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有感

2024-07-19

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有感(共11篇)

篇1: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有感

追寻昆明红色足迹——党员发展对象重温历史之路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在学院组织部的组织下,我们一行十几人人,来到了革命圣地昆明西南联大旧址参观学习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我们先后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黄埔军校前身陆军讲武堂、云南省博物馆,在昆明西南联大旧址,我们遇到了一群小学生,聆听了他们随行的专业讲解员详实而生动的讲解和现场教学的各种视频,亲眼目睹和亲手抚摸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生活过和战斗过的地方,才发现以前从书本和影视上得到的对革命的认识是多么粗浅和简单,历史和精神其实是那么丰饶和厚重,使我心灵得到了深深地震撼。

我们此行的第二地点是在黄埔军校前身陆军讲武堂,进门就可以感觉得到那种庄严肃穆的革命气势。走进展品陈列室,看着那些简陋的座椅,简陋的校舍,破旧的衣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正努力刻苦的寒窗苦读。小院里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处兼办公室的地方,里面简单的设有木桌椅、帆布睡椅、木柜等家具,床铺也很简陋,置身于这些陋室和小小的院落可以想象出当年领革命先烈的生活是何等艰苦。然而,他们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也许就是在这些陋室中形成的。

这些让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红旗飘扬、军歌嘹亮的岁月,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画

面。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便于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

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昆明在在革命年代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干部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

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去以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辈们。

篇2: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有感

这里虽然处于闹市区,它却有一片清幽的环境,花草树竹特显自然风韵。石阶小径,还有小亭廊道,清水鱼池,石凳旁憩,亦有几分清新之感。新民学会旧址的展览主要有一个陈列馆和蔡和森故居。陈列馆陈列了很多文献和一些影视资料,展示了新民学会创立和发展及最后解散的历史及新民学会对促进中国进步所起的作用。这些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过去。手摸到那些古老的家具,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艰苦环境,仿佛看到那些革命前辈们在充满激情和斗志地为革命的美好前景而奋斗。而在在陈列室中,有许多革命先烈的照片与资料。它们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以及他们对党的无私奉献,让我们为之感动。

通过参观。我清楚地了解了新民学会的历史,新民学会主要成员在中共建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部分成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发挥着的作用不容小觑。新民学会创立展现了那个时代新一代青年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国前途注入希望和新生力。

蔡和森故居虽不算小但也不算大,但设施还显得有些简陋。虽说是蔡和森故居却是蔡和森全家的居所。那座房子在抗战时期被毁,之后根据原貌重建的。“房东舂米碓duì”展现了当时蔡家所用的一些农具——舂米、淘米、量米等所用的,还有蓑衣。那桌上还有油灯。卧室的床也很简陋。那件客厅不很大却是当时毛蔡等人开会的地方——新民学会也是在那里成立。房后一片菜园,据说是毛蔡等在这里种菜。中国革命白手起家,先贤志士艰苦朴素、敢为善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可叹可敬!

篇3:参观中华农耕文化展有感

进入展厅, 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巨型书卷浮雕上镶嵌着中华农耕文化展6个大字, 在浮雕中间的LED巨型屏幕上则闪耀着“农耕文明之光”的字样, 美轮美奂的立体光影效果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中华农耕古文明的意境, 一丝神秘感和自豪感顿时涌上心头。展厅中央, 金漆宋体的中华农耕文明序言篆刻在竹简形的雕塑上, 代表了中

一、精耕细作的传统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各个展厅的中间展示着各种农具模型, 真真切切的农耕文化古文物给参观者留下古朴深刻的印象。

1. 北方

在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环境条件中, 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经验摸索中发明了“上田弃亩, 下田弃畎”的“垄作法”。后来, 先民开始使用牲畜进行耕地、耙地等一套作业, 以达到抗旱充分利用地力。这种深耕技术在魏晋壁画中可以反映出, 如:代田法、耧车播种图、中耕除草培土画像石摹本等。 (代田法能够达到连作种植而又局部休闲的效果, 并且具有抗旱保墑功能。) 而当我们看到耧车播种图时, 不由佩服先人的智慧, 这种畜力条播机具——耧车在西汉就已经出现, 而西方播种机最早出现在16世纪, 真正有效的播种机到19世纪才出现。了解到这些, 我的民族自豪感不禁应然而生。

