们的自然呢?

推开窗,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触目所及,除了无尽的灰蒙还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

远去了,远去了,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远去了!

曾经,李健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更罔谈在清晨时分静待那从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缕晨光,在暮色苍茫中依依惜别那海天一线处的最后一点微光。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自然不再神秘,地理告诉我们阴晴雨雪只是大气的运动与反应,生物告诉我们飞鸟走兽大多属于哺乳类动物,物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碰到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无知孩童,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把自然条分缕析,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固然,理性并不是错,但是,我们却失去了那面对大千世界时的那一份最初的冲动,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性。须知,科学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软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自然的了解,我们开始罔顾甚至无视自然,我们肆意的开山毁林,我们无节制的填海造田,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误解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即是万物的主宰,面对自然,我们开始侵占、践踏、破坏,结果,山林被推平、草地被铲平、江河被污染……所以,土地依然在,但花草远去了;江河依然在,但鱼虾远去了;天空依然在,但星星远去了,而飞鸟,只能在天空掠过,却永远找不到那曾经栖息的树丫。

王开岭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是的,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却丢失了感知自然的初心。就让我们如顾城所言: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边,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感知自然,需要一个敏感而纯真的内心。

自然,本来就很近,远的是人心!

2019高三优秀散文1200字以上(四):在岁月的呼吸里醒着

岁月无痕,叶落无声。那是怎样的一种苍白的凝重,飞驰的犹疑啊!——题记

经常从一棵古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独享几百年的孤寂,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皱皱的枯痕,让人想见叶落无声的残忍。然而,春天来了,它依然开花结果;夏天来了,它仍旧撑开巨大的绿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不管有没有人走向它,见或不见,来或不来,它都站在那里,不喜不悲,无怨无哀,平静而和蔼,像一个古老的哲人微笑的等待。

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有树的地方就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乐园,空旷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识。甚至一棵小草,也以它卑微的躯壳,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小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一块岩石,也以它孱弱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只蚕,一块煤,一朵野花,都在尽它们的天命,用它们的热情,卑微而虔诚,小心又细腻,使无穷的大自然变得丰富而又美丽-------

那么,人呢?

不知有多少回梦醒在夜半时分,握在胸前的双手无法推开一种来自阻挡不住的流年碎影的惊惕。人活着,全靠自然、众生的养育和护持。我发现,自己享受的一切,全部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奉献。

为了我文明地活着,历史支付了千百万年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昂贵代价;为了我快乐地思想,太阳、地球、动物、植物、矿物、父母、亲戚、老师以及其他所有人物乃至整个宇宙都在不停地运作着、忙碌着;

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清洁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这真是天大的恩泽,地大的恩情。

我享用着这一切,竟不知道感恩回报,却常常加害于我的恩人们: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诱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辱骂生我养我的父母,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新呼吸的环卫工人------甚至,就像材料中所叙述的,无视斑驳的船体油漆脱落,任由蚁穴的洞口从眼前随意飘过-------

在岁月的呼吸里醒着,我发现我一伸手、一张口,就享用着大自然,就占有着无数人的劳动成果。如今我置身考场,这种享受更是不同寻常:这笔、这纸、这试卷,细心、关爱和体贴。我在享受着,享受着热情周到,享受着紧张有序,享受着学有所成的欢欣,同时也在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环境;而此刻,交通警察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医务人员正在救死扶伤紧张忙碌,守边的军人正在趟过一条深河穿越一片禁区------

享用着。几乎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地享用着。

难道人活着仅仅是为了享用?如果不是为了享用,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岁月的呼吸里醒着,人就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岁月的呼吸里醒着,人就懂得要用加倍的劳动与创造去回报大自然和同胞们的恩情。

在岁月的呼吸里醒着,人就能听清楚各种天籁之音——

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

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吧;

野花说,为他人开一朵美丽的花吧;

大树说,争取以后能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

篇7:高三散文作文

他没有丝毫不安,他决心已定,远离这喧嚣的尘世,在重山中“晨兴理荒秽,带月禾锄归”他虽在云烟雾绕的山中,却有一颗明亮的心。他虽身处人世却向往着他描写的“桃花源”!

是的,他就是陶渊明。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生命犹如一杯清新的绿茶,散发着清香,却不失雅致;是那么淡泊,却不失凝重;是那么孤寂,却不失快乐。

历史的尘埃还未落定,他却选择了终生与贫困孤寂相伴。他的清高,他的理想,他对现实的抉择,构成了他。

不曾想过,陶渊明是怎么样一个人。现在才觉得,他并不是一个虚伪清高的,只会做作于世的人,他也不同于魏晋的名士,空谈,喝酒,打铁,做官。他也不同于王安石,他没有太过于聪明的政治头脑。他这在这重山之间,飘渺又充实的活着……!

人生就是这样,我没必须像陶渊明那样有勇气的决择,而不是出尔反尔或者举棋不定。陶渊明做出抉择后,就在崇山峻岭中开辟者他的田园。如果说田园是此岸理想那么,桃花源就是他的彼岸理想。可望不可及,不是终点,却是是理想的彼端。他就这样,悠然生活,高于生活,却包容在生活之中。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再用诗人的笔趣描绘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他身上散发出独特的气质,更是他成为了田园诗人的代表。太守找过他,让他做官,他不肯。他只肯就这么孤寂着,他又矛盾与自己的哲理设计之间,无法摆脱也无需摆脱。有人说,他不如苏轼,没有更加宽广的文化的气息。我却觉的,他比苏轼更自在,他比孔子更逍遥,他虽精通《庄子》《老子》也受到祖父的熏陶,但他比任何隐士都出色,只因为他的真挚和执着。我想,这样的真挚连“苏门先生”孙澄也比不过吧。

但是,他虽然离开的喧嚣污浊的尘世,却要承受着身体上的劳苦和疾病。他早已没有什么家财,他只剩下精神上的财富,他能与他的田园共度一生的时光。我想他应该是最有资格嘲笑人世间过往云烟、纸醉金迷的了。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100米字少一点下一篇: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