2. 南方

宋代以后, 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以及曲辕犁的发明, 在北方耕、耙、耱配套技术影响下南方水田耕、耙、耖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渐形成。这种先进技术的典型在于:江东犁 (又名曲辕犁) , 比直辕犁更方便灵巧, 同时可以调节耕地的深度, 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狭小面积土地上耕作。

筒车是靠水力转动提水的农具, 通过水力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 将竹筒中的水提升到高处沟渠和农田中。看着元代王祯《农书》中筒车作业图, 不得不佩服先人的勤劳智慧, 他们真是已经懂得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来提高农业的有效产出。

值得注意的是, 宋代以后, 南方 (主要是长江下游) 采用水稻和麦类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 形成了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明清以后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主要反映了先人在漫长的农业劳作实践中, 合理安排农作物生产的时间差, 达到农业土地产出量的最大化。

我们在观赏这些实物的同时, 还能进行智力猜想练习。但值得大家反思的是, 即便我们根据图示知道农具的名字, 却并不知道它的真实用处, 如果没有讲解员, 我甚至看不出它的工作原理和巧妙之处。我在谴责自己孤陋寡闻的同时, 也想起当今许多农民都已经主动或者被迫加入城市化运动中, 中国确确实实面临农业文明如何传承和普及这个问题。

3. 病虫害防治

古代没有农药, 农民是怎样防治病虫害的呢?不用担心, 看了病虫害防治这个专题, 会让你在古人的超然智慧面前自惭形愧。汉初云贵地区的农民就已经懂得在水池内放养鸭、蛙来消灭稻虫, 以利田禾成长。东汉时期, 四川的农民开始在稻田中养鸭消灭蝗虫。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了岭南地区人民在橘子树放养一种黄猄蚁来消灭橘树害虫。北魏时期, 农民已经注意到某些品种的谷子对害虫和雀害具有抗性的特点, 于是注意挑选出加以培育和种植, 良种的概念在《齐民要术·种谷》记载的兔虫、雀暴品种表中有生动的体现。在“哇声”一片中, 我们不禁佩服古人那时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农业、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反思当今我们发展农业, 为求农业产量, 单方面以化学药剂除草灭害, 既不利于人民身体健康, 又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古人利用天敌灭害虫的智慧, 给我们当今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 人工技术

说到温室大棚, 大家肯定觉得这是现代农业的产物。其实呢, 中国在汉代就已经有明确的关于人工温室利用的记载。那时候, 古人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温室种植冬生葱、韭。其原理是在密闭的小房中通过日夜不停地烧火加温, 以利于葱、韭的生长。看到画展, 我不禁赞叹原来在2000多年前, 北方古人在寒冷冬日也能吃上大棚蔬菜。

再说到人工控制花期, 我们更得顶礼膜拜。南宋时, 古人已经开始懂得人工控制花开时间, 这种方法在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里有详细记载, 如何促花早放, 控制花期。正是古人的这种智慧才使得他们能够随时享受百花齐放的盛景。

5. 粮食加工

农业丰收了, 古人如何加工利用的呢?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古人发明了石磨盘棒。到了新石器时期, 古人进行改造———磨制, 并加以细化。这种谷物加工工具, 一直使用到后来的夏商周时期。为了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 春秋时先民们发明了石磨。秦汉以后, 除了人力推磨外, 还出现了畜力拉转石磨。宋代以前, 一般多是将长木棒绑缚于磨顶, 以之来作杠杆。到了元代杠杆的位置做了调整, 从上扇磨的顶部下移到了该扇磨的侧面位置, 改变了用力点, 石磨运转更平稳。

东汉, 我国就已经有了利用水力驱动的水碓;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水力磨和水力碾, 大大扩展了加工能源, 提高了生产效率。南北朝时期出现石碾, 是一种进行脱粒、碾粉的粮食加工器械。

二、古代农业原生态

古人在开发利用土地的时候, 已经认识到农业的肥源可以通过农业系统内部循环“化腐朽为神奇”来解决, 非常注意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相生, 处处体现着天人一体的“三才观”。生态养殖最生动画面莫过于名为“渔猎生态场面”的东汉画像砖。画面上, 人们利用鸬鹚捕鱼, 以鱼养禽。同时, 古人在陡塘养鱼时, 种植水生植物, 并与稻田相连。鱼的粪便可以充当水稻的肥料;鱼类的游动增加了田间通风又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为鱼类遮阳, 提供食物。这种三维一体的模式处处体现了东汉至三国时期, 古人的大田与水体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经济思想。中国其他地区如四川、陕南的水田模型中也有莲、菱等水生植物与鱼、鳖共生的生态农业。可见这种生态农业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性。这种模式发展到明清时期就成了桑基鱼塘的模式。这种模式特点为:在稻田凿池养鱼, 并在池塘上架梁设笼养猪、鸡, 以农养牧, 以牧促农, 以鱼养桑, 以桑养蚕, 以蚕养鱼。通过物质循环方式, 实现农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统一。民国时期, 广东地区又把这种模式扩展为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这种基塘模式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 良性循环典范”。

可以看出, 正是古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创造了水田间套、稻鱼共生、水域立体养殖、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农业生产模式, 从而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了中华农业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当今我们发展农业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中华农业文明的思想结晶, 最好的理论呈现当然是农书理论创作中。我们会自豪地发现,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西方农学传入以前, 中国历代龚刊刻了各种农业典籍600多种, 现存300余种。汉代《氾胜之书》主要论述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 内容涉及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种子选择、处理、作物栽培、收获、留种、储藏等基本农业思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书。该书对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作了系统总结, 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宋陈方甫《农书》总结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提出了“地利常新壮”的理论, 同时他提出通过育种驯化和耕作技术可以改变作物对环境依赖性。这种思想也恰好印证了海外农作物传入中国后改变农业生产格局, 对于今天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元代初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元代王祯《农书》兼论北方农业技术和南方农业技术, 第一次对传统农具作了系统总结, 并且全面系统论述了农业生产知识, 第一次创造性建构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完整体系。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则是一部涉及农业技术与农业政策的综合性农书。全书渗透着“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泰西水法更是开创了介绍西方农业技术的先河。我们在感慨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 一种保护、传承农业文明的使命感由然而生。

三、传统工艺展示

1. 丝绸

展会现场, 有一名美丽的江南女子向人们展示传统生丝的制作过程, 只见小小的蚕丝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就成了丝线。这真是传说的巧妇啊!丝织品的精彩呈现则应看展馆中的实物, 如战国湖北江陵出土的丝绸、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唐代花鸟纹锦、宋代缂丝花鸟图、元代罗地绣花夹衫。通过图片的介绍, 我们了解到, 新石器中期, 先民就已经可以用简陋的腰机织出原始的粗糙丝帛, 为桑蚕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根基。战国之后, 丝织品质量普遍提高, 产品初步分为锦、绮、绢等。汉代出现提花织锦技术, 能够织出菱格纹暗花绮。唐代丝绸产品的质量、数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河南道仙的纹绫, 扬州的锦被、锦袍, 浙江绍兴的绫、纱, 成都的蜀锦等都享誉国内外。此外唐朝也发明了丝绸印花、缀锦技术。宋代发展了缂丝技术, 出现了新品种宋锦, 并被誉为“锦绣之冠”。看到这些精美的丝织品, 我们不禁憧憬着自己也能拥有一套锦绣华服。

实体的织布机模型则让我们发自内心佩服古人的高超织布技术。东汉织机线描图生动再现古人织布原理。原始织机为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三个动作。战国出现了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的斜织机, 秦汉加以改进并普及, 这种先进的织布工艺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再说到纺纱技术, 这也是经过从原始的小木棍穿上坠轮进行工作到战国手摇纺车, 汉代、宋代逐渐精细, 元初时期出现织罗纹的绞纱机, 进一步提高了纺纱水平。这些绫罗绸缎不仅满足国内人民需求, 而且远销阿拉伯、欧洲地区。需要说明的是, 中国对外贸易源远流长, 自汉朝起就出现了丝绸之路, 通过对外交流, 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流向中亚和欧洲, 与这些国家地区互通有无, 促进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

2.茶

说到中国的另外一张名片, 不能不谈到茶。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发明了丰富多彩的茶饮方式, 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现象。茶叶种类有绿茶、红茶、青茶 (乌龙茶) 、黑茶 (我国特有, 历史上主要销往边疆地区) 、白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州茉莉花茶在展示茶叶制作工艺的同时, 还免费让参观人员品尝, 参观者争相品鉴, 果真是茶香浓郁, 各有千秋。

相传是炎帝最早发现野生茶叶的可用性。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更是悠久。有一照片给我们印象深刻, 云南省勐海县大黑山的古茶树最大的树龄已达2 500多年, 高达30 m, 让人叹为观止。

3. 民间艺术

年画是古人汲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创造的艺术作品, 寄托了人民崇拜先贤、祈福欢庆、热爱劳动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我们从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神农氏田祖师》、天津杨柳青《春牛图》、清代山西晋南木板年画、清代苏州《采茶图》、清代云南省丽江《六畜兴旺》、清代木板年画《蚕姑宫》、民国时期的河北年画《祭神农》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年画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幸运的是现场有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的传人展示年画的制作工艺, 许多人争相抢购这些现做的年画, 虽然这个时间不是过年, 但是感觉还是沾到了许多喜气。

在日常生活中, 农民自己制作出自我欣赏的画作, 用于门面、坑头、墙壁的装饰。而这些画作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思想动态, 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近些年农民画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些优秀的农民画更是连连拍出高价。在参观这些农民画的同时,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农民在劳作之余发掘真善美的纯真。

古人追求的美的方式同样体现在布艺和剪纸上。民间纺织品印染工艺包括蜡染 (始于秦汉, 风格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剪纸发明于西汉, 是一种镂空艺术, 主要创作者为民间妇女。题材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的方方面面, 风格淳朴、乡土气息很浓。看到这些民族服饰和剪纸工艺品, 我想起今年国际T台流行的镂空透视服饰无不渗透着中国的剪纸民族风, 顿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有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分别为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省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省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共同特点都是通过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 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 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农业文明的传承载体, 是一座反映传统文化、民族风情和民族建筑的活化石。例如:山西省临县李家山村、云南省云龙县诺邓村、安徽黟县宏村、福建省南靖县田螺坑村、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等。在历史文化名村的宣传片中, 我们了解到, 各个时期的民居、戏台、街巷、城墙、寺庙、祠堂、古桥、古井等建筑的功能演变历程。当我看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录时, 看到山西的历史文化民村几乎占到了四分之一, 禁不住流露出作为一个山西人的骄傲。当然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村知识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进一步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这对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当代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要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此外, 我们还参观了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系统、陕西佳县传统枣园系统、浙江绍兴古香榧群落系统、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如花布老虎、花布兔子、孔雀艺术品, 河北广宗柳编技艺、河北大名草编技艺、中药炮制、针灸技艺、河南朱仙镇木板年画。传统工艺展示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山西清徐县老陈醋的制作工艺。山西老陈醋始于春秋, 主要原料为当地种植的红高粱, 经过一系列酿制工艺而成。参观了整个制作工艺 (原料间、碾磨间、蒸料间、熏醅间、淋滤间、醋醅间) 后, 我们尝了尝15年的老陈醋, 感觉纸杯里的陈醋黑褐色, 体态清亮, 尝起来酸醇、味烈、味长、香绵、不沉淀。虽然很酸, 但是我尝过之后, 意犹未尽, 遗憾的是, 这些陈年老醋都是非卖品, 不对外销售。

篇4:拜谒西南联大旧址

向路人问清乘车路线后,我便乘上直奔云南师大的公交车。下车后,我遵循司机师傅的指引,步行200米便来到了云南师大。漫步在校园内,我不由自主地去捕捉西南联大旧址的信息。一段林阴小道把我引向圣地,视线向右扫视到一尊铜像,径直来到铜像前,其座基上“闻一多”3个鎏金大字赫然在目。我激情顿生,仿佛蓦然进入中学时代《最后一次演讲》的课堂。此刻站在铜像前不正是亲耳聆听先生现身作最后一次的演讲吗?他那声色俱厉、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形象不正活灵活现吗?正当深深的敬意凝聚心头时,西南联大旧址扑面而来——一座刻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牌坊矗立在闻一多先生铜像的右侧。走过牌坊,便能见到当年“三校长”(清华大学的蒋梦麟、北京大学的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的半身铜像排列在绿草坪上。我以敬仰之情瞻仰着每尊铜像,眼前浮现出他们当年战斗的英姿:担起抗战的使命,背负民族的希望,带领着中华民族的精英,顶着敌人的空袭愤然前行……

当年西南联大的教学环境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上课的秩序常常被敌机的轰炸打断。历史系教授雷海宗有次上课想不起上节课讲到哪了,就问一位笔记记得详细的女生:“我上一节课最后说了什么?”这位女生看了看笔记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昆明城区的空袭警报两三天就会响1次,有时甚至是1天2次。警报一响,师生就立即跑到山沟里躲避,被称为“跑警报”。“跑警报”本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却被师生解读得十分浪漫。当年的联大学生汪曾祺写道:“‘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那时,学生宿舍是茅草屋顶,一到下雨天,屋顶就漏水。睡在上铺的同学只有把脸盆、水桶、饭盒全部拿来接水。教室的条件稍微好些,是用铁皮盖成的屋顶,但一旦下暴雨则会声如急鼓,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听不到。商学院教授陈岱孙历来以精确地掌控讲课时间闻名,每堂课他讲完计划内容后,说一声“下课”,铃声立即敲响,万无一失,令人称奇。可是暴雨时常打乱他的计划。一次,他正讲到重点处,忽然一阵暴雨,雨声大得使他无法继续讲下去。他想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了4个大字:停课赏雨。陈岱孙现出一脸的无可奈何。那时,学生和老师的生活也是极其艰苦的。大多数学生家在沦陷区,经济来源断绝,教授们的工资也无法养活家人。学校食堂做饭用的是陈米,被学生戏称为“八宝饭”——谷、糠、秕、稗、石、沙、鼠屎及霉味。

虽然条件艰苦,西南联大却保存了最完善的教育模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著名作家钱钟书等都是西南联大的骄傲和自豪。西南联大有如此的辉煌,正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总结的四点:一、“西南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一以贯之;二、“八年之久,合作无间”,精诚团结,以民族利益为重;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学术流派,兼容并包;四、既“南渡”,必“北返”,“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抗战必胜,信心百倍。

篇5:参观革命纪念馆旧址有感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用过的一些用具——简陋而粗糙,使人想到当时生活的艰苦,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在馆内,我们仔细的观看展出的珍贵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认真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班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骑过的白马、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刘志丹穿过的棉衣„„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为我们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真实情景。

在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当解说员讲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大家被一幅巨大的照片吸引住,在看什么?在找什么?啊,看见了,看见了我们的第一任老院长任虹!当年任虹老院长参加了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在照片前合影留念。

回顾历史,曾在这里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当年革命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这种延安革命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延安革命旧址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革命的艰辛,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伟大。

同样,延安革命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革命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

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热情。延安一直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土地,如今,我为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和高兴。走进延安,让我对延安精神本质有了更深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伟大。

弘扬伟大的延安革命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革命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使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篇6: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有感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境内,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为镇压反对派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这里关押的是级别最高的政治犯,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杨虎成、黄显声、马寅初等。这里被称为“大学”,称白公馆为“中学”,其他地方称为“小学”,被他们杀害的称为流学。

监狱正门上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门内上悬四个大字“抬”“起”“头”“来”;道路左边山坡上散落着几处三合院各有围墙铁丝网围着,门外有高出围墙的岗亭以监视院内。道右边是军警们的用房;所有建筑都是坚固的木屋(按原型复制的);不大的小院围墙上写着大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天堂地狱,惟人自择”等;他们对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如“忠斋”、“信斋”等。院内有一木牌,写有戴笠的题字“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猫洞,军警特务在溶洞里对犯人行刑,内设水牢,场面恐怖,因受刑者惨叫声传不出去,被军警特务称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电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们还用带钉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肤打烂,撒盐,再用纱布缠裹,待肉与纱布粘在一起时,再直接撕下纱布….,这叫“披麻戴孝”;他们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里,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带肉一起脱落;特务的手段不胜枚举,他们使用的刑具之残忍令人发指。46年监狱关闭时,当局为掩盖其法西斯行径将山洞填埋。96年息烽县委组织开挖了“猫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据说在这里先后关押过1220余人;被杀害的有600余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据说这里住有上万军统特务,无一个犯人从这里逃脱。可以想象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经历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下午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在展览馆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声图并茂,使我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加深了理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万红军被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绞杀殆尽,至1934年末中央红军仅剩至三万人。在这危急关头,中央红军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得红军在后来的斗争中,经过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一路拼杀,飞夺泸定桥、踏雪山过草地,部队虽减员殆尽,终于在毛泽东 的带领下,转到了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的陕北。

篇7:参观西南交大有感作文

初进大学校园,内心毫无疑问是十分激动的,与初中高中都不一样的是,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因为大学里面真的很大,与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的是,那里面就像一个街区,什么都有,但不同的是,那里随地都可闻见浓厚的学术气息。随着参观的进行,也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开拓了眼界。

比如我们所先参观到的牵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我们在那里粗略了解了机车车辆设计理论,机车车辆耦合系统动力学以及摩擦学理论及应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悬浮列车技术。我们亲眼目睹了超高速真空管道,领略了悬浮所带来的力量。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坐上真正的磁悬浮列车,去感受科技与高速所带来的震撼,以高达6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穿梭在城市与田野之间。

后来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列车的驾驶,在驾驶舱里,感受到了列车的加速与减速时的状况。列车在不同天气中所对应的不同操作方式以及车灯的开闭,我们了解到,这看似简单的驾驶操作也很有讲究,列车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在铁轨上行驶,最重要的便是不能超速。列车在超速情况下会发出警报提醒,提醒驾驶员及时减速。

其实每个驾驶员的选取都是十分严格的,他们必须要有高达五年的列车驾龄以及最熟练的操作技巧,除了这些更要做到的是拥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志,以去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半天的参观下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科技设备工具,更是那些一直以来献身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拥有着对科学研究的最高热爱,以及永远炽热的心,无论研究的道路再苦,他们始终在那里,不离不弃且没有一丝怨言。没有他们的热心研究便也就没有了如今这么强大的祖国。

西南交大是众多高校中的一所,它所向我们展现出来的是大学生们求学的热情,更是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未来,需要创造,更需要千千万万个他们与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

篇8:129师部旧址参观感想

李庆丰

鹿泉市上庄小学

5月初的邯郸杨柳吐绿、鲜花绽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5月7日,鹿泉市上庄镇教委党总支带领40余名党员到邯郸涉县129师部旧址参观,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里我们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我们切身体会了129师将士艰苦奋斗、英勇抗击日寇的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多公里的涉县赤岸村,由129师师部、陈列馆、将军岭三部分组成,占地500余亩。师部旧址由三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129师司令部会议室、刘伯承师长办公室、邓小平政委办公室以及警卫员宿舍、伙房等都在这里。司令部办公的院落,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院子里,由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亲自栽下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从司令部旧址向北走,在将军岭脚下建成了占地13000平方米的陈列馆。陈列馆内陈列的大多是129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真实再现了129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黄镇、王新亭、李达、袁子钦、和文正等129师将帅的骨灰。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共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凭吊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率领下,9000多将士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打响了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和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长期驻扎在涉县。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形成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从涉县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徐向前及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和295名少将。建国后,先后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冲淡了人们对艰苦抗战的记忆,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辉,他们高大的形象如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通过参观我们全体党员都受到了深刻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在和平幸福的今天一定要牢记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为实现上庄镇教育事业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篇9: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心得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篇10:参观新民学会旧址心得

——记新民学会旧址之行

初知新民学会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那是年少的我们或许还不懂革命是什么,对于那个时代所赋予的独特的爱国情怀也充满了敬仰。今天,我有幸在十八大即将到来之际,和其他几名党小组的成员们一起参观了新民学会旧址,去感受伟大的革命情怀。

刚进入场馆内,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屋,几株香樟,石径弯弯,莱畦横纵。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朴,那么静谧。看到那满园的幽绿,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壮志豪情的年代,而那正是我们多年来都在追寻的爱国情怀,革命情操。

将时间定额在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在此成立新民学会。学会是“五四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进步团体中成立最早的,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准备。几间简陋的屋舍内,几个怀揣着理想与抱负的时代新青年,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学会初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确定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在“五四”运动前后,学会发动组织了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领导湖南学生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组织湖南各界人士,声援北京学生“五四”运动。联合各界人士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开展湖南人民自治活动。

新民学会中的核心成员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创办了文化书社,辞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筹组了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19年建立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早起党组织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的准备。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1年冬,学会完成历史使命后自然停止活动。

一直以来很敬佩和森的为人,即使是在那么简陋的环境下,即使那片地区曾经很荒芜,即使有过生活上的困难,对于革命的热情却从未衰减过。参观了和森的卧室后,不禁暗暗落泪,书桌上仅存的一盏煤油灯仿佛是在诉说着和森当年的努力。尽管那张课桌已经在岁月的风霜中变得破旧不堪,但是见证的却是那段不平凡的时光。

一路前行,一路感动。中国革命白手起家,先贤志士艰苦朴素、敢为善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着实可叹可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优秀的时代新青年,我们应当时刻铭记那段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作用,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篇11: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后感

4月9号,在广州大学数学学院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来到广州黄埔区的黄埔军校旧址进行参观学习。四月天的岭南虽然天色阴沉,但是挡不住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热情洋溢和对黄埔军校的神往。包车从我们广州大学出发,穿过偌大繁华的广州闹市,大概30分钟的行程,就远远看见军校的哨兵站台岗亭和延绵200多米的海军营房。

顺着那条狭长的残旧的水泥马路,领略着一路的树木青葱,鸟语花香,真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春事深之感。随后,辅导员高菲老师、肖华锋老师在前面引导着我们来到了军校正门口。

在看到百闻一见的军校正门口的一刹,也许你会大失所望。正对着波光粼粼珠江的黄埔军校大门,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但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华丽装饰,又没有石雕玉琢,也不是高大壮观,只有洁白粉墙映衬着尖顶的庄重校门和一块题写校名“陸軍軍官學校”的简单横匾。校名“陸軍軍官學校”几个大字颜筋柳骨、顾盼自雄,是嗣后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湖南茶陵人谭廷闓所书。校门两旁的围墙上斑剥地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对联。名列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门就这么简朴?门后生机勃发的古樟肃立不语!

往里走进军校内部,目之所及,是极具岭南特色的日字形二层砖木阁楼,走廊、楼梯相连,自成一体,环境清幽。校本部下设的政治、教授、管理、军需、军医等六部按序排列其间。楼底层为花厅,供会议和娱乐。天井设有两座荷花池。二楼有校长室及各部领导办公室,都是同样简朴。后侧为学生课室和宿舍,里面只有一排排铁架床,教室里也只有简单的长桌椅。

透过尘封的窗户,我眼前仿佛勾勒出孙中山同志当年亲任校总理期间在这里办公的画面。孙中山先生心怀革命之志,济世救国之命。革命的挫败让他痛感革命武力建立的迫切需求。于是立志建立一所像样的军校,一所新型的军事学校,以加强中国的武装贮备。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1924年,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培养军事和政治英才的摇篮,正式诞生了。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黄埔军校先后招生办学6期,秉承“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和“亲爱精诚”的校训,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勇敢而顽强地生存,坚持为国家革命事业输送革命军事人才。

随后,我仔细参观了设在军校展览馆内的《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等多个展室,缅怀了革命先辈们的风采和艰苦革命的历程,以及黄埔军校辉煌的历史渊源与深远影响。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中,国共两党仁人志士,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同窗学习同校共事,并肩作战同仇敌忾,不分彼此,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屈不挠;这里见证了周恩来和蔼风趣的讲授,聂荣臻的博学,叶剑英的开明„„这里人才辈出,烈士们独领风骚,彪炳青史的赫赫战功让我们敬仰!同时也让我们的炎黄子孙看到---战争年代,黄埔军校同民族兴衰和时代变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见证人,黄埔精神不仅仅是牺牲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也是同时团结的精神;和平年代,黄埔军校是连接大陆和台湾两岸团结统一的纽带和桥梁,携手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21世纪这座谱写这中国铁血春秋的军事院校的一大使命!

回顾着党的一路下来刀光剑影、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的光辉历程,让我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之后我们全体积极分子认真听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冯老师讲解自身的入党历程和奋斗人生,受益匪浅,从而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决心。

这次的参观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带给我精神上的触动和感悟却是可以一直延续到人生未来漫长的岁月中,引导着我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大好年代,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踏实工作,在社会创造价值,才能无愧于革命先驱的业绩,无愧于党的培养。所以,衷心感谢数学学院组织的这个黄埔军校的实践,洗涤了我浮躁的心灵,给我上了一堂终身受用的课。

数学学院111班戴欣欣

2013年4月13日

备注:

参考资料:中国黄埔军校官网http://

中国广州网-黄埔军校旧址

上一篇:未来机器人作文下一篇:五一的作文500字